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地位现状与发展 ppt课件_第1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地位现状与发展 ppt课件_第2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地位现状与发展 ppt课件_第3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地位现状与发展 ppt课件_第4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地位现状与发展 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环境规划与管理de地位、现状及发展,.,2,主要内容,1、环境学科的特点:问题导向、综合交叉、社会应用2、目前环境学科普遍缺乏自己的科学体系3、环境规划与管理抓住了环境主流问题4、人才培养的忌与倡5、今后部分研究方向及内容6、与本学科关系密切的学科,.,3,1.环境学科的特点:问题导向、综合交叉、社会应用,1.1复杂环境问题对环境学科提出了巨大科技需求 我国已进入大范围生态退化和复合性环境污染的阶段! 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 30多年来 GDP增长的同时,生产安全事故频发,自然资源遭受不顾后果的掠夺式“大开发”。统计显示,我国13的国土已被酸雨污染,主要水系的25成为劣五类水,3亿多农村人口喝不到安全的水,4亿多城市居民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2500万人因此得上支气管炎和呼吸道癌症。而世界银行2011年发展报告列举的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中国也占了15个。因此,从生态角度来说,中国环境形势严峻,按这种三高一低方式继续发展,未来的环境和资源无法支撑。 治大国如烹小鲜,发展经济需统筹兼顾,迫切需要环境科学与技术给予支持与引导,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扭转生态环境的危机!,.,4,环境污染问题的本质是由于人类的贪婪与无知,为满足部分人过度消费,与精神满足,借助技术的飞速发展,肆无忌惮的的发展GDP,以为就是发展经济,掠夺式地攫取、粗放式地使用资源、超量排放废物,缺乏有效管理与制约而造成的。必须从经济发展的源头、过程进行规划与管理,辅之末端治理,多还旧账,不欠、少欠新账。 经济环境的关系示意图,.,5,人(社会),自然环境,环境问题,环境自然技术科学,环境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环境体系框架,.,6,环境学科的“问题导向型”使其具有复杂巨系统性与“跨学科特征”,环境学科是一门问题导向性的科学,从环境问题到环境学科的形成与发展,环境学科体系的建设也应当遵循这一基本思路。同时,环境学科又是一门交叉科学,它需要广泛借鉴其他成熟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些基本理念和研究方法,这是环境学科形成和发展自身特点之前必须经历的过程。 1、基础自然科学(如生态学、地理学) 2、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如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7,环境学科的“独特性”环境系统工程学的“专业性”,随着环境科学的发展,环境学科内容开始渐渐明晰,开始具备自身的一些特点,并朝着一门成熟科学的目标迈进。 环境科学自身的核心内涵、基本规律、知识构架开始形成,环境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的明确必然成为现实。同时,学科横向扩展也是一个明显的过程,不同的学科分支和门类开始出现。目前,环境科学根据相关研究领域和内容的差异主要区分为环境自然科学、环境人文社会科学与环境交叉科学三大类别。 环境交叉学科可取名为环境系统工程学,应该成为第三个二级学科! 1、环境自然科学(如环境化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地学、环境医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学等)、 2、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环境法学、环境哲学与环境伦理学、环境经济学) 3、环境交叉学科-环境系统工程学(包含环境规划学、环境管理学、环境评价等)。,.,8,环境学科的发展,环境学科发展,.,9,1.2.以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及问题为例,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形成三大城市群,大、中、小城市通过交通网、资源网和社会经济紧密相连发达国家经历了近百年的环境污染问题在三大城市群近三十年内集中爆发,各种污染相互耦合和叠加,形成区域性大气复合污染区域性光化学烟雾污染、酸雨污染、大气灰霾污染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研究大气复合污染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是当前重大的国家需求,大气复合性污染,光化学烟雾,酸雨,灰霾,70年代燃煤SO2,TSP,PM10,80年代燃煤扬尘SO2,TSP,PM10,90年代燃煤扬尘机动车SO2,TSP,PM10NOx, VOC,O3 , PM2.5,.,10,上风向输送,细粒子,O3,大气复合污染机制的概念模型,多种污染物多种污染类型叠加多种过程耦合,多尺度污染(局地与区域)相互作用多种污染物综合控制,一次污染,复合污染,二次污染,.,11,主要大气化学成份与时间和空间尺度,局地区域全球相互作用大气污染与全球变化,.,12,1.3.