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面向生活·贴近自我·超越自我──孙绍振教授写作教学访谈录_第1页
专家观点 面向生活·贴近自我·超越自我──孙绍振教授写作教学访谈录_第2页
专家观点 面向生活·贴近自我·超越自我──孙绍振教授写作教学访谈录_第3页
专家观点 面向生活·贴近自我·超越自我──孙绍振教授写作教学访谈录_第4页
专家观点 面向生活·贴近自我·超越自我──孙绍振教授写作教学访谈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家观点 面向生活贴近自我超越自我孙绍振教授写作教学访谈录文字吴勇:小学阶段是儿童学习写作的阶段,不少教师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学生学习写作的知识和技能,在这个阶段是学习,是模仿,而并不需要孙先生所强调的“贴近自我” ,对于这样的理解,您怎么看?孙绍振:我认为“找到自我”是写作教学的目标,而且是最重要的目标,至于能不能找到是个漫长的过程。小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内在感受的表达能力,有他的局限,直接用语言表达是有困难的。那个愿意做“狗”的孩子(讲座中列举的一篇习作) ,与现成的话语冲突太激烈了,他愿意当“狗”就是他内在“我”的无拘无束,萧红是很有才能的人,她在祖父的园子一文中关于“自由”的表达就是它内心的感受,这是所有写作人应当努力的一个方向。在写作的过程中去找到“自我” ,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自我”这个目标的话,他有可能失去自我,讲现成话,成为一个习惯,成为一个本能,这样写作就非常盲目。因此,贴近自我,找到自我,克服套路,这既是写作者一个最初的出发点,也是一个最终的目标。“自我”非常重要,但要真正找到却是非常不容易的,非常可贵的,有的作家一辈子都找不到,譬如昨天我在饭桌上我举过一篇三年级的课文叫一面五星红旗 ,文章中“我”就是伪“自我”在美国一个孩子没有在大人监护下漂流,是违反法律的;一个孩子为了保护国旗不要生命是违背人性的。这样的教材会毒害青少年,让他们失去“自我” 。我们生来就是为了找到自己,唤醒自己,升华生化自己,提炼自己的,落实到写作上,不一定要找到“自我”才可以写,也可以在写的过程中寻找。但是弄得不好,在写作过程中要就会不自觉地丢失“自我” 。所以,一面丢失“自我” ,一面寻找“自我” ,在写作教学和日常个人写作中是正常的!吴勇:在习作教学中,常常要求儿童习作写得生动具体,有文采,不少习作讲评课上,教师非常讲究语言的准确性,甚至规定一篇文章里必须要有几个比喻句和拟人句,你觉得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有必要提这样的要求吗?孙绍振:根本没有必要!文章可以有文采的也可以没有文采的,都可能是好文章。我举个例子吧,你说木兰辞 ,只有最后一个比喻,前面全部是叙述,虽然这首诗是讲究比兴的;再说桃花源记吧,真正有文采的有多少句呢?叙述高于描写,最有文采就是这两句话:“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其余都是叙述,也没有比喻啊,那不也是非常精彩的文章吗?所以说,提出一定要有比喻是一个错误的想法,再说有比喻文章就一定有好了吗?有时恰恰相反,即使有了比喻,但是从属现成话语和他人感受的,就是违背了“自我” 。所以说,不要规范一篇文章要有几个比喻句或拟人句,有时一个比喻也没有也是一篇好文章。有比喻有文采一定高于没比喻没文采的,恰恰相反,国外现当代文学研究有一位学者,他提倡一种电报文字,废除形容词,只留下动词和名词,已经到这个程度了,有些极端的,但是动不动就抒情啊,动不动就形容,特别是当代、现在的人滥情矫情,这就不好了。当然,这是文学研究的前沿了,现在的小孩子教他学会形容也是必要的,学会比喻也是必要的,精彩的比喻能使习作很生动,可是,你写作教学应当教给孩子的是十八般武艺,不能太在比喻、拟人等修辞上下工夫。不会比喻要学会比喻,会了以后就要能控制得住。吴勇:您的讲座中,举了一个日本三年级孩子的习作,在读这篇习作的时候,你都觉得颠三倒四的,可是您作为正面例子列举出来的。作为教师,我们是否要求孩子将这些语句进行删改?或者自己直接改掉?孙绍振:不要,改来改去,原汁原味就没了,小学生作文要保留儿童原生态的话语,这就是贴近“自我”一种表现。