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肿瘤_第1页
颅内肿瘤_第2页
颅内肿瘤_第3页
颅内肿瘤_第4页
颅内肿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颅内肿瘤,学习要点,本节应了解、熟悉和掌握的知识点:-掌握颅内肿瘤的影像诊断原则-掌握常见颅内肿瘤的典型影像学表现-熟悉各种影像学方法对颅内肿瘤诊断 的价值与限度-了解特定解剖部位好发肿瘤的影像学 诊断及鉴别诊断,学习重点难点,本节学习中的重点难点: -神经上皮肿瘤的分类及影像学表现 -脑膜瘤、垂体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脑转 移瘤的影像学表现 -桥小脑角区、鞍上、松果体区常见肿瘤种类,概 况,占全身肿瘤的2原因不明见于任何年龄,颅内肿瘤发生的一般规律,2岁以下: 幕上/幕下约2:1210岁: 幕下多于幕上1015岁:大致相等15岁以上(成年):幕上多于幕下,颅内肿瘤发生的一般规律,儿童期: -幕下:小脑星形细胞瘤,脑干胶质瘤 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 -幕上:星形细胞瘤,颅咽管瘤 -转移瘤罕见 成人:幕上肿瘤占70%,如大脑半球胶质瘤、脑膜瘤、 垂体瘤、听神经瘤、转移瘤,肿瘤诊断三要素,定位定量定性,(准确)(准确)(力争准确),颅内肿瘤的定位诊断,脑内和脑外脑室内和脑室外幕上和幕下,脑内外鉴别,颅内肿瘤影像诊断价值,平片-价值有限,少数能定位甚至定性脑血管造影-可做定位诊断、有时定性诊断CT-定位定量诊断达98%,定性80%以上MRI-定位更准确CT和MRI优于平片,MRI优于CT,神经上皮肿瘤,占原发脑瘤40%50%,包括星形细胞肿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成髓细胞瘤、脉络丛乳头状瘤等,星形细胞肿瘤,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级)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级),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占星形细胞肿瘤的25%30%,一般发生在儿童和 2030岁成人。常位于髓质内,也可累及皮质病理学:肿瘤为灶性或弥漫浸润,无坏死、新生 血管,水肿少见,15%20%有钙化,影像学表现,CT:大脑半球髓质内低密度病灶,与脑质分界较清, 水肿及占位表现不明显,无明显强化MRI:髓质内边界清楚病灶,T1WI呈等或低信号, T2WI为高信号,无明显强化,右颞纤维型星形细胞瘤(图),右额星形细胞瘤(图),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占星形细胞瘤的25%-30%,发病高峰年龄40-60岁。 常发生于大脑半球髓质,以额叶、颞叶最常见病理可见较少出血和坏死,影像学表现,CT平扫:低或低、等混杂密度病灶,边界不清。 可有囊变,但坏死和出血少见,多无钙 化。灶周有中度水肿和占位表现CT增强:呈斑片状或不规则强化,影像学表现,MRI平扫:T1WI呈低或低、等混杂信号,T2WI 呈不均一高信号,边界不清,灶周 可有水肿和占位表现MRI增强:呈不规则强化,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图),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图),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恶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5%20%,年龄多在50岁以上,肿瘤多位于髓质深部,病理以坏死和出血为特征,影像学表现(CT),平扫:多呈低或低、等混杂密度,形态不规则, 边界不清;95%瘤内有坏死或囊变,出血 很常见,钙化少见,瘤周水肿和占位表 现明显增强:实体部分明显强化但不均一,影像学表现(MRI),平扫:实体部分T1WI呈低、等混杂信号,T2WI 