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特有的政治制度_第1页
元朝特有的政治制度_第2页
元朝特有的政治制度_第3页
元朝特有的政治制度_第4页
元朝特有的政治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元朝特有的政治制度篇一: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 一、西周朝觐盟会制度:盟会制度是周王朝赖以控制和羁縻诸侯的一种制度安排,这种安排是从早期的部落会议的形式转化而来的。周人赋予了它非常繁复的仪式,并与诸侯的定期朝见联系在一起。定期朝见不仅是诸侯对王室臣服的一种象征,也是王室监视诸侯的一种方式,从而转化成王室对诸侯的内在掌控。周礼上记载的朝觐盟会分为六种: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 二、唐代宰相制度中的议事机构:政事堂(集体宰相制) 唐代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度,为了防止各机构之间的扯皮,实行了宰相集体议事制。三省长官和其他参与决策的官员集中到门下省开会,开会的地点称为政事堂。日常所有政务都集中讨论,将讨论的结果送交给皇帝裁决即可。政事堂成为一个高于三省的决策机构,三省长官实际上脱离了本部门,专一负责全国政务的处理。在唐朝宰相会议是全国政务的核心。 政事堂每日所议论的事情大体上分为 4 种,一是日常事务,即每天的例行公事。二是宰相所认定的军国大事。三是皇帝所认为的很重要的而有是被宰相们所遗漏的事务。四是某些官员通过某种渠道直接将奏折地道皇帝手上或者是某些下面的奏折上的意见,宰相们认为不需要处理而皇帝有别的意见的时候。 三、隋朝的制度创建。 1.恢复并健全三省六部制:恢复并健全了三省六部的中央机构,确立了中书省草诏、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的三权分立制衡机制。尚书省各部的分工也进一步明确和固定,形成了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民部和工部的六部行政部门,每部下辖四司。各部所辖的司,均跟本部事物相关,形成一个整体。 2.废除了所有的侨立州郡,将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两级:隋文帝罢天下诸郡,隋炀帝时改州为郡。隋朝时有州190 余。 3.开创科举制:隋炀帝大业三年下令十科举人;大业五年,十科减为四科,分科考试选拔士人的旨意越来越明显,保留“文才秀美” ,即进士科。进士科以考试策问为主,一般把隋炀帝创设进士科作为科举考试制度正式产生的标志。 4.完善了府兵制:建立健全了掌管与训练府兵的折冲府。隋朝推行军队国家化,府兵制彻底与均田制结合,军人不再有特殊军籍,完全归乡村的坊里管理,在中央一级设置十二卫分管兵府,使寓兵于民的府兵体制更加制度化。5.整顿长期以来混乱的律法:本着从轻的原则,删繁就简,制定开皇律 ,共有 12 卷。这部法律废除了车裂等酷刑,将死刑终审权收回中央,死囚须经大理寺复核才能执行。 6.重建礼制,清除北方少数民族统治的痕迹:隋朝实际上不过是南朝礼仪和北方礼仪的复合体。 四、唐代的考课制度 唐代已经进入官僚制的成熟时期,伴随着科举制的形成,官员的考核制度也日趋成型,为后世奠定了基础。 1、考课机构:隋唐官员考核机关是尚书省的吏部,由吏部尚书和侍郎亲自掌握,具体负责的单位是吏部的考功司。中央高级官员的考核,则由监察机关和皇帝亲自掌握。 2、考课标准: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德行标准,即所谓“四善” 。另一类是为官的业务标准,即所谓的“二十七最” 。对于具体官员来说,做到“一最”就是业务上的最高评价了。对于地方官,还有一些具体业绩考核指标。 3、考课方式:考核分为大考和小考,小考每年一次,大考三至四年进行一次。大考综合几年小考的情况,定出官员的等级。在具体操作上,先由被考者写出“自我鉴定” ,然后由部门负责考核的官员写出考状,由部门长官当众宣读,大家再进行评议。各部门的长官由上级长官考核,中央各部和州刺史则由吏部进行考核。考课结果,从“上上”到下下分为九等,依等级进行赏罚。五、宋朝 :学校制度中的三舍法。 王安石变法,对学校制度进行改革,太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推行“太学三舍考试法” ,简称“三舍法” 。 “三舍”包括外舍、内舍和上舍,初入学的在外舍,然后依次根据年头和考试成绩升级,进入内舍和上舍。 上舍生毕业成绩优等的可免试直接授官,中等的参加殿试,下等经吏部考试再经殿试也可授官。但是,外舍生升内舍,内舍升上舍则非常难,要经历学官每月和每季度开展的“私试”以及每年朝廷另派官员对学生进行的“公试” 。 这种学校体制,虽然后来有所变化,但基本趋势却确定下来。太学变成了科举的一个层次,学校彻底变成了选官制度的组成部分。 六、元朝的胥吏制度 隋唐以后,胥吏逐渐成为一个官与民之间的独特阶层。元朝的胥吏制度是元朝政治制度的重要构成。在元朝,政府机关官吏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官” ,第二等级是首领官,统辖吏员,而吏属于第三等级。吏员是各机关中具体办理各种公务的人员,吏是官员的主要来源。唐朝的胥吏身份低贱,但是元朝的胥吏的地位却得到了不断提高。