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生局年度的工作总结_3_第1页
市卫生局年度的工作总结_3_第2页
市卫生局年度的工作总结_3_第3页
市卫生局年度的工作总结_3_第4页
市卫生局年度的工作总结_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卫生局年度工作总结今年全市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施“一个工程” ,即实施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推进“三个重点” ,即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做到“五个提升” ,即提升医疗服务管理、卫生人才队伍、中医药发展、卫生监督执法、卫生行风建设水平,统筹做好其他各项卫生工作,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健康。一、实施“一个工程” , 夯实卫生事业发展基础。按照XX 市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实施方案(XXXX 年)所确定的三年规划,继续从业务用房、设备配置、人员培训、技术和管理等五个方面,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城市医疗服务和卫生监督执法等五种能力建设,全面完成目标任务,进一步提高全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1、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建设,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装备达标率力争达 100。重点抓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和 9 个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建设达标。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培训,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培训率达到 70以上。进一步完善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和医疗机构卫生应急管理制度,加强全市卫生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健全市、县两级卫生应急工作管理体系。加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完成市级卫生应急实验室网络建设。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和装备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继续开展救灾防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演练,各类卫生应急管理人员和应急队伍培训率达到 60%以上。抓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完成全市 10 个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建设,使全市 80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达到建设标准。开展妇幼保健机构评审,推进县级“产科急救中心”和“母婴安全乡卫生院”创建活动。加强全市健康教育体系建设,使市级和 60的县级健康教育机构达到建设标准。2、加强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继续开展全省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县(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县)创建活动,抓好 XX 县、XX 县、XX 县的创建工作;抓好县级综合医院、县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所)服务能力建设,认真落实每个乡镇有一所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的政策。对 2 所县级综合医院、1 所县级中医院、 14 所乡镇卫生院进行业务用房新建或改建,为 6 所县级综合医院及全市的乡镇卫生院装备设备;抓好一般乡镇卫生院院长、卫生技术人员和乡村医生培训,深入开展“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和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组织市直公立医院与县级医院建立长期对口协作关系,积极推进县乡卫生机构纵向技术合作。使全市 85的县级综合医院、100的县中医医院、80的中心卫生院,70的一般卫生院达到建设标准;完成 502 所村卫生室(所)的建设,70的行政村有一所村卫生室(所)达到建设标准。3、加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加快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推动部分二级公立医院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使社区卫生服务覆盖全市 98以上的城市街道和居民。利用国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项目,扶持 30 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为一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装备第二轮必需设备。组织全市第二周期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星级评定工作,力争创建更多的二星以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省级示范机构。充分发挥社区卫生人员夜校作用,加强社区卫生人员培训,大力推广中医、康复、慢病管理等社区卫生适宜技术,提高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使全市 8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达到建设标准。完善社区卫生机构的服务功能,启动慢病管理进行社区,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免疫接种、妇幼保健、老年保健、慢病管理等预防保健服务功能,抓好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全面推广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卡,向全市城市居民免费提供约 300 万元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完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体系和专项经费管理办法,为 60%的社区重点人群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积极探索实现双向转诊方式,启动“医院牵手社区行动计划” ,积极开展社区首诊、经费筹集、药品采购、绩效考核等运行机制改革试点。