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我的真心在你的手心_第1页
放我的真心在你的手心_第2页
放我的真心在你的手心_第3页
放我的真心在你的手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放我的真心在你的手心驱车前往利辛是春寒料峭的时候,对窗外一马平川的景象我无心欣赏。要去的利辛是全国贫困县,艾滋病高发区。今天我要采访的主人公是利辛县人民医院传染科主任戴之华。十年来戴主任始终站在与艾滋病斗争的最前沿,先后为几百例感艾滋病染者及患者检查、治疗。前不久,他刚刚获得“安徽十佳医生”的称号。利辛县人民医院最里面的一栋上世纪八十年代盖的二层红砖小楼就是传染科,楼很破旧,各种传染病症的患者都在这里接受治疗,其中大部分是艾滋病人。由于病房不够,楼道里三三两两坐着躺着一些接受治疗的病人。我之前以为传染病区至少应该是独立的,现在看来这儿的条件已经简陋到了不能再简陋的程度。戴主任也许看出了我们的疑惑,主动说:“新的传染病区正在规划建设,现在条件是简陋一点。不过,这里的艾滋病病例可是全国一流的,你们来一趟,可就成专家了!”我说:“您才是国内的权威呢!”戴主任自豪地笑了,说:“那当然!”但很快他的笑容就凝结了,转而叹了一口气“哎,这都是没办法呀!”接着戴主任给我们介绍了利辛县艾滋病的整体状况。戴主任:利辛县的艾滋病第一例是 1995 年 5 月份。因为肺结核病人来我们医院住院,经抗癌治疗、消炎治疗和对症处理,病情仍不见好转。当时问病人有没有输血史、用血史或卖血浆史(因为我们这个利辛县 93 年以前卖血浆)。最后有一个病人提出他卖血浆多次。后来到外地经专家会症,到外地查,是 HIV阳性。最后提醒我们,95 年利辛县首例艾滋病人已经存在。当时我提出来,艾滋病在我们身边,不久可能跟我们接触。结果呢,没料到几年就在我们身边。利辛县的艾滋病的感染途径,主要就是三个方面。95 年以前呢,主要是家庭比较穷的,靠卖血浆解决一些经济困难,所以有不少人到利辛以外的其它县城卖血浆。95 年以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除了原来的卖血浆血液传播之外,因为这一部分病人的血液用于临床运用当中,目前已经产生了血液传播。比如妇产科的,因为破腹产输血感染的,在我的科室已经有。有的孩子在病情比较重的时候输一些血浆感染的,目前临床也有。目前因为他妈妈是艾滋病抗体阳性,但是当时检测条件比较差,忽略了 HIV 检测,通过母婴传播的病例,目前我们也有。除此之外,性传播在我们利辛也有了。目前利辛县艾滋病的发病率在全国,在县级当中是第三,在安徽省是第一。在利辛县有两种情况,发病率比较高的一些地点,他们乐于来县防疫站和县医院来查艾滋病抗体。像一些比较发散的地点,有的病人怕暴露以后影响子女前途问题、子女结婚问题等等,他们目前有这种担忧。艾滋病从 03 年以来,示范区建立以来,艾滋病的发病发展情况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呢,不应该乐观。为什么呢?因为性传播和母婴传播问题,或用血传播问题,这个东西在社会上应该引起重视。可以说,作为传染科医生,戴之华目睹了艾滋病毒在利辛蔓延的十年。说起这些病人,戴之华语气沉重地说了这样一句话:“他们都很无辜!他们也是受害者!”采访中遇到的一位患者跟我们讲述了他的经历。主持人:你叫什么名字?给我介绍一下。患者:我叫陆海。利辛县刘家集的。主持人:你们那个地方是不是得艾滋病的人特别多?患者:我们从全县来看,在我们那个村是最多的一个行政村。主持人:大概有多少人得艾滋病?患者:我们一个行政村占全县的四分之一。