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之死》课堂实录_1_第1页
《杨修之死》课堂实录_1_第2页
《杨修之死》课堂实录_1_第3页
《杨修之死》课堂实录_1_第4页
《杨修之死》课堂实录_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杨修之死课堂实录(多媒体播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及相关画面)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歌曲吗?生:(齐声答)滚滚长江东逝水。师:是的。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以它特有的雄浑和古朴为我们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作为欣赏者的我们,仿佛又被带到了金戈铁马的古战场,经受了一番刀光剑影的洗礼。三国中众多的人物形象,他们那鲜活的面容,又浮现在我们眼前。有足智多谋的?(生:诸葛亮)有知人善任的?(生:刘备) ,今天,我们要来走进三国中的另一位人物杨修。 (师板书:杨修)师:你们以前听说过杨修吗?知道杨修的故事吗?生:我知道杨修。杨修小时侯,有一天,孔君平到他家找杨彪,正好杨彪不在,杨修就拿出水果招待孔君平,孔君平随手拿起一颗杨梅说:“杨梅,杨梅,名副其实的杨家果。 ”杨修立即反问道:“请问孔雀是先生的家禽吗?”孔君平目瞪口呆。师:非常好!这位同学见多识广,了不起!还有同学知道吗?(生都沉默,摇头)好,那么老师来讲一个杨修的故事。有一天,杨修和曹操骑马同行,当他们路过曹娥碑时,看见碑阴上刻有黄绢,幼妇,外孙,齑臼这几个字。曹操问杨修,你知道这八个字的含义吗?杨修正要回答,曹操说:“且慢,容我想想。 ”当他们又走了三十里路之后,曹操说:“我已经知道这八个字的含义了,你先说,看我们想的是否相同。 ”杨修说:“黄绢,色丝也,合而为绝;幼妇,少女也,合而为妙;外孙为女儿的儿子,合而为好;齑臼,受辛也,合而为辞,这八个字的意思是绝妙好辞,是对曹娥碑的赞美。 ”曹操感叹说:“尔之才思,敏吾三十里也。 ”师:听了这两个故事,你对杨修有什么认识?(生齐:杨修很聪明)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杨修之死 。 (板书:之死)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些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生:我知道了杨修已经死了,我还想知道杨修为什么会死,是怎样死的?师: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思考:杨修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死的?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杨修在哪些事情上触犯了曹操?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批注。师:谁知道当时的背景是怎样的?生:故事发生在曹操,刘备两个军事集团争夺汉中之地最为激烈的时候。当时诸葛亮已智取汉中,曹操屡屡受挫,又不甘心失败,只好退兵斜谷口,以待时机,但终因蜀兵积极防守,难以进取,这就是当时的背景。师:不错。那么读了书,我们知道,杨修是被曹操杀死的,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呢?杨修在哪些事情上触犯了曹操呢?生:因为杨修私解鸡肋的事。触犯了曹操,被操杀。师:仅仅因为这一件事吗?生:还有很多事,比如,杨修破解了曹操写“活”字的用意,曹操当时虽称美,心甚忌之。生:杨修与别人分食一合酥,曹操虽喜笑,心甚恶之。生:杨修揭穿了曹操梦中杀人的用意,曹操愈恶之。生:杨修密告曹丕的事,曹操愈恶之。生:杨修教曹植出城,曹操这时大怒了。