环---吉林大环境工程学院_第1页
环---吉林大环境工程学院_第2页
环---吉林大环境工程学院_第3页
环---吉林大环境工程学院_第4页
环---吉林大环境工程学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环境工程专业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1一课程基本情况1二课程教学目标1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1四大纲说明4环境化工基础课程教学大纲5一课程基本情况5二课程教学目标5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5四大纲说明6环境化学B课程教学大纲7一课程基本情况7二课程教学目标7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7四大纲说明8流体力学C课程教学大纲9一课程基本情况9二课程教学目标9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9四大纲说明11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12一课程基本情况12二课程教学目标12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12四大纲说明15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16一课程基本情况16二课程教学目标16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16四大纲说明17给水处理课程教学大纲19一课程基本情况19二课程教学目标19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19四大纲说明21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课程教学大纲22一课程基本情况22二课程教学目标22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22四大纲说明232环境监测课程教学大纲24一课程基本情况24二课程教学目标24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24四大纲说明26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27一课程基本情况27二课程教学目标27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27四大纲说明30环境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31一课程基本情况31二课程教学目标31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31四大纲说明33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大纲34一课程基本情况34二课程教学目标34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34四大纲说明35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大纲37一课程基本情况37二课程教学目标37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37四大纲说明39排水管网课程教学大纲40一课程基本情况40二课程教学目标40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41四大纲说明43水泵及水泵站课程教学大纲45一课程基本情况45二课程教学目标45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45四大纲说明48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49一课程基本情况49二课程教学目标49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49四大纲说明51给水管网及水源工程课程教学大纲53一课程基本情况53二课程教学目标53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533四大纲说明55环境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56一课程基本情况56二课程教学目标56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56四大纲说明57环境规划课程教学大纲58一课程基本情况58二课程教学目标58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58四大纲说明59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60一课程基本情况60二课程教学目标60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60四大纲说明6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课程教学大纲63一课程基本情况63二课程教学目标63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63四大纲说明64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65一课程基本情况65二课程教学目标65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65四大纲说明66水处理实验技术课程教学大纲68一课程基本情况68二课程教学目标68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68四大纲说明69水工程经济课程教学大纲71一课程基本情况71二课程教学目标71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71四大纲说明73水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大纲74一课程基本情况74二课程教学目标74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74四大纲说明75水工艺设备基础课程教学大纲77一课程基本情况77二课程教学目标774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77四大纲说明78水文学与水文地质课程教学大纲79一课程基本情况79二课程教学目标79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79四大纲说明80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教学大纲82一课程基本情况82二课程教学目标82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82四大纲说明83环境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84一课程基本情况84二课程教学目标84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84四大纲说明86城市基础设施规划课程教学大纲87一课程基本情况87二课程教学目标87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87四大纲说明890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中文名称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ENGINEERINGMICROBIOLOGY授课对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课学期春学时数48其中实验12学时学分数25课程性质必修专业基础课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生物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后续课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开课教研室环境科学与工程教研室执笔人田晓燕二课程教学目标1任务和地位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水污染控制工程、给水处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监测等专业课程的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微生物的营养、呼吸、物质代谢、生长繁殖、遗传与变异以及微生物在水体治理、污染土壤的修复等环境工程净化中的作用。