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烟草公司彝良县分公司2008年度烟叶工作先进材料_第1页
昭通市烟草公司彝良县分公司2008年度烟叶工作先进材料_第2页
昭通市烟草公司彝良县分公司2008年度烟叶工作先进材料_第3页
昭通市烟草公司彝良县分公司2008年度烟叶工作先进材料_第4页
昭通市烟草公司彝良县分公司2008年度烟叶工作先进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立足科技提质量 狠抓规范出效益昭通市烟草公司彝良县分公司2008年度烟叶工作先进材料彝良县位于昭通市中部,地处滇、川、黔三省八县结合部,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扶持县。全县有国土面积 2804 平方公里,辖 15 个乡镇、137 个行政村、2921 个村民小组。境内立体气候十分突出,最高海拔 2780 米,最低海拔 520 米,相对海拔高差2260 米。全县烟区分布在海拔 15001900 米的区域,有效积温高,光照充足,特别是 6、7、8 三个月雨热同期,十分有利于烟叶正常的生长发育,是生产优质烟叶的最适宜和适宜地区。2008 年,县局(分公司)在市局(公司)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行业如火如荼开展“严格 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 创 建活 动的指引下, 认真践行“ 两个利益至上 ”行业共同价值观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国家局“重心下移,着眼基层,突出服务,加强基础”的烟叶工作方 针,切实转变烟叶生产工作理念,始终坚持以稳定烟农种烟积极性为基础,以合同制为主线,按照“加强 政策引导,强化组织 管理,稳定种植规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烟叶质量,培育风格特色,构建和谐烟草,促进全县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严格执行“ 双控”政策,切实加强烟叶基础设施建设和基层管理,切实强化内部监督,狠抓“ 政策、管理、科技” 三大措施的落 实到位率考核,着力提升全县烟叶生产和收购工作整体水平。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市局(公司)年初下达的收购任务。全县共收购烟- 2 -叶 10.33 万担,占收购计划总量的 100。其中:上等烟比例为49.64%,较上年提高 15 个百分点;桔黄烟比例为 72.62%,较上年提高 8.43 个百分点;收购均价 13.76 元/,较上年增加 3.48元/;实现烟叶总产值 7107.16 万元,较上年增加 2478.95 万元,实现了烟农、政府、企业三满意,为确保烟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主要做法如下:一、统一思想,理清思路,明确责任。随着烟草行业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传统烟叶生产逐步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为实现彝良县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县局(分公司)针对 2007 年烟叶生产收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组织全县烟草系统的干部职工认真学习省、市局(公司)出台的政策及相关规定和要求,把过去因循守旧,小成即满的思想统一到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思路上来,以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理念扎实推动我县烟叶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信息化方向迈进。为完成全县烟叶生产收购任务,及时出台了相关文件,明确烟叶生产收购的任务目标、指导思想、主要政策、措施及考核办法,真正做到机构健全,认识统一,制度完善,措施具体。同时为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实行“ 零工资制” 考核管理, 对全县系统抓烟的干部职工,把工资与烟叶生产收购各个环节的任务指标挂钩,分环节检查考核兑现,有效地促进了政策、管理和科技三大措施- 3 -落到实处。二、转变作风,强化服务,挖潜增效。今年烟草行业全面开展“创建” 活动,彝良 县局(分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在加强政治学习和思想教育的同时,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做到重心下沉,到一线去宣传政策、落实措施、展现才能、指导技术、做好服务。正是系统上下的干部职工以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畏寒暑,克服各种困难,深入到村、到户、到田间、到地块及时宣传政策和指导、落实各项科技措施,为烟农提供更多、更好、更全面、更周到、更贴心的服务,使各项生产措施落实到位率明显提高,为完成各项任务指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组建专业化服务队伍,有效服务于烟农。