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的简介_第1页
气胸的简介_第2页
气胸的简介_第3页
气胸的简介_第4页
气胸的简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气 胸,定义,任何原因使胸膜破损,空气进入胸膜腔,称为气胸(pneumothorax)。,基本概述,肺无明显病变由胸膜下气肿泡破裂形成者称特发性气胸;继发于慢阻肺、肺结核等胸膜及肺疾病者称继发性气胸按病理生理变化又分为闭合性(单纯性)、开放性(交通性)和张力性(高压性)三类,病因,1.外伤气胸:常见各种胸部外伤 ;2.继发性气胸:为支气管肺疾患破入胸腔形成气胸 ;3.特发性气胸 :多见于瘦长体型的男性青壮年; 4.慢性气胸:指气胸经2个月尚无全复张者 ;5.创伤性气胸胸膜腔内积气称为气胸 。,.创伤性气胸,临床类型,一、闭合性气胸(单纯性)二、张力性气胸(高压性) 三、开放性气胸(交通性) 根据发病原因气胸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创伤后气胸 、原发性气胸 、继发性气胸 。,闭合性气胸,在呼气肺回缩时,或因有浆液渗出物使脏层胸膜破口自行封闭,不再有空气漏入胸膜腔。 胸膜腔内测压显示压力有所增高,抽气后,压力下降而不复升,说明破口不再漏气。胸膜腔内残余气体将自行吸收,胸膜腔内压力即可维持负压,肺亦随之逐渐复张。,闭合性气胸,张力性气胸,胸膜破口形成活瓣性阻塞,吸气时开启,空气漏入胸膜腔;呼气时关闭,胸膜腔内气体不能再经破口返回呼吸道而排出体外。其结果是胸膜腔内气体愈积愈多,形成高压,使肺脏受压,呼吸困难,纵隔推向健侧,循环也受到障碍,需要紧急排气以缓解症状。 若患侧胸膜腔内压力升高,抽气至负压后,不久又恢复正压,应安装持续胸膜腔排气装置。,开放性气胸,因两层胸膜间有粘连和牵拉,使破口持续开启,吸气和呼气时,空气自由进出胸膜腔。患侧胸膜腔内压力为0上下,抽气后观察数分钟,压力并不降低。,临床表现,一侧胸痛、气急、憋气,可有咳嗽、但痰少。病人呼吸困难程度与积气量的多寡以及原来肺内病变范围有关。当有胸膜粘连和肺功能减损时,小量局限性气胸也可明显胸痛和气急。,体征,胸膜腔积气征 望:患侧胸部隆起,呼吸运动减弱 触:气管移向健侧,触觉语颤减弱 叩:过清音或鼓音 听: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严重者可因缺氧而紫绀),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检查是诊断气胸的重要方法,可显示肺受压程度,肺内病变情况以及有无胸膜粘连、胸腔积液及纵隔移位等。 CT表现为胸膜腔内出现极低密度的气体影,伴有肺组织不同程度的萎缩改变。CT对于小量气胸、局限性气胸以及肺大疱与气胸的鉴别比X线胸片更敏感和准确。,治疗 -原则,一.对症治疗:应卧床休息,给予吸氧,镇痛、止咳,有感染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二.胸腔减压 三.手术治疗 四.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并发症。,胸腔减压,(1)闭合性气胸,肺压缩20%症状明显者应胸腔穿刺抽气1/12d次,每次1000ml以内为宜。(2)开放性气胸,应用胸腔闭式引流排气,肺仍不能复张者,可加用负压持续吸引。(3)张力性气胸,病情较危急须尽快排气减压,同时准备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或负压持续吸引。,治疗-方法,一、排气疗法 二、其他治疗,胸腔闭式引流术,适应症 不稳定气胸 呼吸困难 交通性 张力性 反复发作者,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护理常规,1 每日更换引流瓶12次(由引流液情况而定),并观察负压的大小和波动,了解肺膨胀的情况。 2 每次换引流瓶时,各部衔接要紧密,切勿漏气,连接引流管的管头要在液面下24 cm,以免空气进入胸膜腔。3 经常巡视病房,观察引流情况,如瓶内液面是否有气体逸出或玻璃管内液面是否上下波动,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出液体时,注意观察液体的性质、量、颜色,并记录。,4 当发现引流管不通畅时,应用手挤压引流管或空针抽气或轻轻左右旋动引流管,使之通畅,如仍不通畅,则报告医生并协助再行处理。 5 搬动病人时,应注意保持引流瓶低于胸膜腔,以免瓶内液体倒流,导致感染;对有气体逸出的病人,需始终保持引流管通畅,绝不可随意夹管。 6 操作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常规应用抗生素,以防继发感染。,7 加强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褥疮护理,防止护理并发症。 8 如患者病情好转,呼吸改善,引流管无气体逸出,报告医生,夹管24小时照片复查,考虑拔管。 