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农业综合开发的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打算_第1页
乡镇农业综合开发的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打算_第2页
乡镇农业综合开发的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打算_第3页
乡镇农业综合开发的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打算_第4页
乡镇农业综合开发的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打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镇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打算XX 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方针和政策,紧扣服务“三农” ,切实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我办精心组织,瞄准目标,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开发任务。现将我办 XX 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打算汇报如下。一、XX 年工作主要举措、取得成效及突出亮点1、主要举措:(1)一个班子抓到底。县农业开发办坚持集体决策,充分听取班子成员意见,发挥全体干职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工程建设中,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团结协作,自始至终实地指导、现场监管,任务不完成不收工,质量不过关不放过。一把手身先士卒,亲力亲为,做给干部看,带着干部干,经常深入到工程一线,督促工程进度和质量,现场协调解决问题,以敬业、务实的作风感染每一位班子成员,增强了全体干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一支队伍干到底。按照“项目化、时间表、责任人”的要求,每个标段实行班子成员负责制,各自带领一支队伍,明确分管领导、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责任,明确工作时限和工作标准。今年的工程项目分为 6 个标段实施,开办发组成 3 个工作组,每组由一名副主任带队,实行工作一边倒,机关除留 1 人值守外,全部到工程一线,不分上班休息,不分天晴下雨,不分白天晚上,每天都蹲守在施工现场,实地进行技术指导,督促工程进度,协调解决问题。(3)一把尺子量到底。推行民主监督和自我管理,强化业主+专业监理+群众监督员的“三位一体”质量监管机制,做到公开化发包、标准化施工、精细化管理,将工程建设置于“透视镜”之下。为加强工程管理,严格按合同规定,每天都检查登记施工队伍投入的施工机械和人数,要求每个施工队作业机械每天不少于 5 台、施工人员每天不少于30 人、建筑材料及时进场,保证工程建设需要;做到一张图纸随时看、一把尺子随时量、一本监理日记随时记、发现问题及时改,保证了工程建设标准和进度。(4)一套机制管到底。全面推行项目竞争立项制、初步设计审批制、项目和资金公示制、工程监理制、项目资金县财政统一报账制、竣工验收和建后管护制等制度,使工程建设更加规范、有序。特别是为保障工程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建立健全了一套工作约束机制,注重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在招投标时要求中标方具备“五个一”的条件,即一个法人代表,一个项目经理,一个技术人员,一个监理旁站,一支施工队伍,每个标段要有 5 台以上挖掘机,施工人员不少于 30 人;二是在与中标方签订施工合同时实行履约金制度,由中标方先行缴纳工程款 4%的合同履约金,并规定工程不得转包,细化了投入机械设备量、施工技术人员数、提前完工或延误工期奖惩措施等条款;三是在预付工程款时实行阶段性任务完成验收分期付款制度,即工程完成 50%,预拨工程经费的 30%;工程完成 80%,预拨至工程经费的 60%;工程完工经验收合格后付至工程结算总造价的 94%;6%留作质量保证金,项目运行一年后无质量问题再付清。2、取得成效:(1)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发展现代农业打下了坚实基础。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中低产田改造的升华、提升,是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着力打造的亮点,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一是高标准农田项目建成后, 将昔日“渠道不通、配套不全,排灌不畅、大小不一”的旱、涝、渍害严重的中低产田建设成为“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高标准农业示范田。二是新增灌溉面积万亩,改善灌溉面积万亩,改善除涝面积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万亩,年节约水量 27 万立方米。三是可提高年新增生产能力。粮食 244 万公斤,棉花2 万公斤,油料万公斤。新增种植业总产值 1260 万元,项目区农民收入增加总额万元。四是有利于减轻农业劳动强度,实现农业机械化作业。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历史。五是有利于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大批种粮大户争抢到项目区承包几百亩,甚至上千亩耕地进行农业开发。据统计,这样的种田大户 5 年前全县不足 10 人,到目前已达 110 人。六是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增强。农田防护林可防风、防砂、保水、保土、保肥,防止水土流失,创建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2)产业化经营项目为企业和农民增收搭建了良好平台。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扶持,解决了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达不到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的标准,品种、品质不优,市场占有率不高等问题,最大限度吸引带动社会闲散资本积极参与到我县优势产业和优质特色产业中,使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企业得到不断壮大,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今年我办扶持产业化经营项目 3 个。