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总结_第1页
高考物理总结_第2页
高考物理总结_第3页
高考物理总结_第4页
高考物理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物理总结篇一:高考物理总结XX 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一 力与运动 (牛顿运动定律) 一、对力的几点认识 1.关于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这一定义体现了力的物质性和相互性.力是矢量.2.力的效果 (1)力的静力学效应: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的动力学效应: a.瞬时效应:使物体产生加速度 F=ma b.空间积累效应:做功 W=Fs,使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Ek=W 3.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 (1)确定研究对象(隔离体、整体). (2)按照次序画受力图,先主动力、后被动力,先场力、后接触力.(3)只分析性质力,不分析效果力,合力与分力不能同时分析. (4)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是静止还是运动,是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如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在某点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定指向轨迹弧线内侧的某个方向. 二、中学物理中常见的几种力 三、常见运动 匀变速运动运动规律:(出速度为 0)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在 1s 末 、2s 末、3s 末?ns末的速度比为 1:2:3?n;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在 1s 、2s、3s?ns 内的位移之比为 12:22:32?n2;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在第 1s 内、第 2s 内、第 3s内?第 ns 内的位移之比为 1:3:5?(2n-1);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竖直上抛运动:(速度和时间的对称) 上升过程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匀加速直线运动.全过程是初速度为 V0 加速度为?g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1)上升最大高度:H = 2?1):3?2)? Vo 2 2g (2)上升的时间:t= Vog (3)从抛出到落回原位置的时间:t = 2Vog (4)上升、下落经过同一位置时的加速度相同,而速度等值反向 (5)上升、下落经过同一段位移的时间相等。 三、力和运动的关系=0 时,加速度 a =0.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F=恒量:F与 v 在一条直线上匀变速直线运动 F 与 v 不在一条直线上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2.特殊力:F 大小恒定,方向与 v 始终垂直匀速圆周运动F=-kx简谐振动 四、基本理论与应用 解题常用的理论主要有: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平抛运动的规律、圆周运动的规律等.力与运动的关系研究的是宏观低速下物体的运动,如各种交通运输工具、天体的运行、带电物体在电磁场中的运动等都属于其研究范畴,是中学物理的重要内容,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在高考试题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大.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各种类型的试题都有,且常与电场、磁场、动量守恒、功能部分等知识相结合. 感悟 渗透 应用 一、力的平衡 例 1 重力为 G 的物体 A 受到与竖直方向成?角的外力 F 后,静止在竖直墙面上,如图 1-2 所示,试求墙对物体 A 的静摩擦力。 分析与解答 这是物体在静摩擦力作用下平衡问题。