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江二桥工程斜拉桥主塔施工测量控制指导意见_第1页
赣江二桥工程斜拉桥主塔施工测量控制指导意见_第2页
赣江二桥工程斜拉桥主塔施工测量控制指导意见_第3页
赣江二桥工程斜拉桥主塔施工测量控制指导意见_第4页
赣江二桥工程斜拉桥主塔施工测量控制指导意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赣江二桥主塔施工测量控制指导意见铁四院(湖北)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樟树市赣江二桥工程施工监理部一、总体要求斜拉桥塔柱施工测量控制的重点是保证塔柱各部分的倾斜度、铅垂度和外形几何尺寸以及一些构件(含预埋件)的空间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塔柱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有:塔柱各节段的轴线放样;劲性骨架的定位与检查;模板的定位与检查;预埋件定位;各节段的竣工测量;索道管的精密定位与竣工测量等。1、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编制本项目的主塔施工测量方案,并对参与本项目施工的测量工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做好对图纸的审查工作,严格复核图纸有关数据。熟悉图纸,弄清各结构物位置、尺寸,把握设计意图。主塔施工测量方案报测量监理工程师审查和总监审批后方可实施;2、对施工测量仪器必须进行检校工作,对不合格的仪器必须严禁使用,并在施工过程中注意仪器的保养及定期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向总工程师和测量监理工程师报告;3、参与施工测量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所使用到的仪器的性能、使用方法。测量数据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技术人员相互计算并复核,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放样;4、塔柱的平面位置,塔身倾斜度和高程,宜采用全站仪坐标法2控制。索塔位置及相关构件的测量,除应符合施工测量的有关规定外,复测放样定位的测量精度还应符合本项目测量质量检验标准的要求(详见后面内容) ;5、为减少日照对索塔变形的影响,索塔各部位和各构件的施工测量和施工放样,应根据多日温度观测记录,选择在不受日照影响和气温变化较小的日出前清晨时间,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进行;6、塔柱施工可采用劲性骨架等措施确保精确定位,以保证在测量、放样、立模、钢筋和管道定位的精度;7、主塔施工应按图纸规定或监理工程师指示在索塔埋设观测点,观测因混凝土收缩、弹性压缩、徐变、及周围温度对索塔变形的影响;8、主塔施工中应经常测定并检查施工部位的位置和标高,作好测量记录并报监理工程师复核;9、做好水上作业、高空作业、多层作业的施工测量安全防范工作。保证在施工测量过程中人员及仪器的安全;10、严格执行测量监理工作程序,施工单位测量放样检查合格后,及时将放样成果报测量监理工程师复核检查,重要部位、关键节点还需报监控量测单位复核检查,做到层层把关,不留缺陷;二、主塔施工测量依据的测量规范及标准1、 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26-20072、 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8-20093、 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GB/T 16818-199734、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5、 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JTJ/T 066-19986、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三、测量质量检验标准钢筋混凝土索塔塔柱检查项目项次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1 