4、加强城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开展全市一级、二级医院评审工作,加强医疗机构内涵建设,提高医疗机构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努力提高诊治疾病的能力和水平。积极做好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建设筹建工作,制定和实施全市医疗体系建设规划,切实提高全市院前医疗急救和应急救援能力。认真贯彻实施江西省医疗机构急诊科和重症监护室基本建设标准 ,强化医疗机构的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建设。加强采供血机构建设,建立完善的采供血服务网络。5、加强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建设。一是建立健全卫生监督执法协管网络。加强卫生监督基层网络建设,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各县(市、区)卫生监督机构要设立分支机构或在乡镇、学校设立助理卫生监督员,完善城乡一体化卫生监督执法网络,实现卫生监督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二是改善卫生监督执法装备。争取地方政府资金支持,进一步改善卫生监督机构业务用房条件、抓好监督车辆、快速检测设备配备和信息化建设。加强对卫生监督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努力提高队伍素质,开展卫生行政部门和监督机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评估,提高卫生监督人员执法办案能力。二、推进“三个重点” ,加快全市卫生事业发展步伐l、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医疗水平和效能。(一)完善乡镇卫生院人员经费保障机制。提高乡镇卫生院人员基本工资补助标准,XX 年确保基本工资补助达到 100%,补助经费纳入年度预算管理。认真做好乡镇卫生院定编定岗工作,制定实施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办法,将财政补助经费与考核结果挂钩,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完善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津贴补助机制。对全市依法注册并完成公共卫生任务的在岗乡村医生,在由县(市、区)财政给予每人每年防疫岗位津贴补助的基础上,认真落实省财政按每人每年 1000 元的标准进行补助。按照省卫生厅乡村医生公共卫生工作考核细则 ,强化对乡村医生完成公共卫生任务情况进行考核,并依据考核情况发放补助津贴。 (三)深化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组织实施全市医疗机构岗位设置管理,实行执业准入制,优化岗位设置,强化岗位管理。按照江西省乡镇卫生机构编制标准(试行) ,规范乡镇卫生院机构及人员编制管理,强化乡镇卫生院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功能。落实农村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政策,使长期在基层服务的卫生人员得到合理的职称晋升机会,稳定基层卫生人员队伍。深化医疗机构分配制度改革,实行绩效工资制,把绩效工资与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业绩、职业道德、群众满意度紧密挂钩,科学合理确定分配系数,打破以经济收入为基础的分配模式,提高卫生事业单位的活力,调动广大医疗卫生人员的积极性。 (四)继续抓好 XX 县乡镇卫生院收支两条线管理试点工作。认真总结经验,在保证预算管理权不变、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财务审批权不变的原则下,按照省卫生厅的统一部署,做好全市推广乡镇卫生院财务县管体制改革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快乡镇卫生院建设和发展。2、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一是完善新农合补偿方案。建立和完善全市相对统一的补偿模式,住院补偿封顶线提高到 3 万元。落实省市级定点医疗机构起付线 600 元、补偿比例40的规定。将恶性肿瘤放疗或化疗、肾衰透析、血友病输血(含因子)、器官移植病人等在门诊特殊治疗的医药费用按住院补偿标准进行补偿。严格控制新农合基金结余,统筹基金当年结余不得超过当年筹资总额的 15,累计结余不超过当年筹资总额的 25,提高新农合基金使用率和参合农民受益水平。二是全面推进定点医疗机构“直补”工作。大力推进省、市定点医疗机构“直补”工作,以县(市、区)为单位一次性报账率达到 90进行考核,强化“直补”工作的监督管理。探索参合农民在相邻县、乡医疗机构住院医药费用按县内同级别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补偿的做法,做到“当地参合,异地住院,同等直报” 。总结和推广新农合与民政救助捆绑式的运行机制,让农村困难群众就医更加方便、更有保障。三是抓好 XX 县门诊统筹试点工作。继续做好 XX 县门诊统筹试点工作,再增加 1-2 个县的部分乡镇开展门诊统筹试点,条件成熟后在县内全面推行,争取全市门诊统筹试点县(市、区)增加 到 2 个以上,扩大参合农民的受益面。四是加强新农合基金的监管。坚持“双印鉴”和上报银行“对账单”制度,建立和完善基金专项审计制度,保障基金安全运行。对基金的使用和补偿,坚持县、乡、村三级公示制度,引导农民参与监督和民主管理。五是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坚持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准入和退出制度,实行定点医疗机构服务承诺、医疗收费、药品价格“三公开” ,严格执行入出院标准,严格控制自费药品和大型设备检查,对定点医疗机构的检查、用药等行为进行严格监管。适当扩大服务包,提高参合农民的受益程度。积极开展单病种定额限费,控制不合理上涨的医疗费用。六是加强经办机构的能力建设。进一步落实新农合县、乡经办机构的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加快新农合信息平台建设,提高新农合管理水平。3、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一是落实国家扩大规划免疫免费接种政策。全面巩固以乡为单位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 90达标考核成果,控制疫苗针对疾病发生。完善预防接种服务网络,加强预防接种单位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免疫接种服务体系。大力推进预防接种进社区,推行定点接种。实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完成麻疹疫苗强化接种任务,全市麻疹发病率力争控制在 1/10 万以下。二是抓好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慢性传染病防治。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完善筛查实验室和监测网络,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免费提供抗病毒治疗。为群众免费提供艾滋病抗体筛查。落实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确保全市全年涂阳结核病人发现率达到 70以上,病人治愈率达到 85以上。加大农村地区地方病、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病防治力度,努力减少传染病等疾病对农民健康的危害。