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主要内容_第1页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主要内容_第2页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主要内容_第3页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主要内容_第4页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主要内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主要内容篇一:中国古代主要赋税制度详解1. 我国古代主要赋税制度的类型: 以人丁为主要征收标准的赋税制度(编户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等) 以土地和财产为主要征收标准的赋税制度(初税亩、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等) 征收货币的赋税制度(募役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等) 2. 赋税制度的发展演变: 初税亩:春秋后期从鲁国开始实行,前提是“私田”的出现。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实际田亩数征税,鲁国初税亩,承认私田合法,标志着井田制的瓦解。它与以前齐国“相地而衰征”等新税制的出现,促使耕地由国有转向私有。 编户制度:主要盛行于两汉,前提是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 ,确立地主土地私有制。秦始皇时,让百姓自己申报土地,载于户籍,国家依户籍征发赋税余徭役。西汉时期,政府把农户的人口、年龄、性别和土地财产等情况都详细登记在户籍上,作为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的根据。编户农民对封建国家承担的义务有四项:田租、算赋或口赋(人头税) 、徭役和兵役,并以人丁为主要征税标准,它的实行标志着我国古代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 租调制:主要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前提是实行均田制(按人口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 。受田农民每年交纳一定数量的租、调,还必须服徭役、兵役。这是由当时商品货币关系减弱以及纺织业的兴起所决定的。 租庸调制:实行于隋至唐中期。租是田租,调是人头税;庸是指纳绢(或布)代役。隋朝规定“民年五十,免役收庸” ,交纳一定数量的绢来代替服役。唐朝则取消了庸对年龄限制。标志着对劳役地租这种最落后的赋税形式的否定。 两税法:唐朝中后期,为解决财政危机,于 780 年采纳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每户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一年分夏秋两次收税。它是中 国封建社会经济关系变化的产物,标志着以人丁为主的课税标准开始改变。 “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北宋神宗于 1069 年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其中“募役法” 收取免役钱,限制了地主的特权;“方田均税法” ,重新丈量土地,按亩纳税,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 7 一条鞭法:明朝后期开始实行,1581 年,张居正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把田税、丁税、杂税合一,按田亩的多少征收,用银两交纳。由于大地主的阻挠破坏,一条鞭法实行不久就停止了,但改用银两收税的办法却保留下来。纳银代役、赋役征银的办法,标志着赋税制度由繁到简、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变。 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清朝雍正时将固定下来的“丁税” ,平均摊到田赋中,征收统一的赋税地丁银。反映出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的逐渐松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标志着延续了数千年的“人头税”的废除。 (三)重点问题延展 1.古代重要税制的社会意义(略)(l)租庸调制的社会意义。以庸代役,农业生产时间较有保证。(封建赋税形式,从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三种: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形式。劳役是封建国家对农民的直接的人身控制和奴役,劳动者失去任何自主。在小农经济条件下,服劳役又直接影响农业劳动时间的适时安排)。租庸调制允许劳动者交纳实物代替劳役,纳庸代役的做法,一方面有利于保障农民的生产时间。同时,也标志着对劳役地租这种最落后的赋税形式的否定。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有利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唐前期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历时一百年繁荣局面的出现在是改革封建财政、经济管理体制、实行租庸调制的结果。 (2)两税法实行的社会意义。两税法将唐代名目繁多的杂税,统一归并为户税与地税两种,这样既简化了征苛捐杂税的名目,又可使赋税相对确定。从制度上避免官吏乱摊派的可能。两税法按照各户的贫富程度确定征税标准,较为公平。两税法以货币计算和交纳赋税,对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两税法扩大征税面,保证了封建政府的财政收人。 (3)一条鞭法的社会意义。一条鞭法的赋役制度,它上承唐宋的两税法,下启清代的“摊丁人亩”制,简化了赋税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赋役史上的一件大事。它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货币地租的发展,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纳银代役的规定,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 (4) “摊丁入亩”的社会意义。摊丁入亩的实行有助于封建国家税收的稳定,标志着延续了数千年的人头税的废除。它简化了税收原则和手续,把土地多少作为收税的唯标准。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规律反映出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的逐渐松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赋役制度沿革的特点 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少,以两税法为标志。 农民由必须服一定的徭役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以“庸”为标志。 