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学复习练习题作业答案_第1页
电磁学复习练习题作业答案_第2页
电磁学复习练习题作业答案_第3页
电磁学复习练习题作业答案_第4页
电磁学复习练习题作业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次作业(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叠加原理)一 选择题 C 1 下列几个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 电场中某点场强的方向,就是将点电荷放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B) 在以点电荷为中心的球面上, 由该点电荷所产生的场强处处相同 (C) 场强可由 定出,其中 q 为试验电荷,q 可正、可负, 为 FE/ F试验电荷所受的电场力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C 2 在边长为 a 的正方体中心处放置一电荷为 Q 的点电荷,则正方体顶角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A) (B) 201Q206a(C) (D) 203a20 B 3 图中所示为一沿 x 轴放置的“无限长”分段均匀带电直线,电荷线密度分别为 (x0)和 (x0),则 Oxy 坐标平面上点(0,a) 处的场强为 (A) E0 (B) (C) (D) ia02i04ji04【提示】根据 )sn(12xco420aEy对 均匀带电直线 ,21对 均匀带电直线 在(0,a)点的场强是 4 个场强的矢量和 A 4 电荷面密度分别为 和 的两块“无限大”均匀带电的平行平板,如图放置,则其周围空间各点电场强度 随位置坐标 x 变化的关系曲线为:(设场强方向向右为正、向左为负) O+-xy(0, a)O x-a a y+- O -a +a 0/ x (A) E OE-a+a02/x(B)OE-a+a02/x(C)-0/ OE-a+a02/x(D) 0/0/2【提示】依据 及场强叠加02E二填空题5. 电荷为510 -9 C 的试验电荷放在电场中某点时,受到 2010-9 N 的向下的力,则该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_,方向_ 4N / C 2 分向上 1 分6. 电荷均为 q 的两个点电荷分别位于 x 轴上的a 和a 位置,如图所示则 y 轴上各点电场强度的表示式为 , ( 为 y 方向单位矢量) ,场强最大Ejya2/3204j值的位置在 y 7.两根相互平行的“无限长”均匀带正电直线 1、2,相距为 d,其电荷线密度分别为 1 和2 如图所示,则场强等于零的点与直线 1的距离 a 为 d21三计算题8.如图所示,一电荷面密度为 的“无限大”平面,在距离平面a 处的一点的场强大小的一半是由平面上的一个半径为 R 的圆面积范围内的电荷所产生的试求该圆半径的大小 解:电荷面密度为 的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在任意点的场强大小为 E= / (20) 2 分以图中 O 点为圆心,取半径为 rrdr 的环形面积,其电量为 dq = 2rdr 2 分它在距离平面为 a 的一点处产生的场强 2 分2/320drE则半径为 R 的圆面积内的电荷在该点的场强为 +q+q-aaOxy1 2ad1 2 a R O E dr r O3RraE02/32d2 分201Ra由题意,令 E= / (40),得到 R 2 分39.如图所示,真空中一长为 L 的均匀带电细直杆,总电荷为 q,试求在直杆延长线上距杆的一端距离为 d 的 P 点的电场强度 解:设杆的左端为坐标原点 O,x 轴沿直杆方向带电直杆的电荷线密度为 =q / L,在 x 处取一电荷元 dq = dx = qdx / L,它在 P 点的场强: 204dxE2 分20dxLq总场强为 3 分Lxdq02)(44方向沿 x 轴,即杆的延长线方向 10.一个细玻璃棒被弯成半径为 R 的半圆形,沿其上半部分均匀分布有电荷+Q,沿其下半部分均匀分布有电荷Q,如图所示试求圆心 O 处的电场强度 解:把所有电荷都当作正电荷处理. 在 处取微小电荷 dq = dl = 2Qd / 它在 O 处产生场强42020RE 2 分按 角变化,将 dE 分解成二个分量: sinsinx3 分dco2co20y对各分量分别积分,积分时考虑到一半是负电荷0 2 分2/02sinsiRQEx +Q Q R O x y dq R O x y dL ddqx (L+d x) dExO42 分202/2/02 dcoscsRQRQEy 所以 1 分jjEiyx0第三次作业答案(高斯定理和电势 2)1. 以下各种说法是否正确?(回答时需说明理由)(1)场强为零的地方,电势也一定为零。电势为零的地方,场强一定为零。(2)电势较高的地方,电场强度一定较大。电场强度较小的地方,电势也一定较低。