这些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新增利润万元,直接带动农户增收万元。带动农户 1688 余户,直接带动基地面积万亩,提供就业岗位 475 个。(3)多元化宣传方式为农业综合开发营造了浓郁氛围。为扩大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影响,我们在认真做好农业开发项目的同时,特别注重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加大国家、省、市三级媒体宣传力度,宣传农业综合开发取得的丰硕成果,总结交流在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中所取得的经验和做法,提高广大干群对农业综合开发的思想认识。一是利用现场会、工作交流会,向有关部门单位和周围干部群众介绍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特殊性、优越性,提高和加深人们对农业开发重要性的认识。二是采取奖励办法,鼓励机关工作人员和新闻报道员积极向有关新闻单位投稿,先后在宜春日报 、 xx 通讯等报刊和杂志上刊登文章 9 篇;省、市广播台、电视台等媒体报道我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新闻 11 次;完成调研文章和经验材料 6 篇。通过广泛宣传,扩大了社会影响,增强了群众参与农业综合开发的积极性,营造了农业综合开发的良好氛围。3、突出亮点:(1)科学规划设计,做实前期工作。搞好规划设计,是确保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前期准备工作做实做细了,项目建设就成功了一半。主要抓好了以下二点:一是选点要准。项目区的选择除开发条件好、交通便利和集中连片外,还要看项目区群众的开发热情和乡村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群众要求迫切,乡村班子敢打硬仗,愿意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地方优先立项进行申报;二是规划要实。在规划编制工作中我们按照“实地勘察初步规划征求意见修改定型”的工作步骤来组织实施。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项目区进行前期勘察,编制项目初步规划方案,然后召开项目区村组干部及群众座谈会,多方征求群众意见,经过反复修改完善设计方案,使工程规划更加符合实际需要,真正体现农民意愿,避免项目规划的盲目性和主观性。(2)提升施工标准,推行“三种工艺” 。高标准农田建设大量的工程任务就是渠网衬砌,为提高工程质量,我们注重施工工艺的创新,在大渠道采用传统水泥预制板衬砌和“混凝土渠道三线定位施工法”的同时,我们大胆改革创新,对支渠底板30 厘米和 40 厘米的全面使用“卡扣 t 型水泥槽” 。我县卡扣 t 型水泥槽在参观考察兄弟县市基础上,通过科学认证和反复实地考察,自主创新,自行设计,压顶宽度由 12 厘米增加到 15 厘米,并加厚了压顶的耳肩。通过改变模型,使设计卡扣 t 型槽更耐用,工程更加牢固,形象更加美观。这一创新得到了国家、省、市开发办领导的高度赞扬。通过两年的实践证明,我们深有体会,卡扣 t 型槽推广使用非常成功,与往年相比主要体现在“四个最” ,即工程质量最好、进度最快、形象最佳、群众最满意。(3)创新筛选机制,完善项目库建设:(一)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下乡、开会等方式大力宣传农业综合开发政策、产业发展规划、项目申报条件等,让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内容家喻户晓。积极引导各经营主体按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报要求去创造申报条件。 (二)扩大项目筛选范围。及时将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的有关信息通过网络等媒体向社会公布,要求符合申报条件,有申报意向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向县农发办提供相关的基础性材料。同时将基础性材料齐全,合规的项目列为县级项目库中的备选项目。 (三)建立专家评审机制。建立项目评审专家库,对备选项目组织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并据实填写项目考察情况表 。最后经考察符合要求的项目在本级电子政务公开平台等网络媒体上进行公示,公示结束后,无异议的项目进入县级项目库备案。 (四)建立项目推荐制度。对进入县级项目库备案的项目,县农发办及时向市办推荐该项目进入市级项目库备案。 (五)实行项目优先原则。原则上未在县级项目库备案的项目不予申报,对列入了项目库备案但因指标原因未申报的项目,下一年度项目申报时优先予以考虑。(4)落实“八项规定” ,做到廉洁开发。在项目建设中我们时刻做到:一是推行项目公开招投标制,保证了项目建设的公平、公开、公正,有效地杜绝了“人情干扰” “条子工程” ,使农业综合开发真正成为了“阳光工程” 。二是严格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严把项目资金管理使用关,杜绝不合理开支,防止项目资金跑、冒、滴、漏现象。三是严禁卡拿索要,开发办人员一律不得插手工程承包建设,不得接受施工单位、项目村组和群众的任何物品、吃请,不做有损干部形象的事。通过这些有效措施,使项目实施更加规范健康,较好地维护了农业综合开发队伍的良好形象,打造了一支勇于创新、廉洁自律的干部队伍。二、XX 年工作打算XX 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县农业综合开发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会议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省,市农发办的指导下,认真按照“三严三实”要求,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按照“一个确保、二个按时、三个突破”的工作思路,创出一条具有 xx 特色的农业综合开发新路子,使我县 XX 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1、确保 XX 年 4 月中旬前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上级下达我县的 XX 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各项开发任务,力争以科学的管理、一流的工作、优良的工程顺利通过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检查验收。2、按时完成 XX 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计划申报、招投标、实施方案编制等工作。