生:杨修教曹植做答教,曹操就有了杀杨修的心思。师:啊,原来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曹操怀恨在心,终于找了一个机会把杨修杀了。可怜啊,这样一个聪明的杨修,留给后人很多的思考:杨修之死,责任在曹操呢,还是在杨修?生:我认为责任在曹操,因为曹操很嫉妒杨修的聪明。他太小心眼。生:我认为责任在杨修,因为杨修自己好耍小聪明,太狂妄。师:到底责任在谁?同意第一个同学的举手,(很多学生举手)同意第二个同学的举手(很多学生举手) 。好,既然同学们在这个问题上有争议,那么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华,锻炼自己的平台,我们来开展辩论,理不辩不明嘛!好不好?(生齐答:好)是自由分组辩还是男女生比赛辩?(学生齐答:男女生比赛)好,那么女生的观点是?(女生齐说:责任在杨修)男生就是责任在曹操了,同意吗?(生:同意)请准备三分钟,双方选好一辩。(女生):我方的观点是:杨修之死,责任在于杨修自己。杨修他太恃才放旷,不知检点,曹操梦中杀人本是玩弄权术以掩人耳目的勾当,杨修偏要给他戳破,岂不是自找倒霉?尤其是擅自命令军校收拾行装,更是惑乱军心,事关军法,怎能乱来?杨修他太没有政治觉悟了。杨修在小事上聪明,大事上却很糊涂,他对于曹操“忌之” , “恶之” ,“有杀修之心”竟一无所知,所以,我方认为,杨修之死,完全是咎由自取,聪明反被聪明误。(男生):我方认为,杨修之死,责任在于曹操。因为曹操是一个外恭内奸的人,他妒贤嫉能,心狠手辣,虚伪狡诈,而杨修常常能猜透曹操的心思,这让曹操很有危机感,他不容许有这样一个定时炸弹在身边,让他睡不好觉,日夜担心,尤其是他决定让曹丕继位,而杨修屡屡帮助曹植,他恨不得早日除去这个眼中之钉。所以,曹操的狡诈性格决定了他迟早要除去杨修。(女生):杨修的死,完全是杨修自己造成的。我想请问对方,如果杨修不这样锋芒太露,他约束一下自己的言行,会被曹操杀吗?曹操有那么多谋士,他都把他们杀了吗?这不是杨修自己的错又是什么?请对方辩友回答。(男生):请对方考虑问题再深些!如果杨修不这样锋芒毕露,他无论怎样约束自己,曹操也会把他杀掉的,因为曹操的心狠手辣决定了他要拔掉身边的这颗定时炸弹,杨修站在曹植这边,曹操如此跋扈,他怎么能容忍?(女生):请对方辩友正面回答,曹操有那么多谋士,他都把他们杀了吗?(男生):曹操肯定不会把他们都杀掉,都杀了,谁来为曹操卖命,为曹操出谋划策啊?(女生):这就对了,请问,不是杨修的错又是什么呢?(男生):如果杨修在刘备手下会被杀吗?如果不被杀,那不是曹操的错又是什么?(女生):那也是杨修的错,因为杨修选错了主子啊!(生大笑)(男生):不是这样,即便杨修跟着曹操,只要他真心帮助曹丕,而不是曹植,常常为曹丕出谋划策,曹操一定不会杀杨修的。(女生):对方凭什么断定曹操就不会杀杨修,杨修功高盖主了,曹操也就容不下杨修了。杨修的小命也就玩完罗!(鼓掌)师: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精彩!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难分伯仲!其实,杨修是袁术的外甥,杨修之父杨彪曾任汉献帝太尉,被曹操诬陷入狱,后经孔融申辩,方才放出,曹杨两家早有芥蒂。孔融、弥衡一直推崇刘备,不肯依附曹操,被杀,杨修与这二人气味相投,曹操一直忌恨在心,当然原因是很复杂的,最重要的是杨修不该参与曹丕和曹植争夺接班人的斗争当中,曹操站在政治家的高度,也必然会杀杨修的。师:刚才我们深入探讨了杨修之死的原因,其实,任何一件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事件的发生和人物性格总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杨修和曹操的性格。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来回答。生:我认为曹操是个城府很深的人,从“操虽称美,心甚忌之”可看出来。生:我从“操虽喜笑,而心恶之”看出曹操是个表里不一的人。生:我从“何人杀吾近侍?”