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_第1页
论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_第2页
论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_第3页
论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_第4页
论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篇一:社心试卷河北师范大 学 XX 级 本科生教育社会学课程试卷 考试科目 : 学生姓名 : 学生学号 : 一、单选题(每小题一分,共 15 分) 1、霍兰德(E. P. Hollander,1976)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B)等三个阶段。 A、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与哲学思辨 B、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 C、哲学思辨、实证分析与经验描述 D、实证分析、经验描述与哲学思辨 2、(B)是指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刻板印象 D、光环效应 3、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这一现象说明了(B)。 A、人际关系的相互性原则 B、人际关系的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C、人际关系的交换性原则 D、人际关系的平等性原则 4、社会交换论认为态度改变的关键是(A)。 A、诱因的强度 B、趋向动机 C、达到平衡状态 D、回避动机 5、熟悉能增加吸引的程度,但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C)。 A、指数关系 B、线性关系 C、倒 U 型曲线 D、U 型曲线 6、 、挫折-侵犯理论认为,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之间是(A)的关系。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无关 D、很复杂 7、心理学家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去个性化状态会使个体的侵犯性(C)。 A、不确定 B、不变 C、增加 D、减少 8、(D)相信自己能发挥作用,面对可能的失败也不怀疑未来可能会有所改善,面对困难情境,能付出更大努力,加大工作投入。 A、评价者 B、行动者 C、外控者 D、内控者 9、社会交换论形成于 20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学家(B)。 A、蒂博特 B、霍曼斯 C、布劳 D、埃莫森 10、关于再社会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 B、教导社会成员掌握、遵守社会规范 C、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 D、成年期的社会化 11、社会知觉是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A)的知觉。A、自己 B、自然 C、社会 D、环境 12、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称为(B)。 A、妥协 B、竞争 C、合作 D、让步13、根据研究,每种活动都存在最佳的动机水平,这种最佳动机水平随活动的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C)的趋势。 A、不变 B、迅速上升 C、逐渐下降 D、逐渐上升 14、(D)是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 A、印象形成 B、印象输入 C、印象输入 D、印象管理 15、处于(D)中的人春风沉醉,心无旁骛,不能忍受爱人的冷落和背叛,希望和对方融为一体。 A、友谊爱 B、游戏爱 C、伙伴爱 D、激情爱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 2 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都不给分,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者应遵循的主要伦理守则有(ABCD)。 A 在具体研究中,研究者必须采取保护被试者的措施。B 不得和被试者建立研究工作以外的其他关系 C、在制定研究计划时,研究者应评估其道德可接受性 D、对被试者提供的资料应加以保密,如公开发表,须经被试者同意 2、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包括(ABCD)等。 A、兴趣 B、经验 C、情绪 D、动机 3、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的三维指的是(ABC)。 A、包容需要 B、情感需要 C、支配需要 D、成就需要 4、互补对于人际吸引是重要的,互补的形式主要有(ABD)。 A、社会角色的互补 B、人格特征的互补 C、情感的互补 D、需要的互补 5、爱情与喜欢的区别主要在(ABD)等方面。 A、利他 B、亲密 C、服从 D、依恋 6、侵犯的本能论的代表人物有(CD)。 A、多拉德 B、伯克威茨 C、罗伦茨 D、弗洛伊德 7、社会规范论用普遍规范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人类社会存在的普遍性的道德准则有(BC)。 