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选士制度_第1页
历代选士制度_第2页
历代选士制度_第3页
历代选士制度_第4页
历代选士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代选士制度(从秦统一到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制度)百家争鸣”时代的选才养士制度有记载的最早的考试雏形是周朝的“六计”,这是一种重德轻才型的考试。随着社会的进步,到了战国时就是德才并重型考试。春秋战国时期, “天子失官,学在四野”,世袭制造成贵族不重视教育,贵族统治力量衰落,社会动乱,战争频繁。官学废弛,典籍流散,私学取而代之,官学体系土崩瓦解,地方私学兴盛,担负起培养人才的任务。社会发生剧变,王权衰落,诸侯争霸,各国开放政权以延揽人才,于是贵族政治逐渐消灭。有思想的知识分子,面对现实的社会、人生问题等,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和自己的主张。此外,教育的推广和思想的自由致使诸子争鸣,百家蜂起,人才出现形式五彩纷呈。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养士制度”。从人才选拔的角度看,私学的人才多以荐举的方式被任用,养士制度则是“养用合一” 。这一时期,并不存在正规的选拔人才的专门考试制度,无论是“私教”还是“公养”,都用一种自己淘汰的方式教育英才、培养士人。同时,也极力反对世袭制度,其反对世袭的思想则来源于诸子百家的共识,特别是儒家提出的“学而优则仕”尤为具体明确。这种思想 1) 、反对不学而仕的世袭制,为平民开拓了从政的道路;2) 、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有利于推行贤人治邦,改良社会政治。私学兴起在这个时期,是中国教育史上划时代的革命:它冲破了 “政教合一”的枷锁,教育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完成了学校教育独立化的过程。教师不再是官吏,而成为以教育人为谋生之道的专业化的教育工作者。扩大了教育对象,使受教育的范围由少数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教育的社会基础更为广阔。私学,是指私人或民间团体出资兴办并管理的学校。春秋中叶,孔子带头率先创办私学,开创了学术平民化、知识普及化的先河。私学专门培养人才做官来推行政治改革,贯彻自家的学说;私学的兴起是教育制度上的一次历史性的大变革,它依靠自由办学、自由就学、自由讲学、自由竞争来发展教育事业,开辟了中国教育史上的新纪元。当时,日渐衰微的官学,已不能满足社会各阶级(阶层)出于政治斗争对人才的需要。战国时私学大盛,各学派纷纷置办学校,私学所以兴盛,就在于它的出现满足了社会各阶级(阶层)出于政治斗争对人才的需要。规模最大的有儒家私学、墨家私学、道家私学和法家私学。私学的出现,打破了“学在官府” 的旧传统,学校从官延移到民间,教育对象扩大,教师朋够随处讲学,学生也可以自由选择教师,促进了教育的发展。私学大多有自己的学术追求,急功近利情绪相对淡漠,这一特征显示了私学教师的品格。如孔子,为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培养目标,而“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矣”。又如墨子,为培养急公好义、济世利民和勇于献身的“兼士” 或“ 贤士”,主张“贵义兴利”、 “食力节用”、 “耻过谤非”。诸子百家的私学,其开办不受时间、地点、人员、经费等的限制。孔子周游列国,随时收徒,随地授业。从其他诸家的“周游”来看,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的“ 旅行修学”形式,似乎是有普遍意义的。孔子五十一岁为鲁国的中都宰,五十二岁为鲁司寇,五十五岁,离开鲁国,在周游列国时,他还是带着他的弟子们四处奔走,并以社会为课堂,在游说求仕的过程中,在与各国统治者的交际中,在社会的政治的实际活动中,一步培养和教育自己的学生,即使在极为困难与危险的环境中,他仍然讲学不辍。孔子的私学在当时很有代表性,以孔子为代表的私学授业者学不厌、教不倦,对弟子坦率真诚,弟子对他敬爱尊重。他对弟子一视同仁,他对比他小三十岁的贫寒弟子颜渊极其看重,把颜渊列为德行之首。又如他的弟子再伯牛生了疾病不能起床,孔子亲自去问病。他提倡“当仁不让于师”,他平易近人和学生能够打成一片。他在弟子中间的形象“温而不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正是由于孔子对学生深沉的爱,所以学生对孔子更是倍加尊敬。孔子死后,许多受孔子教育的弟子都来送葬,皆服孝三年,子贡结庐于墓前守孝六年才离去。孔子和他的弟子在师生关系方面足为后人楷模。中华族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正是在长期的私人教学中形成的。大约在孔子三十岁左右时,开始招收第一批弟子,这中间有颜渊的父亲颜路,曾参的父亲曾点。孔子的另一位著名弟子子路,也属于这第一批弟子之列。子路比孔子小九岁,他拜孔子为师时大约二十一、二岁。