塔柱底轴线偏位 10 全站仪,纵、横向各检查 2 点2 同一主塔的二个塔柱中心距离(横桥向)5 全站仪,横向检查 2 点3 倾斜度 中心线纵、横向倾斜度容许偏差值20全站仪,纵、横向各检查 3-4 点4 外轮廓尺寸 010 钢尺量;每段 3 个断面5 塔柱、横梁、及横隔板等壁厚010 钢尺量;每段每侧面检查 2 处6 预埋件位置 满足设计要求 钢尺量,每处7 索导管前后端三维坐标定位及放样5,且两端同向 钢尺量,每孔道8 锚固点三维坐标定位及放样5 水准仪或全站仪,每个锚固点9 斜拉索锚具轴线偏差 5 用钢尺量410 塔顶高程 10 水准仪或全站仪测量四、测量准备工作1、测量人员和测量设备施工测量人员至少应配备测量工程师 2 人,测量技术员 2 人,测量协作工人 24 人。主要测量仪器至少应配备 GPS 接收机 3 台和1 台 RTK,全站仪 2 台,经纬仪 2 台、水平仪 2 台,垂准仪 2 台,且均必须满足施工控制精度要求。2、建立施工控制网(1)在已有施工控制网的基础上,根据主塔的具体情况,通过内插或加密的方法,建立有效的主塔施工控制网;(2)建立平面及高程网,为方便计算,桥梁测量可采用假设的独立坐标系,但必须保证桥梁坐标系与勘测设计所用的国家和地方坐标系的换算关系的准确性;(3)高程控制网尽量布设为附合线路、闭合线路,直接提供主塔施工所必需的施工高程控制点,并作为工程建设过程中及交付运营前后沉降观测的依据;(4)控制点的埋设要求施工控制点应设在坚实可靠、便于保护、不受施工干扰、使施工放样具有良好角度的地方,三角点埋设为附有强制归心装置的观测塔。3、建立塔柱基准点及高程传递(1)在承台上建立控制点,作为下塔柱及下横梁施工阶段放样的5依据。塔中心点将作为整个塔柱平面控制的基准,上投到下横梁和上横梁。塔中心点的位置确定是整个塔柱控制的重点,可采用极坐标法和距离交会法来精密定位。在塔中心线上距塔中心点上、下游合适位置处另布设 2 个平面控制点以作为检核与备用点。(2)高程基准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方法由岸上精密传递,在承台平面上的上、下、南、北共设 4 个水准点。中心点和高程点须由测量监理工程师复测认可,最后作为整个塔柱施工放样的基准。对称于中心的 4 个水准点,除作为高程控制外,还可用来观测塔塔的沉降情况。(3)根据主塔施工的阶段性,在下横梁竣工后,然后在下横梁顶面建立控制点,作为中塔柱及上横梁施工阶段放样的依据。设置塔中心点、2 个备用平面控制点及上、下、南、北 4 个水准点,注意为了便于基准点的向上传递,应结合下横梁的结构,在桥轴线上适当位置留设观测孔。上横梁竣工后,考虑到上塔柱的具体外形及上塔柱索道管定位的特殊要求,为便于上塔柱施工,在上横梁顶面上布设控制点。同样,设置塔中心点、2 个备用平面控制点及上、下、南、北 4 个水准点,可直接用来控制上塔柱及索道管的施工测量。(4)塔柱施工测量基准的传递由各层控制点的布设情况可知,整个塔柱施工测量的平面基准为基础承台平面的塔中心点,高程基准为该平台上的 4 个水准点。平面基准的传递分为两次进行,第一次是在下横梁竣工后,借6助于预留孔,将承台顶面的塔中心点铅直地投到下横梁顶面,以建立中塔柱平面控制点线;第二次是在上横梁竣工后,将塔中心点再次铅直上投到上横梁顶面,建立上塔柱及索道管定位平面控制网点。塔中心点的传递是整个塔柱施工测量的关键,其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塔柱及索道管定位的质量,基准点向上传递的方法很多,利用激光垂准仪进行精密投点是其中方法之一,还有利用 T2 经纬仪的竖盘自动补偿装置,配合折角目镜来进行铅直投点的方法(精密天顶基准法),其精度较高,足以满足施工的需要。高程基准传递,高程基准采用全站仪三角高程对向观测法结合水准仪读尺法进行传递,下塔柱和下横梁采用 NA2 水准仪配合 50m鉴定钢尺进行传递,中、上塔柱高程采用全站仪三维坐标法进行测量。4、施测方案、数据的准备(1)主塔的测量工作,施工前一定要对图纸中提供的坐标、标高及结构的相关几何尺寸进行详细复核,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向设计单位反馈,在问题得到解决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施工。测量人员必须根据设计图纸,结合人员、仪器配置,以及现场实际情况,制订出切实可行施工控制方案和控制指标,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和复核单位确认后,才可以进行具体的施工测量。