环境学科的基本科学问题,概念界定:环境学科是研究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及其调控的科学三大基本特征:问题导向型、综合交叉型、社会应用型主要研究任务探索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演化规律;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探索环境变化对地球生命及其支持系统的影响;揭示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迁及其对人体健康与生物的影响;研究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探索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的途径与方法。,.,13,1.4.环境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环境科学与工程,医学公共卫生学、临床医学,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其他学科不断加大对环境问题的关注,,.,14,2、环境规划与管理可形成严密的科学体系,各个门类大多是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体系来研究环境问题,如环境化学,基本上是用化学的知识与体系研究与它相关的环境问题,其余类推。“把经济关进环境-社会的笼子里”,环境自然科学无能为力,环境人文科学涉及了,但缺乏定量的、科学的表述污染的危害程度,也匮乏工程控制方法。而环境的规划与管理可具体调控环境与经济的矛盾,(环境人文学科不做具体的调控),使各学科的真知灼见真正派上用场。其重要的综合作用在这里得到充分显示。二者的缺陷在此得到弥合!,.,15,各分支都需要建立自己的方法学体系,环境自然科学与纯自然科学与技术不同,它与人文学科高度交叉,与经济关系密切,不能脱离政治、经济的影响单独去设置纯技术课程。我国环境课程体系缺乏自己的独立品格。 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还没有从给排水、化学工程等传统专业的襁褓里完全解脱出来。其结果,是我国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难以完全胜任环境保护工作对人才的要求,在人才招聘中与传统专业毕业生相比常常处于劣势。 对于复杂系统,难以通过实验来研究,在计算机上模拟、仿真是重要的研究手段。 将信息技术与环境工程密切结合; 在有条件的学校可设置 “仿真(环境数学)”、“优化(运筹学、数学规划应用)” “控制(处理流程调控、环境参数调控等)”等课程,加大相关软件的运用与实践训练。 “环境咨询师”、“环境管理师”应该成为“环境工程师”之后的另外一个重要目标。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需要改革。,.,16,2.1各学科可以建立系统科学方法论体系,针对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特征,需要采用1)系统分析与系统综合方法论: 认识环境问题必须采取多要素的系统解析方法,解决环境问题也必须采用多要素的系统综合方法2)复杂环境体系方法论: 多要素实时在线观测方法,多要素复杂系统模拟和模型方法等 3)环境质量全过程系统控制方法论: 基准标准监测评价控制管理 。构建环境系统规划、管理、工程体系,以环境标准体系为主,围绕环境达标,建立环境监测体系,法律体系、信息体系,技术体系、经济体系、产业体系,系统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环境管理从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向综合依靠经济、技术、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转变。,.,17,2.2环境规划与管理是一门系统科学,环境-经济-社会中的诸多因素经本学科系统地、科学地统一考量,按优化原则来组合、搭配,删繁就简,它的综合性决定了它与其他的环境学科的分支的根本区别-既要考虑环境与经济的双赢,还要建立可实施的规划、方法与管理措施,最终保证实施效果。这必然要突破任何其他学科体系的构架,建立以环境-经济协调为目的、具有鲜明环境个性的学科体系,形成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特点。它的理论体系是以复杂巨系统理论为核心,结合其他理论,按可持续发展理念运作,强调对全过程、全系统进行控制,系统地协调各方矛盾,实现多赢。因此,最能体现环境科学特色与重要性的学科不是环境自然科学、环境人文科学,而是二者的交叉学科-环境规划与管理,期望它发展出自己的研究体系,为环境学科发展添砖加瓦。,.,18,说明:系统的概念就是要强调整体,整体是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部分组成系统工程就是从系统的认识出发,设计和实施一个整体,以求较优效果。系统工程技术是定量技术,包括系统建模、系统仿真、系统分析、系统优化。系统工程追求的是整体最优,体现的是系统价值,系统价值是一种整体的涌现性。系统一旦分解,还原为部分,涌现性便不存在。当前各环境分支学科在系统建模、系统仿真、系统分析、系统优化上欠缺,学术功力不够,商业气息过浓。,.,19,2.3“环境规划与管理”地位与现状,由于人们认识的局限与过度地强调发展经济,以为一好遮百丑,可先污染,后治理,可步欧美发展之路。在这种背景下,环境自然科学成了环境学科的主流学科,其中的“环境工程学”被提升为二级学科,一支独大,与“环境科学”平起平坐,而环境规划与管理沦落为三级学科,或退缩为环境工程学的一个方向!至于环境人文科学在许多环境学院基本上没有地位,而仅在法学、社会学、经济学中各开辟一个分支,如环境法学、环境伦理学、环境经济学。,.,20,2.4“环境规划与管理”是环境学科的主流与最重要部分,污染问题的实质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缺位总揽(环境-经济-社会)全局是环境学科的特点,不反映该特点的理论不宜称之为环境学科理论。