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科学选材复习资料_第1页
运动员科学选材复习资料_第2页
运动员科学选材复习资料_第3页
运动员科学选材复习资料_第4页
运动员科学选材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运动员科学选材的内容:运动员科学选材的具体内容主要有:1.体型:指人的体表性状及其特征,一般由体长、体宽、体 围和体重等因素构成。选材时的具体内容大致分为:体型与运动能力;体型的形成及其预测方法;体型选材常用的指标及其测量方法。2.生理机能状态:指人体各器官的机能水平及其发展潜力。选材时研究的具体内容为:主要生理器官与人体运动能力的关系;在体育运动作用下各主要生理器官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生理机能常用的指标与测试方法。3.生化特征:指人体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个性特征。选材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个体物质代谢形成及其与运动能力的关系;主要生化选材指标的确定和测试方法(如血乳酸、血红蛋白、肌红蛋白、 ATP 和 CP 等)。4.身体素质:指人体肌肉活动时表现出来的各种机能能力。选材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一般素质与运动能力的关系;身体素质的生理、生化基础;身体素质选材的测试指标和方法。5.心理素质、智力和个性。心理素质是指人的心理过程特征;智力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个性是指个人具有的、可以预测的性格特征。选材时研究的具体内容有:心理、智力和个性与人体运动能力的关系,三者均为选材的常用指标。运动选材的重要性1.世界竞技体育强国都十分重视运动训练的科学化,表现为:将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运动训练的领域,以科学的理论、方法及先进的技术、设备来训练运动员;计算机在运动训练中的运用:对运动技术动作和运动过程进行数字化的处理与分析;对未来技术动作进行设计与构思;对战术进行模拟等。“三论”在运动训练中的运用:产生了系统训练的理论、运动训练控制理论等。肌肉力量的训练,除了动力性和静力性力量训练方法外,还可用电刺激法增加肌肉的力量。海绵包的设计与运用,使背跃式跳高技术的普及与提高成为可能。2.运动员选材是竞技体育的构成部分之一。从竞技体育的全过程来看,其构成主要有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并对运动员选材进行了解释:运动员选材是竞技体育的开始,是挑选具有良好运动天赋和竞技潜力的儿童少年或后备力量参加运动训练的起始性工作。3.选材是成功训练的重要前提条件。前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民就曾说:“ 现代竞技体育运 动发展到今天, 科学选材、 科学训练、科学的管理,已成为制约竞技运动技术水平提高的三大要素。实践证明,只有那些具有天赋的运动员,才可能攀上世界的高峰。” (袁伟民为运动员科学选材作的“序” 1992 年 4 月)经验选材具有很大的局限性:1.很难了解运动员机体内在的一些机能情况和某些遗传性状,挖掘不出人类的天赋运动才能, 成材率不高 ;2.根据比赛成绩来选拔运动员,又容易选来一些技术不正确或有缺陷、或 发 育提前的青少年 ;3.教练员不了解青少年运动员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及运动成绩提高的规律,使得有些人未能达到运动技能的顶峰,有些则由于运动性伤病等原因过早地结束了其运动生涯, 导致年轻运动天才过早地退出了竞技体育运动 。因此,一些体育科研人员从 70 年代中期开始研究科学选材的指标和方法。