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人群的合理用药ppt课件_第1页
特殊人群的合理用药ppt课件_第2页
特殊人群的合理用药ppt课件_第3页
特殊人群的合理用药ppt课件_第4页
特殊人群的合理用药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特殊人群的合理用药,安康市汉滨区第一医院 陈善菊,药物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武器,但同一药物以同一剂量给予不同的人群时,其产生的结果有时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就是所谓的个体差异。特殊人群主要包括老年人、儿童、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及肝、肾功能不全者等患者,这部分人群由于其自身的生理、病理变化往往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同时也影响药物的效应和不良反应。1,1、老年人的合理用药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寿命正在延长,人口老龄化日益明显,我国也不例外,由于老年人在生理(体质、体力、免疫力、吸收排泄、解毒能力等的降低,以及血液循环,细胞膜和血管的通透性 ,身体的适应能力、水和盐类的代谢,神经和内分泌等活动能力都减低),心理等方面均处于衰老与退化状态,且往往同时患有多种疾病,用药的频率与品种较多,故其副作用发生率也较大,有资料显示41-50岁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8%,80岁以上增至25%。据调查75岁以上的病人每日用药3-4种者占34%。药动学特点随着年龄而改变,血药浓度以增高,体内稳态机制调节变差,对某些药物作用的敏感性增强,免疫机制降低,导致过敏反应的增加。由此可见,在充分认识老年人生理、心理、病理特点及药物代谢动力学规律的基础上,做到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对老年患者尤为重要。1,1.1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1.1.1神经系统 脑细胞为有丝分裂后的细胞,出生后其数量不再增加。因此,随着年龄增加,脑细胞逐渐老化减少而脑重量减轻,女性较男性明显。脑的血液循环在30岁以后就逐渐减慢,老年人虽平均脑动脉压保持恒定,但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减少,又由于脑耗氧量的减少,直接影响脑能量储备,导致功能减退,如表现为运动的敏捷性差,适应能力低,易出意外事故等。多数老年人最先衰老的组织是脑组织。1,1.1.2心血管系统的改变(1)心脏:老年人心肌细胞内脂褐质沉着,心肌胶原样淀粉样变性增多,心内膜增厚与硬化,造成心脏的生理功能普遍减退,心输出量降低,心搏出量减少,心肌收缩力与顺应性减退,心室收缩减慢。(2)血管:老年人无论是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表现在弹性纤维进行性磨损、断裂、钙沉积与血管胶原纤维交联,致使血管弹性减弱,外周阻力增大,血流速度减慢,从而造成脑、冠脉、肾与肝血流减少。(3)血压:由于老年人动脉弹性降低,扩张度减退,因此收缩压随增龄而升高,运动时,舒张压虽与年轻人比较无多大变化,而收缩压明显上升,且运动后血压恢复正常也较缓慢,再加之老年人压力感受器敏感性下降,反射性调节机能降低,因而老年人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1.1.3呼吸系统的改变 老年人肺的容量和重量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肺泡膜变薄,肺小血管硬化,70岁时的肺泡面积仅为30岁的80%左右,肺毛细血管床减少,血流量减少,弥散能力降低1/3。总之,老年人的肺组织僵硬,肋软骨钙化,肋运动减弱,脊柱萎降甚至驼背,或是胸廓硬化变形而成桶状胸及生理性肺气肿,使肺活量减少约25%,残气量约增加50%,由于肺的适应性较差,故咳嗽效力下降,当有慢性气管炎时痰液分泌增加气道阻塞,加重呼吸负担。,1.1.4消化系统的改变 包括口腔、食管及胃肠道的消化系统,老年往往牙齿易脱落,舌表面味蕾易萎缩,口腔粘膜上皮角化增加,唾液分泌减少,PH降低、淀粉酶活性减弱,导致对食物消化不利,多数老年人胃粘膜萎缩并伴有主细胞、壁细胞和副细胞的减少。导致部分老人有低胃酸或胃酸缺乏,胃蛋白酶分泌也相应减少,胃排空延缓;肠平滑肌张力不足,蠕动减慢,胰蛋酶等消化酶分泌减少,使消化能力下降。,1.1.5泌尿系统的改变 85岁老人肾单位可减少30%-40%,肾重量减少30%;80岁者肾小球的角质化由年轻人的1%上升至10%,肾小球的滤过率可降低32%,有效肾血流量降低4%,肾小管排泄功能减少20%,重吸收功能降低31%,导致肌酐除率和尿比重降低,血中尿素氮增高。另外,老年人膀胱张力松弛、纤维组织增生,容量减少,膀胱括约肌萎缩,功能减退,前列腺增生,故常有尿急、尿频、甚至尿失禁。,1.1.6内分泌系统的改变 老年人内分泌器官的重量随着年龄的增加按胰腺、甲状腺、睾丸、肾上腺顺序减少。组织形态改变主要表现为:(1)腺体重量减轻。(2)结缔组织增生、纤维化。(3)血液供应减少。内分泌腺功能的主要变化是:大多数内分泌腺功能减退,其中最明显的是:(1)雌激素缺乏(女性)和雄激素缺乏(男性)。