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_第1页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_第2页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_第3页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_第4页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 对策摘 要利率市场化是政府和中央银行放松和取消对利率的管制,使利率水平根据资金的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利率市场化能够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金融环境,从而提高金融系统的运作效率,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改革迈出的重大一步,从 1996 年开始,我国开始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经过20 年的推进,在 2015 年 10 月 24 日,我国完成了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本文首先阐述了利率及利率市场化的意义和内涵,并探讨了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其次,介绍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的实践,得出国际经验对我国商业银行所带来的启示。然后再回顾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具体分析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得出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应对的策略。本文主要通过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式论述了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主要采用了比较分析法、文献综述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本文先对利率及利率市场化的相关理论进行解释,总结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说明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其次,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来探讨我国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最后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应对策略。本文主要创新体现在以往的研究多以宏观层面为主,很少有针对某一商业银行这一具体层面的研究,所以本文可将利率市场化的微观表现具体地呈现,并根据银行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其他银行起到一个参考的作用,使我国商业银行更好地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浪潮。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东莞农村商业银行 影响 对策IIABSTRACTInterest rate liberalization is the government and the central bank to relax and cancel the interest rate control, so that the level of interest rat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arket supply and demand of funds to determine. The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 can create a fair competition in the financial environment, so as to improve the operation efficiency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terest rate market is a major step in Chinas financial reform, from the beginning of 1996, China began the process of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s, after 20 years of progress, Chinas interest rate market reform has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Firstl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meaning and connotation of interest rate and interest rate market, and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implementing the reform of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Secondl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actice of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betwee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draws the inspiration from th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to the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Review the process of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reform in China, and analyze the impact of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on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on the basis of this, we can draw a conclusion that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should be in the interest rate market reform strategy.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on commercial banks mainly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empirical analysis, the main use of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literature review, induction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 theory of interest rate and the interest rate market to explain, summed up Chinas market-oriented interest rate reform process, illustrates the necessity of Chinas market-oriented interest rate reform. Secondly, through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to explore Chinas market-oriented interest rate of commercial banks,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coping strategies in China commercial banks in the process of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The main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is reflected in previous studies in the micro level, there is little research on this specific aspect of a commercial bank, so this can be micro manifestation of the interest rate market concretely,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f the bank, the role of a reference for other banks. To help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suit to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tide.Key words: Interest rate liberalization Dongguan Rural Commercial Bank IIIInfluence Strategy目 录一、引言 .1(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二)文献综述 .1二、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及中国进程 .2(一)利率市场化的定义和特点 .2(二)外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3(三)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5三、利率市场化对东莞农村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 .7(一)东莞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和财务状况 .7(二)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影响 .8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东莞农商行的应对策略 .10(一)实施差异化战略定位,实现特色化发展 .10(二)全面推行利率风险管理 .10(三)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注重金融创新 .11(四)建立合理的存贷款定价体制 .11(五)积极引进和培育人才,提高利率风险管理的人才储备 .11五、总结 .12参考文献 .13致 谢 .141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以东莞农村商业银行为例一、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自 1996 年起,中国开始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虽然过程比较缓慢,但是走得非常稳健。