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学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appt课件_1_第1页
中兽医学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appt课件_1_第2页
中兽医学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appt课件_1_第3页
中兽医学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appt课件_1_第4页
中兽医学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appt课件_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带有朴素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法性质的哲学思想,是用以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Date 1共 50页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第一节 阴阳学说第二节 五行学说Date 2共 50页第一节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以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及其消长变化来认识自然、解释自然、探求自然规律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 中兽医学引用阴阳学说来阐释兽医学中的许多问题以及动物和自然的关系,它贯穿于中兽医学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兽医学的指导思想。Date 3共 50页第一节 阴阳学说一、 阴阳的基本概念二、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三、 阴阳学说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Date 4共 50页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一) 阴阳的含义(二) 划分阴阳的标准(三) 阴阳的特性Date 5共 50页(一)阴阳的含义 阴阳代表 相互关联 而又对立的两个事物,或同一事物两种不同的属性。 本义:最初含义是指日光的向背 ,向日为阳,背日为阴,以日光的向背定阴阳。向阳的地方具有 光明、温暖 的特性,背阳的地方具有 黑暗、寒冷 的特性,于是就以这些特性区分阴阳。Date 6共 50页 引申为: 将天地、上下、日月、昼夜、水火、升降、动静、内外、雌雄等,都用阴阳加以概括,阴阳也因此而失去其最初的含义,成为矛盾双方两个方面的代名词。 气是构成宇宙的物质本原。气为一物,分为二体,即阴气、阳气。 Date 7共 50页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 意思是说,阴阳是宇宙间的普遍规律,是一切事物所服从的纲领,各种事物的产生与消亡,都根于阴阳的变化。Date 8共 50页(二)划分阴阳的标准 一般以上下、动静、有形无形等为准则。 凡是向上的、运动的、无形的、温热的、向外的、明亮的、亢进的、兴奋的及强壮的等均 属于阳。 凡是向下的、静 止 的、有形的、寒凉的、向内的、晦暗的、减退的、抑制的及虚弱的等都 属于阴。Date 9共 50页(三)阴阳的特性 1、阴阳的普遍性 -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规律。 2、阴阳的相对性 -阴阳属性是相对的,随时间条件而变化,如白天黑夜。 3、无限可分性 -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如以背部和胸腹的关系来说,背部为阳,胸腹为阴;而属阴的胸腹,又以胸在膈前属阳,腹在膈后属阴。Date 10共 50页 脏腑的关系来说, 脏为阴(里),腑为阳(表); 五脏,又以心、肺位居膈前而属阳, 肝、脾、肾位居膈后而属阴 ; 肾阴、肾阳等。Date 11共 50页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 阴阳对立 、互根 、 消长 和 转化 等方面。 Date 12共 50页(一)阴阳的对立 指阴阳双方存在着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相互制约的关系。对立,即相反,如动与静,寒与热,上与下等都是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对立的双方,通过排斥、斗争以相互制约,使事物达到动态平衡 。 以动物体的生理机能为例,机能之亢奋为阳,抑制为阴,二者相互制约,从而维持动物体的生理状态 。Date 13共 50页 四季的寒暑为例,夏虽阳热,而夏至以后阴气却随之而生,用以制约暑热之阳;冬虽阴寒盛,但冬至以后阳气却随之而生,以制约阴寒。 Date 14共 50页(二)阴阳互根1、相互依存,互为根本;每一方都以相对立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2、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关系。所谓 “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 、 “ 阴生于阳,阳生于阴 ” , 阴精通过阳气的活动而产生,而阳气又由阴精化生而来。