积极开展慢病防治工作,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为切入点,加强农村地区群众健康知识宣传,抓好全市人群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工作。抓好地方病、麻风病防治。三是抓好人禽流感、鼠疫等重大急性传染病防控。认真开展人禽流感、鼠疫、霍乱以及甲肝、乙脑、流感、狂犬病、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监测,开展职业中毒、食物中毒风险调查,抓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网络直报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加强疫情报告和监督管理,及时有效处置好传染病疫情。四是切实加强妇幼保健工作。贯彻落实“一法两纲” ,加强母婴保健专项技术许可和监管,规范技术服务。抓好“降消”项目工作,实行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使全市住院分娩率达到97以上。规范全市孕产期保健、儿童保健服务,落实孕产妇死亡评审及相关责任追究制度,使全市孕产妇和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 2610万和 18以下。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加强婚育咨询指导,推行产前筛查、诊断,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力争全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 30%。五是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继续开展卫生城市、卫生城镇创建活动,加大 XX 市中心城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各项工作力度,力争为实现 XX 市中心城区达到国家卫生城目标而奋斗。继续指导 XX 县 “国家卫生县城”和安福、吉水“省级卫生县城”的创建工作,按照省卫生厅要求开展对年满三年的省级卫生县(市)进行复核。切实采取措施,努力提高爱国卫生月活动的成效,做好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和改水改厕工作,积极防治病媒生物,促进农村爱国卫生工作的开展。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行动,组织开展健康知识进社区、进农家活动。积极促进公共场所禁烟工作。三、强化“五个提升” ,推动全市卫生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1、提升医疗服务管理水平深入总结“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工作经验,推广先进典型,加强医疗服务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一是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加强医院管理,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强化“三基三严”训练,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病历书写大比武”活动,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继续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加强护理工作,认真贯彻实施护士条例 ,改善护理人员待遇,稳定护士队伍。二是加强医疗服务要素监管。严格医疗机构、人员、重大技术和医用设备准入管理,重点加强对介入治疗、人体器官移植技术等临床应用的管理。实行医疗机构违规执业记分管理制度,规范医疗机构校验工作和医疗机构发布医疗广告行为,强化对医疗机构的日常监管。落实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全面开展医师定期考核工作。规范临床科室和实验室管理。三是抓好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工作。认真落实关于规范大型医用设备检查的若干措施,建立医疗检查考核督察机制,完善医疗机构临床检查结果互认制度,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落实便民服务措施,努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建立患者投诉处理机制,完善预防处理医患纠纷工作机制,协助做好第三方医患纠纷调解工作,引导和鼓励医疗机构参加医疗责任保险,妥善化解医疗纠纷,维护正常医疗服务秩序。四是加强血液质量与安全管理。贯彻落实血站管理办法 ,定期开展采供血机构执业检查,加强对血液质量与安全的监管。落实临床用血技术操作规范 ,加强采供血人员的培训,开展检查评估,推动临床合理用血。加强对固定自愿无偿献血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发动社会广泛参与,推动无偿献血工作。五是抓好医疗机构网上药品采购工作。认真执行 XX 年中标药品网上采购工作,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网上采购中标药品的监管,规范药品采购工作机制,加大对医疗机构的监督处罚力度,建立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等相关制度,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诚信的原则,确保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取得实效。2、提升卫生人才队伍水平一是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认真实施江西省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规划,重点抓好农村卫生人才和高层次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在省卫生厅统一部署下,继续抓好招聘执业医师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继续抓好第一、二批全省农村卫生技术带头人队伍的培养和管理,做好第三批全省农村卫生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的选拔工作。开展卫生人才服务团下基层工作,确保市级下派人数达到辖区内县(市、区)个数的50,县(市、区)下派人数达到辖区内乡镇个数的40以上。落实城市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有资质医生晋升中高级职称前到农村服务一年以上的政策,鼓励和引导高校医学院毕业生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加强中青年技术骨干的培养和使用,完善激励和评价机制,鼓励和促进中青年骨干成长,努力形成层次有序、结构合理的高层次卫生人才梯队。二是加强在职人员继续教育教育。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训协调管理机制,实行“三统三分” ,加强教育培训过程监督和培训结果考核评估;完善毕业后医学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双卫网”的远程医学教育功能,发展继续医学教育,加强农村和社区卫生人员岗位培训,推进临床药师和专科医师培训,提高医疗卫生人员技术水平。