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_第1页
浅论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_第2页
浅论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_第3页
浅论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_第4页
浅论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的传播速度大大增加。以知识为生产力的知识型经济正逐步发展起来。以此同时,知识产权制度也应运而生。知识产权作为新生的一种财产权利,独立于传统的民法框架内而有其自身的法律特征。本文拟通过对知识产权概念的剖析,分析该权利的保护对象等,从而理清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 中国论文网 /2/view-5945292.htm关键词:知识产权 法律特征 保护对象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 知识产权是人们依法对自己特定的智力成果、商誉和其他特定相关客体等享有的权利。1 在过去,知识产权常常被认为是因创造性活动而产生的权利,因为,在部分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也被称为智力成果权。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非智力创造的生产要素成为了知识产权的客体 1。因此,需要对知识产权的概念进行广义上的理解。 二、知识产权保护的对象 法律制度的设计主要由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一个是权利对象的性质和特点,一个是立法政策。前者是主要因素,后者是非主要因素。1 因此,在分析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之前,有必要理解知识产权所保护的对象,这对学习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人们在讨论知识产权的内涵“知识”时,在很大程度上会与“信息”这个概念联系起来。本人认为,知识产权保护的对象就是“知识产权”与其联系起来的“信息” 。 最初对信息进行系统性描述的是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 3。其认为,信息是发出者与接收者之间传递消息的确定性信号。但是,这种研究是机械的,没有挖掘信息的内在意义。直到在同年较晚的时候,维纳发表了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即控制论 ,认为信息就是我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和控制外部世界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 1,而赋予了信息实在的意义。本人认为,信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一种有存在价值的知识。后现代学者利奥塔认为,知识不断的发展便会产生信息,从逻辑上讲,信息是知识的子部分。但是随着科学进步,信息逐渐成为了知识的主体部分 1。这就是“知识的信息化”5。因此,在这一个层面看来,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就是“信息” 。 三、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 对于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在学术界具有较大的争议,这是由知识产权的不断深入发展所决定的。在不同的时期,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会有不同的外在表现形式,这是造成学术界对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有巨大争议的关键。在论述知识产权法律特征时,必须从知识产权的概念及其保护对象为视觉进行分析。因此,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有以下几点: (一)知识产权的对象是具有非物质性的人为信息 知识产权包括智力成果、商誉和其他特定相关客体等享有的权利。但是不管是智力成果、商誉还是其他特定相关客体,根据上文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对象的论述,其本质上都是一种信息。 在“知识产权的对象时具有商业价值的人为信息”这一法律特征的前提下,可以细分以下特征作为论证的依据: 首先,信息具有非物质性。因而,知识产权也是具有非物质性。知识产权的非物质性,是指作为其本质的“信息”必须要存在于一定的物质载体中,才能够被表达。需要注意的是,这种非物质性必须与无形性相区别。无形性是指财产没有形状,不能以肉眼观察其存在。但是无形的物质,如光、电等,是切实的物质,具有物质性,具有能量。其仅仅是不能被人类所直接感知而已。其仍为其他民事法律制度所调整而不归入知识产权范围。而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对象“信息”却没有能量的,只是人类的一种思想或者是在改造客观世界时了解到的各种事物的特点以及其运动状态的消息。因此,不能用无形性而应该用非物质性作为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 然后,信息须具有纯粹的人为性。因此,知识产权也具有纯粹的人为性。不同于物权,物权可能保护有人们先占取得的自然资源(如,天然宝石) ,因此具有天然属性。而如构成智力成果的信息,是以具备创造性为前提的,因而深深地打上了人类主观能动性的烙印。即使是缺乏创造性的,如商标或者不具备创造性的数据库,也是在人类有意识的选择性活动或者“额头流汗”活动下的成果,也是具有人为性的。因而, “信息”进而“知识产权”是具有纯粹人为性的特征。 综上所述,知识产权的本质“信息”仅能在物质载体上被表达,因而具有非物质性,且知识产权被创造过程贯穿于人类能动性地交换信息的过程中,因而具有纯粹的人为性。由此,知识产权具有“知识产权是具有非物质性的人为信息”这一法律特征。 (二)知识产权具有可复制性 如上文所述,信息具有非物质性,因此,信息只能在物质载体中才能被表达。而且,由于信息没有能量,因而相同的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载体中而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例如,一件雕塑作品,其艺术信息除了依附在原件材料“石膏”上外,还可以被拍摄下来以依附在照片上和电脑磁盘上,或被人临摹成画而依附在画纸上。而其所表达的信息却是一样的。对于物权而言,物质财产具有稀缺性,在交付的过程中,给付方会丧失获得方获得的对等数量和质量的物质 4。因此,物权的复制并不存在可能,或者说,物的复制成本等于原创成本下,人丧失了物的复制的动力。因而,物权缺乏存在复制性特征的基础。相反,信息一旦公开,多人可以同时感知某一信息而且不对该信息造成任何的损耗。例如,某一高校老师向学生传授其专业知识,其信息被单一个或者多个学生获取时并没有对该信息的质量造成任何的影响,所有的学生均能从该信息中获取等量的知识。 在“信息”能够同时存在于不同的物质载体且不会对信息造成任何耗损的前提下,本人认为,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信息” ,或者,进一步说,知识产权本身具有可复制性的法律特征。 (三)知识产权缺乏自力保护方法 无论是知识产权还是物权均有排他专有的特性。物权所保护的对象具有物质性。因此,物权的专有性可以依靠物权人对实物的事实占有进行保护。例如,买了一个古董,可以把它放在自家的保险箱内加以保护。这种保护是物权人对自有物的一种自力保护。但是,这种自力保护却无法适用在知识产权上。如著作权,在一般情况下,作者要实现作品的经济价值就必须对作品公开。由于“信息”能够同时存在于不同的物质载体且不会对信息造成任何的影响,因此,当作品被公开时,他人就很容易不经过作者的授权下对作品进行非合理使用,而作者根本没有控制这种情况发生的保护方法。要确保知识产权专有性得以实现,只能依靠法律的强制力量而无法依靠知识产权人的自身力量进行保护。 (四)总结 通过研究学习,本人认同“知识产权是人们依法对自己特定的智力成果、商誉和其他特定相关客体等享有的权利”这一对知识产权概念的描述。并且本人也认为“信息”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时为了适应外部社会而外界所感知的事物特征和事物运动状态的消息,是一种有用的知识,并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下,逐渐成为了知识的主体部分而作为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而存在。在这两个大前提下,通过对知识产权概念和其保护对象的深入剖析可以认为,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是“知识产权的对象是具有非物质性的人为信息” 、 “可复制性”以及“知识产权缺乏自力保护方法” 。 注释: 王迁:知识产权法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年(第三版) ,第 3 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的不断发展,典型的如商标,新型的如客户资源、管理决策信息等,是现代企业重要的非物质资产。其重要性日益突出,成为了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玉敏、张今、张平:知识产权法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年版,第 9 页。 香农是著名的“贝尔电话实验室”的通讯工程师。在 1948 年发表了通信的数学理论 ,被誉为信息论的成立标志。 高振荣,陈以新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 120 题 ,解放军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20 页,转引自,饶明辉:当代西方知识产权理论的哲学反思 ,科学出版社,2008 年,第 20 页。 虽然信息改变了知识的结构,成为了知识的关键要素,但是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可以成为知识的,仅仅是有用的信息才是知识。因此,在现代,信息是知识的主体部分,但绝对不是唯一的部分。 高宣扬:后现代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 152页,转引自,饶明辉:当代西方知识产权理论的哲学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