(3)场强大小相等的地方,电势相同。电势相等的地方,场强也都相等。(4)带正电的物体,电势一定是正的;带负电的物体,电势一定是负的。(5)不带电的物体,电势一定等于零。电势为零的物体,一定不带电。(6)在静电场中,任一导体都是等势体。【解】 (6)是正确的2. 在均匀电场中各点,下列物理量中:(1)电场强度;(2)电势;(3)电势梯度,哪些是相等的?(A)1 ; 3 (B) 1 ; 2 (C) 3 (D) 2 ; 3【解】 (A)是正确的3. 在一个平面上各点的电势满足下式: 21)()(2yxbyxaUx 和 y 为这点的直角坐标,a 和 b 为常数。求任一点电场强度的 Ex和 Ey两个分量。(A) ,22/122 yxb22/12yxba(B) ,222yx22a(C) ,222a22/1yxyxb【解】由 知 正确的答案是(A)xUEyE4. 两个带等量异号电荷的均匀带电同心球面,半径分别为 R10.03 m 和 R20.10 m已知两者的电势差为 450 V,求内球面上所带的电荷【解】:设内球上所带电荷为 Q,则两球间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R1rR 2)20E5两球的电势差 212104dRRrdQrEU2104R 2.1410 -9 C 1205. .图示为一个均匀带电的球层,其电荷体密度为 ,球层内表面半径为 R1,外表面半径为R2设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求空腔内任一点的电势【 提示 】由高斯定理可知空腔内 E0,故带电球层的空腔是等势区,各点电势均为 U。 在球层内取半径为 rrdr 的薄球层其电荷为 dq = 4r2dr该薄层电荷在球心处产生的电势为 00/整个带电球层在球心处产生的电势为 21000dd21 RrUR因为空腔内为等势区所以空腔内任一点的电势 U 为 210另外:根据场强的分布及电势定义 计算,也可(此处略) 。 lEd3. 教科书 P95-1-52(公式巨多,待我不懒时打出来给你们)第四次作业答案一选择题 C 1 如图所示,一封闭的导体壳 A 内有两个导体 B 和CA、C 不带电,B 带正电,则 A、B、C 三导体的电势 UA、U B、U C的大小关系是 (A) UA = UB = UC (B) UB UA = UC (C) UB UC UA (D) UB UA UC【提示】首先根据静电感应确定空间电荷的分布;再由电荷的分布画出电场线的分布,依电场线判断电势的高低。 C 2 半径为 R 的金属球与地连接。在与球心 O 相距 d =2R 处有一电荷为 q 的点电荷。如图所示,设地的电势为零,则球上的感生电荷 为:(A) 0 (B) (C) - (D) q22q【提示】静电平衡以后金属球是等势体,且由于接地球体上电势处处为零。依据球心电势为零有:0042qoodqRO R1 R2 A BC O R d q 6Rqdoqo24R 2q B 3 一“无限大” 均匀带电平面 A,其附近放一与它平行的有一定厚度的“无限大”平面导体板 B,如图所示已知 A 上的电荷面密度为+ ,则在导体板 B 的两个表面 1 和 2 上的感生电荷面密度为: (A) 1 = -, 2 = + (B) 1 = , 2 = 2(C) 1 = , 1 = (D) 1 = -, 2 = 0 22【提示】静电平衡以后,平面导体板 B 内部的场强为零,则有关系式 ( )0201又由电荷守恒定律,根据原平面导体板 B 电量为零有关系式 1S+ 2S=0 (2)联立(1) (2)便得二填空题4.地球表面附近的电场强度约为 100 N /C,方向垂直地面向下,假设地球上的电荷都均匀分布在地表面上,则地面带_负_电,电荷面密度 =_(真空介电常量 0 = 8.8510-12 C2/(Nm2) )【提示】根据电场方向,判断地球表面带负电;静电平衡以后,地表面附近的场强为 ,由此得出电荷面密度 (略)0E5在一个不带电的导体球壳内,先放进一电荷为+q 的点电荷,点电荷不与球壳内壁接触。然后使该球壳与地接触一下,再将点电荷+q 取走。此时,球壳的电荷为_-q _,电场分布的范围是_球壳外的整个空间_。6一孤立带电导体球,其表面处场强的方向_垂直于 _表面;当把另一带电体放在这个导体球附近时,该导体球表面处场强的方向_仍垂直于_表面。三计算题7.两金属球的半径之比为 14,带等量的同号电荷当两者的距离远大于两球半径时,有一定的电势能若将两球接触一下再移回原处,则电势能变为原来的多少倍?【提示】因两球间距离比两球的半径大得多,这两个带电球可视为点电荷.设两球各带电荷 Q, 若选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 则两带电球之间的电势能为A B+ dA BS7( 式中 d 为两球心间距离)当两球接触时,电荷将在两球间重新分配。因两球半径之比为 1 : 4,故两球电荷之比 Ql : Q2 = 1 : 4。Q2 = 4 QlQl +Q2 =Q1+4Q1 =5Q1 =2QQl = 2Q/5, Q2 = 8Q / 5此时的电势能为 00164Wd8.有一“无限大 “的接地导体板 ,在距离板面 b 处有一电荷为 q 的点电荷。