看出曹操虚伪狡诈,从杨修说“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看出杨修观察很敏锐。生:我从“使者搜看簏中,果绢也,回报曹操,看出杨修很轻率大意。师:还有吗?生:我从“修又尝为曹植做答教十余条,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对答如流”看出杨修谋略不凡。生:我从“操将修尸收回厚葬”看出曹操很虚伪奸诈,他善于收买人心。生:我从“我梦中好杀人,勿近前”看出曹操心胸狭窄,生性多疑。师:同学们都认为曹操是个奸诈阴险的坏形象,那么历史上的曹操真是这样的吗?生:(摇头)不知道。师:历史上的曹操写过短歌行 龟虽寿等文章,有人评价曹操是个“奸雄” ,一方面奸诈,一方面也很有雄才伟略,我们看人要一分为二地全面的看待。师:好了,学了本文,你想对杨修说些什么呢?可以用你最深情的语言,可以用整齐工整的对联,可以用短小精悍的诗词,可以用感人的歌声,表达你对杨修的感叹。生:我想对杨修说:人皆养子望聪明,汝被聪明误一生!生:我写了一首诗:满腹才情无人敌,惹得曹操心妒忌,敢与丞相比心计,尸首异地众人泣。生:我想对杨修说: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师:同学们的才华真是令老师惊叹啊,老师也写了一首诗:五车八斗未可恃,聪明自误总关心,敢理君王嗣权事,身死何必记虚名。师:那么,假如你是曹操,你会不会杀杨修,为什么?生:我会杀杨修,因为他对我的政权造成了威胁。生:我不会杀杨修,我会把杨修关起来,杀杀他的锐气。师:假如你是杨修,会如何与操相处?生:我会保持沉默,沉默是金啊!生:我会为人更低调些,凡事装糊涂些,难得糊涂呀生:我会凡事看曹操的脸色,不帮曹植,主动帮曹丕。师:你认为杨修聪明吗?为什么?生:我认为他不聪明,如果聪明,他就不会被杀了生:他是小事聪明,大事糊涂,只会玩文字游戏,并不是真聪明生:他不明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高处不胜寒”的道理。还处处卖弄,不知收敛。师:杨修之死,给你什么启示呢?生:我们不能有了一点成绩就孤傲自负,要谦虚些。生:我们要注意尊重他人,控制个人的言行,不能放荡不羁。师:同学们对这篇文章的解读还是比较深刻的,看来真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啊,很多同学都比杨修要聪明,现实的多,当然,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同学们可以继续思考,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完成我看杨修之死的练笔。(多媒体播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及相关画面)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歌曲吗?生:(齐声答)滚滚长江东逝水。师:是的。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以它特有的雄浑和古朴为我们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作为欣赏者的我们,仿佛又被带到了金戈铁马的古战场,经受了一番刀光剑影的洗礼。三国中众多的人物形象,他们那鲜活的面容,又浮现在我们眼前。有足智多谋的?(生:诸葛亮)有知人善任的?(生:刘备) ,今天,我们要来走进三国中的另一位人物杨修。 (师板书:杨修)师:你们以前听说过杨修吗?知道杨修的故事吗?生:我知道杨修。杨修小时侯,有一天,孔君平到他家找杨彪,正好杨彪不在,杨修就拿出水果招待孔君平,孔君平随手拿起一颗杨梅说:“杨梅,杨梅,名副其实的杨家果。 ”杨修立即反问道:“请问孔雀是先生的家禽吗?”孔君平目瞪口呆。师:非常好!这位同学见多识广,了不起!还有同学知道吗?(生都沉默,摇头)好,那么老师来讲一个杨修的故事。有一天,杨修和曹操骑马同行,当他们路过曹娥碑时,看见碑阴上刻有黄绢,幼妇,外孙,齑臼这几个字。