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制度的由来_第1页
企业制度的由来_第2页
企业制度的由来_第3页
企业制度的由来_第4页
企业制度的由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制度的由来篇一:公司的起源一、公司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现代公司有着深刻的历史烙印,其产生和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公司自身发展的历史特点,可以把公司的发展大致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原始公司、近代公司和现代公司。 1 原始公司的产生 研究公司的起源,不是要在历史上寻找现代意义上的公司,而是探寻公司最早的历史渊源,一般认为,公司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但是,实际上公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更远的年代。大量史实表明,公司萌芽于古罗马。古罗马是靠战争发迹的,战争使罗马疆域扩大,也使商人大发其财。但是战争以及维持辽阔疆域却耗资巨大,于是,政府与商人相互勾结,签订合同。某些大商人联合起来为政府解决部分财政问题,政府则允许他们组成一定的商人组织,承包某些过去由政府控制的贸易、工程,甚至收税职能。例如,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帝国时期,出现了类似股份公司那样的组织。 但是,最初出现的那种类似公司的团体在欧洲长达几百年的时期里并未得以延续,因为随着日尔曼人的入侵和罗马帝国的灭亡,商业衰落,城市废弃,破坏了公司赖以存在的基础。直至 10 世纪以后,贸易才同城市一齐重现繁荣。中世纪初期,在城市和贸易发展的刺激下,公司这一组织形式重新萌生起来。城市发展了,城邦政府的军事开支和行政费用均需大量资金的支持。于是,商人们便以替政府筹款为条件取得成立公司的特许权,获取厚利。 如果说罗马帝国时期出现的公司组织或类似于公司的组织是公司史的源头的话,那么,到了欧洲中世纪,公司组织或类似于公司的组织就已经成为涓涓细流了。 2近代公司的产生 近代公司存在于 15 世纪末到 19 世纪下半叶,也就是封建制度逐步解体,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期。15 世纪末,随着新航线的开通和美洲大陆的发现,地中海沿岸国家的商业贸易空前繁荣,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英法等国先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生长,各国相继进入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继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又进行了“产业革命” ,机器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提供了政治保障和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促使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式迅速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 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哥伦布开辟了新航线,将整个世界连接起来,葡萄牙和西班牙通过海洋进行殖民掠夺征服了世界;17 世纪的荷兰通过海运贸易成为世界霸主;英国率先掀起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世界潮流,成为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统治了 18、19 两个世纪;19 世纪末 20世纪初,美国、德国、俄罗斯和日本迅速崛起。特别是美国这个新兴国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以重大科技发明为基础独占鳌头,迅速赶超欧洲强国,在 1894 年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达迦马开辟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麦哲伦环球航行 )3.现代公司的产生 现代公司始于 19 世纪末,也就是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到垄断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有两个因素强烈刺激了欧美各国在公司规模和数量上的急剧发展。 科学技术新发现和新发明在工业上的广泛发展。在动力工业方面,这个时期出现了比蒸汽机更节约、更有效率的内燃机;在冶金工业方面,由于新的炼钢法的推广,使世界钢产量迅猛增加;内燃机的发明和钢铁工业的发展又直接推进了机械制造、轮船和铁路运输的发展。更具划时代意义的是电磁学的研究使发电机、无线电、电灯、电话相继问世,并为工业电气化提供了可能。人造染料、人造肥料和炸药的发明为化学工业奠定了基础。于是,新兴工业部门如电力、石油、汽车、化学等部门开始崛起,矿业、钢铁、运输等重工业部门日益居于统治地位。重工业的发展要求企业具有较大规模,个别资本一般难以胜任。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满足上述发展要求的就是利用和发展已经出现的股份公司组织。