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厉---浅析奈曼旗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问题_第1页
李丽厉---浅析奈曼旗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问题_第2页
李丽厉---浅析奈曼旗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问题_第3页
李丽厉---浅析奈曼旗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问题_第4页
李丽厉---浅析奈曼旗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奈曼旗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引 言直到 2007 年奈曼旗仍是全国 273 个贫困旗县之一,社会经济并没有突出发展。并且呈现了一些特点,一方面,奈曼旗的农牧民人均收入虽在不断增加,但是仍低于全区的平均水平,甚至低于整个通辽市的平均水平。该旗的贫困状态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另一方面,伴随全国和全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奈曼旗的经济也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由于经济基础等原因还是落后于其他旗县的发展。最后,奈曼旗的 GDP 排序仍比较靠后,与其他地区的经济还有一定差距。一、奈曼旗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背景(一)土地资源质量低,土壤肥力不高奈曼旗现有农田 12.5 万公顷,一、二级土壤资源面积 3.4 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 27.3%;四级农田 3.1 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 25.15%,在四级中土壤普遍存在轻、中、重沙化或盐碱化,有的中、重度侵蚀,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五级农田 2.9 万公顷,占全旗总耕地面积 23.16%,这些土壤表层质地沙性大,大部分是紧沙土或松沙土,沙化、侵蚀、盐碱化严重 。这样的土壤现状,加之北方半干旱的季风气候严重影响了农业单位产出率。(二)生态系统脆弱,草地退化、沙漠化现象严重在 2004 年通过调查,全旗草地退化面积为 532.5 万亩,约占全区可利用草场面积的 88.8%。其中,轻度退化草场 204 万亩,中度退化草场 144.7 万亩,重度退化草场 183.8 万亩。草地面积不断减少,沙化和退化呈逐年增加趋势。而且,严重退化区域多集中分布于居民点附近。 ,据统计,80 年代初沙漠化面积为 811.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 66.3%;而到了 90 年代初,面积达到 858 万亩。据奈曼旗2农业局 2003 年统计数据显示,全旗仅流动半流动沙漠化面积就达 798 万亩,占总面积的 65.1%,而且,在全旗 21 个苏木乡镇中,有 20 个境内都有沙化土地分布。由此可以明显看出,全旗沙漠化趋势正在加剧。奈曼旗大面积的沙地,瘠薄的土地,广种薄收、靠天吃饭成为制约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瓶颈。(三)水资源总量地区分布和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奈曼旗水资源总量为 6.85 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资源量 6.04 亿立方米,地下水年可开采量 3.53 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量为 1.17 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分为两个部分:自产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 0.84 亿立方米,入境客水可利用量为 1.28 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存在分布不均情况,水量极丰富区分布于苇莲苏、八仙筒、六号农场连线以北的地区;水量丰富区分布于水量极丰富区以南黄土台地以北的地区及教来河河谷地段;水量中等区分布于中南部的黄土台地区及南部的山间河谷及沟谷区;水量贫弱区分布于南部牤牛河水文地质单元丘陵区,低山区黄土状土覆盖地段及西辽河水文地质单元南部靠近分水岭的地区,水源仅为浅层地下水。奈曼旗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335.9 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 69 月。大镇主城区 16 平方公里,年降雨量达 528 万立方米,但主城区雨水收集仅以城镇街道及小区硬化面积为主,平房居住区未有雨水收集管网。(四)自然灾害频发(主要是旱灾)并有加重之势继 94 年建国以来奈曼旗发生最大洪涝灾害后,1995 年,奈曼旗又发生严重春旱,至 6 月中旬,南部 10 个苏木乡镇的 2 万多公顷旱田尚无法开犁,与库仑旗交界处的万亩松林因干旱和松毛虫灾害而损失殆尽。1997 年,奈曼旗出现 60 年未遇的特大旱灾,全年降水仅 70mm,境内的教来河、老哈河、杜贵河相继断流,地下水位下降 3.6m;全旗农作物绝收面积 24000 公顷,粮食减产 1 亿公斤;30 多万公顷草牧场干枯,10 余万人口、36 万头牲畜饮水发生困难。