曹操问杨修,你知道这八个字的含义吗?杨修正要回答,曹操说:“且慢,容我想想。 ”当他们又走了三十里路之后,曹操说:“我已经知道这八个字的含义了,你先说,看我们想的是否相同。 ”杨修说:“黄绢,色丝也,合而为绝;幼妇,少女也,合而为妙;外孙为女儿的儿子,合而为好;齑臼,受辛也,合而为辞,这八个字的意思是绝妙好辞,是对曹娥碑的赞美。 ”曹操感叹说:“尔之才思,敏吾三十里也。 ”师:听了这两个故事,你对杨修有什么认识?(生齐:杨修很聪明)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杨修之死 。 (板书:之死)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些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生:我知道了杨修已经死了,我还想知道杨修为什么会死,是怎样死的?师: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思考:杨修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死的?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杨修在哪些事情上触犯了曹操?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批注。师:谁知道当时的背景是怎样的?生:故事发生在曹操,刘备两个军事集团争夺汉中之地最为激烈的时候。当时诸葛亮已智取汉中,曹操屡屡受挫,又不甘心失败,只好退兵斜谷口,以待时机,但终因蜀兵积极防守,难以进取,这就是当时的背景。师:不错。那么读了书,我们知道,杨修是被曹操杀死的,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呢?杨修在哪些事情上触犯了曹操呢?生:因为杨修私解鸡肋的事。触犯了曹操,被操杀。师:仅仅因为这一件事吗?生:还有很多事,比如,杨修破解了曹操写“活”字的用意,曹操当时虽称美,心甚忌之。生:杨修与别人分食一合酥,曹操虽喜笑,心甚恶之。生:杨修揭穿了曹操梦中杀人的用意,曹操愈恶之。生:杨修密告曹丕的事,曹操愈恶之。生:杨修教曹植出城,曹操这时大怒了。生:杨修教曹植做答教,曹操就有了杀杨修的心思。师:啊,原来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曹操怀恨在心,终于找了一个机会把杨修杀了。可怜啊,这样一个聪明的杨修,留给后人很多的思考:杨修之死,责任在曹操呢,还是在杨修?生:我认为责任在曹操,因为曹操很嫉妒杨修的聪明。他太小心眼。生:我认为责任在杨修,因为杨修自己好耍小聪明,太狂妄。师:到底责任在谁?同意第一个同学的举手,(很多学生举手)同意第二个同学的举手(很多学生举手) 。好,既然同学们在这个问题上有争议,那么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华,锻炼自己的平台,我们来开展辩论,理不辩不明嘛!好不好?(生齐答:好)是自由分组辩还是男女生比赛辩?(学生齐答:男女生比赛)好,那么女生的观点是?(女生齐说:责任在杨修)男生就是责任在曹操了,同意吗?(生:同意)请准备三分钟,双方选好一辩。(女生):我方的观点是:杨修之死,责任在于杨修自己。杨修他太恃才放旷,不知检点,曹操梦中杀人本是玩弄权术以掩人耳目的勾当,杨修偏要给他戳破,岂不是自找倒霉?尤其是擅自命令军校收拾行装,更是惑乱军心,事关军法,怎能乱来?杨修他太没有政治觉悟了。杨修在小事上聪明,大事上却很糊涂,他对于曹操“忌之” , “恶之” ,“有杀修之心”竟一无所知,所以,我方认为,杨修之死,完全是咎由自取,聪明反被聪明误。(男生):我方认为,杨修之死,责任在于曹操。因为曹操是一个外恭内奸的人,他妒贤嫉能,心狠手辣,虚伪狡诈,而杨修常常能猜透曹操的心思,这让曹操很有危机感,他不容许有这样一个定时炸弹在身边,让他睡不好觉,日夜担心,尤其是他决定让曹丕继位,而杨修屡屡帮助曹植,他恨不得早日除去这个眼中之钉。所以,曹操的狡诈性格决定了他迟早要除去杨修。