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学姐经验与教训篇(上一届学姐的)_第1页
2011年学姐经验与教训篇(上一届学姐的)_第2页
2011年学姐经验与教训篇(上一届学姐的)_第3页
2011年学姐经验与教训篇(上一届学姐的)_第4页
2011年学姐经验与教训篇(上一届学姐的)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这里转载一位刚毕业的网名为“红框框” 发在“深圳中学贴吧”中的文章,从中我领悟出深中学长的责任。这位同学我不认识,她来自深中 2011 届高三(6)班。学姐的经验之谈 from 红框框前些天受本人高二导师李老师的邀请参加了高一七班的联谊,和学弟学妹们谈了谈自己高中学习的经验和教训,鉴于当天属于即兴发挥,没有写稿,现将其拟之为文字,希望对学弟学妹们有所贡献。本文分为两个部分,即“经验教训篇” 和“学习方法篇” ,前者着重谈谈整个学习过程中宏观的经验和教训,而后者则针对本人自己在各个科目中的学习中所总结出的具体方法。经验与教训之经验篇:一、 相信厚积薄发这点在语文和英语的学习上表现非常明显。我自己比较喜欢英语,看了很多原版小说,记了很多本英语笔记,起初我并没有看到自己的英语特别突出,最多就年级 30+名,可是当我上了高三之后,我的英语成绩就几乎没有出过年级前十了,高考也有 143,当然我高三英语老师李老师绝对功不可没,可这和我之前的积累也有很大的关系。而语文则是我高考中的意外之喜,鉴于本人语文一向不是很好,平素所以做了很多努力。很认真地积累实词、虚词等等,一遍遍地改作文素材,可是直到高考前的模拟考,我的语文分数始终都在 110+徘徊,当然本人还是很坚定地积累着,终于,高考的时候,小宇宙爆发了!130!尽管这个分数今年看来并不是很高,但是对于我来说,绝对是对我长时间辛劳的回报,厚积薄发!二、 听老师的话这点简单说来就是两点:一、上课精力百分百集中;二、不要盲目自大,相信老师。我理解我们这一代的孩子都非常自信而且很有个性,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希望大家还是相信一点:深中的老师个个都是牛人!不要因为自己不适应一个老师的教学方法就选择讨厌这个老师甚至不听他的课,后果很简单,吃亏的一定是自己。首先,作为一个老师,他一定想让自己的学生成绩出色,所以他们上课,是极尽所能地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我们。拿物理老师为例,我被花国振老师、殷杰老师和陈洪洲老师教过,他们上课都会拿出一些题来讲。他们选的每一道题,都不是我们随随便便在参考书上看到的,而是他们很认真的找到的能把每一个重要知识点都包括进去的题,是充满了易错点和陷阱的题,所以,如果大家上课的时候错过十分钟,那是下课补几天都难以补回来的损失。因此,我建议所有的同学,无论你有多牛 X,都请竖起耳朵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听老师的课,有时候,他们随口跟你讲的笑话都是充满智慧的(当然,很多时候笑话只是笑话= =|)。其次,请学会发现每个老师的优点,发自内心地去欣赏他。我高一高二有过两个化学老师:朱立峰老师和寇玉伟老师。前者教学非常细致严谨,他强调细节,非常严格地让我们写各种作业(无数次被实验手册虐过的孩儿们啊),但是正是这种一丝不苟的态度和超大的作业量,让我的化学学习有坚实的基础(我高一跟的他)和严谨的表达。而寇老师的教学非常活跃,思维灵敏,他训练了我的思维,并且让我喜欢上了化学。我曾经评价过,他教化学,就像是把所有的知识搭成了钢筋水泥建的房子,他送给了我们一套非常有体系的化学,但是这房子需要砖瓦来堆,需要油漆来刷,这些细节就需要大家自己去积累。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色,作为学生,我们不应该去埋怨他的教学方法不适合你,而是应该发现他们的优点,自己弥补他们些许的缺憾,努力去适应他们。