首先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A 受竖直向下的重力 G,外力 F,墙对 A水平向右的支持力(弹力)N,以及还可能有静摩擦力 f。这里对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是极其重要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它们之间就有静摩擦力;物体间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它们之间就没有静摩擦力。可以假设接触面是光滑的,若不会相对运动,物体将不受静摩擦力,若有相对运动就有静摩擦力。 (注意:这种假设的方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是常用方法,也是很重要的方法。 )具体到这个题目,在竖直方向物体 A 受重力 G 以及外力 F 的竖直分量,即 F2?Fcos?。当接触面光滑, G?Fcos?时,物体能保持静止;当 G?Fcos?时,物体 A有向下运动的趋势,那么 A 应受到向上的静摩擦力;当G?Fcos? 时,物体 A 则有向上运动的趋势,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向下,因此应分三种情况说明。 从这里可以看出,由于静摩擦力方向能够改变,数值也有一定的变动范围,滑动摩擦力虽有确定数值,但方向则随相对滑动的方向而改变,因此,讨论使物体维持某一状态所需的外力 F 的许可范围和大小是很重要的。何时用等号,何时用不等号,必须十分注意。 例 2 质量为 m 的物体置于动摩擦因数为?的水平面上,现对它施加一个拉力,使它做匀速直线运动,问拉力与水平方向成多大夹角时这个力最小? 解析 取物体为研究对象,物体受到重力 mg,地面的支持力 N,摩擦力 f 及拉力 T 四个力作用。 由于物体在水平面上滑动,则 f?N,将 f 和 N 合成,得到合力 F,由图知 F 与 f 的夹角: ?arcctg fN ?arcctg? 不管拉力 T 方向如何变化,F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不变,即 F 为一个方向不发生改变的变力。这显然 属于三力平衡中的动态平衡问题,由前面讨论知,当T 与 F 互相垂直时,T 有最小值,即当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90?arcctg?arctg?时,使物体做匀速运动的拉力T 最小。 例 3 如图 1-3 所示,一个重力为 mg 的小环套在竖直的半径为 r 的光滑大圆环上,一劲度系数为 k,自然长度为 L(L 分析 选取小环为研究对象,孤立它进行受力情况分析:小环受重力 mg、大圆环沿半径方向的支持力N、弹簧对它的拉力 F 的作用,显然, F?k(2rcos?L) 解法 1 运用正交分解法。如图 1-4 所示,选取坐标系,以小环所在位置为坐标原点,过原点沿水平方向为 x轴,沿竖直方向为 y 轴。 ?Fx?Fy ?0,?Fsin?Nsin2?0 ?0,?Fcos?mg?Ncos2?0 kL2(kr?mg) 解得 ?arccos 例 4 图 1-9 中重物的质量为 m,轻细线 AO 和 BO 的A、B 端是固定的,平衡时 AD 是水平的,BO 与水平的夹角为?。AO 的拉力 F1 和 BO 的拉力 F2 的大小是: A、F1?mgcos? B、F1?mgctg? C、F2?mgsin? D、F2?mg/sin? 解析 如图 1-10,三根细绳在 O 点共点,取 O 点(结点)为研究对象,分析 O 点受力如图 1-10。O 点受到 AO 绳的拉力 F1、BO 绳的拉力 F2 以及重物对它的拉力 T 三个力的作用。 图 1-10(a)选取合成法进行研究,将 F1、F2 合成,得到合力 F,由平衡条件知: F?T?mg 则:F1?Fctg?mgctg? F2?F/sin?mg/sin? 图 1-10(b)选取分解法进行研究,将 F2 分解成互相垂直的两个分力 Fx、Fy,由平衡条件知: Fy?T?mg,Fx?F1 则:F2?Fy/sin 例 5 如图 1-11 所示,质量为 M 的木箱放在水平面上,木箱中的立杆上着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开始时小球在杆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后,小球沿杆下滑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的二分之一,则在小球下滑的过程中,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为 Mg? ?mg/sin? F1?Fx?Fyctg?mgctg? 12 mg。因为球加速下滑时,杆受向上的摩擦力 f 根据第二定律有 mg?f?ma,所以 f? 摩擦力 f? 例 6 重 100 12 mg。对木箱进行受力分析有:重力 Mg、地面支持力N、及球对杆向下的 12mg。 12 mg。由平衡条件有 N?f?mg?Mg? 3(N)的由轻绳悬挂于墙上的小球,搁在轻质斜板上,斜板搁于墙角。