(女生):杨修的死,完全是杨修自己造成的。我想请问对方,如果杨修不这样锋芒太露,他约束一下自己的言行,会被曹操杀吗?曹操有那么多谋士,他都把他们杀了吗?这不是杨修自己的错又是什么?请对方辩友回答。(男生):请对方考虑问题再深些!如果杨修不这样锋芒毕露,他无论怎样约束自己,曹操也会把他杀掉的,因为曹操的心狠手辣决定了他要拔掉身边的这颗定时炸弹,杨修站在曹植这边,曹操如此跋扈,他怎么能容忍?(女生):请对方辩友正面回答,曹操有那么多谋士,他都把他们杀了吗?(男生):曹操肯定不会把他们都杀掉,都杀了,谁来为曹操卖命,为曹操出谋划策啊?(女生):这就对了,请问,不是杨修的错又是什么呢?(男生):如果杨修在刘备手下会被杀吗?如果不被杀,那不是曹操的错又是什么?(女生):那也是杨修的错,因为杨修选错了主子啊!(生大笑)(男生):不是这样,即便杨修跟着曹操,只要他真心帮助曹丕,而不是曹植,常常为曹丕出谋划策,曹操一定不会杀杨修的。(女生):对方凭什么断定曹操就不会杀杨修,杨修功高盖主了,曹操也就容不下杨修了。杨修的小命也就玩完罗!(鼓掌)师: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精彩!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难分伯仲!其实,杨修是袁术的外甥,杨修之父杨彪曾任汉献帝太尉,被曹操诬陷入狱,后经孔融申辩,方才放出,曹杨两家早有芥蒂。孔融、弥衡一直推崇刘备,不肯依附曹操,被杀,杨修与这二人气味相投,曹操一直忌恨在心,当然原因是很复杂的,最重要的是杨修不该参与曹丕和曹植争夺接班人的斗争当中,曹操站在政治家的高度,也必然会杀杨修的。师:刚才我们深入探讨了杨修之死的原因,其实,任何一件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事件的发生和人物性格总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杨修和曹操的性格。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来回答。生:我认为曹操是个城府很深的人,从“操虽称美,心甚忌之”可看出来。生:我从“操虽喜笑,而心恶之”看出曹操是个表里不一的人。生:我从“何人杀吾近侍?”看出曹操虚伪狡诈,从杨修说“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看出杨修观察很敏锐。生:我从“使者搜看簏中,果绢也,回报曹操,看出杨修很轻率大意。师:还有吗?生:我从“修又尝为曹植做答教十余条,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对答如流”看出杨修谋略不凡。生:我从“操将修尸收回厚葬”看出曹操很虚伪奸诈,他善于收买人心。生:我从“我梦中好杀人,勿近前”看出曹操心胸狭窄,生性多疑。师:同学们都认为曹操是个奸诈阴险的坏形象,那么历史上的曹操真是这样的吗?生:(摇头)不知道。师:历史上的曹操写过短歌行 龟虽寿等文章,有人评价曹操是个“奸雄” ,一方面奸诈,一方面也很有雄才伟略,我们看人要一分为二地全面的看待。师:好了,学了本文,你想对杨修说些什么呢?可以用你最深情的语言,可以用整齐工整的对联,可以用短小精悍的诗词,可以用感人的歌声,表达你对杨修的感叹。生:我想对杨修说:人皆养子望聪明,汝被聪明误一生!生:我写了一首诗:满腹才情无人敌,惹得曹操心妒忌,敢与丞相比心计,尸首异地众人泣。生:我想对杨修说: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师:同学们的才华真是令老师惊叹啊,老师也写了一首诗:五车八斗未可恃,聪明自误总关心,敢理君王嗣权事,身死何必记虚名。师:那么,假如你是曹操,你会不会杀杨修,为什么?生:我会杀杨修,因为他对我的政权造成了威胁。生:我不会杀杨修,我会把杨修关起来,杀杀他的锐气。师:假如你是杨修,会如何与操相处?生:我会保持沉默,沉默是金啊!生:我会为人更低调些,凡事装糊涂些,难得糊涂呀生:我会凡事看曹操的脸色,不帮曹植,主动帮曹丕。师:你认为杨修聪明吗?为什么?