子路出身贫贱,为人性格豪爽、耿直,起初他对孔子很不尊重,还欺凌过孔子,但孔子以德折服了他。子路后来成为孔子最忠实、最可靠的学生。在孔子招收的第一批弟子中,还有伯牛、冉有、子贡、颜渊、闵损等人,这批孔子的早期招收的弟子,他们在孔子那里,主要是学习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这六门课程,这主要是技艺、节文之事。其重点是培养德行,陶治性情,多从事于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训练,准备由他们担负起闻道救世的重任。私学对社会的贡献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得到了政府的扶植和认可。从古代的文献里看,孔子是靠向当时各国的统治者拉赞助办学的,他在鲁国办私学是由鲁君给他钱粮的,他周游列国时,就说服各国国君向他提供钱粮,鲁国的国君或是孔子及其弟子所到之国的国君,常常向他们提出咨询,请教治理国家的大计,他们就向那些国君提供各种建设性的意见和治国的策略,孔子师生就这样获得了各国诸侯的经济赞助。各国的国君也乐意给孔子师生一笔又一笔可观的教育经费。否则,在那充满战乱的年代,很难想象孔子能把他的私学办下去。其时私学与政府的关系,在稷下学宫里表现得淋漓尽致。稷下学宫的初创,是出于田齐政权“招致闲人”的目的,因此齐国官方对其教学和学术活动并不多加干涉。相反,齐国君主还在政治和物质上给予学者们以很高的待遇。齐宣王承认“士贵”,并表示“愿请为弟子” ;对邹衍、淳于髡等各派学者 76 人皆赐列第为士大夫,并在宽广的大道旁为之修建高大第府以示尊宠。另一方面,稷下学宫的兴盛,也为齐国造就了大量的济世之才,当时齐能成为东方强国,稷下学宫应说是功不可没儒家的代表孔子在选人任官方面,他提出了“举贤才”的主张。孔子的学生仲弓做了季氏的宰(总管) ,孔子向他强调,应该“举贤才”,也就是注重提拔优秀人才。 论语泰伯记载,孔子慨叹人才难得,说“才难,不其然乎?”论语述而记载,孔子选拔人才的标准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就是要求人才应该具备政治理想和抱负,以德的准则行事,依靠仁爱感化别人,熟练地掌握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 论语子张记载,孔子主张从那些文化修养较高的人中挑选人才,说:“学而优则仕。 ”论语先进记载“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意思是贤才应该先学习礼乐,后做官。这里的“野人”是指无爵位的平民;“君子” 是指有爵禄的人。孔子显然不赞成那些贵族们不学习就做官。当时科举选才还没有出现,用“言扬行举”(按言行表现和影响推举)来做官。孔子把弟子分为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等多种类型来教育,每种都是政府官职的需要。孔子一面培养可以当官的改革人才,一面自己积极争取从政。认为, “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就是说,读书人恋栈乡里,就不配称读书人了。孔子是明明白白要当官的,而且不揣冒昧,自我推崇。他说:“如有用我者,吾期为东周乎。 ”又说:“ 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甚至“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在孔子五十岁左右,逐渐受到鲁国当政者的重视,担任要职,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直到以大司寇行摄相事。官场诡谲险恶,孔子壮志难酬,于是在五十多岁了还带着自己的学生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生涯,目的就是在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希望对方王室君王能欣赏自己而入仕。但孔子周游列国后的仕途很是坎坷,仍不被重用。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思想提出了尚贤的主张。他强调尚贤可以使国家治理得很好,而不尚贤是国政失败的根本原因。在墨子尚贤中,墨子认为要做到尚贤,就应该“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 ”从而实现“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的理想。在这里,墨子是普及化了的,唯才是举的人才观,这与仍然强调“尊尊、亲亲”、坚持“ 君子与小人 ”、 “上智与下愚”等级分明的孔子相比较,是比较开明和先进的。这是一个伟大的变革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周王室失去了“天子共主”的局面,而是“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过去曾经盛极一时的西周选士制度和官学造士也已经变成了“此情只待成追忆” 的尘封旧事。昔日那个低级贵族士(主治某事的官吏)已经不复存在了,随之而起的是一个全新的知识分子队伍层,称之为士阶层。