元朝胥吏地位不断提高的原因在于: 1.民族原因:蒙古人入主中原,对汉族士大夫不信任,有意重用地位较低的吏,以便在长官指挥下行使统治机能。2.任官制度的原因:少数民族人士出任主官,有语言文字能力方面的限制,不熟悉衙门运作和各地风土人情,不得不更多地依靠吏以辅佐管理;另外大部分吏通过比较宽松的吏考制度,可以顺利进入官的行列。 评价:元朝的胥吏制度属于封建制度的范畴,是元朝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是元朝最高统治者对中国传统封建制度自觉不自觉的改造。元代胥吏制度以吏能为基本条件,以推选为吸收手段,以“月日”为出职标准,但是从其执行的实际情况来看则为一种失败的制度。 七、汉代的监察制度。 1.组织结构 (1)汉代的监察机构是御史台,御史大夫之下,御史台的实际负责人是御史中丞,御史中丞下辖两丞:侍御史组合,负责对中央各级官员特别是上朝时的礼仪监察。御史组合,负责对军队和地方的监察。 (2)全国行政区划分为 13 个监察区,分设 12 个刺史和 1 名司隶校尉负责地方的监察,郡以下的监察由郡守负责,具体执行监察职能的官员是督邮。 (3)西汉末年,设立三公官,御史大夫变成位高但无权的司空,御史中丞成为御史台长官,司隶校尉地位大大提高。 2.特征 (1)位卑而权重。虽然御史们官阶低,但手中有无所不在的监察职能。 (2)相对独立、直接对皇帝负责。 (3)御史可以采取他们认为合适的行动来监察,可以闻风弹奏,不必核实准确。 3.功能(1)维护王朝秩序的稳定运转。首先表现为对礼制的看护。其次,表现为对贪赃枉法官员的揭发弹劾。最后表现为参与司法和维护社会治安方面。 (2)保障官僚体系对王朝的效忠。 (3)作为王朝权力结构的制衡因素。 八、湘军建军的勇营制度 1.建军原则:将必亲选,兵必自募。 2.特点: (1)招募方式上的浓厚的乡土特色,构成一种典型的地缘和血缘关系。 (2)整个湘军每个单位以亲缘和地缘为纽带,以长官为中心,凝聚力很强,实际上是一种私兵体制。 (3)各级将领多由知识分子组成,书生带乡农。 (4)筹饷方式以自筹为主。 3.编制:营(基本编制单位) 、哨、队、夫役 4.评价 (1)在晚清战争历史上发挥了很大作用,晚清的内乱基本上都是湘淮军平定的。 (2)从本质上讲,还不是西式的军队。大部分将领对新式武器不甚热心;冗员明显;没有形成西式军事分类式编制,更没有形成军官团及其精神。 九、西汉时期:中朝官、外朝官的区分与中枢辅政机构的联系。 1.外朝官:外朝官是指在宫廷办公的官员,汉初绝大多数官员都属于外朝官。分为中央和地方两部分,中央又可以分为丞相三公体系、九卿与列卿体系。 (1)丞相三公体系:丞相负责行政事务,但实际上往往无所不管;御史大夫主观监察,但与丞相一同开府,实际上权利也很大;太尉负责军事。此外,三公还负责调和阴阳。自汉武帝以来,皇帝逐渐赋予尚书台更多的权力,西汉末年,以尚书台为核心的中朝官已经架空了三公,汉成帝时,三公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荣誉性的虚衔。 (2)九卿和列卿体系:九卿和列卿名义上归丞相管辖,实际在多数情境下独立行使职权,官职的设置大多是围绕皇家事务安排的,主要负责皇家的私事。 2.中朝官:中朝官是指在宫中办公和皇帝身边的官员,既存在于尚书台,也包括一些外朝官而加上皇帝侍从头衔,作为皇帝亲信的一些官员。 (1)皇帝的亲卫武将:中朝官地位最尊者,包括大将军、重号将军和杂号将军。大将军是皇朝的最高军事长官,同时又是有别于外朝太尉的皇帝亲卫侍从。汉 武帝之后,皇帝的亲卫武将往往是其亲戚,为外戚专权提供了制度上的可能性。 (2)尚书台:汉武帝开始,皇帝为加强自己的权力,有意识扩大尚书的机构,扩张其权限,尚书陆续获得了拆阅、事先审阅和下发奏章、起草诏书的权力,进而不断侵蚀丞相和御史大夫的职掌,但尚书台的这些“权限”还属于给皇帝 做“秘书”而派生出来的,在皇帝比较明白的时候,尚书台还难以专权和舞弊。 (3)皇帝的侍从:侍从在皇帝周围,最主要的职能是帮忙办事、拾遗补阙,同时免不了给皇帝提意见,防止皇帝决策出错,或在出错后做点补救。 十、官员选拔制度: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度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公元 220 年由魏文帝时的吏部尚书陈群创议。其具体做法是: 1、设置中正:由司徒选择“贤有识鉴”的朝官担任郡国的中正官,郡置小中正官,州置大中正官。 2、品第人物:中正官负责品评和他同籍的士人,对 “家世”也称“品” ,以及其才德即“状”进行评定,等第从上上至下下分为九等。3、按品授官:最后吏部根据中正官对士人的品第,授予士人官职。通常官位的尊卑与品第高低必须相符,要升官必须升品,而降品即等于免官。 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但由于魏晋之际,门阀世族势力强大,士族大官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品第士人的标准 也逐渐舍弃才德,专讲门第。到了隋代,随着门阀制度的衰落,此制终被废除。 十一、宋朝中枢辅政机构枢密院的设立及作用 1、设立:宋代继承了枢密院体制,但由文官负责。枢密使和副使位列宰辅,与宰相一起参与军政大事的处理。枢密院内部实行“枢密院三衙”统兵体制,三衙长官由武将担任。三衙握有重兵但无发兵之权,枢密院有兴兵之权,手中却无兵,二者相互牵制,从而将兵权集中到皇帝手中。