2知识要求在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理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初步分析废气及有机固体废弃物的主要成份,并提出粗略的处理意见。3能力要求通过学习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并具备独立设计、实施相关实验的基本能力,为后续课学习打下基础。同时要了解本领域最新发展动态,增强适应能力,自觉地把本课程发展与相关专业发展联系起来。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1教学内容及要求(1)概述教学内容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的特点,环境工程微生物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基本要求掌握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的特点以及环境工程微生物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等污染控制微生物学基本知识和研究范畴,对污染控制微生物学及其在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一个总体性的认识。(2)原核微生物教学内容细菌及其一般结构;细菌的特殊结构;放线菌、蓝细菌等其它原核微生物;细菌的分类鉴定。基本要求掌握原核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细菌的一般结构,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重要应用潜力;了解放线菌、蓝细菌等其它原核微1生物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作用。(3)真核微生物教学内容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的形态生理特性等。基本要求把握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等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并了解它们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领域。(4)非细胞生物病毒教学内容病毒的形态结构、生命特征及其繁殖过程。基本要求把握病毒的概念、生命特征、典型病毒的形态结构、繁殖过程等有关病毒学的基本知识。(5)微生物的营养教学内容微生物对营养的需求、物质的运输方式以及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及配制方法。基本要求掌握微生物生长对营养的基本需求、物质的运输方式、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掌握培养基的分类和功能。(6)微生物的代谢教学内容酶及酶促反应、微生物的产能代谢;微生物的物质代谢以及代谢调节。基本要求掌握酶的概念及酶促反应的基本类型,深入了解微生物产能的主要方式和各种产能方式的特点,了解微生物物质代谢过程以及代谢调节机制。(7)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教学内容微生物纯培养连续培养、混合生长规律及其对污水生物处理的指导意义。基本要求掌握微生物纯培养和混合生长规律及其对污水生物处理的指导意义等重要知识。(8)微生物的生态教学内容空气中的微生物、土壤中的微生物、水体中的微生物,生态因子、生态竞争、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水中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大肠杆菌及其生理特性、水的卫生细菌学检验。基本要求了解空气中的微生物、土壤中的微生物、水体中的微生物的生态分布特征;掌握生态因子、生态竞争的内涵,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中的重要作用;掌握水中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大肠杆菌及其生理特性、水的卫生细菌学检验等。(9)微生物的遗传变异教学内容微生物的遗传、突变,细菌的基因重组,基因工程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基本要求掌握遗传物质是核酸的证据、DNA的结构、中心法则、基因突变的原因和机制、细菌的基因重组,了解基因工程及其在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等。(10)废水生物处理基本原理和主要微生物类群教学内容废水处理的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的基本原理,好氧生物处理技术简介,废水处理中的主要微生物类群等。基本要求掌握废水处理的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的基本原理,对废水处理中的主要微生物类群有足够的认识,对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有比2较明确的认识。(11)厌氧生物学原理及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教学内容有机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微生物类群,厌氧生物处理的生态学、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简介等。基本要求掌握有机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参与厌氧消化过程主要微生物类群、厌氧生物处理的生态学,对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有比较明确的认识。(12)水体的富营养化和氮磷的去除教学内容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原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等。基本要求掌握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等。(13)污染控制微生物学原理的应用教学内容水源水的生物预处理技术,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工业废气的生物处理技术,固体废弃物处理中的生物工程技术等。基本要求深入了解水源水的生物预处理技术类型及其特点、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的工艺类型及其特点、工业废气生物处理技术的工艺形式及其特点、用于固体废弃物处理的生物工程技术等。(14)生物修复技术教学内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技术等。基本要求掌握污染环境生物修复的内涵和基本原理拉,深入了解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原理和工程技术,深入了解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原理和工程技术等。