士,即知识分子(广义上的知识分子) ,这个阶层以其出类拔萃的智慧、独立不羁的个性、洒脱飘逸的姿态,隆重登上了历史舞台,在春秋战国时期群雄逐鹿、学术下移的社会背景下,他们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士阶层的崛起,在西周宗法分封制中,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宗法贵族系列,士是贵族的最低级。士分为三等:上士、中士、下士,下士与庶人相联系。士隶属于上一级贵族,行为不自由;经济上可以不劳而“食田”;文化上“ 士竟于教” ,享有受教育权,西周时期的士大体可以分为二种:一种是“执干戈以卫社稷”的武士;一种是掌管文化典籍的文士。春秋战国,这个急剧变革的时代,这个政治斗争、经济斗争和军事斗争异常尖锐激烈的时代,也是一个需要智能并孕育智能的时代,这为新崛起的士阶层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发挥智能的空间。士在当时社会生活中,尤其在精神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站在时代发展的最前沿,是时代精神的体现者,是不同政治主张的倡导者。他们拥有相对独立的人格,自由出入于能施展才能、实现理想的地方,他们上说下教,纵横游说, “择君而仕”,形成了“邦无定郊”、 “士无定主”的人才自由流动的局面。 “强必存,不强必亡” 、 “强必富,不强必贫 ”的改革之潮。网罗人才、竞相纳士,这样形成了人才“择君而仕”和君主求贤纳士这样人才双向选择的盛况。这一盛况又孕育和培植了礼贤下士、尚贤使能、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新风。在列国争雄中,士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春秋战国刀光剑影、变幻莫测的争战背后,暗含着才学、胆识和智谋的拼搏较量,而才学、胆识和智谋正是蕴藏在士阶层中。因此,有才识、有胆略、运筹帷幄的士受到特殊重视和礼遇,形成了“争强之国,必先争谋”的局面,争谋的实质就是争士。“得士者昌,失士者亡” 的规律已成为共识,尤其随着知识分子作用的充分发挥,出现了一士之谋能胜千军万马之威的现象。所以,选贤任能,礼贤下士蔚然成风。魏文侯有“过闾而轼”之举。魏文侯久闻段干木才高志清便亲自登门拜访,希望段干木入仕为官帮他治理国家,但段干木却“官之则不肯,禄之则不受”,这更受到魏文侯的敬重,此后魏文侯每次路过段干木家的巷口,总是垂首弯腰扶轼(轼为车前横木)以示景仰与尊重。正是由于魏文侯不以富贵骄士,尊段干木、卜子夏、田子方等为师,才招致天下贤士争往归之,有大政治家李悝为相实行变法革新,有西门豹治邺,有吴起、乐羊等军事家为将为其开疆拓土。此后魏国伐郑、败秦,成为战国时期最强盛的国家之一。也就是在战国时期,养士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所谓养士,就是国君和贵族们平时召集一批有学问、有才干的“士” 在身旁,供养他们生活,请他们对朝廷的大政方针提出建议,或者随时从中选取人员任官,也可以授予他们某些临时性的政治使命。一般地说,这些士都是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下层知识分子,其中也有少数下层劳动者,但往往须是有一技之长的人。这时的士,不受国家、宗族、经济地位的限制,只要有才干、善于言辩,无论走到哪国,都可能受到礼遇,甚至被委以重任。由于这些士经常奔走于各国,到处兜售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策划谋略、权术,所以被称为“游说之士”,他们是当时政治舞台上一支最活跃的力量。这时期的东方六国争相养士,以期壮大自己的力量。齐国在稷门外(临淄城西门附近)建造了宽大的公馆,招聘了上千的文人学士在这里讲学论道,被称为稷下学士。著名的淳于髠、尹文、慎到、荀子、邹衍等都曾在稷下讲学,他们有的人在政治上对齐国颇有影响。在燕国,燕昭王筑造黄金台,置黄金于台上、礼聘天下贤人智士。 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说,燕昭王请郭隗向朝廷推荐贤士。郭隗说:“如果大王真心想招聘贤能之人,就请从我开始吧!那些才能高超的人见我这个平庸之辈都被您重用了,他们一定会从千里之外来投奔您。 ”燕昭王听从了郭隗的建议,果然一些名士如乐毅、邹衍、剧辛等都来到燕国。在这些名士的辅助下,二十余年后,燕国真的强盛起来,乃至起兵伐齐,攻破了齐国的都城临淄。汉代学者贾谊在过秦论一文中提到战国时的“四君 ”说:“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就是他们当时都养士数千,礼贤下士,争取民心。后来苏秦、张仪等游说之士鼓吹“合纵”、 “连横”,形成了错综纷争的局面。苏秦联络山东六国以抗秦,一人佩六国相印,更是显赫一时!在各国统治者普遍重视游说之士的社会条件下,当时的政治舞台上演出了许许多多极为生动的“戏剧”,诸如窃符救赵、鸡鸣狗盗、狡兔三窟、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千金市骨、荆轲刺秦王、毛遂自荐、悬梁刺股等等著名的历史故事,至今仍然脍炙人口,广为流传。