2、作用:宋代枢密院的设立遵循“以文驭武”的方针,一方面分割了宰相军权,另一方面防止了武将跋扈。枢密院内部实行“枢密院三衙”统兵制,实现了发兵权与统兵权的分离,兵与将的分离,解除武将对皇权的威胁。彻底完成了兵权从兵部的分离过程,这是封建专制中央行政体制发展的必然结果。 十二、元朝忽里台制度:蒙古、元朝的重要制度。蒙古部落时期,凡选举部落长、决策征伐、举行大型宗教仪式等,部落首领必须召开规模较大的议事会进行商讨。这种形式的会议,被称为忽里台。蒙古建国后,大汗即位,形式上都需要经过忽里台推选。元朝建立后,忽里台制度作为皇室贵族的一种特权继续存在,新皇帝即位前,仍按例召开忽里台获得确认,会上宣读祖训大法,颁发赏赐。元朝重大政务,尤其与诸王利益有关的,均须召开忽里台共同商定。它实际上是蒙古贵族在“共享”这一传统观念支配下,干预朝政的重要手段之一。 十三、清朝:八旗制度(社会管理、军事、生活三位一体) 八旗制度为努尔哈赤首创,皇太极又增编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八旗制度是清朝时期特有的一种以满人为主的军事社会组织,起源于女真人的牛录制。它以军事化的方式将满洲社会的军政、生产、司法、宗族融合在这一制度的管理之下。八旗是满族社会特有的制度,以兵民结合、军政结合、耕战结合为特点。在平时,人们从事耕作、狩猎等活动,在战时则应征为兵。八旗制度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凡是隶属于八旗者皆为士兵。八旗的组织具有军事、行政和生产等方面职能,有一套完整的制度。 十四、秦汉时期地方行政体制的特点。 1.两汉地方行政基本上是郡国并行制,以郡县制为主。既保证了总体上的中央集权,又保留了不同程度的封建割据,由此导致中央集权与封建割据的矛盾。 2.行政、司法、军事与财政的合一是秦汉地方行政体制的最大特点。 3.秦汉地方行政机构的运行主要靠行政法规和由朝廷不断发布的诏、令、制、敕等的指导。 十五、隋唐时期司法制度的原则 隋唐是中国司法制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法律律条开始脱离原始轨迹,趋于人性,司法审理制度也趋于制度化和程序化,成为后世的模版。隋唐时期的司法原则包括: 1.五刑:即五种刑罚方式,包括笞、杖、徙、流、死。2.十恶:十种重大的犯罪行为,包括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十恶具有强烈的伦理色彩,其核心是强调反对违反忠孝道德和破坏伦理秩序行为的惩罚。3.八议:指八种对可以减轻刑罚人的特别关注,包括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八议的精神,就是从皇帝的角度出发,亲贵可以减免刑罚。八议的范围却并不严格,除了“亲”有特指之外,其他七项,具有非常大的弹性,这就给皇帝和权贵操纵枉纵罪犯留下了余地。 十六、唐代的监察体系。 唐朝在原来负责监察中央和地方官的两套机构上,又设置了一个总领协调机构,形成了三套班底。 1.监察机构:御史台 (1)长官:御史大夫 (2)副官:御史中丞 (3)御史台下设三院:台院:设侍御史,监察和纠弹中央官员,并参与疑难案件的审理。殿院:设殿中侍御史,负责对百官在宫内违法或失礼行为进行监察。察院:设监察御史,主要监察地方官,也监察中央六部官员。此外,在不常驻的东都洛阳,留一个御史中丞和侍御史,留守机构称留台。 2.中央监察体制:尚书丞负责监察百官,弹纠不称职的御史;设谏议官员,分隶中书、门下二省,职责是规谏皇帝,指正时政得失。 3.地方监察体制:定期派出观风俗史、巡察使、按察使、采访使等官员,与监察御史一道,担负巡查地方的职责。后来,各使大多演变成实体性的地方官,于是,朝廷利用盐铁转运使来承担监察任务。 4.评价:唐朝中前期政治比较开明,监察体系的作用发挥得比较好,御史和谏官恪尽职守,皇帝和百官的行为都有所收敛。到了晚期,监察系统的作用大打折扣,御史自身贪渎,玩忽职守,谏议无人听从,整个官僚及其趋于锈蚀。 十七、蒙古人的地方管理体制:投下分封制度(与西周分封制区别、扩充动力) 1.投下分封制度:从大蒙古国到元朝,曾经数次以大批人口、徒弟分赐给贵族、功臣,从而形成了投下制度。投下,意为分地、采邑,又引申为拥有分地、采邑的诸王贵族。投下是由分封而形成的,受封者是投下的主人,而分封的对象一般是大汗或者皇帝的宗亲、蒙古贵族、功臣以及皇后、公主、驸马。投下分封制度的存在意味着一个个大小封建领主的存在,投下控制的人口数目既是权力大小的象征又是财富多少的标志。 元朝投下分封制度一直处于扩张的状态,常与中央政府的利益发生冲突。在投下主与中央政府争夺中,中央政府总是处于失败的地位。因而缺乏土地与户口的中央政府加大对控制人口的搜刮,结果却造成更多的人投向投下主。如此恶性循环使得元朝政府实力下降。 2.投下主扩充的动力:第一,皇帝的产生不是依赖汉制的继承制度,而必须靠贵族的推举拥戴,所以皇帝不敢对投下主有严厉的约束。第二,蒙古人有分割家产的习惯,上一代的财产分割以后,下一代的投下主封地与封户都减少了,必须有所补充。第三,原来处在苦寒草原的蒙古人到了繁华的汉地,生活腐化特别快,人也变得格外贪婪,所以往往具有挡不住地扩充财产的倾向。 3.与西周分封比较:西周分封的内核是宗法制,而且贵族有相应的文化修养,配套相应的礼仪制度。元朝的分封没有西周分封制的文化色彩,反而带有强烈的军事意味。每个领主存在的意义主要是为大汗提供兵员。 