生:我认为他不聪明,如果聪明,他就不会被杀了生:他是小事聪明,大事糊涂,只会玩文字游戏,并不是真聪明生:他不明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高处不胜寒”的道理。还处处卖弄,不知收敛。师:杨修之死,给你什么启示呢?生:我们不能有了一点成绩就孤傲自负,要谦虚些。生:我们要注意尊重他人,控制个人的言行,不能放荡不羁。师:同学们对这篇文章的解读还是比较深刻的,看来真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啊,很多同学都比杨修要聪明,现实的多,当然,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同学们可以继续思考,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完成我看杨修之死的练笔。(多媒体播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及相关画面)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歌曲吗?生:(齐声答)滚滚长江东逝水。师:是的。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以它特有的雄浑和古朴为我们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作为欣赏者的我们,仿佛又被带到了金戈铁马的古战场,经受了一番刀光剑影的洗礼。三国中众多的人物形象,他们那鲜活的面容,又浮现在我们眼前。有足智多谋的?(生:诸葛亮)有知人善任的?(生:刘备) ,今天,我们要来走进三国中的另一位人物杨修。 (师板书:杨修)师:你们以前听说过杨修吗?知道杨修的故事吗?生:我知道杨修。杨修小时侯,有一天,孔君平到他家找杨彪,正好杨彪不在,杨修就拿出水果招待孔君平,孔君平随手拿起一颗杨梅说:“杨梅,杨梅,名副其实的杨家果。 ”杨修立即反问道:“请问孔雀是先生的家禽吗?”孔君平目瞪口呆。师:非常好!这位同学见多识广,了不起!还有同学知道吗?(生都沉默,摇头)好,那么老师来讲一个杨修的故事。有一天,杨修和曹操骑马同行,当他们路过曹娥碑时,看见碑阴上刻有黄绢,幼妇,外孙,齑臼这几个字。曹操问杨修,你知道这八个字的含义吗?杨修正要回答,曹操说:“且慢,容我想想。 ”当他们又走了三十里路之后,曹操说:“我已经知道这八个字的含义了,你先说,看我们想的是否相同。 ”杨修说:“黄绢,色丝也,合而为绝;幼妇,少女也,合而为妙;外孙为女儿的儿子,合而为好;齑臼,受辛也,合而为辞,这八个字的意思是绝妙好辞,是对曹娥碑的赞美。 ”曹操感叹说:“尔之才思,敏吾三十里也。 ”师:听了这两个故事,你对杨修有什么认识?(生齐:杨修很聪明)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杨修之死 。 (板书:之死)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些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生:我知道了杨修已经死了,我还想知道杨修为什么会死,是怎样死的?师: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思考:杨修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死的?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杨修在哪些事情上触犯了曹操?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批注。师:谁知道当时的背景是怎样的?生:故事发生在曹操,刘备两个军事集团争夺汉中之地最为激烈的时候。当时诸葛亮已智取汉中,曹操屡屡受挫,又不甘心失败,只好退兵斜谷口,以待时机,但终因蜀兵积极防守,难以进取,这就是当时的背景。师:不错。