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怀古诗》教案_第1页
《咏史怀古诗》教案_第2页
《咏史怀古诗》教案_第3页
《咏史怀古诗》教案_第4页
《咏史怀古诗》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咏史怀古诗教案【教学设想】新程必修四第二单元有三首古诗,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一首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另两首是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这三首诗歌都是咏史怀古诗。这类诗歌的特点是运用典故达到伤己、伤今、反思等目的。用典只是手法、过程,而不是目的。学生要学会通过分析表面的典故,理解作者的主旨和用意所在。这一节,就是通过总结,帮助学生找到用典手法到咏史抒怀的通道,从而达到理解作者感情、读懂诗歌的目的。【教学目标】一、能够准确找出咏史怀古诗的古今连接点;二、理解诗歌内容,说出诗歌中“用典怀古”的作用。【教学重难点】找到古今连接点,掌握怀古诗的三个作用。【教学方法】讲练结合、练习总结法【时安排】一时【堂内容】一、堂导入:(展示)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余秋雨是啊,多少烟尘历史中,多少历史诗歌里。今天,让我们一起伴着诗人的心跳,去感受历史的沧桑,聆听诗歌的回音。二、方法总结:、什么是怀古诗?(展示)怀古诗就是诗人以历史事、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故多用典故,手法委婉。2、怎样读懂怀古诗?在理解时要注意抓住:一个接点、三种线索一个接点:找对接点。读懂怀古诗首先要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事实、有关人物等典故,更重要的是要关注这些典故中的人、事与作者的际遇的连接点。3、举例分析,寻找连接点。 (展示)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幽州台”是一个对接点,它是个典故,讲的是燕昭王延引人才的故事。它连着重用人才而筑黄金台的燕昭王和多次进谏而不被采用的陈子昂,运用了对比伤己手法。这个对接点让我们体会到作者空怀抱国为民之心不得施展的呐喊。咏怀古迹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一是王昭君的出塞与杜甫的“飘泊西南天地间” ,二是王昭君美冠后宫而不得恩宠与杜甫“古来材大难为用”的悲剧命运。诗中的明妃就是诗人自己,诗人自己就像当年的明妃。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挖掘二者连接点(讨论练习):丞相祠(杜甫诸葛亮)主旨:诗人以古人自比,以诸葛亮自况。通过对比既表现了对诸葛亮的钦佩与赞美之情,还包括因没有实现梦想而表现出来的惋惜之情。在对比中流露出失落,在同病相怜中感受共鸣。4、概括分析,确定三条线索。 (展示)怀古诗中透露的作者的情感线索无外乎三条:怀人伤己、怀古伤今、理性反思总结一:怀人伤己。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由于古人的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性或相反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分类:对比失落型:古人展抱负,建功业,得遂心愿。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而有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心。举例: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被贬)连接点:赤壁同有匡济天下之心的苏轼和周郎。周瑜:英才年少而令“樯橹灰飞烟灭” 。自己:双鬓染霜而功业未就,已过不惑之年,却“心在天山,身老黄州” 。强烈的对比生发出浓重的“人生如梦”的感慨。同病相怜型: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例:李商隐贾生总结二:怀古伤今。古代以寒士为主流的诗人,在心怀济天下拯黎民的念头而去关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时,常借写古迹、古事来表达对现实的关切、热情、不满或是警戒的一类诗歌。怀古尽管触点在古,但实际上表现了对现实的强烈关注。作者身置其中,发一己感慨。举例: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作者之所以追念项羽,不仅仅是作者有那种巾帼豪杰之气,还因为当时南宋小朝廷很多人偏安一隅,不思北伐,这让作者想起英雄项羽。这是一个声明,是一种讥刺,更是一种呐喊。对比之下,诗作的含义自然比较明白:竖子苟且偷安,时代呼唤英雄。分类:古盛今衰型:繁华远去,只留荒芜,物换星移,世事沧桑。举例:越中揽古李白越王勾践灭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至今只有鹧鸪飞。物是人非型:风景依旧,朱颜已改。物是人非,讽今伤今。举例:石头城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总结三:理性反思。前两类诗歌,作者都身置其中,抒发一己之感慨。这一种,作者跳出来,站在历史的高度,独抒机杼,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启迪世人。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怀古诗小结内容分类怀人伤己怀古伤今理性反思思想感情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昔盛今衰的伤感,物事人非的沧桑;借古讽今的感伤。理性反思,启迪后人。表现手法用典答题方法找准连接点,把握其作用。在怀古诗中,咏史怀古是动因,言志抒怀才是最终的旨归。在鉴赏时,只要我们能紧扣住诗中“古” “史”的典故,抓住一个对接点和三条情感线索,就不难解读怀古诗的真谛。四、迁移练习: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作用是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分析:上阕:孙仲谋、寄奴这些京口历史人物建立丰功伟绩对比自己,表达自己的抗敌救国的心情。 (怀人伤己)下阕:佛狸祠今昔对照,不堪回首。昔盛今衰的伤感。 (怀古伤今)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借古讽今。 (怀古伤今)廉颇同病相怜,不忘为国效力。 (怀人伤己)答案:1、本词运用了五个典故。2、作用及思想:引用孙仲谋、寄奴、廉颇,怀人伤己,抒发作者收复失地、为国效力的决心与抱负以及壮志难酬的感伤。引用佛狸祠,元嘉草草,封狼居胥怀古伤今,表达昔盛今衰的伤感,借古讽今,以及对当朝统治者的讽刺,和希望他们引以为戒的理想。迁移练习:2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连接点:京口北固亭作用:怀古伤今怀古:歌颂古代英雄人物。伤今:讽刺南宋统治者。 (表达爱国豪情)五、堂练习:1、读刘禹锡乌衣巷 ,完成后面题目。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二两句写朱雀桥和乌衣巷的,渲染了一种的氛围,三、四句借表现。 (怀古伤今、昔盛今衰)2、金陵图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这是一首凭吊的诗。诗的一、二句中仍在,成空;三、四句写依旧,人世沧桑。触景生情,借景寄怀,暗寓伤今。(怀古伤今,物是人非)3、折桂枝咏史阿鲁威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对这首元曲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意思是曹操横槊船头,洒酒于江,表示凭吊。B“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指孙权赤壁一战借助东风取得了胜利。“便成名八阵图中” ,是化用杜甫“名成八阵图”的诗句说明诸葛亮的功绩。D 最后一句指明了鼎足而立的三国中的英雄:刘备、孙权及曹操。4、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一水:亦作“二水” 。连接点:凤凰台-金陵繁华目的:怀古伤今,不得重用怀古伤今(物是人非、昔盛今衰)、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 赤壁是一首怀古咏史之作,是诗人经过赤壁这个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是由哪物品引发“怀古之幽情”的?(2)有人认为这首诗的第四句可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 ,你怎么看?答:(1)由铁戟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慨。 (连接点)(2)若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意思没错,但诗味没有了。杜牧运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以小见大,兴发亡国感慨。六、结束语:断壁残垣,记录着朝代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