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欧转轨经济国家股票市场制度研究_第1页
中东欧转轨经济国家股票市场制度研究_第2页
中东欧转轨经济国家股票市场制度研究_第3页
中东欧转轨经济国家股票市场制度研究_第4页
中东欧转轨经济国家股票市场制度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东欧转轨经济国家股票市场制度研究篇一:国际问题研究XX 公司治理结构的国际比较公司治理结构的国际比较 XX-03-24 在合同和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如何协调公司经理人员与股份持有人的利益诱因和动机,使其趋向一致,并在企业的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条件下,实现有效的监督控制和问责,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世界银行在网站上开辟了专门的公司治理论坛,OECD 则制定了公司治理的国际性基准,其目的是在公司治理方面加强全球和地区性的对话和信息沟通,分享经验,形成共识,加强协调,一致行动。世界上许多重要的证券交易所也越来越关注公司治理,对上市公司的监督内容不仅包括信息披露,而且开始重视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问题。这也是证券市场进一步规范发展的内在要求。 从历史的眼光看,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社会传统、法津体系、政治体制及经济制度,因而演化出多样化的产权结构、融资模式和要素市场,进而形成了各异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 一、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模式 迄今,关于公司治理结构的绝大多数理论工作都集中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传统上将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模式分为英美式的市场导向型和日德式的银行导向型。在这样一个忽略发展中国家的视野中,发达国家的治理结构模式,被作为普遍接受的经验传递给其他国家。然而,近年来转轨经济改革的教训和新兴市场的金融危机,使人们关注的目光也投向上述国家。 1英美市场导向模式。 市场导向型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所有权较为分散,而现代公司中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使分散的股东不能有效地监控管理层的行为,即所谓的“弱股东、强管理层”的现象,由此产生代理问题。这一问题主要依赖保持距离型融资和公司控制权市场,以及破产、法院等外部机制予以解决。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是市场导向模式的典型代表。 股权高度分散一直作为许多公司治理结构原则的根本出发点。但近年来的国际比较研究显示,大部分国家的上市公司都存在某个控制性股东,如银行、家族或国家,股权分散型公司只是较为个别现象。因此,在市场导向模式之外,公司治理结构尚存在多样化的模式。 2日德银行导向模式。 银行导向型模式的特点是公司股权较为集中,银行在融资和公司治理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与此同时,企业还需协调员工、银行、供应商、关联企业等诸多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有的专家认为日德公司治理主要是解决利益相关者网络中的利益协调问题。 3.东亚、拉美家族控制模式。 在大部分东亚和拉美国家和地区,公司股权集中在家族手中,而控制性家族一般普遍地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和投资决策,因此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从管理层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转变为控股大股东、经理层和广大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即“强家族大股东、经理层、弱中小股东” 。