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问题研究_第1页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问题研究_第2页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问题研究_第3页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问题研究_第4页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问题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有目共睹,与此同时个人理财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有数据表明截至 2010 年年末,我国人民币个人理财资金已达到 1.50 万亿元,比 2009年年末猛增 56%。根据央行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股票、理财产品、债券、基金等多种融资工具在我国社会融资结构中的地位正迅速上升。其中,人民币个人理财资金占储蓄存款比例从 2006 年年末的 0.75%提高到 2010 年年末的 4.94%。同时,个人理财业务也在商业银行中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零售业务和主要的收入来源。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在服务对象、业务管理和营销推广等方面均存在不足。本文就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的现状、所产生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道路和方向进行研究和探讨。关键词:个人理财 商业银行 理财资金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ness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y, while personal finance has been growing attention. Data show that at the end of 2010, Chinas capital has reached RMB Personal Finance 1.5 trillion yuan, compared with the end of 2009 soared 56%. According to data released by the central bank show that the stock, financial products, bonds, funds and other financial instruments in the financing structure of our societys status is rising rapidly. Among them, personal finance funds accounted for RMB savings deposits increased from 0.75% the end of 2006 increased to 4.94% in late 2010. Meanwhile, the personal finance business is rapidly developing commercial banks into commercial banks to major retail business and a major source of income. However, commercial banks, personal finance business itself or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his article on the status of commercial banks, personal finance, issues arising,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path and direction of research and discussion.Keywords: personal finance Commercial Banks Money funds 1目 录目 录.1绪论.21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基本情况.31.1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进程.31.2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31.2.1 个人理财产品品种不断增多.31.2.2 个人理财产品品牌化和系列化发展迅速.41.2.3 个人理财手段和营销策略的发展.41.2.4 个人理财服务方式的发展.42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52.1 个人理财产品风险提示过于制式化.52.2 金融分业经营政策的制约.52.3 商业银行个人投资产品到期收益“代替”预期收益.62.4 产品品种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点.62.5 专业性理财人员的素质弱,缺乏综合性.72.6 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缓慢.83解决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投资业务问题的主要对策.93.1 丰富个人理财产品风险提示方式,对投资者进行风险教育.93.2 适应世界大环境的变化,积极准备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93.3 标清投资产品的风险类型,选择适当产品.103.4 提高创新能力,提供差异性、个性化服务。.113.4.1 不断推进理财产品的创新。.113.4.2 开发适用性产品.113.4.3 开发有价值的产品。.113.5 加强专业人才的培训,建设高素质理财队伍.123.5.1 要加强对现有客户经理的培训.123.5.2 建立我国的个人理财师资格认证制度。.123.6 集中力量,促进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全面发展.134结论.145参考文献.152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问题研究绪论近年来中国经济连续保持快速稳健的增长态势,居民收入也有了较快增长,同时金融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于是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阵理财热潮。虽然居民的投资意识在不断增强,个人金融资产多元化的格局也在逐步形成,但是通过何种投资方式使自己多年的积蓄能够实现快速增值,还是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尽管房地产,股票、债券、基金、等投资方式为人们提供了很多的投资渠道,可是对大部分的普通居民而言,缺乏基本的投资理财分析能力和法律保护意识都成为他们的投资短板,再加上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所限,导致他们不是盲目投资就是不敢投资,使得个人资产始终得不到良好的使用和配置,更不会收到好的投资效果。于是,人们就迫切希望有这样一个机构或组织,能够成为自己投资理财的好参谋,帮助自己投资,激活手中的闲置资金,从而取得更大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多个商业银行纷纷投入到这场争夺个人理财业务的战斗中来,各自推出了有关个人理财的服务和产品。但是正当人们兴致勃勃的将资金注入其中时,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种种问题和硬伤又着实将个人理财推入了停滞期。因此,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所产生的问题是当前个人理财发展过程中最需要解决的难题。