三是抓好医学科技管理工作。加强卫生科技成效管理,逐步建立科技计划评估验收制度,提高卫生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医学学科建设,提高现有领先学科水平,开展医学学科省市共建计划,依托领先学科和省市共建学科建设平台,提高全市医学学科水平。开展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在全市建设一批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基地,按照省卫生厅卫生适宜技术推广项目,通过远程培训、专家指导计划、专项进修等形式进行推广。3、提升中医药发展水平一是认真实施“三名三进”工程。指导和加强4 个国家级和 5 个省级特色中医医院、22 个省级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建设,抓好 37 名中青年名中医研修培养工作。推进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组织开展新一轮中医医院评审促进中医医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实施中医药“治未病”工程探索建立和完善融预防、养生、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中医保健服务体系。充分利用“中医中药中国行”江西站活动,大力宣传全市中医工作特色。二是加强农村和社区中医药工作。继续抓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的检查、指导,积极开展国家和省级中医药示范社区建设,提高社区卫生的中医药参与率。加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力度,筛选一批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进行推广。三是抓好中医药科教工作。抓好重大中医药科技项目的申报,加强农村中医药人员培训,抓好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完成中医专业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毕业统考,以及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工作,提高中医药人员技术水平。4、提升卫生监督执法水平一是加大食品卫生、学校卫生等监督执法力度。积极探索餐饮业卫生监管长效机制,提高餐饮卫生监督水平。加强学校卫生监督,组织开展以学校餐饮卫生、传染病防治和饮用水卫生为重点的监督检查,促进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抓好全市食品、化妆品、消毒产品等健康相关产品卫生监督抽检工作,规范公共场所、饮用水卫生以及涉水产品的监督管理,加大对健康相关产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二是加强医疗服务市场和采供血监管。强化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管责任,完善医疗服务、血液安全监督与行政管理的有效衔接机制,互通许可、注册和监督检查、案件查处信息,建立联合检查制度。完善投诉举报制度,加大医疗服务和采供血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抓好案件协查以及重大案件督查督办。三是加强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监督。抓好职业病诊断、职业健康体检机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建设,完善职业卫生技术支持与服务网络,规范三类机构的管理。加强职业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建设,抓好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加大职业病防治监督力度,督促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职责,严肃查处严重危害劳动者健康的违法行为。加强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和医疗机构放射诊疗监督管理。5、提升卫生行风建设水平一是加强医德医风教育。认真落实卫生部关于在医务人员岗位培训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通知,把医德医风和反腐倡廉教育作为医疗卫生人员上岗培训、继续教育、执业资格考试、职称晋升考试的必要内容。大力推行卫生廉政文化建设,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宣传卫生系统先进典型,并结合卫生系统发生的典型案件开展警示教育,构筑思想道德防线。二是落实行风建设制度和措施。抓好医疗机构执业行为和医务人员诊疗行为规范的落实,落实关于在医务活动中收受“红包”或“回扣”行为的处理规定 ,及时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深入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建立和完善治理商业贿赂长效机制,巩固商业贿赂专项治理成果。三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认真落实卫生部关于建立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的指导意见(试行) ,切实加强对医务人员服务质量和服务行为的动态监督。继续开展“卫生行风大家评”活动,接受患者及社会各界群众的监督,并组织行风社会监督员监督行风。坚持开展明察暗访,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四是抓好效能建设活动。以“提高项目审批和建设效率”为重点,以“依法高效、创建最优发展环境”为目标,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力争全系统工作作风明显改善,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履职能力明显增强,卫生管理和医疗服务明显改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四、巩固发展成果,统筹兼顾各项卫生工作。1、加强国债项目建设和管理。认真抓好中央补助地方和地方财政卫生建设项目管理,重点抓好项目实施、资金使用、项目监督等环节。加强项目资金监管,特别要加强对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有关项目的监管,严格按照项目方案使用资金,确保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或闲置不用。2、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强市卫生局网站建设和管理,完善网上办事、网上互动、公众参与等功能。各县(市、区)卫生局、市直医疗卫生单位应加大建立和完善本单位网站建设力度,提高全市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加强卫生统计制度和技术培训,提高卫生统计人员能力。3、加强卫生新闻宣传。建立和完善卫生新闻宣传工作,抓好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新闻宣传,加大正面宣传力度,抓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舆论宣传,营造卫生改革与发展的良好氛围。抓好吉安卫生信息的编辑工作,做好健康报、 江西卫生报投稿与征订工作。