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毕业设计-四星件数控加工工艺的设计【通过答辩说明书+CAD图纸】_第1页
数控毕业设计-四星件数控加工工艺的设计【通过答辩说明书+CAD图纸】_第2页
数控毕业设计-四星件数控加工工艺的设计【通过答辩说明书+CAD图纸】_第3页
数控毕业设计-四星件数控加工工艺的设计【通过答辩说明书+CAD图纸】_第4页
数控毕业设计-四星件数控加工工艺的设计【通过答辩说明书+CAD图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共 36 页 第 1 页 常常 州州 轻轻 工工 职职 业业 技技 术术 学学 院院 题 目 四星件的数控加工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指导教师 职 称 日 期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共 36 页 第 2 页 摘 要 数控是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技术。数控加工在现代化生产中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 对于现代制造业,数控机床非常适合那些形状复杂、精密和批量小的零件。而一般的普通机床根本无法满足这个要求。就连仿形机床和组合机床也解决不了高精度与小批量这个矛盾。因此数控加工非常适合航空、航天、电力、交通和电子等制造业的零件加工技术。 零件加工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产品的高精度、多样性和批量小的矛盾。这就要求从机床到数控都需要柔性 。 有了很大的柔性。 现代的数控机床其突出的优点是可以进行高精度加工和多样化加工,完全可以取代其他的加工方法。由于数控机床是按照预定的程序自动加工,加工过程不需要人工干预,加工精度还可以通过软件进行校正及补偿,因此可以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稳定产品的质量。特别对于多品种、少批量的零件更是如此。 在这里通过对工件图形结构分析、精度分析、毛坯余量分析、结构工艺性分析。有如下的加工工艺过程: 在加工过程中考虑到工件的精度和表面粗造度,分粗加工和精加工。粗加工时刀具的半径补 偿值设定为 加工结束后测量一次工件的尺寸,然后 修改刀具的半径补偿值主轴的转速和进给速度对工件进行精加工。 操作过程中,夹具选用平口钳,工件底面放垫块,保证底面与工作台平行,约束三个自由度,后侧面紧贴平口钳,约束两个自由度。 考虑到机械加工的经济性,我选择用普通铣床加工基准面 A。然后以基准面于 工件外轮廓全是由曲线组成,不便于夹装和定位,我选择先加工孔和形腔。 根据先面后孔、先主后次的原则,又由于是用平底铣刀进行铣削加工无法下刀太深,所以我选择先加工孔再加工形腔。 工 件外轮廓全是由曲线组成,不便于夹装和定位,所以必须和配合件配合加工,配合时以上表面和中心为定位基准进行加工。 关键词: 数控技术, 华中世纪星 刀具型号,切削用量,手工编程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共 36 页 第 3 页 目 录 第一章 数控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3 第二章 数控加工工艺和工序分析 9 10 件图样分析 10 位基准选择 12 艺方案拟定 13 工设备选择 15 16 16 夹方案和夹具的选择 17 刀路线的确定 17 择刀 具 17 定切削用量 18 定工序尺寸 18 第三章 数控加工程序 19 第四章 总结 20 致谢 21 参考文献 表 26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共 36 页 第 4 页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共 36 页 第 5 页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共 36 页 第 6 页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共 36 页 第 7 页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共 36 页 第 8 