在上述情况下,控制性家族通常通过其在相关产业内的影响力来限制竞争,从政府手中获取优惠的资金来源和产业政策支持,企业在投资项目上存在“软预算约束” ,而“裙带资本主义”则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情形。可见,家族控制模式采用了“保持距离”和“控制导向”的混合融资形式,即一方面由小股东提供外部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又有一个较大的外部资金提供者在公司中具有控制性利益或直接影响投资决策。4转轨经济模式。 前苏联和中东欧等转轨经济国家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例如都存在着数量众多、规模庞大的国有企业需要进行重组,同时又继承了原有较为混乱的法律体系。因此,在转轨经济国家中,公司治理的最大问题是内部人控制,即在法律体系缺乏和执行力度微弱的情况下,经理层利用计划经济解体后留下的真空,对企业实行强有力的控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实际的企业所有者。 二、公司治理结构的国际比较 一般而言,公司治理结构主要包括董事会的结构和职能、如何行使控制权、经理人员和职工的关系、如何设计和实施激励机制等内容。下面就从这些方面对各国公司治理结构进行比较分析。 1公司存在的根本目标。 在英美模式中,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和剩余索取者,公司存在的根本目标是为股东创造价值,股东价值的最大化被潜在地视为社会利益的最大化,而公司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如雇员、债权人等获得的仅仅是固定报酬。 而在日德模式中,公司不仅仅是股东的工具,它应对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负起责任。如日本公司大多采用终身聘用制,高层管理人员如董事会成员都从该公司基层做起,他们对员工待遇及福利事项的关注,往往胜于对股东利益的重视。这种非常密切的关系有助于促进内部团结,是日本社会的缩影。德国的企业职工通过选举职工代表参与监事会和职工委员会,来实现其参与企业管理的“共同决定权” 。这种公司内部的“劳资共决制”是德国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特点。除德国外,丹麦、荷兰、瑞典(转载于: 小 龙文档 网:中东欧转轨经济国家股票市场制度研究)、法国等国家都在公司法中规定职工参与公司管理的制度。 在鉴于此,有学者将日德公司治理制度的精神称为“员工公司主义” 。 在东亚和拉美家族控制模式中,韩国、日本和泰国明显承认公司治理结构要采纳“利益相关者”概念。而新加坡和马来西业也承认公司的社会性,但没有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强调“利益相关者” 。新加坡使用其他手段如立法来保障雇员、贷款人和客户的利益。马来西亚鼓励董事会对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负责,但是强调董事会要对股东负责。 2董事会结构与职能。 美国公司的董事会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其中外部董事约占董事会成员的四分之三,内部董事则为公司的高级主管人员。董事会下设若干委员会,如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等,其目的是保持董事会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其好处是管理阶层参加董事会可以提高信息的质量和数量,并能提高董事会的决策水平;而独立董事的参与则有助于维持董事会和管理层之间的基本控制关系。董事会在公司治理方面的效率取决于董事会的独立性和信息获取能力间的替代。 日本公司的董事会几乎全部是内部董事,董事一般由企业内部产生,经过长期考察和选拔而得到逐步升迁。大多数董事由公司各事业部或分厂的领导兼任。日本公司董事会的 另一特色,是董事之间存在地位高低之分。在英美公司中,董事的地位是平等的。但在日本,董事可再分为主席、总裁、高级常务董事、常务董事及一般董事等。为了借鉴美国外部董事制度的精神,日本于 1990 年修订了商法及商法特例法,对监事会制度作出三点修正:(1)将监事的任期从两年延长为三年;(2)将大公司监事的人数调整为三人以上,其中一人须为外部独立监事;(3)监事会制度法定化。从实际效果来看,由于缺乏历史和社会基础,日本公司中外部监事制度的建立仍较为少见。 