如 1975 年,国家体委体育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对参加第三届全国运动会的 11 个运动项目的 5175 名男女运动员测试了 23 个形态指标后发表了“我国运动员身体形态研究” 一文,为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积累了一批形态方面的研究数据。科学选材的起步阶段1980 年 7 月,国家体委在秦皇岛市召开全国业余体校选材座谈会。会上交流了经验,印发了“田径”等 7 个运动项目的选材参考意见。同时,由国家体委组织了“ 优秀青少年运动员选 材研究” 课题。这标志着我国运动员科学选材进入起步阶段。科学选材的快速发展阶段1984 年,在洛杉矾举行第 23 届奥运会。7 月 29 日,普拉多射击赛场的枪声给本届奥运会带来了第一枚金牌,中国射手许海峰是这个荣誉的幸运儿,也量中国自 1932 年参加奥运会以来第一个金牌得主,中国代表团实现了“零的突破 ”,一共 夺得了 15 块金牌,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这一年,中共中央发出了“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 ”,号召全国人民在本世纪末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体育强国,更加激励了广大体育工作者攀登世界体育高峰的雄心壮志。体育强国最主要、最鲜明的标志是运动技术水平达到世界第一流。1987 年 2 月,国家体委在天津召开的运动员科学选材研讨会,它是我国运动员科学选材研究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开端。遗传度是指某一特定性状在总的变异中,有多大比例归于遗传因素,有多大归于环境因素,它一般用百分比()来表示。凡性状以遗传因素为主的,其遗传度就高;凡以环境因素为主的,遗传度就低。1.遗传力(度)在选材时的应用:(1)遗传度高的性状,而又是该运动项目的主要因素时,选材时必须从严格挑选。在训练中应按生长发育的规律,利用其“ 敏感期”着重抢先诱导与发展,使其充分表现。敏感期:人体的任何性状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都有快速发展的一段时期,我们称这一快速生长发育期为性状生长发育的“敏感期”。在敏感期内,遗传因素的作用最明显,其性状特征的表现也最充分。(2)对遗传度低的性状在选材时可以适当从宽,但在该性状发展最快的“敏感期 ”时,应 当适当从严。因为在该性状发展最快的“敏感期”,遗传因素作用最明显,该性状应能充分表现。如这时在环境与训练的作用下,还不能充分表现的性状,说明在这一方面是劣势。(3) 对遗传度低的性状 在选材时也必须有一定的要求标准。(在选材时即使遗传度低的性状,虽然有后天的环境与训练的改造,可使其进一步发展,但由于遗传的相关性作用,常常会因某一能力的偏低,而影响整体能力的表现。因此,在选材时,也必须有一定的要求标准。) 在训练中,对遗传度低的性状,也应抓紧时机,按生长发育的规律,利用其“ 敏感期”有 计划地给予充分发展,以免误了最好发展的时机,而失去了优势。遗传是相对稳定的,而变异是绝对的。运动能力变异的原因可分为三种,即基因变异,重组变异和仿惶变异。1.基因突变(是指个别基因在特殊情况下在结构上或排列顺序上发生改变,而出现新的基因,称为基因突变。)如果基因发生突变,必然会直接影响到它所控制性状的表达,引起运动能力的变异(它既可能带来良性转变,也可能为子代带来劣性转变)。2重组变异重组变异是指由于遗传物质重新组合引起子代个体性状的变异。(又称混合变异,它在受精过程中,遗传物质重新组合引起子代个体性状的变异。)3.彷徨变异彷徨变异是指由于环境因素引起的人体性状或运动能力的变异,这种变异与物质结构无关,是不易遗传的。人体性状或运动能力(除个别质量性状外,如血型、皮纹等),均受到遗传基因的控制和环境因素的制约。所有的数量性状,如人体形态,运动素质,生理生化机能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环境和训练的影响而发生变异。生理指标的遗传力(度)运动能力水平的高低,常常受到生理机能水平的直接影响。而生理机能水平的高低,不仅要受生长发育过程中环境与训练等多因素的影响,更要受到遗传因素的制约。