页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共 36 页 第 9 页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共 36 页 第 10 页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共 36 页 第 11 页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共 36 页 第 12 页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共 36 页 第 13 页 第一章 数控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数控技术对传统机械制造业的渗透产生了机电一体化产品:数控机床。当前国内外 术的现状,包括开放体系结构的采用、高精高速高效功能的提高、软件数字伺服技术以及网络系统的发展等。然后 术在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及数字化等的发展趋势。为了把我国 业搞上去,提出发展 业要注重系统配套、可靠性、重视创新和加强服务的一些对策。 控技术国内外 的 现状: 放结构的发展 数控技术从发明到现在,已有近 50 年的历史。按照电子器件的发展可分为五个发展阶段:电子管数控,晶体管数控,中小规模 型计算机数控,微处理器数控;从体系结构的发展,可分为以硬件及连线组成的硬数控系统、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组成的 者也称为软数控系统:从伺服及控制的方式可分为步进电机驱动的开环系统和伺服电机驱动的闭环系统。 数控系统装备的机床大大提高了加工精度、速度和效率。人类发明了机器,延长和扩展人的手脚功能:当出现数控系统以后,制造厂家逐渐希望数控系统能部分代替机床设计师和操作者的大脑,具有一定的智能,能把特殊的加工工艺 、管理经验和操作技能放进数控系统, 同时也希望系统具有图形交互、诊断功能等。首先就要求数控系统具有友好的人机界面和开发平台,通过这个界面和平台开放而自由地执行和表达自己的思路。这就产生了开放结构的数控系统。机床制造商可以在该开放系统的平台上增加一定的硬件和软件构成自己的系统。目前,开放系统有两种基本结构: (1)C 主板:把一块 板插入传统的 器中, 主要运 行 (2)动控制板:把运动控制板插入 的标准插槽中作实时控制用 ,而 放结构在 90年代初形成;对于许多熟悉计算机应用的系统厂家,往往采用第 (2)方案。但目前主流数控系统生产厂家认为数控系统最主要的性能是可靠性,象 存在的死机现象是不允许的。而系统功能首先追求的仍然是高精高速的加工。加上这些厂家长期已经生产大量的数控系统:体系结构的变化会对他们原系统的维修服务和可靠性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不把开放结构作为主要的产品,仍然大量生产原结构的数控系统。为了增加开放性,主流数控系统生产厂家往往采用 (1)方案,即在不变化原系统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一块 提供键盘使用户能把 系在一起,大大提高了人机界面的功能比较典型的如 50/160 180 210系统。有些厂家也把这种装置称为融合系统 (由于它工作可靠,界面开放,越来越受到机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共 36 页 第 14 页 床制造商的欢迎。 软件伺服驱动技术 伺服技术是数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上说,采用计算机控制,控制算法采用软件的伺服装置称为 “ 软件伺服 ” 。它有以下优点: (1)无温漂,稳定性好。 (2)基于数值计算,精度高。 (3)通过参数对设定,调整减少。 (4)容易做 成 70年代,美国 司发明了直流力矩伺服电机,从此开始大量采用直流电机驱动。开环的系统逐渐由闭环的系统取代。但直流电机存在以下缺点: (1)电动机容量、最高转速、环境条件受到限制; (2)换向器、电刷维护不方便。 交流异步电机虽然价格便宜、结构简单,但早期由於控制性能差,所以很长时间没有在数控系统上得到应用。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 1971 年,德国西门子的 明了交流异步机的矢量控制法; 1980 年,德国人 展,使矢量控制实用化。