德国股份公司法规定,公司必须有双层的董事会结构,一个是管理委员会 (BoardofManagingDirectors),另一个监事会(TheSupervisoryBoard)。前者负责公司的日常事务,后者是公司的控制主体,负责任命管理委员会的成员并且审批公司的重大决策,并监督其行为,但不履行具体的管理职能。在德国生产性企业中,股东推举 50的监事会成员,其他 50的监事会成员是由职工选举的,但股东可以用超多数的投票越过职工监事员的限制而拥有控股公司的重大决策权。 在亚洲地区,虽然有一些国家(地区)采取双层董事会,但绝大多数国家都采取单一董事会。韩国尽管受到日本影响,但没有采取双层董事会。泰国正在考虑由单一董事会转向双层董事会来提高董事会独立性。绝大多数亚洲政府推行新的公司治理原则,没有致力于解决控股股东股权比重过高的问题。如果控股股东股权过高的问题没有解决,即使公司指定了新的独立董事,并且形成了独立的董事会下属的委员会,在新独立董事由控股股东而非一般股东提名且指定的情况下,根本无法真实保障董事会实现独立性。很难期望独立董事能积极地寻求股东利益最大化而与现行的首席执行官发生抵触。此外,真正有能力来担当独立董事的人选不足,也是独立董事制度难以真正见效的障碍。 3激励性薪酬计划。 美国企业薪酬计划的核心是将管理层的个人收益和广大股东的利益统一起来,从而使股东价值成为管理层的决策行为准则。根据这一思想,美国公司管理层的薪酬一般包括以工作表现为基础的工资、以财务数据为基础的奖金、以股票表现为基础的股票期权、以及以服务年限为基础的退休计划。其中,行使期权计划的收入成为管理层薪酬的主要来源。1998 年美国前 100 名大企业高层经理人员的薪酬中,有 533来自期权计划,而这一数字在 1994 年为 26,在 80 年代中期仅为 2。 日本公司经理人员的报酬与英美公司相比较低,主要通过事业型激励,包括职务晋升、终身雇佣、荣誉称号等。在日本,董事的薪酬是由股东大会通过一个总数,再由总裁分发给董事,每人的薪酬是保密的。但在英美,上市条例要求年报中必须列明董事的薪酬及由该公司给予的报酬。各国上市公司首席执行官(CEO)薪酬结构(1998) 德国经理人员的报酬不象美国那样与公司的盈利、股价直接挂钩,股票期权在德国几乎不存在。在中等规模的德国公司中,大约 50的管理者有一部分与业绩挂钩的收入,但这部分收入只占他们总收入的 15。 4公司控制。 在美国,银行的控股公司不得持有任何非金融性企业5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份,并且法律限制了银行在全国范围的经营。因此,公司控制主要是依靠自由的、充满生机的股票市场来进行的。股市对公司治理结构的作用主要通过股价来反映公司的经营状态。对于需在股票市场融资的企业来说,二级市场股票的低价会提高一级市场融资的代价。对那些现金流量大而无需在证券市场融资的公司,敌意性的购并发挥了作用。可惜的是敌意性的购并活动,经过70、80 年代的活跃期后进入了低谷,这主要是 80 年代末受集团利益影响的立法大大提高了敌意购并的代价。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削弱,又迫使美国公司对董事会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增加董事会中外部董事、特别是独立董事的人数和权力。 二战后,美国左右了日本的立法活动。那时,日本法律只允许银行拥有非金融企业 10左右的股份。1977 年,法律修改后又规定银行对非生产性企业的持股量必须降低到 5以下。从表面来看,日本银行只能拥有 5的非金融企业的股份,但由于银行同时拥有企业集团内其他成员 5的股份,以及这些公司成员间的相互持股而形成的贸易和监督关系,银行的作用远大于其持有股份所代表的权利。在这基础上,日本的企业系列包含了生产、原料供应、批发商、零售商、银行及技术研究等公司,使公司之间形成利益共同体。银行股东经常审阅公司的业务计划,在公司业绩欠佳时,进行直接干预或选出新领导层,甚至提供额外资金支持以渡过难关。因此,日本很少出现敌意购并案件,银行股东的角色被认为是取代了购并的功能,使公司治理结构“内部化” 。有学者将之称为“契约型治理结构” 。在德国,法律对银行持有非金融企业股份没有什么限制。因此,德国银行不仅是大型非金融企业的贷款提供者,而且也是这些公司的主要股东。1986 年,德意志、德累斯顿和商业银行三家银行共同控制了西门子 325、奔驰615、大众 79、拜耳 545、巴斯夫 516和赫斯特 635的股票。尽管这三家银行对大众公司的持股不高,但德国法律规定除非投资者反对,银行作为经纪人及自己参与的投资公司可以用这些股票在股东大会上投票。在德国最大的 100 家生产企业中,银行在 96 家企业行使了推举监事会成员的权利。通常四至五家银行能有效控制生产性公司的决策权。 东亚和拉美国家的公司控制权市场很大程度上是不活跃的,部分原因是政府的政策,另一方面,也表明在股权高度集中的情况下,进行敌意收购是相当困难的。