只有积极探索理财业务渠道,不断拓展和完善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体系,切实解决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问题,才能把个人理财的潜在能量发挥出来,使其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31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基本情况1.1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进程在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经过多年发展已经趋于成熟,服务内容丰富、方式多样,个人理财业务收入在银行总收入的比重已超过 30%。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起步晚,发展慢。2 0 世 纪 90 年 代 末 期 , 我 国 一 些 商 业 银 行 开 始 尝 试 向 客户 提 供 专 业 化 的 投 资 顾 问 和 个 人 外 汇 理 财 服 务 。 比 如 1995 年招商银行发行的“一卡通”、 1999 年建设银行在北京等十地建立个人理财中心等。近几年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迅速,比如工商银行 2005 到 2007 年 分 别 ( 发 行 ) 销 售 个 人 银 行 类 理 财 产 品 190亿 元 、 755 亿 元 和 1544 亿 元 , 年 均 增 速 达 185.3%; 而 2008 年 仅 上 半 年 即 销 售 个人 理 财 产 品 5495 亿 元 , 同 比 大 幅 增 长 6.5 倍 。 现 在 各 家 银 行 凭 借 各 自 独 有 的 网点 资 源 、 客 户 资 源 、 综 合 实 习 优 势 , 形 成 了 自 己 风 格 的 个 人 理 财 产 品 和 品 牌 , 也 使我 国 商 业 银 行 目 前 已 经 占 据 国 内 个 人 理 财 市 场 的 主 导 地 位 。 2005 年 9 月末,为加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管理,促进个人理财业务健康有序发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并于 2005 年 11 月 1 日起施行。这对于规范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经营,防范和控制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以及实现个人理财业务有序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可以看成是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里程碑。此后为规范和促进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持续健康发展,2008 年 4 月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从细化政策和部署检查两方面进一步加强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监管。2009 年中国银监会办公厅颁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使其变得不断的完善起来。虽然现在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给客户提供的个人投资理财服务无论从规模还是内容上,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我国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大力推广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还是显得由为重要和紧迫。1.2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1.2.1 个人理财产品品种不断增多 新世纪以后,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不仅人民群众的收入不断攀升,而且消费4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同时节余的闲钱数量也急剧增多,越来越多的人们不再局限于即期消费,对银行理财产品的需要也变得越来越迫切。因此金融机构根据不同群体的需要推出的个人理财服务品种也在不断增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一度出现了产销两旺的井喷势头。就发行数量而言,中国银行以 1183 款的发行量成为 2010 年理财产品发行数量最多的银行,比 2009 年的发行冠军多发行了近 400 款。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和中信银行的发行量也均超过 500 款。这些理财产品涵盖债券、股票、商品、信用四大市场以及零售、公司、同业三大渠道,满足了各类客户的高流动性现金管理及中长期的投资需求。1.2.2 个人理财产品品牌化和系列化发展迅速目前各家商业银行都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产品系列,如中国银行的“中银理财”,工商银行的“理财金账户”,招商银行的“金葵花”等,成为理财市场的一大特色。不仅是国有商业银行,许多城商行在实现了跨区经营之后,开始加强了理财综合实力建设,理财产品体系逐步完善,同时开始更加重视理财品牌建设,如南京银行打造的“金梅花”理财,宁波银行打造的“汇通理财”,北京银行打造的“心喜”系列,都已经树立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并由此推动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1.2.3 个人理财手段和营销策略的发展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银行的商业化,各商业银行都建立了自己的电脑系统,由手工记账发展为电脑记账。银行电脑系统的建立也使代客理财的发展有了一个可以依托的技术平台和基础。因此,现代商业银行的理财手段已经变得十分丰富,还出现了如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的新兴手段。2010 年 2 月,光大银行开设了新浪微博,成为首家开设微博的银行,目前共发表了 900 余篇博文,有 2.05 万粉丝。随后,招商银行也开通微博,至今已发表 1500 余篇博文,拥有粉丝 13.6 万人。至此微博开始成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新的营销方式。1.2.4 个人理财服务方式的发展银行对客户提供的理财服务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服务到全面服务的发展过程。现在随着银行对理财市场的细分,银行对不同情况的客户实行区别对待,分别提供不同的服务。目前,一些商业银行将一些存款余额达到一定标准的大客户请到私人理财中心,并为其提供专家理财服务。这样准确的市场定位和利用系统将客户群先5行细分再开展定向营销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个人理财业务的日益发展,特别是随着外资银行入股国内商业银行后引入境外先进理财理念和模式,各商业银行根据不同客户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使得大客户对其提供理财服务的银行的依赖性也变得越来越强。所以适应客户的要求,打造全国统一的系统的理财中心,并开展地区旗舰中心的建设工作,能够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2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已经蓬勃的发展起来并且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从 2005 年的 2000 亿元,迅速膨胀到 2010 年的超过 7 万亿元,五年间扩大了 35 倍,已然成为我国资产管理市场中规模最大的一块,但是从目前我国各个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运作情况来看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2.1 个人理财产品风险提示过于制式化个人理财产品风险提示过于制式化是目前个人理财业务中的主要问题之一。