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2)_第1页
小学一年级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2)_第2页
小学一年级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2)_第3页
小学一年级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2)_第4页
小学一年级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共同关注 快乐成长小学一年级家长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们好!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抽时间来参加今天的家长会。感谢你们一直对我们班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虽然每天都能和您们见面,但是时间总不容许我们有太多交流的机会。这是我们第二次这样面对面的零距离接触,今天非常 开心能有这么次与家长朋友探讨的机会。我们召开这个家长会,主要目的也是希望家长多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加强你们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希望家长进一步配合老师,做好一些工作,让孩子们学得更好,取得更好的成绩!这段时间我与他们一起学,一起成长着。真正相处在一起的短暂时间足以让我了解每一个孩子。我觉得我们班每一个孩子都是纯真的,他们都有着一颗向上的心。一、班级情况介绍:我们班共有学生 62 人。其中女生 29,男生 33。从开学到现在,整体看来,学生进步都很大,从刚入学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到现在基本能跟上老师的思路或者能积极动脑,特别是学校开展班级评比,大家集体荣誉感都增强了,卫生纪律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学习也认真了,作业完成也得又快又好。而且每周都被评上了文明班级。还有很多方面我就不一一举例了。 我们班 62 人参加考试,达到优秀的有 46 人,其中达到良的有11 人,合格的 3 人,不合格的 2 人。合格率达 97%。另外,在识字(一)综合能力测试中除两位同学没有过关,其他的都取得较好的成绩。我能理解,现在家长们的心情是有喜有忧的,喜的是孩子考到了好成绩,忧的是孩子的成绩不理想,其实这正是有关专家早就预料到的,新课程改使孩子的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当你看到孩子的成绩时,不知你有没有想过你为孩子在学习上付出了多少心血,当然,现在的社会并不是一味地看分数,他们更关注的是孩子的能力,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教师的目标也是一样的。不过,从这次成绩中上也可以看出一些问题。很多孩子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还有待加强。 二、学生在校情况小结(1)上课专心发言积极的学生如下:张雅雯、彭祥、蔡罗沙、张英祺、秦天、张昊轩、周庆、李飞达、张宇、李梓豪、廖一帆、康杰豪、冯志郡、李威、单驰、程周伟、张婷、尚宇婷、黄廷楷、赵晨阳、邓迎卓、李若瑄(2)作业书写干净美观的学生如下:王佳懿、甘雯慧、张雅雯、彭祥、蔡罗沙、张英祺、秦天、张昊轩、周庆、李飞达、李梓豪、廖一帆、康杰豪、冯志郡、李威、单驰、程周伟、张婷、尚宇婷、黄廷楷、孙亮、田瑾、谭茜妍、朱诗珺、周茉、聂佳、解欣漪、周嘉琳、蒋心妍、张婉琛、张昊轩、王溶涛、袁文昊、李威、程睿谦、李若瑄、廖伟俊、赵晨阳、刘静远(3)每天作业完成好的学生如下:王佳懿、甘雯慧、张雅雯、彭祥、蔡罗沙、张英祺、秦天、张昊轩、周庆、李飞达、李梓豪、廖一帆、康杰豪、冯志郡、李威、单驰、程周伟、张婷、尚宇婷、黄廷楷、孙亮、田瑾、谭茜妍、朱诗珺、周茉、聂佳、解欣漪、周嘉琳、蒋心妍、张婉琛、张昊轩、王溶涛、袁文昊、李威、程睿谦、李若瑄、谭茜妍、聂佳、罗欣、张凯迪、黄敏、周金霖、廖进小雪、秦琪辉、毛宇轩、王子奥、沈宇杰、陈杰、邓迎卓、廖伟俊、李卓凡、吴俊杰、黄廷楷、赵晨阳、卢振邦、徐晨、徐非凡、杨添、李梓豪、张宇、周庆(4)比开学前有所进步的学生如下:王佳懿、甘雯慧、聂佳、解欣漪、周金霖、田瑾、廖近小雪、蔡罗沙、周嘉琳、张昊轩、程周伟、王子奥、往溶涛、沈宇杰、袁文昊、邓迎卓、廖伟俊、吴俊杰、单驰、黄廷楷、卢振邦、李梓豪、孙亮、刘星宇、刘沐笳、聂佳、程周伟、张皓轩、冯志郡、单驰(5)经常与老师沟通保持联系配合学校工作的家长如下:王佳懿、甘雯慧、邓迎卓、张雅雯、张英祺、秦天、李飞达、廖一帆、单驰、黄廷楷、袁文昊、朱诗珺、聂佳、蒋心研、沈宇杰、李卓凡、杨添、袁文昊、解欣漪三、需要家长配合完成的任务;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将继续进行识字教学和课文教学。