目前,奈曼旗已从春旱逐步演变到春夏连旱。近几年,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大,全球变暖更加剧了该旗的干旱程度。对农牧业的发展生产带来严重阻碍。二、农业特色产业的概念及采取的措施奈曼旗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3针对以上制约农业发展的种种障碍,政府因地制宜积极采取对策,发挥本地区的水土光热资源丰富和发展现代农牧业的优势,加强优质畜产品、特色林果基地建设,发展生态有机农业和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有地域特色的农牧产品生产和精深加工出口基地,加强加工转化和市场开拓能力建设,实现产业化经营,不断提高竞争力和产业效益引进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及管理经验,开始着手大力发展具有地区特色的农业。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的必然路径,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一)奈曼旗具有的特色农产品奈曼旗地处科尔沁沙地腹地,曾被列为“全国产粮大县” 。 通过现代发展理念的引领,农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叫得响的农产品较多,有些甚至出口到国外。八仙筒镇的红干椒,治安镇的万寿菊,青龙山镇的甘薯,烤烟、有机水稻、葵花等品种丰富。农业产业的经营愈加规范,产业链拉长。努力培育了农畜产品品牌,分别注册了“曼沙”无籽西瓜、 “青龙山”粉条、 “塞外风”蒙古野果、 “老哈河”大米、 “老哈河”小米等商标。扶持老哈河粮油有限责任公司、漠北粮油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改造,稻米、小米加工的龙头带动作用明显。这些公司的成立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相应的提高了农民的农业收入。(二 )目前奈曼旗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措施1.明确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重点从产业发展重点看,受各地群众传统种养殖习俗、周边市场、地域特征、土壤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奈曼旗因势利导,将各产业做大做强。根据各产业特点,将各产业推进组分配到相应的职能部门牵头负责,如蔬菜、花生产业和养鸡产业由旗农牧业局牵头,谷子产业由人大农牧委牵头,葵花产业由旗科技局牵头,红干椒产业由旗科协牵头,甘薯产业由旗工商联牵头,西瓜产业由旗供销社牵头等,形成各部门紧密配合指导产业发展的格局。举办西瓜节、小米推介会等农产品展示会,搭建合作平台,组成考察组,分赴全国各地市场推介产品、招揽商客,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42.提升特色产业科技含量从农牧业内部看,依靠高科技的支撑是提高特色产业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奈曼旗抓住基层农技推广示范县建设项目的有利机遇,成立专家组,举办科技培训班,培训 100 名技术员,1000 个科技示范户。结合国家级科技示范园建设,在示范基地温室内增设反光幕、琉璜灯等设备,推广使用农家肥、沼气粪肥,生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与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合作成立了沙地无籽西瓜示范基地,聘请博士指导西瓜新品种试验示范和推广,聘请山东果蔬专家指导设施农业生产,外聘 40 余名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员指导高效种植。全旗养鸡产业形成了“统一管理、统一进料、统一防疫、统一消毒、统一销售”的经营格局。3.加大特色农业产业资金扶持从外部环境看,发展农牧业特色产业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资金需求量较大,靠群众自身筹集资金很难发展。针对群众发展特色产业资金短缺的实际,奈曼旗通过整合项目资金、协调银行贷款、群众自筹等方式多方筹措资金近 5000 万元,推动高效特色产业发展。在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列入财政预算资金 3000 万元鼓励农民发展设施农业。同时,在新品种引进、农产品宣传、农作物统防统治及果树、蔬菜标准示范园建设等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抓住国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机遇,积极为特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争取贷款支持,重点用于企业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促进了特色农产品的转化增值。4.健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机制从发展机制看,特色农产品经营销售是特色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完善基地、农户、合作组织、龙头企业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势在必行。奈曼旗依托安徽洽洽集团、郑州农研所等外部力量,组建产业协会和各类专业合作社。