写作是一种成长,儿童语言有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譬如,在我今天的讲座中,举了一个六年级孩子的作文,就比较顺畅,相比三年级,这种颠三倒四的情况明显好多了。吴勇:你今天的讲座中,您提到这样一个词语“儿童心灵的深度” ,那么“儿童心灵深度”具体指什么?到底有哪些内涵和外延?孙绍振:在今天的讲座中,我用了一个杭州小学生的作文,说妈妈不在家,妈妈的怀抱很暖和,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很想她,想妈妈的感觉,是一种想哭的感觉。 “想妈妈的感觉是一种心痛的感觉” ,一般的孩子想妈妈是“想得要命” ,想得“心痛”就是有深度了,思念的感觉是一种痛,感觉就很深化了,一般的想念是不会有这种深度的。 “妈妈的怀抱好温暖” ,没写妈妈“抱” ,这就是有深度。再举一个例子, 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拥抱儿子,孩子就在她怀里动,小说写了这么一句话:“尽可能让身体更多的接触到妈妈的皮肤” ,这句话就比较有心灵深度了,不是一般的表层的外部的感觉。妈妈来了念一会书,这是没感觉的;但妈妈来了,我感觉妈妈的怀抱是温暖的,这就是有感觉了。这是深刻的内在感觉,这是中国人的感觉。古典诗歌中,这种心灵的深度时常体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表面上看起来很浅,霜是白的, “疑”就是不确定,“举头望明月”的目的是确定地上是“霜”还是“光” ,抬头看看,原来是“明月光” ,于是“低头思故乡” ,就让这首诗变得有深度了。这行诗,将原来是“霜”的问题丢掉了,内心深处的乡愁就出来了,乡愁这么敏感,这个东西你不碰它它就不出来,你一看到月亮就想到家了,这就很深了。吴勇:您今天在讲座中还提到了“童年天真纯洁” ,但又讲了“童年野蛮邪恶” ,当习作教学出现这种“野蛮邪恶”时,作为教师应该有哪些作为呢?孙绍振:正面引导,给他另外的文章,让他重写,你甚至重写一篇范文给他读。我在大学教写作的时候,遇到这样的“野蛮和邪恶” ,我让他们重写,这样就会好一点。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也不是仅仅依靠这样的办法能一下子解决问题。今天讲座中,我列举的一篇“惊动教育部”的小学生作文,里面有很多个“我” ,有好的“我” ,还有不好的“我” ,这样的习作应当给他留着,给他不同思考角度,等他年龄大些,书读得多些,对社会理解深刻些,我想他就会自然明白。在西方国家,教师只管学生作文中的表达,至于里面的思想内容是不管的。举个例子吧,有一个美国孩子写作文,写所有丑陋的女人都应该自杀,因为丑陋的女人没有人娶,影响社会美观等等,正好有一个中国教师当他的写作教师,读到这篇文章,打了个不及格,还让他重写。结果家长抗议,打官司打到法院,法院最后判定,中国教师败诉,最后那篇“野蛮邪恶”的作文竟然得八十几分。但是,这在中国是不行了,因为写作不仅是一种思想表达,还是一种精神成长,精神提纯,作文中的“我”不仅是一种“本我” ,还是一种“希望之我” 。吴勇:您在报告中说写作要“贴近自我” ,还要“超越自我” 。 “超越自我”对一个儿童来说有点困难,因为引领孩子“超越自我”的时候,常常又会拐回到“伪自我” 、 “伪高尚”的层面。您看,如何来把握超越这个“度”?孙绍振:这就看你如何判断。比如说美国这个例子,中国的老师说不及格,这是对女性的侮辱,这就涉及到一个如何引导的问题。其实对待一种思想甚至是偏见,是不能教条的,把一个观念灌输给学生,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一个详细的熏陶潜移默化过程,不能满足于自发的用“饿”来对待“饿” ,用“仇恨”来对待“仇恨” ,用“违法”对待“违法” 。即使是犯罪,也要在法律的框架里解决。譬如文本的解读很难,但有很多的参考材料,很多的类似解读文章,就容易得多了。我们在对待具体问题时,只要把优点缺点融合、改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吴勇:谢谢孙老师能接受我们的访谈,对于您的解答,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地消化和吸收,希望以后能常常向您请教!文字吴勇:小学阶段是儿童学习写作的阶段,不少教师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学生学习写作的知识和技能,在这个阶段是学习,是模仿,而并不需要孙先生所强调的“贴近自我” ,对于这样的理解,您怎么看?