不计一切 摩擦,球和板静止于图 1-14 所示位置时,图中?角均为 30。求:悬线中张力和小球受到的斜板的支持力各多大?小球与斜板接触点应在板上何处?板两端所受压力多大?(假设小球在板上任何位置时,图中?角均不变) 解析 设球与板的相互作用力为 N,绳对球的拉力为T,则对球有 Tcos?Gsin?, Tsin?N?Gcos?,可得 T?100N,N=100N。球对板的作用力 N、板两端所受的弹力 NA 和 NB, 板在这三个力作用下静止,则该三个力为共点力,据此可求得球距 A 端距离 x?ABsin2 a?AB/4,即球与板接触点在板上距 A x 端距离为板长的 1/4 处。对板,以 A 端为转动轴,有NB?AB?sina?N 对板,以 B 端为转动轴,有 NA?AB?cosa?N(AB?x)。可得 NA?503N,NB?50N 二、力与运动的关系 力与运动关系的习题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解其运动情况;另一类是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解物体所受的未知力或与力有关的未知量.在这两类问题中,加速度 a 都起着桥梁的作用.而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及运动过程分析是解决这类问题的突破口和关键. 【例 1】如图所示,质量 M=10kg 的木楔 静止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楔与地面间的 动摩擦因数?=,在木楔的倾角为?=30 的斜面上,有一质量 m=的物块由静止 开始沿斜面下滑,当滑行路程 s=时, 其速度 v=/s.在这个过程中木楔处于静止状态.求地面对木楔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取 g=10m/s2 ).【解析】由于木楔没有动,不能用公式 f=? N 计算木楔受到的摩擦力,题中所给出动摩擦因数的已知条件是多余的。首先要判断物块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运动学公式 v2t-v20=2as 可得其加速度 a=v2/2s=/s2,由于 a 物块和木楔的受力如图所示: 对物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f1=ma f1=?-N1=0 N153 对木楔,设地面对木楔的摩擦力如图 所示,由平衡条件:f=N1sin?-f1cos?= f 的结果为正值,说明所设的方向与图设方向相同. 【解题回顾】物理习题的解答,重在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运用,忌生拉硬套公式.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理解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正确选取并转移研究对象,是解题的基本能力要求.本题也可以用整体法求解:对物块沿斜向下的加速度分解为水平方向 acos?和竖直方向 asin?,其水平方向上的加速度是木楔对木块作用力的水平分量产生的,根据力的相互作用规律,物块对木楔的水平方向的作用力也是 macos?,再根据木楔静止的现象,由平衡条件,得地面对木楔的摩擦力一定是 macos?= 【例 2】如图所示,一高度为 h的水平面在 A 点处与一倾角为 30的斜面连接,一小球以 v05m/s 的速度在平面上向右运动。求小球从 A 点运动到地面所需的时间(平面与斜面均光滑,取 g10m/s2) 。某同学对此题的解法为:小球沿斜面运动,则 hsin? ?v0t? 12 gsin?t,由此可求得落地的时间 t。 2 问:你同意上述解法吗?若同意,求出所需的时间;若不同意,则说明理由并求出你认为正确的结果。 【解析】不同意。小球应在 A 点离开平面做平抛运动,而不是沿斜面下滑。正确做法为:落地点与 A 点的水平距离 s?v0t?v0 2hg ?5? 2? ?1(m) 斜面底宽 l?hctg?3?(m) s?l 小球离开 A 点后不会落到斜面,因此落地时间即为平抛运动时间。 t?2hg ? 2? ?(s) 【例 3】如图所示,一平直的传送带以 v=2m/s 的速度匀速运行,传送带把 A 处的工件运送到 B 处.A、B 相距L=10m.从 A 处把工件无初速度地放到传送带上,经过时间t=6s 传送到 B 处,欲用最短的 时间把工件从 A 处传送到 B处, 求传送带的运行速度至少多大? 【解析】A 物体无初速度放上传送带以后,物体将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加速运动,因为 L/tv/2,这表明物体从 A 到 B 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设物体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 a,加速的时间为t1,相对地面通过的位移为 s,则有 v=at1 ,s=at21/2,s+v(t-t1)=L. 