3、按时完成 XX 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选址、项目建议书和可研报告编写等前期工作。4、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寻求突破。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 ,积极融入县委县政府昌铜高速生态经济带建设,进一步明确区域布局、建设目标和工作任务,集中力量建设高标准农田。将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两类项目并轨,适当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亩均财政资金投入标准。将 XX 年以前实施的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范围,予以更新提质。5、在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方面寻求突破。将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资金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围绕确定的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进行重点扶持。同时,积极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报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机制。6、在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中寻求突破。一方面,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继续在建设规模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基础上,稳步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试点。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功能、生态资源涵养功能、标准化规模养殖功能、农业科技“育繁推一体化”功能,通过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宜居的乡村,使之形成具有现代化农业特征的示范样板。另一方面,按照“百县百园”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优先安排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扶持的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单位将优先选择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落户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XX 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方针和政策,紧扣服务“三农” ,切实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我办精心组织,瞄准目标,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开发任务。现将我办 XX 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打算汇报如下。一、XX 年工作主要举措、取得成效及突出亮点1、主要举措:(1)一个班子抓到底。县农业开发办坚持集体决策,充分听取班子成员意见,发挥全体干职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工程建设中,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团结协作,自始至终实地指导、现场监管,任务不完成不收工,质量不过关不放过。一把手身先士卒,亲力亲为,做给干部看,带着干部干,经常深入到工程一线,督促工程进度和质量,现场协调解决问题,以敬业、务实的作风感染每一位班子成员,增强了全体干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一支队伍干到底。按照“项目化、时间表、责任人”的要求,每个标段实行班子成员负责制,各自带领一支队伍,明确分管领导、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责任,明确工作时限和工作标准。今年的工程项目分为 6 个标段实施,开办发组成 3 个工作组,每组由一名副主任带队,实行工作一边倒,机关除留 1 人值守外,全部到工程一线,不分上班休息,不分天晴下雨,不分白天晚上,每天都蹲守在施工现场,实地进行技术指导,督促工程进度,协调解决问题。(3)一把尺子量到底。推行民主监督和自我管理,强化业主+专业监理+群众监督员的“三位一体”质量监管机制,做到公开化发包、标准化施工、精细化管理,将工程建设置于“透视镜”之下。为加强工程管理,严格按合同规定,每天都检查登记施工队伍投入的施工机械和人数,要求每个施工队作业机械每天不少于 5 台、施工人员每天不少于30 人、建筑材料及时进场,保证工程建设需要;做到一张图纸随时看、一把尺子随时量、一本监理日记随时记、发现问题及时改,保证了工程建设标准和进度。(4)一套机制管到底。全面推行项目竞争立项制、初步设计审批制、项目和资金公示制、工程监理制、项目资金县财政统一报账制、竣工验收和建后管护制等制度,使工程建设更加规范、有序。特别是为保障工程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建立健全了一套工作约束机制,注重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在招投标时要求中标方具备“五个一”的条件,即一个法人代表,一个项目经理,一个技术人员,一个监理旁站,一支施工队伍,每个标段要有 5 台以上挖掘机,施工人员不少于 30 人;二是在与中标方签订施工合同时实行履约金制度,由中标方先行缴纳工程款 4%的合同履约金,并规定工程不得转包,细化了投入机械设备量、施工技术人员数、提前完工或延误工期奖惩措施等条款;三是在预付工程款时实行阶段性任务完成验收分期付款制度,即工程完成 50%,预拨工程经费的 30%;工程完成 80%,预拨至工程经费的 60%;工程完工经验收合格后付至工程结算总造价的 94%;6%留作质量保证金,项目运行一年后无质量问题再付清。2、取得成效:(1)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发展现代农业打下了坚实基础。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中低产田改造的升华、提升,是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着力打造的亮点,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一是高标准农田项目建成后, 将昔日“渠道不通、配套不全,排灌不畅、大小不一”的旱、涝、渍害严重的中低产田建设成为“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高标准农业示范田。