国别研究也表明产业集中度很高,公司通常是多样化经营集团和大公司的一部分。这些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以及交叉补贴的体制妨碍了竞争成为公司治理的工具。 三、影响公司治理结构的因素分析 各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制度变迁过程。近年来,以哈佛大学 Laporta 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陆续发表了一系列论文,从国际比较研究的角度对各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建立了一个较为系统完善的分析框架。 根据 Laporta 等人的研究思路和结果,每个国家的法源决定了公司法和商法的特点,而不同类型的公司法 、 商法对外部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保护程度有所差异,从而使不同国家形成了各异的融资模式和所有权结构,进而产生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而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又对企业行为和业绩产生不同影响,最终影响到一国的经济增长,即法源公司法融资模式和所有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行为和业绩经济增长。 (一)法律体系和执法力度。根据各国法律体系的历史背景、理论渊源、诉讼方式以及制度结构等,可以将各国的法律制度划分为普通法和大陆法两大体系。其中,采用普通法系的国家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等英语国家,以及前英国的殖民地和保护国,如香港、印度等;而采用大陆法系的国家则包括欧洲大陆国家及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前殖民地,它们又可进一步细分为斯堪的那维亚一大陆法系、德国一大陆法系、法国一大陆法系三个分支。 不同的法律体系对投资者享有的权利具有不同的界定,并提供不同的保护机制和手段,这进一步影响到企业的融资形式和股权结构,从而对公司治理模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根据担保债权人的偿还优先程度、对企业重组的限制程度、经理层在重组过程中是否保持经营控制权、以及对法定准备金的要求这四项指标,对不同法系的国家进行了排序,结果发现,普通法系国家对债权人权利的法律保护最为完善,而法国和斯堪的那维亚式大陆法系对债权人的保护相对较差,德国法系则位于两者之间。根据一人一票制、委托投票制、累计投票制、优先认股权、召开股东大会所需的最低股权比例、强制性股利分配等制度,比较不同法系对股东权利的保护程度,其中普通法系对股东权利的法律保护程度最高,而德国法系为最低。 有效的公司治理不但需要完善的法律架构对投资者进行保护,也需要强有力地执行相关法律。根据法律系统效率、法制传统、政府腐败系数、违约风险等因素,可进一步对不同法系国家进行比较,斯堪的那维亚法系国家的执法力度名列前茅,而法国一大陆法系则排在最后。这主要是由于不同法系中国家贫富不均,如斯堪的那维亚法系中基本上是发达国家。 对债权人权利保护、股东权利保护以及执法力度的综合比较表明,普通法系国家相对于大陆法系国家提供了较好的公司治理环境,而大陆法系内部的差异则并不显著。 (二)融资体制。 普通法系和大陆法系对投资者利益的不同保护,以及执法环境的差异,使不同法系的国家形成了不同的融资体制。从企业融资行为来看,大陆法系国家中的企业比普通法系国家中的企业更多地依赖内部资金,而其外部资金来源也以银行信贷为主。另一方面,从金融市场发展来分析,普通法系国家拥有较大规模的股票和债券市场,而大陆法系国家的股市和上市公司数目则相对小得多。 可见,由于普通法系对投资者权利提供了更完善的保护,由此导致了金融市场的高度发达;而大陆法系则更多地依赖银行体系为企业融资。与此相对应,在大陆法系国家中,银行可以利用和企业的借贷关系,以及在企业外部融资中的主导地位,对企业施加强有力的控制,而企业倾向于更多地利用内部资金则反映出其试图降低对银行的依赖性。 (三)股权结构。 如果法律架构不能对外部投资者提供足够的保护,企业家和创业者将被迫持有大量股权以协调自身和其他股东的利益关系,也就是说股东保护力度较差的国家将具有较高的所有权集中度。从下表可以发现,普通法系国家中企业的股权集中度要低于大陆法系国家,这说明股权集中是对投资者利益保护的一种自然反应。 