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氢危害知识培训ppt课件_第1页
硫化氢危害知识培训ppt课件_第2页
硫化氢危害知识培训ppt课件_第3页
硫化氢危害知识培训ppt课件_第4页
硫化氢危害知识培训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硫化氢危害、预防知识培训 2016年,职业危害因素,环保中心是处理各车间生产和生活污水的车间,污水处理工序产生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是被列入了国家卫生部颁布的高毒物品名录,接触硫化氢的工作岗位是职业病危害严重岗位,因此操作时需重点关注。,硫化氢的危险特性,硫化氢特性:可燃性无色气体,具有典型臭鸡蛋味 ,易溶于水、乙醇,相对分子质量34.08,对空气的相对密度1.19,易在低洼及封闭处聚集。空气中爆炸极限为4.3%45.5%(体积比)。燃点温度260 H2S为剧毒气体,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人体。(1)接触较高浓度硫化氢后可出现头痛、头晕、乏力、共济失调,可发生轻度意识障碍。常先出现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2)接触高浓度硫化氢后以脑病表现显著,出现头痛、头晕、易激动、步态蹒跚、烦躁、意识模糊、癫痫样抽搐等;可突然发生昏迷;也可发生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后心跳停止。(3)接触极高浓度硫化氢后可发生“闪电型死亡”,即在接触后数秒或数分钟内呼吸骤停,瞬时呼吸停止死亡。,浓度概念的说明ppm浓度是指百万分比浓度有体积比浓度和重量比浓度两种:1ppm=1/10000001ppm=1.537mg硫化氢/立方米。,硫化氢,阈限值:几乎所有工作人员长期暴露都不会产生不利影响的某种有毒物质在空气中的最大浓度。硫化氢的阈限值为15mg/m3(10ppm),二氧化硫的阈限值为5.4 mg/m3(2ppm)。安全临界浓度:工作人员在露天安全工作8h可接受的硫化氢最高浓度参考海洋石油作业硫化氢防护安全要求(1989)中硫化氢的安全临界浓度为30mg/m3(20ppm)。危险临界浓度:达到此浓度时,对生命和健康会产生不可逆转的或延迟性的影响参考海洋石油作业硫化氢防护安全要求(1989)中硫化氢的安全临界浓度为150 mg/m3(100ppm)。,主要危害因素:硫化氢,硫化氢气体常态下在水相气相之间平衡浓度的估算:当城镇下水道污水中或污水处理厂污泥中产生的硫化氢气体处于静止状态时会因硫化氢在水中有较大的溶解度而留在水中,但当受到搅拌或扰动后会立即扩散到空气中。通常当污水pH为7-8时,在水相和气相之间的硫化氢平衡浓度比例为1mg/L比20-100ppm。例如,当静止状态下水相中硫化氢含量为10mg/L的污水或污泥受到扰动时,会立即使水相附近气相大气中的硫化氢的浓度达到200-1000ppm,足以使人受到伤害。因此,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带有硫化氢测定仪,测得的当时空气中的硫化氢浓度是安全的就麻痹大意。,皮肤:灼伤皮肤。呼吸道:硫化氢由呼吸道进入人体,刺激呼吸道,产生呛咳,使嗅觉迟钝,严重时使呼吸道烧伤,导致呼吸困难。刺激神经系统,导致头晕,丧失平衡,产生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影响心脏,使心率加快,严重时使心脏缺氧导致死亡。硫化氢随空气被吸入,人体与血液中的氧产生化学反应,当硫化氢含量少时可被氧化,对人体不产生危害。但硫化氢浓度高时,它可夺取人体中的氧,使人体各部分缺氧产生中毒,甚至死亡。,眼睛:硫化氢对眼睛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使眼睛流泪、刺痛,甚至灼伤。并可破坏细胞组织,导致失明。还可使原有的眼病发作并加重。,主要危害因素:硫化氢,硫化氢在空气中的最高容许浓度是10ppm 1、中度危险区域: 当硫化氢浓度10198ppm时,可出现眼急性刺激症状;进入上述区域要得到车间许可,并须有监护人员陪同,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使用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 2、高度危险区域 当硫化氢浓度介于198502ppm时,可引发肺水肿、支气管炎及肺炎、头痛、头昏、恶心、呕吐、排尿困难;进入上述区域要得到车间许可,并须有监护人员陪同,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使用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主要危害因素:硫化氢,3、极度危险区域 当浓度502ppm时,人会很快出现急性中毒,呼吸麻痹而闪电型死亡 ;严禁进入上述区域。如果抢险需要,也必须要得到车间许可,并须有监护人员陪同,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使用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 因此提醒各位职工,在操作、取样或张贴此警示标识等相关岗位操作时一定要佩戴防护用品!,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1、0.13ppm-4.6ppm:可嗅到臭蛋气味,对人体不产生危害。2、4.6ppm以上:刚接触到有刺热感,但会迅速消失。3、10ppm(20ppm):允许8小时暴露值,即安全临界浓度值(TLV),超过安全临界浓度必须戴上防毒面具。