这就对我们孩子提高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请我们家长帮助配合好孩子:1、 学习习惯 :督促孩子按时上学(7:40 以后 7:55 以前到校) ,要按时回家。培养孩子养成先完成作业再玩耍的好习惯;家长每天查看孩子作业是否认真,读、写、算、默、背是否过关,有问题及时补救,并签字证明;生活不要包办,养成孩子自己查看课表、整理书包、带好一切学习用品;放学后与孩子多交流在校学习了什么,以便家、校的配合,督促孩子更好学习;鼓励孩子学儿歌、听广播、看课外书和新闻节目等,为孩子准备几本有益的课外书籍并督促他每天定量阅读,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在平时生活中注意多多识字和相互交流。保护好眼睛,注意孩子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远离眼镜这个负担。 2、 生活习惯 注意卫生,每位学生都带好纸巾、要喝水的请带好口杯(在上面贴上标签,写上孩子的班级、姓名);以后随天气的变化,要记得带好雨伞、雨衣,自己采取一定的方法去记住。培养孩子不撒谎、爱劳动、爱惜学习用具、团结同学、尊师守纪等好习惯,同时教育学生不做危险动作,不猛跑,不乱扔东西,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现在的父母都只有一个孩,孩子逗打的现在是再所难免的,希望家长能以心换心,相互理解)。父母可教会孩子一些上学必需的生活技能,如穿脱衣服,系鞋带,整理书包,遇到困难会寻求帮助,行走时不要跑、跳不在公路上玩耍,会用钥匙开门,倒开水等。特别是让孩子知道课间要先去厕所,做好课前准备再玩。支持孩子参加学校里的各项活动,让其充分展示自我,锻炼能力;(孩子学了特长就是要他们大胆的充分的去展示自我的)。在学校学习期间,不要让孩子把玩具和零食带到学校,也尽量让孩子不带零花钱,懂得节约。体育课当天要穿好球鞋,美术、音乐、劳动等科目要按老师要求带好相应用具,有校服后每周一升旗请提醒学生穿校服。四、两个故事第 1 个故事是家长孝心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家里有五口人,三代同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一个儿子。爷爷、奶奶七、八十岁了,老了,走不动了,爸爸妈妈很讨厌,觉得是一个包袱。两人一商量,决定把爷爷奶奶丢进大山里去。一天晚上,他们把爷爷奶奶装进一个大竹篮里,两人把他们抬进大山。当他们正准备把爷爷奶奶扔下不管时,他们的儿子在旁边说话了:“爸爸妈妈,你们把爷爷奶奶丢在大山里,这个大篮子就不要丢了。”爸爸妈妈感到很奇怪,问儿子,为什么要把篮子带回家。儿子回答:“等你们老的时候,我也要用这个大篮子抬你们进山,把你们丢进大山里。”爸爸妈妈听了,心里慌了,赶紧把爷爷奶奶抬回家,好心侍候,再也不敢不孝敬父母了。今天,我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言传身教”是中国家庭的优秀传统,其实,新课改并不是一味求新,更多的继承了中国教育的优秀传统。我们知道:在学校,学生是老师的镜子,教师要为学生师表;在家庭,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家长要为孩子师表;设想一下:一对父母,如果事事认真,他们的孩子肯定事事认真;一对父母,如果事事马虎,他们的孩子肯定事事马虎。你迟到,他肯定迟到;你撒谎,他肯定撒谎;你爱发脾气,他肯定爱发脾气;你不认真填反馈表,他肯定不认真写作业;你今天骂孩子,日后孩子肯定会骂你。今天你主动与孩子握手,明天他肯定会主动与你握手;今天你主动与孩子打招呼,明天他肯定会主动与你打招呼。新课改有两句话,说得非常好:“字写得不好,不能怪纸笔;孩子没教育好,不能怪孩子”。教育孩子需要言传身教。第 2 个故事是上海修地铁的故事。上海地铁一号线是由德国人设计的,二号线是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的。两者初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运营一段时间后,二号线运营成本却远远高于一号线。原因在哪里?原来二号线忽略了一些细节。 比如:地铁一号线的每一个室外入口,都设有三级台阶。要进入地铁口,首先必须上三级台阶,然后再往下进入地铁站。地铁二号线没有这个设计。结果,一号线从来没有发生过雨水倒灌的现象;而地铁二号线却发生过雨天被淹的惨剧。 