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学生追求穿戴打扮_第1页
不让学生追求穿戴打扮_第2页
不让学生追求穿戴打扮_第3页
不让学生追求穿戴打扮_第4页
不让学生追求穿戴打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让学生追求穿戴打扮张志琴的妈妈对学校不允许学生戴金项链,不允许学生涂红指甲,不允许学生化妆有不同的看法。首先得肯定,家长认为这些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有一定的道理。她觉得像志琴这样志向远大,很有独立见解,自制能力很强,学习欲望很强,成绩又非常突出的孩子,注重打扮穿戴,在原来的学校并没有影响她的学习,这也没错。反过来说,志琴如果不在穿戴打扮上花费脑筋,不是同样不影响她的学习吗?或者她把那份精力转移到自学高一年级、高几年级的课程上,考一个科技大学少年班也不是不可能的呀!退一万步讲,孩子不追求穿戴打扮,除了给人省钱,给孩子省时间之外,还可养成艰苦朴素的好品质,真的没有什么害处。前些年,学校还没要求穿校服的时候,也曾有一位家长找到我,说是孩子有一件值几百元钱的衣服(那是 1983 年,几百元一件的衣裳还是挺高级的)不敢穿,家长要求我说句话,让孩子穿。我说:“孩子不敢穿就别穿吧!”“那我们那件衣服岂不白买了。 ”“谁让您给十五六岁的孩子买那么贵的衣服。”“不是我买的,是亲戚送的。 ”“您如果心疼,把它送给别的亲戚,也算有了一个人情。孩子不穿贵衣服一点不会影响学习。将来,您的孩子参加工作了,如果不会给您花钱,不会穿名牌衣服,您再来找我,我能够用几个小时就教会他乱花钱、穿名牌。如果那时您的孩子任意挥霍,您来找我教会他俭朴,那我用三年时间也不一定成功。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再说,您的孩子各方面成绩都很突出,穿不穿名牌是无所谓的事情。您说呢?”那位家长,认为我说的有道理,一直没让孩子穿那件好衣服。从 1979 年起,我们班提的口号就是:“每位同学的衣着,应该是全家最俭朴的。 ”从 1986 年我当校长起,我们要求全校学生统一穿校服,大部分学生和家长都觉得这样做利大于弊。从 1990 年起,我们学校又要求女同学不梳辫子,一律剪短发,这是经过全校学生反复讨论才确定下来的。讨论时,有的学生举了这样的例子:一位同学很注意发型,梳了 6 条辫子,每条辫子都分成 5 股。辫子又长,走在街上很显眼,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就来找她的麻烦,弄得她胆战心惊,无心学习。有一位大款的儿子,很注重打扮,穿名牌,一个星期换了 6 套衣服,学业荒废,成绩一塌糊涂。因为讲穿戴打扮而导致不求上进,学习成绩下滑的例子成千上万。您要想找一个因为俭朴,因为不讲穿戴打扮而影响学习的例子,恐怕查遍了资料,访遍了周围的人也难以如愿。咱们中国人这些年富了一些,手里有了钱,就产生了一种补偿心理:我们当年读书的时候穿不像穿,吃不像吃,现在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穿得神气,吃得特殊。其实,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均收入比我们高得多,人家并不这样做。日本的学生读书穿校服,发型也统一。香港原来不统一,1987 年,香港一位最现代派的校长跟我说:“原来香港 500 多所中学只有我这所学校不统一校服,从去年开始我也认识到学生还是俭朴好,统一校服利大于弊,我们也统一制作了校服。 ”新加坡是提倡个性化、多样化的,但 1996 年第 2 期青年教师导报载文新加坡禁止学生穿名牌入校 ,文章写道:从今年下半年的新学期开始,新加坡学生再也无缘在校园过足名牌瘾了。因为不久前新加坡 10多所中学联合起来,在海峡时报等媒体呼吁所有中学禁止学生穿戴名牌,并率先在新学期开始实行。此举在新加坡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许多家长投书报社盛赞这一禁令。据悉,今年上半年新加坡中学生作案的比例直线上升,共有 382 起盗窃案系在校学生所为,比去年同期上升%。偷窃的物品包括昂贵的皮鞋、手表、t 恤、寻呼机、提包等。这些物品都是名牌。显然,名牌在学生中形成了强烈的攀比之风。一些家境不好的孩子为了满足虚荣,竟沦为梁上君子。为防止更多的学生成为名牌的俘虏,为了净化校园,这些学校发起了禁穿名牌入校的运动。这些学校同时还提出,严禁任何学生携带寻呼机进入校园和课堂。