二是新增灌溉面积万亩,改善灌溉面积万亩,改善除涝面积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万亩,年节约水量 27 万立方米。三是可提高年新增生产能力。粮食 244 万公斤,棉花2 万公斤,油料万公斤。新增种植业总产值 1260 万元,项目区农民收入增加总额万元。四是有利于减轻农业劳动强度,实现农业机械化作业。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历史。五是有利于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大批种粮大户争抢到项目区承包几百亩,甚至上千亩耕地进行农业开发。据统计,这样的种田大户 5 年前全县不足 10 人,到目前已达 110 人。六是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增强。农田防护林可防风、防砂、保水、保土、保肥,防止水土流失,创建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2)产业化经营项目为企业和农民增收搭建了良好平台。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扶持,解决了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达不到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的标准,品种、品质不优,市场占有率不高等问题,最大限度吸引带动社会闲散资本积极参与到我县优势产业和优质特色产业中,使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企业得到不断壮大,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今年我办扶持产业化经营项目 3 个。这些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新增利润万元,直接带动农户增收万元。带动农户 1688 余户,直接带动基地面积万亩,提供就业岗位 475 个。(3)多元化宣传方式为农业综合开发营造了浓郁氛围。为扩大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影响,我们在认真做好农业开发项目的同时,特别注重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加大国家、省、市三级媒体宣传力度,宣传农业综合开发取得的丰硕成果,总结交流在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中所取得的经验和做法,提高广大干群对农业综合开发的思想认识。一是利用现场会、工作交流会,向有关部门单位和周围干部群众介绍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特殊性、优越性,提高和加深人们对农业开发重要性的认识。二是采取奖励办法,鼓励机关工作人员和新闻报道员积极向有关新闻单位投稿,先后在宜春日报 、 xx 通讯等报刊和杂志上刊登文章 9 篇;省、市广播台、电视台等媒体报道我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新闻 11 次;完成调研文章和经验材料 6 篇。通过广泛宣传,扩大了社会影响,增强了群众参与农业综合开发的积极性,营造了农业综合开发的良好氛围。3、突出亮点:(1)科学规划设计,做实前期工作。搞好规划设计,是确保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前期准备工作做实做细了,项目建设就成功了一半。主要抓好了以下二点:一是选点要准。项目区的选择除开发条件好、交通便利和集中连片外,还要看项目区群众的开发热情和乡村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群众要求迫切,乡村班子敢打硬仗,愿意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地方优先立项进行申报;二是规划要实。在规划编制工作中我们按照“实地勘察初步规划征求意见修改定型”的工作步骤来组织实施。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项目区进行前期勘察,编制项目初步规划方案,然后召开项目区村组干部及群众座谈会,多方征求群众意见,经过反复修改完善设计方案,使工程规划更加符合实际需要,真正体现农民意愿,避免项目规划的盲目性和主观性。(2)提升施工标准,推行“三种工艺” 。高标准农田建设大量的工程任务就是渠网衬砌,为提高工程质量,我们注重施工工艺的创新,在大渠道采用传统水泥预制板衬砌和“混凝土渠道三线定位施工法”的同时,我们大胆改革创新,对支渠底板30 厘米和 40 厘米的全面使用“卡扣 t 型水泥槽” 。我县卡扣 t 型水泥槽在参观考察兄弟县市基础上,通过科学认证和反复实地考察,自主创新,自行设计,压顶宽度由 12 厘米增加到 15 厘米,并加厚了压顶的耳肩。通过改变模型,使设计卡扣 t 型槽更耐用,工程更加牢固,形象更加美观。这一创新得到了国家、省、市开发办领导的高度赞扬。通过两年的实践证明,我们深有体会,卡扣 t 型槽推广使用非常成功,与往年相比主要体现在“四个最” ,即工程质量最好、进度最快、形象最佳、群众最满意。(3)创新筛选机制,完善项目库建设:(一)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下乡、开会等方式大力宣传农业综合开发政策、产业发展规划、项目申报条件等,让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内容家喻户晓。积极引导各经营主体按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报要求去创造申报条件。 (二)扩大项目筛选范围。及时将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的有关信息通过网络等媒体向社会公布,要求符合申报条件,有申报意向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向县农发办提供相关的基础性材料。同时将基础性材料齐全,合规的项目列为县级项目库中的备选项目。 (三)建立专家评审机制。建立项目评审专家库,对备选项目组织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并据实填写项目考察情况表 。最后经考察符合要求的项目在本级电子政务公开平台等网络媒体上进行公示,公示结束后,无异议的项目进入县级项目库备案。 (四)建立项目推荐制度。对进入县级项目库备案的项目,县农发办及时向市办推荐该项目进入市级项目库备案。 (五)实行项目优先原则。原则上未在县级项目库备案的项目不予申报,对列入了项目库备案但因指标原因未申报的项目,下一年度项目申报时优先予以考虑。(4)落实“八项规定” ,做到廉洁开发。