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 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田租、人头税等) ;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清时期对商业征收重税。这种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 3.比较分析几种赋税制度(略) 租庸调制与两税法的比较 编户制度与摊丁入亩的比较 4.封建社会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的主要措施。主要包括;汉初的轻徭薄赋、十五税一、三十税一;唐初的轻徭薄赋、均田制、租庸调制和唐后期的两税法;北宋的“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明朝的“一条鞭法” ;清朝前期的“更名田” 、摊丁入亩和地丁银。 (学生容易忽略轻徭薄赋和土地政策。 ) 5.对当前农村税费改革的哲学思考当前实行的农村税费改革,被誉为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的第二次革命。这从政治上给我们的启示是:体现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政治根源于经济,由经济决定;政治又反作用于经济,给经济的发展以巨大影响。任何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和维护其根本的经济利益。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将会更好地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经济利益,巩固农村改革所取得的成果。体现了党和国家实行依法治国的原则。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依法调整和规范国家、集体与农民的利益,将农村的分配制度进一步纳人法治轨道,正是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体现了国家的对内职能。一是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二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体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的组织活动原则。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农民的关心。这既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集中反映,也是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的组织活动原则的具体体现。 二、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专题提示我国古代社会最典型的政治制度是奴隶社会的分封制和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应重点把握这两种制度的含义、发展演变、特征和实质;分析评价其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特别是掌握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确立、巩固、完善、加强、强化并渐趋衰落的历史,是我们踏入中国古代学习殿堂的关键。 (二)主体线索梳理 1.主要内容 首先应理解分封制的目的、实质及其崩溃。西周为统治以征服的辽阔地区实行分封诸侯的制度,它是我国奴隶社会典型的上层建筑形式。分封制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但诸侯国实力的增强,最终导致分裂割据诸侯争霸,春秋战国时期走向瓦解,秦朝实行郡县制表明其结束,西汉时期又曾实行郡县与封王并行的制度。 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是帝位终身制与皇位世袭制。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其目的都是要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中央政府和君主个人的绝对权威。 2.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战国时初步形成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强,国家局部统一局面的出现,为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创造了社会条件。各国进行的变法运动,进一步扫除了奴隶主势力的残余,确立了封建制度,适应了新兴地主加强专制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例如:战国末期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韩非子提出的中央集权和“法治”思想,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崭新的思想风貌,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商鞅变法中废分封,行县制,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秦朝正式建立秦统一全国后,为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和实践了韩非子的理论,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集权的三公九卿制、地方机构的郡县制和体现地主阶级意志的秦律 。还要注意按传统复习各主要朝代在加强中央集权化中采取的措施:主要体现在财政、司法监察、军事管理和思想文化等诸方面。这些措施既加强了皇帝对中央百官的控制,又加强了对地方各级官吏和百姓的控制,这样就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正式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西汉巩固汉初,实行郡县制与封国制并行,从而导致了王国问题的出现,中央集权受到严重威胁。汉武帝改革管制,组成内、外朝,加强皇权;颁布“推恩令”篇二:中国古代主要赋税制度中国古代主要的赋税制度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研究及对当今积极意义 摘要:古代中国,赋税是国家的主要财政来源,历代君王都十分重视赋税,因为它不仅关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还关乎一个国家国力的强弱。综观中国朝代兴替,大多数朝代以赋税兴,又因赋税亡。励精图治,改革赋税制度,国力强盛起来,横征暴敛,赋税加重,国家走向灭亡,秦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赋税制度,是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的反应,对当时的社会政治和文化产生重要的影响。研究古代赋税制度,能让我们对古代的经济制度、政治体制,思想文化有一个全面、准确的认识。