从 70 年代末, 数控机床逐渐采用异步电机为主轴的驱动电机。如果把直流电机进行 “ 里翻外 ” 的处理,即把电驱绕组装在定子,转子为永磁部分,由转子轴上的编码器测出磁极位置,这就构成了永磁无刷电机。这种电机具有良好的伺服性能。从 80 年代开始,逐渐应用在数控系统的进给驱动装置上。为了实现更高的加工精度和速度, 90 年代,许多公司又研制了直线电机。它由两个非接触元件组成,即磁板和线卷滑座:电磁力直接作用于移动的元件而无需机械连接,没有机械滞后或螺距周期误差,精度完全依赖于直线反馈系统和分级的支承,由全数字伺服驱动,刚性高,频响好,因而可获得高速度。但由于它的推力还不够大,发热,漏磁及造价也影响了它的广 泛应用。对现代数控系统,伺服技术取得的最大突破可以归结为:交流驱动取代直流驱动、数字控制取代模拟控制、或者把它称为软件控制取代硬件控制。这两种突破的结果产生了交流数字驱动系统,应用在数控机床的伺服进给和主轴装置。由于电力电子技术及控制理论、微处理器等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运算及处理能力的提高,特别是 系统的计算速度大大提高,采样时间大大减少。这些技术的突破,使伺服系统性能改善、可靠性提 高、调试方便、柔性增强。大大推动了高精高速加工技术的发展 。 统的连网 数控系统从控制单台机床到控制多台机床的分级式控制需要网络进行通信;网络的主要任务是进行通信,共享信息。这种通信通常分三级: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共 36 页 第 15 页 (1)工厂管理级。一般由以太网组成。 (2)车间单元控制级。一般由 能进行控制。通过 能形成网络可以实现对零件程序的上传或 F 传:读、写 数据: 据的传送;存贮器操作控制;系统状态采集和远程控制等。更高档次的 行传送和分级管理。 用户与 产厂直接鴀 ?通信:进而,把制造厂家连系一起,构成虚拟制造网络。 (3)现场设备级。现场级与车间单元控制级及信息集成系统主要完成底层设备单机及工 0控制、连线控制、通信连网、在线设备状态监测及现场设备生产、运行数据的采集、存储、统计等功能,保证现场设备高质量完成生产任务,并将现场设备生产运行数据信息传送到工厂管理层,向工厂级提供数据。同时也可接受工厂管理层下达的生产管理及调度命令并执行之。因此,现场级与车间级是实现工厂自动化及 统的基础。传统的现场级大多是基于 分布式系统。其主要特点是现场层设备与控制器之间的连接是一对一,即一个 I/0点对设备的一个测控点。所谓工 0接线方式为传递 4 20拟量信息 )或 24关量信息 )。这种系统的缺点是:信息集成能力不强、系统不开放、可集成性差、专业性不强、可靠性不易保证、可维护性不高。现场总线是以单个分散的、数字化、智能化的测量和控制设备作为网络节点,用总线相连接,实现相互交换信息,共同完成自动控制功能的网络系统与控制系统。因此,现场总线是面向: 字网络技术。现场总线技术的主要特点为:它是数控系统通信向现场级的延伸、数字化通信取代 4 20拟信号、应用现场总线技术,要求现场设备智能化 (可编程或可参数化 ):它集现场设备的远程控制、参数化及故障诊断为一体:由于现场总线具有开放性、互操作性、互换性、可集成性,因此是实现数控系统设备层信息集成的关键技术。它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非常重要。 功能不断发展和扩大 0 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制造技术发展的基础。这里以 5i 150能的发展。这是一台具有开放性,4通道、最多控制轴数为 24轴、最多联动轴数为 24轴、最多可控制 4个主轴的快移速度与分辨率关系如下表。 快速移动速度 m 分辨率 240 1 100 0 1 10 0 01 l 0 001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共 36 页 第 16 页 它的技术 特点反映了现代 1 开放性 2 高级复杂的功能 3 强力的联网通信功能 4 具有高速内装的 的厂商称为 以减少加工的循环的时间 5 先进的操作 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他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 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行业所需装备的数字化已是现代发展的大趋势。