篇二: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文明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文明 主讲:黄冈中学教师 周华 一、复习策略 (一)考纲解读 1、了解最高首领传位制度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了解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发展和影响,认识其发展的一般过程:春秋战国萌发秦朝建立两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加强明清强化,得出规律性的结论。 3、归纳从秦汉到明清中央和地方政治体制演变的基本史实,重点掌握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和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等制度,从中掌握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4、了解古代用人方式与选官制度的发展过程,认识不同历史时期用人标准的不同,学会分析科举制度在隋唐和宋元明清发挥的不同作用。 (二)策略设计 中国古代政治史是中考命题的重点板块,包含社会演进与王朝更替、国家分裂与时代统一、改革变法、治乱兴衰以及制度嬗变。其中政治制度是政治载体与规则,以国家政权的结构关系及运作方式为核心,由各种具体条件所决定,同国家与社会性质相适应,主要涵有传位制度、行政制度、选官制度、监察制度等制度以及作为封建社会支柱的专制集权这一基本政治制度。 本专题是中考重点命题区域之一。近年来曾经考过的重要知识点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两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唐朝的政治制度,北宋中央集权的强化,元朝的政治制度,明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在复习过程中注意归纳整合为若干子专题,理顺线索,突出主干,强化落实。如:最高首领传位制度、专制主义集权制度、中央地方行政制度、古代国家选官制度、古代国家监察制度等,提高再认再现、综合归纳以及对比分析历史事物的思维能力,形成改革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以及闭关国衰、开放国兴的思想认识。同时要注意从文明史的角度对一些重要政治制度的利弊得失进行总结和概括。对于政治制度的创新和建设,要从构建和谐社会角度去考虑。 (三)复习要点阐述 1、最高首领传位制度 (1)禅让制:盛行于尧舜禹时期,终没于夏朝启王位世袭时代,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是我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2)王位世袭制:夏朝启时期确立,后沿袭近四千年之久,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的标志,是社会生产力与私有制发展及阶级对立的结果,特点在于最高首领的传承由民主选举走向世袭, “家天下”战胜“公天下” ,成为我国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一个重要的政治特征和政治制度,它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当时进步的历史现象。2、专制主义集权制度 (1)含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包含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两层含义。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中央集权是指在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 (2)进程: 战国萌芽: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商鞅变法造就了官僚制、县制等一系列新的制度,对以后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朝建立:确立了皇权的至高无上,郡县制在全国范围推广,专制集权制度建立。秦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 西汉巩固:继承秦制而又有损益,削弱地方王国政治势力,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中央集权巩固。 隋唐完善:确立三省六部制,提高政府部门行政效能;实行科举制,扩大地主阶级政权的基础,中央集权制度完善。 宋元加强:宋朝用“杯酒释兵权”的办法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权力。