主持人:你当初是怎么感染上的?患者:我就是在 90 年到 93 年期间卖血浆。99 年我查出来的。就是身体感觉有点不舒服了,我一查才查出来是艾滋病。我也是肝硬化,我老婆是肝硬化腹水了。 主持人:你那时候是在哪儿输血感染上的?患者:利辛、阜阳、蚌埠、宿县,这几个地方我们都去。那时候家庭贫困呀,卖一次血只剩了 40 块钱,去掉吃喝、去掉路费,还剩不到 40 块钱呢。卖得太多了,有的时候一个月都是一次,两次。有的他们身体好的还要多卖。其实我们也始终不相信,我们卖个血,哪能是得了艾滋病呢,始终也确实不信。到了 97 年,我们那儿的陆金鑫(音)的老婆,戴主任知道的,就死掉了,她是第一例艾滋病死的。随后呢我们就是爆发期了,都是身体不舒服。像我们都是 30 多岁的正常人,身体都是很正常很有劲的,可是猛然之间感觉到腹泻了、发烧了、身上起皮疹了。就是感觉身上不舒服。一查呢,都是艾滋病。一个两个的,一查都是。结果我们宣传大家都去查。现在我们的亲戚朋友还是有点歧视,前些年喊得更狠,就是讲闺女都嫁不出去。现在电视上经常曝光稍微好一点了。血液在给乡亲们带来直接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将艾滋病毒带进他们原本健壮的身体。他们不会想到这种“改善贫穷生活”的简单想法会带来这样的灾难,更不会想到这场灾难会延续到家属甚至孩子。贫困导致艾滋病毒的蔓延,同样是因为贫困延误治疗导致利辛成为艾滋病高发区。如果放任自流,那每个患者都会成为定时炸弹危及更多人的生命和健康。作为国家卫生部的艾滋病防治示范区,政府出台了各种救助关怀政策。戴主任介绍说:对于艾滋病患者来到我们医院就医,我们是搞绿色通道。在节假日、礼拜六礼拜天或晚上,先抢救治疗,再向有关领导、部门汇报,然后办相应手续。利辛县这样:在住院期间所有费用全免,检查费什么费全免。这对我们普查、发现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也有一定的好处。另一个方面,体现了政府的关怀。我们除此之外每月还给他们 50 块钱生活费。控制艾滋病人的情绪对社会安定团结有利。我感觉我们县医院传染科的医务人员为利辛县社会安定团结做出的贡献最大最大。我感觉没免费以前情况就不太一样。以前他们有时候到处闹事的各方面也有呀!现在各方面情况都没有了,很省事!由于艾滋病有很长一段时间的潜伏期,及早发现艾滋病毒感染者是控制蔓延的关键。为此,戴之华要经常下乡,培训基层医生,他说这项工作比在医院的工作更重要。戴主任:因为我们利辛县艾滋病集中主要在农村,农村主要是比较穷的地点,离县城也有一定的距离。所以下乡进行艾滋病的防治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像给他们进行艾滋病的知识宣传、对乡里面的医生的培训。光靠县医院的有限的医疗是不行的,远远满足不了患者的需求,所以下乡定点对他们进行培训。另外呢就是定点的巡诊、会诊,每个礼拜最少四次。比如今天下午 3 点钟,我可能要到刘家集去会诊。这一部分病人为什么有些病人来了有一部分病人没来,有些病人病的比较重、病情比较复杂,乡镇医院技术条件,各方面诊疗水平或医疗设备毕竟有限,所以呢有一部分来县医院检查治疗,病情好转以后动员他们回乡镇医院治疗。因为利辛县的艾滋病感染者比较多。所以下乡也是个主要方向。另外一个方面呢,这个病人到县城来,路费、交通各方面也不太方便。我们都要竭尽气力的为艾滋病病人服务。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感染者是无辜的,当时是因为家里穷,才会感染艾滋病,所以我们感觉和艾滋病患者沟通都是一个主要的东西。