数值代入得 a=1m/s2要使工件从 A 到 B 的时间最短,须使物体始终做匀加速运动,至 B 点时速度为运送时间最短所对应的皮带运行的最小速度. 由 v=2aL,v= 2 2aL?25m/s 【解题回顾】对力与运动关系的习题,正确判断物体的运动过程至关重要.工件在皮带上的运动可能是一直做匀加速运动、也可能是先匀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关键是要判断这一临界点是否会出现.在求皮带运行速度的最小值时,也可以用数学方法求解:设皮带的速度为 v,物体加速的时间为 t 1,匀速的时间为 t2,则 L=(v/2)t1+vt2,而t1=v/=t-t1,得 t=L/v+v/2a.由于 L/v 与 v/2a 的积为常数,当两者相等时其积为最大值,得 2aL?25m/s 时 t 有最小值.由此看出,求物理极值,可以用数学方法也可以采用物理方法.但一般而言,用物理方法比较简明. 【例 4】两个人要将质量 M=1000kg 的小车沿 一小型铁轨推上长 L=5m,高h=1m 的斜坡 顶端,如图所示.已知车在任何情况下所受 的摩擦阻力恒为车重的倍,两人能发挥的 最大推力各为 800N.在不允许使用别的工具的情况下,两人能否将车刚好推到坡顶?如果能,应如何办?(g 取 10m/s2 ) 【解析】由于推车沿斜坡向上运动时,车所受“阻力”大于两个人的推力之和.即 f1=Mgh/L+?Mg=103NF=1600N 所以不能从静止开始直接沿斜面将小车推到坡顶. 但因小车在水平面所受阻力小于两人的推力之和,即f2=?Mg=1200N1600N 故可先在水平面上加速推一段距离后再上斜坡.小车在水平面的加速度为 a1=(F-f2)/M=/s2 在斜坡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 a2=(F-f1)/M=-/s2 设小车在水平面上运行的位移为 s 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为 v.由运动学公式 2a1s=v2=-2a2L 解得 s=20m.即两人先在水平面上推 20m 后,再推上斜坡,则刚好能把小车推到坡顶. 【解题回顾】本题的设问,只有经过深入思考,通过对物理情境的变换才能得以解决.由此可知,对联系实际问题应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具体分析.不能机械地套用某种类型.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解题能力.另外,本题属半开放型试题,即没有提供具体的方法,需要同学自己想出办法,如果题中没有沿铁轨这一条件限制,还可以提出其他一些办法,如在斜面上沿斜线推等. 【例 5】:两物体 A 和 B,质量分别为 m1 和 m2,互相接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对物体 A 施以水平的推力 F,则物体 A 对物体 B 的作用力等于 ( B ) A m1m1?m2 F B m2m1?m2 F CF D m2m1 F 篇二:XX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XX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1.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物体位置的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 S 比 t ,a 用 v 与 t 比。 2.运用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是简法,中间时刻速度法,初速度零比例法,再加几何图像法,求解运动好方法。自由落体是实例,初速为零 a 等 g.竖直上抛知初速,上升较高心有数,飞行时间上下回,整个过程匀减速。中心时刻的速度,平均速度相等数;求加速度有好方,S 等 a T平方。 3.速度决定物体动,速度加速度方向中,同向加速反向减,垂直拐弯莫前冲。 力 1.解力学题堡垒坚,受力析是关键;析受力性质力,根据效果来处理。 2.析受力要仔细,定量计算七种力;重力有无看提示,根据状态定弹力;先有弹力后摩擦,相对运动是依据;万有引力在万物,电场力存在定无疑; 洛仑兹力安培力,二者实质是统一;相互垂直力较大,平行无力要切记。 3.同一直线定方向,计算结果只是“量” ,某量方向若未定,计算结果给指明;两力合力小和大,两个力成 q 角夹 ,平行四边形定法;合力大小随 q 变 ,只在较大较小间,多力合力合另边。 多力问题状态揭,正交解来解决,三角函数能化解。 4.力学问题方法多,整体隔离和假设;整体只需看外力,求解内力隔离做;状态相同用整体,否则隔离用得多;即使状态不相同,整体牛二也可做;假设某力有或无,根据计算来定夺;极限法抓临界态,程序法按顺序做;正交解选坐标,轴上矢量尽量多。 