再比如:地铁一号线的每一个出口都会转一个弯,而二号线却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结果,这一个小转弯,使得一号线的空调电费大大小于二号线。 再比如:一号线的站台最外边采用金属装饰,里面又用黑色大理石嵌了一条边。而二号线地面全部用同色的地砖铺成。结果是,二号线站台,乘客稍不注意,就会过于靠近轨道,造成安全事故。二号线站台不得不安排工作人员经常提醒乘客。我讲这个故事,其实我想说的就是:生活是由很多细节组成。谁关注细节,谁就有很大成功的把握。地铁如此,教育也是如此。在我们的教育孩子活动中,我们有一个感受,谁关注孩子细节越多,孩子进步越大。第 1 三句话:教育孩子要言传身教。孩子是家长的镜子。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第 2 句话:教育孩子要从细节做起。谁关注孩子细节越多,孩子进步越大。细节决定教育的成败。4、补充建议您第一学期尽量让相对固定的人来接送,以免发生意外情况。若遇到特殊情况不能及时接孩子,要告诉孩子不要乱跑或独自回家,应找老师或在传达室等候;也希望家长按时的接送自己的孩子。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请家长不要随意进入学校,有事可以打电话、写便条、发邮件等方法联系。病、事假及学生在校时要临时外出,先向老师请假。对老师或学校有何意见或建议,欢迎您及时与我联系解决。希望您的孩子每日带上红领巾,时时想着自己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老师和家长的心情一样,我们有着共同的出发点,共同的愿望,那就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相信,有各位家长和我们老师的共同努力,每个学生都会在火星健康快乐的成长的。今天的家长会就开到这里,在今后我们还有更长时间的合作,希望我们能一直都这么快乐地合作,希望我的学生,您的孩子是最棒的!谢谢各位家长能来参加今天的家长会!给一年级家长的十七条建议 一年级是孩子的学校生活的起点,为人父母者肯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开始。开始全新的生活。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活动范围和人际交往等各方面都会发生各种变化。如何让孩子们迈好入学第一步,更好地适应环境呢?下面就提一些建议给各位家长,希望辉对家长有所帮助。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家长要合理安排孩子在家的膳食供给,保证营养的全面摄入。有些家长处于对孩子的爱心,担心孩子的营养不够,往往会准备大量的零食,以备不时之需。进入小学后,学校不支持孩子吃零食,应为孩子的吃零食的习惯往往会导致孩子厌食,造成营养摄入不均衡。所以家长尽可能的在正餐时让孩子吃饱吃好,不给孩子过多的零食。 2、如何准备孩子的学习用品。 文具盒功能不要太多,最好是用笔袋。每天有五六支削好的 hb铅笔,还应备好直尺、橡皮、卷笔刀和一个 16K 的垫纸板,以及必要的练习本等文具用品。橡皮最好是绘图用的较软的那种,并教会孩子怎样使用卷笔刀。另外,家长要多准备一些包书用的挂历纸或者专用的包书套。要注意所购买的文具用品都应简单实用,不可过分花哨,以免分散孩子的学习注意力。 3、需要让孩子知道的基本信息。 孩子入学时要让孩子学会规范地写出自己的名字,能说出甚至写出父母的名字、工作单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带领孩子认识上学的路线,进而能够自己上下学,是孩子小学生活的目标之一。如果家与学校离得很近,那么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从家步行到学校,边走边告诉孩子走哪条路可以到达学校或者回家,一定要多走几次,这样孩子才记得住。平时让孩子一个人出去买报纸或者拿牛奶,让他一个人走路也不会害怕。家长还要让孩子记住家里的地址和家庭成员所有的联系电话,以防万一,并加强安全教育。孩子入学后,还要让孩子认识课程表,并按课程表收拾书包。 4、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一般说来,在幼儿园大班阶段,幼儿园就应适当提高对作息时间的要求。到了小学,对时间的要求更加严格,而且基本上没有午休的时间。所以,家长一定要与孩子一起商讨制定孩子的作息时间,并严格遵守。以便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按时睡觉,也要按时起床,按时到校。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从上学不迟到开始的。相对严格的遵守作息时间,可以让孩子更快的适应学校的生活节奏。 