如图所示,试求:(1) 导体板面上各点的感生电荷面密度分布; (2) 面上感生电荷的总电荷。【提示】金属板接地使其左壁面电荷密度为零。设 A 为右壁上任意一点,在右壁上取包含 A 点的面元 ,在板内极近 A 处取一点 B(正对 A 点) ,其场强 (静电平衡时场强为零)看S )(BE作三个部分叠加而成:(1) 点电荷激发的场(2) 面元 上的电荷 激发的场相对于 B 点而言是无限大带电平面)(/(3) 金属板右壁上除 外的全部电荷激发的场场强方向都在金属板平面内,即垂S直与金属板方向无场强贡献。故 B 点场强在垂直于金属板方向的平衡方程为: 02)(cos4/320Abq(设 O 点是从电荷 向金属板做的垂线的垂足, 为 与 连线的夹角)qo所以 32/ cos)(bA可见,金属板右壁的感应电荷,在以 O 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有着相同的电荷密度。感应电荷的总量为 qrdbqrdq 2cos2)( 32/( 为金属板上任意一点到 O 点的距离,在那里取宽为 的“圆周” ,其上有相同的面电r荷密度)第五次作业答案三选择题 C 1 两个半径相同的金属球,一为空心,一为实心,把两者各自孤立时的电容值加以比较,则 b q8(A) 空心球电容值大 (B) 实心球电容值大 (C) 两球电容值相等 (D) 大小关系无法确定 C 2 两只电容器,C 1 = 8 F,C 2 = 2F,分别把它们充电到 1000 V,然后将它们反接( 如图 10-8 所示),此时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A) 0 V (B) 200 V(C) 600 V (D) 1000 V 【提示】 CUCQ32121 106VFU 5321四填空题3. 如图所示,电容 C1、C 2、C 3 已知,电容 C 可调,当调节到 A、B两点电势相等时,电容C =_ C2 C3 / C1 3 分4. 一空气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 C,两极板间距离为 d充电后,两极板间相互作用力为 F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_,极板上的电荷为_ 2 分d/2 2 分C三、计算题5.三个电容器如图联接,其中 C1 = 1010-6 F, C2 = 510-6 F, C3 = 410-6 F,当 A、 B 间电压 U =100 V 时,试求: (1) A、 B 之间的电容; (2) 当 C3被击穿时,在电容 C1上的电荷和电压各变为多少? 【提示】(1) AB 72.321312(2)如果当 C3 被击穿而短路,则电压加在 C1 和 C2 上,UqV311 0,06. 两导体球 A、B 的半径分别为 R1=0.5m,R 2 =1.0 m,中间以导线连接,两球外分别包以C1 C2C3 CABC1 C2 A B C1 C2 C3 U B R2 R1 A 9内半径为 R =1.2 m 的同心导体球壳(与导线绝缘) 并接地,导体间的介质均为空气,如图所示已知:空气的击穿场强为 3106 V/m,今使 A、B 两球所带电荷逐渐增加,计算:(1) 此系统何处首先被击穿?这里场强为何值?(2) 击穿时两球所带的总电荷 Q 为多少?( 设导线本身不带电,且对电场无影响。)【解析】(1) 两导体球壳接地,壳外无电场导体球 A、 B 外的电场均呈球对称分布今先比较两球外场强的大小,击穿首先发生在场强最大处设击穿时,两导体球 A、 B 所带的电荷分别为 Q1、 Q2,由于 A、 B 用导线连接,故两者等电势,即满足: RQR02200110 447/2两导体表面上的场强最强,其最大场强之比为 44/2120210max21 RQREB 球表面处的场强最大,这里先达到击穿场强而击穿,即 mV/3620ax2(2) ,CQ4103.CQ42117.击穿时两球所带的总电荷为 。3第六次作业题答案1、把 C1=2.0 微法和 C2=8.0 微法的电容串联后加上 300 伏的直流电压。(1) 求每个电容器上的电量和电压。(2) 去掉电源,并把 C1 和 C2 彼此断开,然后把它们带正电的两极接在一起,求每个电容器上的电量和电压。(3) 如果去掉电源,并把 C1 和 C2 彼此断开后,再把它们带异号电荷的的两极板接在一起,求每个电容器上的电压和电量。解:(1)串联电容器每个电容器上的电量相同,设为 (此即串联电容器的总电量) ,)(21Q而串联电容器的总电容为 , 21故 库仑408.CUQ两个电容器上的电压比为 而 伏12321所以 伏 伏4062(2)这种联法是电容器的并联,并联后每个电容器上的电压相同,设为 /U10题示的接法中,总的电量是 库仑421/ 106.9)(Q(若其中一个电容器 1 带正电的一极与另外一个电容器 2 带负电的一极连接在一起,而使电容器 1 带负电的一极与另外一个电容器 2 带正电的一极连接在一起,也是并联,只是并联后电容器的总电量为) , 21Q总的电容为 21/C所以,并联后总的电压(亦即每个电容器上的电压)为 伏96/CQU每个电容器上的电量比为 412/1CQ每个电容器上的电量为 库仑 库仑/109.4/21068.7(3)这种情况下,电荷全部中和,电量为零,所以每个电容器上的电压也为零。