虽说古代赋税已成历史,但对于今天的我们仍具有借鉴意义,仔细研究不难发现,古达的赋税制度不断完善,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无论是从其内部结构还是外部框架来看,对现在的我们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我希望能在总结各朝代赋税制度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些规律,帮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赋税制度。 关键词: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税制改革 引言:由于中国独特的国情,赋税制度比较独特,因此,对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研究多以国内研究为主,当然也有不乏国外的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等。当然对其的研究,对于当今社会的很多方面有借鉴意义,例如税制改革方面,应充分考虑国内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背景,改革方向必须坚持公平、简化的主导思想等等。 正文:研究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就必须了解“赋税”一词的含义,中国赋税指田赋及各种捐税的总称,依照法律或习俗征收的款项,尤指应付给政府的费用。中国赋税制度的形成于中国独特的国情密切相关,例如国土集中等独特的自然环境、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文化认同,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等等。这也或许是中国古代能形成比世界上许多国家先进的赋税制度原因。 商周起始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雏形多认为渐成于商周时期,西周实行“分封制” ,分封各诸侯国,诸侯国必须为周王履行的义务中就有缴纳贡赋,各诸侯国在自己的领地内再分封,当时,赋税多以人丁为计算标准。周朝的分封制在一定程度上作用了赋税制度的形成,这一时期,不仅对中国的政治制度产生重要的影响,还对中国的经济制度有气势就包括赋税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春秋时期的发展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分封制土崩瓦解,井田制也随之消亡,自周朝形成的赋税制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后期的鲁国实行初税亩,私田合法,大量的土地得到开垦,但国家掌控的土地却没有增加,国家赋税收入,财政收入也没有提高,于是统治者规定,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收税,以免土地资源和国家财富的流失。这个决策不仅使统治者集权水平得到提高,还使国家财政收入增加。初税亩中还以土地好坏为征税的又一标准,为后世差别收税提供了蓝本,对后世产生积极影响。赋税制度在这一阶段得到发展。 战国时期的起伏 战国时期,群雄争霸,烽烟四起,征战频繁,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力支撑,赋税在这一时期空前繁重, “轻赋税而肥籍籍敛”在此时尤为突出,赋税的弊端也在此处凸显。为了增强自己的国力,横征暴敛,农民苦不堪言,如此恶性循环下去。秦国的商鞅, “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土地私有制度得到确立,是税收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标志。正是因为清醒地认识到了赋税对一个国家的负面影响,没有重蹈其他国家的覆辙,而使秦国国力逐步超过其他国家。秦始皇时,让百姓自己申报土地,载于户籍,国家依户籍征发赋税余徭役,封建社会完整的赋税制度在此正式形成。这一阶段的赋税在很大程度上的确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但这并不表明这一时期农民的负担的减轻,除田租外还有口税、杂税等,其 中人口税及各种杂税远比田赋重得多,是这一时期的赋税的特点。沉重的赋税又加剧了朝代的短命。 这一阶段的赋税制度的跌宕起伏,并没有影响赋税制度的继续向前发展。魏晋南北朝的平稳发展 曹魏的赋税制度是:“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郡国守相,明检察之,无令强民有所隐藏,而弱民兼赋也”这一阶段的赋税制度有两个特点,一是土地税按亩计算,二是户口税由征收钱币改为征收实物。主要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租调制,前提是实行均田制(按人口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 。受田农民每年交纳一定数量的租、调,这是由当时商品货币关系减弱以及纺织业的兴起所决定的。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的有很大的关系,这也就恰恰证明了,赋税制度是当时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反应。 隋唐时期的一次飞跃 隋朝和唐朝前期实行的租庸调制不同于魏晋时期的租调制,其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租庸调制是对唐以前我国两千多年来各朝代所实行的实物税的总结,并有一定的创新。 “丁男一床,租粟三石,桑土调以绢、絁,麻土以布绢。絁以疋,加绵三两。布以端,加麻三斤。单丁及仆隶各半之。未受地者皆不课。有品爵及孝子顺孙义夫节妇,并免课役。 ”这是隋朝时典型的赋税制度。唐朝后期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实行了“两税法” ,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分为夏秋两季征税,扩大了纳税的对象,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它开始改变自周朝开始的以人丁为住的征税标准,标志着对劳役地租这种最落后的赋税形式的否定。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这次改革不仅对为唐朝实现国力前所未有提高,出现“开元盛世” , “贞观之治”等局面。促使唐朝的商品贸易、自然经济的快速发展,还为后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当生产关系不能甚至是阻碍生产力发展时,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就像此次的赋税改革一样。两税法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化,对巩固政权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两税法不可能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因而不可 能从根本上挽救唐朝的统治危机。北宋时期的又一次飞跃 北宋时期的王安石变法,其推行的“募役法” 收取免役钱,限制了地主的特权,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我国赋税改革是以公平、简化为主线,彰显了赋税这一国家主要财政来源对于主题的公正性;“方田均税法” ,主张重新丈量全国土地,按亩纳税,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使国家掌控的土地增加,大量无主荒地得到开垦,农民的收入增加,国库收入大大提高。 