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说明_第1页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说明_第2页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说明_第3页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说明_第4页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盖设计)班级:学生姓名:指导老师:2目 录1、平面结构布置-(3)2、板的设计-(4)3、次梁的设计-(8)4、主梁的设计-(11)5、关于计算书及图纸的几点说明-(18)附图 1、板的配筋图附图 2、次梁的配筋图附图 3、主梁配筋图参考资料:1、建筑荷载规范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3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一、 平面结构布置:、确定主梁的跨度为 ,次梁的跨度为 ,主梁每跨内布置两m2.7m5.4根次梁,板的跨度为 。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4、按高跨比条件,当 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mlh6041挠度。取板厚 803、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 ,取12(250()8Lm)37则 ,取 。mh5021(b6)3h7b4、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 ,0(4()5),则 ,取 。6(h1)m2m30二、 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 分布计算):41、荷载计算:板的恒荷载标准值:取 1m 宽板带计算:水磨石面层 mkN/65.01.80mm 钢筋混凝土板 2815mm 板底混合砂浆 k/.7.恒载: mNgk905活载: q/61恒荷载分项系数取 1.2;因为工业建筑楼盖且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 ,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 1.3。 。于是板的mkN/0.4设计值总值: = qgkkq3.12. mN/286.2、板的计算简图: 12020次 梁 208m厚 钢 筋 混 凝 土 板5次梁截面为 ,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m3502100mm,取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 120mm。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边跨: ,mlhl nn 5.2340.12801240101 取 ( )ml1 ma中跨: n2024002板为多跨连续板,对于跨数超过五跨的等截面连续板,其各跨受荷相同,且跨差不超过 10%时,均可按五跨等跨度连续板计算。计算简图如下图: 板 的 计 算 简 图20B20C203C20B20q+g=1.86kN/m3、内力计算及配筋:用塑性内力重分布理论计算,则有 系数如下:截 面 位 置端支座 边跨支 座 离端第二支座 离端第二 跨中 中间支 座 中间跨 中支承情况A 1 B 2 C 3梁板搁支在墙上 0 1/11板 -1/16梁与梁整浇连接 -1/241/14梁与柱整浇连接 -1/16 1/14两跨连续:-1/10三跨以上连续:-1/111/16 -1/14 1/166则由 可计算出 、 、 、 ,计算结果如下表:20)(lqgM1MB2c截面位置 1 B 2 C 1/11 -1/11 1/16 -1/1420)(lqg/mkN2.8652.861052.861432.8614903由题知: 则,1mabs设 ,mahs0,fc/9. Nfy/20根据各跨跨中及支座弯矩可列表计算如下:截面 1 B 2 CM( )mkNMM8.0ccM8.020)(lqg5.056 -5.056 3.414 2.731 -3.90 3.12( )201bhfck 42.84201fcs0.118 0.118 0.080 0.064 0.091 0.073s( )64.b0.142 0.142 0.093 0.074 0.108 0.085501s0.929 0.929 0.954 0.963 0.946 0.958(mm 2)/hfMAyss 482 482 317 251 365 288轴线轴线 10150 10150 8130 8130 选钢筋轴线 10150 10150 6/8130 6/8130 轴线轴线 550mm2 550mm2 387mm2 387mm2实际配筋 轴线 550mm2 550mm2 302mm2 302mm2位于次梁内跨上的板带,其内区7格四周与梁整体连接,故其中间跨的跨中截面( 、 )和中间2M3支座( )计算弯矩可以减少 20%,其他截面则不予以减少。cM4、确定各种构造钢筋:分布筋选用 6300。 嵌入墙内的板面附加钢筋选用 10150。 垂直于主梁的板面附加钢筋选用 8200。 板角构造钢筋:选用 8200,双向配置板四角的上部。 5、绘制板的配筋示意图:采用分离式配筋,详见板的配筋图.三、次梁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1、次梁的支承情况: 12030主 梁 30次 梁2、荷载计算:由板传来: mkN/972.64905.2次梁肋自重: 35183.次梁粉刷重 k/.015.恒载: mNgk497活载: kq/.1.26设计值总值: =g kk3.1883、确定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时,其计算跨度:中跨: mln420345002边跨: ma4350211 ,取 ( )l0因跨度相差小于 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次 梁 的 计 算 简 图B2C3Bq+g=8.7kN/m3、内力计算:由 可计算出 、 、 、 ,计算结果如下表:20)(lqgM1MB2c截面位置 1 B 2 C 1/11 -1/11 1/16 -1/1420)(lqg/mkN2350.487692350.48716920.4871320.4871/36由 可计算出 、 、 、 ,计算结果如下表:nlVAVBlrcV截面位置 l rBC 0.45 0.60 0.55 0.55nlqgV)(kN350.4872.016350.48726.20.487.6920.4875.694、截面承载力计算:、次梁跨中按 T 形截面计算,T 形截面的翼缘宽度 ,按fb,故取msbmlbf 24020150431 。f509梁高: mh3150,35翼缘厚: mf8判定 T 形截面类型: mNhbfffc 601 107.392)8015(09.1)2( )(3.647.3中 间 跨 中边 跨 中mkNk故各跨中截面属于第一类 T 形截面。、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取 h3150、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见下表:截 面 1 B 2 C弯矩 M )(mkN49.66 -49.66 31.83 -36.83或201bhfc201fc2359.6107231509.6231509.67231509.6201201ffcscs或0.028 0.21 0.018 0.156s)35.(b0.028 0.238 0.018 0.1701s0.986 0.881 0.991 0.915/hfMAyss832 962 547 692选用钢筋 2 20+1 18(弯起)3 20(弯 1) 3 16(弯 1) 3 18(弯 1)实际钢筋截面面积(mm 2) 882 942 603 76310、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见下表:截 面 A 左B右BCV )(kN56.51 75.35 66.69 66.69025.bhfcV246.9截面满足V246.9截面满足246.9截面满足V246.9截面满足7.tc)(k0.5需配箍筋0.5需配箍筋0.5需配箍筋0.5需配箍筋箍筋肢数、直径 2 6 2 6 2 6 2 6 1svsvnA56.6 56.6 56.6 56.6)/(25.10csvyVhfs573 158.3 209.3 209.3实配箍筋间距 150 150 150 1500.sAfVvycs满15足 满足V15V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