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测量规范有哪些_第1页
隧道测量规范有哪些_第2页
隧道测量规范有哪些_第3页
隧道测量规范有哪些_第4页
隧道测量规范有哪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隧道测量规范有哪些篇一:隧道测量管理规定隧道测量管理暂行规定 1. 为规范测量行为,杜绝测量事故,提高测量精度,根据 TB 10101-99新 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和本公司的技术装备及施工经验,特制定本规定; 2. 直线隧道长度大于 1000m,曲线隧道长度大于500m,均应根据横向贯通 精度要求进行隧道平面控制测量设计。 隧道相邻两开挖洞口间(包括横洞口、斜井口)高程路线长度大于 5000m,应根据高程贯通精度要求进行隧道高程控制测量设计; 3. 洞口投点(插点)及与之有联系的三角点、导线点,除水准点可利用基岩 或稳固的基石刻凿外,其余均应埋设混凝土包金属标志; 4. 隧道进洞前必须进行洞外控制测量,精确确定洞口位置及隧道方向和高 程,每个洞口应测设不少于 3 个平面控制点(包括洞口投点及其相联系的三角点或导线点)和两个高程控制点(两个水准点的高差宜按安置一次仪器即可联测为宜) 。当施工需挖除控制点时,则应按原测精度恢复或移设,点的埋设必须按标准设置,不得用木桩; 5. 洞内三等及以上的高程测量应采用水准测量;四、五等可采用水准测量或 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洞内高程必须由洞外高程控制点传算。洞内应每隔 200500m 设立一对高程控制点; 6. 洞内高程采用水准测量时,应进行往返观测。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时,应进 行对向观测,高程导线宜构成闭合环; 7. 长度超过 XXm 的隧道洞内方向控制必须采用闭合导线,不得采用自由导 线; 8. 洞内所有测点必须为永久点,包括临时转点,不得用临时点代替;洞内所 有测点必须按标准用钢板、钢筋、水泥埋设稳固,不得用木桩;9. 洞内中线及高程测量时,必须先复测既有测点两个以上(即“搭接”测量) , 必须有复测记录,只有复测结果符合要求,才可向前延伸,否则,须查明原因; 10. 后视距离任何时候必须大于前视距离; 11. 直线隧道掘进不超过 400m、曲线隧道掘进不超过140m,时间不超过 3 个 月,须将洞内导线点与洞外控制点联测,组成闭合导线,幵将数据精密平差后,修正导线点作为继续延伸的新方向,复测结果报项目部主管领导审批; 12. 直线隧道掘进不超过 800m、曲线隧道掘进不超过280m,时间不超过 6 个 月,须请公司测量大队复核隧道洞内外导线网及水准高程; 13. 任何测量结果使用必须有测量负责人签认,否则结果无效(使用无效测量 结果所造成的事故由使用者负主要责任) ; 14. 测量仪器必须每年检定一次,不得超时。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及 时检定。 XX 年 9 月 28 日 篇二:规范隧道洞内控制测量隧道洞内控制测量的各项相关要求 隧道施工测量的工作内容,包括隧道地表(洞外)的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洞口投点测量及洞内外控制点联测工作,尤其是洞口控制网(点)或洞内、外过渡控制点精度的周期检查与质量确认至关重要。在进行洞内控制和施工测量时,应重点考虑设计好洞内施工中线及控制桩点(方向线、水准点)往掌子面引测的方式及需达到的精度。力求布点稳妥、观测可靠,施测形式及成果材料的处理方法缜密合理。隧道洞内的施工周期长、测量环境条件差、施工千扰大,故测量桩位受影响的因素最多。每次往前引测桩点(或方向)必须对原测(既有)启用点进行“搭接”式复测检查并尽量选用精度较高的桩点作为起始点(边)。在洞内施工过程中,测量桩点时常遭到施工毁坏,恢复(补测)这些桩点或增没新点时,保证其精度和日后稳定是一件反复和需要高度重视的工作,补测(重测)时应按照原测精度执行,且要达到原测精度质量指标。隧道测量中,角度观测精度不得低于同级别观测网中边长的观测精度指标,尤其长大隧道如此。对于曲线隧道,量边长、测角精度均应得到重视。做好长大隧道贯通误差的预估计算,将对隧道的整体控制测量设计及洞内施工测量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在完成每期(次)的成果汁算时,测量人员均须两人(或几人)独立进行手算(或计算机编程计算,但必须进行复核计算),起算及用作计算的观测数据均须核对,最后检查结果,确认两人单独计算的结果是否一致。抄写或编 制测量成果资料时亦应有两人相互核对,尽可能消除在整理过程中的因 粗心而导致的各种差错。