从公司控制股东的类别来看,普通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也存在着一些差别。除了英、美和日本外,大部分国家中控股股东为家族、国家或企业的比例一般在 50左右或更高,例如 20 家最大的德国公司中有 2 家为家族控股,另有 6 家为国家控股;在墨西哥,20 家最大公司全部为家族控股;而英国的 20 家最大公司则不存在控股股东。另一方面,在大陆法 篇二:东欧国家九十年代的经济发展趋势东欧国家九十年代的经济发展趋势 冯存诚 XX-1-5 9:17:16 来源:东欧中亚研究1992 年第1 期 对东欧国家来说,90 年代并非经济中速增长的年代,而是低速增长的时期,大多数国家的增长率甚至将比已属偏低的 80 年代的增长率还要低,其总体的增长率大致可能只有 1%。而且,很可能要到 1995 年前后,绝大多数东欧国家才能结束负增长的逆境,从目前的态势看,波兰、捷克和斯洛伐克、匈牙利走出谷底要快于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前三国的回升幅度也要比后四囚高一些。导致这种发展趋势的墓本原因在于:90 年代的东欧各国,不仅起步于 80 年代衰落不堪的物质技术从础,而且面临决定政治制度的取向,面临着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而临着外部经贸合作方针的根本性改换,而临着以国际高新技术调整本国产业结构这一极其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在这种动荡不定的全方位、多层次转轨时期,国民经济是很难实现正常增长的。 一、八十年代东欧国家经济先后陷入困境 以匈牙利在 1980 年初付诸实施新一轮改革措施为发端,东欧国家在 80 年代相继掀起了第三次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高潮。多数东欧国家的改革较之六,七十年代更为深入。但就实质而言,除匈牙利之外,其余国家的经济改革仍未能突破国家对企业让利放权,而企业仍旧附属于国家行政部门这种已延续了 30 年左右的浅层次改革的旧框架。匈牙利虽然在 1988 年将改革深入到所有制领域,加之初步形成配套改革局面,经济改革成功的可能性提高了许多,最终却因政治改革失控乃至政权易手而功亏一篑。至于捷、罗两国的改革,一个改革深度与广度远远低于 1968 年春的改革,另一个较之 1978 年的改革明显地倒退。在这种改革格局下,新体制受到旧体制从经济运行。组织机构、价值观念等多方面的阻碍冲击,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十分有限,因而不可能有力地带动国民经济冲出困境。在这种 改革的大气候下,作为国民经济基本单位的企业,并未能依改革者的初衷,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出现在充分发挥了 竞争机制的市场上,以致垄断现象依旧严重存在,破产法的实施只具有象征意义,因而企业自我发展与自我约束的机制也就不可能出现实质性的增强。另一方面,规范而系统的、以税制和金融体系为主导手段的中央宏观测控机制却迟迟未能建立起来,以致中央的宏观调控对抑制种种偏离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短期行为软弱无力。因此,企业因让利放权而调动起来的生产积极性并没有被强劲地引入设备更新换代、工艺技术和管理方式的现代化、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产品、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消除环境污染的正轨,而是很快自流到非法涨 价、变相提价、囤积居奇,粗制滥造、违背合同等唯利是图、无视企业信誉与前途的岐路上去,改革开始仅仅年多,波兰就发生了大批企业单纯追求数量和产值,而质量得不到保证的社会性问题在南斯拉夫,每当政府公布次上调商品价格和劳务费用的决定后,企业便利用定价自主权更大幅度地提高本单位产品的价格作为对策。罗、捷、保政府对价格一直控制很紧,企业几无定价权,便径自采取种种不正当手段增加职工工资,然后千方百计纳入成本或谎报亏损,多方活动迫使政府提高自己产品的价格或增加补贴。这样,东欧国家大多出现了企业来增产却增收的怪效应,工资性收入的非规范增长,造成社会总供求间的缺口越扯越 大。政府在指令性计划已经相当削弱的情况下,应对的政策往往只得诉诸于超前消费借助没有商品储备基础的增加工资、滥发奖金等不正常手段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显然,这种“国民收入超分配”的方式从能诱使企业和职工更多、更广泛地采用短期行为来增加小团体和个人的非法收入,而愈发不顾及整体经济效益,最终使社会总供求之间的缺口急剧扩展。