公司组织以其筹资和联合的优势,在资本集中和加速垄断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杠杆作用,与此同时,公司自身也获得了迅猛发展。 市场竞争空前激烈。正如列宁指出的:“19 世纪 60年代和 70 年代,是自由竞争达到顶点的最高阶段。 ”企业为在竞争中取胜,也纷纷采取股份公司形式,以扩大其规模和实力。特别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的五次经济危机,激发了竞争,带来了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空前猛烈、规模巨大的企业兼并与合并浪潮,使工业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式,作为实现生产和资本集中的有力工具,在这一历史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随着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进入垄断阶段,以股份公司、特别是大公司之间的各种联合为特征的垄断组织,如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等大量出现,迅速遍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各主要工业部门,控制了国民经济命脉,同时跨国公司大量出现。基于上述原因,股份公司得到了普遍发展,不仅数量激增,而且公司分布范围也大大扩展,规模日益扩大。 二、 公司产生的条件和环境 公司从它的萌芽到其雏形的出现,经历了 1000 多年的时间。同时,公司最初产生于英国、荷兰、意大利等这样一些国家,而不是亚洲、非洲国家,这也不是偶然的。公司的产生有其独特的条件和环境。就公司产生的经济条件来说,公司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产物。生产的社会化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以后集中体现于贸易的广泛发展和信用制度的出现。贸易的发展使生产的活动领域不仅突破了地区性束缚,而且日益冲破了国界和洲际的限制,信用制度为生产规模尽可能扩大提供了可能。从文化背景看,欧洲的基督教文化传统在经过革新之后,包含了强烈的商品经济意识。 1 贸易的巨大发展是公司产生的前提 由于历史的、地理的、政治的原因,西欧一些国家的商品经济发展较早。古代欧洲的生产技术远不能与同时代的中国相比,但其商品贸易却相当繁荣。古罗马在发展贸易方 面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它三面环海,航运方便,又位于东西方交界地带,宜于发展世界性贸易。古罗马人崇尚武力,夺得广阔疆土,使版图一再扩展,从首都到所属各省“条条大路通罗马” ,商货的陆路交通也很便捷。加之古罗马一向采取自由贸易政策,又有“民法”和“万民法”来调节民间经济关系,大大促进了贸易发展。因此,至 1314 世纪,欧洲已形成南北两大商业区。尤其是1416 世纪航海业探险的成功和地理的大发现,使欧洲贸易的发展达到空前未有的广度和深度。13 世纪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中国的游记发表后,在欧洲广为传播,强烈唤起商人、航海家对东方财富的渴望,仿佛中国、印度遍地都是黄金,这种对财富的贪婪驱使他们冒险航行。15 世纪初,葡萄牙人已开通至非洲的航路,继而又发现由非洲至印度的航路。1492 年,西班牙人哥伦布朝另一方向探航,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新大陆的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的贸易范围空前扩大,贸易额巨增。贸易规模的扩大,特别是海外贸易的发展,需要大量投资;贸易的发展要求交通运输业相应发展,后者的发展同样需要大量投资。要解决大规模贸易和交通运输业对巨额资金的需要,个别商人是无能为力的,只有向社会筹集资金,公司恰恰可以担负这一职能。同时贸易的发展,造就了大批大大小小的商人和货币持有者,这又为社会集资提供了可能。再者,贸易越发达,越能刺激人们以赚钱为目的,甚至采取投机手段进行投资的动机。所以,公司的产生无论如何离不开贸易的巨大发展。 2 信用制度的出现为公司的创立提供了条件 公司的产生是与信用制度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信用制度对公司的产生所给予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信用集中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利息作为刺激物,可以把闲散的社会资金集中起来,同时,又以利息为条件把资本贷给经营者,这种集中资本方式和把资本所有权同使用权相分离的功能,对于公司形式的发现具有很大的启示性。其次,鉴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专业性和信用性,公司股票、债券的发行和流通通常要借助这样的机构,并且银行也常常是股票和债券的主要购买者或承销商、投机商。从这一点上说,银行提供的信用保证,是发行股票和债券的现代企业的最大信用保证人。最后,许多股份公司的设立,一开始就是以股份银行的形式出现的。所以,离开了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离开了信用集中的银行,资本主义私人企业就难于变为现代社会的企业。 3 商品经济意识为公司的产生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 公司的产生除了贸易的发展和信用制度这样一些基本条件外,还同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商品经济意识相联系。古代西欧同中国相比,在社会商品经济意识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别。