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制度_第1页
中国古代制度_第2页
中国古代制度_第3页
中国古代制度_第4页
中国古代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制度篇一:必修一 中国古代制度必修一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篇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 夏商朝政治制度 1.禹死启继,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 2.奴隶制国家机器形成. 3.宗族关系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4.初步建立中央和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如何看待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王位世袭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是私有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因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 分封制1.目的: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2.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3.内容: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 4.权利:世袭的统治权(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 5.义务:服从周王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三大义务:政治、经济、军事) 6.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7.主要封国 齐鲁燕卫宋晋等。 8.评价 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西周时):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巩固了王权; 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 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 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东周时): 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西周后期,随着周王室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出现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而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9.崩溃 (1)时间:西周后期 (2)原因:主要原因:诸侯在政治、经济、军事上享有很强的独立性,势力 日益壮大;西周后期,王权衰弱。 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奴隶制的经济基础井田制走向崩溃 (3)表现:楚王问鼎、周郑交质、射中王肩、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等事件。 三、宗法制 1目的:解决贵族内部权力、财产和土地的分配问题。 2含义: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是用父系血缘关 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3核心: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4. 具体操作:大宗继承,小宗分封,家国一体,等级分明。 5. 特点: 最大的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把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家”与“国”密切结合; 保证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大宗和小宗既是家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6. 当时的作用 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7. 对后世的影响 积极: ? 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家族观念强; ? 易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 消极: ? 过分重视人情,与现代平等法治观念相违背。 ? 强调家庭本为,个人自主意识与权利受到约束。 8. 今天的具体表现 尊宗敬祖,忠孝观念,等级观念,续族谱,建祠堂,修祖坟,落叶归根 探究: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以宗法血缘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形成了开创性、继承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特点。 宗法制度与分封制度相结合,互为表里。 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探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的关系 是联系紧密的三项制度。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两者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关系;礼乐制度是维护分封制、宗法制的工具。 线 索图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背景 1、经济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经济的统治地位,这种经济的特点便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的个体的小农 篇三:第六章 中国古代制度文化第六章 中国古代制度文化 第一节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 一、概述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国家的产生,开始于夏代,而职官的设置是随着国家的产生才出现的,所以讲职官,也只能从夏代开始。我国古代的职官,历代建置不同,其间因袭变革、增加减少,情况十分复杂,内容非常丰富。中国古代职官制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沿革清晰、体系完整的职官制度。 所谓职官,是指在国家机构中担任一定职务的官吏,这里面有职官的名称、职权范围和品级地位等方面的内容。科举是以考试为主要方式的一种选官制度,与职官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是我国古代国家制度中的一项重大发明。 有些官称并无实际职务,只是授予年老有病的旧臣或有一定勋劳的人,只作为领取俸禄和享受某种礼遇的依据,而不负实际责任,这样的官叫做散官。 