三、 沉下心来浮躁的人难成大器,学习绝对如此。在我们班,高三六班,最后成绩最突出的孩子,都是那些平素认真学习、一丝不苟、找到问题及时解决的孩子,我基本也算沉得住气的了,但是有时还是多了些浮躁,结果大家也都看到啦。至于具体的什么叫浮躁,怎么戒除浮躁什么的,恐怕各位得自行体会。四、 关于拍拖这个我只能说我高中没有尝试,而且我不后悔。拍拖究竟是促进学习还是耽误学习可能见仁见智。但是就我个人的经验,拍拖会分心,影响不会立刻显现出来,但是潜移默化中成绩会一点点掉,最终发现的时候可能会有点晚。当然,个人见解,不同意也无妨,不要喷我噢!五、 营造班级学习氛围,请无私地互助。当一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出来的时候,当你身边的人在进步的时候,你一样会有所收获,这种收获远大于你多做出的一道数学题。我们的竞争对手不是身边的同学,他们是战友是兄弟姐妹,对手是全省近六十万的考生。当你所在的班级每一个人都成绩斐然的时候,可能做这个班的最后一名,都能够达到中大的录取分数线。所以,请不遗余力地帮助你身边的每一个同学,毫无保留地共享你的知识和方法,这样你不仅能收获一段段真挚的友谊、拥有和谐的同学关系,他们的进步也将成就你的学业。而且,有经验的同学会发现,在帮别人讲透一道题的时候,自己也会将这个知识点回顾并且牢记,这是看得见的收获。我高一高二和钱鹏宇是一个班的,我告诉过他怎样学英语,他帮我解决过很多数学题。我们都乐意在班里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我们都不怕自己被别人或者彼此超越。当时的二单元就有这样和谐的氛围,彼此互助,当时的二单元几乎是六个常规单元里最好学最踏实的单元。前两天我和几个二单的朋友去唱 K,周围有若干北大的,港大的,港中文的,复旦任挑专业的,中山挑专业的我曾经以为这些成绩是竞赛单的特权,但是当自己走过高三之后,才发现只要努力,再平凡的班级、单元也能创造辉煌。所以,学弟学妹们,请主动分享自己的只是和方法,成就你们同学,成就这个班级的同时,你也将成就自己。经验及教训之教训篇:一、 高目标。此处所指高目标,并非建议所有的学弟学妹都将自己的目标定位为状元或一定要考上清北、港大等众人眼中最优秀的学校,而是建议大家将目标定位为自己现在还不能达到,但是却可以通过努力逐渐靠近的学校,而不能有着懈怠的心理就将目标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一个人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准一般就是自己的目标,甚至有人会无法达到目标,但是有这样一个高于自己水平的目标作为动力,那么我们就会在不断的进步中靠近它。简单来说,就是你的目标会决定你的高度。高一的时候我就和钱鹏宇聊过高考志愿的问题,当时他就很明确地说过想去北京(当然人家很谦虚,没说要去北大),而我也很笃定地说我要去香港。最后的结果大家也看到了,他成功的到了北大,选了自己喜欢的专业,而我也很幸运地被港大录取了但是我的分数却碰不到北大的线。相似地,当年 A 同学曾说过,希望在深中喜报 640 以上的同学中有他的名字(2009 届高考 640 大概 100+名),他最终的结果大概就是 100+名。道理如上。二、 好心态这是本人切身之痛。从上高三开始,班主任就不只一次地批评提醒我说心态要稳,别把名次看得太重,可惜的是,每次考试之后,我依旧很关心分数名次,以至于我会非常地患得患失。我个人认为,最好的状态应该是始终如一的淡定:无论考得好与不好,无论自己是出于波峰还是波谷,都能够很淡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本身,体会每一门课的学习中所能收获的乐趣,为掌握了求某种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而快乐,为写得一手漂亮的英语斜体字而开心。而每次考试之后,只需要关心自己哪个知识点还没有掌握,然后努力吃了它,而不应看着那个红色的分数开心或者难过。