志琴刚从外地转来,不知道我们学校有这些规矩。前些天,我找她谈了,她表示理解,换上了校服,剪掉了长发,摘掉了不必要的装饰。相信她一定比过去学得更好,理想更远大,身体锻炼得更健康。不信,一年以后您再看一看,比一比。孩子就是孩子,学生就是学生。讲穿戴,讲打扮,那是参加工作以后的事。俭朴与勤奋是紧密联系的。衣着俭朴的学生比起爱讲穿戴打扮的学生来,往往学习更勤奋,成绩也更好。作者:魏书生张志琴的妈妈对学校不允许学生戴金项链,不允许学生涂红指甲,不允许学生化妆有不同的看法。首先得肯定,家长认为这些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有一定的道理。她觉得像志琴这样志向远大,很有独立见解,自制能力很强,学习欲望很强,成绩又非常突出的孩子,注重打扮穿戴,在原来的学校并没有影响她的学习,这也没错。反过来说,志琴如果不在穿戴打扮上花费脑筋,不是同样不影响她的学习吗?或者她把那份精力转移到自学高一年级、高几年级的课程上,考一个科技大学少年班也不是不可能的呀!退一万步讲,孩子不追求穿戴打扮,除了给人省钱,给孩子省时间之外,还可养成艰苦朴素的好品质,真的没有什么害处。前些年,学校还没要求穿校服的时候,也曾有一位家长找到我,说是孩子有一件值几百元钱的衣服(那是 1983 年,几百元一件的衣裳还是挺高级的)不敢穿,家长要求我说句话,让孩子穿。我说:“孩子不敢穿就别穿吧!”“那我们那件衣服岂不白买了。 ”“谁让您给十五六岁的孩子买那么贵的衣服。”“不是我买的,是亲戚送的。 ”“您如果心疼,把它送给别的亲戚,也算有了一个人情。孩子不穿贵衣服一点不会影响学习。将来,您的孩子参加工作了,如果不会给您花钱,不会穿名牌衣服,您再来找我,我能够用几个小时就教会他乱花钱、穿名牌。如果那时您的孩子任意挥霍,您来找我教会他俭朴,那我用三年时间也不一定成功。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再说,您的孩子各方面成绩都很突出,穿不穿名牌是无所谓的事情。您说呢?”那位家长,认为我说的有道理,一直没让孩子穿那件好衣服。从 1979 年起,我们班提的口号就是:“每位同学的衣着,应该是全家最俭朴的。 ”从 1986 年我当校长起,我们要求全校学生统一穿校服,大部分学生和家长都觉得这样做利大于弊。从 1990 年起,我们学校又要求女同学不梳辫子,一律剪短发,这是经过全校学生反复讨论才确定下来的。讨论时,有的学生举了这样的例子:一位同学很注意发型,梳了 6 条辫子,每条辫子都分成 5 股。辫子又长,走在街上很显眼,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就来找她的麻烦,弄得她胆战心惊,无心学习。有一位大款的儿子,很注重打扮,穿名牌,一个星期换了 6 套衣服,学业荒废,成绩一塌糊涂。因为讲穿戴打扮而导致不求上进,学习成绩下滑的例子成千上万。您要想找一个因为俭朴,因为不讲穿戴打扮而影响学习的例子,恐怕查遍了资料,访遍了周围的人也难以如愿。咱们中国人这些年富了一些,手里有了钱,就产生了一种补偿心理:我们当年读书的时候穿不像穿,吃不像吃,现在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穿得神气,吃得特殊。其实,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均收入比我们高得多,人家并不这样做。日本的学生读书穿校服,发型也统一。香港原来不统一,1987 年,香港一位最现代派的校长跟我说:“原来香港 500 多所中学只有我这所学校不统一校服,从去年开始我也认识到学生还是俭朴好,统一校服利大于弊,我们也统一制作了校服。 ”新加坡是提倡个性化、多样化的,但 1996 年第 2 期青年教师导报载文新加坡禁止学生穿名牌入校 ,文章写道:从今年下半年的新学期开始,新加坡学生再也无缘在校园过足名牌瘾了。因为不久前新加坡 10多所中学联合起来,在海峡时报等媒体呼吁所有中学禁止学生穿戴名牌,并率先在新学期开始实行。此举在新加坡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许多家长投书报社盛赞这一禁令。据悉,今年上半年新加坡中学生作案的比例直线上升,共有 382 起盗窃案系在校学生所为,比去年同期上升%。偷窃的物品包括昂贵的皮鞋、手表、t 恤、寻呼机、提包等。这些物品都是名牌。显然,名牌在学生中形成了强烈的攀比之风。一些家境不好的孩子为了满足虚荣,竟沦为梁上君子。为防止更多的学生成为名牌的俘虏,为了净化校园,这些学校发起了禁穿名牌入校的运动。这些学校同时还提出,严禁任何学生携带寻呼机进入校园和课堂。