2、面积为 S 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板间距为 d(1)插入厚度为 d/3,相对介电系数为 r 的电介质,其电容改变多少?(2)插入厚度为 d/3 的导体板,电容改变多少?(3)上下移动电介质或导体板,对电容变化有无影响?(4)将导体板抽出,是否要做功?功的数值是多少?解:(1)设电容器上板为 A 面,下板为 B 面,电介质上表面为 C 面,下表面为 D 面。未插入电介质前,电容器的电容为 EdQUdSCBOA0插入后,两板的场改变(各点的 值不变,但 值不同) ,因此电压也改变。电压变为)12(3)12(3 33rBOAr rBDCBAUEdU 所以,插入后,两板间的电容为 021)( CUQQrBOArBA 电容的改变量为 ,可见,插入电介质后电容增加。0021CCr(2)若 C、D 为导体板,则 C、D 为等电势(静电平衡导体的内部场强为零,导体为等势体) ,此时两板间的电势差为d/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 、 3、 、SCI、 3、 、 E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09年 度 “上 海 理 工 大 学 比 翼 双 飞 模 范 佳 侣 ”推 荐 表 、 、 、 、 、 、 、 、 、 、 、 、 45 、 、 、 、 、 、 、 6566454 、 、 、 、 、 46 、 、 、 、 、 、 、 5274943 、 、 、 、 60、 67、 1403、 、 、 65494254 、 、 2043 、 、 、 1 、 、 、 、 、 、 、 、 21 、 、 150、 、 1、 206、 、 、 、 2、 207、 、 20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 、 199.5、 2、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 “863”、 、 、 3、 、 、 、 、 、 、 、 、 、 4、 、 、 、 、 5、 206、 、 、 、 208、 、 、 、 6、 207、 20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9、 、 、 、 、 、 、 209、 、 、 、 、 、 、 、 ,、 、 4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 II、 5.7、 、 、 0.9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3、 、 、 、 、 、 、 、 、 、 、 、 、 、 、 、 、 、 、 3、 、 、 、 “863”、 、 、 、 、 、 、 199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9、 4、 、 、 、 、 、 、 、 2009、 、 、 、 、 、 、 、 、 、 、d/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 、 3、 、SCI、 3、 、 E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09年 度 “上 海 理 工 大 学 比 翼 双 飞 模 范 佳 侣 ”推 荐 表 、 、 、 、 、 、 、 、 、 、 、 、 45 、 、 、 、 、 、 、 6566454 、 、 、 、 、 46 、 、 、 、 、 、 、 5274943 、 、 、 、 60、 67、 1403、 、 、 65494254 、 、 2043 、 、 、 1 、 、 、 、 、 、 、 、 21 、 、 150、 、 1、 206、 、 、 、 2、 207、 、 20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 、 199.5、 2 、 、 、 、 、 、 、 、 、 、 、 、 、 、 、 、 、 、 、 201、 “863”、 、 、 3、 、 、 、 、 、 、 、 、 、 4、 、 、 、 、 5、 206、 、 、 、 208、 、 、 、 6、 207、 20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9、 、 、 、 、 、 、 209、 、 、 、 、 、 、 、 ,、 、 4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 II、 5.7、 、 、 0.9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3、 、 、 、 、 、 、 、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