(2)斜拉桥主塔中心点位,纵横轴线、结构尺寸、重要构件的空间位置,都应事先计算好其坐标或其它定位要素,并由专业人员进7行复核,数据确认无误后,方可可进行施工放样。五、测量质量控制要点1、塔柱轴线点、角点坐标计算根据施工图纸首先计算出塔柱底口特征点距离纵横轴线的偏移量。塔柱顶口坐标计算:根据纵、横向塔柱倾斜率与实测高程计算出对应高程特征点理论坐标,在计算器中编好塔柱特征点计算程序,做到即测即用。2、塔身竣工测量由于塔身分节段浇筑,主塔中心点会经常被混凝土掩盖,所以,恢复塔中心点需要反复放样,保证主塔分段浇筑时段与段间不出现错台。每一节段浇筑完毕,应在此段塔柱混凝土顶面对该节段的结构尺寸及轴线偏位进行竣工测量,并在混凝土面四边做出中点、十字线标志及标高标志,以作为下一节段模板调整的依据。同时,必须对塔柱的垂直度、斜率进行观测,保持外表面的顺直而不出现折线。塔身施工完毕后,对塔身结构尺寸作一次系统的竣工测量,分析竣工数据是否满足设计要求。3、横梁施工测量用经纬仪、垂准仪、全站仪投点等方法,将十字线点投到模板顶口,然后利用十字线点检查模板顶口尺寸,至合格为准。底口模板平面尺寸可采用吊线铊投点, 或用经纬仪、垂准仪、全站仪等投点进行检查。或在底模上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放样出横梁边线点和轴线点,用 NA2 精密水准仪分断面测量底模高程并调整到设计高程位置。8合格后设放横梁待浇混凝土顶面标高、横梁预拱度。标高可采用水准仪悬挂钢尺法接高,全站仪三角高程加以复核的办法传递。横梁施工完毕,同塔柱一样作一次系统的竣工测量。下横梁顶面预埋件牵涉到以后的桥面钢箱梁安装,精度高求很高,首先在顶面钢筋上放样出预埋件中心大体位置,其上焊接定位钢板,在钢板上精确放样出预埋件中心位置,待预埋件安装到位后,用全站仪和水准仪分别复核预埋件位置和高程,进行微调。3、塔柱倾斜度、铅垂度的控制塔柱倾斜度、垂直度的控制,不仅要求在每节塔柱的施工中,模板轴线、特征点和结构尺寸等定位要素按设计的要求进行严格的控制,还要定期对塔柱顶面顺桥向和横桥向二个方向的变位值进行连续跟踪观测,以便掌握在自然条件下塔柱纵横向偏移的变化规律,为下一工序提供参考,以便及时修正定位程序,将塔柱倾斜度、垂直度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观测塔柱倾斜度、铅垂度的方法主要有天顶基准法,投影法、弧度秒差法、全站仪坐标法等,相应使用的仪器为经纬仪、垂准仪和全站仪等。观测点一般布设在塔柱顶纵横轴线侧壁上适当的位置,布设的位置可随塔柱的施工阶段作相应调整。4、索道管定位测量斜拉桥索导管精密定位是斜拉桥高塔柱施工中一项测量精度要求很高、测量难度极大的工作,斜拉桥索导管的位置及其角度均应准确控制,锚板与索道管必须互相垂直,并符合图纸要求,施工时9一定要根据设计图纸,结合人员、仪器配置,以及现场实际情况,制订出切实可行的高精度施测方案后,才可以进行具体的施工测量。施测前,要求建立桥塔独立的三维坐标系,确定索道管特征线的空间直线方程,确定索导管定位测量方法,同时应考虑斜拉索自重垂度的改正值。应先在室内根据设计图纸和定位控制要素编制相应的定位关系数据图表,以利现场测量使用。索导管定位测量一般分为后场定位测量和现场安装定位测量。后场定位测量是在索导管、劲性骨架加工好后,在劲性骨架加工平台上进行索导管安装定位测量。测量人员应根据设计资料对索导管相对位置进行尺寸计算,在劲性骨架上定位后,用钢尺对其位置进行反复检查、校核,确保初定为的相对准确。现场安装定位测量主要是劲性骨架高程基准点、平面位置测量和锚垫板中心、索导管出口高程及平面位置的测量,应严格按照定位关系数据对上述控制点反复进行测量和复核,确保索导管最终安装就位精度。同时还应注意在砼浇筑前起吊物对劲性骨架碰撞、砼浇筑时振捣对劲性骨架和索导管碰撞、日照温度对塔肢的变形、风力、水面蒸汽等外界条件变化对测量精度的影响等,注意随时检查和复核。5、钢锚梁定位测量钢锚梁安装前须对钢锚梁支承牛腿标高进行测量,并按设计要求精度校准钢锚梁下混凝土垫层和预埋钢板标高。10钢锚梁定位的关键是控制中心轴线、高程及牛腿支承面的平整度,钢锚梁及牛腿平面位置及高程必须严格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平面位置用全站仪极坐标法进行测量,高程用精密水准仪测量(观测读数达到 0.1mm) ,高程基准采用全站仪三角高程对向观测法进行传递。6、预埋件定位测量塔柱上有许多预埋件,如塔吊附着、电梯附着、横梁水平支撑等预埋件,预埋件定位精度要求较高,用全站仪极坐标法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