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gb50059-XX_第1页
《35kv~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gb50059-XX_第2页
《35kv~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gb50059-XX_第3页
《35kv~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gb50059-XX_第4页
《35kv~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gb50059-X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阅读全文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5kv110kv 变电站设计规范gb50059-XX篇一:供电主要设计规范及标准供电主要设计规范及标准 1) 地铁设计规范 (GB50157-XX) 2) 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 (GB/T10411-XX) 3)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 (GB50490-XX) 4)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 (TB10009-XX) 5) 铁路电力设计规范 (TB10008-XX) 6)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XX) 7)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XX) 8)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XX) 9) 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 (CJJ49-92) 10) 35110kV 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9-92) 11) 35kV220kV 城市地下变电站设计规定(DL/T5216-XX) 12) 3110kV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GB50060-XX) 13) 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T12325?XX) 14)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 (GB/T14549-93) 15) 半导体电力变流器 (GB/T3859-XX、IEC60146) 16 ) 半导体电力变流器与电网互相干扰及其防护方法导则 (GB10236-XX) 17) 干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GB/T10228-XX) 18) 电力变压器 (GB1094-XX、IEC60076) 19) 高压电缆选用导则 (DL/T401-XX、IEC61059) 20)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XX) 21)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 (GB50227-XX) 22)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97) 23)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XX) 24) 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T50063-XX) 2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范 (GB14285-XX) 26)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 2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621-97) 28)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XX) 篇二:35kV110kV 无人值班变电站设计规程 DLT5103-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51031999 35kV110kV 无人值班 变电所设计规程 Design code for unattended substation of 35kV110kV 主编部门:江苏省电力设计院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批准文号:国经贸电力XX164 号 XX 一 0224 发布 XX07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 前 言 根据原电力工业部科学技术司技综199640 号文关于下达 1996 年制定、修订电力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第一批)的通知 ,制定 110kV 及以下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程。 制定本标准是为适应供电发展需要,规范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达到供电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适用和运行维护方便的目的。 本标准以现行国家标准 GB500591992(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为基础,参照有关国家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对无人值班管理方式下的相关方面作出规定。 本标准是在广泛调查、总结国内近年来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运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国家电力公司发输电运营部、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对本标准制定参与具体指导。 本标准的提出单位:国家电力公司。 本标准的归口单位: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本标准的负责起草单位:江苏省电力设计院;参加起草单位:广州电力设计院、大连电力勘察设计院。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谢尚德、贾沛义、俞寿南、张增祈、陈志飞、邓盈盈、张强、陈小平、顾品 本标准委托江苏省电力设计院负责解释。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引用标准 3 名词术语 4 总则 5 所址选择和所区布置 6 电气部分7 土建部分 附录 A(标准的附录) 远方控制端信息采集量 附录 B(提示的附录)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条文说明 1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无人值班变电所在土建、电气、采暖通风、给排水及防火等方面的设计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电压为 35kV110kV 单台变压器容量为5000kVA 及以上新建无人值班变电所(以下简称变电所)的设计。 对 35kV110kV 改、扩建的变电所和 220kV 终端变电所有关部分的设计,可参照使用。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2348-199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 14285-1993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范 GB/T 13729-1992 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 GB/T 13850-1998 交流电量转换为模拟量或数字信号的电测量变送器 GB/T 15544-1995 三相交流系统短路电流计算 GB 50034-1992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59-1992 35110kV 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60-1992 35110kV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GB 50217-1994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27-1995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 GB 50229-1996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 GB 50260-1996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 GBJ 11-1989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J 16-19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 19-1987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DL 451-1991 循环式远动规约 DL/T 620-1996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 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 630-1997 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 DL/T 634-1997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 5 部分 传输规约第 101 篇 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DL584-1994 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程 DL 5002-1991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 DL/T 5029-1994 火力发电厂建筑装修设计标准 DL/T 5035-1994 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定 DL/T 5053-1996 火力发电厂劳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 DL/T 5056-1996 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 NDGJ 81989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 SDJ 9-1987 电测量仪表设计技术规程 SDJ 2-1988 220500kV 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 3 名 词 术 语 无人值班变电所 unattended substation 所内不设置固定运行、维护值班人员,运行监测、主要控制操作由远方控制端进行,设备采取定期巡视维护的变电所。 远方控制端 distant control station 远方监控装(转 载于: 小 龙 文档网:35kv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gb50059-XX)置设置在与无人值班变电所相关的调度机构或某中心变电所或一个独立的集中控制中心的部分,即为远方控制端。 远方监控终端 supervisory control terminal unit 远方监控装置设置在被监控变电所内的部分,即为远方监控终端,包括信息采集、处理、发送,命令接受、输出和执行的设备。 电气二次设备室 electric secondary equipment room 电气二次设备室是一个综合性房间,用于布置不宜设置在配电装置和主变压器现场的电气二次设备。如远动终端及相应设备、通信设备、交直流电源、交流不停电电源、继电保护、测控、计量和其他自动装置等。与控制室相比,主要差别是不适宜作为长期有人值班的监控场所。 4 总 则 变电所的设计应以 510 年电网发展规划,通信、调度自动化和厂所自动化规划为基础,以电网结构、变电所性质和设计任务书明确的变电所规划建设规模、内容、建设期限、资金限额以及调度关系和监控关系为依据,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 变电所的设计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照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地区供电条件、交通条件、消防条件、所址区域社会和地理环境等,结合国情因地制宜合理地确定变电所设计方案。 变电所的设备选择要坚持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的原则,要注重小型化、无油化、自动化、免维护或少维护,要适合于无人值班的运行条件,选用质量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