因此,在选材时,对该运动项目主要生理机能指标遗传度的高低应充分注意。同时,机能水平的变化受遗传阶段性规律的制约,选材时对各生理机能指标的检测,不仅应在选材的开始阶段,而应贯穿在整个训练过程之中,才能作出最后正确的评价。在几项生理指标的遗传度中:中枢神 经系统的功能(神经过程的强度,灵活性,均衡性)是先天遗传的,后天很难改变。如短跑中的步频主要受中枢神经系统支配,步频的改造难度要比改善步幅大得多。最大吸(摄)氧量直接关系到有氧耐力水平的高低,它的遗传度在 6993.6之间,平均 81.6,后天影响只有 18.4。最大心率遗传度达 85.9,后天改变只有 14.1。生理指标遗传高度的,后天改造上均有困难,选材时必需从严考虑。运动员科学选材作为体育的一个基本内容,涉及到遗传学、形态学、生理学、心理学、统计学和训练学等多种学科领域,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运动员科学选材作为体育的一个基本内容,涉及到 学、 学、 学、 学 学和 学等多种学科领域,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运动能力变异的原因可分为三种,即 , 和 。3、运动能力的遗传有自身特有的规律与特点,即 为主,其性状遗传具有三大规律,即 、和 。皮纹的概念和特点(1)皮纹:一般指人体手指、手掌和足底皮肤表层出现的特殊纹线图型。这些纹线图型,在胚胎发育第 13 周开始出现,到第 19 周发育完成。指褶和掌褶也大约在胚胎发育的第 7 周到第 14 周形成,完成后终身不变。(2)皮纹的特点:1.特异性:由于皮纹脊走向和分布不同,构成人体皮纹的个体特征,在同一世纪内,是不会有两个绝对相同皮纹的人出现,形成了皮纹的特异性。 2.稳定性:皮纹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一旦形成,基本终身不变。只是在未成年以前,随年龄的增长,纹线会变粗,皮纹的面积会增大,而皮纹的类型结构、细节特征的总体分布和脊线的数目等基本上终身不变的。3.遗传性:皮纹脊的分化,开始于胚胎发育的早期。其形态、数量和疾病遗传在花纹的变态反映等方面,均是遗传决定的,所以皮纹又具有遗传性。皮纹学检查的一般应用(1)做为 某些 遗传性疾病的辅助诊断手段如先天愚型、染色体畸变、先天性心脏病、 恶性肿瘤等都有明显的皮纹特征,表现为十指不成纹、弓型纹增多( 尤其十指全是弓型纹)、大小鱼肌真实花纹、高位 t 三叉、atd 角大于 56。、小指单一指褶、双手通贯等。(2)发现 易感人群,及早进行防治可用皮纹检查筛选肿瘤易感人群,加强监督,降低发病率。(3)用于 遗传 咨询根据父母现在携带疾病基因,确定下一代可能的遗传情况,而减少遗传病的发生。如果从皮纹中发现有先天遗传病基因,即不管男女哪一方,如果有弓型纹、反箕通贯手、高位 T 三叉等,在选择配偶时,就要选择对方没有不好的指掌纹的人。对于已婚者,在妊娠期通过染色体检查,若发现异常,可终止妊娠,这样可减少遗传病的发生。(4)用于双生子卵性检查及亲子鉴定如用皮纹图像验证身份证或工作证的真假,控制出入。司法上用指纹破案等。(5)用皮 纹判断健康我国优秀运动员皮纹的特征(1)atd 角明显小,t 距比小(正常人为 014.5%) 。atd 角有助于判断人的机智灵敏程度,机敏度越高 atd 角越小。正常人的 atd 角约在 41 度左右,而一些患有先天性疾病的病人约在 50 度以上。(2)指纹结构复杂,双箕斗明显多。优秀运动员双萁斗出现率比较神经分布良好,细胞增殖旺盛,指纹形态就复杂。最复杂的是双箕斗,依次是螺形斗、环形斗、囊形斗、箕形斗、帐弓型,最简 的是平弓型。(3)掌褶正常,屈肌线短的较少,通贯手不多(4)大鱼际真实花纹明显少 指距的增长最快的阶段是:男少年在 1215 岁间,女少年在 915 岁间。常用指距一身高指数来反映指距的长短。指距一身高指数越大,说明上肢就越长。 指距的长短与竞技体育许多项目的成绩与技术直接相关 体操男子鞍马支撑的高低;铁饼投掷臂摆动做功的半径大小;铅球出手点的高低;排球的拦网;篮球的防护范围等,均直接与指距的长短有关,对成绩与技术的发挥产生直接影响。 我国优秀运动员的(胸围身高)100 指数的特征游泳项目中,短距离自由泳、蝶泳运动员该指数较大;田径项目中,投掷项目该指数最高;男子体操该指数很突出。