从目前世界上数控技术及其装备发展的趋势 来看,其主要研究热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 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及装备的新趋势 效率、质量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可极大地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为此日本先端技术研究会将其列为 5 大现代制造技术之一,国际生产工程学会( 其确定为 21 世纪的中心研究方向之一。 在轿车工业领域,年产 30 万辆的生产节拍是 40 秒 /辆,而且多品种加工是轿车装备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在航空和宇航工业领域,其加工的零部件多为薄壁和薄筋,刚度很差,材料为铝或铝合 金,只有在高切削速度和切削力很小的情况下,才能对这些筋、壁进行加工。近来采用大型整体铝合金坯料 “掏空 ”的方法来制造机翼、机身等大型零件来替代多个零件通过众多的铆钉、螺钉和其他联结方式拼装,使构件的强度、刚度和可靠性得到提高。这些都对加工装备提出了高速、高精和高柔性的要求。 从 会情况来看,高速加工中心进给速度可达 80m/至更高,空运行速度可达 100m/右。目前世界上许多汽车厂,包括我国的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已经采用以高速加工中心组成的生产线部分替代组合机床。美国司的 床进给速度最大达 60m/速为100m/速度达 2g,主轴转速已达 60 000r/工一薄壁飞机零件,只用 30同样的零件在一般高速铣床加工需 3h,在普通铣床加工需 8h;德国 司的双主轴车床的主轴速度及加速度分别达 12*!000r/ 1g。 在加工精度方面,近 10 年来,普通级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已由 10m 提高到 5m,精密级加工中心则从 3 5m,提高到 1 且超精密加工精度已开始进入纳米级 ( 在可靠性方面,国外数控装置的 已达 6 000h 以上,伺服系统的达到 30000h 以上,表现出非常高的可靠性。 为了实现高速、高精加工,与之配套的功能部件如电主轴、直线电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共 36 页 第 17 页 控系统具有多轴控制、多轴联动和符合加工发控制功能 理论上,数控机床只要 3 轴联动,对于三维曲面均能加工能够。实际上 3轴连动对于三维曲面加工,由于很难用上刀具的最佳几何形状进行切削,不仅加工效率低且表面粗糙度高,往往采用手动进行修补,而且在修补的过程中,已加工表也可能丧失精度。 5 轴(坐标)联动数控机床,是数控机床技术制高点标志之一, 5 轴联动数控铣床主要用于大型螺旋浆空间曲面加工,除 X、 Y、 轴外,主要还有刀具轴旋转、工作台旋转这两种方式的复合运动。 采用 5轴联动对三维曲面零件的加工,可用刀具最佳几何形状进行切削,不仅光洁度高,而且效率也大幅度提高。一般认为, 1台 5轴联动机床的效率可以等于 2台 3轴联动机床,特别是使用立方氮化硼等超硬材料铣刀进行高速铣削淬硬钢零件时, 5轴联动加工可比 3轴联动加工发挥更高的效益。但过去因 5轴联动数控系统、主机结构复杂等原因,其价格要比 3轴联 动数控机床高出数倍,加之编程技术难度较大,制约了 5轴联动机床的发展。 当前由于电主轴的出现,使得实现 5 轴联动加工的复合主轴头结构大为简化,其制造难度和成本大幅度降低,数控系统的价格差距缩小。因此促进了复合主轴头类型 5轴联动机床和复合加工机床的发展。 复合加工机床在工件一次安装后,就能完成全部加工工序,不但提高了加工效率,而且提高了精度,实现精益生产。复合加工机床实现了工序复合和工种复合,而工序复合和工种复合是机床集成技术发展最活跃的因素,是当今制造技术发展的总趋势。目前,复合机床产品正在趋于成熟。例如我国江 苏多菱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的车床和加工中心复合的 铣中心,工件主轴转速为6000r/具主轴转速为 10 000r/汉重型机床公司的 刀刀库容量 10把,铣刀刀库容量 32把。对于复合数控机床,数控装置需要增加可以用于进行复合加工的功能,比如铣床需要增加螺锥线功能、三维圆弧功能、刀具中心点控制功能。至于刀具补偿功能,机要考虑车加工,又要考虑铣加工等。 