2时间分配和进度1概述1学时;2原核微生物4学时;3真核微生物2学时;4病毒2学时;5微生物的营养2学时;6微生物的代谢6学时;7微生物的生长繁殖2学时;8微生物的生态4学时;9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2学时;10废水生物处理基本原理和主要微生物类群2学时;11厌氧生物学原理及厌氧生物处理技术2学时;12水体的富营养化和氮磷的去除2学时;13污染控制微生物学原理的应用2学时;14生物修复技术1学时15习题讲解2学时3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重点微生物的生理特性;微生物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难点把微生物的代谢规律和环境污染相统一,综合治理环境问题。4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联系密切,必须以生物化学为理论基础。生物化学与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有部分内容交叉重复,在教3学过程中应充分掌握分清各自的重点和主次。5建议使用教材和参考书目使用教材任南琪、马放、杨基先主编,污染控制微生物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2版。参考书目1顾夏生等,水处理微生物学(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武汉大学编,微生物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3周群英等编,环境微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四大纲说明1考核方式平时作业和课堂问答占期末总成绩的10,实验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1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80。2试验项目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要求实验类型每组人数1显微镜和测微尺的使用及活性污泥生物相的观察4(连续上课)必修综合22培养基的制备及无菌操作技术2必修验证23革兰氏染色技术2必修验证24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4(连续上课)必修综合24环境化工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中文名称环境化工基础英文名称THEPRINCIPLEOFCHEMICALENGINEERING授课对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课学期秋学时数32学分数2课程性质必修专业基础课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物理化学后续课程水污染控制工程、水工艺设备基础开课教研室环境科学与工程教研室执笔人蒋宝军二课程教学目标1任务和地位化工原理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技术课程,它在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起着呈先启后的作用,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课向工程科学的专业课过渡的入门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介绍流体流动、传热和传质的基本原理及主要单元操作的典型设备构造、操作原理、过程计算、设备选型及实验研究方法等。2知识要求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应具备基本的化学、数学及物理化学知识,以无料衡算、能量衡算、平衡关系、传递速率、经济核算等5种基本概念为理论依据,掌握几种典型的单元操作。3能力要求掌握分析问题的思路,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方法,提高单元操作通用的学习方法和分析问题的思路,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方法,提高单元操作设备的设计计算、操作、选型、实验研究方法与技能,增加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1教学内容及要求(1)沉降与过滤让学生了解非均相物系的概念非均相物系的分离颗粒与流体相对运动时所受的阻力重力沉降的速度离心分离因数的意义让学生掌握悬浮液的过滤过滤速率基本方程式恒压过滤的概念和意义过滤设备的设计和使用。(2)传热让学生了解传热过程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热传导的概念热导率的意义傅立叶定律的应用对流传热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两流体通过间壁换热与传热速率方程式平壁的稳态热传导热量恒算得基本方法换热器和设计和使用。5(3)让学生了解吸收的概念和吸收操作的应用亨利定律的应用吸收过程的传质速率让学生掌握吸收剂的选择方法气液相平衡在吸收中的应用吸收塔的计算解吸塔的计算填料塔的结构及填料性能填料塔的附件。(4)蒸馏让学生了解溶液的蒸汽压和拉乌尔定律蒸馏与精馏原理恒沸精馏与萃取精馏的含义让学生掌握理想溶液气液相平衡双组分连续精馏的计算与分析进料热状态参数Q操作线方程与Q线方程精馏塔的操作计算。(5)干燥让学生了解固体物料的去湿方法湿物料的去湿方法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让学生掌握干燥过程的物料恒算和热量衡算干燥设备的选用。2时间分配和进度(1)沉降与过滤6学时(习题课2学时)(2)传热6学时(习题课2学时)(3)吸收8学时(习题课2学时)(4)蒸馏6学时(习题课2学时)(5)干燥6学时(习题课2学时)3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重点过滤速率基本方程式吸收操作的应用蒸馏设备的设计与应用难点过滤设备的设计和使用亨利定律的应用进料热状态参数Q操作线方程与Q线方程干燥过程的物料恒算和热量恒算4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物理化学这两门课程是有紧密联系的,有些内容是交叉的,物理化学的内容可为化工原理的学习打下基础。污水处理污水处理的许多方法是化工方法,化工原理的学习可为理解污水处理方法打下基础。5建议使用教材和参考书目1何潮红,冯霄。化工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姚玉英化工原理学习指南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四大纲说明课程教学以讲授为主,辅以习题讲解。考试要求与考试方法期末闭卷笔试考试一次。本课程考核内容由两部分组成平时的作业成绩占20,期末闭卷考试试卷成绩占80。6环境化学B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中文名称环境化学B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CHEMISTRYB授课对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课学期秋学时数42(其中实验10学时)学分数25课程性质必修专业基础课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无机、有机、分析化学后续课程无开课教研室环境科学与工程教研室执笔人王占华二课程教学目标1任务和地位环境化学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环境化学是运用化学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探索认识环境问题的本质,并为之提供科学解决的办法。