(2)去氢异雄酮及硫酸去氢异雄酮(来源于肾上腺皮质)分泌减少。(3)生长激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缺乏。,1.1.7免疫功能的改变 老年人细胞免疫功能普遍降低,易罹严重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肿瘤等。1.1.8其它 老年人在总体重中肌肉与体液量减少,而脂肪组织相应增加。50岁以后,男性体液量每年减少0.45 kg,女性略少些,这一方面是由于细胞衰老死亡,细胞内液减少约21%,另一方面是脂肪组织增多而造成体液总量的绝对量与相对量的减少。,1.2老年人的患病特点1.2.1老年人疾病的主要分类老年人易患的疾病以及患病对临床表现的特点都明显不同于中青年人。老年人患病主要包括:(1)发生在各年龄组的疾病如感冒、胃炎、心律失常等;(2)中年起病,延续到老年的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3)老年期易患的疾病如癌症、糖尿病、痛风等;(4)老年期起病,常为老年人特有的疾病如脑动脉硬化症,老年性白内障及老年性痴呆等;(5)极少数的老年人也可患儿童常见的传染病,如麻疹、水痘、猩红热等。,1.2.2老年人发病规律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城市老年人主要疾病的发病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慢性支气管炎、脑血管病、糖尿病及恶性肿瘤等;在农村则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及慢性胃炎居多。1.2.3老年人发病的特点(1)易发病且自觉症状较轻:老年人对各种致病因素的抵抗力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弱,容易发病。另外,由于老年人反应性低下,对冷热、疼痛反应性差,体温调节能力也低,故此自觉症状常较轻微,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2)病情进展较快:老年人各种器官功能减退,机体适应能力低下,故一旦发病,病情常迅速恶化。如老年人溃疡病,平时无明显胃肠道症状,直到发生消化道出血才就诊,发现已并发出血性休克和肾功能衰竭,病情迅速恶化。老年心肌梗死起病时仅感疲倦无力、出汗、胸闷,但很快出现心力衰竭、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3)多病集于一身,老年患者一人多病的现象常见。一种是多系统同时患有疾病,如有的老年人有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胃炎、糖尿病、胆石症等多种疾病于一身,累及多个系统;另一种是同一脏器、同一系统发生多种疾病,如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等同时存在,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4)易发生并发症:老年患者随着病情变化,容易发生并发症。主要有:肺炎:肺炎在老年人的死亡原因中占35%,故有“终末肺炎”之称;失水和电解质失调;血栓和栓塞症;多脏器衰竭,一旦受到感染或严重疾病,可顺次发生心、脑、肾、肺两个或两个以上脏器的衰竭;出血倾向、褥疮等。1,1.3老年人用药的药效学特点 药物进入机体后产生的药物效应的大小除与所使用的药物剂量、血中药物的浓度有关外,与机体组织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亦有很大的关系,由于老年人组织器官的功能发生改变,受体的数量、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的改变,从而对药物的反应也发生相应的改变。,因此,老年人的药物效应也有一定的改变,但这些改变难以用定量的方法来说明,而且也不规则。如老年人对硝基安定的吸收,分布及消除并不随年龄的变化,但在药物效应方面则有明显的改变,在老年人的作用持续时间延长,老年人比青年人更敏感。老年人用吩噻嗪类、-受体阻滞剂、肾上腺能神经阻断剂、三环类抗忧郁药及利尿剂等药物,均能增高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并能增加变化的幅度。,1.3.1老年人生理功能改变对药效学的影响 老年人神经系统 、心血管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等功能均会发生一定的改变,这些改变对药效学的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临床应引起高度的重视。1.3.2药物敏感性的改变对药效学的影响 老年人对药物的敏感性提高而耐受性普遍下降,尤其是女性。用药后往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比青壮年高,据714例住院病人的调查,80岁以上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为24%,而41-50岁的病人仅11.8%;虽然老年人发生不良反应有着诸多的原因,但因老年人患多种疾病需多种药物合并使用而造成药物不良反应高发生率亦是重要因素之一。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些药物特别敏感,如具镇静作用的药物均可引起中枢过度抑制;对中枢抗胆碱作用的药物可引起痴呆,损害记忆和智力,抗精神病药物可产生明显的行为异常等。