9 拔管后24小时内要密切观察病人有无胸闷、憋气、呼吸困难、气胸、皮下气肿等;观察局部有无渗血渗液,如有变化,要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拔管指证,生命体征稳定。 引流瓶内无气体溢出。 引流液体很少,24小时内引流量100ml. 听诊余肺呼吸音清晰,胸片示伤侧肺复张良好即可拔管。,并发症,(一)复发性气胸(二)脓气胸 (三)血气胸 (四)纵隔气肿和皮下气肿,术后康复应该注意哪些事项?,1.应在舒适安静的环境下卧床休息。 2.避免用力和屏气动作。 3.戒烟。 4.气胸出院后3到6个月不要做牵拉动作,廓胸运动,以防诱发气胸。 5.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剧烈咳嗽。 6. 增加营养,强健体质。,胸膜反应,主要表现为连续咳嗽、头晕、出汗、面色苍白、心悸、脉细、四肢发凉、血压下降、胸部压迫感、虚脱甚至意识障碍等症状。停止抽液,平卧,必要时0.1%肾上腺0.5ml,防休克,复张性肺水肿,肺萎陷的程度、时间长短、肺复张速度、胸腔引流(排气、排液)速度过快、一次量太大、或应用负压吸引等为主要诱因, 临床表现与心源性肺水肿十分相似表现中的3项以上即可做出诊断。(1)有胸腔积液、积气等肺受压萎陷病史;(2)有胸腔引流或手术肺急性复张诱发;(3)肺复张后短时间出现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如剧烈咳嗽、咳出或吸出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或液体,呼吸急促浅表;(4)患者单侧或双侧肺有细小水泡音、心率增快 5)若麻醉恢复期则表现自主呼吸浅快,气管导管咳出或吸出泡沫样痰或粉红色液体;(6)SpO2早期不稳定,继而持续下降;(7)影像学检查患肺遍布点状、片状模糊阴影;(8)特殊检查有血液浓缩,肺内分流,低氧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为什么胸腔穿刺抽液、抽气,选择穿刺部位不同?答:由于重力关系。坐位或半卧位时,气体集中在胸膜腔上方,液体则集中在胸腔下部,故穿刺抽气穿刺点应选择在胸腔上部,即患侧锁骨中线肋间或 腋中线肋间,而抽液则选择在胸腔下部实音明显部位。,注意点 、术前应向患者阐明穿刺的目的和大致过程,以消除其顾虑,取得配合。 、穿刺针应沿肋骨上缘垂直进针,不可斜向上方,以免损伤肋骨下缘处的神经和血管。 、抽液量。抽液不可过多过快,严防负压性肺水肿发生。以诊断为目的者抽液50200ml,以减压为目的者,第一次不超过8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 1200mL。 、穿刺中患者应避免咳嗽及转动,必要时可事先服用可待因。术中如发生连续咳嗽或出现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出汗,甚至昏厥等胸膜反应,应即停止抽液, 拔出穿刺针,让患者平卧,必要时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0、30、5ml。 、需要向胸腔内注入药物时,抽液后接上备好盛有药液的注射器,将药液注入。 、严重肺气肿、广泛肺大泡者,或病变邻近心脏、大血管者以及胸腔积液量甚少者,胸腔穿刺宜慎重,胸腔穿刺时出现胸膜反应有哪些表现?如何处理?答:胸膜反应的表现为胸腔穿刺过程中,病人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部压迫感或剧痛、血压下降、脉细、肢体发凉、昏厥等。发现胸膜反 应,应立即停止抽液,让患者平卧,必要时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30.5毫升或静脉注射葡萄糖液,观察血压、脉搏。,胸腔穿刺有哪些并发症?如何处理?答:除胸膜反应外,尚可并发血胸、气胸、穿刺口出血、胸壁蜂窝组织炎、脓胸、空气栓塞等。血胸多由于针头与胸壁不垂直或进针部位不恰当(靠近肋骨下缘进针),刺破肋间动、静脉所致。发现抽出血液,应停止抽液,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变化。气胸量少者多由于胶管未夹紧,漏入空气所致,量少不必处理量较多可以抽出,明显气胸多由于刺破脏层胸膜所致,需严密观察,并按气胸处理。穿刺口出血,可用消毒棉球按压止血。胸壁蜂窝组织炎及脓胸均为穿刺时消毒不严格引起细菌感染,需用抗生素治疗,大量脓胸可行闭式引流。空气栓塞少见,多见于人工气胸治疗时,病情危重,可引起死亡。,、胸腔穿刺的目的是什么?答:诊断性穿刺,确定胸腔内有无液体(或气体),并将穿刺液送化验室及病理检查,以确定积液的性质和病因;治疗性穿刺通过抽液或抽气,减轻 胸腔压迫症状,促进液体(或气体)吸收,或胸腔内注入药物(抗生素或链激酶等)治疗。脓胸患者,可进行反复穿刺抽脓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