A、正当行为规范 B、社会责任规范 C、交互性规范 D、伦理规范 8、合作的类型按社会作用分可以分为(AB) A 正当合作 B 不正当合作 C 经济合作 D 政治合作 9、影响服从的因素有(ABC) A 他人支持 B 行为后果的反馈 C 个人因素 D 大众传媒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 A、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即被说服者根据直接经验形成的态度不易转变 B、预警一定会促进态度转变 C、自尊水平高、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易转变态度 D、分心一定会削弱说服效果 三、填空题。 (每空一分,共 10 分) 1、社会态度的构成成分是认知成分、情感成分、 (行为倾向成分) 。 2. 自我概念形成的信息来源是(他人的反馈) 、 (反射性评价) 、 (根据自己的行为来推断) 、 (社会比较) 。 3. 个体态度的形成分别是通过联结学习、 (强化)学习、 (模仿)学习得来的。 4、关于社会助长和社会抑制有不同的理论解释。扎荣克(Zajonc)用( 他人在场)来解释这一现象。 5、在人际沟通中,最能准确反映人的内心状况的身体语言是(目光 ) 。 6、根据社会交换理论,无偿献血属于(.间接的互惠)行为。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四分) 1、社会化 社会化通常是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2、内隐自尊 指人们在对与自我有关或与自我无关的客体进行评价时的一种自我态度效应,这种态度效应也是无法通过内省的方式被意识到的。它是针对主体自我的一种无意识的评价和态度,是自我态度长期积累形成的自动化状态,而且往往表现出一种积极倾向。 3、归因 是人们对他人或对自己的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具体地说,就是就是观察者对他人的行动过程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或推论。 4、态度 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5、依从 人接受他人请求而行动、使他人行为得到满足的行为。四、简答题(每小题五分,共 20 分) 1、影响从众的因素答:1、群体的一致性 2、群体的规模 3、肯定程度与个性特点 4、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 5、文化差异 2、简要叙述凯尔曼态度形成的三阶段论 答:第一阶段:顺从:在社会影响下,外显行为表现的与别人一致,而对客体没有深刻的认识和情感,是表面的,多受奖惩原则的支配。 二:认同:指喜欢某人或某群体,内心乐于与之保持一致,从而形成与之一致的态度、 。 三:内化:指把自己情感上的认同与自己已有的信念价值观结合起来,进行理智的判断而形成的态度。 3、.简述从众心理及其产生的原因 个人因团体压力的影响,在知觉、态度、判断与行为上表现出与团体内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叫从众。 从众心理的发生主要同以下五个因素有关: A.团体压力 B.规范一致 C.地位差距 D.凝聚力 E.个性 4、简单说说原因的三个维度。 原因的三个维度: 原因的部位 内部外部 原因的稳定性 稳定不稳定 原因的可控性 可控不可控 五案例分析题(15 分) 在加利福尼亚的帕罗阿尔多市,一个大学生挨家挨户按门铃,自我介绍是“安全行使公民活动”的代表,并提出一个荒谬的要求:允许其在该家前院的草坪里放置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小心驾驶”的字样(该要求之所以荒唐,是因为从其所拍摄的照片上可以看出,漂亮的大房子被一块写得极差的巨大标志牌遮挡的不伦不类) 。当然,大多数的居民没有同意。但有些人却同意了。为什么,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已不是第一次请求。两周前,另一位学生自称是“交通安全居委会”的志愿者。请求在他们院中矗立一块三平方英寸的标志牌,上面整齐地写着“安全驾驶” ,他们已答应下来这一无害的要求,没有被先前这一要求软化的居民中,只有百分之十七的人允许树立牌子。而先前同意在院中矗立三平方英寸确标志牌的居民中,有百分之五十五表示赞同。这个说服例子说明了什么? 答: 相关原理 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 1说服者因素 (1)说服者的可信度。可信度主要取决于说服者的专家资格和可靠性。 A 专家资格: 在某些方面有特长的人在说服他人的时候比较有效。高可信度的说服者造成了更多的态度改变。B 可靠性 说服者是否值得他人信赖。若人们认为说服者能从自己倡导的观点中获益,人们便会怀疑说服者的可靠性,此时即使他的观点很客观,人们也不大会相信。 2说服信息的因素 (1)说服信息所倡导的态度与说服者原有的态度之间的差距。一般 篇二: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试卷及答案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1 法律可以起到“定分止争”的作用,这一提法源自管仲,且在( C )学说那里常被提及。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阴阳家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 A )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A宪法 B刑法 c民法 D经济法 3 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将每年(D)定为国家宪法日。 A9 月 4 日 B10 月 4 日 C11 月 4 日 D12月 4 日 4 在我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 XX 年 6 月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XXXX 年)中,把人权的内容以“三大板块”细分为( C )。 A十项 B十五项 C二十项 D三十项 5 “公民依法行使出版自由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予以保障”的规定出自于( D )。 