西欧各国在古代尽管实行奴隶制和封建制,但仍能对民间工商业采取比较宽松和自由的政策,这一点同中国古代历届王朝大都实行压抑工商业的政策形成鲜明对照。古代西欧各国敢于放手让商界筹资,或接受商界贷款以支援政府财政,同时给其一定的经营特许权。而我国古代通常实行直接的苛捐杂税,来应付战争或巨大工程的需要;某些商品不准民营,如盐铁经营权由国家垄断;某些与通商有关的探险活动也都是官派,如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等等。当然,古代西欧也有过鄙视商业的意识,但不如中国那样根深蒂固,而且,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中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重商主义”终于成为一种思想体系,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欧洲的基督教文化与我国儒家文化截然不同。儒家提倡大一统思想,以及君臣父子有序、男女授受不亲的严格的等级制观念;而基督教则主张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平等观念。这种平等观念同商品经济中等价交换、公平竞争的原则完全一致。16 世纪席卷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更加使商品经济意识获得伦理道德的依据。所以,没有这种文化大背景,以营利为目的而又将投资风险分散化的公司形式是绝不可能在欧洲创造出来的,即使创造出来也很难被欧洲社会所接受。 三、公司产生和发展的产业顺序给予我们哪些启示? 公司的发展史表明,公司并非一开始就在所有产业部门全面展开的。从公司的发展进程看,它在部门和产业的扩展有个客观的历史顺序,即公司最初起源于海上贸易(16 世纪以前) ,接着扩展至交通运输业和金融业(1718世纪) ,最后,公司大量地、普遍地出现在制造业部门(19世纪下半叶之后) 。股份公司发展的这种顺序表明,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的经济起飞往往是从第三产业,即贸易(特别是对外贸易)和金融业的发展开始。百业兴办,投资为先。外贸和金融是解决资金积累的两大工具,经济起飞从这里开始是合乎经济发展规律的。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晚于贸易的发展,又先于制造业的发展,因为制造业的产品及其所需生产要素广泛而大量的流通,依赖于交通运输业的先行发展。股份公司发展的这种顺序性还表明,证券市场是资源合理配置的一种有力机制,它能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自动地、有条不紊地把社会上的有限资源按照先后顺序和一定比例分配到各个产业部门。 篇二:企业文化的起源1、企业文化的起源 20 世纪 70 年代中后期,世界经济史上最震撼人心的事情莫过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日本作为二战的战败国,在一片废墟上重建自己的国家。战后 30 年,日本经济总量增长了 55 倍,日本的汽车、电器、钢铁产业异军突起,风靡世界。 这股突如其来且异常强劲的“日本冲击波”迅速影响着全球几乎所有的市场,改变了世界经济的大格局。日本经济崛起的秘密何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企业界和管理学界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之中。 各国众多致力于企业经营管理研究的学者在考察研究了日本企业的许多成功经验后一致认为:仅注重“硬”的方面,强调理性管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既注重“硬”的方面管理、更注重“软”的方面的管理时代已经来临。这“软”的方面,便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学,作为工商管理和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课程,是一门管理学科,是管理理论的重要。 2、优秀文化的重要性组成部分 文化优劣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判断一个企业文化优劣的主要标准是看企业文化能否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凡是有利于企业竞争能力提高的文化就是先进的文化,否则就是落后文化。 一个优秀的企业必有蕴藏于内的优秀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成长的根本原因。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生生不息。 3、企业文化的功能 美国知名管理行为和领导权威约翰.科特教授与其研究小组,用了 11 年时间,对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力进行研究,结果证明:凡是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公司,其经营业绩远远胜于那些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公司。 企业管理从“经验管理(人治) ”到“科学管理(法治) ”到 “文化管理(文治) ”的演进过程说明,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基石和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 4、不同的企业文化举例 (1) “象文化” 尊重、友好 人本型 象文化企业的工作环境是友好的,领导者的形象犹如一位导师,企业的管理重心在于强调“以人为本” ,企业的成功则意味着人力资源获得了充分重视和开发。 