呈高、等混杂信号;囊变坏死在T1WI呈 低、T2WI呈高信号;典型的出血在T1WI 和T2WI均呈高信号增强:实体部分及坏死边缘强化,不规则“花 环状”强化为其特征,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图),胼胝体胶质母细胞瘤(图),左侧小脑胶质母细胞瘤(图),右颞叶胶质母细胞瘤级(图),概述:级,占脑瘤26%,年龄515岁,男:女 为3:4,多位于小脑、脑干、视神经、丘脑、 下丘脑病理:局限无包膜、膨胀无浸润生长,多有结节的 囊,25%钙化影像学:结节的囊性肿块,结节、壁强化,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图),少突胶质细胞肿瘤,单纯少突胶质细胞瘤少见,仅占原发脑肿瘤 的2%5%,常见为含少突和星形细胞的混合 性胶质瘤;发病高峰3540岁,85%在幕上, 以额叶最常见病理学:肿瘤位于皮质下区,常累及皮质, 并可侵及颅骨和头皮;血运少,可有小的囊 变,出血坏死少见, 70%以上发生钙化,影像学表现,CT平扫:边界不清混杂密度或低密度肿块,多发条带状 或团块状钙化,囊变为边界清楚低密度区;瘤 周无或轻度水肿CT增强:2/3肿瘤轻-中度强化,1/3不强化MR平扫:T1WI呈低、等混杂信号,T2WI为高信号MR增强:随程恶性程度不同出现不同度强化,少突胶质细胞肿瘤(图),少突胶质细胞肿瘤(图),左额叶混合性少突胶质细胞瘤(图),髓母细胞瘤,属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 占儿童原发颅内肿瘤1525%,75%在15岁 以下,肿瘤好发于小脑蚓部病理学 边界清楚,血运丰富,较少囊变、出血、 钙化,可沿脑脊液播散,影像学表现(CT),平扫 后颅窝中线类圆形均一略高密度肿块,边界清 楚,四脑室受压,向前移位。室管膜下转移时 脑室周围可见略高密度带状影增强 多均一强化,室管膜下和蛛网膜下腔转移为带 状强化,影像学表现(MRI),平扫 T1WI呈低、T2WI呈高信号,类圆形,边界清楚, 四脑室受压变形、前上移位,常伴幕上梗阻性 脑积水增强 多呈明显均一强化,室管膜下和蛛网膜下腔转 移灶也明显强化,髓母细胞瘤(图),小脑蚓部髓母细胞瘤(图),室管膜瘤,概述 占颅内肿瘤35%、占神经上皮肿瘤12%,儿童多 见(1-5岁),70%位于幕下,四脑室最多见,成 人多位于幕上,1020%脑脊液转移病理 起自室管膜细胞,可有钙化、出血、坏死、囊变,影像学表现(CT),平扫 脑室内肿块,形状同脑室,四脑室内者可通过中 孔延到小脑延髓池,沿侧孔到桥小脑角池,等或 稍高密度,50%小圆形钙化、可囊变增强 实性肿瘤均一强化,囊变区不强化,影像学表现(MRI),平扫:T1WI等或低信号,T2WI高信号,钙化、囊 变、坏死时信号不均增强;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四脑室室管膜瘤(图),四脑室室管膜瘤(图),脑膜瘤,临床与病理: 占原发颅内肿瘤15%20%,起自蛛网膜颗粒的蛛网膜 帽细胞,4060岁女性多见;常见矢状窦旁、大脑凸 面、鞍区、大脑镰等,为颅内脑外肿瘤,有完整包膜, 血供丰富,常有钙化,可引起颅骨增生或破坏WHO分为: 典型或良性、不典型与间变性即恶性脑膜瘤,影像学表现(CT),平扫: 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均一高或等密度肿块,边 界清楚,以广基和颅骨内板或硬膜相连;常有点 状、不规则或全部钙化,可见相邻颅骨骨质增生 或破坏。少数表现不典型,呈低密度,恶性者不 具特征性增强: 多明显均一强化,影像学表现(MRI),平扫: T1WI、T2WI均与脑皮质等信号,瘤周可见受压脑 皮质为“皮质扣压征”。