这是项目对躯干、肩带力量要求所致;也是对躯干、肩带力量和上肢力量要求的项目的共同特点,在选材中应给予充分的考虑。反映下肢长的四个指标 下肢长 H:H 点是髂嵴与腋中线的交点,即髂嵴点,相当于髂嵴的最高点。它反映了人体下半身(包括下肢长在内)的总长度,近似人体重心的高度。下肢长 A:A 点是髂前上棘上缘,即髂前上棘点。它是大腿摆动起来的最高点,能表现出下肢运动的弧度。下肢长 B:B 点是大转子上缘最高点,即大转子点。从 B 点垂直到地面的距离是下肢真正的总长度。它能反映出臀部位置的高低。下肢长 C:C 点是臀纹的最低点,它反映出臀部位置的高低。下肢长的功能特点如果 A 点与 H 点高度相等或接近,说明髂前上棘与髂嵴最高点相近,大腿抬起来将与髂嵴最高点平行,达到腰部水平,下肢动作弧度达到最大。如果 A 点远低于 H 点,臀部将呈梨状,大腿与臀部在运动摆动中不能形成一体,下肢运动中送髋动作将遇到困难,运动弧度也将受到限制。如果 B 点能成为 H 点、A 点、C 点共同的圆心,A 点又与 H 点高度相等或接近,那么大腿、臀部将成为最好的“ 统一体” ,有利于运动中送髋动作的完成,出现大腿与臀部最省力的协调运动。田径运动员下肢长的最佳比例 在选拔田径径赛和跳跃运动员时,下肢长的四个因素应适当考虑。其最理想比例是:下肢长 A下肢长 H10095下肢长 B下肢长 H10090下肢长 C下肢长 H10080实践中,能达到最理想比例的人数是少数。因为在竞技体育中,形态虽重要,但起主导作用的仍是机能。循环系统的发育与选材循环系统机能水平的高低,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也影响人体的运动能力,并与一个人运动水平的高低,运动寿命的长短直接相关。选材中,对循环系统功能的检查与评价,务必给予重视。循环系统的“中枢” 是心 脏,心 脏是人体生长发育成熟定型最晚的器官之一。虽然它是经过二次突增,但真正成熟与完善,要到 35 岁40 岁左右。要求心脏血管系统能力越高的运动项目,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平均年龄越晚,如:超长跑长跑中跑短跑。心功能指数心功能指数是用定量负荷后心率恢复作为评价心功能的简易方法。指数越小,说明恢复越快,心功能越好。家系调查的内容:1.父母亲、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的形态特征,包括:身高体重体形特征选材时应根据项目需求进行挑选。如:篮球、排球应特别注意身高与指距指标;跳高项目应特别注意身高、体重与下肢长指标;游泳项目应特别注意身高、指距和肩宽指标;铁饼、铅球项目应特别注意身高、肩宽、指距与骨骼的粗细;2.父母亲、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的身体健康水平和患有哪些慢性疾病。对于遗传度较高的疾病,很有可能在子代身上出现。3. 父母亲、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的运动能力、兴趣爱好,特别是对体育的兴趣。在运动能力方面,要特别关注体育世家和运动员的后代,能否再现亲代的运动特征或超越亲代的运动能力。4.被选者在家中特别像谁。对其像者的情况应着重了解与调查,因为他们之间可能有更多相似的遗传联系。5.被选者生育史调查(1)出生时是否是早产、难产、顺产。一般情况下:早产:易出现体质弱的表现;难产:由于出生时的困难,易导致窒息等,在心血管系统中留下问题。以上情况,在青春发育期前不易显现,而进入青春发育期后就会与正常健康的人逐渐拉开距离。(2)被选者生育时父母的年龄与社会经济的背景。一般情况下,父母亲的年龄越大,其所生子女的体质相对较差,而在经济背景较差时,这一影响将更加明显。(3)被选者孕育期间父母亲的健康情况,特别是母亲的健康水平。在孕育过程中,母亲不仅同父亲一样要提供生殖细胞核,而且还要提供卵细胞质和全部孕育过程的内在环境。这一条件的好坏,将直接对后代的健康产生影响。(4)被选者是第几胎。一般认为,头胎没有以后几胎好,随着胎数后移,体质将可能受到影响。对于这个问题还有争议。如:美国黑人女运动员 V.鲁道夫是第 13 胎,但她体质良好,在 1960 年罗马奥运会上连夺三枚金牌(100 米、200 米和 4100 米接力)。(5)双胞胎,应特别注意在生长发育期,特别是在青春发育期的营养和体质的增强。