各国采用的安全临界浓度值不尽相同,美国职业与安全署(OSHA)标准为10ppm。我国现采用的标准允许空气中最高接触浓度为10ppm,4、50ppm:只允许直接接触10分钟。5、100ppm: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在3-10分钟内就会损伤嗅觉神经并损坏人的眼睛,使人感觉到轻微头痛、恶心及脉搏加快。长时间可能使人的眼睛和喉咙受到破坏。接触4小时以上可能导致死亡。6、200ppm:立即破坏嗅觉系统,眼睛、咽喉有灼伤感。长时间接触会使眼睛和喉咙遭到灼伤并可能导致死亡。,7、500ppm:失去理智和平衡知觉,呼吸困难,2-15分钟内呼吸停止,如果不及时采取抢救措施,可能导致中毒死亡。8、700ppm:很快失去知觉,停止呼吸,如果不及时采取抢救措施,可很快导致中毒死亡。9、1000ppm:立即失去知觉,造成死亡或永久性脑损伤(植物人),智力障碍。10、2000ppm:吸一口气立即死亡,即出现所谓的“闪电样”中毒,抢救较困难。,主要危害因素:硫化氢,中毒急救和事故预防: 当硫化氢中毒事故或泄漏事故发生时,污染区的人员应迅速撤离至上风侧,并应立即呼叫或报告,不能个人冒然去处理。 有人中毒昏迷时,抢救人员必须做到: 戴好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有两个以上的人监护,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切断泄漏源。 进入塔、容器、下水道、污水处理池等事故现场,还需携带好安全带应急绳。有问题应按联络信号立即撤离现场。,主要危害因素:硫化氢,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硫化氢。 尽快将伤员转移到上风向空气新鲜处,清除污染衣物,保持呼吸道畅通,立即给氧。 观察伤员的呼吸和意识状态,如有心跳呼吸停止,应尽快争取在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救护(勿用口对口呼吸)。 在到达医院开始抢救前,心肺复苏不能中断。,主要危害因素:硫化氢,预防措施:1.产生硫化氢的生产设备应尽量密闭,并设置自动报警装置。 2进入可能存在硫化氢的厌氧管廊、二沉外管廊等工作场所,应首先测定该场所空气中的硫化氢浓度,采取强制通风措施,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 3硫化氢作业环境空气中硫化氢浓度要定期测定。 4操作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戴好防毒面具。5职工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主要危害因素:硫化氢,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和仪器设备:1、防毒面具(3M6200、全面罩面具)2、空气呼吸器(2具)3、长管呼吸器(4台)4、气体检测仪器(四合一)(4台)5、硫化氢报警探头(20个)6、救援使用的氧气瓶、应急绳等医疗救护设备,1、复合式气体检测仪QRAE是一款多传感器可编程气体检测器,是专为在危险环境中的工作人员设计的,可对氧气、硫化氢、一氧化碳和可燃气体进行连续监测的仪器。采用控制电位电解法原理设计的一种优质微型报警设备。它能在硫化氢气体对人体危害出现之前,对硫化氢气体的浓度进行检测报警。该仪器具有灵敏度高、感应快、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防硫化氢中毒的防护设备:一、过滤式防毒面具内装有一定类型活性炭药剂,通过物理吸附和化学反应原理将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除去供人呼吸的装置。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时,由下巴处向上佩戴,再适当调整头带,戴好面具后用手掌堵住滤毒盒进气口用力吸气,面罩与面部紧贴不产生漏气,则表明面具已经佩戴气密,可以进入危险涉毒区域工作。 面具使用完后,应擦尽各部位汗水及脏物, 呼气活门,吸气活门要保持清洁,必要时可以用水冲洗面罩部位,对滤毒盒部分也要擦干净。不把它置于高热潮湿的环境,轻拿轻放。滤毒盒也要及时进行更换。,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使用,使用方法: (1)打开气瓶阀,检查气瓶气压(压力应大于24MPa),然后关闭阀门,放尽余气。 (2)气瓶阀门和背托朝上,适当调整肩带的上下位置和松紧,直到感觉舒适为止。 (3)插入腰带插头,然后将腰带一侧的伸缩带向后拉紧扣牢。,(4)撑开面罩头网,由上向下将面罩戴在头上,调整面罩位置。用手按住面罩进气口,通过吸气检查面罩密封是否良好,否则再收紧面罩紧固带,或重新戴面罩。 (5)打开气瓶开关及供给阀。 (6)将供气阀接口与面罩接口吻合,然后握住面罩吸气根部,左手把供气阀向里按,当听到咔嚓声即安装完毕。 (7)应呼吸若干次检查供气阀性能。吸气和呼气都应舒畅,无不适感觉。,注意事项: (1)使用前检查,佩戴、拆卸空气呼吸器必须在无污染物的安全地方进行。(2)正确佩戴面具,检查合格方可使用,面罩必须保证密封,面罩与皮肤之间无头发或胡须等,确保面罩密封。 (3)供气阀要与面罩按口粘合牢固。 (4)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报警器发出的报警信号,听到报警信号后应立即撤离现场。注意观察压力表,当压力表指示值为6.0-4.0Mpa时,无论报警器是否发出报警声响,都要撤离现场。,为了避免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