瘤内及周围可见血管流 空信号增强: 明显均一强化,邻近脑膜可见“脑膜尾征”,左额脑膜瘤(图),左顶镰旁脑膜瘤(图),右侧CPA脑膜皮型脑膜瘤(图),左额过渡型脑膜瘤(图),枕大孔区脑膜瘤(图),左额脑膜瘤伴骨破坏(图),垂体腺瘤,占颅内原发肿瘤10%,发病年龄为3060岁,75%垂 体瘤因激素异常为有内分泌功能的腺瘤;25%为无 功能腺瘤病理学:直径10mm者为微腺瘤;直径10mm者为 巨腺瘤,可有囊变、坏死、出血,影像学表现(CT),平扫:微腺瘤多难以显示,巨腺瘤为鞍内鞍上等或稍高 密度影,囊变、坏死、出血使密度不均,蝶鞍扩大,鞍 背变薄鞍底下陷增强:微腺瘤需呈冠状薄层扫描,可见垂体内低密度病 变,且造成垂体上缘局部上凸,垂体柄倾斜和鞍底局部 首先破坏下陷;巨腺瘤为均一或不均一强化,影像学表现(MRI),平扫:微腺瘤常使垂体上缘上凸,垂体柄偏移,肿瘤多 在T1WI为低、T2WI为高信号,巨腺瘤在T1WI和T2WI均与 脑皮质等信号,合并囊变、坏死、出血时信号不均。肿 瘤可向周围生长侵及周围结构增强:微腺瘤强化较正常垂体慢,增强早期为低信号区, 延迟后强化,晚期可与正常垂体等信号。巨腺瘤呈均一 或不均一强化,并能清楚显示海绵窦受累情况,垂体微腺瘤(图),垂体巨腺瘤(图),垂体瘤囊变(图),侵袭性垂体瘤(图),颅咽管瘤,先天性肿瘤,源于胚胎Rathke囊鳞状上皮残余,占 原发颅内肿瘤的3%5%。多见于儿童。多位于鞍上病理学:70%95%为囊性,内含胆固醇结晶、角蛋 白,瘤体和囊壁常有钙化。少数为实性,影像学表现(CT),平扫: 为鞍上低密度肿块,边界清楚,囊内蛋白含量高 或实性者可呈等或高密度。可见钙化,呈蛋壳样增强: 囊壁呈环状强化,实性者为均一强化,影像学表现(MRI),平扫: 信号与囊液成分有关。T1WI多为低信号,囊内蛋 白浓度高或出血时可呈高信号,T2WI多为高信号增强: 囊壁及实体部分明显强化,颅咽管瘤(图),颅咽管瘤(图),松果体区肿瘤,生殖细胞起源肿瘤生殖细胞瘤最常见,松果体区肿瘤50%畸胎瘤起自松果体实质的肿瘤松果体细胞瘤、成松果体细胞瘤神经上皮起源肿瘤星形细胞瘤邻近结构肿瘤小脑幕缘脑膜瘤非肿瘤性病变 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蛛网膜囊肿,生殖细胞瘤,源于胚生殖细胞,原发脑瘤的1%2%,占松果体区肿 瘤50%,是松果体区常见肿瘤;发病高峰1020岁, 男性多见,肿瘤也可发生在鞍上、基底节和丘脑病理学:肿瘤为实性,少有出血、坏死、囊变,可有 钙化,常发生脑脊液播散,影像学表现(CT),CT平扫: 边界清楚类圆形等或略高密度肿块,钙化的松果体 被肿瘤包绕为典型表现,常有梗阻性脑积水 CT增强: 明显均一强化,影像学表现(MRI),MRI平扫: T1WI为等信号,T2WI为等或稍高信号,肿瘤内小 囊或坏死灶呈T1低T2高信号MRI增强: 明显强化,发生脑脊液播散时,脑室壁及蛛网膜 下腔内可见线状强化,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图),鞍上、松果体、基底节生殖细胞瘤(图),生殖细胞瘤放疗前、后(图),听神经瘤,占颅内原发肿瘤的8%10%。4060岁为发病高峰,多起自内耳道前庭神经,早期位于内耳道内,后长入脑桥小脑角池,多为神经鞘瘤,可有囊变、坏死、出血;多发者见于神经纤维瘤病型患者,影像学表现(CT),CT平扫: 小脑角区类圆形等或囊性低密度肿块,少数为高 密度,70%90%内耳道锥状或漏斗状扩大,占位 效应明显,脑干、四脑室受压变形CT增强: 半数均一,其次为不均一,少数环状强化,影像学表现(MRI),MRI平扫: T1WI为等或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囊变坏死呈 T1低T2高信号MRI增强: 均一或不均一强化,少数环状强化,听神经瘤(图),左侧听神经鞘瘤(图),左侧听神经鞘瘤(图),转移瘤,占颅内肿瘤2%10%,按部位可分为颅骨、硬脑膜、柔 脑膜、脑实质型,原发肿瘤多为肺癌,也见于乳腺癌、 胃癌、结肠癌、肾癌、甲状腺癌、绒毛膜癌、等;转移 途径多为血行,也可直接浸润或脑脊液播散,多位于皮 髓质交界区病理学:70%80%多发,与脑质分界清楚。肿瘤生长迅速,中心常有坏死、囊变、出血,周围水肿明显,影像学表现(CT),CT平扫:皮质及皮质下区类圆形等或低密度病灶,也可为 略高密度或囊性;肿瘤易出血、坏死、囊变,瘤周水肿明显,病灶常多发,硬脑膜转移为硬膜局限性增厚、硬脑膜 结节,颅骨转移为局部骨破坏区伴软组织肿块,影像学表现( CT ),CT增强:脑实质转移瘤多呈均一或环状强化,室管膜下转 移则为沿脑室周围出现带状强化影,柔脑膜转移为脑池、 脑沟弥漫强化和皮质结节,硬脑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