5、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 父母要教会孩子一些入学必需的生活技能,如穿脱衣服,系鞋带,自理大小便,整理书包,遇到困难会寻求帮助,行走时不在马路上玩耍,会用钥匙开门,倒开水等。特别是让孩子知道课间要先小便,做好课前准备再玩。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家长不知不觉替孩子做了许多事情,孩子就没有锻炼的机会。许多孩子入学后是不会扫地的,其实学会扫地是很重要的,既是要让孩子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又是在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 6、帮助孩子转换角色。 从孩子进入小学的第一天起,家长就应该意识到,孩子在家庭中的角色和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原先完全有家长扶持的生活变成了由相当的时间离开家长的独立生活。因此家长要尽快调整自己的心态,充分意识到自己面对的孩子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过去的一些方法和态度可能已经不太适应了。既不能把孩子交给老师自己放任不管,也不能过于担心、过分照顾或过分干涉。家长应该有意识地提醒孩子“你已经是个小学生了”。并告诉孩子作为一个小学生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注意及时与学校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变化,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转型期。 7、提高孩子的受挫能力。 上小学后,孩子上课和完成作业,很大程度上需要较强的坚持性。幼儿园大班孩子注意的保持时间为 810 分钟,而到了小学阶段,一节课的时间是 40 分钟。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延长孩子的活动的时间。对孩子借口不感兴趣而频繁变换活动内容的现象,父母可以从孩子最感兴趣的活动并陪着玩入手,逐步提高时间要求,直到孩子一个活动二十五分钟不觉疲劳。上小学后,对孩子在知识上的要求也提高了,老师的要求也会更严格,所以孩子必然会遭受各种能够挫折。所以家长要和老师一起,有意识的创造各种机会,提出较高的要求或较难的问题。让孩子在失败中成长,逐渐提高受挫能力。鼓励孩子在遇到困难时积极思考,主动解决,同时也要学会在有困难的时候学会向老师、家长或者其他人求助。 8、让孩子喜欢学校和老师。 上小学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件大事,家长要以积极的态度去感染孩子,帮助孩子了解小学及小学生的生活,不能用上学来恐吓孩子,如“你玩呀,等到上小学就玩不成了!”“你开心不了几天了,到小学有你受的!”“等上小学给你上紧箍咒”,以免孩子因态度和情感问题产生入学障碍,从而产生冷漠、紧张、惧怕等消极态度。家长也不能光以上小学可以背书包、戴红领巾等表面现象吸引孩子兴趣,还要通过参观、交谈、激发孩子做一名小学生的愿望和好奇心,从而形成正确的入学动机与学习态度。 家长需要向孩子讲明上小学读书是件很愉快的事情,学校还有少先队组织,成为一名少队员很光荣,可以佩戴红领巾等,使他们产生一种新鲜感和好奇心。学校里有哪些规章制度不要急于告诉孩子,不能让他们产生一种害怕制度约束的心理。到校后的第一天教师就会向孩子讲清楚学校有哪些规章制度,到那时孩子放学回家你再跟他交流,让其说说学校里的新鲜事,和托儿所有什么不一样的规矩,这样配合您的正确引导,更有利于孩子们去遵守制度。 家长还要有意识的了解学校和老师的一些信息,告诉孩子学校很棒,老师很优秀,让孩子产生自豪感,这会让孩子更喜欢学校和老师,重要的是这会让孩子喜欢学习。 9、鼓励孩子结交新朋友,让孩子学会合作。 现在的家庭大部分为独门独户,孩子回到家大门一关,就与外界“鸡犬相闻,不相往来”。父母忙于工作,给小孩创造的社交活动很少,这样一来孩子与其他小朋友的接触大受限制。当他们进入小学的集体环境中,面对的同学和老师都是陌生人,难免会产生一种孤独感。 为了让孩子在新环境中不怕生,家长要鼓励他们在住宅区内和其他小朋友交往,多带他们参加集体活动,教导他们交往的本领。目前有些家庭存在教育误区,把小孩困在家里学这学那,这是消极的做法。父母要把小孩放出牢笼,让他们和邻居小孩多沟通。同时要鼓励孩子在上学后,结交新的朋友,建立新的友谊,享受集体的生活。 当今的社会对合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让孩子学会和别人一起合作作事情,既有利于孩子能动得适应学校的环境,又是孩子一生的幸福的基础之一。所以家长可以有意识安排孩子和同学一起游戏,一起学习等等。 10、训练孩子有记住具体任务的方法和能力。 