Date 15共 50页 阴和阳还存在着一种 “阴为体,阳为用 ”的相互依赖关系, “体 ”即本体,(结构或物质基础), “用 ”指功用(功能或机能活动),体是用的物质基础,用又是体的功能表现,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如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中说 :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指出阴精在内,是阳气的根源;阳气在外,是阴精的表现(使役)。Date 16共 50页( 三)阴阳消长 阴阳双方在对立制约、互根互用的情况下,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此消彼长的变化过程中,正所谓 “ 阴消阳长,阳消阴长 ” 。 机能活动(阳)的产生,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营养物质(阴),这就是 “ 阴消阳长 ” 的过程;而各种营养物质(阴)的化生,又必须消耗一定的能量(阳),这就是 “ 阳消阴长 ” 的过程。Date 17共 50页(四)阴阳转化 阴阳双方存在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属性互换的关系,即在一定条件下, 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 Date 18共 50页 外感风寒,出现耳鼻发凉,肌肉颤抖等寒象 ;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失误,寒邪入里化热,就会出现口干、舌红、气粗等 热象 ,这就是由阴证向阳证的 转化 。 又如患热性病( 阳证 )的动物,由于持续高热,热甚伤津,气血两亏,呈现出体弱无力、四肢发凉等虚寒( 阴证 )症状,这便是由阳证向阴证的转化。Date 19共 50页三、阴阳学说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一) 生理方面(二) 病理方面(三) 诊断方面(四) 治疗方面(五) 预防方面 Date 20共 50页 (一)生理方面 1说明动物体的组织结构 2说明动物体的生理 “ 阴平阳秘,精神 乃治 。 ” 阴阳存在 动态 平衡Date 21共 50页 (二)病理方面 1.阴阳偏盛 (实证) “ 阴盛则寒 ” ,“ 阴胜则阳病 ” 表现寒证; “ 阳盛则热 ” , “ 阳盛则阴病 ” 表现热证 2.阴阳偏衰 (虚证) 阳虚则外寒 -阳气不足,不能制阴, 相 对地 会出现阴的有余,而发生阳虚阴盛的 虚寒证 ; 阴虚则内热 -阴液亏虚,不能制阳, 相对地 会出现阳的有余,而发生阴虚阳亢的虚热证 。Date 22共 50页 (三)诊断方面 1分析症状的阴阳属性 凡 口色 红、黄、赤紫者为阳,口色白、青、黑者为阴;凡 脉象 浮、洪、数、滑者为阳,沉、细、迟、涩者为阴;凡 声音 高亢、宏亮者为阳,低微、无力者为阴; 身热 属阳, 身寒 属阴; 口干 而渴者属阳, 口润 不渴者属阴; 躁动 不安者属阳, 踡卧 静默者属阴等等。 2 辨别证候的阴阳属性Date 23共 50页 八纲辨证就是分别从病性(寒热)、病位(表里)和正邪消长(虚实)几方面来分辨阴阳, 表证、热证、实证属阳证,里证、寒证、虚证属阴证。 临床辩证,首先要分清阴阳,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Date 24共 50页 (四)治疗方面 1 确定治疗原则 “ 泻其有余,补其不足 ” 。 实者泻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者补之。 2分析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 温热性的药物属阳,寒凉性的药物属阴; 辛、甘、淡味的药物属阳,酸、咸、苦味的药物属阴; 具有升浮、发散作用的药物属阳,而具沉降、涌泄作用的药物属阴。Date 25共 50页 (五)预防方面 加强饲养管理,增强动物体的适应能力,可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春季放大血,灌四季调理药 四时调理方 元亨疗马集 春灌茵陈与木通 “ 茵陈散 ”“ 木通散 ”消黄三伏有奇功 消黄散理肺散宜秋季灌 茴香冬月莫叫空 消黄散(四时调理) 双母使芩草,二子用黄金 新水调蜂蜜,消黄大有功。Date 26共 50页第二节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以 木、火、土、金、水 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 “ 相生 ” 和 “ 相克 ” 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在中兽医学中,五行学说被用以说明动物体的生理、病理,并指导临床实践。Date 27共 50页第二节 五行学说 一、 五行的基本概念 二、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 五行学说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Date 28共 50页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行中的 “ 五 ” ,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 “ 行 ” , 是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五行学说源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