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感染性喉炎_第1页
急性感染性喉炎_第2页
急性感染性喉炎_第3页
急性感染性喉炎_第4页
急性感染性喉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性感染性喉炎一. 定义:喉部粘膜急性弥漫性炎症。以犬吠样咳嗽、声嘶、喉鸣、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临床特征。二. 流行特点:可发生于任何季节,冬春多发,婴幼儿多见。三. 病因:常为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或细菌感染的一部分,亦可并发于麻疹、流行性感冒或其他争性传染病。四. 临床表现:1 度:仅于活动后出现吸气性喉鸣及呼吸困难。肺部呼吸音清晰,心率无改变;2 度:安静时亦出现喉鸣及吸气性呼吸困难,肺部可闻传导音或管状呼吸音,心率较快;3 度:除上述喉梗阻症状外,并见因缺氧而出现烦躁、口唇、指趾发绀、双眼圆睁、惊恐、头面出汗,肺部呼吸音低,心音钝、心率快等;4 度:渐出现衰竭,昏睡状态,由于呼吸无力,患者面色苍灰,肺部呼吸音几乎消失,心音弱,心律不齐。五. 诊断和鉴别诊断1. 西医诊断标准:起病较急。声音嘶哑,甚至失音,喉痒,喉干,喉痛,阵咳。声带充血,水肿,声门闭合不全。有发热,恶寒,头痛,全身不适等症。间接喉镜检查:喉粘膜弥漫性充血,肿胀,颜色鲜艳,声带粘膜下出血,声带边缘因肿胀而增大,甚至成梭形,闭合不严,有时可见声带表面有分泌物粘附。影像学检查:喉气道正侧位片检查有助诊断。2. 鉴别诊断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3-5 岁幼儿多发。轻型症状与本病相仿,纤维喉镜和支气管镜检查可见喉、气管及支气管粘膜高度红肿,声门及声门下红肿,声门及声门下狭窄,气管及支气管内有粘稠的分泌物或脓痂堵塞。痉挛性喉炎:病原体主要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2-6 岁的幼儿多发,易反复发作。夜间发作,缺乏全身症状。气管、支气管异物:5 岁以下小儿多发,典型病史,如无病史常突发剧烈的呛咳,胸部体征可因异物梗阻部位不同和性质而定,X 线肺气肿、肺不张及纵膈移位等情况,胸透观察纵膈、心脏、横膈等运动比摄片更重要。六. 治疗1. 西医治疗(1) 抗生素治疗:及早选用适当足量的抗生素,感染重者可联合用药。必要时根据咽拭子及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选用抗菌素。(2)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可选用地塞米松 0.3-0.5mg/kg,q12h 或甲强龙 1-2mg/kg,qd 静滴,或布地耐德 1mg,q8h 压缩雾化吸入治疗。(3) 抗病毒治疗:可给予利巴韦林 10mg/kg 静滴或利巴韦林雾化给药。中药如双黄连、炎琥宁可雾化吸入治疗以抗病毒。(4) 镇静:呼吸困难烦躁时常选用异丙嗪 0.5-1mg/kg,Tid 口服或肌注给药。(5) 直接喉镜吸痰(6) 气管切开:适用于四度呼吸困难者。(7) 对症支持治疗。七. 中医诊治1. 定义:中医称:急喉瘖、暴瘖、瘁喑。是喉瘖的一种,因声嘶失音,发病较急,病程短而得名。2. 病因病机:(1) 风热邪毒由口鼻而入,内伤于肺,肺气不宣,邪毒循经上蒸于喉咙,气血壅滞,脉络痹阴以致喉部肌膜红肿,声门开合不利而瘖。(2) 风寒外袭,肺气不宣,邪毒凝聚于喉咙,导致气血凝滞,脉络瘀阻,致声门开合不利而瘖。3. 辨证论治(1) 风热侵袭证候:病之初起,喉内不适,干痒而咳,音低而粗,声嘶或失音,或喉内有灼热疼痛感觉,发热,恶寒,体倦骨痛等,舌边微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声带淡红。辨证:风热邪毒侵袭,肺失宣降,则干痒而咳,邪热结于喉,脉络痹阻,则音低粗,甚则声嘶或失音,热灼肌膜,气血瘀阻,不通则痛,则喉部灼热疼痛、红肿。治疗:疏风清热,宣肺开音。疏风清热汤加减:荆芥 6,银花 10,连翘 8,黄芩 5,玄参 6,桑白皮 6,牛蒡子 6,桔梗 5,甘草 5,蝉衣 5,千层纸5。发热恶寒明显者加防风 6,咳甚者加川贝 5 或北杏5,痰多而黄者加天竺黄 8 或瓜蒌 8、竹茹 8 等,喉内疼痛明显者加赤芍 5、山豆根 5 等。(2) 胃腑热盛证候:邪热传里,胃腑热盛,则症状加重,声嘶,甚则失音难言,喉痛剧烈,呼吸困难,身壮热,口渴引饮,口臭腹胀,痰黄稠,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厚,脉洪数。喉部红肿明显,声带鲜红。辨证:邪热传里,胃腑热盛,则见身壮热,口臭腹胀。热盛伤津,则痰黄稠,口渴引饮。热结于下,则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厚,脉洪数为里热炽盛之象。治疗:泄热解毒,利喉开音。清咽利膈汤加减:黄芩 12,桅子 12,银花 15,连翘 12,玄参 15,荆芥12,牛子 15,生大黄 8(后下) ,芒硝 10(冲) ,薄荷3(后下) ,蝉衣 8,千层纸 8。无表证者去荆芥、薄荷;大便通者去芒硝,大黄不后下;口渴引饮加天花粉、桑白皮;痰黄稠者加贝母、天竺黄、竹茹、瓜荌等;咽喉疼痛剧烈者,吞咽困难者射干、山豆根、赤芍等;若呼吸困难者按急喉风处理。(3) 风寒外袭证候:卒然声音不扬,甚则嘶哑,或兼有咽喉微痛,吞咽不利,咽痒,咳嗽不爽,鼻塞流清涕,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检查见咽无红肿,喉部微红。辨证:风寒邪毒,壅遏于肺,肺气失宣,寒邪凝聚于喉,致声门开合不利,故卒然声音不扬,甚则声嘶;气血遇寒则凝滞,故咽喉微痛,喉部微红,声带色淡;肺气不利而上逆则咳嗽不爽;风寒束表,卫气失宣,故见风寒诸表证。治疗:疏风散寒,宣肺开音。六味汤加减:荆介穗 10,防风 10,紫苏叶 10,薄荷 3,杏仁 12,桔梗 10,甘草 3,蝉衣 8,千层纸 10。咳嗽痰多加法夏、白前;鼻塞流清涕加苍耳子、辛荑花;头痛加蔓荆子、白芷;恶寒发热无汗者加麻黄、生姜。4中医外治法中药液雾化治疗:风热型:薄荷 3,藿香 5,佩兰 5,金银花 10,菊花 5,黄芩 3,蝉衣 3 水煎成雾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