牛顿运动定律 等 ma,牛顿二定律,产生加速度,原因就是力。 合力与 a 同方向,速度变量定 a 向,a 变小则 u 可大 ,只要 a 与 u 同向。 、T 等力是视重,mg 乘积是实重; 超重失重视视重,其中不变是实重;加速上升是超重,减速下降也超重;失重由加降减升定,失重视重零。 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运动轨迹为曲线,向心力存在是条件,曲线运动速度变,方向就是该点切线。 2.圆周运动向心力,供需关系在心里,径向合力提供足,需 mu 平方比 R,mrw 平方也需,供求平衡不心离。 3.万有引力因质量生,存在于万物中,皆因天体质量大,万有引力显神通。卫星绕着天体行,快慢运动的卫星,均由距离来决定,距离越近它越快,距离越远越慢行,同步卫星速度定,定点赤道上空行。 机械能与能量 1.确定状态找动能,析过程找力功,正功负功加一起,动能增量与它同。 2.明确两态机械能,再看过程力做功, “重力”之外功为零,初态末态能量同。 3.确定状态找量能,再看过程力做功。有功就有能转变,初态末态能量同。 电场 选修 3-1 1.库仑定律电荷力,万有引力引场力,好像是孪生兄弟,kQq 与 r 平方比。 2.电荷周围有电场,F 比 q 定义场强。KQ 比 r2 点电荷,U 比 d 是匀强电场。 电场强度是矢量,正电荷受力定方向。描绘电场用场线,疏密表示弱和强。 场能性质是电势,场线方向电势降。 场力做功是 qU ,动能定理不能忘。4.电场中有等势面,与它垂直画场线。方向由高指向低,面密线密是特点。 恒定电流选修 3-1 1.电荷定向移动时,电流等于 q 比 t。自由电荷是内因,两端电压是条件。 正荷流向定方向,串电流表来计量。电源外部正流负,从负到正经内部。2.电阻定律三因素,温度不变才得出,控制变量来论述,r l 比 s 等电阻。 电流做功 U I t , 电热 I 平方 R t 。电功率,W 比t,电压乘电流也是。 3.基本电路联串并,压流要明。复杂电路动脑筋,等效电路是关键。 4.闭合电路部路,外电路和内电路,遵循定律属欧姆。 路端电压内压降,和就等电动势,除于总阻电流是。 磁场选修 3-1 1.磁体周围有磁场,N 极受力定方向;电流周围有磁场,安培定则定方向。 比 I l 是场强, 等 B S 磁通量,磁通密度 比 S,磁场强度之名异。 安培力,相互垂直要注意。 4.洛仑兹力安培力,力往左甩别忘记。 电磁感应选修 3-2 1.电磁感应磁生电,磁通变化是条件。回路闭合有电流,回路断开是电源。感应电动势大小,磁通变化率知晓。2.楞次定律定方向,阻碍变化是关键。导体切割磁感线,右手定则更方便。 3.楞次定律是抽象,真正理解从三方,阻碍磁通增和减,相对运动受反抗,自感电流想阻挡,能量守恒理应当。楞次先看原磁场,感生磁场将何向,全看磁通增或减,安培定则知 i 向。 交流电选修 3-2 1.匀强磁场有线圈,旋转产生交流电。电流电压电动势,变化规律是弦线。 中性面计时是正弦,平行面计时是余弦。 是较大值,有效值用热量来计算。 3.变压器供交流用,恒定电流不能用。 理想变压器,初级 U I 值,次级 U I 值,相等是原理。电压之比值,正比匝数比;电流之比值,反比匝数比。运用变压比,若求某匝数,化为匝伏比,方便地算出。远距输电用,升压降流送,否则耗损大,用户后降压。气态方程选修 3-3 研究气体定质量,确定状态找参量。温度用大 T,体积就是容积量。 压强析封闭物,牛顿定律帮你忙。状态参量要找准,PV 比 T 是恒量。 热力学定律 1.定律热力学,能量守恒好感觉。内能变化等多少,热量做功不能少。 正负符号要准确,收入支出来理解。对内做功和吸热,内能增加皆正值;对外做功和放热,内能减少皆负值。 2.热力学第二定律,热传递是不可逆,功转热和热转功,具有方向性不逆。 机械振动选修 3-4 1.简谐振动要牢记,O 为起点算位移,回复力的方向指,始终向平衡位置, 大小正比于位移,平衡位置 u 大极。 点对称别忘记,振动强弱是振幅,振动快慢是周期,一周期走 4A 路,单摆周期 l 比 g,再开方根乘 2p,秒摆周期为 2 秒,摆长约等长 1 米。 到质心摆长行,单摆具有等时性。 3.振动图像描方向,从底往顶是向上,从顶往底是下向;振动图像描位移,顶点底点大位移,正负符号方向指。 篇三:XX 年高考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XX 年高考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 力学部分: 1、基本概念: 力、合力、分力、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三种常见类型的力、力的三要素、时间、时刻、位移、路程、速度、速率、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加速度、共点力平衡(平衡条件) 