家系调查:是指在选材工作中对家系的了解,并运用遗传学的观点、方法来分析、判断与观察被选运动员运动能力发展趋势受家系影响大小的可能性。家系调查的目的: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失误,提高预测判断的准确性。家系调查是选材工作中必须进行的第一项工作。内容:1.父母亲、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的形态特征 。2.父母亲、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的身体健康水平和患有哪些慢性疾病。3. 父母亲、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的运动能力、兴趣爱好,特别是对体育的兴趣。 4.被选者在家中特别像谁。5.被选者生育史调查。体格检查的目的是了解被选者的一般健康情况与发育水平,有无影响运动能力发展的各类疾病,有无影响运动技术进一步发展的身体缺陷。一、肌肉系统。二、骨骼系统。三、心血管系统。四、呼吸系统。五、肝功能检查,排除肝脏疾病。六、血液常规。红细胞、白细胞计数,血色素。七、尿常规。八、个人病史。生活年龄与生物年龄:儿童少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两个不同的年龄,一个是生活年龄(日历年龄),另一个是生物年龄( 通常用发育程度表示)。选材的目标是:选出那些生活年龄与发育程度一致(或略偏小),而形态、机能、素质、成绩确是这一发育程度中的高档者。 骨龄概念及测评原理短跑和中长跑运动员选材指标短跑、中长跑运动员选材测试指标,分六大类共计 15 项。1.形态类(6 项)资料表明,世界和我国优秀短跑、中长跑运动员身高呈逐年上升趋势。该项目优秀运动员反映出来的明显形态特点是体态匀称,下肢稍长,大腿略短于小腿,骨盆纵轴较短。(1)身高身高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从世界和我国优秀短跑、中长跑运动员前十名的平均身高来看,呈逐年上升趋势。一般来说,身高高的人下肢较长。下肢 较长有利于加大步幅。因此,在选材时,应考 虑身高这一指标。(2)克托莱指数(体重/身高 1000)克托莱指数是反映人体发育匀称程度的重要指标。短跑项目运动员要求身体匀称结实、肌肉富有弹力,瘦体重相对较大;中长跑项目运动员要求身体较轻,肌肉细而长,人体横轴较窄。(3)下肢长 A/身高100下肢长 A/身高100 是反映人体下肢长度的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指数在55%为 身材等 长;56% 为下肢 较长;57%为下肢明显长)。下肢较长的人步幅较大,运动时克服上体体重的负担量相对较小,有利于发挥速度及节省能量。目前,垄断世界短跑、中长跑前几名的优秀运动员下肢比例都比较长。下肢长 A 测量方法:量髂前上棘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单位:厘米。髂前上棘点:髂骨的髂前上棘最向前下方突出的一点。令被测者弯曲大腿,在腹股沟线的上方用拇指从下向上按压髂前上棘,即可找见此点。使用仪器:带游标的钢板尺。(每米误差不得超过 0.2 厘米)测量方法:赤足,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 测试人员站于受试者左侧, 测量尺垂直立于地面,测量左侧髂 前上棘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4)(下肢长 B-小腿长 A)/小腿长 A100这一指数,反映人体大小腿的比例关系。是短跑、中长跑运动员最重要的形态指标。从力学角度来看,大腿相对较短, 摆半径较小,则摆动 速度快,步频快。小腿相对较长,前摆时,则步幅较大。这就从形态上构成了力学的最佳 结构。大腿稍短,小腿较长的优秀运动员,跑起来 轻松自如,做功小而向前的实效性好。下肢长 B 测量方法:同下肢长 A 测量方法大转子点:股骨大转子最高的一点。令被测者大腿外展,身体向外展的大腿侧屈。此 时,在大转子部位的皮肤形成一个凹窝,由此 处可探得大转子点。小腿长 A 测量方法:量胫骨点至凳面的垂直距离。