二、中央职官类别 1、国君 夏、商、周称“后” 、 “王” 、 “天子” 、 “天王” 。战国开始称“皇” 、 “帝” 。 (帝本是至上神的称号,皇原本是形容帝的。 )秦开始称“皇帝” ,直至辛亥革命才结束。匈奴称“单(chn)于” 、单于妻称“阏氏(yn zh) ”,乌孙称“昆莫” ,高车称“候娄訇(f)勒” ,鲜卑、柔然、突厥、回纥(h) 、契丹、蒙古等称“可汗(k hn) ”,简称“汗” ;土蕃(b)称“赞普” 。 2、宰相 宰相是国君之下辅助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夏商是巫史,西周春秋是公卿,战国以后是宰相。秦统一后,宰相之职称作“丞相” 。东汉末年,权臣董卓、曹操等恢复丞相或相国之职,但是他们自任此职,实权在皇帝之上。 隋唐两代,宰相名称有所改变。中书令隋代称内史令、内书令,唐代称右相、凤阁令、紫微令等。尚书令因李世民为秦王时曾任此职,后来不置,所以唐代尚书省的长官只有左右仆射。北宋另设中书内省于禁中,为宰相的办事机构,称“政事堂” 、 “中书门下” 、 “中书”等。后另设“参知政事” ,实为副丞相 明代废除中书省及宰相等职,设立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华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为皇帝顾问。后来这些入阁大学士成为实际上的宰相,号称“辅臣” ,首席大学士称“元辅” 、 “首辅” ,职权最重,主持内阁大政。 清初仿明制。实际任宰相职务的,是康熙时的“南书房行走” ,雍正以后的“军机大臣” 。 在各种官职中,宰相的变化最为频繁,无定职、无定称、无定员,这是由君主专制的根本性质决定的。君主既离不开宰相,又最担心宰相权力过重,大权旁落,这是宰相官职不断变化的主要原因。 明代废除中书省及宰相等职,设立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华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为皇帝顾问。后来这些入阁大学士成为实际上的宰相,号称“辅臣” ,首席大学士称“元辅” 、 “首辅” ,职权最重,主持内阁大政。 清初仿明制。实际任宰相职务的,是康熙时的“南书房行走” ,雍正以后的“军机大臣” 。 在各种官职中,宰相的变化最为频繁,无定职、无定称、无定员,这是由君主专制的根本性质决定的。君主既离不开宰相,又最担心宰相权力过重,大权旁落,这是宰相官职不断变化的主要原因。 魏晋以后,尚书机构得到迅速发展。尚书台的总人数由秦时的七人猛增到六十多人,成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关。以后尚书各曹逐渐变为部,到隋唐时确定为六部,唐代定名为吏、户、礼、兵、刑、工,此后一直沿用到清代。六部是隋唐以后主要的政务部门。 吏部:掌管全国文职官吏的任免、考课、勋封等事;户部:掌管全国户口、土地、赋税、钱粮、财政收支等事; 礼部:掌管礼仪、祭祀、科举、学校等事;兵部:掌管武官选用及军事行政; 刑部:掌管全国司法行政; 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事。 六部取代的秦汉九卿的大部分职权,九卿名称虽还存在,但内容有很大变化,有的甚至完全不同了。如: 太常称太常寺卿;光禄勋称光禄寺卿;卫尉称卫尉寺卿;太仆称太仆寺卿;廷尉称大理寺卿;宗正称宗正寺卿;大鸿胪称鸿胪寺卿;大司农称司农寺卿;太府称太府寺卿。九寺到清代只剩下五个:即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 三、地方长官 西周实行分封制,地方长官为诸侯与大夫两级,诸侯的封地叫国,大夫的封地叫邑。战国时期,郡的长官称守(或太守) ,县的长官称令。秦统一后,万户以上的县称令,万户以下的县称长。 汉代列侯所食县叫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叫邑。侯国的行政长官称相。汉武帝初置十三州,为监察区,每州设刺史(有时称牧) 。 北齐县分九等,长官都称令。郡长官仍称太守。州长官称刺史。 唐初置十道,玄宗时增至十五道,为监察区,每道设观察使(按察使、采访使) 。唐代的军区置都督府,都督加使持节称节度使。节度使初设于边镇,后遍设于内地。节度使一身兼军事、行政、督察三种职务,成为权力很大的地方军政长官。 宋代的地方行政,又有新的变化。朝廷派朝官知(主持)某县事,简称知县;州的行政长官称权知某州军州事,简称知州。 辽代州的长官为节度使,或观察使、或团练使、或防御史、或刺史等。县的长官为令。 明代省的下一级政区为府,府的地位相当于汉代的郡、唐代的州。府的长官称知府,京府则称府尹。州有两种:一种是直隶州,与府同级;一种是散州,与县同级。州的长官称知州,县的长官称知县。 清代的地方行政大体沿袭明制而略有不同。在省一级,正式以总督或巡抚为最高长官。总督、巡抚并称封疆大吏,或称疆臣、疆吏、岳伯。乾隆时,管辖府、州的高级行政长官通称道员,别称道台、观察。清代在新开发地区又创设厅的建置,其长官为同知或通判。 除此之外 ,尚有武官、监官与谏官、君主的秘书与文学侍从、学官、宫廷事务官等。 四、职官的等级 爵、勋、品、阶表示职官的等级。 (1)爵 爵一般称爵位,是表示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的一种尊号,多根据血缘亲疏或功劳大小来授给,长期不变,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世袭。西周的爵位有诸侯、大夫、士三级。 战国时期各国的爵位有君、侯、卿、大夫等。执圭是楚国特殊的爵称。战国时的爵称大都与官职分开,有的只有爵称而无官职。 汉代宗室封爵有王、侯二等,功臣封爵有二十等。 魏晋以后,历代宗室和功臣的封爵大多以王、公、侯、伯、子、男为号。王有亲王、嗣王、郡王之分。亲王只分给皇子和皇帝的兄弟,嗣王指亲王嫡子继承者,郡王次亲王一等。 汉时,皇帝之女称公主,皇帝的姐妹称长公主。唐代诸王之女称郡主。清代皇后生女称固伦公主,妃嫔生女称和硕公主,皇族女儿称格格,亲王之女称和硕格格,即郡主。公主的 (2)勋 勋通称勋官,是为奖赏有功人员而定的称号。其制始于北周,本以奖励作战有功的战士,后渐及朝官。到唐时定制,共有十二转,转多为贵,受勋者即称勋官。 明代有文勋十级,武勋十二级。 清代勋官合并于爵位。丈夫,魏晋以后皆加驸马称号,清代则称额驸。(3)品 品是指官的等级。西周时官有九命之别,九命最高,一命最低。汉代以禄秩的多少来表示官的等级,如万石、二千石、千石、八百石等级别。每一种官职都有固定的俸禄级别,所以有时以俸禄级别指官职,如郡守俸禄为二千石,二千石遂为郡守的通称。魏晋开始,官分九品,以一品为高。隋代自九品至一品官,称为流内,不入九品的称为流外。流外也有品级,用以安排胥吏,明清则总称为不入流。 (4)阶 阶即阶官,又称散官,宋朝称寄禄官,是表示官员实际等级的阶位和称号。有些官称并无实际职务,只是授予年老有病的旧臣或有一定勋劳的人,只作为领取俸禄和享受某种礼遇的依据,而不负实际责任,这样的官叫做散官。第二节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之一,是中央集权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主要包括奴隶社会的王位世袭制、两汉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一、王位世袭制 从禹的儿子启开始,禅让制的惯例被破坏,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一次重大的历史变革,它标志着原始社会的“天下为公”为奴隶社会的“家天下”所取代。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是历史的进步,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二、秦朝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和诸卿以及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征辟制) 。 