、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向心加速度、向心力、动量、冲量、动量变化、功、功率、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简谐运动的位移、回复力、受迫振动、共振、机械波、振幅、波长、波速 2、基本规律: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12 个方程) ; 三力共点平衡的特点;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 ; 万有引力定律; 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行星、人造地球卫星、万有引力完全充当向心力、近地极地同步三颗特殊卫星、变轨问题) ; 动量定理与动能定理(力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冲量与动量变化的关系功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 动量守恒定律(四类守恒条件、方程、应用过程) ; 功能基本关系(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重力、分子力、电场力、引力做功的特点) ;功能原理(非重力做功与物体机械能变化之间的关系) ; 机械能守恒定律(守恒条件、方程、应用步骤) ; 简谐运动的基本规律(两个理想化模型一次全振动四个过程五个物理量、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单摆的振动周期公式) ;简谐运动的图像应用; 简谐波的传播特点;波长、波速、周期的关系;简谐波的图像应用; 3、基本运动类型: 运动类型受力特点备注 直线运动所受合外力与物体速度方向在一条直线上一般变速直线运动的受力分析 匀变速直线运动同上且所受合外力为恒力 1.匀加速直线运动 2.匀减速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所受合外力与物体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速度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 合外力指向轨迹内侧 (类)平抛运动所受合外力为恒力且与物体初速度方向垂直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匀速圆周运动所受合外力大小恒定、方向始终沿半径指向圆心(合外力充当向心力)一般圆周运动的受力特点 向心力的受力分析 简谐运动所受合外力大小与位移大小成正比,方向始终指向平衡位置回复力的受力分析 4、基本方法: 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多边形、正交分解) ; 三力平衡问题的处理方法(封闭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多力平衡问题正交分解法) ;对物体的受力分析(隔离体法、依据:力的产生条件、物体的运动状态、注意静摩擦力的分析方法假设法) ; 处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解析法(解方程或方程组)、图像法(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s-t 图像、v-t 图像) ; 解决动力学问题的三大类方法:牛顿运动定律结合运动学方程(恒力作用下的宏观低速运动问题) 、动量、能量(可处理变力作用的问题、不需考虑中间过程、注意运用守恒观点) ; 针对简谐运动的对称法、针对简谐波图像的描点法、平移法 5、常见题型: 合力与分力(来自: 小龙文 档网:高考物理总结)的关系:两个分力及其合力的大小、方向六个量中已知其中四个量求另外两个量。 斜面类问题:(1)斜面上静止物体的受力分析;(2)斜面上运动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分析(包括物体除受常规力之外多一个某方向的力的分析) ; (3)整体(斜面和物体)受力情况及运动情况的分析(整体法、个体法) 。动力学的两大类问题:(1)已知运动求受力;(2)已知受力求运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问题:(注意向心力的分析;绳拉物体、杆拉物体、轨道内侧外侧问题;最高点、最低点的特点) 。( 人造地球卫星问题:(几个近似;黄金变换;注意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 。