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化学污染物的来源、迁移、分布、反应、转化、效应、归宿、以及人类活动对这些过程可能发生的作用和影响,并能理论联系实际,认识和分析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光化学烟雾,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化学问题。2知识要求学生需掌握一定的无机、有机及分析化学知识基础上进行本专业课学习。3能力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掌握环境化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及有关实验设计计算方法基础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有运用基本理论、查阅的相关资料及解决实际污染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本专业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1教学内容及要求了解环境化学的基本原理、发展动向;理解大气污染化学,水污染化学,土壤污染化学,生物体内污染物质的运动过程及毒性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掌握污染物在大气、水、岩石、生物各圈层环境介质中迁移转化过程所涉及的污染化学问题及其效应。在介绍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讨论密切结合我国及至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关注本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具体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内容如下(1)概述,了解环境化学的研究对象、任务、范围及发展动向。(2)水环境化学,掌握水环境中的溶解沉淀作用、配合作用、固液界面的7相互作用和天然水中的氧化还原平衡;有机毒物的环境行为和归趋模式。(3)大气环境化学,掌握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气相和液相大气化学。(4)土壤环境化学,掌握土壤的理化性质;重金属、氮磷肥料、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2时间分配和进度1概论4学时;2水环境化学16学时(实验课4学时);3大气环境化学14学时(实验课4学时);4土壤环境化学6学时(实验课2学时);5本门课程重点难点复习与解答。2学时3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本专业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污染物在大气、水、岩石、生物各圈层环境介质中迁移转化过程所涉及的污染化学问题及其效应。4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门课程是环境科学教学计划中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在预修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后学习。5建议使用教材和参考书目1戴树桂环境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王晓蓉环境化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84。3王连生环境化学进展,化工出版社,1995。四大纲说明1作业学生必须完成一定量的作业和习题,需学生查阅课外文献,综合地运用已学到的知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的问题在课中讲解。2考试本课程考核内容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10,实验成绩占10,期末闭卷考试试卷成绩占80。8流体力学C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中文名称流体力学C英文名称FLUIDMECHANICSC授课对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课学期春学时数72(其中实验10学时)学分数40课程性质必修专业基础课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高等数学A1、高等数学A2、大学物理、工程力学后续课程排水管网、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泵及水泵站开课教研室环境科学与工程教研室执笔人蒋宝军二课程教学目标1任务和地位本课程为环境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之一,主要用于增强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了解以实验验证理论的方法。通过介绍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使学生对专业中所涉及的流体力学问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2知识要求作为力学的一个分支,本课程以经典力学的基本原理为核心。同时,应熟练掌握高等数学的相关知识。能充分培养学生的理论为工程服务的思想。为后续专业课程提供理论基础。还可直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3能力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生,使学生掌握牛顿三大定律在流体力学中的具体应用,培养学生的理论研究思路和通过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措施有通过实验课验证相关理论,通过课堂讲解以培养学生分析能力。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1本课程教学内容(1)作用在流体上的力作用在流体上的两种形式的力质量力和表面力。(2)流体的主要力学性质及力学模型流体的主要力学性质惯性、重力特性、粘滞性、压缩性和热胀性。力学模型连续介质、无粘性流体(理想流体)、不可压缩流体。(3)流体静压强流体静压强及其特性流体静压强的分布规律;压强的计算基准和量度单位;液柱测压计。(4)液体压力计算9作用于平面的液体压力;作用于曲面的液体压力计算。(5)流体平衡微分方程及应用流体平衡微分方程;液体的相对平衡。(6)一元流体动力学基础知识描述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恒定流动和非恒定流动;流线和迹线;一元流动模型。(7)一元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及其应用连续性方程;恒定元流能量方程;过流断面的压强分布;恒定总注流能量方程;能量方程的应用;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恒定气流能量方程;总压线和全压线;恒定流动量方程。(8)层流沿程损失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层流与紊流、雷诺数;均匀流动方程式;圆管中的层流运动。(9)紊流沿程损失紊流脉动与时均法;紊流的半经验理论;尼古拉兹实验;紊流沿程阻力系数的半经验公式;工业管道和柯列勃洛克公式。(10)局部损失及减小阻力措施管流的局部损失减小阻力的措施。(11)孔口、管嘴出流孔口自由出流;孔口淹没出流;管嘴出流。(12)管路计算简单管路;管路的串联与并联;管网计算基础;有压管中的水击。(13)明渠流动明渠的分类;明渠均匀流的特征;明渠均匀流的基本关系式;明渠水力最优断面和允许流速;明渠水力计算的基本问题;明渠非均匀流水面曲线分析。(14)堰流堰流的定义和分类;堰流基本公式;薄壁堰和宽顶堰的计算公式(15)理想气体一元恒定流动的运动方程;音速、滞止参数、马赫数;体一元恒定流动的连续性方程;等温管路中的流动;绝热管路中的流动。