银行理财产品风险提示内容均为千篇一律的制式化格式,并没有针对不同的理财业务和不同的投资者揭示相应的风险,甚至故意省略并弱化风险提示。投资人根本无法通过这样的风险提示来判断出这些不同的个人理财产品相对应的投资风险有何不同,也无法判断出这些个人理财产品具体的风险大小以及发生的概率。去年一年,上海一中院及其辖区法院受理银行理财产品纠纷案件 80 余件。该院金融庭认为,银行理财纠纷频繁发生,主要是因为银行理财产品存在销售过程夸大收益,回避风险,推销产品不分对象等问题。很多商业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时,对客户的风险评估重视不够,对客户的风险教育也仅限于形式。如果投资人因为此而选择了错误的理财产品,产生了巨大的财物损失,这样会对投资者的心理和信心产生巨大的打击,同时也会对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产生怀疑,就会造成从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中撤资,进一步阻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这种恶性循环。2.2 金融分业经营政策的制约由于我国现阶段还是实行的是分业经营的金融政策和体制,银行、证券、保险这几个行业,都是严格的实行分开经营的,业务不能交叉,3 个市场处于相对分隔状态,63 个市场的客户资金都只能在各自行业内为各自的客户理财,而无法利用其他两个市场实现增值。虽然金融的分业经营控制了业内风险,但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了金融的交叉发展和相互促进,也限制了个人理财拓展的空间。使得以吸收存款为主要来源的商业银行只能经营短期间接性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不能从事证券和保险类的投资业务。因此商业银行提供的个人理财服务,无法对个人资产进行全权管理,其理财服务也只能停留在方案上,不能真正代理客户进行组合投资,银行理财服务中的核心业务即增值业务大多数无法办理,这也从客观上限制了我国商业服务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因为银行提供给客户的理财产品比较有限,客户只能凭借自己的投资理念去证券、保险业投资,因此要实现资产的增值会产生很大的风险。所以,国内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呈现“叫好不叫座”的局面,也对我国金融业发展成国际金融的趋势起了很大的阻碍。2.3 商业银行个人投资产品到期收益“代替”预期收益随着利率的不断攀升,个人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水涨船高。很多银行都竞相推出收益率“诱人”的理财产品,如商业银行一年期的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达到15%左右,某城商行的一年期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近 22%。可是预期收益并不等于实际收益,去年一家国有银行的一款人民币信托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为 15%,而到期收益率仅为 1.53%,两者相差 13.47%;然而另一家商业银行的一款证券投资产品,预期收益率为 35%,而到期收益率为-5.81%,两者甚至相差 40.81%。由此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的理财产品都能达到其承诺的收益率,有相关的数据统计显示,2010 年到期的个人银行理财产品 9228 款,其中,人民币理财产品 8013 款,平均到期年收益率约为 2.83%,到期收益率能够跑赢 CPI 5.1%的产品只有 131 款,而这些产品均为挂钩股票或黄金的结构性产品以及信贷类产品。另外有近百款个人理财产品到期并未达到最高预期收益率,其中,结构性产品最多,占 71.88%。特别是近期多篇报告数据对比显示,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有所上升。其中,中短期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已经在 3.5%以上,有的已经站上了 4%。信贷类产品中,预期年收益率最低为 3.90%,最高为 4.60%。其中,13 个月的理财产品平均年收益率为4.24%,6 个月1 年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为 4.44%。对于到期收益和预期收益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既会对个人投资者的投资信念造成冲击,也会加大投资者对银行的7不信任感。2.4 产品品种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点近年来,虽然各家银行都纷纷推出个人理财品牌,如建行的“乐当家”、农行的“金钥匙”、交通银行的“圆梦宝”、中信银行的“理财宝”、民生银行的“钱生钱”、广东发展银行的“真情理财”等品牌。截止 2010 年 12 月 20 日,2010 年商业银行共发行了约 9958 款的理财产品,募集资金规模约为 7 万亿元,相比于 2009 年约 4.8 万亿元的发行规模增长 46%。其中,保证收益型产品约 3328 款,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约1134 款,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约 5496 款。初步测算各行五大类理财产品多达 10000多款,总额超过 50000 亿,拓宽了公众投资渠道。但与国外金融机构相比,还是存在五多五少的现象:吸收性创新多(占 90%以上),原创性创新少;负债类业务创新多(占 85%以上),资产类业务创新少;发达地区创新多,欠发达地区创新少;政府主导型创新多,市场主导型创新少;追求盈利创新多,防范风险创新少。尽管不同的银行有不同的品牌并且在数量上也有相当程度的增加,但各个银行理财产品的功能特点大同小异,且仅局限于储蓄、保险、基金等的简单组合,产品的创新能力不强,并且投资收益相当,也没有针对客户的需要进行个性化设计,没有个性化服务,致使理财产品同质化明显。目前各种服务产品之间的差异性很小,没有区分于其他银行的特色服务,所以对顾客的吸引力不大。据西南财经大学理财与信托研究中心发布的商业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报告(13 期)对国内已经或正在开展理财业务的 61 家商业银行在2009 年 2 月至 2009 年 3 月推出的理财产品创新能力的分析,发现中国建设银行和中信银行在理财产品投资对象方面有所创新,其他商业银行在此期间发行的理财产品无任何创新。由此反映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创新能力有限,并且创新动力不够。个人理财应该以保证个人一生享受生活为目标,所以应当是长期的规划,必须能够最有效地满足个人不同人生阶段的预期支出。但是现在的多数产品都只是将传统的金融业务稍作改进,而不是按市场细分设置服务内容,这种无差异性的竞争既不能满足广大客户和金融市场的需要,也不能促进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理财业务与传统业务最为不同的就是其个性突出,不同理财机构针对不同的客户群,利用自己在某一投资领域的比较优势,安排最适宜的投资期限,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差异化需要。我国目前个人理财涉及的领域集中在存款、购车、购房,为不同客户8“度身定制”的差异化理财产品则非常的稀少,银行在注视货币市场的同时,却忽视了最接近客户群体的结构型产品的研发。2.5 专业性理财人员的素质弱,缺乏综合性目前,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