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王阳明的“至善”思想与无滞之境_第1页
试论王阳明的“至善”思想与无滞之境_第2页
试论王阳明的“至善”思想与无滞之境_第3页
试论王阳明的“至善”思想与无滞之境_第4页
试论王阳明的“至善”思想与无滞之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论王阳明的“至善”思想与无滞之境“至善”二字出自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学开篇就表明宗旨,大学之道要“止于至善”,而之后紧跟着的句子是儒家的代表性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然而,这些是否是至善的解释,至善的内涵究竟有具体是什么,以及如何达到至善?后世都有不同的理解。论语没有提到“至善”,孔子只是教导弟子如何成为一个君子。孔子不言至善,但他做到了“至善”。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也成为了后世儒者一生努力的目标。当然,我把这个当做孔子的“至善”论。当然,这是我自己的观点。而有人会说儒家的“至善”应当是“中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或者是“仁、义、礼、智、信”兼备,但是我认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终极目标是成为“君子”,君子是一种修养与所达到的境界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这边是境界,从根本上来说孔子是教导弟子如何成为一个有境界的君子。王阳明的“至善”论与境界是与孔子一脉相承的。王阳明在答欧阳崇一时说:“君子之酬酢万变,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斟酌调停,无非是致其良知,以求自慊而已。”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与孔子所提倡的“君子”很相似,那种情绪主体的无滞性,或者是人生境界的无滞性一脉相承。“物来顺应”是王阳明“至善”论的主要特点,追求的是一种三教合一之后的无滞之境。与孔子的“不忧”、“不惑”、“不惧”、“从心所欲,不逾矩”,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又有不同。孔子无“至善”论,但可以将他关于“君子”与“仁”的论述归纳为某种要达到的境界,一种是人生的境界,一种是道德境界。其中包含有无滞之境的特征。可以说王阳明“至善”思想中的“无滞”之境继承了孔子思想的精髓, 但又饱含有儒释道合一的儒家新境界。接下来我将重点分析 。“至善”与无滞之境思想的内涵王阳明晚年在征思田之前与门人在天泉桥论道,就王龙溪与钱德洪之争而提出著名的“王门四句诀”:“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的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至善”在阳明先生的思想中与无善无恶等同。 “至善者,心之本体”,“良知是天理之照明灵觉处,故良知即天理。” 王阳明认为,有的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圣人,是因为他们的内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这就类似于精金之所以能够成为“精”,是因为其具有充足的成色而没有铅铜之杂。 “金到足色方是精,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然圣人之才力,亦是大小不同,犹金之分两有轻重。” 王阳明认为人心是至善至美的,“人人心中都有一个仲尼”,也就意味着人人都有成为圣人的潜质,但是这种潜质或天性会被蒙蔽,参入杂质,最终的修养要靠“致良知”, 人生是要通过良知与自己的行为结合起来,达到“知行合一”,让自己合乎天理。而不是把天理与人性对立起来。关于无滞之境,王阳明也指出:“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的,原是个未发之中”。人心本是自足自清的,无善无恶,空无一物,有点类似西方的“白板说”,王阳明随后又说:“心之本体原无一物,一向着意去好善恶恶,便又多了这分意思,便不是廓然大公。”人心本来空无一物,只是由于人的“着意”于善恶,于是产生了善恶之分。 这一思想受到了孟子“不动心”之论的影响,他在辨析孟子与告子“不动心”之差异时,王阳明认为:“ 告子是硬把捉着此心,要他不动,孟子却是集义到自然不动”,“心之本体原自不动”。在王阳明看来,“着意”便是动,便于心体有“贻累”,有所滞,心体无善无恶就是无所滞。因此所谓对于“至善”的追求,超脱人世中的“着意”,去除心之“贻累”,是最终回到无所滞的“心之本体”,达到一种无所滞之境。由此看来,“至善”是王阳明心学的出发点,无滞之境应当就是他所要达到的终点。中间的过程就是王阳明的“致良知”,这个过程没有终点,总是让人心的修炼趋近于合乎“天理”。无滞之境,我把它看做这种人心合乎“天理”的人生境界。“至善”与无滞之境思想的产生王阳明“至善”与无滞之境思想主要产生于一下几个方面。一、生死观念是“至善”思想的源头,“心为本体”理论的确立 。在古籍中我们通常发现在印象中观念相差很大的理论,也会有惊人的相似点,其中有三条文献就是这样。