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光合作用的原初反应_第1页
第九讲:光合作用的原初反应_第2页
第九讲:光合作用的原初反应_第3页
第九讲:光合作用的原初反应_第4页
第九讲:光合作用的原初反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讲:光合作用的原初反应第九讲:光合作用的原初反应 1.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成电能,主要由原初反应完成; 2.电能转变为活跃化学能,由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完成; 3.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由碳同化完成。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根据能量转变的性质,将光合作用分为三个阶段 (表 1): 表 1 光合作用中各种能量转变情况 能量转变 光能 电能 活跃的化学能 稳定的化学能 贮能物质 量子 电子 ATP、 NADPH2 碳水化合物等 转变过程 原初反应 电子传递 光合磷酸化 碳同化 时间跨度 (秒 )10-15 10-9 10-10 10-4 100 101 101 102 反应部位 PS 、 PS 颗粒 类囊体膜 类囊体 叶绿体间质 是否需光 需光 不一定,但受光促进 不一定,但受光促进不同层次和时间上的光合作用不同层次和时间上的光合作用 原初反应 是指从光合色素分子被光激发,到引起第一个光化学反应为止的过程。它包括: 光物理 光能的吸收、传递 光化学 有电子得失 原初反应特点 1) 速度非常快,可在皮秒 (ps, 10 12s)与纳秒 (ns, 10 9s)内完成; 2) 与温度无关,可在 196(77K , 液氮温度 )或 271(2K , 液氦温度 )下进行; 3) 量子效率接近 1 由于速度快,散失的能量少,所以其量子效率接近 1 。反应中心色素反应中心色素 : 少数特殊状态的少数特殊状态的 chl a分子,它具有光化学活性,是光能的分子,它具有光化学活性,是光能的 “捕捕捉器捉器 ”、 “转换器转换器 ”。聚光色素(天线色素)聚光色素(天线色素) : 没有光化学没有光化学活性,只有收集光能的作用,包括大部活性,只有收集光能的作用,包括大部分分 chla 和和 全部全部 chlb、 胡萝卜素、叶黄素。胡萝卜素、叶黄素。概念一、光能的吸收与传递(一 ) 激 发态 的形成通常色素分子是处于能量的最低状态 基态 。 色素分子吸收了一个光子后,会引起原子结构内电子的重新排列。 其中一个低能的电子获得能量后就可克服原子核正电荷对其的吸引力而被推进到高能的 激发态 。 下式表示叶绿素吸收光子转变成了激发态。激发态具有比基态高的能级,能级的升高来自被吸收的光能。 Chl( 基态 ) +h 10 15s Chl*( 激发态 )图 8 叶绿素分子对光的吸收及能量的释放示意图 各能态之间因分子内振动和转动还表现出若干能级 。叶绿素分子受光激发后的能级变化叶绿素在可见光部分有二个吸收区: 红光区与蓝光区。如果叶绿素分子被蓝光激发,电子就跃迁到能量较高的第二单线态;如果被红光激发,电子则跃迁到能量较低的第一单线态。 处于 单线态 的电子,其自旋方向保持原有状态,即配对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反。如果电子在激发或退激过程中,其自旋方向发生了变化,使原配对的电子自旋方向相同,那么该电子就进入了能级较单线态低的 三线态。 图 8 叶绿素分子对光的吸收及能量的释放示意图 虚线表示吸收光子后所产生的电子跃迁或发光, 实线表示能量的释放, 半箭头表示电子自旋方向 (二 )激 发态 的命运1.放放 热热 激发态的叶绿素分子在能级降低时以热的形式释放能量,此过程又称 内转换 或 无辐射退激 。 2.发发 射射 荧荧 光与磷光光与磷光 激发态的叶绿素分子回至基态时,可以光子形式释放能量。 3.