分化事权、重文轻武、强干弱枝;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明清强化: 明:废丞相,权分六部由皇帝直接控制;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直接对皇帝负责;设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特务组织;采取八股取士;削藩, 大兴文字狱,君主专制全面强化。 清:设军机处由皇帝亲信大臣组成,军国大事由皇帝裁决。设立军机处,既减少了皇帝处理国家政务的环节,又提高了皇帝处理政务的效率和保密性,大兴文字狱,封建专制主义空前加强。 1912 年结束: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两大矛盾: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通过不断调整、改革中央行政结构,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明太祖废丞相,使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基本上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进一步强化 了君主专制集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通过不断调整、改革地方行政结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基本上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条件,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缓和,在元明清三朝,再没有出现过国家大分裂。 (4)特点:皇权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皇帝从决策到行使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并不得世袭;皇权借助于神权而宣扬“君权神授”等理论;文化专制是政治专制的副产品;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和统一伴随着集权制度发展的始终;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明清时期登峰造极且走向反动。 (5)评价: 从积极方面来看,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组织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从消极方面来看,君权专制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在思想方面独尊一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出现了万马齐喑的可悲局面;在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其危害尤为严重。 总而言之,从历史发展来看,唐朝以前以积极作用为主,使得中国长期以来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明清时期则以消极作用为主,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阻碍科学文化的发展,反映封建制度走向衰落。评价这一历史现象时,应该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譬如,即使是明清时期,专制集权制度在组织大规模的工程建设、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反击外来侵略方面仍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3、中央、地方行政制度 (1)分封制:分封制是始于西周瓦解于春秋而在战国被郡县制所取代、与当时较低经济水平及不平衡政治状况相适应的地方行政制度,其特点在于: 分封目的是巩固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国家政权。 分封对象主要有王室子弟、功臣和先代贵族。 诸侯在封国享有世袭统治权也承担周天子所规定的义务。 诸侯按爵位高低具有严格等级和享有不同特权。 是支撑奴隶社会的政治支柱,封藩建卫,有利于巩固初期统治和拓展疆域版图, 但易形成尾大不掉而致诸侯群起的局面,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的历史原因。(2)三公九卿制:始于秦,发展于汉的中央行政制度。目的在于加强中央集权,其特点是确立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公” )与分掌国家朝廷各项行政事务 的“九卿”职权分开,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起步的标志,对以后历代王朝的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封国制与郡县制: 封国制是汉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其特点在于实行分封与郡县双轨并行制,分王国和侯国两级,侯国相当于县,直属朝廷,是王国问题的直接成因,是中国历史上分封制同郡县制的一次争锋。 