因此“环境规划与管理”最有可能建立反映环境学科特点的理论体系。“环境规划与管理”必须从各环境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其他学科,特别是人地系统学中吸取营养,与时俱进,挑起构建整个环境学科理论体系的大梁。,.,21,2.5.环境学科发展的三大战略重点,(1)大力加强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 相对于技术与工程手段,经济、法律、文化教育等制度方面的因素对于环境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长远的作用。 在某种意义上讲,环境问题不仅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工程范围内的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也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在解决具体的环境问题时,往往需要综合考虑环境、资源、技术、经济、市场等多方面的因素。因而,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大力培养其经济、管理、政策、法律等方面的素质。 与环境自然科学相比,当前应该大力加强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22,(2)重点突破环境科学方法学体系,与传统学科比较,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复杂体系而非纯粹体系,相对应的其方法学研究是环境科学独立于学科之林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的环境科学方法学,零散于环境化学、环境生物、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等等知识体系中,需要对各种具体的方法进行系统整合,从而建构出环境科学的方法学体系。在环境科学方法学体系建设过程中,可以充分考虑在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建立起的多种综合性定量、半定量分析方法环境介质的迁移、转化、归趋模型;环境质量模型(空气质量、水质等);环境质量基准和标准的依据和制定程序;环境风险和健康风险评价;社会和经济损失评估模型;综合决策模型等等(RAINS)。,.,23,(3)建立环境-经济-社会综合集成研讨体系-环境规划与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环境规划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过程,涉及方方面面,单靠纯粹的数学模型或单独的定性描述是不可能做出科学的规划,还要依靠群体(尤其是专家)的经验、智慧和判断等。必须把计算机、数学模型、资料数据、图件、专家等集聚在一个研讨平台上,专家、学者、公众和决策者共同参与规划,避免传统方式耗时长、不客观等缺点,这一快捷高效的工作平台就被称为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 。综合集成研讨体系是制定区域规划、预测环境经济政策、实施战略环境评价的利器。 -杀牛必须用牛刀,.,24,人地系统学与DSS (decision support system),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相关环境经济政策与战略环评问题均属于“人地系统学”范畴。它是一种高层次的基础性学科,同应用性学科有所区别,是牵头的理论学科,具有突出的宏观性、综合性和系统性。其研究力量的强弱反映了一个地区科技的实力和水平,是重要的软实力,对推进政府决策民主化具有重大意义,应大力发展。 80年代决策支持系统(DSS)就已产生和发展,现已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有待在“人地系统学”的统筹下进一步完善,大规模地应用到黄江-经济-社会的规划与管理中。,.,25,图1 综合集成研讨厅的概念,.,26,2.6、一流大学需要一流环境学科,大学精神:继承人类优秀文化文明、坚守民族精神与道德底线;批判伪、劣、专制、腐败,探索新思想,创造新文化,新学术;彰显公平正义,承担社会责任,弘扬人文关怀。 “独立 自由 责任”-李培根一流大学应该成为民族的精神堡垒,是民族新思想、新文化、新学术的发源地。与其他学科相比,环境学科中的“环境规划与管理”更能体现大学精神,更能展现一流大学引领社会潮流的风采!,.,27,环境学科是其他学科的交汇与涌现,环境问题的解决不是运用哪一个学科的研究成果能奏效的,也不是若干学科研究成果的“叠加”能完成的。环境科学从一开始就显现出特别鲜明的交叉性、综合性。偏离了“综合”,环境科学不可能得到健康的发展。环境规划与管理充分地彰显了这一交叉与整合,人类解决环境问题的社会实践不断丰富着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内容,深刻着它的内涵,它给环境科学不断注入新的活力。,.,28,3.当前环境规划与管理问题浅议,1)当前实践中仍以末端污染治理规划为主,如何约束不当的经济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淘汰落后产能与企业等重要内容,考虑不够; 2)如何合理计算当地的环境容量、科学计算环境承载力、环境压力,具体方法有待完善。 3) 生态文明建设的干部考评制度亟待完善,尚未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4)规划的技术方法与工具比较滞后,存在监测数据不系统、预测结果不可靠、评价指标体系不完整、规划目标与实施路径缺乏论证的情况; 5)没有认真落实、核算规划实施经费,评估效果难预测; 6)无法保证环境规划与当地的建设规划对接与融合。,.,29,4、人才培养的忌与倡,有学生在完成规划规划课程设计后谈心得:“环境规划”不过是一种加上一点技术活的文秘工作! 