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网膜粘连综合征_第1页
大网膜粘连综合征_第2页
大网膜粘连综合征_第3页
大网膜粘连综合征_第4页
大网膜粘连综合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网膜粘连综合征,大头医生,编辑整理,1,英文名称,omental adhesion syndrome,2,别名,postoperative dysfunction of transsverse colon;大网膜粘连综合症;手术后横结肠功能紊乱,3,类别,普通外科/网膜和肠系膜疾病/网膜疾病,4,ICD号,K92.8,5,概述,大网膜粘连综合征(omental adhesion syndrome)系指腹腔感染、外伤及手术后愈合过程中,与下腹部腹膜、切口或盆腔粘连的网膜组织发生纤维性挛缩,牵拉横结肠而引起的急性腹痛、腹胀、便秘等一组综合征,又称“手术后横结肠功能紊乱”。本征由Howitz(1888)首先报道,后经McCann(1941)进一步详细描述。国内曹圣予(1954)、王洪绪(1965)及孙德麟(1965)对本征进行了有关诊断及治疗的探讨,但近30余年来报道较少。,6,流行病学,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7,病因,本病的发生与下腹腔感染及手术有密切关系。 大网膜的下缘呈围裙状,完全游离,活动性很大。另外,大网膜还具有渗出、吸收及修复等许多生理功能。当下腹部存在炎性病灶,手术及外伤的创面(特别是阑尾切除术及子宫附件的手术),大网膜很快移动并接近病灶及受到损伤的腹膜和手术部位(包括手术区的腹壁缝合切口及内脏的缝合处)。其目的是限制炎症的扩散,促进渗出的吸收,加强腹膜及内脏手术创伤的修复、愈合能力。,8,病因,但这一过程有时给部分病人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各种病灶及创面经大网膜包裹和愈着后,由于纤维组织过度形成,继而瘢痕性挛缩,最终不同程度的牵拉横结肠向下移动。,9,发病机制,根据临床资料,大网膜因粘连而缩短的程度可达原长度的15%20%,因此该段网膜的紧张度明显增加。其结果迫使横结肠不同程度向下移位,肠管伸长或成角,严重影响肠道的通畅,甚至发生梗阻。参考郑扶民等的意见,可将横结肠向下牵拉移位的程度分为3度。 1.轻度 仅少部分网膜粘连、挛缩,对横结肠牵拉的作用不明显,仅在躯干过伸位时才出现症状。 2.中度 大网膜粘连范围较广泛,挛缩也较明显,横结肠处于轻度下移状态,经常出现腹部症状。,10,发病机制,3.重度 由于大网膜明显挛缩,将横结肠牵拉移入下腹,或肠管呈锐角状,或完全闭塞,临床症状严重。,11,临床表现,大多数病人近期内有下腹部手术史,特别是阑尾切除及子宫附件手术。发病多从术后2周开始,但个别病人可能在手术后数年才出现症状。相当部分病人发病前有一些诱发因素存在,如饱餐、体力活动频繁等。 1.症状 腹部疼痛是常见的主诉。腹痛多在餐后半小时左右发生,以中上腹部为主,呈阵发性胀痛。每次持续数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个别病人可出现较严重的持续性绞痛,阵发性加重,病情严重。轻者,取屈身侧卧体位时,腹部症状可明显缓解,甚至消失。,12,临床表现,伴随着腹痛的症状有恶心、呕吐、腹胀及纳差等。大多数病人出现便秘,大便1次/35天,个别病人可因顽固性便秘而就医,这些均属横结肠排空障碍的表现。 2.体征 腹部切口瘢痕区及中上腹部轻度压痛,有时可触及过度膨胀的横结肠。腹肌紧张及反跳痛不明显,部分病人可出现典型的腹壁牵拉征阳性。检查方法: (1)躯干过伸试验: 令患者侧卧于检查床上,尽量使躯干向后呈过伸状(即胸部及下肢用力后伸使腰部向前挺起),或在医生帮助下完成这种姿势,出现手术切口区或中上腹疼痛者为阳性。,13,临床表现,(2)切口下拉试验: 患者取仰卧,检查者用手按压切口上部,并用力向下牵拉,出现腹部疼痛者为阳性。 上述检查法在于用力牵引粘连、挛缩的大网膜,加大横结肠下移的程度,使其产生症状。,14,并发症,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15,实验室检查,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16,其他辅助检查,重点在于了解横结肠被牵拉的状态。 1.钡剂灌肠造影 有5个影像特点: (1)右半结肠肠腔增宽、成角、固定。 (2)横结肠显示局限性、节段性痉挛。 (3)横结肠蠕动力增强。 (4)钡剂受阻于横结肠,且排空时间延长。 (5)横结肠明显下垂。 2.纤维结肠镜 肠镜通过横结肠较困难,或显示有局限性狭窄,但肠黏膜正常。 3.腹腔镜检查 可观察到大网膜与下腹部或切口的粘连挛缩的程度及范围。,17,诊断,1.病史 近期病人有下腹部手术史,或下腹部的感染史,或有顽固性便秘等。 2.临床特点 餐后中上腹部阵发性胀痛伴恶心、呕吐;屈曲侧卧位症状缓解;体征: 腹部切口瘢痕区轻度压痛,腹壁牵拉征阳性。 3.辅助检查 X钡剂灌肠可见右半结肠肠腔增宽、成角、固定;横结肠局限性、节段性痉挛;钡剂横结肠受阻,排空时间延长;横结肠明显下垂等。,18,鉴别诊断,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19,治疗,根据病程长短,症状的严重程度来决定。 1.非手术治疗 适用症状轻,仅偶尔发作者。采用调理饮食,腹部理疗,适当休息,并佐以解痉及通便的药物,可使症状缓解。 2.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无放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1)腹腔镜手术: 将纤维化粘连的大网膜予以切断,解除对横结肠的牵拉作用,使症状得以缓解。此方法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2)开腹手术: 切断粘连或切除纤维化挛缩的大网膜,解除横结肠之梗阻。,20,预后,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21,预防,预防本病的发生,术中及术后应注意处理好下列问题: 1.行阑尾切除时忌用大网膜固定于阑尾残端处,以免增加粘连的机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