2时间分配和进度(1)概述4学时(2)流体静力学6学时(3)流体运动学4学时(4)流体动力学基础10学时(5)量纲分析与相似原理6学时(6)流动水头损失10学时(7)孔口、管嘴出流和有压管流8学时(8)明渠流动8学时(9)堰流4学时(10)渗流2学时(11)实验10学时3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重点内容包括静水压强基本公式,作用于平面壁上的静水总压力,恒定10流体动力学三大方程(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动量方程),了解气体动力学相关理论。难点包括流体动力学三大方程应用,量纲分析与相似原理。4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与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力学相联紧密。要求充分掌握上述内容。才能学好本课,为后续专业课排水管网、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等课程打好理论基础。5建议使用教材和参考书目1刘鹤年主编流体力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黄儒钦主编水力学教程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3张维佳主编工程流体力学黑龙江科技出版社四大纲说明1本课程作业主要以课后习题为主,根据授课内容,每章均有练习题建议每章至少10道题,意在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理解。2实验共为10学时。包括演示实验和定量测实验两类,包括内容有静水压强测定;点流速测定;流量系数测定;沿程阻力系数测定;验证动量方程实验。实验报告由实验教师批阅后,将成绩报给任课教师。3考试为期末笔试形式,题型为五种类型填空、判断、做图、简答、计算。成绩为百分制,期末笔试占80,平时成绩(包括出勤,作业,测验)占10,实验成绩占10。11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中文名称生物化学英文名称BIOCHEMISTRY授课对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课学期秋学时数30(其中实验6学时)学分数15课程性质必修专业基础课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有机化学后续课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开课教研室环境科学与工程教研室执笔人田晓燕二课程教学目标1任务和地位本课程是学习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水污染控制工程等专业课程的基础。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的化学组成及其在生命活动中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其任务主要是从分子水平阐明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及其在生命活动中所进行的化学变化与其调控规律等生命现象的本质。由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其已成为新世纪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学科,对农业的发展也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促进作用。生物化学作为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生物体化学组成成分的分子结构及其性质,生命活动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和调控规律,从而掌握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2知识要求在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理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初步掌握组成生物机体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及其简单的变化规律。3能力要求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应用所学知识简述生命现象基本的化学本质,同时要了解生物化学在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为我们的科学文化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1教学内容及要求(1)概述基本内容生物化学的涵义生物化学在生物科学中的地位及其在工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生物化学的学习方。基本要求了解生物化学的涵义及其发展情况。(2)糖类的结构与功能12基本内容糖类的概念与分类;单糖的构型、结构、构象;自然界存在的重要单糖及其衍生物;寡糖、多糖、多糖及糖复合物代表物简要介绍。基本要求了解糖类的生物功能,掌握典型单糖(葡萄糖)的开键、环状结构及其异构体,掌握单糖的重要性质,了解寡糖、同聚多糖(淀粉、糖元、纤维素)的组成和结构特点及主要性质。教学重点单糖的构型、结构、构象;寡糖、多糖。教学难点单糖的构型、结构、构象;寡糖、多糖。(3)脂类和生物膜基本内容脂类;生物膜。基本要求了解脂类的生理功能,掌握油脂的结构和重要的性质,了解磷脂的构成,理解生物膜的结构模型及其功能。教学重点脂类的结构和重要性质生物膜的结构模型及其功能。教学难点生物膜的结构模型及其功能。(4)蛋白质化学基本内容蛋白质的生物学意义;蛋白质的元素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肽;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的性质;蛋白质的分类;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分离纯化。基本要求了解蛋白质元素组成特点及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了解氨基酸的结构特征及其分类,掌握氨基酸的性质(旋光性、两性解离、等电点、重要化学反应)。了解肽的概念及生物活性肽。理解蛋白质的分子结构理论包括蛋白质的共价结构、二级结构(螺旋、折迭)、三级和四级结构内容。理解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掌握蛋白质的性质包括蛋白质分子大小,两性解离和等电点,胶体性质,沉淀作用,变性作用,颜色反应。了解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分离纯化的一般原则及基本步骤和分离纯化的基本方法,掌握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分析测定方法。教学重点氨基酸的结构及理化性质一级结构中的肽键螺旋的结构要点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蛋白质的重要性质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分离纯化。教学难点氨基酸的结构及理化性质蛋白质的重要性质两性解离和等电点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分离纯化。(5)酶化学基本内容酶的概念、分类与命名;酶的化学本质;酶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酶作用的专一性;酶的作用机制;酶促反应的速度和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酶活力的测定;酶的制备和应用。基本要求理解酶的生物学含义及作用特点,了解酶的分类和命名原则,理解酶的结构与功能关系。了解酶促反应的本质,了解酶作用专一性的机制。了解米氏方程的含义,掌握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及其原因。