志琴刚从外地转来,不知道我们学校有这些规矩。前些天,我找她谈了,她表示理解,换上了校服,剪掉了长发,摘掉了不必要的装饰。相信她一定比过去学得更好,理想更远大,身体锻炼得更健康。不信,一年以后您再看一看,比一比。孩子就是孩子,学生就是学生。讲穿戴,讲打扮,那是参加工作以后的事。俭朴与勤奋是紧密联系的。衣着俭朴的学生比起爱讲穿戴打扮的学生来,往往学习更勤奋,成绩也更好。作者:魏书生张志琴的妈妈对学校不允许学生戴金项链,不允许学生涂红指甲,不允许学生化妆有不同的看法。首先得肯定,家长认为这些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有一定的道理。她觉得像志琴这样志向远大,很有独立见解,自制能力很强,学习欲望很强,成绩又非常突出的孩子,注重打扮穿戴,在原来的学校并没有影响她的学习,这也没错。反过来说,志琴如果不在穿戴打扮上花费脑筋,不是同样不影响她的学习吗?或者她把那份精力转移到自学高一年级、高几年级的课程上,考一个科技大学少年班也不是不可能的呀!退一万步讲,孩子不追求穿戴打扮,除了给人省钱,给孩子省时间之外,还可养成艰苦朴素的好品质,真的没有什么害处。前些年,学校还没要求穿校服的时候,也曾有一位家长找到我,说是孩子有一件值几百元钱的衣服(那是 1983 年,几百元一件的衣裳还是挺高级的)不敢穿,家长要求我说句话,让孩子穿。我说:“孩子不敢穿就别穿吧!”“那我们那件衣服岂不白买了。 ”“谁让您给十五六岁的孩子买那么贵的衣服。”“不是我买的,是亲戚送的。 ”“您如果心疼,把它送给别的亲戚,也算有了一个人情。孩子不穿贵衣服一点不会影响学习。将来,您的孩子参加工作了,如果不会给您花钱,不会穿名牌衣服,您再来找我,我能够用几个小时就教会他乱花钱、穿名牌。如果那时您的孩子任意挥霍,您来找我教会他俭朴,那我用三年时间也不一定成功。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再说,您的孩子各方面成绩都很突出,穿不穿名牌是无所谓的事情。您说呢?”那位家长,认为我说的有道理,一直没让孩子穿那件好衣服。从 1979 年起,我们班提的口号就是:“每位同学的衣着,应该是全家最俭朴的。 ”从 1986 年我当校长起,我们要求全校学生统一穿校服,大部分学生和家长都觉得这样做利大于弊。从 1990 年起,我们学校又要求女同学不梳辫子,一律剪短发,这是经过全校学生反复讨论才确定下来的。讨论时,有的学生举了这样的例子:一位同学很注意发型,梳了 6 条辫子,每条辫子都分成 5 股。辫子又长,走在街上很显眼,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就来找她的麻烦,弄得她胆战心惊,无心学习。有一位大款的儿子,很注重打扮,穿名牌,一个星期换了 6 套衣服,学业荒废,成绩一塌糊涂。因为讲穿戴打扮而导致不求上进,学习成绩下滑的例子成千上万。您要想找一个因为俭朴,因为不讲穿戴打扮而影响学习的例子,恐怕查遍了资料,访遍了周围的人也难以如愿。咱们中国人这些年富了一些,手里有了钱,就产生了一种补偿心理:我们当年读书的时候穿不像穿,吃不像吃,现在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穿得神气,吃得特殊。其实,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均收入比我们高得多,人家并不这样做。日本的学生读书穿校服,发型也统一。香港原来不统一,1987 年,香港一位最现代派的校长跟我说:“原来香港 500 多所中学只有我这所学校不统一校服,从去年开始我也认识到学生还是俭朴好,统一校服利大于弊,我们也统一制作了校服。 ”新加坡是提倡个性化、多样化的,但 1996 年第 2 期青年教师导报载文新加坡禁止学生穿名牌入校 ,文章写道:从今年下半年的新学期开始,新加坡学生再也无缘在校园过足名牌瘾了。因为不久前新加坡 10多所中学联合起来,在海峡时报等媒体呼吁所有中学禁止学生穿戴名牌,并率先在新学期开始实行。此举在新加坡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许多家长投书报社盛赞这一禁令。据悉,今年上半年新加坡中学生作案的比例直线上升,共有 382 起盗窃案系在校学生所为,比去年同期上升%。偷窃的物品包括昂贵的皮鞋、手表、t 恤、寻呼机、提包等。这些物品都是名牌。显然,名牌在学生中形成了强烈的攀比之风。一些家境不好的孩子为了满足虚荣,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