采访中戴主任说了这样一件事,由于利辛县医院传染科是中美合作临床医生培训基地,经常有很多大城市的专家来考察、观摩。有一次,专家们戴着口罩在病房里走了一圈,出来时戴主任发现其中一位专家居然戴了三层手套。戴之华说,身为医学工作者都这样,普通老百姓对艾滋病的恐惧就可想而知了。但这种恐惧和防范对本来就敏感不幸的患者来说,他们感受到的就是歧视和厌恶。戴之华和病人接触时就从不戴口罩和手套:戴主任:利辛县的传染科跟其它县的传染科不太一样,因为 03 年国家卫生部授予这个一个培训基地,相继有中美合作临床医疗艾滋病培训基地就在我们县的传染科,所以我们宣传舆论各方面相对比其他兄弟单位、比其他地区稍微强一些。其他地区还应该进行深入的广泛的宣传。最近有其他外地来看病的看到这个情况,他们不敢讲,讲了怕受到歧视。另外用过的东西,其他人就扔掉了。你比如说一开始 95 年的第一例大家不知道,到 03 年艾滋病人比较多的情况下,说句内心话,我们大家(医务人员)拎被子都不给(患者)拎。我们通过宣传现在拎被子什么的随便。我科室的医护人员查房等各方面很随便,我们护士戴个手套行,因为她要搞静脉穿刺,这个东西要注意一下,对不对?你看我们医生啊,我们都是这样,很随便。和看其它普通病都一样。前一阶段我们县的这个防疫站,对我们这儿的“高危人群”进行了抽血化验,结果我们这个科室查出来全部阴性,没有一个艾滋病感染者,没有阳性的。我感觉呢社会上还是觉得这个(艾滋病)是比较可怕的。主持人:其实也就是说明这样一个问题,艾滋病患者和他生活上的一些接触是不会传染的。戴主任:对。和艾滋病患者生活上的接触像这个公用电话、共用浴池、公用便器等都不会的,蚊虫叮咬也不会传播艾滋病。一般我查房都不戴手套、也不戴口罩。为什么呢?人家认为县传染科主任查房都不带口罩不带手套,免得对他们歧视。我都没感染上,对吧?我这个都多少年了,要感染上我早就感染上了,对不对?主持人:就是用你的实际行动,一个就是告诉大家平常的生活接触不会传染,另外呢也是给很多艾滋病人他们一个心理上的安慰。戴主任:对,是的。对他们心里是个安慰。你的手机给他们使,使就是了。采访中不时地看到戴主任拍患者的肩膀,他认为:理解和宽容与治疗同等重要,而病人提到戴主任时脸上也露出少有的笑容。病人:他们,特别是戴主任对我们确实的好,他一个是不怕我们,对我们关心,照顾得很。我们这些艾滋病人呢,在一块呢也都很开心,都是得了一样的病,但是和他们站在一块呢,好像比人矮了一截,和他们正常人站在一块,就不想把这个丑事说出去。主持人:但是在这个传染科病房大家都是很放松的。病人:哎对对对,在传染科我们得的都是一样的病,都在那说说笑笑,自己还稍微的开心一点。医生和护士对我们的确都是可以的。戴主任这个有时我们反映治疗,他都亲自给我们治疗。我们夫妻这几个都活在戴主任手里,要不是他我们早死掉了。就是戴主任成天讲,你们要调节心态。心态要好了,能多活一天就多活一天对吧“我们的敌人是病毒,而不是感染病毒的人”,戴之华这样认为并在工作中这样坚持着。他希望社会能给艾滋病人一个宽容的生存环境,让艾滋病人不再受任何的歧视。戴主任:这些患者面临的最大的问题,第一个我感觉应还应该动员一些高危人群:像这个卖血浆的、性生活混乱的,尽早的到有关部门去做 HIV 鉴定。第二个呢,我感觉艾滋病这个病毒是我们的敌人,艾滋病的感染者、艾滋病的患者是我们的朋友。为什么呢?我们科室的医护人员也遇到过:因为有时艾滋病患者来的比较急躁,有的条件不一定达到,也有这样那样的不同想法,我们都是心平气和的,态度和蔼的跟他们解释。我们感觉到呢,对于艾滋病患者的理解、宽容,和治疗是同等重要的,我们应该这样看。艾滋病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