此时地处西北的秦国选才用人制度有了创新,其旧的宗法制度不似中原地区那样严格,而它实行法治又比其它各国严厉、坚决,因此在重用游士、充分发挥游士的积极作用方面也比较开放。这为秦国最终统一六国奠定了人才基础。宋朝史学家洪迈在容斋随笔一书中,就已经揭示了这一特点,他说:“七国虎争天下,莫不招致四方游士。然六国所用相,皆其宗族及国人”,如齐国的田忌、田婴、田文;韩国的公仲、公叔;赵国的奉阳、平原君;魏王至以太子为相。惟独秦国不是这样,广纳贤才,让秦国强大起来而成就秦王霸业的人就是卫国人公孙鞅(即商鞅) 。其他象楼缓是赵人,张仪、魏冉、范睢都是魏人,蔡泽是燕人,吕不韦是韩人,李斯是楚人。 “皆委国而听之不疑,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诸人之力也。 ”在秦国,外来的游说之士入仕做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受到秦王赏识后,直接授以高官,主持国政。如商鞅就是由秦孝公授以左庶长之爵,得以主持变法的。第二种是先拜为客卿,以后再升迁为相。客卿不算是正式官职,只是秦王的高级顾问,可以参予商讨国家大政。由客卿拜为正卿或相,必须统兵参加征战,立有军功方能升迁。例如张仪、蔡泽、错、通等人都是如此。这就是秦的客卿制度。除此以外,秦国还有大量的文臣武将是外来的士,如尉缭、王翦、蒙恬、桓、李信、王离等人,他们都受到秦王的重用,为秦统一天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春秋战国时期选贤任能的状况,宛如捧起了一部永远读不完的治国安邦启示录:齐桓公不记私仇,以管仲为相,成为春秋时期第一大霸主;郑国用子产执政 20 年,得以在大国交争的夹缝中生存、发展;吴王用伍子胥辅政而西败强楚,称霸中原;越王勾践用文仲执政,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雪耻灭吴,进而北上会盟诸侯,称霸一时;楚悼王有吴起辅佐, “南收扬越,北并陈蔡”;赵惠王用蔺相如为相,廉颇为将,使东西二强齐、秦不敢妄动窥赵。至于政绩卓著的秦国,更得益于选贤使能,秦穆公用百里奚治国,西益地,霸戌狄,威慑西域;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国富民强,为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秦惠王用张仪为相,以“连横”破“ 合纵” ,南取巴蜀,东败强魏,秦国广揽贤才,尚贤使能,终于实现了灭六国、统一中国的理想与夙愿。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得贤治国,皆以“楚材晋用 ”为能事,采取了不拘一格的选士招纳人才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重金招聘。比如春秋时期第一霸主齐桓公曾经采纳管仲建议,养游士 80 人, “奉之以车马、衣裘、多其资币,使周游于四方,以号召天下之贤士”。又如魏王“遣使者奉黄金束帛”聘孔子的第七代孙名儒子顺为相。燕昭王筑黄金台,置黄金于台上, “卑身厚币以招贤者。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重金招聘多用于招揽名士。第二、设计求贤。比如秦穆公为得到身份低贱、但治国有方的百里奚,本欲重金礼聘,但怕由此引起楚国的警觉而不放其人,便以赎回逃奴为名,用 5 张羊皮把百里奚从楚国买来,引渡到秦国,“授以国政”,号称“ 五羊大夫 ”。又如齐威王时,齐国使臣出使魏国,发现了颇具军事才能的孙膑,于是把孙膑藏在车里,偷偷带回齐国,受到齐威王的重用,在著名的马陵战役中,孙膑大胜魏将庞涓,威震诸侯。第三,贤者荐贤。自下而上举荐贤才是春秋战国时期广为流行的选贤方式。比如齐桓公时鲍叔牙荐举管仲为相;管仲又荐举 5 名贤人辅政。魏文侯的勇将能臣吴起、西门豹、乐羊等皆由翟璜推荐,段干木、卜子夏、田子方等由魏成子推荐。田忌推荐孙膑于齐威王,威王拜孙膑为军师;百里奚推荐蹇叔于秦穆公,穆公拜蹇叔为相。贤者荐贤是春秋时期选士制度的重要特点。第四,献策自荐。春秋战国诸侯争霸的社会条件,为士展示才华、自由竞争、 “择君而仕”提供了绝好的机会。许多“游士” 和“策士”都是通过毛遂自荐或献策的方式出仕为官的。 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毛遂自比囊中铁椎,希望平原君“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平原君答应了毛遂的请求,带他出使楚国,毛遂果然以其超凡的智慧和胆略逼迫楚王出兵救赵抗秦,立了大功。献策是士人登堂入“仕”的敲门砖,许多谋士因献计策被采纳而平步青云。譬如苏秦、张仪、范睢、蔡泽、苏代等,皆以智谋超群,游说献策而显名于诸侯。当时,许多出身卑微的寒士通过此径而荣身仕进,爵高禄显,比如出身低微的姚贾,因赴秦献策有功而“封贾万户,以为上卿”;曾遭“妻不下,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逆境,潦倒到“ 羸滕履跷,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黎黑,状有愧色”的苏秦,因为善于摇唇鼓舌,献策君王以求仕进,终于以合纵之策说服六国之君,一人佩六国相印,声名显赫。封建社会历代选士制度,就是人材选拔制度。