第一条是在论语子罕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第二条是在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第三条是在王阳明答顾东桥书:“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而必曰穷天下之理,是殆以吾心之良知为未足,而必外求于天下之广以裨补增益之,是犹析心与理而为而也。”前两句中,无论孔子还是庄子,都是在时空的无限中,生发出一种对人自身的渺小存在的感悟。不同的是孔子选择的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庄子选择的是“无为”,“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 庄子外篇天运)第三句就是王阳明悟道后的思想,“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对于王阳明来说,在“格竹”失败之后,并未立即走向前人陆九渊的心学道路,而是在经历生死来到龙场之后走向心学。关于这段生命体验,王阳明在朱子晚年定论的序言中说:“其后谪官龙场,居夷处困,动心忍性之余,恍若有悟,体验探求,再更寒暑,证诸五经、四子,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也。” 在这一句中王阳明对在自己心学的转向表明了心迹。人生的苦难,特别是生死的考验促使其对生命最终的意义进行思考,这成了他心学转变的主要动机。也许是历代儒者在看到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之后就很少对生死进行思考,并将生死的玄妙讨论归之于佛道,自己置身事外。总之,到了王阳明,中国古代的这种可贵的人文精神才又一次复兴,这一点后面还会再加论述。经历了这次的人生低谷,王阳明自此实现了对生死的超脱,他说:“君子之所谓洒落者,非旷荡放逸之谓也,乃其心体不累于欲,无入而不自得之谓耳。”这是王阳明心学的起点,王阳明在大学问一书中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 ”所谓“大人”其境界已经无滞于物,超脱“患难”、“死生”,可以说是王阳明心中理想的圣人之境。二、继承发挥孟子、陆九渊心学,由性善论发展出“至善”论。论语中处处透露出性善论的影子,但并未明确谈及。论语阳货中孔子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并不看重人本性如何,而是把重点放在“习”上,所以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真正提出性善论的是孟子。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认为人与禽兽的差别很小,其本质差异就是人本性中具有“仁义”这样的善存在,“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即性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依据,也是每个人都具备的,这就是孟子的性善论。“万物皆备于我”是心学的出发点,陆九渊对此进行了大力的发扬。关于性善的问题,王阳明继承了这些思想,将孟子“性善论”作为其“心学”的逻辑基础。对于人性之善的产生,孟子强调其为先天具有的“良知”、“良能”,人之“本心”固为善,并以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为发端,扩充为仁义礼智“四德”,并没有指明其具体生于何物,王阳明则提出:“天是性之原 ”,“良知是天植灵根”, “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良知即是天理”,将人的良知归于天命,“天”之绝对存在性决定了人性之善的“生生不息”,“至善”作为无善无恶的心之本体也就有了最根本的来源,那就是潜藏在人心的“天理”。孟子言性善,并没有将善恶对立起来,往往将“善”与“不善”作为一对命题来讨论。孟子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 其势则然也。人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他认为人性本善,没有“不善”的,显现出来的所谓“不善”是受外物影响而致的,是“四端”不扩充的结果,只是“善”的未完成形式。前面已经提过在心学上孟子的开创意义。王阳明的“良知说”理论正是源自于孟子的学说,即源自孟子的“四端说”和“良知说”。最突出的特点是,王阳明提出了“良知是谓圣”的观点。王阳明在其“良知诗”中就直白地说道:“人人心中有个仲尼”,也就是认为人人内心之中均有个“圣人”,而人们心中的这个“圣人”并非现成的符合圣人规范的“圣人”,而仅仅是潜藏于内心深处的“圣人”,因为人们内心均可能受到私欲的蔽障。在人性本善的基础上,人的境界是一个不断地发展提升,这是一个不断扩充的过程。王阳明在继承了孟子的性善论的基础上进行发挥形成“至善”论。他认为:“至善者,心之本体。本体上才过当些子,便是恶了。不是有一个善,却又有一个恶来相对也。故善恶只是一物”。王阳明提出的“至善”是无善无恶的,“至善者,心之本体”。而本体上有所着意,即受到杂物的蒙蔽产生了善恶。因此他认为善恶本是一体,只是呈现出了两种形式,并不是对立存在的。三、人生经历促成“至善”与无滞之境的思想。论语为政:“子曰: 君子不器。” 对于这句话的解释众说纷纭,一般的解释是“作为君子,不能囿于一技之长,不能只求学到一两门或多门手艺,不能只求职业发财致富,而当“志于道”,从万象纷呈的世界里边,去悟到那个众人以下所不能把握的冥冥天道,从而以不变应万变。”还有种说法是:“君子不会拘泥于形式教条。”无论哪种解释,“君子不器”都是一个儒者达到“至善”的标准。“君子不器”才能达到某种超出众人的境界或品质。就像孟子在孟子滕文公下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些品质也是儒者应有的修养。