孙绍振:我认为“找到自我”是写作教学的目标,而且是最重要的目标,至于能不能找到是个漫长的过程。小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内在感受的表达能力,有他的局限,直接用语言表达是有困难的。那个愿意做“狗”的孩子(讲座中列举的一篇习作) ,与现成的话语冲突太激烈了,他愿意当“狗”就是他内在“我”的无拘无束,萧红是很有才能的人,她在祖父的园子一文中关于“自由”的表达就是它内心的感受,这是所有写作人应当努力的一个方向。在写作的过程中去找到“自我” ,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自我”这个目标的话,他有可能失去自我,讲现成话,成为一个习惯,成为一个本能,这样写作就非常盲目。因此,贴近自我,找到自我,克服套路,这既是写作者一个最初的出发点,也是一个最终的目标。“自我”非常重要,但要真正找到却是非常不容易的,非常可贵的,有的作家一辈子都找不到,譬如昨天我在饭桌上我举过一篇三年级的课文叫一面五星红旗 ,文章中“我”就是伪“自我”在美国一个孩子没有在大人监护下漂流,是违反法律的;一个孩子为了保护国旗不要生命是违背人性的。这样的教材会毒害青少年,让他们失去“自我” 。我们生来就是为了找到自己,唤醒自己,升华生化自己,提炼自己的,落实到写作上,不一定要找到“自我”才可以写,也可以在写的过程中寻找。但是弄得不好,在写作过程中要就会不自觉地丢失“自我” 。所以,一面丢失“自我” ,一面寻找“自我” ,在写作教学和日常个人写作中是正常的!吴勇:在习作教学中,常常要求儿童习作写得生动具体,有文采,不少习作讲评课上,教师非常讲究语言的准确性,甚至规定一篇文章里必须要有几个比喻句和拟人句,你觉得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有必要提这样的要求吗?孙绍振:根本没有必要!文章可以有文采的也可以没有文采的,都可能是好文章。我举个例子吧,你说木兰辞 ,只有最后一个比喻,前面全部是叙述,虽然这首诗是讲究比兴的;再说桃花源记吧,真正有文采的有多少句呢?叙述高于描写,最有文采就是这两句话:“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其余都是叙述,也没有比喻啊,那不也是非常精彩的文章吗?所以说,提出一定要有比喻是一个错误的想法,再说有比喻文章就一定有好了吗?有时恰恰相反,即使有了比喻,但是从属现成话语和他人感受的,就是违背了“自我” 。所以说,不要规范一篇文章要有几个比喻句或拟人句,有时一个比喻也没有也是一篇好文章。有比喻有文采一定高于没比喻没文采的,恰恰相反,国外现当代文学研究有一位学者,他提倡一种电报文字,废除形容词,只留下动词和名词,已经到这个程度了,有些极端的,但是动不动就抒情啊,动不动就形容,特别是当代、现在的人滥情矫情,这就不好了。当然,这是文学研究的前沿了,现在的小孩子教他学会形容也是必要的,学会比喻也是必要的,精彩的比喻能使习作很生动,可是,你写作教学应当教给孩子的是十八般武艺,不能太在比喻、拟人等修辞上下工夫。不会比喻要学会比喻,会了以后就要能控制得住。吴勇:您的讲座中,举了一个日本三年级孩子的习作,在读这篇习作的时候,你都觉得颠三倒四的,可是您作为正面例子列举出来的。作为教师,我们是否要求孩子将这些语句进行删改?或者自己直接改掉?孙绍振:不要,改来改去,原汁原味就没了,小学生作文要保留儿童原生态的话语,这就是贴近“自我”一种表现。写作是一种成长,儿童语言有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譬如,在我今天的讲座中,举了一个六年级孩子的作文,就比较顺畅,相比三年级,这种颠三倒四的情况明显好多了。吴勇:你今天的讲座中,您提到这样一个词语“儿童心灵的深度” ,那么“儿童心灵深度”具体指什么?到底有哪些内涵和外延?孙绍振:在今天的讲座中,我用了一个杭州小学生的作文,说妈妈不在家,妈妈的怀抱很暖和,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很想她,想妈妈的感觉,是一种想哭的感觉。 “想妈妈的感觉是一种心痛的感觉” ,一般的孩子想妈妈是“想得要命” ,想得“心痛”就是有深度了,思念的感觉是一种痛,感觉就很深化了,一般的想念是不会有这种深度的。 “妈妈的怀抱好温暖” ,没写妈妈“抱” ,这就是有深度。