使用仪器:带游标的钢板尺。(每米误差不得超过 0.2 厘米)测量方法:赤足,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将左脚抬起,屈膝将脚 踩于水平的凳面上,小腿与凳面垂直,大腿与小腿垂直。测试人员站于受试者对面,测量尺垂直立于凳面,测量左侧胫 骨点至凳面的垂直距离。胫骨点:胫骨内侧髁的内侧缘上最高的一点。令被测者弯曲膝部,在膝部髌韧带的内侧,探得股胫两骨之间的凹窝,再以手指触摸胫骨内侧髁上缘, 则很容易确定此点。(5)踝围/跟腱长 100该指数反映踝围与跟腱长的比例关系与小腿的形态。踝围的大小,反映了踝关节的粗细;跟腱长短,反映了小腿肌肉的形态结构。踝围较小,跟腱较长,人体收缩的作用力集中,有利于踝关 节的蹬伸,而踝关节的蹬伸力量和速度直接影响跑的爆发力。因此, 应选择踝细、跟腱 长的运动员。但是,踝围太细,支撑力量小,易受 伤、易疲 劳。踝围稍粗,支撑力量大,能承受较大的运动负荷。因此,实践中不能把踝围稍粗而其他方面都具备优秀运动员条件的人才漏选。跟腱长的测量方法:使用仪器:带游标的钢板尺或游标卡尺测量方法:受试者面向固定物或墙,两脚自然分开,扶墙提踵小腿三头肌充分收缩。 测试人员在受试者左腿腓肠肌内侧肌腹下缘画一标志,然后令被测者还原成自然站立姿势,再做跟点 标志, 测量内侧肌腹下 缘到跟点的垂直距离。(6)下肢长 C/下肢长 H100(仅短跑测)在选拔田径径赛和跳跃运动员时,最理想比例是:下肢长 A下肢长 H10095下肢长 B下肢长 H10090下肢长 C下肢长 H10080这一指数,反映出运动员骨盆形状和臀大肌的形状和位置。下肢长 C 离下肢长 H 点近,说明臀纹线高,臀部上翘,臀厚,骨盆的纵轴较短,肌肉用力时发力集中。选材时应尽量挑选那些近似黑人运动员体态的苗子。下肢长 C 的测量方法:臀纹线高:量臀纹线至地面的垂直距离。使用仪器:带游标的钢板尺。测量方法:赤足,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 测试人员站于受试者左侧, 测量尺垂直立于地面,测量左侧 臀横纹线最低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下肢长 H 的测量方法:髂嵴高:量髂嵴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使用仪器:带游标的钢板尺。测量方法:赤足,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 测试人员站于受试者左侧, 测量尺垂直立于地面,测量左侧髂嵴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髂嵴点:髂嵴最向外突出之点。2.机能类(3 项)短跑、中长跑项目,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运动素质,同时具备良好的心肺功能,才能承受较大的运动负荷。(1) 心功指数心功指数是测定和反映人体心脏功能水平的重要指标。心功指数测试方法是:受试者在受试前不得进行任何激烈活动,静坐休息510 分钟。测试 15 秒安静 时脉搏,将所 测得数乘以 4,即得 1 分钟脉搏数标为P1。受试者从立正姿势开始,打开节拍器,令受 试者随节拍器、按 30 秒 30 次的速度完成起蹲,同时打开秒表。下蹲时要求全蹲,臀部贴紧小腿,两臂同时前平举。起立 时, 还 原成自然下垂,身体要直立。当秒表到 30 秒时,令受试者停止,(最后一次完成直立时)测即刻 15 秒脉搏,将其乘以 4,标为 P2, 1 分钟后,再测15 秒脉搏,再乘以 4,标为 P3,然后将 P1、P2、P3 代入指数公式求出指数。(测试过程中,受试者连续三次没跟上节拍, 应令受试者休息,然后重 测)心功能指数=( P 1+ P2+ P3-200)/10心功指数,属于一定定量负荷机能试验。安静时脉搏次数越少,说明心脏收缩力量大,心脏泵血功能强;运动后即刻脉搏次数越少,说明完成定量负荷时,心脏机能出现节省化现象;恢复期脉搏次数越少,说明心脏机能恢复得越快。因此,心功指数越小,心脏功能越好。(2) 肺活量/体重肺活量/体重指数,反映了人体每千克体重的肺活量,间接反映人体的肺功能水平。