国家根据一定标准和要求,通过一定的形式和程序,公开地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人材,用以补充政府官员队伍。选士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一部分,它与古代教育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统治阶级培养治术人才,因此,选士制度对古代教育起着重大的指导和制约作用。我国古代选士制度,从西周开始萌端,经历了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以后的科举制等几个发展阶段,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而废止,对古代教育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汉代的察举制(一)汉代察举选士制度的形成中国古代选士制度源远流长。据典籍记载,西周时已有“乡举里选”的做法。 礼记王制载:“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升于司徒者,不征于乡;升于学者,不征于司徒,曰造士。大乐正论选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开请司马,曰进士。司马辩官论材,论进士之贤者以告于王而定其论。论定然后官之。 ”这种措施是否实行,尚难以考定,但它对后代选士制度的形成,确实产生了重大影响。春秋战国时期养士盛行。由于诸侯争霸的需要,“士”作为掌握一定文化知识或有一技之长的人材,受到社会的极大重视。从齐桓公收容贤士数十人开始,到战国时期,不仅国君、诸侯养士,私家养士也很盛行,如著名的“四公子” ,均有门客数千人。养士之风进一步促进了私学的发展;私学的兴盛满足了社会对人材的要求。封建社会选士制度的形成是从汉代开始的。汉朝初建,就注意到选求贤士,汉高祖十一年(前 196年)下“求贤诏” ,要求郡守亲自劝勉贤士应诏,并书其行状、仪容、年纪,以待擢用;郡守如遗贤不举则免官。文帝即位之次年(前 177 年)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 ;文帝十五年(前 164年)下令要各级官吏举荐贤良,要求他们针对时政提出建议,并由文帝亲自策问以评定高下。皇帝亲自出题策问,这是汉代选举取士的开端。武帝时曾一再诏举“贤良方正” , “贤良”之举便成为汉代选士的一种重要制度。但诏举的时间并没规定,应“贤良”举的只限于上层官僚。武帝元光元年(前 134 年)冬,接受董仲舒建议,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为汉代举“孝廉”的开始,并进而制度化。汉武帝元封四年(前 107 年)令诸州岁各举“秀才”一人。州举“秀才” ,郡举“孝廉” ,历代因之,从而建立起经常性的选士制度,统称察举或选举。这是一个自下而上向国家输送官员后备军的有效途径。(二)察举制的主要科目汉代察举,名目繁多,有秀才、孝廉、贤良方正、明经、明法、阴阳灾异、童子科及其他临时规定的特殊科目。其中最主要且影响最大的是“贤良方正”和“孝廉”两科。“贤良方正”是汉代地位最高的选士科目。选举无定期,一般是在国家有重大问题需要研究解决时,由皇帝亲自下诏,令公卿、丞相、御史、郡守等高级官员,推荐贤良方正,通过对策的形式让他们就所需解决的问题发表见解,可见举贤良方正是召有经学才能的特殊人才,使其将经学造诣运用于为现实政治服务之中,董仲舒的举贤良对策即是典型代表。贤良方正的对象,一旦为皇帝所器重,便可获得高升。孝廉为汉代经常性的选士科目。通常每年选举一次,按各郡人口比例分配名额,大致平均 20 万人口的郡,每年选举一名孝廉。汉和帝时明确规定:“郡国率二十万口岁举孝廉一人,四十万二人,六十万三人,八十万四人,百万五人,百二十万六人,不满二十万二岁一人,不满十万三岁一人。 ”11所谓孝廉,其“孝”乃对民而言; “廉”乃对吏而言。举“孝廉”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选拔干练的官吏,加强中央集权的力量;另一方面也是扶持郡国教化,地方政治,在人民中间实施道德教化。所以,孝廉初设时,选荐标准以德行为主,后来则逐渐侧重文化知识。东汉顺帝时,规定举孝廉“诸生通章句,文吏课笺奏,乃得应选”22,还规定举孝廉限 40 岁以上,这样,仅有孝行廉节而不通经术文笔以及不满 40 岁的人就难以人选了。由于孝廉是经常性科目,取士人数远远超过其他各科。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度,就是在东汉试孝廉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此外,察举中的秀才、明经等科,也多是以选拔经学之士为主。还有一种“童子科” ,以选拔 1316岁“博通经典”的少年才子为目的。这种重视有特殊才能的青少年的推举和任用,在古代教育史上是有价值的。(三)察举选士对教育的影响汉代的察举选士尚处于初创阶段,但它毕竟体现了尚贤使能的精神,为“学而优则仕”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证。太学本身就是选士的一条途径,博士弟子学成之后,通过考试即可做官,没有太学学历的人也可以通过察举而步入仕途,这样就促进了地方官学和私学的发展。