A 宪法 B 民法通则 c 刑事诉讼法 D 出版管理条例 6 下列法的形式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一定立法程序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是( C )。 A宪法 B行政法规 C法律 D行政规章 7 不同法的形式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级。下列各项中,效力低于地方 性法规的是( B )。A宪法 B同级政府规章 C法律 D行政法规 8 “凭个人的智慧去治理国家,这是国家的祸患。 ”这句话是( A )说的。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孟子 9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此观点的提出入是( A )。 A邓小平 B陈云 C.彭真 D习近平 10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这是( B )提出的见解。 A.商鞅 B张居正 C王安石 D王阳明 11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此话为( B )所云。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孟子 12 “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此话是( B )说的。 A周文王 B周公 C孔子 D韩菲 13 “大凡人类对于一件事,研究当中的道理,最先发生思想;思想贯通以后,便起信仰;有了信仰,就生出力量。 ”这是民主革命的先驱( A )说过的一句话。 A孙中山 B李大钊 C陈独秀 D廖仲恺 14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这是( C )的名言。 A老子 B墨子 C孔子 D孟子15在我国传统道德中,概括为“三达德”是指( D )。A仁义礼 B礼智信 C知仁礼 D知仁勇 16在道德规范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并成为区别不同道德类型显著标志的最根本的行为准则的是( A )。 A道德原则 B道德规范 C道德范畴 D.道德概念 17在我国提倡的一系列职业道德规范中,属于最基本或者最低层次要求的是( C )。 A诚实守信 B奉献社会 C爱岗敬业 D办事公道 18按照孔子所说,一个人如果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他的弊病是( A ) A愚 B绞 C贼 D狂 19 “道不同,不以为谋。 ”这句话出自( C ) 。 A 诗小雅大东B 荀子正名 C 论语述而 D 荀子尽天下 20朋友关系在中国古代属于“五伦”之一。在处理朋友关系时,古人讲求的是( C ) A义 B序 C信 D.别 二、多项选择(每题 3 分,共 45 分) 1. XX 多年前,东方的 ( A )提出“奉法者强则国强” ;而西方的( D )则提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 A韩非 B商鞅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2 下列部门法中,属于私法的有( AD )。A继承法 B税法 C诉讼法 D婚姻法 3 中共十七大就提出保障公民“四权” ,也有人把这“四权”称为新公民四权。该“四权”是指( AC )。 A知情权与参与权 B知情权与参政权 C表达权与监督权 D表达权与批评权 4 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是规范解决社会纠纷的诉讼活动与非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包括( ABCD )。 A刑事诉讼法 B民事诉讼法 C行政诉讼法 D.仲裁法 5 我国刑法规定了刑罚的种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下列选项中,属于附加刑的是( ACD )。 A罚金 B拘役 C剥夺政治权利 D没收财产 6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遵循( ABCD)等基本原则。 A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 B意思自治原则 C公平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7西方国家的历史上,对“法治”概念作了最经典描述的当属( ABCD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洛克 D卢梭 8 “新法治十六字方针”的内容是( AD )。 A科学立法和严格执法 B有法可依和违法必究 C科学立法和执法必严 D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 9 人事相处,有许多较优或较劣的选择性安排。下列选项中,属于次优类的行为安排是 ( BC )。A以怨报德 B以德报德 C以怨报怨 D以德报怨 10相对地看,廉洁自律的天敌是( AB )。 A贪 B欲 C爱 D恨 11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曾提出“克己、虔诚”等品德内容,并系统地论证了其中的四种基本德性。此即“希腊四大德性” ,其具体内容是指( AD )。 A聪明和勇敢 B正直和虔诚 C克己和节制 D节制和正直 1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下列选项中,完全契合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内涵的是( ABD )。 