三、汉代察举制 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汉朝发展了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等内容。其中,察举即选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这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东汉时期,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察举主要根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称为乡举里选。随着地方豪强势力的发展,封建国家的行政组织日趋瘫痪,声望影响逐渐被官僚家族所支配,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 四、魏晋九品中正制 曹丕称帝后创立。九品是划分人才优劣的等级;中正是品评官,一般由中央有名望的官吏兼任。中央有关部门根据中正对士人评定的品级,选任官吏时授予相应的官职。五、隋朝 - 科举制度的创立 隋到清科举制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文帝于开皇十八年(598 年)七月诏令了“诏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斡济二科举人”的分科科举制度。隋炀帝时,又扩大了分科范围,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科举这一名称,就是从分科举人这一概念所产生的,但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在中国的选举任官史上打开了新的一页,科举制度从此开创。唐朝 - 科举制度的完善 唐代也实行的是科举取士。唐代的科考,分为常科和制科。每年按例举行的分科考称为常 科,而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则称制科。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是生徒,二为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 702 年。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 唐朝 - 科举制度的完善常科的科目,设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算、明字、一史、三史、道举、童子、开元礼等。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把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所以,春风得意又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唐代大家柳宗元进士及第后,以博学宏词,被即刻授予“集贤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韩愈在考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未通过,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才踏进官场。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确实使有才能的人显露头角,如诗人白居易向顾况投诗赋得原上草受到老诗人的极力称赞。但是弄虚作假,欺世盗名的也不乏其人。 我国最早的殿试,为唐武则天载初元年(689 年)二月。据通典载录:“策问贡人于洛载殿,数日方了。 ”只不过,唐代的殿试还没有成为制度。唐代的制科是由皇帝特别召集一些知名人士举行的考试科目。制科名目繁多。宋朝 - 科举制度的发展 公元 960 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 ,夺取了后周政权,建立起北宋王朝。为进一步杜绝武将拥兵自重的状况,他任用文官主持军务。重文轻武,成为宋朝的基本国策。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宋吕祖谦说:“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 ”当时有焚香礼进士之语。进士科之外,其它科目总称诸科。宋代科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首先,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等;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对于屡考不第的考生,允许他们在遇到皇帝策试时,报名参加附试,叫特奏名。也可奏请皇帝开恩,赏赐出身资格,委派官吏,开后世恩科的先例。殿试后分三甲放榜。南宋以后,还要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于琼苑,故称琼林宴,以后各代仿效,遂成定制。宋代科举,最初是每年举行一次,有时一、二年不定。至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为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进行考试,第二年春天,由礼部进行考试。省试当年进行殿试。据宋史载:开宝六年(973 年)下第进士徐士廉击登闻鼓,控告主考官李昉“用情取舍” , 并建议举行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太祖下诏,令从已被录取和未被录取的考生中选出一百九十五人,在讲武殿复试,由太祖皇帝亲自主持。复试结果,得进士二十六人,皆赐及第。原先被李昉录取的人中,竟有十人落选。为此李昉受到降职的处分。从此,殿试成为科举制度下的最高一级考试,而被录取的人则都成为“天子门生” 。殿试后分三甲放榜。多次殿试落第者张元投靠西夏王,为西夏侵犯大宋边界出谋划策。仁宗下旨:“进士殿试,皆不默落。 ”自此开始,凡省试合格者,在殿试中只有名次的先后,再也没有殿试落榜的现象。从隋唐开科取士之后,徇私舞弊现象越来越严重。对此,宋代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糊名和誉录制度的建立。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或“封弥“。宋太宗时,根据陈靖的建议,对殿试实行糊名制。后来,宋仁宗下诏省试、州试均实行糊名制。但是,糊名之后,还可以认识字画。根据袁州人李夷宾建议,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誉录。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仅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这种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发生了很大的效力。 宋代科举在考试内容上也作了较大的改革。宋代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弊病很大。进士以声韵为务,多昧古今;明经只强记博诵,而其义理,学而无用。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所谓经义,与论相似,是篇短文,只限于用经书中的语句作题目,并用经书中的意思去发挥。王安石对考试内容的改革,在于通经致用。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苏轼等人的反对。后来随着政治斗争的变化而被取消,考试内容有时考诗赋,有时考经义,有时兼而有之,变换不定。 元朝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