可见当前本科生的环境规划的教学的层次较低,理解有偏;研究生的教学只在某些技术上有所深入,规划理念也流于肤浅,普遍存在重分析,轻综合;轻视数学文化及思维、忽略计算机仿真能力的训练和成果的倾向;存在着重专项规划、轻全局规划、以偏概全、滥竽充数、数据堆砌、缺乏思想的倾向,应以为戒。,.,30,4.1人才培养模式: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有特色,环境学科学生能力培养的特征:在解决环境问题时能够系统学习其他学科关键知识的能力;能够集成知识,进行定量、半定量综合分析的能力。环境学科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基本技能和知识结构:如环境监测技术,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环境质量标准;系统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对环境问题发生的多种原因(物理、化学、生物、技术、社会)做出全面、准确的定性描述;集成、综合分析的能力,能够从相关学科发现和吸取关键的知识和方法,对环境问题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做半定量、定量的描述;包括建立所研究对象数学模型结构的能力、确定模型参数的能力、对模型参数进行校正的能力、对模型进行验证的能力、建立计算机仿真模型的能力、以及利用仿真模型对过程进行研究的能力。将基础科学研究和社会决策相结合的能力。,.,31,4.2“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 人才观,建设生态、保护环境必须建设公平正义的机制,避免环境无价、资源低价,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必须加倍增强国家的环保力量。控制污染符合每一个阶层、每一个人的根本利益,也惠顾子孙后代的福祉。 环境规划与管理人才应具有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 “仁人志士”是传统文化中最值得继承的遗产,有着丰富多彩的精神内涵,是百世不朽的人格典范,有着顶天立地的浩然之气。 要培养“仁人志士”应有的凛然正气和壮烈情怀,要志存高远,不要为眼前利益束缚住。 在环境保护中 应该有强毅精神,不要脆弱胆怯,不要做懦夫,只有弘毅之至,才敢希望于必要时走成仁取义的一步。才能目标远大,具备人文、经济、社会、管理知识,才能深入地研究人类社会及经济发展与本学科的内在关系,进行系统、严谨的推导与论证,虚心听取合理意见,才能坚持真理,用现代多种手段,客观地做出评价、预测、规划,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32,4.3环境学科人才培养发展趋势,注重能力培养职业体系健全人才需求旺盛就业前景看好,英国,交叉特点突出培养定位明确重视实践教育强调综合能力专业认证严格因应时代发展,北美,日本,学科发展迅速办学特色鲜明交叉特点突出资源环境结合专业设置多元,国外环境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33,4.3环境学科人才培养发展趋势,面临的问题,创新能力与基本技能的培养,科学水平与工程能力的兼顾,传统技术与新兴技术的取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协调,教师能力与时间精力的局限,我国环境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提高环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证环境学科进一步快速发展的基本措施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和模式不适应创新人才的培养,.,34,1)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的课题,创新内涵,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成果,创新能力,创新的基本内涵,.,35,2)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的课题,创新型人才成长的重要因素,.,36,3)本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的课题,创新型人才的必备素质,.,37,4)创新型环境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措施,创新型环境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措施,.,38,能力培养尤为重要,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专业内容交叉拓展,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学问题尖锐复杂,管理手段综合多样,5)创新型环境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措施,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39,6)创新型环境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措施,改革课程体系,.,40,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强调:,1、 要着眼环境保护事业大局,深入开展环境保护人才战略研究,为推进环保历史性转变提供人才支撑,迫切需要一只具备较高政治素质、专业素养、覆盖环境保护工作各个领域的复合型环保人才队伍。 当前国家需要高水平的环境人才,中、低层人才并不稀缺。