动量机械能的综合题: (1)单个物体应用动量定理、动能定理或机械能守恒的题型; (2)系统应用动量定理的题型; (3)系统综合运用动量、能量观点的题型: 碰撞问题; 爆炸(反冲)问题(包括静止原子核衰变问题) ; 滑块长木板问题(注意不同的初始条件、滑离和不滑离两种情况、四个方程) ; 子弹射木块问题; 弹簧类问题(竖直方向弹簧、水平弹簧振子、系统内物体间通过弹簧相互作用等) ; 单摆类问题: 工件皮带问题(水平传送带,倾斜传送带) ; 人车问题;人船问题;人气球问题(某方向动量守恒、平均动量守恒) ;机械波的图像应用题: (1)机械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振动方向的互推; (2)依据给定状态能够画出两点间的基本波形图; (3)根据某时刻波形图及相关物理量推断下一时刻波形图或根据两时刻波形图求解相关物理量; (4)机械波的干涉、衍射问题及声波的多普勒效应。电磁学部分: 1、基本概念: 电场、电荷、点电荷、电荷量、电场力(静电力、库仑力) 、电场强度、电场线、匀强电场、电势、电势差、电势能、电功、等势面、静电屏蔽、电容器、 电容、电流强度、电压、电阻、电阻率、电热、电功率、热功率、纯电阻电路、非纯电阻电路、电动势、内电压、路端电压、内电阻、磁场、磁感应强度、安培力、洛伦兹力、磁感线、电磁感应现象、磁通量、感应电动势、自感现象、自感电动势、正弦交流电的周期、频率、瞬时值、最大值、有效值、感抗、容抗、电磁场、电磁波的周期、频率、波长、波速2、基本规律: 电量平分原理(电荷守恒) 库伦定律(注意条件、比较两个近距离的带电球体间的电场力) 电场强度的三个表达式及其适用条件(定义式、点电荷电场、匀强电场)电场力做功的特点及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电容的定义式及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适用条件) 电阻定律 串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总电阻;电流、电压、电功率及其分配关系)焦耳定律、电功(电功率)三个表达式的适用范围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基本电路的动态分析(串反并同) 电场线(磁感线)的特点 等量同种(异种)电荷连线及中垂线上的场强和电势的分布特点 常见电场(磁场)的电场线(磁感线)形状(点电荷电场、等量同种电荷电场、等量异种电荷电场、点电荷与带电金属板间的电场、匀强电场、条形磁铁、蹄形磁铁、通电直导线、环形电流、通电螺线管) 电源的三个功率(总功率、损耗功率、输出功率;电源输出功率的最大值、效率) 电动机的三个功率(输入功率、损耗功率、输出功率)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电源的伏安特性曲线(图像及其应用;注意点、线、面、斜率、截距的物理意义) 安培定则、左手定则、楞次定律(三条表述) 、右手定则 电磁感应想象的判定条件 感应电动势大小的计算: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导线垂直切割磁感线通电自感现象和断电自感现象 正弦交流电的产生原理 电阻、感抗、容抗对交变电流的作用 变压器原理(变压比、变流比、功率关系、多股线圈问题、原线圈串、并联用电器问题) 3、常见仪器: 示波器、示波管、电流计、电流表(磁电式电流表的工作原理) 、电压表、定值电阻、电阻箱、滑动变阻器、电动机、电解槽、多用电表、速度选择器、质普仪、回旋加速器、磁流体发电机、电磁流量计、日光灯、变压器、自耦变压器。( 4、实验部分: (1)描绘电场中的等势线:各种静电场的模拟;各点电势高低的判定; (2)电阻的测量:分类:定值电阻的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测量;电表内阻的测量;方法:伏安法(电流表的内接、外接;接法的判定;误差分 析) ;欧姆表测电阻(欧姆表的使用方法、操作步骤、读数) ;半偏法(并联半偏、串联半偏、误差分析) ;替代法;电桥法(桥为电阻、灵敏电流计、电容器的情况分析) ;(3)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电流表外接、滑动变阻器限流式接法、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的读数) ; (4)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测定(电流表外接、滑动变阻器分压式接法、注意曲线的变化) ; (5)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电流表内接、数据处理:解析法、图像法) ; (6)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改装(分流电阻、分压电阻阻值的计算、刻度的修改) ; (7)用多用电表测电阻及黑箱问题; (8)练习使用示波器; (9)仪器及连接方式的选择:电流表、电压表:主要看量程(电路中可能提供的最大电流和最大电压) ;滑动变阻器:没特殊要求按限流式接法,如有下列情况则用分压式接法:要求测量范围大、多测几组数据、滑动变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