郡县制是产生于战国,推行于秦朝,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而在分封制瓦解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地方行政制度。战国最初设立县制,商鞅变法“废分封、行郡县” ,秦朝推行郡县制。其特点在于郡守和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免,目的是为加强中央集权,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郡县制有利于地方管理和民族团结,对后世影响极大。 (4)三省六部制:隋文帝所创,在唐朝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的中央行政制度。其特点在于分散丞相及中央机构权力,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表明我国古代封建国家官僚制度趋于成熟,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的表现,保障了封建统治秩序。 (5)行省制:元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京师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作为地方行政机构。其特点在于行省长官由中央直接委派官员担任,目的是有效管辖空前辽阔的疆域,成为明清以后地方行政区划的典范。行省制是古代郡县制的发展,是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成功尝试,同时又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对后世影响深远。 (6)三司六部制:明太祖实行的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其特点在于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设立承宣布政、提刑按察与都指挥三司,三司分管地方行政、司法和军政而相互牵制,表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7)编户制:西汉赋役制度,也是一种地方行政制度。 (8)保甲制:北宋中期兵民一体的军事制度,也是一种地方行政制度。 (9)八旗制:建州女真军政合一的军事制度,也是一种地方行政制度。 (10)土司制与流官制:明清管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地方行政制度。明朝最初设立宣慰司、土知府等各级政府机关,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明永乐年间平定西南两个宣慰司叛乱后在少数地区改由朝廷派遣流官直接统治。清康熙平息三藩之乱后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 ,雍正年间广泛实行流官制。土司制发展到流官制,有助于加强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改变当地落后闭塞和割据纷争状态, 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4、古代国家选官制度 (1)察举制:汉朝建立和发展的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包括察举、征召等内容,开始注重才能品德,后期偏于门第族望。它是一种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之一,是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需要的产物。 (2)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实行的按门第家世选拔与录用官吏的制度。曹丕创建,分人才为九等,由中央有名望的官员负责中正考评,初创时家世才能并重,西晋后主要看重门第家世。它是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产物,后转化成世家大族培植私家势力而维护其政治特权的工具,是汉魏门阀产生与两晋士族制度得以巩固和发展的历史根源。 (3)科举制: 科举制创立于隋朝,废除于清末(1905 年) ,历经1300 多年,作为一种以考试入仕为官的选官制度,在明清之前积极作用占主导地位,至明清时期消极作用占主导地位。演变历程: 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而采用分科考试办法选拔官吏,到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贞观时增加进士和明经两科;唐代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考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并实行“自荐求官”制;唐开元时确立高官主持考试定制,提高科举考试地位,并设集贤书院,科举制度得到继承与完善。