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_第1页
小学三年级《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_第2页
小学三年级《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_第3页
小学三年级《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_第4页
小学三年级《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缅怀先烈立志报国三一班主题班会三一班主题班会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是传统的纪念祖先的节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这一习俗相沿已久,据史书记载,秦汉时,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古人有描写清明扫墓的诗,唐代杜牧的名句: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些诗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时的情景和氛围。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这大概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先人的坟茔,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清明节由来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 周代 ,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 寒食节 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 581至 907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 扫墓 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因此,清明节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寒食节 -寒食即禁火,只能吃冷或预先煮好的食物。相传这个习俗起源于春秋时代,当时晋国有人欲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之推(又名介子推)便护送重耳逃亡,甚至在饥寒交迫之际,割下自己的肉给重耳吃,希望日后他安然回国,当上国君,并勤政爱民。 十多年后,重耳终于回国当上了国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并逐一犒赏流亡期间曾协助他的人,却忘了介之推,他经旁人提醒,才赶忙差人请介之推前来领赏。可是,介之推和母亲到深山隐居。晋文公与臣子在山中遍寻不获,有人提议放火烧山,介之推是孝子,一定会救母亲出来。可是,大火烧了三日三夜,仍不见介之推。火熄灭后,人们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介之推背着母亲的尸体。晋文公非常伤心和懊悔,将二人安葬在柳树下。晋文公将放火烧山的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人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纪念介之推的忠诚。 清明节,清明节,我们可以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呢?纪纪念念自自己己的的祖祖先先我 们 还 应 该缅缅怀怀先先烈烈立立志志报报国国同学们肯定知道很多同学们肯定知道很多革命先烈的事迹,革命先烈的事迹,请大家谈谈自己的认识!请大家谈谈自己的认识!董存瑞 ( 19291948 ) ,男。 1929年 10月 15日出生于察哈尔省 南山堡 (今 河北 省怀来县 ) 。 抗日战争 爆发后,他的家乡成了抗日 游击区,他 13岁时就当上了 儿童团团长。 他毅然用左手托起炸药包,以自己的身体充当火药支撑架。随着一声天崩地裂的巨响,敌军的暗堡被炸毁,董存瑞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牺牲时,年仅 19岁。 刘胡兰 ,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现已更名为刘胡兰村)。出生于1932年 10月 8日 。1947年 1月 12日因为拒绝投降,被铡死在铡刀之下,时年15岁。随后,刘胡兰被中共晋绥分局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 杨靖宇杨靖宇 ( 19051940 ) 河南确山人河南确山人,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联军创建人。 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季反 “ 讨伐讨伐 ” 作战中,他与魏拯民等指作战中,他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自己率警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蒙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卫旅转战于蒙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旋 5昼夜。杨靖宇不愧是真正的钢铁战士昼夜。杨靖宇不愧是真正的钢铁战士,是用特殊材料铸成的共产党员。渴了,是用特殊材料铸成的共产党员。渴了,抓一把雪吃,饿了,吞一口树皮或棉,抓一把雪吃,饿了,吞一口树皮或棉絮。他以难以想象的毅力,坚持和敌人絮。他以难以想象的毅力,坚持和敌人进行顽强斗争,直至弹尽,于进行顽强斗争,直至弹尽,于 1940年年 2月月23日在吉林蒙日在吉林蒙 22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当残忍的日军将其割头剖腹,发现他的当残忍的日军将其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死时年仅粮食,死时年仅 35岁。为纪念他,岁。为纪念他, 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支队,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1895年 10月 18日出生于 河南 省扶沟县吕潭镇一个贫苦 农民家庭 。受父亲影响,吉鸿昌幼年即具有爱国思想。 1913年秋天,不满 18岁的吉鸿昌弃学从戎,投入 冯玉祥 部当兵。他因吃苦耐劳、智勇正直被冯赏识,提升为手枪连 连长 ,不久又提升为 营长 。 1931年 9月 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 将军 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 “ 考察实业 ” 。船到 美国 ,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 中国 人,却对 日本 人却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世界上已经不存在中国了,吉鸿昌异常愤怒,刚要发作,陪同的使馆参赞劝道: “ 你为什么不说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 ” 吉鸿昌当即怒斥: “ 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吗,可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 ” 为抗议帝国主义 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仔细地在上面写上: “ 我是中国人! ” 1934年 11月 24日是吉鸿昌殉难的日子。面对 “ 立时枪决 ” 的命令,吉鸿昌镇 定安 详地向敌人要来纸和笔,挥笔疾书,写了自己坎坷曲折而终于走向革命道路的一生,历述蒋介石祸国殃民的种种丑行。在给夫人胡红霞的遗嘱中写道: “ 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 ” 吉鸿昌披上斗篷,从容不迫地走向刑场。他用树枝作笔,以大地为纸,写下了浩然正气的 就义诗: “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 ” 吉吉 鸿鸿 昌昌 ( 18951934 )黄冈寺烈士陵园 介绍郑州烈士陵园郑州烈士陵园始建于一九五五年,位于郑州西南方向南三环与嵩山南路交汇处,占地面积 194、 824平方米(约合 293亩),建筑面积 9391平方米。陵园内安葬烈士 134名,其中有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烈士, 日本 籍松井实烈士和 苏联 专家巴、阿、切明尼诺夫以及解放郑州而牺牲的烈士等,存放 132位烈士 骨灰 。在省市委、 政府 和领导以及有关部门的关怀下,先后修建了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事迹陈列馆,烈士骨灰堂,吉鸿昌、 杨靖宇 、彭雪枫、吴焕先四将军的纪念碑亭,解放郑州烈士纪念碑亭和墓区等。种植了花草 树木 ,铺设了道路。瞰视陵园,纪念建筑物雄伟壮观,松柏满园,苍翠一色,四季 生机勃勃 , 气象 万千,满目生辉。 郑州烈士陵园以 “ 褒扬先烈,教育后人 ” 为宗旨自 1980年正式对外 开放 后,前来缅怀和参观的人常年 络绎不绝 。每年清明节前后,更是万人云集,省、市领导及 社会 各界群众都到陵园参加悼念活动。 开展 国防 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郑州烈士陵园重视国防教育基地建设,在搞好烈士纪念建筑物兴建、管理、烈士事迹陈展的基础上,又兴建了郑州国防园,充分发挥国防教育基地的作用。 烈士的忘我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作为新时期祖国的花朵烈士的忘我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作为新时期祖国的花朵。我们应该怎样报效祖国呢?我们应该怎样报效祖国呢?努力学习努力学习 天天向上天天向上 热爱劳动 投身环保用心工作 建筑辉煌 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