汉代各类学校的兴盛,正是因为它们都能与选士制度相衔接,从而保证了学生的前途和出路。汉代的选士尽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权贵操纵,但它毕竟为社会下层人士进入统治集团开辟了切实可行的道路。自公孙弘“白衣为天子三公”开始,政府官员中不乏有出身贫贱之士,这样就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学习受教的积极性,使汉代经学教育获得空前昌盛。选士制度为人才使用规定了明确的方向。成才后的出路便是做官从政,这与儒家所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33的个人发展纲领相合拍,使教育具有为封建政治服务的浓厚色彩。而做官又意味着荣华富贵,功名和利禄、理想和实惠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驱动人们努力学习的强烈动机。“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寝盛,支业繁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 ”44追求功名利禄的学习动机、固然可以激励士人刻苦求学,但由此也出现了道德水平下降、学习不切实务、教学呆板僵化等一系列问题,成为整个封建时代教育难以克服的弊病。二、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分裂动乱,战争频繁,士人流散各地,乡、亭、里地方组织遭受破坏,致使汉朝以来的“乡举里选”的察举制度,事实上难以实行。这时期豪强地主垄断政权,形成势力强大的门阀世族集团。这一特权地主集团当然要把持控制做官的权利。世族有门阀高低的不同,怎样按照门阀的高低来分配政治权利,这就使得“九品中正制”的选士办法,应运而生了。(一)九品中正制的形成和实施九品中正的选举法是魏晋南北朝选拔官僚的主要制度,始于魏,行至南北朝,到隋朝被科举制所代替。三国魏时曹操的用人政策是“唯才是举” ,这种用人不问门第身份的做法,在政治上遭到门阀世族的抵抗。曹丕在士族支持下称帝位后,听从士族大地主的代表、吏部侍郎陈群于黄初元年(220 年)提出的建议,行“九品官人法” ,承认了世族做官的特权,得到了士族的拥护。 “九品中正制”的具体做法是:“郡邑设小中正,州设大中正。由小中正品第人才以上大中正,大中正核实以上司徒,司徒再核,然后付尚书选用。 ”55州、郡、县的大小中正,选用 “本处人在诸府公卿及召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 ”他们的职责是察访与之同籍的士人,了解其家世源流,整理其德才、表现材料,并据此作出简短的总评语。 “家世”也称“品” ,本人才德谓之“状” ,中正官注明士人“品状”后,评定其等第。等第分为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其有言行修著则升进之,或以五升四,或以六升五,倘或道义亏缺,则降下之,或自五退六,或自六退七矣。”66这种制度的实施在开始一段时间里,或多或少对名士大族有一定的制约性。政府选择中正一般也比较认真负责,品等人物能以才德为主要依据,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东汉以来州郡名士操纵舆论、左右荐举和征辟的局面,或多或少扫除了那种浮华朋党的歪风邪气。中央对选举大权的控制得到加强,国家也能经常得到一些有用人才,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魏晋之际,世族势力日益膨胀,中正官几乎全部被盘踞朝廷的士族大官所垄断,而品第士人的标准也逐渐舍弃才德,不论贤愚,专讲家世门第了,甚至达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成为巩固门阀制度的工具了。这是其消极作用所在。到了南北朝时期,世族势力日趋下降,寒人势力日趋上升。在这社会变动中,寒人千方百计挤入世族行列;而代表寒人地主阶级利益的最高统治者又通过考试手段,甚至不再设立中正,抬高寒人,压制世族,使寒人地主参政机会增多。南朝宋齐两代考试科目有孝廉、秀才,梁陈两代增设高策科。北齐皇帝经常坐朝考问秀才、孝廉,凡字迹不工者,即罚饮墨水一升。世族则反对考试,即使参加考试,也多“顾人代策” 。科举制萌芽出现,是皇权、寒人地主和世族地主间矛盾发展的反映,预示着“九品中正制”将随着世族制度的崩溃而失去其支配地位,必然被新的科举制所代替。(二) “九品中正制”对教育的影响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实行以来,取士大权操诸著姓,产生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以及“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的种种情况,因而形成一种奔驰选请的坏风气,知识分子便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士族的高级阶层有了做大官的保证,他们所读的是虚玄,就是学点经学也是作为清谈的资料,他们不肯也不需要认真学习经术。