了解酶制备的一般原则、酶提取纯化的方法,掌握酶的活性测定方法。了解酶在工业上的应用情况及酶工程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酶的作用机理米氏方程及米氏常数的意义和求法酶的制备和应用酶的活性测定方法酶工程。教学难点酶的作用机理;米氏方程及米氏常数的意义和求法酶的活性测定方法。(6)核酸化学13基本内容核酸的概念和重要性;核酸的组成成分;DNA的结构;DNA和基因组;RNA的结构和功能;核酸的性质;核酸的序列测定。基本要求了解染色体、基因、DNA概念,了解核酸的化学组成、类别、分布。理解核酸的一级结构内容、DNA二级结构(WATSONCRICK模型)理论,了解DNA三级结构、RNA的空间结构内容。了解核酸的溶解性、解离、吸收光谱、变性与复性等性质,掌握核酸的含量与纯度测定方法原理。教学重点核酸的概念和化学组成;核酸一级结构中核苷酸的连接方式;DNA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模型及其要点、碱基互补规律;RNA分类及结构;核酸的性质。教学难点DNA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模型及其要点、碱基互补规律;TRNA的结构;变性与复性。(7)生物氧化和生物能基本内容新陈代谢总论;生物氧化;生物能。基本要求了解生物氧化的方式和特点及参与生物氧化的酶类,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了解线粒体的膜相结构及呼吸链的组成。理解高能磷酸键的生成机制氧化磷酸化和非氧化磷酸化。了解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作用和抑制作用。了解ATP作为生物体系中自由能的通用货币,了解体内能量的储存物质。教学重点生物氧化及产能方式。教学难点生物氧化及产能方式。(8)代谢基本内容糖的分解代谢;糖的无氧酵解;糖的有氧分解;乙醛酸循环;戊糖磷酸途径;糖的合成代谢;蔗糖的合成;淀粉的合成;糖原的合成;脂肪的分解代谢;脂肪的合成代谢;蛋白质的酶促降解;氨基酸的一般代谢;脱氨基作用;脱羧基作用;氨基酸分解产物的代谢;核酸的酶促降解;嘌呤和嘧啶代谢。基本要求了解与多糖及寡糖降解有关的酶,了解糖的吸收与转运及糖的中间代谢概念。掌握酵解途径、三羧酸循环过程的主要中间产物和产能情况。了解磷酸己糖途径的作用。了解光合作用、糖原合成的过程及作用。了解糖代谢在工业上的应用。教学重点糖的分解代谢;糖的合成代谢。教学难点糖的分解代谢。(9)生物化学过程的调控基本内容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糖代谢与脂肪代谢的相互关系糖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的相互关系脂肪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的相互关系核酸与其他物质代谢的相互关系代谢的调节酶水平的调节酶在细胞内的集中存在与隔离分布激素对代谢的调节神经系统对代谢的调节。基本要求了解生物体内的代谢调控模式。掌握反馈调节方式、机制。理解酶合成的诱导与阻遏作用与机制。理解代谢调控在一些产品发酵过程中的应用原理。教学重点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代谢的调节。教学难点代谢的调节。2时间分配和进度1概述1学时;142糖类的结构与功能2学时;3脂类和生物膜1学时;4蛋白质化学6学时;5酶化学4学时;6核酸化学3学时;7生物氧化和生物能2学时;8代谢2学时;9生物化学过程的调控1学时10测验2学时3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重点蛋白质、核酸与酶的组成、结构和性质;酶工程的发展与应用;生物机体的物质代谢,能量代谢。难点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多酶体系及调节酶、营养物的代谢。4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生物化学与有机化学联系密切,必须以有机化学为理论基础。生物化学与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有部分内容交叉重复,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掌握分清各自的重点和主次。5建议使用教材和参考书目1古练权主编,生物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一版。2王镜岩等主编,生物化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第三版。3聂剑初等合编,简明生物化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4沈黎明主编,基础生物化学,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四大纲说明1考核方式平时作业和课堂问答占期末总成绩的20,实验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2实验项目中列出10学时的实验内容完成其中的6学时即可。3实验项目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要求实验类型每组人数1蛋白质的沉淀、变性反应2选修验证22氨基酸和蛋白质的颜色反应2选修验证2153酵母蛋白质的制备2选修验证24蛋白质的两性性质和酪蛋白等电点的测定4(连续上课)必修综合216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中文名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英文名称ATMOSPHEREPOLLUTIONCONTROLENGINEERING授课对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课学期春学时数38(其中实验6学时)学分数2课程性质限选专业课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流体力学、环境学导论后续课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环境影响评价开课教研室环境科学与工程教研室执笔人彭举威二课程教学目标1任务和地位“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高等学校环境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本课目的是通过全面介绍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有关设计计算问题,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的接受和掌握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空气污染治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础。2知识要求学生需掌握一定的高等数学知识,并需预先学习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如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流体力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在熟悉一些专业术语的基础上进行本专业课学习。3能力要求通过本课程将系统阐述大气污染控制的原理、方法及有关设计计算的问题。介绍国内外的先进使用空气污染物控制技术。通过学习树立环保意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有运用基本理论技术及查阅的相关资料,解决实际大气污染问题的能力。是学生为今后从事本专业工作必须掌握的理论技术性课程,在本专业中具有重要作用。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1教学内容及要求(1)了解大气的组成,掌握大气污染物的概念,以及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来源、性质和影响。