4、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落实责任,制定措施,健全综合协调、排查化解、信息汇集分析机制,注重从源头上抓起,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理顺群众情绪,把矛盾和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做到“三不二维护”即:不发生进京上访事件、不发生群访事件、不发生极端上访事件,维护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稳定,维护社会经济发展稳定。今年全市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施“一个工程” ,即实施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推进“三个重点” ,即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做到“五个提升” ,即提升医疗服务管理、卫生人才队伍、中医药发展、卫生监督执法、卫生行风建设水平,统筹做好其他各项卫生工作,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健康。一、实施“一个工程” , 夯实卫生事业发展基础。按照XX 市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实施方案(XXXX 年)所确定的三年规划,继续从业务用房、设备配置、人员培训、技术和管理等五个方面,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城市医疗服务和卫生监督执法等五种能力建设,全面完成目标任务,进一步提高全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1、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建设,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装备达标率力争达 100。重点抓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和 9 个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建设达标。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培训,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培训率达到 70以上。进一步完善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和医疗机构卫生应急管理制度,加强全市卫生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健全市、县两级卫生应急工作管理体系。加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完成市级卫生应急实验室网络建设。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和装备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继续开展救灾防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演练,各类卫生应急管理人员和应急队伍培训率达到 60%以上。抓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完成全市 10 个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建设,使全市 80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达到建设标准。开展妇幼保健机构评审,推进县级“产科急救中心”和“母婴安全乡卫生院”创建活动。加强全市健康教育体系建设,使市级和 60的县级健康教育机构达到建设标准。2、加强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继续开展全省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县(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县)创建活动,抓好 XX 县、XX 县、XX 县的创建工作;抓好县级综合医院、县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所)服务能力建设,认真落实每个乡镇有一所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的政策。对 2 所县级综合医院、1 所县级中医院、 14 所乡镇卫生院进行业务用房新建或改建,为 6 所县级综合医院及全市的乡镇卫生院装备设备;抓好一般乡镇卫生院院长、卫生技术人员和乡村医生培训,深入开展“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和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组织市直公立医院与县级医院建立长期对口协作关系,积极推进县乡卫生机构纵向技术合作。使全市 85的县级综合医院、100的县中医医院、80的中心卫生院,70的一般卫生院达到建设标准;完成 502 所村卫生室(所)的建设,70的行政村有一所村卫生室(所)达到建设标准。3、加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加快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推动部分二级公立医院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使社区卫生服务覆盖全市 98以上的城市街道和居民。利用国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项目,扶持 30 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为一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装备第二轮必需设备。组织全市第二周期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星级评定工作,力争创建更多的二星以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省级示范机构。充分发挥社区卫生人员夜校作用,加强社区卫生人员培训,大力推广中医、康复、慢病管理等社区卫生适宜技术,提高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使全市 8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达到建设标准。完善社区卫生机构的服务功能,启动慢病管理进行社区,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免疫接种、妇幼保健、老年保健、慢病管理等预防保健服务功能,抓好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全面推广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卡,向全市城市居民免费提供约 300 万元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完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体系和专项经费管理办法,为 60%的社区重点人群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积极探索实现双向转诊方式,启动“医院牵手社区行动计划” ,积极开展社区首诊、经费筹集、药品采购、绩效考核等运行机制改革试点。