这些导致了学校的废弛,即使开办一些学校,也只是一种具文。这种情况的造成,固然主要是由于政治上的分裂混乱,而“九品中正”的选士制度对教育的消极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是这个时期选士的考试经术对于学校还能维持下来,也有一定的关系。这个时期,虽然玄学、佛学和道教先后占有雄厚的势力,经学被迫退居次要地位,但是统治者在政治上也还是崇尚经术的,因为经术对封建统治能够起着支持作用。在考选人才时,统治者还没有用玄学作为考试内容,经学仍然是考试的唯一内容。这就不能不让经学继续成为学校的教学内容,成为维护当时学校的一个因素。但是这个时期的经学也非汉代经学之旧,汉代今文经学的师法在永嘉之乱后,已逐渐废绝,其地位为魏晋经学所代替。南北朝总的趋势是打破师法博采众说,而其根底又都是古文经学。这种新的学风支配这个时期的考试和学校教育的内容。这是值得注意的一点。三、隋唐至清末的科举制(一)科举制的产生、实施和演变公元 581 年,隋文帝重新统一中国,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废除“九品中正制” 。隋文帝为了集中选士大权,采用考试的办法,终于以分科举人取代魏晋以来九品官人的制度。开皇三年(583 年)正月,诏举贤良。开皇十八年(598 年)七月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隋炀帝大业三年(以对年)定十科举人,包括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刚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骁壮等。后人以为大业三年(607 年)之十科举人中的“学业优敏”即明经科;“文才秀美”即进士科,标志着我国历史上科举制度的产生。开科考试的特点是录取标准专凭试卷,专重资才,而不是由地方察举。声名德望不再是主要的依据了。两汉、魏晋南北朝的选士,虽也有考试,但是以察举为主;而隋以后的科举则以考试为主。隋以前是察举,隋以后是考试,这是中国古代选士制度的一大分界线。科举制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门阀士族把持选士的局面,为庶族地主参加政权开辟了道路,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统治基础。科举制度为以后的历代王朝所沿用,维持了 1300 年之久。唐循隋制,继续实行科举取士并形成比较完备的制度。唐代科举科目很多,可以分作常科和制科两类。常科即每年定期举行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制科由天子主持,根据需要临时下令举行。考生来源有两种途径:一是官学“生徒” ;一是地方选拔的“乡贡” 。报考办法是:每年仲冬,中央和州县馆监,通过考试挑选学业已成的学生报送至尚书省。 “乡贡”则由各人自己怀牒向州县报考。试毕,长史以乡饮酒之礼饯行送至尚书省。无论“生徒”或“乡贡” ,送至尚书省报到后,填写姓名履历及具保结,由户部集阅后送考功员外郎考试,自开元二十四年(736 年)起移试于礼部。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除汉代以来的对策、策论仍然保留外,明经科主要是通过“帖经” 、 “墨义”考查士人对儒家“五经”原文识记的熟练程度;进士科虽然也要“帖经” ,但要增试杂文(即作诗赋)。故二科相比,进士科比明经科考试难度大,又因进士科录取比明经科名额少,因而进士科的地位要高于明经科。所谓“晋绅虽位极人臣,而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一旦进士及第,就可以取得无上荣耀,人称“登龙门” ,但唐代科举中试后还必须参加吏部的考试,进行身、言、书、判的考核,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宋代科举制度与唐代相比,有了很大发展。宋代建国后,需要补充大批文武官员,主要来源是科举。宋初对于科举特别重视,取士名额增加,及第后待遇优厚。唐代科举最盛时,每年取土不过 50 人,一般只一二十人。宋太祖开宝六年(973 年)李星知贡举,初仅取 11 人,但经太祖复试,增取诸科96 人。宋太宗初即位时,复试礼部所上合格人姓名,取进士 l90 人,诸科 270 人,十五举以上 184人,共 500 余人,开创了亘古未有的取士规模。此后,每科取士皆有几百人。另外对于屡试不中的士人,开有“特奏名”和“赐出身”的特例,把屡试不第者特别开具名单奏上,对于十五举以上未中者,赐以出身,为后世恩科之始。宋代对于科举进士及第的待遇也超过隋唐,凡中进士者立即授官,不须再经吏部考试。所授官职,亦十分尊显。太平兴国二年(677 年) ,及第五百余人,皆赐绿袍靴笏,对于进士及九经,授予监丞、大理评事、通判诸州等职。在当时,仕进以进士诸科为最荣贵,朝廷公卿等文官皆从此选。仁宗十三举中,每次甲第 3 人共 39 人,其后不至公卿者仅 5 人。宋代科举科目大体沿唐代之旧,宋初设有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法等九科,而以进士科为最重。常科之外还有制科、武举及童科,均设置无常。王安石熙宁变法,曾罢明经而仅存进士一科。徽宗崇宁年间,曾一度完全停止科举,取士全由学校,但不久即告失败。