,.,41,4.4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君子不器”,一个君子不能拘于一才一艺,(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多才多艺,)而是要通于艺、游于艺-乐于学习,以一贯之;既能从事具体技术,也能从事研究与统筹。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不应该仅仅只是成为一种可供使用的器具。而“器”呢?某些人拘于一才一艺,或某几种技艺和技能,它们被理解成为有某种固定形式、难于彼此沟通的谋生技巧和艺能。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体系比较有利于各课程之间渗透形成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专业课程结构。,.,42,4.5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科研,一心想挣大钱、渴望尽快致富的人,还是别去做科研的好。有些人受了“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一传统观念的误导,误以为念书多了就理所当然地会荣华富贵。 吃不了苦、耐不住寂寞、屁股坐不住板凳的人,不适合做科研。科学研究很显然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劳动 智力平庸、缺乏创造力的人,做科研会很累。想象力和理解力是在科学领域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对科学发现压根儿就没有什么好奇心和兴趣的人,还是不做科研的好。科研活动的本质是探索未知世界,弄清楚其中的奥妙。如果没有好奇心驱使,仅是靠来自于外界的压力,很难保持长久不衰的动力,这显然也是非人性化的。,.,43,4.6对环境规划研究生的基本要求,1、完成学分;2、承担导师的教学、科研任务;3、结合任务或其它背景提炼题目,几经完善,确定主题,完成论文,发表论文;4、在此基础上完成学位论文,答辩。 论文内容真实、有创新、有意义、有水平、有工作量。 做有思想的学术,出有学术的思想,.,44,5、今后部分研究方向及内容,5.1 部分研究方向与内容1)加强环境规划理论研究2)加强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结合3)加强战略环境评价及相关工作的研究4)加强环境管理制度建设5)区域清洁生产与资源再生利用6)环境与健康学方向,.,45,5.2实施生态文明四大内容,十八大实施生态文明的措施: 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2、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46,3、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4、加强制度建设。要改革干部考评制度,坚决摒弃以GDP论英雄的考核标准,代之以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考评标准,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要完善资源环境经济政策,健全并严格执行资源环境法律法规。要强化公民生态道德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平,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以上四大措施都是环境学科,尤其是“环境规划与管理”要做的、也是可以充分发挥作用的内容。,.,47,6、与本学科关系密切的其他学科,1)管理学 环境管理学科是管理学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延伸与应用。运用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调控人类的各种行为,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以维护区域正常的环境秩序和环境安全,实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总体。 2)系统学 环境规划与管理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来处理,主要方法就是采用综合集成的方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要素”与“整体”相结合,以及“环境、经济、社会”三效益相结合的集成研究方法。对有效资源及可利用的生态位进行合理分配,协调人与自然之间、不同人类活动间以及个体与整体间的共生或公平性,通过循环再生与自组织行为维持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的稳定性。,.,48,6、与本学科关系密切的其他学科,3)环境经济学 在进行环境规划和实施管理的过程中,从规划目标的制定到规划方案优选、污染控制措施、污染削减方案的确定都涉及经济费用和效益问题。进行环境规划的主要目的就是以最小的投入、最低的经济损失获得最大的环境效益,而经济学中的费效分析为规划提供了选择与评价的定量化依据,是进行环境规划的一项重要技术。 4)环境承载力理论 区域环境承载力是指不同尺度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在确保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条件下,资源环境能够承载的人口数量及相应的经济社会总量的能力。区域承载力具有系统性、开放性、动态性和综合性等特点,除受区域资源环境制约外,还受区域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特点、科技水平、人口数量与素质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等多方面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