(2)掌握气态、液态和固态燃料的燃烧过程,学会分析影响燃烧过程的因素。(3)要求了解与大气污染相关的气象学基本知识,理解和掌握大气圈的结构、主要气象要素、大气稳定度和逆温的概念。(4)要求了解湍流扩散的基本理论,理解和掌握高斯扩散模式、烟囱高17度的设计和厂址的选择。(5)要求理解和掌握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及其物理性质、评价净化装置性能的技术指标以及颗粒物捕集的动力学理论基础。(6)要求了解除尘器的类型,包括各种干式和湿式除尘器,理解和掌握电除尘器、湿式除尘器设计等。(7)了解气体扩散、气体吸收的基本原理、工艺;掌握物理吸收的机理;掌握化学吸收与吸收计算。(8)要求了解硫循环及硫排放、燃烧前燃料脱硫、硫化床燃烧脱硫、当代脱硫方法,理解和掌握高浓度二氧化硫尾气脱硫、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脱硫。(9)要求了解氮氧化物性质和来源,理解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掌握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和烟气脱硝技术。(10)要求了解VOCS性质和来源,理解和掌握VOCS污染的控制措施。2时间分配和进度1概论2学时;2燃烧与大气污染4学时;3大气污染气象学2学时;4大气扩散浓度估算模式2学时;(5)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4学时;(6)除尘装置8学时;7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2学时;(8)硫氧化物的污染控制4学时;(9)固定源氮氧化物的污染控制3学时;(10)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1学时。3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大气扩散的基本原理,初步学会计算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方法和烟囱高度的计算方法。掌握有关除尘技术的基本理论,具备选用除尘设备,设计除尘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难点污染物稀释扩散法控制,污染物浓度估算的高斯模式。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湿式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及设计。4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为技术基础课,与高等数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流体力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等专业课联系紧密,为环境工程教学计划中四大系列课程之一的专业必修课。5建议使用教材和参考书目1使用书目郝吉明等编著,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高教出版社2参考教材童志权主编,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机械工业出版社四大纲说明1实验实验课6学时,通过实验课使学生掌握有关大气污染控制方面仪器和设备的使用及测定方法增加学生对本课程的感性认识。实验和理论紧密结合,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做完每个实验都要完成实验总结。182习题学生必须完成一定量的作业。作业需要学生综合地运用已学到的知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教师在授课中讲解所发现的问题。3课程设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要进行学时为一周的文丘里水膜除尘器的课程设计。设计内容包括文丘里喷管和捕集器的各部分尺寸、耗水量、出口烟气参数、阻力及麻石重量等设计计算,并绘制除尘器结构和工艺流程图。4考试本课程考核内容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10,实验成绩占10,期末试卷成绩占80。19给水处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中文名称给水处理英文名称WATERTREATMENT授课对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课学期秋学时数48(其中实验8学时)学分数25课程性质限选专业课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流体力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后续课程水工程施工、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开课教研室环境科学与工程教研室执笔人宋铁红二课程教学目标1任务和地位本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学生通过本课程所学到的知识既可直接应用于实际工作,又为水工程新技术、水工程施工、水工艺设备基础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为水处理系列课程的核心课程。2知识要求为学好本课程,学生必须具备流体力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的知识,同时应受到相关实验的基础训练。3能力要求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生活给水处理、工业给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流程。通过实验、实习、设计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并掌握设计工艺的选择、构筑物工作原理及计算方法。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各教学环节的学习后,应具备净水厂设计、施工及管理的基本能力。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1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1给水处理概论了解我国水源水质特点,了解我国给水水质标准,并比较我国和国外的在标准上的区别。掌握目前国内外给水处理厂采用的主流工艺,并学会根据不同水质特点,选择不同的处理工艺。2)混凝在掌握混凝机理的基础上,了解国内外目前国内外所普遍使用的混凝剂和助凝剂的种类。从混凝动力学出发,掌握影响混凝剂混凝效果主要因素,并可以根据不同的水质特点,选择混凝剂投加量。掌握完成混合和絮凝的构筑物情况,并可以设计该构筑物,最后要求可以绘出设计的处理构筑物。(3)沉淀和澄清从悬浮颗粒在静水中的沉淀理论开始,讲授颗粒物的沉淀过程。了解目20前常用的几种沉淀池,了解其优缺点。了解几种沉淀池的设计过程,及参数选择,可以为所设计的构筑物绘图。了解澄清池的工作原理,并可以为该构筑物设计和绘图。(4)过滤从过滤理论出发,了解完成过滤的一般处理构筑物;掌握普通快滤池的构造,掌握滤池对滤料的一般要求;掌握滤池冲洗方法;掌握不同滤池的构造及特点;可以设计各种池型的滤池,并把设计的滤池图形化。(5)消毒掌握消毒的目前及方法,掌握几种主要的消毒法。(6)水的其它处理方法掌握高铁高锰水的处理工艺,掌握微污染水(有机物含量高)的处理方法,掌握高氟水的处理工艺。(7)水厂设计了解设计步骤、要求和设计原则;厂址选择水厂工艺流程和处理构筑物选择;水厂平面和高程布置;水厂生产过程检测和自动控制。具体要求在课程设计中体现,掌握水厂的设计计算过程。(8)软化掌握软化的目的与方法;掌握水的软化一般药剂;掌握离子交换基本原理及其操作方法。(9)除盐掌握离子交换混合床工作原理,其除盐效果好的原因何在;了解双层床,与混合床有何区别,电渗析的极化现象,危害,如何防止;了解渗透和反渗透,渗透压与反渗透压。