而这又促成了产生难以控制的恶性通货膨胀。到 80 年代末期,几乎所有东欧国家的通胀率实际上已上升到 10%左右,匈、波、南尤其高,1989 年已分别达到17%,XX,2665%。 与此同时,因经济效益每况愈下使上缴利税不断减少而导致国家预算的“盘子”越来越小,加之对于越来越多的亏损企业不能真正实施破产处理而只好背上不断加重的补贴“包袱” ,而使用于增强国民经济物质技术基础的资金全年不敷开销。匈牙利等国党出现了购置西方先进设备连续 5 年递降的严重状况,致使调控产业结构的国策实施起来步履蹒跚。产业结构长期陈旧落后,加上外贸、外汇改革的明显滞后,使出口生产企业鲜少风险和压力,开发新产品、增强竞争力的意识很差,从而导致停留在五年一贯制或更长周期上的产品在国际市场的销路难 以拓展甚至呈不断变狭窄之势,难于换取保障正常进口所需的外汇。就连在东欧以重视开放电子新技术领先而闻名的保加利亚,也只能在经互会范围内显其身手,而对西方的出口很少起色。另一方面,进口西方第一流工艺设备却成为东欧各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现代化技术改造的急迫需求。尽管这类高附加值的资本货物行情持续看涨,尽管东欧各国的购入量并不充分,但它同价格趋于看跌,市场趋于紧缩的东欧商品间却不能不形成相当可观的外贸逆差,也就形成越演越烈的欠西方国家的债务,致使东欧国家的外债急剧扩大。到 80 年代末,外债已成为影响东欧国家国民经济正常运转的重大障碍。1989 年底,波兰欠西方的债务总额达 404 亿美元,匈牙利为 197 亿美元,南斯拉夫为 177 亿美元,保加利亚为 100亿美元,捷克和斯洛伐克为 723 亿美元。只有罗马尼亚依靠极力压缩进口和居民消费而偿清了全部外债,但因此却招致了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在连续五年以上的时间内,波、南、匈已经或即将每年还本付息 35-5O 亿美元,使外汇储备下降不足 6 个月进口额的水平,使正常的进口水平无法维持。超出国力负荷地偿债,不能不联带造成东欧国家内债剧增,赤字直线上升,进而又成为诱发高通货膨胀的外部因素。在这种种消极因素缠扰下,东欧国家的国民经济已无法正常运转,经济增长率比起 70 年代的经济增长率至少低 50%,有些国家在 10 年中竟有 8-5 年发生负增长或零增长。显然,在如此衰败的基础上,东欧国家经济的恢复和起飞是十分艰巨的。二、政局尚未真正稳定,严重影响各项重大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 自 1989 年 6 月到 1991 年上半年,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捷克和斯洛伐克、 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先后发生了更改社会制度的政坛剧变,摒弃了传统的社会主义道路,而试图建立西方式的议会制民主国家。迄今为止,东欧各国的大选已经完毕,非共产 党的政府已经建立,然而,各该国的政治取向尚未最终完成,各种政治力量间的矛盾并未根本缓解,社会也因此而没有实现真正的稳定。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毕竟已在东欧各国生存了 40年以上,尽管出现过不少问题与挫折,但也实实在在地给予大多数居民以多方面的物质利益。在系统进行过经济改革的匈牙利,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感情更深一些。因而,一旦现政府实施过份损害广大群众利益的全盘资本主义化政策,广大群众就要组织大规模游行与罢工,迫使政府收回成命或重新修订政策。即使在比较坚决地要求走西方式道路的波、捷也无一例外地出现了上述情况。在去年 10 月13 日的波兰大选中,有原共产党人参加的民主左派联盟所获选票在各党派中居第二位,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这表明,右翼政常的纲领并未真正获得广大群众的拥护。 至于罗、南、保三国,由于解放前居民从未经历过资产阶级的议会制民主制度,生活水平较波、捷更为低下,而共产党的作用和影响却远比北三国强大。这三国共产党的组织至今没有完全解体或已迅速重建,并且保持了部分政权。因而,在这三国,究竟选择何种制度的斗争至今仍未结束。 在这种尚未稳定的政局下,执政的右、中翼政府需要以很大精力应付来自舆论界的强大压力,要时常处理工会与反对党组织的种种游行和挑战,以致政府制定的许多项重要经济政策的贯彻执行不能不受到干扰和影响,很难收到预期效果。波兰私有化进程一再推迟,匈牙利补偿法未能生效前已大打折扣就是明证。 