色素分子色素分子 间间 的能量的能量 传递传递 激发态的色素分子把激发能传递给处于基态的同种或异种分子而返回基态的过程称为色素分子间能量的传递。 4.光化学反光化学反 应应 激发态的色素分子把激发的电子传递给受体分子。激发态是不稳定的状态,经过一定时间后,就会发生能量的转变,转变的方式有以下几种:Chl* Chl+热 Chl* ChlT +热 ChlT Chl+热 这些都是无辐射退激。 另外吸收蓝光处于第二单线态的叶绿素分子,其具有的能量虽远大于第一单线态的叶绿素分子。但超过部分对光合作用是无用的,在极短的时间内叶绿素分子要从第二单线态降至第一单线态,多余的能量在降级过程中也是以热能释放。 由于叶绿素是以第一单线态参加光合作用的。所以一个蓝光光子所引起的光合作用与一个红光光子所引起的光合作用是相同的,在能量利用上蓝光没有红光高。1.放热激发态的叶绿素分子在能级降低时以热的形式释放能量, 此过程又称 内转换 或 无辐射退激 。如叶绿素分子从第一单线态降至基态或三线态,以及从三线态回至基态时的放热:2. 发 射 荧 光与磷光 激发态的叶绿素分子回至基态时,可以光子形式释放能量。 处在第一单线态的叶绿素分子回至基态时所发出的光称为 荧光。 而处在三线态的叶绿素分子回至基态时所发出的光称为磷光。 Chl* Chl h 荧光发射 (12) ChlT Chl h 磷光发射 (13) 磷光波长比荧光波长长,转换的时间也较长,而强度只有荧光的 1%,故需用仪器才能测量到。10-9s 10-2s 由于叶绿素分子吸收的光能有一部分消耗在分子内部的振动上,且荧光又总是从第一单线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辐射的,辐射出的光能必定低于吸收的光能,因此叶绿素的荧光的波长总要比被吸收的波长长些。 对提取的叶绿体色素浓溶液照光,在与入射光垂直的方向上可观察到呈暗红色的荧光。 离体色素溶液为什么易发荧光,这是因为溶液中缺少能量受体或电子受体的缘故。 在色素溶液中,如加入某种受体分子,能使荧光消失,这种受体分子就称为 荧光猝灭剂, 常用 Q表示,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中, Q即为电子受体。 色素发射荧光的能量与用于光合作用的能量是相互竞争的,这就是叶绿素荧光常常被认作光合作用无效指标的依据。 激发态的色素分子把激发能传递给处于基态的同种或异种分子而返回基态的过程称为 色素分子间能量的传递 。 Chl*1 Chl2 Chl1 Chl*2供体分子 受体分子3.色素分子色素分子 间间 的能量的能量 传传递递色素分子吸收的光能,若通过发热、发荧光与磷光等方式退激,能量就被浪费了。 在光合器里,聚光叶绿素分子在第一单线态的能量水平上,通过分子间的能量传递,把捕获的光能传到反应中心色素分子,以推动光化学反应的进行。 一般认为,色素分子间激发能不是靠分子间的碰撞传递的,也不是靠分子间电荷转移传递的,可能是通过 “ 激子传递 ”或 “ 共振传递 ” 方式传递的。激子传递激子传递 激子通常是指非金属晶体中由电子激发的量子,它能转移能量但不能转移电荷。 在由相同分子组成的聚光色素系统中,其中一个色素分子受光激发后,高能电子在返回原来轨道时也会发出激子,此激子能使相邻色素分子激发,即把激发能传递给了相邻色素分子,激发的电子可以相同的方式再发出激子,并被另一色素分子吸收, 这种在相同分子内依靠激子传递来转移能量的方式称为激子传递。共振传递共振传递 在色素系统中,一个色素分子吸收光能被激发后,其中高能电子的振动会引起附近另一个分子中某个电子的振动 (共振 ),当第二个分子电子振动被诱导起来,就发生了电子激发能量的传递,第一个分子中原来被激发的电子便停止振动,而第二个分子中被诱导的电子则变为激发态,第二个分子又能以同样的方式激发第三个、第四个分子。这种 依靠电子振动在分子间传递能量的方式就称为 “ 共振传递 ” 。共振传递示意图 在共振传递过程中,供体和受体分子可以是同种,也可以是异种分子。分子既无光的发射也无光的吸收,也无分子间的电子传递 。图 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运转的基本概念许多色素集中在一起作为天线色素,收集光能转运到反应中心。