智能化、开放式、网络化成为当代数控系统发展的主要趋势 21 世纪的数控装备将是具有一定智 能化的系统,智能化的内容包括在数控系统中的各个方面:为追求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方面的智能化,如加工过程的自适应控制,工艺参数自动生成;为提高驱动性能及使用连接方便的智能化,如前馈控制、电机参数的自适应运算、自动识别负载自动选定模型、自整定等;简化编程、简化操作方面的智能化,如智能化的自动编程、智能化的人机界面等;还有智能诊断、智能监控方面的内容、方便系统的诊断及维修等。 根据我国的国情,国家不可能拿出很多的资金用语制造 用芯片,国外数控系统生产厂家也不可能转让其核心技术。因此,发展我国数控技术采用 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共 36 页 第 18 页 是因为 硬件、软件资料也日趋完善、丰富,这样基于 数控系统,其功能、性能随着 我们则可以把研究的力量集中于发展数控软件。 开放式数控系统以其极大的优点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共享 结构的开放性和标准化以及日新月异的技术成就,把运动控制、逻辑控制、人机界面、数据处理、通信等功能集成在一台 是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重视新技术标准、规范的建立 如前所述,开放式数控系统有更好的通用性、柔性、适应性、扩展性, 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等国纷纷实施战略发展计划,并进行开放式体系结构数控系统规范 (研究和制定,世界 3 个最大的经济体在短期内进行了几乎相同的科学计划和规范的制定,预示了数控技术的一个新的变革时期的来临。我国在 2000年也开始进行中国的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共 36 页 第 19 页 第二章 数控加工工艺和工序分析 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如下图所示的板类零件外形轮廓复杂,平面加工量较大,还有圆角,内形腔和孔的加工 所以要选择数控铣床加工 件图样分析 ( 1)图形结构分析 : 如图所示工件是一个四星件,外轮廓由圆弧组成,曲线较为复杂工件以 A 面为加工基准,上表面有平行度和粗糙度要求在上表面上有一个带有 10 倒角的内行腔和 26的孔 ()精度分析: 基准面,上表面和形腔底面的粗糙度均为 26的垂直度为 上表面和形腔底面与基准面 3)毛坯余量分析 : 毛坯选 尺寸为 120粗加工余量为 4)结构工艺性分析 : 数学模型无曲面重叠现象,曲 面参数分布合理、均匀,曲面没有异常的凸起和凹坑。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共 36 页 第 20 页 定位基准选择 : 加工上表面及内部各型腔时以下表面及侧面为基准。加工外轮廓以配合件(见图 12)为基准定位 . 工艺方案拟定 通过查阅数控加工工艺教科书,得出各表面的加工方案如下: 下表面 粗铣 精铣 上表面 粗铣 精铣 各型腔底面及侧面 粗铣 精铣 孔 26 钻 扩 粗镗 半精镗 外轮廓 粗铣 精 铣 加工设备选择 工件为板类零件外轮廓的加工, 平面加工量较大,还有圆角,内形腔和孔的加工 所以要选择数控铣床加工 在此我 用 华中世纪星 系统稳定性好,耐用度高,加工精度高。 华中世纪星 控系 统。这是一种具有全功能的数控系统。华中世纪星 用先进的开放式体系结构,内置嵌入式工业置 或 彩色液品显示屏和通用工程面板,集成进给轴接口、主轴接口、手持单元接口、内嵌式 持硬盘、电子盘等程序储方式以及软驱、 太网等程序交换功能、具有低价格、高性能、配置灵活、结构紧凑、易于使用、可靠性高的特点。 可选配各种类型的脉冲式( 模拟式交流伺服驱动单元或步进电机驱动单元以及 元。 除标准机床控制面板外,配置 40路开关量输入和 32路开关量输出接口、手持单元接口、主轴控制与编码器接口。还可扩展远程 128 路输入 /128 路输出端子板。 采用 ( )彩色液晶显示器(分辨率为 640480 ),全汉字操作界面、障诊断与报警、加工轨迹图形显示和仿真,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和使用。 采用国际标准 G 代码编程,与各种流行的 有 : ( 1) 直线插补、圆弧插补、螺纹切削、刀具补偿、宏程序、恒线速切削等功能。 ( 2) 反向 间隙和单、双向螺距误差补偿功能。 ( 3) 内置 松实现机床数据通讯。 ( 4) 扩充至 16序断电存储, 16扩充至此 32工内存缓冲区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共 36 页 第 21 页 零件加工工序分析 数控加工工序分三道: 第一道工序:铣削加工下表面。 第二道工序:铣削加工上表面、内部型腔、孔和倒角。 第三道工序:铣削加工外轮廓。 工步骤 工步 1:粗铣加工下表面。 加工内容是下表面,根据平面加工方案,以上表面为粗基准先粗铣下表面。 工步 2:精铣下表面 加工内容是:根据平面加工方案,为保证零件的精度和粗造度,提高主轴转速,和切削速度。 工步 3:粗铣加工上表面。 加工内容是上表面,根据平面加工方案,以下表面为粗基准先粗铣上表面。 工步 4:精铣上表面 加工内容是:根据平面加工方案,为保证零件的精度和粗造度,提高主轴转速,和切削速度。 工步 5:粗铣 52腔并倒 加工内容是:根据加工方案,以底面和侧面为定位基准,考虑到精加工,根据零件的材料和刀具的刚性留 工步 6:精铣 52腔并倒 加工内容是:根据加工方案,以 底面和侧面为定位基准,为保证零件的精度和粗造度,提高主轴转速,和切削速度。 工步 7:钻孔 加工内容是:根据加工方案,以底面和侧面为定位基准,钻 12通孔。 工步 8:扩孔达到 加工内容是:根据加工方案,以底面和侧面为定位基准,在钻 12 通孔的基础上用 16里铣刀进行扩孔并倒角。 工步 9:镗达到 26 加工内容是:根据加工方案,以底面和侧面为定位基准进行镗孔,达到加工要求精度。 工步 10:粗、精加工外轮廓 加工内容是:根据加工方案,以 配合件为定位基准,进行外行铣削,从而 达到加工要求精度。 夹方案和夹具的选择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共 36 页 第 22 页 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 采用平口钳定位,比较合理。 可以看出工件只有厚度、平面度和垂直度要求较高,并不需要限制工件的全部自由度,只要限制 X, Y 方向的旋转和 Z 轴的移动,所以我们选择不完全定位原理。 板料底面约束工件 、 Y 轴旋转三个自由度,后表面约束 Y 轴移动 Z 轴旋转两个自由度。 综上所述,定位元件我选择了支承板,夹具我选择了机用平口钳。机用平口钳适用于中小尺寸和形状规则的工件安装,它是一种通用夹具,一般有非旋转式和旋转式两种。前者刚性较好,后者底座上有一刻度盘 ,能够把平口钳转成任何角度。在安装平口钳时必须先将底面和工作台面擦干净,利用百分表校正钳口,使钳口相应的坐标轴平行,以保证铣削的加工精度。 择刀具 常用的切削刀具有: ( 1)孔加工刀具 孔加工刀具有中心钻、麻花钻、扩孔钻、绞刀、镗刀、丝锥等。 ( 2)铣削刀具 铣刀是刀齿分布在旋转表面后端面上的多刃刀具,其几何形状较复杂,种类较多。按铣刀的材料分为高速钢铣刀、硬质合金铣刀等;按铣刀结构形式分为整体式铣刀、镶齿式铣刀、可转位式铣刀;按铣刀的安装方法分为带孔铣刀、带柄铣刀;按铣刀的形状和用途分为圆柱 铣刀、端铣刀、立铣刀、键槽铣刀、球头铣刀等。 根据分析的基础上编写相应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具体卡片见附表( 2)、( 3)。 刀路线的确定 糙度要求也不是太高,所以采用行切的方式,用 80的面铣刀粗、精加工基准面 A,加工路线如图所示: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共 36 页 第 23 页 以 证厚度、平行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加工路线同上图所示。 2的麻花钻钻通孔,加工路线如图( 2)所示: R 平 6 的键槽铣刀加工内腔,由于一次下刀不能完全切除加工余量,所以第一次下刀采用行切法,再采用环切法一次切除加工余量,以工件中心为工件原点,在工件上方建立右刀补,然后切入工件进行加工。加工路线如图( 3)所示: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共 36 页 第 24 页 4. 工件外轮廓全是由曲线组成,不便于夹装和定位,所以必须和配合件 1见图( 2)配合加工,以工件中心为工件原点,在工件上方建立右刀补,然后切入工件进行加工,由于加工余量不大,一次切除余量并留足精加工余量。