北宋明确殿试定制,严格科举考试程序,减少考试科目,实行糊名方法,增加录取名额;王安石变法中废除明经诸科,重视经义、时务、律令和断案,整顿太学,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 ,科举制走向反面。 评价: 科举制是门阀衰落和庶族兴起的产物,是封建荐才选官制度的重大进步,它有利于人才辈出和政局稳定,是加强专制统治的重要工具;但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也不利于知识创新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导致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5、古代国家监察制度 (1)御史大夫制:我国封建国家监察制度的初萌。御史大夫为秦朝所设“三公”之一,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2)刺史制:两汉时代较为盛行的封建国家监察制度。汉武帝后期,将全国划分为十三州作为监察区,每州设刺史一名,代表中央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东汉时期,篇三:第 3 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校 实验高中 学科 历史编写人 刘金伟审稿人- 第 3 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编写依据,是课程标准中相关的学习要点。相关学习要点的表述为:“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汉至元,时间跨度大,内容繁多,平铺直述,线索难以清晰,特点不易突出。基于这种考虑,课文子目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考虑,紧密联系上一课学习要点的内容:“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承上启下地设置了“中央集权的发展” “君主专制的演进”两个子目。讲清楚这两个子目,学生既复习了始皇帝来历的旧知识,又了解了更多的关于皇帝制度在汉元期间的沿革变化以及君主专制一步一步演进的大致脉络;既能重温有关郡县制建立初期的史实,又能熟悉从汉至元郡县制度曲折发展的历程,进而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在汉元间的发展状况,分析中央集权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利与弊。讲清这两目,就能掌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最主要内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汉的三公、汉的“中朝” 、汉的“外朝” 、汉的郡县制、汉的刺史制度、隋唐的地方行政制度、隋唐的三省六部、宋的“二府” 、宋的地方行政制度、元朝加强皇权的制度、元的行省制度。 2、能力目标: 通过对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汉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 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图表法加强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形成本课的知识框架与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 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政权,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作出过自己的贡献。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 四、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在基础知识方面,尽管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学过本课的部分内容,但绝大多数学生历史知识的储备比较少,或者没有系统性。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的联系、比较能力较差,本课内容牵涉面广,与其他许多方面的知识有交叉,有些理论性的知识,学生理解有困难,需要教师深入浅出地讲解,要围绕所给内容,提供一些有趣味性的资料,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探究活动,活跃课堂,启发思维,争取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