,1.3.3用药依从性对药效学的影响 所谓依从性是指谨慎地遵照医嘱用药,这是获得治疗成功的关键。据称老年人依从性差,不遵医嘱用药的可达60%,其中包括与医生的合作、饮食的控制、用药的间隔、停药和加用其它药物等,原因可能是老年人的固执、记忆力减退,对药物不了解或一知半解,忽视规定用药的重要性等。为此,对老年人用药宜少,尽量避免合并用药,疗程要简化,用药方法要详细嘱咐等。,1.4老年人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特点 老年人对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与青年人有一定差异,但就药物效应和产生不良反应而言,吸收与分布的影响并不大,而代谢与排泄具有重要的意义。1.4.1吸收 口服是药物进入人体内的最常用的途径。水溶性药物经被动扩散或主动转运吸收;脂溶性药物通过被动扩散吸收。老年人胃肠血流量降低,胃壁细胞功能减退。胃酸分泌减少,胃排空时间延长,肠蠕动减慢,影响口服药物吸收速度与吸收程度。,1.4.2分布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较多,但只有机体组分的改变和血浆蛋白降低的影响较突出。机体脂肪成分的增加,使脂肪与肌肉和体液的比率发生改变,以致改变药物的分布容积。 由于老年人脂肪比例增加,因此水溶性药物,如乙酰氨基酚、安替比林,地高辛、乙醇在老年人组织中分布较少,而血药浓度较高。相反,脂溶性药物利眠宁,硝西泮、地西泮、去甲西泮、利多卡因,在老年人组织上的分布较多,作用持续较久。脂溶性药物在老年人由体内的分布容积的变化对女性的影响大于男性1。,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血浆蛋白储量降低,尤其是白蛋白的浓度降低,使某些药物的血浆蛋白的结合降低,可影响药物的分布容积,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升高,这在药物效应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尤其与血浆蛋白高度结合的药物更为突出,于老年人血浆蛋白水平低于青年人,高结合率(90%)及低分布容积(0.20L/kg)的药物更易受到影响,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竞争现象较青年更明显,与蛋白结合力强的药物可将结合力弱的药物置换出来,使后者在血浆中的游离浓度增加,效应增强。如华法林给老年人正常剂量后,由于游离药物浓度高,可增加出血的危险;注射派替啶,老年人血药浓度比青年人高得多。,1.4.3代谢肝微粒体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质网中,是一个酶系统。肝脏微粒体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是促进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酶系统,故又简称肝药酶。 肝微粒体羟化酶系统的代谢率,多种羟化型的转换、结合以及排泄,均决定药物在体内的作用强度及作用时间。,老年人由于肝脏药酶活性降低,药酶数量减少,肝脏血流量减少, 导致肝脏药物代谢能力降低,肝代谢要比青年人慢,一般剂量即可使血浓度明显增加,从而使老年人的药物半衰期比青年人长。临床上,老年人接受主要经肝脏代谢灭活的药物的剂量,应控制在青年人剂量的1/2-1/3,以免引起不良反 应,,1.4.4排泄 肾功能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20岁以后,每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1ml /min ; 至65岁肾小球滤过率降低35%。由于肾脏有很大的贮备能力或称做补偿功能,肾功能衰退通常并无临床症状。只是在发生并发症或某些应激状态时,才由于老年人的调节功能、应激功能、代偿功能的减退、失调而不能对所增加负荷作出充分或迅速的反应,诱发体液和电解质失衡或其他肾功能不全疾病。,肾血流量随年龄增长而降低。85岁时肾血流量仅为40岁时的1/2左右,主要经肾排泄的药物半衰期延长,血浓度增加,容易产生药物毒性反应。例如:地高辛、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磺胺类、苯巴比妥、普鲁卡因胺、四环素、西咪替丁、氯磺丙脲、呋噻咪、甲氨蝶呤等。 老年人应用这类药物时应适当减少剂量,有条件时可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根据血药浓度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 老年人骨骼肌萎缩,内源性肌酐不能指示肾小球滤过率正常,须以肌酐清除率为依据。,1.5老年人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 由于老年人特有的生理、生化与心理等特点,故老年患者的药物治疗不同于一般病人,再加上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老年患者的药物治疗显得更为复杂,所以很难为老年患者制订一个统一的合理用药方案,这里仅讨论老年人合理用药的一些共性原则。,1.5.1给药方案应简单明了、易于执行(1)选用尽可能少的药物1:明确诊断后,根据患者体重、健康状况,用药史以及肝、肾功能等实际情况,以缓解症状,减轻痛苦或纠正病理过程为目的,选择不良反应少或轻的药物。