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历史上第二次模拟试卷xx市一中含答案_第1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上第二次模拟试卷xx市一中含答案_第2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上第二次模拟试卷xx市一中含答案_第3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上第二次模拟试卷xx市一中含答案_第4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上第二次模拟试卷xx市一中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 届高三历史上第二次模拟试卷 xx市一中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材料表明( )A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过渡 B周王室与周边少数民族间的矛盾突出C政治制度变革具有必要性 D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开始遭到破坏2 左传记载:“昔天子班贡,轻重班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 ” 由材料可推断这一时期A 等级秩序取决于贡赋轻重 B 血缘亲疏维护了等级秩序C 贡赋轻重反映了爵位高低 D 宗法制度决定了爵位高低3.春秋初期,黄河沿岸各国往往“壅防百川,各以为利” 。公元前 651 年,齐桓公在宋国的葵丘(今河南)主持诸侯会盟,盟约中有“无曲防”的规定,即禁止修筑危害别国防洪安全的堤防。这一变化客观上反映了A.各诸侯国之间争霸非常激烈 B.各诸侯国以农立国C 齐王称霸后有效治理了黄河 D.国家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4.自西周末始,井田制已出现瓦解的迹象,到春秋中期, “公田不治”已很普遍,如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 ,鲁国实行“初税亩” ,到战国时期,魏国实行“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 的授田制,秦国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废井田,开阡陌” 。这一变化说明A.铁犁牛耕导致土地私有制的产生 B.商鞅变法标志着土地私有制的确立C.各国变法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D.土地制度的变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5.“宰”和“相”原是封建贵族的家臣,到秦汉变成了政府的执政官,再后来宰相失职,又有另一批皇帝内廷私臣变成了正式执政官。这表明A.宰相制度起源于西周 B.中国古代家国一体C.权力中心由政府转向皇室 D.官僚政治不断发展6.“(剌史)以六条问亊,非条所问,即不省。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五条,二千石子弟恃估荣势;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 ”可见刺史的设置A.不干涉郡国正常的行政权 B.削弱了丞相的权力C.彻底解决了封国威胁问题 D.严重威胁到了皇权7.西汉丞相公孙弘在自己的府邸里建造“客馆” ,以招揽才学之士。公孙弘去世后, “李蔡、严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氂继踵为丞相,自蔡至庆,丞相府客馆丘虚而已。至贺、屈氂时,坏以为马厩、车库、奴脾(婢)室矣!”这段材料客观上反映出了 ( )A中央与地方斗争激烈 B西汉时丞相更替频繁 C丞相有任免官员权力 D丞相权力逐渐被削弱8.陈寅恪先生在陏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提到:“盖自汉代学校制度废弛,博上传授之风气止息以后,学术中心移于家族”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一书中概括性地说到:“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典不被教,多者或至礼 、 传 ,少者不失诗 、 论 ,以上两段史料可以推知A.魏晋时期官学的发达 B.家学体系弊端日显C.九品中正制出现的原因 D.儒学渐入普通百姓家9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除了从事农业生产外,还从事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控制,但私家“与公竞争,以收私利”的情况时有发生。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 )A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 B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C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D民间手工业逐渐能够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10西汉惠帝六年规定女子在 15 岁至 30 岁之间必须出嫁,否则多征税,此政策被历代王朝所借鉴。而民间则有“女大三,抱金砖”的婚俗。这体现了A政府鼓励早婚和人口繁衍 B民间抵制政府的早婚规定C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 D多子多福的传统伦理观念11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结构更新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主导文化从儒学式微转变为儒、释、道三教并立;胡汉两种异质文化从冲突渐进到兼容;地域文化从中原一脉发展成南北分明。这主要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中国古代文化向多元化的格局发展 B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并获得迅速发展C道家思想实现宗教化以后才被认可 D少数民族的文化与汉文化相互吸收12.李世民的儿子李恪亲王,打猎时伤害农民,被检察院(御史)柳范弹劾。李世民责备亲王府秘书长(长史)权万纪,责怪他未能规劝阻止,罪应处死。柳范说“房玄龄还不能阻止陛打猎,怎么能单单责备权万纪。 ”李世民大怒回宫,后发砚自己理屈,马上再出来召见嘉勉,这反映出( )A.唐代监察机制完备 B.君主个人素养影响集权体制的效果C.唐代谏议制度形成 D. 三省六部制下君主权力被有限制约13. 