考试内容,宋初仍仿唐制,考试诗赋、帖经、墨义。熙宁变法,王安石取消诗赋等,专用三经新义取士,后旧党秉政,诗赋、经义并行。绍圣元年(1094 年)新党又起,再罢诗赋,专用经义。南宋之初,诗赋、经义又复兼用。以经义代诗赋,是王安石改革科举的重要措施,目的在于改变强诵博记、空疏无用的学风,但实际上是经义代替了诗赋而学风并未改变。宋代科举初为每年一次,仁宗时改为二年一次,神宗时仿照西周三年大比的做法,改为三年一举行,此后成为定制。科举考试办法,较前期更为严密,采用糊名誉录,防止门第势力的影响,使科举制度进一步发挥了其为封建统治服务的作用。元代是蒙古族统治全国的政权的朝代,政治上“尊行汉法” ,取士制度仍行科举,虽中辍 40 余年,但仁宗皇庆二年(1313 年)复行科举后,即订条例,将科举考试分为蒙古人、回回人和汉人、南人两榜,前者试题较易,授官较高,体现出民族歧视政策。元代科举还开始从“四书”中出题,并规定以朱熹的章句集注为标准,程朱理学由此控制了元明清三代的科举和学校。明清时期是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制度化的时期。科举地位和作用到明代更加提高,科举出身成为做官的唯一正途,常科仅设进士一科,明代中叶起,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南北礼部尚书、待郎及吏部右侍郎,非翰林不任。明清时期形成严密的科举考试系统,共计分成三个步骤:第一步为乡试,由皇帝钦命的正副主考官主持,凡属本省生员和监生、贡生等经科考、录科、录遗考试合格者均可应试。中试者称为“举人” 。第二步为会试,于乡试第二年在京城举行。由礼部主持,各省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试。考中者称“贡生” 。第三步为殿试,亦称“廷试” ,会试中式的“贡生”参加,由皇帝主考。殿试取中的称“进士” 。殿试按三甲定名次,第一甲只三人,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到清代除沿明代三级考试外,增加“童试” ,童士在地方经县试、省试、院试,及格者即取得地方学校生员资格,俗称“秀才” ,同时获得参加“乡试”的资格。明代科举考试在试士方法上有重大变更,最突出的是明宪宗成化年间(14651487)开始盛行的“八股取土” 。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所采用的一种专门文体。它的题目一律采用“四书” 、 “五经”中的原文;内容诠释必须以程朱理学家注释为准,不得自由发挥,结构体裁有一套固定格式,并有文字限制。(二)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科举制实行以后,的确满足了封建君主专制政治的要求,收到了集权中央、巩固封建统治的效果。第一,官吏选用大权由中央朝廷来行使,这就加强了全国政权的统一和集中。第二,选官有了统一的标准。全国凡想做官的人,都要全力去适应这些标准,这就加强了思想统一。第三,向各地方庶族地主、平民打开门路,网罗了一批中下层知识分子,使他们有机会参政,扩大了统治阶级基础。第四,可以吸引全社会知识分子,使他们埋头读书,养成极其驯服的性格,不易发生不满封建统治的不良思想。科举制的实行对教育的影响十分深刻。由于选才与育才的标准和要求一致起来,曾激起了人们读书的积极性,科举制度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但由于科举考试为有权势者所垄断,舞弊成风,又由于考试内容和方法的失当,特别是“八股文取土”之法的实行和空疏无用,有真才实学者被拒之门外,学校日益成为科举的附庸,因而愈来愈受到有识之士的尖锐批评,强烈要求“废科举、兴学校” ,经过几次改革后,终于在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政府下令“停科举以广学校” 。科举以前的人才制度秦朝以前,中国社会采用分封制,选士也依靠世袭制度。西周时,天子以及诸侯分封天下。周礼之下,社会阶级分明。管理国家由天子、诸侯、卿、士分级负责。而各阶层按伦常,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稳定的制度开始崩溃,于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材为各国的国君服务。到了汉朝,分封制度逐渐被废,皇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皇帝为管理国家,需要提拔民间人材。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材。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察举制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虽有连坐制度,但后期逐渐出现地方官员徇私,所荐者不实的现象。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之权,由地方官改由中央任命的官员负责。但是,这制度始终是由地方官选拔人才。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