若需联用药物,则不宜超过3-4种,否则极有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或加剧。如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抗胆碱药、抗组胺药都具有抗胆碱作用,合用后其口干、视物模糊、便秘、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具有相加性;镇静药、血管扩张药、降压药、利尿药、抗抑郁药均可加重体位性低血压,合用则可引起低血压。,(2)给予最低有效剂量1:老年人用药应以最低有效剂量开始治疗或者是由小剂量逐渐加大,以求找到最合适的剂量,一般采用成年人的1/2-1/3或3/4的剂量,最好是剂量个体化,这对主要由肾排泄而治疗指数较小的药物尤为重要。若有些病人靠调整剂量不能达到理想的要求,则还要考虑调整给药次数或给药方式,必要时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3)选择适宜的用药时间1:老年人因视力、听力和记忆力减退,往往不能记住和理解医嘱而误用药物,特别是老年人处于痴呆、抑郁症或独居患者,更应警惕误服或过量服药。医师与药师除了应耐心解释用药方法外,应尽量简化药疗方案,使老年患者易于领会与接受,最好是一日用药一次,不宜间隔用药和长期用药。,(4)选择便于老年人服用的剂型1:有些老年人吞服片剂或胶囊有困难,尤其是剂量较大或药物种类较多时更难吞服。可能时选用颗粒剂,口服更好。(5)选择简便、有效的给药途径1:口服是一种最简便、最安全的给药方法,应尽量采用。急性疾患可选择注射、舌下含服、雾化吸入等途径给药。,1.5.2熟悉药物特性,注意同一药物作用于不同患者的效应差异(1)抗菌药物:由于老年人一般具有体内水份少,肾功能差等生理特点,故老年人使用抗生素,在给以与正常成年人相同的剂量时易导致高血药浓度与毒性反应,此时应适当调整给药剂量,尤其是使用对肾或中枢神经有素性的抗生素时更应注意。,(2)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老年人常有关节痛,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肌纤维质炎(风湿)等,这些疾病往往需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此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是长期大量应用可促进蛋白质分解,形成负氮平衡,出现肌肉萎缩;骨质形成障碍,骨质脱钙等可致骨质疏松、严重者可发生骨缺血坏死或病理性骨折。此外,骨质疏松症也是老年人常患的疾病之一,故使用激素时,不可长期使用,如必须用、需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 。,(3)解热镇痛药:解热镇痛类药物如吲哚美辛、保泰松、安乃近等,容易损害肾脏,而出汗过多又易造成老年人虚脱。(4)利尿降压药:利尿剂降压效果肯定,但若过度用药,则容易引起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和电解质紊乱,噻嗪类利尿剂不宜用于糖尿病和痛风的病人,利血平则有加重老年人的抑郁症副作用。,1.5.3关注用药全过程,及时予以监督指导 药师细致解说用药注意事项:对有特殊注意事项的药物,在发药时重点解说,使患者明确用法;瓶签和药袋的标记要清楚,特别要关注那些患有多种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的老人用药,药师在发药时一定要耐心细致解说,保证病人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2)家属要履行观察疗效与监督用药的责任:多数老年患者往往不需住院治疗,院外用药是最为常见的,由于记忆力减退,容易忘服、多服、误服药物,故其家属负有监督用药与观察疗效及反应的责任,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必要时应陪同患者到医院处理。(3)普及医药科普知识:老年患者往往比较关注且轻信与自己疾病相关的医药广告,社会各界应大力宣传医药科普知识,告知老年患者不要随意使用广告推荐的药品,不能滥用偏方和秘方、滋补药或抗衰老药;同时也要告知老年患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解热镇痛药物、抗生素、维生素、泻药、安眠药物等都应避免滥用,否则会出现较严重的后果。,1.6老年病人的几种特殊给药方法1.6.1间歇性用药 经研究发现有些药物采用间歇给予法不仅可减少频繁用药的麻烦,降低药品消耗,而且可以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如抗结核药由原来每天服用三次改为每天给药一次;有些抗癌药小剂量长期连续给予疗效不佳,而且副作用大,改为大剂量间断给予,不仅副作用减轻,而且疗效更好,如利尿剂,连续给予时利尿效果不明显,并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而采取用药2-4天、停2-3天的可显著增强疗效,并可减轻不良反应。血小板的寿命为10天,新生血小板需要3天才会有生理功能,因此用于防治心肌梗死所用的阿司匹林采取隔日一次。皮质激素一天剂量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