唐朝前期,73.02的水灾都发生在北方,南方多雨区仅占26.98%。仅关内道、河南道水灾频次占唐前期总数的 50%以上。安史之乱后,淮南道、江南道水灾频次记载明显增加,史书中还多次出现江南西道基雨山洪的记录。据此可知( )A经济严重衷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经济重心南移 D政府管理失控14董仲舒用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编成唐律疏议 ,后来唐律疏议被唐高宗赋予同等的法律效力。这一变化表明( )A独尊儒术已成定势 B仁政思想等同于法律C文官阶层主导立法 D儒学理念渐趋法制化15.唐代书法中“楷书”规矩之森严、法度之完备、风格之繁复令后世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唐代所孕育并产生的“狂草”纵放恣肆、奇宕瑰伟,完全可以和楷书艺术平分秋色。这反映了A.唐代草书否定了楷书的法度规范 B.唐书完全满足了时人的审美需求C.唐书既“尚法又尚情”的艺术特质 D.唐代社会三教合一的思想格局16.宋代从乾德元年(963 年)开始,朝廷陆续“命大理正奚屿知馆陶县、监察御史王祐知魏县、杨应梦知永济县、屯田员外郎于继徽知临清县(知,即兼理、兼管之意)” 。北宋知县的设立表明( )A县取代州成为基层单位 B君主权力的行使比较随意C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 D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17.柳诒徵先生在中国文化史中说:“盖宋之政治,士大夫之政治也。政治之纯出于士大夫之手,惟宋为然” 。与此相关的重要因素是A.政府重武轻文的观念 B.科举制度的发展完善C.活字印刷术的普及 D.官僚体制开始成熟18宋太宗淳化四年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税) ;当算之物,令有司件拆揭榜,颁行天下。”至道二年又诏, “民间所织缣帛,非出于鬻于市者,勿得收算。 ”宋太宗意在A鼓励商品贸易发展 B规范市场经营秩序C扶持家庭手工生产 D推行便民惠民政策19右图所示为中国古代某一机构的运行示意图,下列关于该机构论述正确的是 A.属于中央一级决策机构 B.它是内阁的上一级机构C.其长官需定期觐见皇帝D.造成了皇权的过度膨胀20北宋有学者指出:“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宗法不立,则人不知统系来处。宗子法废,后世尚谱牒,犹有遗风。谱牒又废,人家不知来处,无百年之家,骨肉无统,虽至亲,恩亦薄。 ”该观点认为宗法制度经久未衰、历代沿用 家谱能够凝聚人心、维系宗族家族观念产生动摇、危害深远 宗法解决继承矛盾、稳定秩序A B C D 21.李贽在藏书中说:“试观近古之王,有知人如武后者乎?亦有专以爱养人才为心,爱民为念如武氏者乎?” 。他的这一观点A.摆脱了“天理人欲”束缚 B.抨击封建专制制度C.体现了客观务实的历史观 D.提倡男女平等 22. 明代中后期,大部分图书采用注释和注音的编写方式。如唐书志传一书中“尔兄日前饮酒至酣” ,编者对“饮酒至酣”做了注释:“半醉也” ;详刑公案一书中“事系无辜不究” ,编者对“辜”的读音做了注释:“辜音孤” 。这类现象反映出当时( )A文化发展呈现大众化趋势 B科举改革影响了书籍出版C学术思想适应了社会转型 D商业发展冲击了学校教育23早在明末清初,诸先贤就曾将传统时代一切政治体制的弊病悉归之于一家一姓的君主专制但若认定传统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维持两千余年就成为不可理解的哑谜 。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 ”这段论述意在强调 A君主制的存在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B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根深蒂固 C君主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无从解释 D君主专制存在诸多弊病 24王阳明与友人的书信中说:“近世所谓道德,功名而已;所谓功名,富贵而已。 ” 他有感于“世衰俗降” ,发出 “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的慨叹,遂提出了“心即理” 、 “知行合一” 、“致良知”的心学论题。据此可知其心学理论( )A核心是强调认识与实践相统一 B根植于小农经济主导的社会现实C主旨是培养君子道德端其志向 D从哲学高度论证儒家伦理合理性25. 隆庆元年(1567 年)进士蒋以化在西台满记中记载:“我吴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由此可知当时“大户”与“小户”之间关系的主要特点是( )A. 不固定性对立性 B. 松散性对立性C. 不固定性松散性 D. 松散性契约性26明嘉靖年间,户部主事海瑞向深居西苑、潜心修道的皇帝上疏,直言其“竭尽脂膏,滥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矣” 。此举( )A意在规劝嘉靖皇帝遵守法律 B履行监察部门的监察职责C体现了理学倡导的社会责任感 D反映了君臣间的权力斗争27 “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并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与朝贡贸易一起出台的,并构成了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基本内容。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与发展很大程度是消极的抗倭。 ”这表明,明朝推行“海禁”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是明代朝贡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 B是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要求C受国际和国内形势影响的结果 D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28明朝中后期,受心学的影响,一批知识分子跳出了宋儒的框架,他们作品中的人物由达官贵人、才子佳人、孝子赞孙转变为普普通通的市民、商贩、农民。他们傲视封建礼教,不鄙视功名利禄,敢于直言。这反映出心学A. 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 有利于民主观念的形成C. 激发个体自由主义思想发展 D. 冲破了宋代理学的思想禁锢29乾隆皇帝在谈到自己南巡允许商人大兴土木时说:“此在苏扬盐布商人等,出其余费,偶一点缀。本地工匠贫民,得资力作,以沾微润,所谓分有余以补不足,找事尚属可行。 ”这表明他A. 强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