明朝赋税制度初现近代身影 明朝后期社会经济状况发生变化:一方面,大量土地迅速向地主手中集中;另一方面,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明初的赋税制度已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土地占有关系的变化,张居正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实行“一条鞭法” ,把田赋、徭役和杂税合一,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多少收税。由于触犯了很多利益集团的利益,实行不久就停止了,但改用银两折抵税收的办法保留了下来。 “一条鞭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这种现象充分说明了如果赋税改革充分考虑当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一定会对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起很大的促进作用。纳银代役、赋役征银的办法,标志着赋税制度由繁到简、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变。这为后来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瓦解、资本主义出现和发展阶段提供了很好的赋税征收蓝本,促进了我国由小农经济到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的平稳过渡。 古代最后一次赋税制度的发展 雍正帝时实行的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它废除了人头税,有利于当时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摊丁入亩”简化和税种的稽征的手续,是清代赋税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顺治十一年(1654)颁布的赋役全书 ,详列了田赋和丁 银的缴纳规定和办法。随着历史的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程度不断降低,农民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发展商品经济;用银两收税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反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对商品收重税说明封建制度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但对商品收重税并没有抑制住商品经济的发展,反而使从事商品生产的人为了既能够满足自身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又能够缴纳政府不断增加的赋税,生产者不断改善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至清朝的最后一次赋税改革结束后,中国古代赋税改革制度已经宣告结束。综观中国古代这八次比较重大的赋税改革不难得出,每一次重大的赋税制度的变革都是对之前的赋税制度的修正,使之趋于合理,行之简便。赋税改革的原因和动力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张,二是农民的抗争,统治者顺应形势,调整政策。赋税演变的主要趋势可以概括为,收税标准由人丁逐步向田地转变;赋税由实物向货币转变;征税种类由冗杂变得简化;征税时间由不定时变得定时。由于封建社会的局限性,赋税一直是统治者进行阶级统治的财政来源,并未能实际上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一些统治者在一定时期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也完全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以寻求未来能加强剥削。尽管这样,在历代王朝的不断改革下形成的一套适合封建国家的赋税制度,对促进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起过积极作用,其中某些合理有用的部分对我们今天的税收制度改革也让具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税收改革主观上看似是取决于统治者的意志。但在客观上实际是取决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中国几千年的赋税制度,对于今天的我们当然其中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那些不足之处,我们的确应该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但是,那些好的地方,尤其对于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符合当今社会税制健全完善的有效途径,实现更加全面的小康社会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赋税是一把双刃剑。赋税取之于民,如果赋税过重,会造成人民缺 篇三:我国古代主要的赋税制度我国古代主要的赋税制度 1.我国古代主要赋税制度的类型: 以人丁为主要征收标准的赋税制度(编户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 以土地和财产为主要征收标准的赋税制度(初税亩、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 征收货币的赋税制度(募役法、一条鞭法、摊丁人亩) 2. 赋税制度的发展演变: 初税亩:春秋后期从鲁国开始实行,前提是“私田”的出现。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实际田亩数征税,鲁国初税亩,承认私田合法,它与齐国“相地而衰征”等新税制的出现,标志着井田制的瓦解。 编户制度:主要盛行于两汉,前提是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 ,确立地主土地私有制。秦始皇时,让百姓自己申报土地,载于户籍,国家依户籍征发赋税余徭役。西汉时期,政府把农户的人口、年龄、性别和土地财产等情况都详细登记在户籍上,作为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的根据。编户农民对封建国家承担的义务有四项:田租、算赋或口赋(人头税) 、徭役和兵役,并以人丁为主要征税标准,它的实行标志着我国古代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 租调制:主要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前提是实行均田制(按人口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 。受田农民每年交纳一定数量的租、调,还必须服徭役、兵役。这是由当时商品货币关系减弱以及纺织业的兴起所决定的。 租庸调制:实行于隋至唐中期。租是田租,调是人头税;庸是指纳绢(或布)代役。隋朝规定“民年五十,免役收庸” ,交纳一定数量的绢来代替服役。唐朝则取消了庸对年龄限制。标志着对劳役地租这种最落后的赋税形式的否定。 