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宜昌市事业单位考试试题_第1页
2015年宜昌市事业单位考试试题_第2页
2015年宜昌市事业单位考试试题_第3页
2015年宜昌市事业单位考试试题_第4页
2015年宜昌市事业单位考试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年宜昌市事业单位考试试题2015 湖北宜昌市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告、报名注意事项、职位表等最新资讯及免费备考资料请点击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共 40 题。参考时限 35 分钟)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开始答题:第 1 题 近年来,我市的旅游事业_,前来旅游的国内外游客_。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登峰造极、趋之若鹜B方兴未艾、络绎不绝C兴旺发达、陆续不断 D繁荣昌盛、熙来攘往【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登峰造极: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兴超而未到止境。兴旺发达:指事物或事业充分发展、欣欣向荣的景象。繁荣昌盛:指国家或其他事物兴旺发达,欣欣向荣。结合题意可知,“登峰造极”用在此处不合适,排除 A。陆续不断:指不断来到、发生。多形容事件或状态。且指在一定的时间段内相续发生,用来形容游客来往的频繁不合适。排除 C。熙来攘往:形容人多拥挤。络绎不绝:形容车船人马等前后相接,往来不断。句中是说游客很多,并没有拥挤的意思。故选“络绎不绝”更贴切。第 2 题 哲学主要解决的,不是学习的能力,而是判断的能力。误人子弟的哲学教学方法使学子们满怀热忱而来,浑浑噩噩去,难怪他们像无数普通人一样疑惑:哲学究竟有什么用?这一问难倒了无数哲学教授。现在,德波顿的书实实在在回答了哲学的用处问题,那就是哲学能治疗心病,哲学是一付绝好的心药。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哲学主要解决的是判断的能力B关于哲学的价值问题众说纷纭C德波顿的书把哲学的功用解释为治疗心病 D哲学是一付绝好的心药【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作者先由哲学教学方法的误区引出问题:哲学究竟有什么用?接着指出这一问题难倒了无数哲学教授。最后提出德波顿的书实实在在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即哲学能治疗心病。可见。文段前面的内容皆是为引出德波顿的书所做的铺垫。D 项“哲学是一付绝好的心药 ”是德波顿书中的观点。第 3 题 有专家认为,央企并购地方国企并不值得大力提倡。从以往的并购重组经验来看,国企与国企之间的并购重组,效果并不比民营与国企、外资与国企重组的效果好。央企与地方国企之间,出资人代表虽然不一样,但机制和体制却相差不多,_,并不利于重组后的创新。根据文意,下列哪句话填入划线处最合适?( )A在经营理念和价值取向上是趋同化的B央企在经营困难时更容易得到政府的支持 C这些央企大规模并购地方企业的风潮值得警惕D一些央企是否具备市场并购主体的地位值得警惕【正确答案】:A【试题解析】:文段先提出了专家的看法:央企并购地方国企不值得大力提倡。然后分析了原因:二者机制和体制相差不多,不利于重组后的创新。划线处的句子应是对前句的补充,A 项“趋同化”的表述与此一致,当选。第 4 题 新兴剧种虽是_的小剧种,但其浓郁的民间性和艺术个性,受到当地人们的热烈欢迎。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鲜为人知B势单力薄 C偏居一隅D势穷力屈【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鲜为人知”意思是很少人知道,这与“当地人们的热烈欢迎”相矛盾,排除 A。“势单力薄”与“势穷力屈”都是强调力量薄弱,而“偏居一隅”强调的是范围狭窄,由句意可知,新兴剧种在“当地”这一范围内是极受欢迎的,因此。“偏居一隅”更契合语境。正确答案是 C。第 5 题 现已证实,当我们的大脑在休息时比如坐在椅子上发呆、躺在床上睡觉或接受了麻醉,各个脑区之间仍在不停地传递信息。这种不间断的信息传递被称作大脑的默认模式,它所消耗的能量是我们拍打苍蝇,或有意识地对其他外在刺激作出反应时所耗能量的 20 倍。实际上,我们有意识去做的大多数事件,比如吃饭和演讲等,都是对大脑默认模式下基准神经活动的背离。对文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大脑默认模式是有意识的神经活动B人躺着休息时,很多神经活动仍在进行C人们有意识做的事都是对大脑默认模式的背离 D大脑在休息时是传递信息最快的时候【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由“实际上,我们有意识去做的大多数事件,都是对大脑默认模式下基准神经活动的背离”可知 A、C 两项的表述是错误的;D 项文中并未涉及,属无中生有,排除。本题答案为 B。第 6 题 安定的住房,是尊严的前提,幸福的第一步。城市如果要让生活更美好,就要从让每个人都住有所居开始。但住房问题又是城市最大的挑战,“房荒是城市特有的问题”。恩格斯 1872 年的名著论住宅问题就提出住房问题的根源是城市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人口在城市的高度集中,带来城市土地资源的稀缺,从而产生住房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巨大反差。住房短缺是一种典型的“城市病”。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住有所居是尊严的前提,幸福的基础B住房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C资源的集聚效应和稀缺效应是相伴而生的 D住房短缺是伴随城市发展而产生的“城市病”【 正确答案】 :D【试题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