对这类企业文化的代表提供了 10 家企业,它们是万科、青啤、长虹、海信、远东、雅戈尔、红塔、格兰仕、三九和波司登。 (2) “狼文化” 强者、冒险 活力型 狼群中有着强烈的危机感,它们生性敏捷而具备攻击性,重视团队作战并能持之以恒。狼性精神,是一种强者精神。 在狼文化特征的企业里,充满活力,有着富于创造性的工作环境;领导者往往以革新者和敢于冒险的形象出现;企业最为看重的是在行业的领先位置;而企业的成功就在于能获取独特的产品和服务。华为、格力、娃哈哈、李宁、比亚迪、复星、吉利,都是中国企业狼文化的典型代表。 (3) “鹰文化” 目标、绩效市场型 具有鹰文化的企业氛围是结果导向型的组织,领导以推动者和出奇制胜的竞争者形象出现,企业靠强调胜出来凝聚员工,企业的成功也就意味着高市场份额和拥有市场领先地位。 这类公司以联想、国美、伊利、TCL、平安、光明、春兰、喜之郎、小天鹅、雨润、思念等公司为代表。(4) “羚羊文化” 温和、敏捷稳健型 羚羊的品性是在温和中见敏捷,能快速反应但绝不失稳健。代表性企业有如海尔、中兴、苏 宁、美的、汇源、燕啤等企业。由于以追求稳健发展为最大特征,因此这类企业的工作环境规范;企业靠规则凝聚员工;企业强调运营的有效性加稳定性;企业的成功是凭借可靠的服务、良好的运行和低成本。为什么会出现这四种文化呢?我们认为,是核心价值观的不同造就了文化的不同。 6、企业文化的认识误区 (1)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功能是“政治导向” ,而企业文化偏重于体现企业的风貌,是一种高层次的管理艺术,其目的在于引导企业员工形成一种共同价值取向,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 因此,我们的一些企业光靠请一两个党支部书记、指导员,成立党支部、团支部,这并不是企业文化的全部。 (2)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文娱体育活动 此观点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其根源在于许多企业管理者在他们的讲话中或经验介绍材料里谈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时就列举一系列文体活动的内容。 而在实际工作中又把举办几场球类比赛或放几场电影、搞几次文艺演出,组织什么运动队、宣传队等一律称为企业文化建设,于是,上行下效,以讹传讹,导致许多员工说起企业文化就是文体活动。 (3)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墙贴标语口号 许多企业到处都悬挂或张贴诸如“团结” 、 “拼搏” 、“进取” 、 “奉献” 、 “效率就是生命,顾客就是上帝!”之类的标语口号,这些口号看起来颜色鲜艳、赏心悦目,念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因而大家都认为,这就是企业文化。 而许多企业的实践证明,形成真正的企业文化远非提出几个口号那样简单和容易。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企业文化从被员工认可、接受到真心实意自觉实行的过程,是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认识深化过程。 (4)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标志 把企业文化等同于 CIS 设计。CIS 仅是企业文化的外显部分。CIS 的作用在于,让公众通过该系统辨别企业身份,使之脱颖而出。 它所侧重的是企业信息的传播与企业形象的塑造,并不是企业文化的全部。企业文化建设更重要的是核心理念层的建设,它引导着员工的行为和规范,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所以,我们一些企业在重金聘请专家进行包装的同时,还不能忘了包装的东西如何融入自身企业,让全体职工自觉接受并付之行动。 (5)认为老板文化就是企业文化 在许多中小型企业,老板的思想和文化对企业文化有很大的影响,甚至企业文化被老板的文化所代替。可以肯定的是,老板文化不等于企业文化。 但老板都想将自己的个人文化转变成企业文化,所以企业文化也必然凝聚了老板的文化精髓。在企业初创时,老板文化在企业文化的形成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随着企业的发展,老板文化的作用逐渐减小,并逐步走向民主与开放。企业所有员工共同参与讨论并提炼企业文化,使得企业员工的价值观趋于一致,所以这时的企业文化更多的融入了集体的智慧。 企业文化体系 企业文化常常要通过规章制度和物质形态表现出来,不同的企业文化有不同的企业管理制度,表现出不同的物质形态,相应地也创造出不同的物质财富。 这就是企业文化的三层次结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是基础,是核心,是企业文化的内容实质,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是在精神文化基础上表现出来或形成的形式和结果。 1、精神层文化(核心层)精神层文化主要是指企业的领导和员工共同信守的基本理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它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形成企业文化的物质层和制度层的基础和原因。 精神层文化也称为理念层文化,它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指导思想,是企业价值观的集中表现,是企业之“魂” 。有的企业也将其所有的理念统称为“企业哲学” 。