洞内导线一般常采用下列几种形式: 1 单导线 2 导线环 3主副导线环 4交叉导线 5旁点闭合环无论是采用哪种形式作洞内控制,在测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每次在建立新点之前,必须检测前一个老点的稳定性,只有在确认老点没有发生变动时,才能用它来发展新点。 2尽量形成闭合环、两条路线的坐标比较、实量距离与反算距离的比较等检查条件,以免发生错误。 3导线应尽量布设为长边或等边,一般直线地段不短于 200m,曲线地段不宜短于 70m。 4洞内丈量工具,在使用前应与洞外控制网丈量工具比长。 洞内控制测量的规范性做法 1) 、洞内导线精度设计 在施测前,首先应根据隧道的长度来确定洞内控制网的测量等级。洞内控制网的施测按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TB10601-XX)第执行。 2)洞内导线网形设计 洞内导线网应布设为闭合导线环,以加强测量检核和提高测量精度,每个导线环的边数为 46 条;洞内导线设计平均边长不小于 300m,特殊情况下最短边长应不低于250m,相邻边长的比不宜小于 1:3。 3)导线点的埋设 导线点埋设时,在确保视线清晰的条件下,应尽量将导线边长放长,以减少洞内测站数,削弱误差的积累;导线点应沿中线附近布设,以削弱旁折光对水平角测量精度的影响;导线点应成对埋设,埋设时成对的两个导线点应在里程方向前后错开 510m,左右错开1m,以便于观测和防止导线点在使用过程产生混淆;导线点的埋设位置应在隧道边墙上用红油漆进行标记,并注明距边墙的距离,以便于寻找。洞内导线点的埋石顶面应比洞内地面低2030cm,上面加设护盖、填平地面,以免施工中遭受破坏。4)洞内导线点的编号原则 由于导线点埋设时前后错开,各导线点里程不同,为避免导线点编号重复,建议按照导线点里程作为点名,里程取整至 m,左线点号前冠以“Z” ,右线点号前冠以“Y” ,例如:Z462+758、Y462+761 分别表示左线 462+758、右线462+761 处的导线点,如导线点遭到破坏,第一次补设的导线点在点名前再冠以字母 A,如补设点继续被破坏第二次补设的在点名前再冠以字母 B,依次类推。 5)控制网观测的仪器要求 鉴于洞内导线测量环境差、施工干扰大、占用时间长而精度要求高的特点,建议洞内导线测量采用高精度、稳定性好的全站仪进行导线网的观测,全站仪标称测角精度不应低于1,测距标称测角精度不应低于 2mm+2ppm,即应采用 DJ1 级或 DJ05 型测角精度的全站仪进行观测。 6)控制网观测技术要求洞内导线测角的基本方法是方向观测法。方向观测法的测回数,应根据测量设计的测角精度要求,结合所用的仪器等级选定,并应符合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XX 第条的规定,距离测量时要注意进行气象改正、投影改正。 7)控制网平差计算 控制网平差应采用软件对导线进行严密平差计算,并形成各种报表。 8)洞内控制测量值得注意的几点 1 导线自洞口向洞内是分期、逐次测量建立,并最后贯通的。 2 洞内测量是在施工条件下进行的,因此防水排水、通风排烟和照明等因素对测量的影响十分重要。 3 宜布设成多边形导线环,导线点应布设在施工干扰小、稳固可靠的地方,点间视线应离开洞内设施以上,洞内高程控制点应每隔 200-500m 设置一对。 4 仪器进洞后为适应洞内的温度和湿度必须晾露3040min 后才能正常使用,并应擦干仪器和反射器镜面的水气后才宜观测。 5 受场地和观测条件限制,导线边长一般不可能较长。有时难免采用短边和特殊短边。一旦有条件时,须及时改善短边条件并加以补测,以避免方位误差过大的有害影响。6 导线需联测必要的施工中线点,以利及时检查和定正中线。7 由于诸多施工因素影响,在利用已测导线点伸引前,必须先检测判明已知点是否位移。 检测方法一般按原有导线最前端的相邻三点点位、通过同精度测角检测和侧边检测。如果角和边的差值均在精度允许范围内,则可认为原导线点的精度和点位均为可信;如果超限则应认为存疑,应沿着原有导线依次倒退检测边角,直至精度合格为止。这时以合格处的导线点作起算点向前建立新导线。经检测不合格部分的导线点坐标成果应予废弃;如果检测结果虽未超过限差,但其差值已大于较差的中误差而接近限差时,亦应依次倒退多检测几站角和几条边,以判明原有成果是否可靠。 8 洞口投点通常距贯通点最远,因此测角误差对贯通的影响最大;同时,投点又是由洞外引向洞内的测角站,由于测角条件的诸多不利因素,为使洞口投点测角获得较好成果,观测时间宜选在夜间较稳定后进行;夜间观测有困难时,可选择气象稳定的阴天观测。进洞后第一对导线点向投点观测时,也宜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 9 仪器、目标多次置中,因为洞内导线边长较短,仪器和目标的对中误差对水平角观测的影响较大。为减少此项误差影响,导线测角可采用在测回间将仪器和觇标多次重新置中的方法。 