不过这是种挺高的境界,我直到毕业都没有完全达到,但是我知道,如果能做到,它的效果比给多大家一年时间复习会更好。而心态不稳的表现也很常见,我个人最大的问题就是看错题(我高三一年看错的题比我初中和高一高二加起来都多),刚开始觉得是一时粗心,后来发现其实是心态问题。三、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作为高中生,每个人都会有管不住自己的时候(包括状元) ,有人会学着学着就拿起小说,有人会一回到家就打开电脑玩游戏。如果你发现自己管不住自己了,请别慌张,因为这是我们的通病,但是不能以“通病 ”为借口,放任自己。如果大家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请勇敢地向外界寻求帮助,请父母、老师、同学、兄弟姐妹做你的管理者或者监督者,不要相信“我再打一盘魔兽就收手”“ 我这个周末最后一次上网 ”这样对自己的承诺,因为对于大多孩子是没有太强的自制力的!当然我并不是说大家不能放松(我高三时每周回家都还会花一个晚上看美剧、聊天啥的) ,但是当一些癖好成为影响你学习的障碍时,请借助外界力量戒除它,否则你很可能会后悔。当我直到高三的周末还在拿着手机上网,一天都没有翻开书的时候,我知道我已经失去自己的竞争力了。四、 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学习中大家会发现很多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它们就会在高考成绩上报复你。以我个人为例,我上高三不久,就发现自己的化学成绩始终在 9093 徘徊不前。最初班级平均分 70+,我就有 90+,到高考前班级平均分 93 了,我还是 90。这个问题其实很严重,因为我没有及时解决它,我的化学在高三一年都处于瓶颈。题难我就沾光,题简单我就死菜。幸运的是今年理综有点难度,我那 90 来分的化学应该是帮到我了,可倘若大家都考98100,我就真的挂了。不那么幸运的就是我的数学和物理,早就知道自己难题做的不好,却没有下足够的功夫学得更深些,当我在高考考场上空了两道数学(28 分)和差不多一整道物理题( 18 分)的时候,我知道这是它们报复我来了。学习方法篇:关于学习方法我再次强调,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写来只是分享,大家有选择地借鉴就好。语文:前面的基础题主要是积累。拼音、成语、实词、虚词、断句、翻译,都是要平时下功夫背的。五三是不错的材料,不过不够,我自己在里面加了活页,补充了很多成语。文言最重要的就是实词,首先要保证课本里出现过的都知道,看到不会的(尤其是选择题或者翻译中的)就勤快点查字典,补充在自己的笔记本里,平时大考小测前翻多几遍,到高考差不多就能记住了。至于特殊句式、活用,语感一般就够了,但是有些句型也要背背。上面这些分是死的,是可以拿到的!诗歌鉴赏听听老师怎么讲的,多做多想多分析,再翻翻五三,把该做的题做了,一般都差不多了。两篇阅读,个人认为只要很认真地读了原文,再去回答问题就不会差多少,当然如果老师有介绍技巧的话,要认真琢磨一下。作文。这是大头,也是我的弱项。平时注意收集素材,并且学会润色语言。一件事,第一次写可能会啰嗦,就改到精炼为止,第二次写没有文采,就增加些修辞、成语以此类推,一段话改 N 次,没有文采也改出文采了。数学:打基础的时候最好的资料就是课本,课本上的每道例题、习题我都做过两三遍,至少高一高二应付段考,和高三应付不难的(大部分)考试时,都是得心应手的。个人认为用什么参考书不是很重要,认真地把一本参考书搞掂就差不多了。我自己最大的教训就是数学学习时题目难度不够。一般就是看到压轴题就扔在一边,或者把答案看懂,总觉得最后一题的最后一问不做也没几分。这种想法如果遇到不难的考试(如 09、10 年高考)可能没有问题,但是今年像高考的难度,有我这种想法的人都没什么好果子吃。英语:听课,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