有没有精神层,是衡量一个组织是否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的主要标志。企业愿景 企业愿景(或称企业远景)是企业努力经营想要达到的长期目标,是企业发展的蓝图,体现企业永恒的追求。 企业愿景要解决一个问题即“我们要成为什么?”反映了管理者对企业与业务的期望,描绘了未来向何处去,旨在为企业未来定位,它是引导企业前进的“灯塔” 。 企业使命 企业使命就是指“企业的业务(任务)是什么?” ,它描述了一个组织在社会中为其顾客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基本功能,一个组织的使命是其存在的原因,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部意义所在。 企业使命为企业建立了统一的精神和追求,可以焕起所有员工崇高的使命感,是引导和激发全体员工持之以恒、为企业不断实现新的发展和超越而努力奋斗的动力之源。 核心价值观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要实现自身愿景、使命所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价值标准和价值信仰,是企业经营的一套永恒的指导原则,是企业得以安身立命的根本。 即是企业倡导什么、反对什么、赞赏什么、批判什么的基本原则。核心价值观在企业的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企业的灵魂。 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指企业员工所具有的共同内心态度、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它表达着企业的精神风貌和企业的风气(所以,企业精神类同企业风气) 。 企业作风 企业作风是企业处事待物所表现出的一贯的态度或行为,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独特风格。企业作风能反映和折射一个企业的精神风貌和员工的精神状态,体现企业整体素质和对外形象 2、制度层文化(中间层) 制度层文化,是指具有本企业文化特色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称,也包括企业内部长期形成的企业风俗,反映出特定企业组织的“游戏规则” 。制度层文化是企业文化理论研究与企业实际运作结合最紧密的部分,具有将精神文化转化为物质文化的功能,它属于企业文化的中间层。企业制度层有的也称之为行为层文化。 3、物质层文化(外显层) 物质层又可以称为器物层,是企业文化在物质上的体现,是企业创造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直观物质文化,反映出企业的大众传播形象。 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果,它是企业物质文化的首要内容。其次是企业创造的生产环境、企业建筑、企业广告、产品包装与设计、员工服饰等,它们都是企业物质文化的主要内容。 4、企业文化的同心圆模型 企业文化的核心层、制度层、物质层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三个层面的内容对企业的运营都缺一不可。一般而言,企业文化建设的物质层内容相对容易解决,制度层的工作明显难度较大,而核心层的构造和改变则最为不易。 在有关企业文化的研究中,常常会用到图示的“企业文化同心圆” ,它比较形象和深刻地演绎了企业文化精神层、制度层、物质层三个层面的系统性辩证关系。案例:海尔的三层文化 张瑞敏就是把海尔文化按照上述的同心圆进行划分的。他说,因此,当一个人注意海尔文化时,首先看到的是整洁规范的厂容厂貌、秩序井然的管理生产,接着就是优良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这都是物质层的东西。这些东西都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制度、规范和标准来规范,这就到了制度层面上。还有人要问,你的制度、规范和标准是依据什么制定出来的呢?这就到了最核心的层面观念层上了,即有什么样的观念才能在制度层产生什么样的制度,在物质层面才能有什么样的体现。因而企业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是观念层的内容。 篇三:制度的构成与制度的起源第二章 制度的构成与制度的起源 制度是一种社会博弈规则,是人们所创造的用以限制人们相互交往的行为的框架。这种博弈规则分为两大类: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即使能从国外借鉴正式规则,如果本土的非正式规则因为惰性而一时难以变化,新借鉴来的正式规则和旧有的非正式规则势必产生冲突。其结果,借鉴来的制度可能既无法实施又难以奏效。尽管拉美国家90%的制度是复制欧美国家的制度,但其制度的绩效无法与欧美国家相比。制度是一种稀缺资源。到目前为止,用博弈论解释制度的起源还是最好的办法。持博弈规则论的经济学家倾向于设计的观点,即规则制定是立法者、政治企业家或从事机制设计的经济学家明确设计的结果。在持博弈均衡论的经济学当中,关于制度起源问题,在一开始似乎并未达成一致的意见。那些相信进化博弈论的经济学家明显赞成制度是自发的秩序或自组织系统。 “新制度经济学”(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这个概念是由威廉姆森最先提出来的。简单地说,新制度经济学就是利用正统经济理论去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行,并去发现这些制度在经济体系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本章将首先分析制度的内涵与制度的构成;接着探讨制度的起源;最后略述一下制度的功能。 