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化产业化现状分析_第1页
民间文化产业化现状分析_第2页
民间文化产业化现状分析_第3页
民间文化产业化现状分析_第4页
民间文化产业化现状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间文化产业化现状分析从国家层面到市级层面,文化产业的发展都得到了政策的扶持。在政策红利的影响下,发挥好民间文化的产业发展对文化产业的积极推动有着重大的影响。文化的发展是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其发达程度彰显了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民间文化有其独特的魅力,其中的商业属性亟待人们进行挖掘。其也有传承性,在推广及商业化的过程中也有很大的困难。在科技迅速发展和经济形态变迁的影响下,民间文化已呈现出其原有的实用性正逐步减弱、文化性更加凸显的特征。1997 年,文化产业概念首次在党的十五大中被提及,自此开启了文化产业发展新纪元。十八大明确提出加快文化产业的市场体系建设,并提出坚持文化产业的社会属性、经济属性与社会属性并重发展的新思路。2012 年 3 月 28 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指出在新经济常态下,推动文化产业作为我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17 年 3 月 30 日,绵阳市人民政府发布了绵阳市“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 2020 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在 2013年 72.68 亿元的基础上翻一番,总量达到 175 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7%;形成较为健全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文化要素支撑体系和文化政策保障体系;文化产业主要发展指标位居全省乃至西部地区前列,为建成西部文化强市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可以看出,从国家层面到市级层面,文化产业的发展都得到了政策的扶持。在政策红利的影响下,绵阳市民间文化的产业化现状、商业前景如何等问题亟待解答。本文以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研究对象,搜集了截至 2016 年绵阳市申报成功的 157 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剔除重复及无资料项目共 43 项,数据来源于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官网),并做出了梳理,将其发展现状总结如下:一、全市民间文化产业化比例较低笔者将产业化判断定义为以下两个标准:一是具有文化属性,其产品的最终形式可能表现为有物质形态的文化产品,也有可能是以交换为目的的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文化服务,但其产品的文化黏度高,具有不可分割性;二是具有商品属性,并在商品属性的驱动下完成了文化的产业化、工业化,其生产、流通、储存、销售等流程符合标准工业化的要求,实现自我累积并且能够扩大再生产。从全市情况来看,截至 2016 年,共有 200 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请成功,充分说明绵阳市民间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得到了有效的开展并且是卓有成效的。而按照前文的判断标准,绵阳市仅有 28 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了产业化,在绵阳市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的同时,需要实现民间文化产业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产业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食品行业分布最多,而且产业化效果最好,而其他行业涉入很少,服务行业没有。食品行业中,虽然归属于安州区的企业最多,但产业化的效果较差且辐射范围非常有限,仅在本地及周边区域有一定的影响力,如谷花糖、张包蛋、红酥及焦鸭子这样生产流程较为传统、企业规模较为局限的传统技术应用企业。而北川县在旅游产业的带动影响下,企业的发展显得更为成熟一些,其中有注册资金为 2000 万的北川羌山雀舌茶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为 1000 万的北川禹珍实业有限公司,将北川县的茶艺、腊肉制作工艺、酿酒工艺等传统技艺更好地保存和传承下来,并赋予了其更深的文化内涵,而品牌成功打造,不仅能为羌区农民增加更多的收入,带动北川县区域经济,更能反过来促进民间文化的发展并走出国门。江油市的表现也不俗,其中中坝口蘑酱油酿造工艺的技术应用也呈现出较高的水平,经过原有国营企业的改制成立了清香园公司,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的良好结合。其他行业中,较为突出的有属于医药制品的江油市中坝附子栽培及炮制工艺的技术应用,成立了四川江油中坝附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所生产的“中坝牌”附子系列产品,获得“全国中药饮片诚信品牌”称号,被授权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识,不仅创造了经济价值,而且还先后承担了科研及发明项目多项,可谓达到了民间文化在新的经济环境中的协同发展的较高水平。