全旗农牧业特色产业大多采用“龙头企业、产业协会+农户” 、 “龙头企业、产业协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每一个龙头企业、产业协会都连接着成百上千农户,每一个农户实际上已经成为龙头企业、产业协会的一个生产车间。一方面发挥龙头企业、产业协会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市场及管理上的优势,另一方面发挥广大农户在劳动力、场地等方面的优势,形成了紧密的产业链。目前,奈曼旗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5全旗已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106 个、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 107 个。三、奈曼旗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取得的经济成果(一)粮食产量总体走势增加据统计 2008 年全旗粮食总产量达到 625 000 吨,比 1999 年初增长50.93%。其中玉米产量 491 763 吨,比 1995 年(历史上大丰收年)增长165%。2009 年,旗政府将谷子产业作为全旗 10 个富民产业之一进行了重点培育,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10 年全旗谷子种植面积达到了 25 万亩,较上年增加 10 万亩,产量达到 2 亿斤,能够加工小米 1.6 亿斤。(二)经济作物的种类增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八仙筒镇为中心的红干椒种植区,治安镇为中心的万寿菊种植区,大沁他拉、八仙筒、白音他拉和固日班花为主的葵花种植区,新镇、青龙山、沙日浩来为主的谷子种植区,明仁苏木为中心的花生种植区,青龙山镇为中心的甘薯种植区等。2011 年全旗高效特色种植业面积发展到 82 万亩,占全旗农作物总种植面积的 20%,先后建成养鸡小区 40 余处,年饲养量达到 500 万只,年出栏400 万只,其中蛋鸡 100 万只,肉鸡 300 万只。2011 年,奈曼旗设施农业建设任务 2.2 万亩,其中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各 1.1 万亩。全旗粮食播种面积达255.9 万亩,同比增加 16.9 万亩。其中:玉米播种面积达 165 万亩,同比增加 5.4万亩。豆类作物 15.8 万亩,同比减少 4.2 万亩。蔬菜作物 4.3 万亩,同比增加1.7 万亩。瓜类作物 15.8 万亩,同比增加 9.9 万亩。(三)产业经营较为规范,积极培育产品品牌努力培育农畜产品品牌,分别注册了“曼沙”无籽西瓜、 “青龙山”粉条、“塞外风”蒙古野果、 “老哈河”大米、 “老哈河”小米等商标。扶持老哈河粮油有限责任公司、漠北粮油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改造,稻米、小米加工的龙头带动作用明显。通辽市博浩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落户奈曼,已建成年加工2000 万吨的万寿菊生产线。整合小作坊,组建具备年产粉条 1000 万吨的“青龙山粉条”厂。引进六合集团宇鹏公司年屠宰加工肉鸡 1000 万只的生产线,已在黄花塔拉苏木开工建设。由大连盛铭责任有限公司等多家合建的种鸡场、孵6化场和饲料加工厂已提交项目建设可调研报告,正在洽谈、落实之中。分别启动建设了沙日浩来果蔬批发市场和新镇杂粮交易市场。(四)畜牧业的养殖数量大、经营规范化、产值高正因为全旗农牧业特色产业形成规模经营,规避农业风险的能力提高,加之龙头企业的带动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不断发展壮大,促使农牧业特色产业效益凸显。2010 年,全旗高效特色种植业年总产值 14.7 亿元,年纯收入 9.2亿元,占农牧民人均收入的 50.6%,实现人均增收 922 元。鸡产业年产值达到3 亿元,年纯收入 3200 万元,养殖户户均收入 8 万元,实现人均增收 72.7 元。总体看,全旗农牧业特色产业人均增收可达到 1000 元。“十一五”期间,奈曼旗畜禽养殖数量逐年增加,养殖方式逐渐由粗放的草原畜牧业向现代的规模化、标准化生态畜牧业方向转变,实施舍饲、半舍饲养畜,饲养水平逐年提高,经济效益有所增加。截止到 2010 年底,全旗畜牧业总产值达到 13.995 亿元,占大农业的 44.4%,农牧民收入中畜牧业收入 820.4元,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 17.66%。四、奈曼旗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一)政府推动政策难落实,资金投入有限实践证明,农区发展农牧业特色产业,确实是增收富民的惠民产业。尽管旗委、政府出台了相关的优惠政策,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一些现实问题,群众受传统种养殖业的影响,小富即安的思想不同程度存在,不敢尝试,怕担风险,怕遭受损失。发展特色产业,一般要求土地集中规模经营,这就与土地二轮延包中农户拥有零散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发生矛盾,虽然也在尝试土地有序流转,但必须做好广大农户的思想工作,在农牧民自愿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况且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资金投入较大,奈曼旗尚属国家级贫困旗县,地方财力有限,且农民自我积累不足,银行贷款受质押物等限制贷款困难,支撑高效特色种植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难以破解。