那么读了书,我们知道,杨修是被曹操杀死的,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呢?杨修在哪些事情上触犯了曹操呢?生:因为杨修私解鸡肋的事。触犯了曹操,被操杀。师:仅仅因为这一件事吗?生:还有很多事,比如,杨修破解了曹操写“活”字的用意,曹操当时虽称美,心甚忌之。生:杨修与别人分食一合酥,曹操虽喜笑,心甚恶之。生:杨修揭穿了曹操梦中杀人的用意,曹操愈恶之。生:杨修密告曹丕的事,曹操愈恶之。生:杨修教曹植出城,曹操这时大怒了。生:杨修教曹植做答教,曹操就有了杀杨修的心思。师:啊,原来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曹操怀恨在心,终于找了一个机会把杨修杀了。可怜啊,这样一个聪明的杨修,留给后人很多的思考:杨修之死,责任在曹操呢,还是在杨修?生:我认为责任在曹操,因为曹操很嫉妒杨修的聪明。他太小心眼。生:我认为责任在杨修,因为杨修自己好耍小聪明,太狂妄。师:到底责任在谁?同意第一个同学的举手,(很多学生举手)同意第二个同学的举手(很多学生举手) 。好,既然同学们在这个问题上有争议,那么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华,锻炼自己的平台,我们来开展辩论,理不辩不明嘛!好不好?(生齐答:好)是自由分组辩还是男女生比赛辩?(学生齐答:男女生比赛)好,那么女生的观点是?(女生齐说:责任在杨修)男生就是责任在曹操了,同意吗?(生:同意)请准备三分钟,双方选好一辩。(女生):我方的观点是:杨修之死,责任在于杨修自己。杨修他太恃才放旷,不知检点,曹操梦中杀人本是玩弄权术以掩人耳目的勾当,杨修偏要给他戳破,岂不是自找倒霉?尤其是擅自命令军校收拾行装,更是惑乱军心,事关军法,怎能乱来?杨修他太没有政治觉悟了。杨修在小事上聪明,大事上却很糊涂,他对于曹操“忌之” , “恶之” ,“有杀修之心”竟一无所知,所以,我方认为,杨修之死,完全是咎由自取,聪明反被聪明误。(男生):我方认为,杨修之死,责任在于曹操。因为曹操是一个外恭内奸的人,他妒贤嫉能,心狠手辣,虚伪狡诈,而杨修常常能猜透曹操的心思,这让曹操很有危机感,他不容许有这样一个定时炸弹在身边,让他睡不好觉,日夜担心,尤其是他决定让曹丕继位,而杨修屡屡帮助曹植,他恨不得早日除去这个眼中之钉。所以,曹操的狡诈性格决定了他迟早要除去杨修。(女生):杨修的死,完全是杨修自己造成的。我想请问对方,如果杨修不这样锋芒太露,他约束一下自己的言行,会被曹操杀吗?曹操有那么多谋士,他都把他们杀了吗?这不是杨修自己的错又是什么?请对方辩友回答。(男生):请对方考虑问题再深些!如果杨修不这样锋芒毕露,他无论怎样约束自己,曹操也会把他杀掉的,因为曹操的心狠手辣决定了他要拔掉身边的这颗定时炸弹,杨修站在曹植这边,曹操如此跋扈,他怎么能容忍?(女生):请对方辩友正面回答,曹操有那么多谋士,他都把他们杀了吗?(男生):曹操肯定不会把他们都杀掉,都杀了,谁来为曹操卖命,为曹操出谋划策啊?(女生):这就对了,请问,不是杨修的错又是什么呢?(男生):如果杨修在刘备手下会被杀吗?如果不被杀,那不是曹操的错又是什么?(女生):那也是杨修的错,因为杨修选错了主子啊!(生大笑)(男生):不是这样,即便杨修跟着曹操,只要他真心帮助曹丕,而不是曹植,常常为曹丕出谋划策,曹操一定不会杀杨修的。(女生):对方凭什么断定曹操就不会杀杨修,杨修功高盖主了,曹操也就容不下杨修了。杨修的小命也就玩完罗!(鼓掌)师: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精彩!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难分伯仲!其实,杨修是袁术的外甥,杨修之父杨彪曾任汉献帝太尉,被曹操诬陷入狱,后经孔融申辩,方才放出,曹杨两家早有芥蒂。孔融、弥衡一直推崇刘备,不肯依附曹操,被杀,杨修与这二人气味相投,曹操一直忌恨在心,当然原因是很复杂的,最重要的是杨修不该参与曹丕和曹植争夺接班人的斗争当中,曹操站在政治家的高度,也必然会杀杨修的。师:刚才我们深入探讨了杨修之死的原因,其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