王阳明的在立德、立功、立言上都足以不朽,被称为完人。但这并不是说他已经达到“至善”,只能是说明了王阳明切身履行了“君子不器”的思想。不执着局限于立德、立功、立言单个方面,超越了这些虚幻之物,从而有着更广阔的境界。因此“君子不器”与君子不滞,在我看来有内在的相关性。同时反过来看,君子不器可能也暗含着对君子的先天心性的自信,而这心性与论语中透露出的性本善有莫大关联。而王阳明“至善”思想也是在人生的苦难中逐渐体认的。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心之本体”、“致良知”等思想,是基于在漫长人生的经历与思考中得到的 。王阳明的思想并不是很快就成熟的,其中有几次大的观念转变。王阳明高弟钱德洪在刻文录叙说中提及:“先生之学凡三变,其为教也亦三变:少之时驰骋于辞章;已而出入二氏;继乃居夷处困,豁然有得于圣贤之旨:是三变而至道也。居贵阳时,首与学者为知行合一之说;自滁阳后,多教学者静坐;江右以来,始单提“致良知”三字,直指本体,令学者言下有悟:是教亦三变也。”“致良知”是王阳明晚年形成的学说,是他全部学说的理论结晶。王阳明对“致良知”有很多次的表述,如“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 是圣人教人第一义 ”,“致良知三字, 真圣门正法眼藏 ”,“吾平生讲学, 只是致良知 三字” 。以上充分表现出他对致良知说的推崇和自信。“致良知”是“至善”思想终极表现,王阳明希望通过“致良知”获得对“天理”的体认与达到自我的满足与精神的超脱。其终极目的是为了去除人心的障蔽达到“至善”,这些障蔽包括世俗的烦闷、生死的困惑与患难的忧惧。王阳明的“致良知”是其“体认之学”代表思想。其产生于王阳明自身经历有密切联系。据年谱三记载:“先生五十岁始揭致良知之教。先生闻前十日武宗驾入宫,始舒忧念。自经宸濠、忠、泰之变,益信良知真足以忘患难,出生死。”王阳明自己也说:“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他揭示良知不仅仅是将自己解脱于世俗烦闷之中,以求自得,更是“以醒群梦”,唤醒世人的是非之心。“致良知”是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王门四句诀”:“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的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将心之本体定为无善无恶,无善无恶即为“至善”, 既然人性本善,就可以无所牵滞,只要可以“致良知”,就可以“物来顺应”,不为物所殆。继而就是王阳明所说的:“君子之所谓洒落者,非旷荡放逸之谓也,乃其心体不累于欲,无入而不自得之谓耳。”。这便 可以实现内心的自足,便可以“忘患难、出生死”,这也就达到了王阳明心中的“至善”。王阳明常言乐,认为“乐是心之本体”,他还曾作为善最乐文称赞不为物欲所遮蔽,只为善而产生的“优优荡荡,心逸日休”之乐。这样的自得之乐也是“至善”之心与无滞之境的终极追求。无滞之境思想的来源与比较对于王阳明无住无滞之境的理论来源, 有这不同说法。王阳明早年对佛教道教都很感兴趣,后来的理论体系的形成也是有明显的儒释道合一的特征。因此有一种看法就是认为王阳明的无滞境界有赖于佛道的开悟。 慧能讲“无念为宗”, “无住为本” 。他的无念并不是什么都不想, 而是指不执着于任何念头。受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影响, 慧能也讲无住, 他认为人所本具的真如佛性是无所系绊、无所住念的。还有一种看法是受道家的影响。在对于至善理论的解读中我就注意到王阳明与庄子在时空感悟上德相似。庄子的逍遥游其实也就是一种无滞之境,庄子中说:“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体现的是对人世是非的超脱,内心自足,不为他人所滞; 王弼在注释中也提到:“ 圣人之情应物而无累于物 ” ,是对于“物”的超脱 。郭象也提到:“圣人常游外以冥内, 无心于顺有, 故虽终日见形而神气无变, 俯仰万机而淡然自若 ” ,所要达到的是精神的超脱。 唐代著名的道士王玄览在玄珠录中说:“勿举心向有, 勿举心向无, 勿举心向有无 , 勿举心向无有。 ” 实际也是劝世人持无滞的人生观。儒家本身也是具有无滞思想的,当然这种无滞更是一种戴着脚镣跳舞。并非像佛教与道教的彻底超脱,体现为“物来顺应”的特征 。“至善”的思想在论语就已经有了,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种自得之乐的“善”,并非一般人可以达到,所以颜回被称为复圣。孟子曰:“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故者以利为本。”朱熹在孟子集注说:“ 性者,人物所得以生之理也。故者,其已然之迹,若所谓天下之故者也。利,犹顺也,语其自然之势也然其所谓故者,又必本其自然之势,如人之善、水之下,非有所矫揉造作而然者也。” 其中提到了人性“非有所矫揉造作而然者也”,并且万物之性都应顺其自然。但与佛道不同的是,儒家根本上是入世的,入世之后心性便不会那么超脱,会有君臣、父子、夫妇、朋友等人际关系,“学而优则仕”又不可能超脱社会中各种复杂关系。因此儒家的圣人境界就像孟子对孔子评价:“ 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这其实就是王阳明所推崇的“外圣内王”的儒家境界,“内圣”:如曾子的“一日三省”、中庸的“慎独”和孟子的“求放心”。“外王”:如孔子的“以天下为己任”、“知其不可而为之”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