总体来看,在已鉴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中,绵阳市民间文化产业化程度普遍较低,产业化的项目占比为 17.83%,仍需挖掘有商业潜能和社会效益的民间文化项目。而在已产业化的非遗项目中,行业差距较大,规模参差不齐,有发展较好的大型企业,也有仍沿用传统商业模式的大型作坊。从效益显著的企业经验来看,良好适宜的商业运作确实能为民间文化赋予新的意义,从而为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提供更好的环境。二、全市民间文化产业化比例类别差异大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内容将其分为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医药、传统音乐、民间文学、民俗、曲艺。由于内容各有不同,最终的表现形式也不一样,可以形成具有物质形态的具体事物,例如食品、药品等;也可以展现为某种满足精神需求的演出或者集体活动,例如舞蹈、祭祀活动等。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类别众多,但产业化发展较为单一,仅传统技艺的产业化程度最高,达到 63.89%,其他类别中也仅有传统美术、传统医药、民间文学有产业化的发展。传统技艺中,与物化形态结合较为紧密的食品、工艺品、木材制品等文化产品产业化发展较好,而与劳务形式结合较为紧密的民间文化在产业化上处于原始未开发状态。但是在以物化文化产品为主的企业中,食品企业较多,且大多数企业仍沿用传统商业模式,销售辐射范围较窄,在运作中仍有家庭作坊的影子,亟须进一步转型升级,引进先进的商业模式,扩大销售范围,提升产品品质。三、全市民间文化产业化比例地域差异大全市民间文化鉴定成功项目最多为三台县、北川羌族自治县及梓潼县,而最少的区县为游仙区、江油市和平武县。其中项目最多的为三台县,但 33 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产业化项目仅为 4 项,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较少的区县在非遗项目转化为产业化的情况上并不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少而产业化程度低,相反表现得较高,其中游仙区总共 3 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产业化项目就有 2 项。四、全市民间文化传承人人数与产业化现状冯骥才先生认为,“非遗后”时代既是“新时期工作的肇始”,也会产生新的问题。而在城镇化的浪潮下,现在乡村年轻人均到外地务工,同时民间文化更多时候表现为极为严格的候选人筛选和极其复杂烦琐的手工制作或者表演过程,更多的本地人不愿意传承民间文化而选择外出务工。经整理发现,全市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仅有 1 人,共 82 项,占比 52.23%。而并非传承人更多产业化的项目更多,反而更多产业化的项目集中在仅有 1 人、2 人的项目中。因而传承人在不同的民间文化中确实作用弹性较大,若能开发民间文化的商业价值,传承人在保护和传承文化的工作上会表现得更加活跃和有效,反而一些濒临灭绝的文化由于文化本身的商品属性缺失,更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才能将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保留下来。五、全市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级别与产业化现状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为联合国教科文初选名录、国家级、省级及市级。根据对绵阳市 157 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整理发现,国家级共有 6 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其中仅有 1 项属于产业化项目,是位于三台县的豆豉酿制技艺(潼川豆豉酿制技艺),此项目创立了潼川豆豉品牌,拉动了三台县及周边地区的经济,而其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多为非物化形态的民间文学、民俗、民间舞蹈等,很难形成产业链,但可以根据当地旅游资源进行挖掘。而 36 项省级项目中,除开产业化较高的食品行业,还出现了工艺品制作行业企业,平武县的羌绣传统刺绣工艺就在商业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功。而 114 项市级项目中产业化的企业更多地集中在食品行业,如安州区的红酥、张包蛋、特色鲜米粉、焦鸭子;北川羌族自治县的老腊肉、古羌茶;江油市的中坝酱油、桂华斋米花糖。而且普遍表现为企业规模正在从家庭作坊向传统企业过渡,极少数企业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技助力发展,更多企业的影响力和辐射范围局限于本地及周边有限区域,而不能扩大企业的销售范围。在信息技术发达,“互联网+”及手机的普及率极高的现状下,如何能扩大企业的规模,形成更加有效的生产模式和销售模式,增加产值,是现在大多数产业化民间文化产业的困境。根据对绵阳市民间文化发展情况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