由于利率的变动对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国长期实行利率管制政策,保持着利率的稳定性。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已经习惯了被动接受由政府制定的存贷款利率,导致商业银行自主根据市场定价的能力严重缺失。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固定的利率开始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阻碍了资金的有效配置,反应市场中真实的供求关系。因此,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及金融发展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在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关于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的产生的影响的有关研究文献,并借鉴其他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先进经验,以东莞农村商业银行为例分析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归纳出银行业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有效措施,着重为东莞农村商业银行提出风险管理、差异化定位、业务创新、投资管理等方面的建议,借此为其他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提供参考案例。(二)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1973 年,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从此金融自由化浪潮拉开了序幕。这场革命起源于发达国家,随后席卷了亚洲等国家,各国纷纷开始了利率市场化的改革。Tom(2013) ,认为在金融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驱使下,德国严格的分业经营模式逐渐向混业经营模式转变。银行可以从事股票、保险等业务,金融机构之间没有明确的业务限制,这降低了它们的经营成本,提高了金融抗风险能力。艾伦加特(2011)研究了大量的金融改革案例,论述并分析了美国金融监督动态的变化过程。在他的80 年代金融改革和管制放松与重新管制这两部书籍中,分析了银行利率自由化中突出存在的问题,强调了各类商业银行及金融机构可以结合自身的优势来整合资源从而充分提高自身在市场上的竞2争力,在整个国家金融改革的趋势下,商业银行逐步实现从风险到利率改革的总方向。罗纳德麦金农作为最早关注并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之一,在这一领域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他指出,利率市场化的金融改革是刺激金融增长的必经之路。麦金农的金融深化理论成为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市场化的理论源头。2.国内文献综述我国长期实行利率管制政策,因此我国的利率始终是一种以行政定价为主导的管制利率。在我国开始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后,我国学术界对利率市场化问题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周小川(2010)在财经年会上的讲话关于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若干思考中,针对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原因,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条件等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要在划定范围、提供激励、加强自律的思路下,有规划、有步骤、坚定不移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李岚(2011)在加速转型应对利率市场化一文中指出,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通过采取加快业务转型、提高利率风险管理能力、加快客户结构多元化调整、提高定价能力等方式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以期实现自身发展的质的飞跃。近两年来,更多的国内学者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的建议。例如,冯曰欣(2012)在金融脱媒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变研究中提出,商业银行需要积极开拓适合自身实际的中间业务,以应对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的挑战,拓展盈利空间。陈小玲(2012)在利率市场化的利弊浅析中指出,利率市场化将会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正面影响,实体经济将被倒逼走内涵式道路,同时促进实体经济产业的转型升级。文章同时指出为趋利避害,我国商业银行需要在动力、控制、制度方面选择适当的路径构建。二、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及中国进程(一)利率市场化的定义和特点1.利率市场化的定义利率市场化,是指将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交给市场决定,理论上讲,它分为利率管理、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决定的市场化四个方面。从根本意义来说,等于将利率的决策权还给了各个商业银行等金融机3构,利率是涨是跌,由它们自己根据市场和自身做出分析判断并做出决定。推行利率市场化的目的是建立一种新的机制,在此机制下,以中国人民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引入货币的市场调节因素,把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让经济规律来主导它的走向。2.利率市场化的特点(1)利率由中央银行间接调控利率市场化后,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央行的基准利率和市场供求状况来决定利率的高低。同时,中央银行也可以通过基准利率间接地调控整个市场的利率水平,从而确定本国的基础货币数量,以维持经济发展的有序进行。(2)利率由市场供求情况来决定在市场化下,政府放开了对利率的管制,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银行自身,由其依据自身的经营状况以及对未来市场的判断自主地调节利率水平,使利率能够充分地按照市场上资金供求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当市场上的资金供求过于求时,利率下降,反之则上涨,从而真正实现了资金的最佳配置和有效利用。(3)利率市场化改革具有过程性和风险性利率市场化是金融自由化过程中重要环节,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利率的市场化运作,使银行系统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商业银行为了抢占市场,不得不下调贷款利率,上调存款利率以吸引更多的客户群体,从而加大了银行业经营风险。同时,利率市场化运作带来的利率波动,也会使金融借贷合同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二)外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自 1970 年起,世界上多个国家实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由于国情不同,利率市场化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中的推行所带来的影响和效果也不太一样。本文通过分析并总结外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为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和银行业的发展提出有益的意见和建议。1.美国利率市场化经验教训美国的利率市场化是渐进式的,沿着先贷款后存款、贷款一步到位、存款分步实施、先活期后定期的路线,对银行业效率的提高和竞争力增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短期内隐含破产数量大幅增加,在 1984 至41988 年间有近八百家银行倒闭,是过去近十年的五倍多。第二,银行经营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与业务盈利能力变差。