10 在观测时,应在所有观测方向中选择一个通视良好、成像清晰、竖直角较小和距离适中的方向作为零方向。当方向数较多,需分组观测时, 篇三:隧道检测方法(全)隧道地质雷达法检测 1、 目的 检测支护(衬砌)厚度、背部回填密实度、内部钢架、钢筋分布情况。 2、 应用范围 检测混凝土与围岩接触面的脱空情况,支护(衬砌)厚度、内部钢架、钢筋分布情况;检测仰拱充填虚渣、虚土并圈定其范围;探查围岩地质情况。 3、 依据 参照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 (TB 10223XX/J 341XX) 。 4、 检测步骤 地质雷达探测系统组成 地质雷达探测系统由地质雷达主机、天线、便携式计算机、数据采集软件、数据分析处理软件等组成。 地质雷达主机技术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系统增益不低于 150dB;信噪比不低于 60dB;模/数转换不低于 16 位;信号叠加次数可选择;采样间隔一般不大于;实时滤波功能可选择;具有点测与连续测量功能;具有手动或自动位置标记功能;具有现场数据处理功能。 地质雷达天线可采用不同频率的天线组合,技术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具有屏蔽功能;最大探测深度大于 2m;垂直分辨率应高于 2cm。 隧道风速检测1、 目的 检测隧道风速。 2、 适用范围 隧道施工通风和运营通风风速检测。 3、 依据 按照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 199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XX) 、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60XX)等相关规定。 4、 检测仪器与方法 检测仪器 常用的风表有杯式和翼式两种,杯式风表用在检测大于 10m/s 的高风速;翼式风表用在检测10m/s 的中等风速,具有高灵敏度的翼式风表也可以用在检测/s 的低风速。 检测时,先回零,待叶轮转动稳定后打开开关,则指针随着转动,同时记录时间。经 12min 后,关闭开关。风表可以测一点的风速,也可以测隧道的平均风速。 用风表检测隧道断面的平均风速时,测风员应该使用风表正对风流,在所测隧道断面上按一定的路线均匀移动风表。通常采用的线路如图 2 所示。 隧道内环境噪声检测1、目的 隧道内环境噪声检测。 2、适用范围 隧道内连续车流噪声监测、单车噪声监测、车内噪声监测。 3、依据 按照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 199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XX) 、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60XX)等相关规定。 4、检测内容 隧道内连续车流噪声监测 隧道内噪声主要由混响声和直达声组成,在车流量较大且平稳时,在隧道内离开隧道口一定距离后,其噪声大小不再随隧道深度产生变化。经过多次测试,最终选择距离隧道口 100 米深,隧道内噪声不在随深度增加而增加了,所以确定隧道内测量侧点要距离隧道口 100 米以内。测量高度离地面米;隧道内离开隧道壁 1 米。 测量时,应在隧道外设置测点与隧道内进行比较。 城市隧道隧道内应在两侧壁进行了共振吸声处理,选择该隧道测量,与未进行了共振吸声处理的隧道进行比较。 隧道内单车噪声监测 根据车流量情况,选择隧道进行单车测量,并在隧道外测量单车,进行单车隧道内、外噪声比较实验。 隧道照度检测1、 目的 测量隧道水平面上的光照度。 2、 适用范围 测量照度是受照平面上接受的光通量的面密度。 3、 依据 按照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 199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XX) 、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60XX)等相关规定。 4、 测试原理和测试步骤方法 照度的测试原理 照度是受照平面上接受的光通量的面密度。照度汁是用于测量被照面上的光照度的仪器,是光照度测量中用得最多的仪器之一。 照度计的结构原理 照度计由光度头(又称受光探头,包括接收器、V()对滤光器、余弦修正器)和读数显示器两部分组成。其结构见图 1。 图 1 照度计的结构原理图 碳化深度测量1、目的、适用范围 测量混凝土构件的碳化深度值。 2、依据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