三、非国有化进程缓慢,困难接踵而至非国有化是东欧各国由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关键环节与基础部分。由于这一进程改变了所有制关系的格局,从而牵动着全体职工的切身利益,影响着他们的劳动情绪;因此,非国有化进程的顺利与否,直接决定着东欧各国今后四年经济发展的前景。 从东欧各国近 2 年推选非国有化的实践看,由于始料未及的困难和障碍接连出现,所付出的代价较之预计的规模成倍增大,政府大员的和学者们对于完成非国有化进程所需时间一再顺延。这已预示着即使大体完成这一过程,三、五年时间也是远远不够的。而在这种时有社会阵痛和利益集团激烈冲突发生的所有制转轨时期,经济的稳步增长几乎是不可能的。 截至 1991 年秋,东欧各国非国有化进展大致如此:普遍处于刚刚起步或尚在筹备的低水平。波兰是主张非国有化最为坚决的东欧国家,该国政府 1990 年出台的第一个非国有化纲领规定,年内要对 100 个大型国营工业实现非国有化。但很快就有一批专家学者指出这一目标的不现实性,于是政府将目标压缩为 20 个,以后又进一步调低为 12个。然而到了年底,只有 5 家大工业企业真正完成了非困有化。匈牙利被国外舆论认为是搞非国有化稳健而有帝法的东欧国家。1990 年 6 月,匈政府公布了第一批预计将实行向社会拍卖的大企业名单。似初战即不顺利,除一去个国最大的国际旅行社一一伊布斯而外,其他 19 个生产性大企业均未能如期售完本企业的股票,全年也只有 37 家国营大中企业走完了私有化的第一阶段,即转变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公司。捷克和斯洛伐克也是极力主张搞非国有化的东欧国家。1990 年,联邦政府宣布了到 1992 年 5 月底将 3223家国营大中型工业企业中 1700 个实行私有化的“大私有化”计划。可是,在总共 875 家大企业中,截至 1991 年 7 月,只有不足 10 家实行了私有化,而且其中一半以 篇三:俄罗斯的经济转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前苏东国家开始了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体制转轨,这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经济转变过程。由于前苏联是计划经济模式的发源地,俄罗斯是这些向市场经济过渡国家中的大国,又采取休克疗法的过渡方式,因而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正处于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宏观经济体制转变的关键时期,研究俄罗斯经济转轨及其经验教训,对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俄罗斯经济转轨的曲折历程 俄罗斯的经济转轨从 1992 年开始,至今已经近 5 年.在这段时间里,俄的经济转轨经历了曲折的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2 年),盖达尔政府全面推行激进经济改革.改革的目标是向自由市场经济过渡,方式采取休克疗法.主要内容为:一次性全面放开价格;实行财政货币紧缩政策;以无偿分配的方式迅速实现私有化;对外贸易自由化。 由于全面放开价格造成恶性通货膨胀,紧缩财政货币非但未能抑制通胀反而造成生产大幅度下降,无偿私有化未能产生积极作用,卢布自由兑换导致对美元汇率狂跌不止,结果形成经济危机、财政货币危机和社会政治危机相互交织恶性循环的局面。休克疗法的失败导致盖达尔下 野和激进经济改革政策的基本终结。 第二阶段(19931995 年),切尔诺梅尔金政府继续进行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改革,同时对激进经济改革政策进行修正。首先,在价格政策上采取谨慎态度,对前政府尚未放开的少数最重要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依然保持国家调节。其次,在财政货币政策上,从“强紧缩”转为“适度紧缩”政策,把稳定财政货币同稳定生产结合起来。第三,停止无偿私有化,从“证券私有化”向“现金私有化”过渡,把私有化过程同投资活动结合起来。第四,加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减少国家预算赤 字,控制通货膨胀,实行“外汇走廊”政策。 政策的修正,使俄经济形势在 1995 年出现社会生产下降临近谷底和结构性回升,而国家预算赤字和通货膨胀大大缩小的稳定迹象。