加工路线 如图( 4)所示: 定工序尺寸 (1)5件厚为 20准面加工余量各为 根据机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共 36 页 第 25 页 械加工切削数据手册查得 ,粗加工下刀深度为 2 加工余量为 (2)粗铣形腔下刀量为 留足侧面精加工余量为 (3)一次下刀切除所有余量 ,定切削用量 ( 1)粗铣下表面 所用刀具为 铣刀,刀具直径为 80,加工深度为 2 因为加工量不大,所以一次走刀切除全部余量,背吃刀量为 2,面铣刀铣平面,选择刀具重合度为 80%,则侧吃刀量为 40行距为 40据机械加工切削数据手册书上查得: V=30m/因此根据公式: D n=1000n=160r/ 2)精加工下表面 所用刀具为 铣刀,刀具直径为 80,加工深度为 择刀具重合度为 80%,则侧吃刀量为 40行距为 40据机械加工切削数据手册书上查得: V=40m/ 因此根据公式: D n=1000n=212r/ ( 3)粗铣上表面 所用刀具为 铣刀,刀具直径为 80,加工深度为 2 因为加工量不大,所以一次走刀切除全部余量,背吃刀量为 2,面铣刀铣平面,选择刀具重合度为 80%,则侧 吃刀量为 40行距为 40据机械加工切削数据手册书上查得: V=30m/因此根据公式: D n=1000n=160r/ 4)精加工上表面 所用刀具为 铣刀,刀具直径为 80,加工深度为 择刀具重合度为 80%,则侧吃刀量为 40行距为 40据机械加工切削数据手册书上查得: V=40m/ 因此根据公式: D n=1000n=212r/ 5)粗铣 5210圆角 所用刀具 底键 槽铣刀,刀具直径为 12。粗加工深度为 4为为平底立铣刀铣平面,选择刀具重合度为 80%,则侧吃刀量为 14行距为 16据机械加工切削数据手册书上表查得: 7m/D n=1000n=340r/( 6)精铣 5210圆角 所用刀具 底键槽铣刀,刀具直径为 12。粗加工深度为 1据机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共 36 页 第 26 页 械加工切削数据手册书上表查得: 0m/ n=400r/ ( 7)钻孔加工 所用刀具 花钻,刀具直径 为 12,加工深度为 20据机械加工切削数据手册书上查得: V=14m/因此根据公式: D n=1000n=371r/( 8)扩孔并倒角 所用刀具 底键槽铣刀,刀具直径为 12,加工总深度为 15Z 轴分三次进给,每次下刀 6据机械加工切削数据手册书上表查得: 7m/D n=1000V 求得转速 n=340r/( 9)镗孔达到 26 所用刀具 质合金镗刀,直径为 26,加工总深度为 15据机械加工切削数据手册 书上表查得: 3m/D n=1000V 求得转速 n=280r/( 10)精铣轮廓 所用刀具 铣刀,直径为 26,加工总深度为 15据机械加工切削数据手册书上表查得: 3m/D n=1000V 求得转速 n=280r/根据上述分析,填写数控加工工序卡片(附表 2)、数控加工刀具卡片(附表 3)、数控加工进给路线图。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共 36 页 第 27 页 第三章 数控加工程序 根据数控加工工序卡和进给路线,我选择 华中世纪星 统的数控 立铣床。该系统稳定性好,耐用度高,加工精度高。 ( - 5 2 . 8 4 6 , 2 8 . 4 6 2 )( - 5 2 . 4 8 6 , - 2 8 . 4 6 2 )( 2 8 . 4 6 2 , - 5 2 . 4 8 6 )( - 2 5 . 4 6 2 , - 5 2 . 4 8 6 )( 4 5 . 6 6 6 , 0 )( - 2 8 . 4 6 2 , 5 2 . 8 4 6 ) ( 2 8 . 4 6 2 , 5 2 . 8 4 6 )( 1 0 0 , 0 )( , - 2 8 . 4 6 2 )( 6 5 . 6 6 6 , - 2 0 )( 5 2 . 4 8 6 , 2 8 . 4 6 2 )( 6 5 . 6 6 6 , 2 0 )外轮廓程序 1 90 100 03 5; 01 01; 0 01 02 0 03 02 03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共 36 页 第 28 页 02 03 02 03 02 0 02 01 0; 00 28 30; 铣平面程序 11 5 4100 03 60; 5; 01 01 0; 100; 00 30; 钻孔程序 17 90 0 03 200 ; 98 0 3; 00 30; 扩孔程序 12 90 0 03 60 ; 00 01 98 00 买文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