两税法:唐朝中后期,为解决财政危机,于 780 年采纳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每户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一年分夏秋两次收税。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关系变化的产物,标志着以人丁为主的课税标准开始改变。 “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北宋神宗于 1069年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其中“募役法” 收取免役钱,限制了地主的特权;“方田均税法” ,重新丈量土地,按亩纳税,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 一条鞭法:明朝后期开始实行,1581 年,张居正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把田税、丁税、杂税合一,按田亩的多少征收,用银两交纳。由于大地主的阻挠破坏,一条鞭法实行不久就停止了,但改用银两收税的办法却保留下来。纳银代役、赋役征银的办法,标志着赋税制度由繁到简、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变。 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清朝雍正时将固定下来的“丁税” ,平均摊到田赋中,征收统一 的赋税地丁银。反映出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的逐渐松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标志着延续了数千年的“人头税”的废除。3.古代重要税制的社会意义 (l)租庸调制的社会意义: 以庸代役,农业生产时间较有保证。租庸调制允许劳动者交纳实物代替劳役,纳庸代役的做法,一方面有利于保障农民的生产时间。同时,也标志着对劳役地租这种最落后的赋税形式的否定。 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有利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唐前期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 世” ,历时一百年繁荣局面的出现在是改革封建财政、经济管理体制、实行租庸调制的结果。 (2)两税法实行的社会意义 两税法将唐代名目繁多的杂税,统一归并为户税与地税两种,这样既简化了征苛捐杂税的名目,又可使赋税相对确定。从制度上避免官吏乱摊派的可能。 两税法按照各户的贫富程度确定征税标准,较为公平。 两税法以货币计算和交纳赋税,对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两税法扩大征税面,保证了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 (3)一条鞭法的社会意义 一条鞭法的赋役制度,它上承唐宋的两税法,下启清代的“摊丁人亩”制,简化了赋税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赋役史上的一件大事。它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货币地租的发展,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纳银代役的规定,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 (4) “摊丁入亩”的社会意义 摊丁入亩的实行有助于封建国家税收的稳定,标志着延续了数千年的人头税的废除。它简化了税收原则和手续,把土地多少作为收税的唯标准。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规律反映出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的逐渐松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4、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赋役制度沿革的特点 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少,以两税法为标志。 农民由必须服一定的徭役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以“庸”为标志。 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 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所采取的土地政策 不同阶段土地政策的特点:土地制度的变革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任务之一,土地政策的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中国革命能否顺利发展。综观整个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土地政策随着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但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国共政权十年对峙时期的土地革命政策: 1927 年前,中国共产党虽然领导了一些地区的农民运动,但没有提出明确的土地革命路线。国民大革命失败以后,我党吸取了教训,八七会议上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开始对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给予高度重视。随着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及各根据地土地革命的展开,党的土地政策逐步完善,由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的土地革命政策进而于 1930 年春制定了一条完整的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保护中小工商业者,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分田方法,调动了一切反封建因素,保证了土地革命的胜利。 第二阶段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双减双交”政策: 抗日战争爆发后,逐步确立了“双减双交”政策。洛川会议上,我党第一次用纲领的形式正式确定了“双减双交”政策为我党在抗战时期的基本土地政策。这与国共十年对峙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有着不同的性质,其特点有三:首先,这一政策是在日本全面侵华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以抗日救国纲领的形式提出的,具有统一战线的性质;其次,制定这一政策的基本目的是为了团结抗日、一致对外,体现了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的一致性;再次,这一政策虽具有改良性和不彻底性,但它削弱了封建剥削,解决了农民的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