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论文_第1页
关于对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论文_第2页
关于对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论文_第3页
关于对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论文_第4页
关于对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对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论文浅析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丰满区江南中心校张欣摘要:通过对信息素养的内涵分析,找出信息素养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关键词:信息素养;培养;问题;对策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在中小学全面实施,新课程十分重视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但什么是信息素养呢?目前还没有最终定论,国内外对信息素养的描述也有差异,但大方向是一致的。一、信息素养的内涵1974 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 Paul Zurkowski 提出信息素养的概念:“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与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时利用信息的技术与技能” ,后又将其解释为“人们在解答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 。1987 年,库叟将图书情报技能和计算机技能包括在信息素养的定义:“个体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 ,因此包含了:确认所需信息、寻获信息、评估信息、应用信息。1998 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LA & AECT)在其出版的信息能力:创建学习的伙伴一书中制定了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这一标准从信息素养、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三个方面进行了表述,进一步明确和丰富了信息素养在技能、态度、品德等方面的要求。 (1)信息素养:能够有效地、高效地获取信息;能够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2)独立学习:能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能欣赏作品和其他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内容;能力争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得最好;(3)社会责任:能认识信息对民主化社会的重要性;能履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能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来探求和创建信息。新课程中对信息素养的描述:“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加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信息素养已经成为继读写算之后的第四种基本能力,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本学习能力。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我国信息技术发展还处于美国上世纪 90 年代的水平,应用水平也停留在那个阶段,所以对我国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任重而道远。二、信息素养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策略问题一:信息素养培养的主体不明确,很多学科教师认为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信息技术教师的事。在其它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还停留在辅助教学工具阶段,信息技术的应用仅仅是课堂演示,将黑板电子化,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没有根本性的转变,还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课堂教学的信息化程度不高,还没有达到开展基于网络环境、基于问题解决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没有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认知工具,课程整合还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不少困难。对策一:转变教学观念,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入到基础教育中去并加以整合,提高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和研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让信息素养的培养渗透到所有学科中去并贯串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浅析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丰满区江南中心校张欣摘要:通过对信息素养的内涵分析,找出信息素养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关键词:信息素养;培养;问题;对策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在中小学全面实施,新课程十分重视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但什么是信息素养呢?目前还没有最终定论,国内外对信息素养的描述也有差异,但大方向是一致的。一、信息素养的内涵1974 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 Paul Zurkowski 提出信息素养的概念:“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与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时利用信息的技术与技能” ,后又将其解释为“人们在解答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 。1987 年,库叟将图书情报技能和计算机技能包括在信息素养的定义:“个体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 ,因此包含了:确认所需信息、寻获信息、评估信息、应用信息。1998 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LA & AECT)在其出版的信息能力:创建学习的伙伴一书中制定了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这一标准从信息素养、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三个方面进行了表述,进一步明确和丰富了信息素养在技能、态度、品德等方面的要求。 (1)信息素养:能够有效地、高效地获取信息;能够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2)独立学习:能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能欣赏作品和其他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内容;能力争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得最好;(3)社会责任:能认识信息对民主化社会的重要性;能履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能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来探求和创建信息。新课程中对信息素养的描述:“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加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信息素养已经成为继读写算之后的第四种基本能力,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本学习能力。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我国信息技术发展还处于美国上世纪 90 年代的水平,应用水平也停留在那个阶段,所以对我国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任重而道远。二、信息素养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策略问题一:信息素养培养的主体不明确,很多学科教师认为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信息技术教师的事。在其它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还停留在辅助教学工具阶段,信息技术的应用仅仅是课堂演示,将黑板电子化,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没有根本性的转变,还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课堂教学的信息化程度不高,还没有达到开展基于网络环境、基于问题解决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没有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认知工具,课程整合还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不少困难。对策一:转变教学观念,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入到基础教育中去并加以整合,提高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和研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让信息素养的培养渗透到所有学科中去并贯串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浅析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丰满区江南中心校张欣摘要:通过对信息素养的内涵分析,找出信息素养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关键词:信息素养;培养;问题;对策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在中小学全面实施,新课程十分重视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但什么是信息素养呢?目前还没有最终定论,国内外对信息素养的描述也有差异,但大方向是一致的。一、信息素养的内涵1974 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 Paul Zurkowski 提出信息素养的概念:“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与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时利用信息的技术与技能” ,后又将其解释为“人们在解答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 。1987 年,库叟将图书情报技能和计算机技能包括在信息素养的定义:“个体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 ,因此包含了:确认所需信息、寻获信息、评估信息、应用信息。1998 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LA & AECT)在其出版的信息能力:创建学习的伙伴一书中制定了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这一标准从信息素养、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三个方面进行了表述,进一步明确和丰富了信息素养在技能、态度、品德等方面的要求。 (1)信息素养:能够有效地、高效地获取信息;能够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2)独立学习:能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能欣赏作品和其他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内容;能力争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得最好;(3)社会责任:能认识信息对民主化社会的重要性;能履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能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来探求和创建信息。新课程中对信息素养的描述:“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加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信息素养已经成为继读写算之后的第四种基本能力,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本学习能力。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我国信息技术发展还处于美国上世纪 90 年代的水平,应用水平也停留在那个阶段,所以对我国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任重而道远。二、信息素养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策略问题一:信息素养培养的主体不明确,很多学科教师认为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信息技术教师的事。在其它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还停留在辅助教学工具阶段,信息技术的应用仅仅是课堂演示,将黑板电子化,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没有根本性的转变,还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技术与学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