A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B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C无条件牺牲个人利益保全集体利益 D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13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历来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下列选项中,符合该题意的是( ABCD )。 A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 “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C “公义胜私欲” 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下列选项中,属于道德修养途径有( ABCD )。 A省察克治 B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C慎独自律 D积善成德 篇三:尔雅通识课社会心理学答案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一) 1.你生理上是男性或者女性长大以后就应该符合男性的社会规范或者女性的社会规范。这属于()C ? ? ? ? A、民族社会化 B、个体社会化 C、性别角色社会化 D、角色扮演 2.个体的社会心理和社行为包括()个人在社会当中社会认知的过程,人的社会态度三个方面 D A、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B、群体的社会化 C、个体的成长 D、个体的社会化 3.从宏观角度看,影响一个人社会化的因素是() 。D A、社会组织结构 B、社会政治制度 C、社会教育理念 D、社会文化环境 4.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这里的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C A、组织 B、社会 C、群体 D、他人 5.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和()A A、应用社会心理学 B、特定群体的心理行为 C、社会组织的心理行为 D、社会心理认知 6.()将角色的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说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 B A、吴江霖 B、乔治米德 C、潘菽 D、迪尔凯姆 ? ? ? ? ? ? ? ? ? ? ? ? ? ? ? ? ? ? ? ? 7.从新生儿、幼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的过程是人随着年龄()变化的过程 A ? ? ? A、生理 B、角色 C、心理 D、身体 8.传统认为,社会心理学源于希腊。 () 9.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 10 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11 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二) 1.一个歌星一首歌唱得好,我们就认为他所有歌唱的好,进而认为他满腹经纶,这是()D ? ? ?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光环效应 2.人在社会中, ()怎样去认识别人,怎样去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就是社会认知 C A、怎样去认识自然 B、怎样去认识社会 C、怎样去认识自己 D、怎样去认识动物 3.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不包括()D A、人际关系 B、人际沟通 C、利他与侵犯行为 D、角色扮演 4.应用心理学研究环境社会心理学、法律社会心理学、军事社会心理学和()A A、消费社会心理学 B、学习社会心理学 C、政治社会心理学 D、群体社会心理学 5.以下哪个不是在研究社会态度()B ? ? ? ? ? ? ? ? ? ? ? ? ? ? ? A、态度的构成成分 B、心理状态 C、态度改变的过程 D、怎么样让人去改变态度 6.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有认知者的因素、认知对象的因素和()B A、认知环境的因素 B、认知条件 C、认知方式 D、认知内容 7.个体因素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准确度,造成认知偏差。 8.广告对人的影响其实就是一个态度改变的过程。() 9.社会认知揭示我们在社会当中认识别人,认识人际关系规律。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 1 心理学研究通常是解释()之间的关系。D ? ? ? ? ? ? ? ? A、自变量 B、因变量 C、无关变量 D、变量 2 相关的事件就()能够揭示因果 B A、一定 B、不一定 C、有 D、没有 3 我们搞心理测量,第一次测是得到这么一个结果,第二次找差不多同样的类型的人测,得到的结果大不相同。说明()C A、信度高 B、效度高 C、信度不够 D、效度不够 4 研究某一种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发生规律最重要是要寻找它()A A、产生原因 B、表现形式 C、造成后果 ? ? ? ? ? ? ? ? ? ? ? ? D、形成过程5 我们评判测量工具能不能达到测量目的的指标是() 。B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6 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出现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 7 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