孩子入学后,每天都有具体的学习任务,还经常会有班级、少先队分配的任务。六七岁的孩子,要记住这些任务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家长可以交给孩子一些方法,任务单一的时候可以用脑子记,多想几次,把它记住。但是更好的是让孩子学会使用记事本,孩子小不会写字的时候可以用画画、符号或者拼音来记。要引导孩子在记录任务的时候要记清楚是什么任务、有什么要求和什么时间完成等三个要素。 11、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 规则是世界与社会得以有序运行的根本,随着孩子升入小学,规则的重要性越来越凸现出来。孩子入学后违规现象经常发生,其原因一方面是不懂规则,另一方面是自控能力较弱。儿童适应学校的规则是有个过程的,父母要重视孩子的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在学校里,作息时间表和课程表都是规则的具体体现,所以一定要教会孩子按时间表作息、按课程表准备上课资料。 在家庭中,要通过家庭会议,和孩子一起讨论孩子在家中的作息时间,以及其他各种规则,这些都会促进孩子的学校适应。如果有自己上学的孩子,成人关注、照顾的时间相对较少,因此,需要孩子自己照料自己,树立规则和安全意识。如果我们平时带孩子出去玩,要率先树立榜样,并提醒孩子遵守各种规则,如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上下楼梯靠右行,玩运动器械要轮流等,帮助孩子养成习惯,提高遵守规则的能力。 12、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孩子上学后,为孩子准备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非常之重要。这个空间可以不大,但是必须要孩子知道,这就是孩子专有的一个学习的空间。一般说来,我们认为这个空间应该有如下的物质准备:课桌或其他平整的工作台,课桌最好是能调节高度的,因为孩子生长发育很快。带多个抽屉,以便分类放不同的学习用品;一把舒适的坐椅,最好也是能调节高度的,让孩子的脚刚好能平放接触地面。一盏台灯;一个小书架;一个漂亮的日历,明天或以后更长的时间,需要做什么,都可以记在上面,帮孩子养成做计划的习惯。另外,也可以将学校、老师的安排和要求,写在上面,免的孩子忘了。电话号码本,万一孩子将老师布置的任务忘了,可给同班同学打个电话。另外废纸篓、订书器、订书钉、回心针、练习纸、练习本等也必不可少。 以上是一个比较完备的环境安排,如果不能有这样一个空间,可以简单一点,但是一定注意不要将孩子安排在与电视机同屋的房间,要给他们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在注意物理环境的时候也不能忽略心理环境。有的父母出于感情交流的需要,不愿让孩子在做作业时感觉被忽略,所以他们总喜欢在孩子做功课时对孩子问这问那。“做几道了?还有几道?”看起来似乎是关心了孩子,殊不知这样不时地干扰孩子,弄得孩子无法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的思路也是总被打断。因此提醒各位父母注意:不要在孩子学习时跟孩子唠唠叨叨。同时要注意不要被客人来访扰乱了孩子的学习时间。 13、可以提前教孩子学习课本内容吗? 有的家长喜欢在孩子上学前就借来课本,提前就把相关的知识教给孩子。以为这样孩子上学就轻松了。我们一般不赞成家长这样做。一方面,一年级的知识尽管简单,但是家长未必能正确的交给孩子,或者不能采取合理的办法,事倍而工半。如果家长采取了不适合儿童特点的方法,往往容易损害孩子对学习知识的兴趣。另一方面,孩子在家里学会了应该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以后,课堂上听讲的质量就大大下降,不容易养成良好的听讲习惯,损害的是以后的学习质量。 14、让孩子学会听讲。 指导孩子学会上课听讲,主要是由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但是家长也要配合学校的教育,针对自己的孩子的具体特点进行具体的指导。要及时与老师取得联络,参加学校的开放课堂,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上课情况,经常和孩子一起进行听故事、讲故事之类的活动,锻炼孩子的倾听和说话能力。鼓励孩子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有时候,家长可以给孩子讲一讲自己过去上课的经验,不要以为他们听不懂,其实他们什么都知道。下面这个儿歌家长可以叫孩子弄懂、记牢、照着做:专心听讲不走神儿,积极思考动脑筋儿,回答问题要大胆儿,不懂不会提问题儿,课堂练习要认真儿,当堂学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