再举一个例子, 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拥抱儿子,孩子就在她怀里动,小说写了这么一句话:“尽可能让身体更多的接触到妈妈的皮肤” ,这句话就比较有心灵深度了,不是一般的表层的外部的感觉。妈妈来了念一会书,这是没感觉的;但妈妈来了,我感觉妈妈的怀抱是温暖的,这就是有感觉了。这是深刻的内在感觉,这是中国人的感觉。古典诗歌中,这种心灵的深度时常体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表面上看起来很浅,霜是白的, “疑”就是不确定,“举头望明月”的目的是确定地上是“霜”还是“光” ,抬头看看,原来是“明月光” ,于是“低头思故乡” ,就让这首诗变得有深度了。这行诗,将原来是“霜”的问题丢掉了,内心深处的乡愁就出来了,乡愁这么敏感,这个东西你不碰它它就不出来,你一看到月亮就想到家了,这就很深了。吴勇:您今天在讲座中还提到了“童年天真纯洁” ,但又讲了“童年野蛮邪恶” ,当习作教学出现这种“野蛮邪恶”时,作为教师应该有哪些作为呢?孙绍振:正面引导,给他另外的文章,让他重写,你甚至重写一篇范文给他读。我在大学教写作的时候,遇到这样的“野蛮和邪恶” ,我让他们重写,这样就会好一点。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也不是仅仅依靠这样的办法能一下子解决问题。今天讲座中,我列举的一篇“惊动教育部”的小学生作文,里面有很多个“我” ,有好的“我” ,还有不好的“我” ,这样的习作应当给他留着,给他不同思考角度,等他年龄大些,书读得多些,对社会理解深刻些,我想他就会自然明白。在西方国家,教师只管学生作文中的表达,至于里面的思想内容是不管的。举个例子吧,有一个美国孩子写作文,写所有丑陋的女人都应该自杀,因为丑陋的女人没有人娶,影响社会美观等等,正好有一个中国教师当他的写作教师,读到这篇文章,打了个不及格,还让他重写。结果家长抗议,打官司打到法院,法院最后判定,中国教师败诉,最后那篇“野蛮邪恶”的作文竟然得八十几分。但是,这在中国是不行了,因为写作不仅是一种思想表达,还是一种精神成长,精神提纯,作文中的“我”不仅是一种“本我” ,还是一种“希望之我” 。吴勇:您在报告中说写作要“贴近自我” ,还要“超越自我” 。 “超越自我”对一个儿童来说有点困难,因为引领孩子“超越自我”的时候,常常又会拐回到“伪自我” 、 “伪高尚”的层面。您看,如何来把握超越这个“度”?孙绍振:这就看你如何判断。比如说美国这个例子,中国的老师说不及格,这是对女性的侮辱,这就涉及到一个如何引导的问题。其实对待一种思想甚至是偏见,是不能教条的,把一个观念灌输给学生,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一个详细的熏陶潜移默化过程,不能满足于自发的用“饿”来对待“饿” ,用“仇恨”来对待“仇恨” ,用“违法”对待“违法” 。即使是犯罪,也要在法律的框架里解决。譬如文本的解读很难,但有很多的参考材料,很多的类似解读文章,就容易得多了。我们在对待具体问题时,只要把优点缺点融合、改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吴勇:谢谢孙老师能接受我们的访谈,对于您的解答,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地消化和吸收,希望以后能常常向您请教!文字吴勇:小学阶段是儿童学习写作的阶段,不少教师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学生学习写作的知识和技能,在这个阶段是学习,是模仿,而并不需要孙先生所强调的“贴近自我” ,对于这样的理解,您怎么看?孙绍振:我认为“找到自我”是写作教学的目标,而且是最重要的目标,至于能不能找到是个漫长的过程。小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内在感受的表达能力,有他的局限,直接用语言表达是有困难的。那个愿意做“狗”的孩子(讲座中列举的一篇习作) ,与现成的话语冲突太激烈了,他愿意当“狗”就是他内在“我”的无拘无束,萧红是很有才能的人,她在祖父的园子一文中关于“自由”的表达就是它内心的感受,这是所有写作人应当努力的一个方向。在写作的过程中去找到“自我” ,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自我”这个目标的话,他有可能失去自我,讲现成话,成为一个习惯,成为一个本能,这样写作就非常盲目。因此,贴近自我,找到自我,克服套路,这既是写作者一个最初的出发点,也是一个最终的目标。