2时间分配和进度1给水处理概论2学时;2混凝6学时;3沉淀和澄清6学时;4过滤6学时;5消毒4学时;6水的其它处理方法4学时;7水厂设计2学时;8软化4学时;9除盐2学时;10课堂讨论2学时;11总结2学时;12实验(共4个)8学时。3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重点给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的设计;实验操作。难点混凝机理;离子交换的基本原理;膜分离法。4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对于水工艺设备,本课程只讲选用原则及方法,而诸如工作原理等内容在水工艺设备基础中讲解;21反应器的知识主要在化工原理中讲述,本课程只一般提示;沉淀理论、活性炭吸附、气浮等内容在水污染控制工程中重点讲述,本课程只略述;膜法、离子交换等工业水处理方法在本课程中重点讲述,其它课程只一般叙述;水厂设计的内容在课程设计中学习。5建议使用教材和参考书目1给水工程,严旭世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排水工程(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给水处理理论与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水工艺设备基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四大纲说明1学习构筑物工作原理时,可让学生自学并讨论,然后教师讲解;有条件应安排在模型室上课;2建议留四次作业,百分之百批改并安排讲评;3课堂讨论安排2学时;总结2学时,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把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4课程设计安排2周,进行净水厂工艺设计及平面布置(详见课程设计指导书);5生产实习安排2周,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升华(详见生产实习大纲及指导书);6对选修内容及选修课的建议学生可选修与水处理有关的其它课程,尤其是水处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具体可考虑选修水工艺仪表与控制、城市水工程新技术、仪器分析、环境监测等。7学生必须按时进行实验,亲自操作并提交实验报告。建议开设下列实验混凝;过滤与反冲洗;树脂交换容量的测定;离子交换软化实验。此外,结合实验室开放,应鼓励和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开放性、综合性实验。8考核办法。本课程考核内容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10;实验成绩占10;期末闭卷考试试卷成绩占80。22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中文名称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英文名称TREATMENTANDRESOURCILIZATIONOFSOLIDWASTES授课对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课学期春学时数36学分数2课程性质限选专业课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环境化学、工程图学后续课程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课程设计开课教研室环境科学与工程教研室执笔人王占华二课程教学目标1任务和地位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限修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和初步掌握固体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的一般原理、方法和设备;培养学生在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及资源化领域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知识要求学生需掌握一定的环境化学、工程制图等知识基础上进行本专业课学习。3能力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类固体废物处理和资源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联系实际,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1教学内容及要求了解固体废物的来源、分类及收集运输等基本理论;理解固体废物治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介绍工矿业固体废物、农业废物、城市垃圾及放射性废物的污染控制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的一般原理、方法、设备以及实例。掌握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的一般原理、方法。在此基础上寻找变废物为资源的最佳方法和途径,减少废物的排放,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具体各章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内容如下(1)绪论,了解固体废物的定义、来源、分类;固体废物污染途径、危害;固体废物的管理内容及国内外现状。(2)固体废物的收集、贮存及清运,掌握固体废物的收集原则、方法及标记;固体废物运输方式及包装容器的选择;城市所垃圾的收集、运输系统及收集路线的设计。(3)固体废物的预处理,掌握固体废物预处理的原则、基本途径;固体23废物的预处理和处理方法。(4)固体废物的物化处理,要求熟悉和掌握浮选、固化的原理和方法。(5)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掌握固体废物的堆肥、发酵的原理和方法。(6)固体废物的热处理,掌握固体废物的焚烧、热解处理的原理和方法。(7)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与综合利用,掌握固体废物资源化的原则、途径及国内外现状;城市垃圾、工矿业、农业及其它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方式。(8)固体废物的处置,主要掌握固体废物处置的基本要求、方法分类及最终处置方法。(9)危险废物及放射性固体废物的管理,主要熟悉和掌握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技术和要求,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分类、要求、处置方式。2时间分配和进度1绪论2学时;2固体废物的收集、贮存和清运2学时;3固体废物的预处理8学时;4固体废物的物化处理4学时5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4学时6固体废物的热处理6学时7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与综合利用4学时;8固体废物的填埋处置4学时;9危险废物及放射性固体废物的管理2学时;3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本专业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和综合利用方式。4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为专业课,在预修环境工程学、工程图学后开始学习,并为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课程设计的学习作良好的铺垫,是环境科学教学计划中重要的限修专业课。5建议使用教材和参考书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