在反应中心化学反应通过从叶绿素色素到电子受体分子的电子转运过程存储一些能量, 电子供体再次还原叶绿素能量。 在集光色素中的传递是单纯的物理现象不涉及参与任何化学变化。通过上述色素分子间的能量传递,聚光色素吸收的光能会很快到达并激发反应中心色素分子,启动光化学反应。图 聚光系统到反应中心能量激发呈漏斗状( A) 光合色素距离反应中心越远,其激发态能就越高,这样就保证了能量向反应中心的传递。 ( B) 尽管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向环境中耗损散,但是在适当的条件下聚光色素复合体吸收的激发态能量都可以传送到反应中心。星号表示激态。 二、光化学反应(一 )反 应 中心与光化学反 应1.反 应 中心 原初反应的光化学反应是在光系统的反应中心进行的。反应中心是发生原初反应的最小单位,它是由 反应中心色素分子 、 原初电子受体 、 次级电子受体 与 供体 等 电子传递 体 ,以及维持这些电子传递体的微环境所必需的 蛋白质 等成分组成的。 反应中心 中的 原初电子受体 是指直接接收反应中心色素分子传来电子的电子传递体 反应中心色素分子 是光化学反应中最先向原初电子受体供给电子的,因此反应中心色素分子又称 原初电子供体 。光系统光系统 的反应中心的反应中心 配对叶绿素 去镁叶绿素 去镁叶绿素副叶绿素 副叶绿素 胡萝卜素 2.光化学反 应原初反应的光化学反应实际就是由光引起的反应中心色素分子与原初电子受体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可用下式表示光化学反应过程: PA h P*A P +A 基态反应中心 激发态反应中心 电荷分离的反应中心 原初电子供体,即反应中心色素 (P)吸收光能后成为激发态 (P*), 其中被激发的电子移交给原初电子受体 (A), 使其被还原带负电荷 (A-), 而原初电子供体则被氧化带正电荷 (P+)。 这样, 反应中心出现了电荷分离,到这里原初反应也就完成 了。 原初电子供体失去电子,有了 “ 空穴 ” ,成为 “ 陷阱” ,便可从次级电子供体那里争夺电子;而原初电子受体得到电子,使电位值升高,供电子的能力增强,可将电子传给次级电子受体。 供电子给 P+的还原剂 叫做次级电子供体 (D), 从 A 接收电子的氧化剂叫做 次级电子受体 (A1),那么电荷分离后反应中心的更新反应式可写为: D P+A A 1 D+ PA A 1 这一过程在光合作用中不断反复地进行,从而推动电子在电子传递体中传递。(二 )PS 和 PS 的光化学反 应高等植物的两个光系统有各自的反应中心。 PS 和 PS 反应中心中的原初电子供体很相似,都是由两个叶绿素 a分子组成的二聚体,分别用 P700、 P680来表示。 这里 P代表色素, 700、 680则代表 P氧化时其吸收光谱中变化最大的波长位置是近700nm或 680nm处 (图 9),也即用氧化态吸收光谱与还原态吸收光谱间的差值最大处的波长来作为反应中心色素的标志。图 9 菠菜反应中心色素吸收光谱的变化 照光下 PS(A) 、 PS(B) 反应中心色素氧化,其氧化态,与还原态的吸收光谱差值最大变化的波长所在位置分别是 700nm(A)和 682nm(B)。光合作用的两个光系统和电子传递方案吸收红光的光系统 ( PS ) 产生强氧化剂和弱还原剂。吸收远红光的光系统 ( PS) 产生弱氧化剂和强还原剂。 PS 产生的强氧化剂氧化水,同时, PS产生的强还原剂还原 NADP+。 PS 和和 PS 的光化学反的光化学反 应应 PS 的原初电子受体是叶绿素分子 (A0),PS 的原初电子受体是去镁叶绿素分子(Pheo), 它们的次级电子受体分别是铁硫中心和醌分子 (表 4-2)。 PS 的原初反应: P700A 0 h P700* 0 P700 A 0 (17) PS 的原初反应: P680Pheo h P680* Pheo P680+Pheo - (18) 在原初反应中,受光激发的反应中心色素分子发射出高能电子,完成了光 电转变,随后高能电子将沿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