今年,我县在烤烟生产上狠抓了专业化服务队伍的建设,成立了植保专业队 30 支,150 人;大田管理及烘烤技术指导专业化服务队 25 支,100 人;烤房技改安装服务队 40 支,160 人;入户预检专业队 60 支, 160 人。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强化专业化服务队伍的培训和管理,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减轻了烟农的劳动强度,缓解了烟农的劳动力不足,降低了烟农的劳动力成本,提高了烟农的整体收益,提升了全县的烟叶生产的整体水平。这一举措深受广大烟农的欢迎,社会反响良好,地方政府高度肯定。四、严格对烟农实行户籍式台帐管理。- 4 -烟叶生产各项科技措施落实的最根本落脚点在种烟农户。今年,彝良县局(分公司)对全县烟农全部实行户籍式台帐管理,并实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与生产补贴挂钩兑现。通过各烟叶工作站全体生产技术人员的严格细致管理和烟农的积极配合,有效提高了全县烟叶生产各项科技措施到位率。五、规范投入,阳光操作。烟叶生产投入到位是实现烟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为此,分公司今年把规范烟叶生产投入补贴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对烟叶生产每个环节的投入和补贴兑现情况全部实行张榜公示,主动接受社会和烟农的监督,规范投入管理,实行公开操作,确保了各项补贴及时足额到位,得到了广大烟农的普遍赞赏。六、立足科技,狠抓落实,提高质量。为全面提升我县烟叶生产的整体水平,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优质烟叶,县局(分公司)在市局(公司)的指导下,紧紧围绕“育壮苗保深栽,深耕地高起垄,适时揭膜促管理,合理留足有效叶片”的工作重点,狠抓各项科技措施的落实:(一)严格执行“双控 ”政策。县局(分公司) 严格按照市局(公司)的要求,围绕下达给我县的指导性种植面积和收购计划,采取“ 先自下而上,后自上而下” 的办法, 突出合同制主线,严格执行合同签订程序,严格规范烟农基础信息录入,严格按合同组织生产和收购,从根本上解决过去“家底不清下计划,不切实际- 5 -下计划”的不良做法,杜绝“ 计划稳不住多 签少种,计划控不住少签多种”的 违规行为 ,严防了虚假合同的产生和种植收购计划不落实。全县3月15日全面完成合同签订工作。(二)严格实行“一乡 一品” 的品种区域化布局。我 县除洛泽河镇种植云烟99品种,其余七个种烟乡(镇)种植的品种均为云烟87。(三)坚持集中连片轮作。彝良县有优越的植烟环境,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有良好的生产习惯。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基本烟田规划为依据,推进烟叶种植规模化发展进程,把种烟地块规划向最适宜区转移;向种烟大村转移;向有种烟条件、懂种烟技术的大户转移,户均种植面积逐年提高。对种植面积 20 亩以上的种烟农户予以挂牌保护;对种植面积 50 亩以上的烟农,若完成烟叶产、质量指标颁发荣誉证书,给予 1000 元的奖励。今年全县连片种植面积 4.12 万亩,占指导性种植的 100%,隔年轮作比例达 100%。其中:3050 亩 267 片,11832 亩;51100亩 186 片,14882 亩;101200 亩 21 片,3692 亩;201500 亩10 片,3643 亩;5011000 亩 4 片,4025 亩;1000 亩以上 3 片,3126 亩。(四)育壮苗保深栽,全面实行集约化育苗、商品化供苗。通过实施“公司扶持,业主管理,集约化育苗、商品化供苗” 这一有效办法,不仅提高了我县烟苗的壮苗率,而且还提前了烟叶移栽节令。截止 5 月 15 日,全县 4.12 万亩烟叶全部移栽结束,壮- 6 -苗率达 95%以上。同时在育苗工作上,县局(分公司)进一步加大对漂浮育苗的扶持和管理力度,着力提高漂浮育苗比例,漂浮育苗移栽比例达 96.18%。(五)深耕地高起垄,全面实现烟叶预整地,确保烟叶科学规范移栽。我县在巩固去年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烟叶预整地的宣传和指导力度,全部实行双层定位环状施肥。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全县预整地面积 4.12 万亩,占种植面积的 100%,比去年 3.6 万亩增加 0.52 万亩,为在最佳节内实施标准化移栽奠定了基础,确保了在 5 月 15 日前全部移栽结束,种植规格及群体密度取得长足进步,基本达到 120cm50cm 的规格要求。(六)专肥专供,实行基追肥配套。我县在施肥上采取测土施肥、因品施肥、分类施肥和基追肥配套的方法,强化了双层定位环状施肥技术,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实施水肥调控,提高肥料利用率,确保了用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烟株吸收平衡、长势均匀、清秀整齐。