“自我”非常重要,但要真正找到却是非常不容易的,非常可贵的,有的作家一辈子都找不到,譬如昨天我在饭桌上我举过一篇三年级的课文叫一面五星红旗 ,文章中“我”就是伪“自我”在美国一个孩子没有在大人监护下漂流,是违反法律的;一个孩子为了保护国旗不要生命是违背人性的。这样的教材会毒害青少年,让他们失去“自我” 。我们生来就是为了找到自己,唤醒自己,升华生化自己,提炼自己的,落实到写作上,不一定要找到“自我”才可以写,也可以在写的过程中寻找。但是弄得不好,在写作过程中要就会不自觉地丢失“自我” 。所以,一面丢失“自我” ,一面寻找“自我” ,在写作教学和日常个人写作中是正常的!吴勇:在习作教学中,常常要求儿童习作写得生动具体,有文采,不少习作讲评课上,教师非常讲究语言的准确性,甚至规定一篇文章里必须要有几个比喻句和拟人句,你觉得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有必要提这样的要求吗?孙绍振:根本没有必要!文章可以有文采的也可以没有文采的,都可能是好文章。我举个例子吧,你说木兰辞 ,只有最后一个比喻,前面全部是叙述,虽然这首诗是讲究比兴的;再说桃花源记吧,真正有文采的有多少句呢?叙述高于描写,最有文采就是这两句话:“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其余都是叙述,也没有比喻啊,那不也是非常精彩的文章吗?所以说,提出一定要有比喻是一个错误的想法,再说有比喻文章就一定有好了吗?有时恰恰相反,即使有了比喻,但是从属现成话语和他人感受的,就是违背了“自我” 。所以说,不要规范一篇文章要有几个比喻句或拟人句,有时一个比喻也没有也是一篇好文章。有比喻有文采一定高于没比喻没文采的,恰恰相反,国外现当代文学研究有一位学者,他提倡一种电报文字,废除形容词,只留下动词和名词,已经到这个程度了,有些极端的,但是动不动就抒情啊,动不动就形容,特别是当代、现在的人滥情矫情,这就不好了。当然,这是文学研究的前沿了,现在的小孩子教他学会形容也是必要的,学会比喻也是必要的,精彩的比喻能使习作很生动,可是,你写作教学应当教给孩子的是十八般武艺,不能太在比喻、拟人等修辞上下工夫。不会比喻要学会比喻,会了以后就要能控制得住。吴勇:您的讲座中,举了一个日本三年级孩子的习作,在读这篇习作的时候,你都觉得颠三倒四的,可是您作为正面例子列举出来的。作为教师,我们是否要求孩子将这些语句进行删改?或者自己直接改掉?孙绍振:不要,改来改去,原汁原味就没了,小学生作文要保留儿童原生态的话语,这就是贴近“自我”一种表现。写作是一种成长,儿童语言有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譬如,在我今天的讲座中,举了一个六年级孩子的作文,就比较顺畅,相比三年级,这种颠三倒四的情况明显好多了。吴勇:你今天的讲座中,您提到这样一个词语“儿童心灵的深度” ,那么“儿童心灵深度”具体指什么?到底有哪些内涵和外延?孙绍振:在今天的讲座中,我用了一个杭州小学生的作文,说妈妈不在家,妈妈的怀抱很暖和,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很想她,想妈妈的感觉,是一种想哭的感觉。 “想妈妈的感觉是一种心痛的感觉” ,一般的孩子想妈妈是“想得要命” ,想得“心痛”就是有深度了,思念的感觉是一种痛,感觉就很深化了,一般的想念是不会有这种深度的。 “妈妈的怀抱好温暖” ,没写妈妈“抱” ,这就是有深度。再举一个例子, 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拥抱儿子,孩子就在她怀里动,小说写了这么一句话:“尽可能让身体更多的接触到妈妈的皮肤” ,这句话就比较有心灵深度了,不是一般的表层的外部的感觉。妈妈来了念一会书,这是没感觉的;但妈妈来了,我感觉妈妈的怀抱是温暖的,这就是有感觉了。这是深刻的内在感觉,这是中国人的感觉。古典诗歌中,这种心灵的深度时常体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表面上看起来很浅,霜是白的, “疑”就是不确定,“举头望明月”的目的是确定地上是“霜”还是“光” ,抬头看看,原来是“明月光” ,于是“低头思故乡” ,就让这首诗变得有深度了。这行诗,将原来是“霜”的问题丢掉了,内心深处的乡愁就出来了,乡愁这么敏感,这个东西你不碰它它就不出来,你一看到月亮就想到家了,这就很深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