第三,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增多,资产证券化等产品增多,使得影子银行等中介机构数量也大幅增加。第四,银行从事保险、信托、租赁等综合业务,混业经营,中间业务收入快速增长。中国与美国利率市场化进程都是渐进式的,不同的是,中国利率市场化走在前面的是贷款利率,而美国是存款利率先实现市场化。但是,美国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混业经营环境巨变、盈利能力变差等影响对中国银行业仍有借鉴意义,具体变现在:第一,警惕经营环境变化,防范股市等证券业的冲击和竞争。银行业应积极主动关注行业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宏观环境和政策变化,积极调整经营政策。第二,加强金融产品创新,吸引更多优质客户。第三,开展多元经营,在保险、证券等方面开展多种业务,降低银行因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收入减少风险。2.日本利率市场化经验教训日本的利率市场化进程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采取循序渐进的改革方式。日本政府认为间接融资规模大,利率市场化对经济影响大,采取谨慎态度和稳健的改革方式保证了经济稳定。二是侧重对中小银行的保护。充分考虑到中小银行基础薄弱、抵御风险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等因素,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利率管制放松程度在中小银行可承受的范围内,避免对其产生巨大冲击,因此没有发生大批中小银行倒闭的情况。我国借鉴日本经验,主要应关注行业的整合和重组,大、中、小银行应协调发展,找到各自经营重心,放弃单纯依靠提高利率、推销理财产品等恶性竞争;银行个体应开展多种经营,注重与证券市场的互动和互补,不可脱离资本市场自我竞争;银行业应加强行业自律,严格遵守政府宏观调控的安排,履行企业责任,避免因银行业波动带来国家经济的波动。3.国际利率市场化经验总结在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经验的基础上,得出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启示:第一: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利率市场化的方式有激进式和渐进式两种。前者可在短期内迅速修正利率管制带来的扭曲,但对经济运行冲击过大,后遗症较多。后者对经济运行冲击较缓,但效率相对较低,且不定因素的5存在可能导致偏离改革的目标。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和市场体制都不完善,所以我国应该选择渐进式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第二:政府主导、循序渐进。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应该在政府的主导下,循序渐进,本着从长期到短期、从贷款到存款的路径逐步实施。但是,在日本的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依旧非常显著,政府干预明显且较为有效,在我国这样一个庞大、复杂的经济体中,这种强干预的形式值得分析与借鉴。第三: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前提条件。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可为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支持和保障,平衡协调相关关系。而急剧波动的宏观经济环境,会加剧名义利率的波动幅度,从而激化各种经济矛盾,导致改革夭折。第四:充分监管是利率市场化正常进行的保障。利率由管制走向市场化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波动,需要政府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督体系,抑制银行的风险经营,平衡协调有关经济活动,消除负面影响。(三)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1.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回顾利率市场化是任何经济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也是经济发展不可跨越的阶段。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遵循“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的总体思路,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在 2015 年 10 月 23 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 年 10 月 24 日起,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自此,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表一 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1996 年 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由拆借双方自主定价。1997 年 启动银行间债券市场;放开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1998 年 国开行首次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市场化发债;央行改革贴现利率与再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放开贴现与转贴现利率。1999 年 连续三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2000 年 放开外币贷款利率:对于大额外币存款利率,金融机构可与客户协商确定。2002 年 统一中、外资金融机构外币利率管理政策。2003 年 允许商业银行、农信社开办邮政储蓄协议贷款,放开英镑、瑞士法郎和加拿大元的外币小额存款利率管理,对美元、日元、港币、欧元小额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62004 年 再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继而完全放开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放开小额外币存款 2 年期的存款利率下限,保留上限。2005 年 放开金融机构同业存款利率;债券远期交易正式登陆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2006 年 计划建立报价式的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 SHIBOR;明确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的有关事项;正式开始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2007 年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 SHIBOR 投入运行。2012 年 6 月 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 1.1 倍;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 0.8 倍。2013 年 7 月 20 日 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 0.7 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2014 年 11 月 扩大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至 1.2 倍,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 0.25个百分点至 2.7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 0.4 个百分点至5.6%。2015 年 2 月 扩大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至 1.5 倍。2015 年 3 月 1 日 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各 0.25 个百分点,同时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扩大至 1.3 倍。2015 年 5 月 10 日 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各 0.25 个百分点,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扩大至 1.5 倍。2015 年 10 月 24 日 中国人民银行 10 月 23 日决定,自 2015 年 10 月 24 日起,取消商业银行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利率市场化靴子落地。这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历史性突破,标志着历时多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了最重要也最艰巨的一步,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2.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特点首先是渐进式改革道路。从各国利率市场化的经验来看,可以分为激进式和渐进式两种。大部分改革成功的国家采用的都是渐进式改革,如韩国和日本。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市场经济刚刚起步,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因此我们也选择了渐进式改革的方式。其次,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除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