肺活量受遗传影响较大,但可以通过长期的训练,提高呼吸肌力量来提高肺活量水平。运动员需要有良好的呼吸机能和较大的肺通气量,这些都与肺活量有直接关系。(3) 最大摄氧量/体重最大摄氧量/体重指数,是中长跑项目的重要机能指标,它可以衡量人体的摄氧量水平的高低。一个具有突出的摄氧能力的运动员,能为耐力素质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能在耐力项目中取得较强的优势。测定指标时,可用心肺功能仪测试,也可用 12 分钟跑间接推测最大摄氧量。12 分钟跑测验方法:受试者在标准 400 米田径场起、终点处听信号开始起跑,计时员开表计时。另一助理计时员将六根带有明显标志的标竿分别插在 100 米、150 米、200 米、250 米、300 米、 350 米分界点,随时注意受试者跑进的距离并进行统计。当 12 分钟到时,计时员立刻喊:到。助理计时员观察运动员此时跑在 400 米跑道的哪一点上,并根据累计的距离做出最后的统计(以 100 米为最小的统计单位,不足 100 米的按四舍五入原则统计)。3.身体素质类(5 项)运动素质指标,是反映田径运动员基本能力的主要指标。良好全面的运动素质水平,是运动员专项水平提高的基础。它决定了运动员专项技术的掌握和发展程度,并决定了专项成绩提高的可能性。同时,全面的身体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健康水平, 对于运动寿命的延长和保持高水平竞技能力起着重要作用。(1)60 米跑60 米跑是反映跑的速度的重要指标。它不仅反映起动后的加速能力,也反映出保持高速度的能力。从国际田联组织的生物力学分析结果来看,优秀运动员一般都是在 30-60 米的段落中发挥着最高速度。测量方法:在标准田径场。穿钉鞋,每组不少于 2 人,站立式起跑。每人至少一人计时,精确到 10 分之 1 秒。(2)步频步频是构成速度的重要因素。研究证明,步频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后天通过训练提高的幅度不大。因此,步频 能用来反映青少年运动员先天具备的速度潜力。测量方法:在标准田径场。受试者从 30 米起跑线后 1520 米开始起跑,助理计时员站在 30 米起点线侧 23 米处。当受试者跑至 该线瞬间挥动手势, 计时员开表计 30 米行进跑的时间。另一助理计时员站在 30 米中段, 计量途中跑连续 两步的距离,除以 2,得出每步的平均距离,并用 30 米除以每步的平均距离,得出 30 米的步数,并在 测试表中记下步数和时间。计算方法为:步频行进 30 米的步数/行进 30 米的 时间(3)立定三级跳远和立定十级跳远立定三级跳远和立定十级跳远,含有多级跳的因素,它不同于立定跳远仅仅是一次爆发性用力。它是在身体摆脱静止状态后,产生位移的过程中连续爆发性用力,可测出髋、膝、踝在运动过程中协调 用力及蹬伸的实效性和连续蹬伸的爆发力。在优秀运动员素质指标测试中,发现多级跳的远度与运动成绩相关最密切,是评定速度能力的重要指标。立定三级跳远测量方法:穿钉鞋,双脚平行站立,从立定姿势开始,第一跳 单 脚落地,第二跳另一脚落地,第三跳双脚落入沙坑。每人三次,取最好成绩为最后成绩。立定十级跳远测量方法:穿钉鞋,双脚平行站立,从立定姿势开始,第一跳 单 脚落地,第二跳另一脚落地,连续跳 9 次,第十跳双脚落入沙坑。每人三次,取最好成绩为最后成绩。(4)后抛铅球后抛铅球的水平,反映运动员全身力量发展水平和协调用力技术,可以反映爆发力水平。后抛铅球测试中,运 动员技术的好坏, 对于测试成绩有一定的影响,需平时加强练习,掌握正确的技 术,以保证测试的真实性。后抛铅球测量方法:场地;2020 米铅球重量:男子:1215 岁 4 千克;1617 岁 5 千克。女子:1215 岁 3 千克;1617 岁 4 千克。测验方法:背向抛球方向站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后跟与起掷线齐平,双手持球经预蹲后自下而上用力将球向后方抛出。球抛出后,受试者可向后退,不算犯规。每人三次,取最好成绩为最后成绩。4.心理类(声反应时)运动员心理品质的好坏,是其成材的另一关键因素。由于受测试仪器和手段的限制,目前尚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