(二)配套服务不到位,经营管理欠规范近年来,由于受人员编制限额的影响,全旗农牧业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奈曼旗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7呈老龄化趋势,大中专毕业生不能及时补充,特别是基层农牧业专业技术人员更是匮乏,已满足不了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的需求,只能从外地聘请专家、高级技术人员来维持现状。农牧民经济合作组织是农牧民自我发展、自我服务的经营性组织,相关制度还不够健全完善,特别是法定程序不完善,遇有农牧业特色产品滞销,就会出现经济合作组织与农户推诿扯皮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群众的利益。农牧业特色农产品品牌意识较弱,原产地特色农产品质量较好,但由于申请不及时,而被具备同样条件的外产地进行商标注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特色农产品的销售。(三)产业衔接不紧密,产业延伸空间狭窄由于奈曼旗农牧业特色产业龙头企业较少,个别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与外地企业构成了产业链。如奈曼旗的肉鸡产业,本地没有加工企业,只能与外地 8 家公司合作养鸡,处于生产原料的初始阶段,无形降低了特色农畜产品的附加值。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较少,叫得响、立得住的加工企业不多,精深加工企业更是寥寥无几,只能对一种或几种特色农畜产品进行加工,虽然对农牧业特色产业起到了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收效甚微,加工企业之间很难形成衔接配套、循环相生的产业链,大部分特色农畜产品仍然依赖外销,增值空间十分有限。五、奈曼旗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一)加大政府对特色产业的引导力度奈曼旗地方政府应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使农牧民的资金能够得到可持续循环利用。积极制定并稳步落实相应的各项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奈曼旗的特色农产品得到发展和传扬。特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机制的调节,政府应经常进行市场调研,确定特色产业生产规模,预测农畜产品的价格走向。政府应为农牧业的发展提供完善的信息服务。对农牧民进行技术培训与指导。树立群众对发展特色产业的信心,调动农牧民参与的积极性。(二)完善合作组织的规章制度,明确责任8近年来农村人才“外溢”现象严重,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政府应从各个反面努力留住人才并加大引进力度。完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责任,减少相互间的推诿。地方政府积极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加大信息的传播、扩大信息传播渠道。及时准确的向农牧民提供市场信息,市农牧民按市场导向生产经营。经常进行市场调研,预测市场价格走向,完善市场信息服务。从而保证农民的利益。(三)科学经营实现特色产业标准化、规模化,构建紧密的产业链尽管奈曼旗成立了许多公司,但龙头企业较少带动作用不明显,各个企业间的联系不够紧密,要实现特色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就要不断提高特色农畜产品,特别是特色农畜产品的生产,依托高科技的支撑。加强科技培训,引进和培养一大批农牧业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用以指导特色产业发展。健全完善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培育壮大本地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大批特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四)促进农牧产品流通网络体系建设,促进农牧产品流通奈曼旗的农牧产品加工业发展仍比较落后,要加大农村商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包括农产品加工、贮藏、保鲜、运输、分级检验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公路,发展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尽快形成配套的综合运输网络,完善的仓储、健全的批零市场、系统的配送设施,为农村商品流通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条件。同时,加快农村商品流通标准化体系建设进程。在产品分级、包装、运输和装卸等环节,适应国际、国内贸易的要求。采用国际标准或通用的国家标准,积极推行和国际接轨的标准。形成机制完备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推进市场管理现代化。发展和穿心农产品拍卖、经纪人代理、网上交易等新兴交易方式,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建设,玩弄产品批发市场商品“集” 、 “散”功能和信息服务功能发挥批发市场形成价格机制,不断促进农产品批发市场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