在项目建设中我们时刻做到:一是推行项目公开招投标制,保证了项目建设的公平、公开、公正,有效地杜绝了“人情干扰” “条子工程” ,使农业综合开发真正成为了“阳光工程” 。二是严格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严把项目资金管理使用关,杜绝不合理开支,防止项目资金跑、冒、滴、漏现象。三是严禁卡拿索要,开发办人员一律不得插手工程承包建设,不得接受施工单位、项目村组和群众的任何物品、吃请,不做有损干部形象的事。通过这些有效措施,使项目实施更加规范健康,较好地维护了农业综合开发队伍的良好形象,打造了一支勇于创新、廉洁自律的干部队伍。二、XX 年工作打算XX 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县农业综合开发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会议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省,市农发办的指导下,认真按照“三严三实”要求,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按照“一个确保、二个按时、三个突破”的工作思路,创出一条具有 xx 特色的农业综合开发新路子,使我县 XX 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1、确保 XX 年 4 月中旬前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上级下达我县的 XX 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各项开发任务,力争以科学的管理、一流的工作、优良的工程顺利通过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检查验收。2、按时完成 XX 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计划申报、招投标、实施方案编制等工作。3、按时完成 XX 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选址、项目建议书和可研报告编写等前期工作。4、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寻求突破。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 ,积极融入县委县政府昌铜高速生态经济带建设,进一步明确区域布局、建设目标和工作任务,集中力量建设高标准农田。将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两类项目并轨,适当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亩均财政资金投入标准。将 XX 年以前实施的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范围,予以更新提质。5、在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方面寻求突破。将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资金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围绕确定的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进行重点扶持。同时,积极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报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机制。6、在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中寻求突破。一方面,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继续在建设规模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基础上,稳步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试点。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功能、生态资源涵养功能、标准化规模养殖功能、农业科技“育繁推一体化”功能,通过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宜居的乡村,使之形成具有现代化农业特征的示范样板。另一方面,按照“百县百园”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优先安排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扶持的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单位将优先选择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落户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XX 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方针和政策,紧扣服务“三农” ,切实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我办精心组织,瞄准目标,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开发任务。现将我办 XX 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打算汇报如下。一、XX 年工作主要举措、取得成效及突出亮点1、主要举措:(1)一个班子抓到底。县农业开发办坚持集体决策,充分听取班子成员意见,发挥全体干职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工程建设中,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团结协作,自始至终实地指导、现场监管,任务不完成不收工,质量不过关不放过。一把手身先士卒,亲力亲为,做给干部看,带着干部干,经常深入到工程一线,督促工程进度和质量,现场协调解决问题,以敬业、务实的作风感染每一位班子成员,增强了全体干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一支队伍干到底。按照“项目化、时间表、责任人”的要求,每个标段实行班子成员负责制,各自带领一支队伍,明确分管领导、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责任,明确工作时限和工作标准。今年的工程项目分为 6 个标段实施,开办发组成 3 个工作组,每组由一名副主任带队,实行工作一边倒,机关除留 1 人值守外,全部到工程一线,不分上班休息,不分天晴下雨,不分白天晚上,每天都蹲守在施工现场,实地进行技术指导,督促工程进度,协调解决问题。(3)一把尺子量到底。