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超敏反应_第1页
第十七章超敏反应_第2页
第十七章超敏反应_第3页
第十七章超敏反应_第4页
第十七章超敏反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七章 超敏反应陈水亲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超敏反应( hypersensitivity): 指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时,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等异常的适应性免疫应答。概 念分型 型超敏反应,即速发型超敏反应; 型超敏反应,即细胞毒型或细胞溶解型超敏反应; 型超敏反应,即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超敏反应; 型超敏反应,即迟发型超敏反应。 1913年获得诺贝尔奖。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 型超敏反应 ,又称过敏反应,主要由特异性 IgE抗体介导产生,可发生于局部,亦可发生于全身。 主要特征 超敏反应发生快,消退亦快; 常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几乎不发生严重组织细胞损伤; 具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一、参与 I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成分1.变应原 指能够选择性诱导机体产生 特异性 IgE抗体 的免疫应答,引起速发型变态反应的抗原物质。 呼吸道 - 花粉、尘螨、霉菌等; 消化道 - 鱼、虾、肉、蛋、牛奶等; 皮肤 - 昆虫的毒素、化学物质等; 肌肉、静脉 - 化学药物及异种动物血清等。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2. IgE及其两种不同的受体 抗体 - IgE抗体Th2细胞 IL-4 抗原 B细胞 IgEFcR - 高亲和性受体FcR - 低亲和力受体膜型 FcR :与 IgE结合,抑制抗体的产生。可溶型 FcR :与 B细胞表面 CD21结合可促进 IgE合成。与 IgE结合引发 型超敏反应。 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3.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 肥大细胞 :皮肤、粘膜下层及血管周围的疏松结缔组织;表达组胺 H4受体,分泌 IL-5。 嗜碱性粒细胞 - 血液。表达组胺 H2受体、 C3aR和 C5aR,分泌 IL-4。 嗜酸性粒细胞: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粘膜组织中。 对 型超敏反应产生负反馈调节作用;参与 型超敏反应晚期反应。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二 . 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1.机体致敏 抗原 机体 产生 IgE 结合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2.IgE交叉连接引发细胞活化 相同抗原 与 IgE Fab段(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结合 IgE (两个或两个以上)交联 FcR 的微集聚 启动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活化 释放生物活性介质。鸦片、造影剂、万古霉素直接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3.释放生物活性介质 组胺( histamine)a.舒张微血管;b.平滑肌收缩;c.外腺分泌细胞分泌增加。 激肽原酶( kininogenase) 激肽原 (血浆 ) 缓激肽 (9个氨基酸 )a.平滑肌收缩;b.血管扩张 ,通透性增加。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ECF-A)a.对嗜酸粒细胞有趋化作用;b.对早期反应有抑制作用。储存介质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 白三烯( LTs)组成 : LTC4、 LTD4和 LTE4的混合物。作用 : a.强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作用,且效应持久;b.引起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及腺体分泌。 前列腺素 D2( PGD2) 作用 : a.能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b.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 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作用 :凝集、活化血小板 释放血管活性胺 血管通透性增加。 细胞因子IL-1和 TNF-参与全身 过 敏反 应 ; IL-4和 IL-13促B细 胞 产 生 IgE抗体。细胞内新合成的介质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4.局部或全身性 I型超敏反应发生 生物活性介质作用于效应组织和器官,引起局部或全身过敏反应。早期反应和晚期反应特点早期反应特点: 发生迅速; 多为功能紊乱; 经过紧急治疗可完全恢复; 颗粒内释放的介质主要参与早期反应。例: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晚期反应特点: 发生较慢; 伴有炎性改变; 新合成介质、细胞因子及嗜酸粒细胞等主要参与晚期反应。 例:哮喘的肺脏内炎细胞浸润。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三、临床常见疾病1.药物过敏性反应 药物 以青霉素引发最为常见,此外头孢菌素、链霉素、普鲁卡因等。 机制 青霉素 机体 青霉噻唑醛酸和青霉烯酸 与人体组织蛋白结合 ( 完全抗原) 产生特异性 IgE 过敏性休克。2.血清过敏性休克 抗毒素血清,如破伤抗毒素血清和白喉抗毒素血清。3.呼吸道过敏反应 4.消化道过敏反应 5.皮肤过敏反应 尘土、花粉等 过敏性鼻炎和哮喘鱼、虾、蛋、奶等 过敏性胃肠炎多种抗原,或冷热刺激、日光照射、肠内寄生虫感染等荨麻疹、湿疹、皮炎、神经血管性水肿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四、防治原则1.