但是,经济仍处于危机之 中,社会生产仍在下降,赤字规模仍然较大,通胀水平仍然较高,大私有化进展艰难,结构改造缺乏资金,特别是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两极分化,已成为严峻的社会政治问题。第三阶段(1996 年),叶利钦竞选和连任总统,经济改革政策全面调整。主要内容是:(1)改革的目标模式从自由市场经济转向社会市场经济。(2)放弃休克疗法夕政策走向趋中。(3)改变私有化政策.首先,停止大规模私有化,改为有选择地进行和把效率放在首位。 其次,强调国家应控制大型国有企业,合理管理国有资产。(4)保护和扶持本国生产。刺激增加投资,保护国内市场,支持扩大出口,到 XX 年使经济进入年增长率 4%的振兴期。(5)经济政策面向社会领域,注意居民社会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6)加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控制通货膨胀,1996 年目标是把通胀率降至 25%,到 XX 年应降至 58%.实行“适度紧缩”的财政政策,1996 年目标是使国家预算赤字控制在国内生产总值的 4%,到 XX 年降至 2%。清理三角债。稳定汇率,1996 年 7 月 1 日起实行国家调节下的浮动汇率制。(7)调整对外经济政策.继续实行外贸自由化方针,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创造条件。重视发展与独联体国家的经济联系,从过去的向西方一边倒转为实行全方位的对外经济战略。 俄罗斯经济政策的调整,不是单纯竞选性质的,而是对改革以来经济政策的一次全面的总结性反思。它标志俄罗斯经济改革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成为改革进程的一个新的转折点。 二、俄罗斯的私有化和国有企业改革 (一)私有化的含义。 俄罗斯的私有化是一个内涵较为广泛的概念。 俄联邦所有制法对这一概念的定义是:“把国家所有制或市政所有制的企业、财产综合体、房屋、设施和其他财产转让,变成公民和法人私有制” 。 俄罗斯私有化法也作了类似的界定。从定义可以看出,俄罗斯的私有化既包括把国有企业资产转为私人所有,也 包括把它转为法人(股份公司、集体企业)所有。与私有化紧密相关的是“非国有化” ,内容一方面包括把国有企业改组为非国家所有制企业,另一方面包括国有企业实行管理模式的变形,变为国有非国营。从这些实际内容看,私有化与非国有化在含义上基本相同。 由上可见,俄罗斯的私有化是一个把国有企业资产全部或部分地转为私人所有、转为非国有成分法人所有、实行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等囊括无遗的内涵广泛的综合性概念。 那么为什么俄罗斯把所有制改革不称非国有化,而称私有化呢?因为俄罗斯把上述改革所形成的新所有制形式(包括集体企业和股份公司)全部划入私有制范畴。 俄联邦所有制法规定,俄联邦的所有制有 4 类 14 种形式。第一类是私有制,包括 4 种形式:.公民所有制,企业所有制(经济协会、合作社、集体企业、股份公司等),劳动者在企业财产中的投入,企业家联合会所有制。不难看出,俄联邦所有制法把集体企业和股份公司列入了私有制类别。但是,按照一般观点它们是属于 集体所有制和混合所有制。 从统计数字看,目前私有制在俄国民经济中仍占不大的比重。截至 1994 年底,俄整个国民经济的固定资产中,国有资产占%,混合所有制资产占%,私人所有制资产占%。当年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国有经济成分占 38 帕,混合所有制经济成分占 37%,私人经济成分占 25%。到 1995 年底,俄实现私有化的企业共万个,占现有企业总数的 50%;在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国有经济占 30%,非国有经济占70%,其中私有经济占 25%。 因此,对俄罗斯私有化的目标模式应二重地看,一方面按照俄所有制法和私有化法,把集体企业和股份公司列入私有制范畴,则俄私有化 的方向是发展私有制,建立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混合所有制结构;另一方面,按照俄私有化的实际内容及对集体企业和股份公司性质的一般认识,则俄私有化的方向是发展非国有经济成分,建立以非国有经济成分为主体、重视国有经济重要地位的混合所有制 结构。俄罗斯的私有化分为小私有化和大私有化。小私有化指商业、服务业企业及小型工业、运输和建筑业企业的私有化。从 1992 年起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