4、加强城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开展全市一级、二级医院评审工作,加强医疗机构内涵建设,提高医疗机构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努力提高诊治疾病的能力和水平。积极做好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建设筹建工作,制定和实施全市医疗体系建设规划,切实提高全市院前医疗急救和应急救援能力。认真贯彻实施江西省医疗机构急诊科和重症监护室基本建设标准 ,强化医疗机构的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建设。加强采供血机构建设,建立完善的采供血服务网络。5、加强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建设。一是建立健全卫生监督执法协管网络。加强卫生监督基层网络建设,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各县(市、区)卫生监督机构要设立分支机构或在乡镇、学校设立助理卫生监督员,完善城乡一体化卫生监督执法网络,实现卫生监督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二是改善卫生监督执法装备。争取地方政府资金支持,进一步改善卫生监督机构业务用房条件、抓好监督车辆、快速检测设备配备和信息化建设。加强对卫生监督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努力提高队伍素质,开展卫生行政部门和监督机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评估,提高卫生监督人员执法办案能力。二、推进“三个重点” ,加快全市卫生事业发展步伐l、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医疗水平和效能。(一)完善乡镇卫生院人员经费保障机制。提高乡镇卫生院人员基本工资补助标准,XX 年确保基本工资补助达到 100%,补助经费纳入年度预算管理。认真做好乡镇卫生院定编定岗工作,制定实施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办法,将财政补助经费与考核结果挂钩,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完善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津贴补助机制。对全市依法注册并完成公共卫生任务的在岗乡村医生,在由县(市、区)财政给予每人每年防疫岗位津贴补助的基础上,认真落实省财政按每人每年 1000 元的标准进行补助。按照省卫生厅乡村医生公共卫生工作考核细则 ,强化对乡村医生完成公共卫生任务情况进行考核,并依据考核情况发放补助津贴。 (三)深化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组织实施全市医疗机构岗位设置管理,实行执业准入制,优化岗位设置,强化岗位管理。按照江西省乡镇卫生机构编制标准(试行) ,规范乡镇卫生院机构及人员编制管理,强化乡镇卫生院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功能。落实农村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政策,使长期在基层服务的卫生人员得到合理的职称晋升机会,稳定基层卫生人员队伍。深化医疗机构分配制度改革,实行绩效工资制,把绩效工资与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业绩、职业道德、群众满意度紧密挂钩,科学合理确定分配系数,打破以经济收入为基础的分配模式,提高卫生事业单位的活力,调动广大医疗卫生人员的积极性。 (四)继续抓好 XX 县乡镇卫生院收支两条线管理试点工作。认真总结经验,在保证预算管理权不变、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财务审批权不变的原则下,按照省卫生厅的统一部署,做好全市推广乡镇卫生院财务县管体制改革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快乡镇卫生院建设和发展。2、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一是完善新农合补偿方案。建立和完善全市相对统一的补偿模式,住院补偿封顶线提高到 3 万元。落实省市级定点医疗机构起付线 600 元、补偿比例40的规定。将恶性肿瘤放疗或化疗、肾衰透析、血友病输血(含因子)、器官移植病人等在门诊特殊治疗的医药费用按住院补偿标准进行补偿。严格控制新农合基金结余,统筹基金当年结余不得超过当年筹资总额的 15,累计结余不超过当年筹资总额的 25,提高新农合基金使用率和参合农民受益水平。二是全面推进定点医疗机构“直补”工作。大力推进省、市定点医疗机构“直补”工作,以县(市、区)为单位一次性报账率达到 90进行考核,强化“直补”工作的监督管理。探索参合农民在相邻县、乡医疗机构住院医药费用按县内同级别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补偿的做法,做到“当地参合,异地住院,同等直报” 。总结和推广新农合与民政救助捆绑式的运行机制,让农村困难群众就医更加方便、更有保障。三是抓好 XX 县门诊统筹试点工作。继续做好 XX 县门诊统筹试点工作,再增加 1-2 个县的部分乡镇开展门诊统筹试点,条件成熟后在县内全面推行,争取全市门诊统筹试点县(市、区)增加 到 2 个以上,扩大参合农民的受益面。四是加强新农合基金的监管。坚持“双印鉴”和上报银行“对账单”制度,建立和完善基金专项审计制度,保障基金安全运行。对基金的使用和补偿,坚持县、乡、村三级公示制度,引导农民参与监督和民主管理。五是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坚持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准入和退出制度,实行定点医疗机构服务承诺、医疗收费、药品价格“三公开” ,严格执行入出院标准,严格控制自费药品和大型设备检查,对定点医疗机构的检查、用药等行为进行严格监管。适当扩大服务包,提高参合农民的受益程度。积极开展单病种定额限费,控制不合理上涨的医疗费用。六是加强经办机构的能力建设。进一步落实新农合县、乡经办机构的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加快新农合信息平台建设,提高新农合管理水平。3、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一是落实国家扩大规划免疫免费接种政策。全面巩固以乡为单位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 90达标考核成果,控制疫苗针对疾病发生。完善预防接种服务网络,加强预防接种单位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免疫接种服务体系。大力推进预防接种进社区,推行定点接种。实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完成麻疹疫苗强化接种任务,全市麻疹发病率力争控制在 1/10 万以下。二是抓好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慢性传染病防治。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完善筛查实验室和监测网络,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免费提供抗病毒治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