在肥料供应上,将肥料供应与烟农合同签订、化肥补贴挂钩,实行基追肥“套餐制” 供 应。由于高度重视平衡施肥技术措施的推广,2008 年我县的烟叶外观质量好,内在化学成分更趋协调。(七)转变重栽轻管现象,切实加强中耕管理。一是认真做好适时揭膜促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市局(公司)下发的生产技术方案,对海拔在 1800 米以下的烟区全面实施中耕揭膜提沟培土,- 7 -上部烟开片程度好,烟叶产质量高。二是全面实行大田封顶打杈通知单制度。今年县局(分公司)把适时封顶,留足有效叶片与兑现烟农烟叶生产投入补贴挂钩。由片区生产技术人员到烟田检查,适宜封顶打杈后,开据烟农大田封顶打杈通知单,烟农按通知单要求留足有效叶片后进行封顶打杈,否则,一律取消当年的生产投入补贴。今年的有效留叶数普遍在 20 片以上,比上年平均增加了 23 片,确保了大灾之年 10.33 万担任务目标的全面完成。三是加强统防统治,降低病虫害发生率。重点是完善病虫害预测预报网络,有针对性地对我县的主要病虫害进行了综合防治。年初按每亩大田补贴 5 元的标准拨付植保经费到各烟叶工作站,挑选当地责任心强的种烟技术能手,组成专业化队伍为烟农提供优质的统防统治及综合防治服务。全县统防统治面积达 4.12 万亩,占种植面积的 100%,大大降低了病虫害发生率。四是进一步树立“养好成熟叶才能烤好烟” 的观念,把养成熟叶作为今年田间后期管理的重点工作来抓。在具体操作中,针对今年气候特点和烟叶成熟状况,按照“下部叶适熟早收,中部叶成熟稳收,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的要求,把养好中、上部烟叶作为主攻质量、提高产量的关键措施,采取发放“准采证” ,控制“第一炉烟 ”开烤 时间、中下部烟叶烤完后灵活停炉等方法,加大技术指导力度,做到了烟叶成熟采摘指导管理到田,确保成熟采叶真正落到实处,杜绝了部分地方多年来存在的抢青采烤现象。五是加强烤后烟株的残体清理工作。今年县局(分公司)- 8 -以烟叶收购结束兑现地膜补贴为契机,实行地膜补贴与烟株残体清理挂钩。要求种烟农户必须将种烟地块的烟株残体清理干净,经生产技术人员检查合格后,向烟农开据兑现 2008 年度地膜补贴通知单,烟农凭借此通知单方可领取地膜补贴,极大程度地降低了烤后烟株对土壤养分的消耗,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的侵染源,基本实现了清洁田园的目的。(八)加大培训力度,确保各项管理、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县局(分公司)在合同签订、基础信息录入、微机收购,育苗、预整地、配方施肥、移栽、揭膜培土、统防统治、成熟采叶、科学烘烤、入户预检、分级扎把等关键技术环节采取现场操作示范和多媒体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工作,全县累计培训管理、技术人员,烟农 18965 人次。在智能化小型密集烤房的改建上,从烟叶管理科、基层烟站抽派技术人员和聘用临时人员通过培训合格后,组成专业化烘烤队伍深入农户,指导烟农科学烘烤,烟叶质量明显提高。七、严格程序,加强管理,平稳收购烟叶。在烟叶收购中,严格执行市局(公司)下发的各项要求和纪律,并结合行业内部专卖管理监督的相关规定,合理处理和兼顾好烟农、政府、企业三者利益,全面实行“预检到级,统一包装,集中运输,约时定点,编码收购,承诺服务”的收购办法,严格细化收购流程,强化内部管理,坚持标准,平稳收购,善始善终。(一)强化烟叶预检初定级工作,提高烟叶纯度和等级合格- 9 -率。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高度重视烟叶入户预检工作,切实加强预检员的培训、选用及管理,加强对烟农的分级扎把培训和指导,按照分片包户的办法实施预检到小级别,并配合好微机收购工作,全面实行“约时定点、分部位、分时段、限次数、定数量”的烟叶交售模式。全县聘请 160 名入户预检员,派专人负责监督、检查和考核,真正做到收购工作重心前移,服务前移,提高了烟叶收购纯度、收购效率,入库烟叶等级合格率位于全市第一。(二)坚持标准,平稳收购。为防止全县各点(秤)之间在收购中出现眼光忽高忽低的现象,分公司将烟叶管理科的技术人员全部安排到各点(秤)蹲点参与烟叶收购,蹲点人员的工资及奖金与各点(秤)的考核挂钩,县委办、政府办、县纪委抽调了 9名干部作为烟叶收购督查员,驻点监督烟叶收购。(三)严格合同管理,统一实行 IC 卡微机收购。今年,全县共设置 7 个烟叶工作站,15 个收购点,20 把秤,100%按规范操作要求实行 IC 卡微机收购。全县收购履约合同 7462 份,履约率 100%。(四)加强烟叶收购管理,抓好优质服务工作。在烟叶收购开秤前,各站、点(秤)就及时将各项收购政策、收购价格、收购纪律、服务承诺、收购流程和各环节收购人员的岗位职责上墙,并设立举报箱和举报电话,加强监督,并为烟农设置休息室和饮水处,尽力做到服务烟农促收购。- 10 -(五)安全移库,降耗增效。为使我县“烟叶移库通知单+烟叶移库 IC 卡” 烟叶原收原 调工作的顺利 实施,由烟叶工作站与运输个体户签订运输合同,组建专门运输队和押运队,实行封闭式调运,全过程监管。各烟叶收购点内部管理明显加强,收购烟叶级别与级别之间界限分明,烟叶堆放整齐,打包规范,移库及时,全县烟叶移库工作于 10 月 25 日结束。八、精心组织烟叶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