检出抗原并避免接触可通过询问病史和皮试来完成。2.异种免疫血清脱敏疗法 方法: 小量( 0.1、 0.2、 0.3ml) ,短间隔( 20 30分钟)、多次注射;应用: 外毒素所致疾病危及生命又对抗毒素血清 过敏者。3.特异性变应原脱敏疗法 方法:方法: 采用微量(采用微量( g、 ng),长时间反复多次皮下注射。),长时间反复多次皮下注射。应用:应用: 已查明且难以避免接触的环境中抗原如尘土、花粉、螨虫、已查明且难以避免接触的环境中抗原如尘土、花粉、螨虫、霉菌类等的病人。霉菌类等的病人。4.药物防治 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 抑制免疫功能的药物抑制免疫功能的药物药物:药物: 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作用:作用: a.抑制单核细胞、抑制单核细胞、 T、 B细胞功能;细胞功能; b.消炎。消炎。 抑制生物活性介质释放的药物色苷酸二钠 - 稳定肥大细胞膜,阻止脱颗粒;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及儿茶酚胺类和前列腺素 E-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增加 cAMP的合成;氨茶碱 - 抑制磷酸二脂酶,阻止 cAMP的分解。 生物活性介质拮抗剂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苯海拉明、扑尔敏、异丙嗪等抗组胺药物 - 组胺拮抗剂 ;水杨酸 - 缓激肽拮抗剂;多根皮苷酊磷酸盐 - 白三烯拮抗剂。 改善效应器反应性的药物肾上腺素 - 毛细血管收缩、血压升高。5.免疫新疗法 根据 IgE介导 型超敏反应的机制和细胞因子对 IgE产生调控作用,近年来应用一些免疫学新方法对 型超敏反应进行治疗。 于 1957年因发现抗组胺药治疗超敏反应获诺贝尔奖。第二节 型超敏反应 型超敏反应 是由 IgG或 IgM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后,在补体、吞噬细胞和 NK细胞参与下,引起的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一、 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1.靶细胞及其表面抗原 靶细胞: 正常组织细胞、改变的自身组织细胞和被抗原或抗原表位结合修饰的自身组织细胞。 表面抗原: 同种异型抗原,如 ABO血型抗原、 Rh抗原、 HLA抗原。 共同抗原,如链球菌胞壁多糖抗原与心脏瓣膜、关节组织。 改变的自身抗原。 结合在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的药物抗原表位或抗原 -抗体复合物。第二节 型超敏反应2.抗体、补体和效应细胞的作用 抗体主要是 IgG和 IgM类抗体。 激活补体 调理作用 ADCC作用第二节 型超敏反应第二节 型超敏反应二、临床常见疾病 1输血反应 多发生于 ABO血型不符的输血。2新生儿溶血症母子间 Rh血型不符是引起新生儿溶血症的主要原因。产后 72小时内给母体注射 Rh抗体可预防。第二节 型超敏反应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4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 5肺出血 -肾炎综合征( Goodpastures syndrome) 6甲状腺功能亢进 又称 Graves病, 是一种特殊的 II型超敏反应,即抗体刺激型超敏反应。 第三节 型超敏反应 型超敏反应 是由 可溶性免疫复合物 沉积于局部或全身多处毛细血管基底膜后,通过 激活补体 ,并在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嗜碱性粒细胞等效应细胞参与下,引起的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 中性粒细胞浸润 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一、发生机制1.可溶性免疫复合物的形成与沉积 可溶性抗原与相应 IgG或 IgM类抗体结合可形成抗原 -抗体复合物,即免疫复合物。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可溶性免疫复合物不能有效地被清除,可沉积于毛细血管基底膜引起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第三节 型超敏反应可溶性免疫复合物的形成 第三节 型超敏反应可溶性免疫复合物的沉积 补体功能障碍或补体缺陷; 免疫复合物量过大或吞噬细胞功能异常或缺陷; 血管通透性增加C3a、 C5a、 C3b分别使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活化,释放组胺,使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 血管内高压及形成涡流免疫复合物易沉积于静脉压较高的毛细血管迂回处,如肾小球基底膜及关节滑膜、肝、脾、血管等部位。第三节 型超敏反应2.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的组织损伤 补体的作用 免疫复合物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产生补体裂解片段 C3a和 C5a。 C3a和 C5a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上的 C3a和 C5a受体结合,使其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致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渗出增多,出现水肿。 C3a和 C5a同时又可趋化中性粒细胞至免疫复合物沉积部位。 中性粒细胞的作用 聚集的中性粒细胞在吞噬免疫复合物的同时,还释放许多溶酶体酶,包括蛋白水解酶、胶原酶和弹性纤维酶等,可水解血管及局部组织。 血小板和嗜碱性粒细胞的作用 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活化释放的 PAF,可使局部血小板集聚、激活,促进血栓形成,引起局部出血、坏死。 第三节 型超敏反应第三节 型超敏反应二、临床常见疾病1.局部免疫复合物病 Arthus反应马血清 家兔 再次注入马血清 局部红肿、出皮下多次注射血及坏死。 类 Arthus反应胰岛素 糖尿病人 局部出现红肿。局部多次注射粉尘吸入 (含霉菌孢子或动植物物蛋白等 ) 变应性肺炎,如农民肺。第三节 型超敏反应2.全身性免疫复合物病 血清病 抗毒素血清(大量) 机体 产生抗体 与抗原(局部尚未被完全排除)结合 局部红肿、全身皮疹、发热、关节肿痛、淋巴结肿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