推行民主监督和自我管理,强化业主+专业监理+群众监督员的“三位一体”质量监管机制,做到公开化发包、标准化施工、精细化管理,将工程建设置于“透视镜”之下。为加强工程管理,严格按合同规定,每天都检查登记施工队伍投入的施工机械和人数,要求每个施工队作业机械每天不少于 5 台、施工人员每天不少于30 人、建筑材料及时进场,保证工程建设需要;做到一张图纸随时看、一把尺子随时量、一本监理日记随时记、发现问题及时改,保证了工程建设标准和进度。(4)一套机制管到底。全面推行项目竞争立项制、初步设计审批制、项目和资金公示制、工程监理制、项目资金县财政统一报账制、竣工验收和建后管护制等制度,使工程建设更加规范、有序。特别是为保障工程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建立健全了一套工作约束机制,注重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在招投标时要求中标方具备“五个一”的条件,即一个法人代表,一个项目经理,一个技术人员,一个监理旁站,一支施工队伍,每个标段要有 5 台以上挖掘机,施工人员不少于 30 人;二是在与中标方签订施工合同时实行履约金制度,由中标方先行缴纳工程款 4%的合同履约金,并规定工程不得转包,细化了投入机械设备量、施工技术人员数、提前完工或延误工期奖惩措施等条款;三是在预付工程款时实行阶段性任务完成验收分期付款制度,即工程完成 50%,预拨工程经费的 30%;工程完成 80%,预拨至工程经费的 60%;工程完工经验收合格后付至工程结算总造价的 94%;6%留作质量保证金,项目运行一年后无质量问题再付清。2、取得成效:(1)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发展现代农业打下了坚实基础。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中低产田改造的升华、提升,是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着力打造的亮点,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一是高标准农田项目建成后, 将昔日“渠道不通、配套不全,排灌不畅、大小不一”的旱、涝、渍害严重的中低产田建设成为“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高标准农业示范田。二是新增灌溉面积万亩,改善灌溉面积万亩,改善除涝面积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万亩,年节约水量 27 万立方米。三是可提高年新增生产能力。粮食 244 万公斤,棉花2 万公斤,油料万公斤。新增种植业总产值 1260 万元,项目区农民收入增加总额万元。四是有利于减轻农业劳动强度,实现农业机械化作业。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历史。五是有利于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大批种粮大户争抢到项目区承包几百亩,甚至上千亩耕地进行农业开发。据统计,这样的种田大户 5 年前全县不足 10 人,到目前已达 110 人。六是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增强。农田防护林可防风、防砂、保水、保土、保肥,防止水土流失,创建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2)产业化经营项目为企业和农民增收搭建了良好平台。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扶持,解决了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达不到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的标准,品种、品质不优,市场占有率不高等问题,最大限度吸引带动社会闲散资本积极参与到我县优势产业和优质特色产业中,使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企业得到不断壮大,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今年我办扶持产业化经营项目 3 个。这些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新增利润万元,直接带动农户增收万元。带动农户 1688 余户,直接带动基地面积万亩,提供就业岗位 475 个。(3)多元化宣传方式为农业综合开发营造了浓郁氛围。为扩大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影响,我们在认真做好农业开发项目的同时,特别注重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加大国家、省、市三级媒体宣传力度,宣传农业综合开发取得的丰硕成果,总结交流在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中所取得的经验和做法,提高广大干群对农业综合开发的思想认识。一是利用现场会、工作交流会,向有关部门单位和周围干部群众介绍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特殊性、优越性,提高和加深人们对农业开发重要性的认识。二是采取奖励办法,鼓励机关工作人员和新闻报道员积极向有关新闻单位投稿,先后在宜春日报 、 xx 通讯等报刊和杂志上刊登文章 9 篇;省、市广播台、电视台等媒体报道我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新闻 11 次;完成调研文章和经验材料 6 篇。通过广泛宣传,扩大了社会影响,增强了群众参与农业综合开发的积极性,营造了农业综合开发的良好氛围。3、突出亮点:(1)科学规划设计,做实前期工作。搞好规划设计,是确保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前期准备工作做实做细了,项目建设就成功了一半。主要抓好了以下二点:一是选点要准。项目区的选择除开发条件好、交通便利和集中连片外,还要看项目区群众的开发热情和乡村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群众要求迫切,乡村班子敢打硬仗,愿意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地方优先立项进行申报;二是规划要实。在规划编制工作中我们按照“实地勘察初步规划征求意见修改定型”的工作步骤来组织实施。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项目区进行前期勘察,编制项目初步规划方案,然后召开项目区村组干部及群众座谈会,多方征求群众意见,经过反复修改完善设计方案,使工程规划更加符合实际需要,真正体现农民意愿,避免项目规划的盲目性和主观性。(2)提升施工标准,推行“三种工艺” 。高标准农田建设大量的工程任务就是渠网衬砌,为提高工程质量,我们注重施工工艺的创新,在大渠道采用传统水泥预制板衬砌和“混凝土渠道三线定位施工法”的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