制度的内涵与制度的构成 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在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形成了多少“制度”?这可能是一个谁也无法回答的问题。但什么是“制度”?“制度”由哪些因素组成?这些都是新制度经济学要探讨的问题。 制度的内涵 凡勃伦指出, “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而生活方式所由构成的是,在某一时期或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通行的制度的总和。因此,从心理学方面来说可以概括地把它说成是一种流行的精神状态或流行的生活理论。说到底,可以归纳为性格上的一种流行类型。至于经济制度,就是在社会的生活过程中接触到它处的物质环境时如何继续前进的习惯方式。 ” 康芒斯所说的制度是指约束个人行动的集体行动而言,而在集体行动中,最重要的是法律制度。 格鲁奇认为, “各种类型的制度都具有规则性,系统性或规律性的共同点” ,在最一般的意义上,制度是构成统一整体的各个项目相互依存或相互影响的综合体或图式。 诺思说,制度是一种社会博弈规则,是人们所创造的用以限制人们相互交往的行为的框架。他把博弈规则分为两大类:正式规则(宪法、产权制度和合同)和非正式规则(规范和习俗) 。即使能从国外借鉴良好的正式规则,如果本土的(indigenous)非正式规则因为惰性而一时难以变化,新借鉴来的正式规则和旧有的非正式规则势必产生冲突。其结果,借鉴来的制度可能既无法实施又难以奏效。青木昌彦归纳了博弈论视野下的三种制度观。通过将经济过程类比于博弈过程,不同的经济学家分别将制度看做是博弈的参与人、博弈规则和博弈过程中参与人的均衡策略。一些经济学家将制度明确等同于博弈的特定参与人,诸如“行业协会、大学、法庭、政府机构、司法等等”(Nelson,1994) 。诺思支持第二种观点,即制度应该被视为博弈规则。 青木昌彦的制度定义如下: “制度是关于博弈如何进行的共有信念的一个自我维系系统。制度的本质是对均衡博弈路径显著和固定特征的一种浓缩性表征,该表征被相关域几乎所有参与人所感知,认为是与他们策略决策相关的。这样,制度就以一种自我实施的方式制约着参与人的策略互动,并反过来又被他们在连续变化的环境下的实际决策不断再生产出来” 。 (日)青木昌彦著比较 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XX 年第 28 页)我们在导论部分曾指出,舒尔茨把制度定义为一种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例如,它们包括管束结婚与离婚的规则,支配政治权力的配置与使用的宪法中所内含的规则,以及确立由市场或政府来分配资源与收入的规则。用中国话讲,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 舒尔茨关于制度的定义被以后研究制度的学者所接受。VW拉坦在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一文中也将制度定义为一套行为规则,它们被用于支配特定的行为模式与相互关系。 在舒尔茨看来,制度是为经济提供服务的。他在其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该文曾获得美国农业经济学杂志授予的杰出论文奖)一文中对制度作了经典性的分类: (1) 用于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如货币、期货市场等。(2)用于影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之间配置风险的制度,如合约、分成制、合作社、公司、保险、公共社会安全计划等。 (3)用于提供职能组织与个人收入流之间的联系的制度,如财产,包括遗产法,资历和劳动者的其他权利等。 (4)用于确立公共品和服务的生产与分配的框架的制度,如高速公路、飞机场、学校和农业试验站等。 (舒尔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载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 上海三联书店 1991 年 第 253 页) 沿着舒尔茨的思路我们还可以将不同类型的制度列举下去。在上面列举的制度中,有些属于较古老的制度,如货币就是其中的一种,货币制度大大地降低了人们的交易成本。有些属于较“年轻”的制度,如期货市场、保险制度等。 在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框架里,制度作为研究的对象,有着丰富的内涵: 制度与人的动机、行为有看内在的联系。从深层次看,历史上的任何制度,都是当时人的利益及其选择的结果。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其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及其制度的形成。但这与制度形成中的成本一收益计算以及利益均衡并不冲突。新制度经济学家反复强调,新制度经济学应该从现实的组织体制出发,同时也要从现实中的人出发。因为实际的人是在由现实制度所赋予的制约条件中活动的。人们的任何社会经济活动都离不开制度,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实际上就是一个制度(即规则)问题。正统经济学理论也讲人的动机及行为,但他们假设人是理性地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人理性地追求效用最大化是在一定的制约条件下进行的。这些制约条件就是人们“发明”或“创造”的一系列规则、规范等。如果没有制度的约束,那么人人追求效用(或收入)最大化的结果,只能是社会经济生活的混乱或者低效率。 制度是一种“公共品” 。萨缪尔森把“公共品”定义为,一个个人消费这些物品或服务不会有损其他任何人的消费。制度作为一种行为规则,并不是针对某一个人的。或说,在人类历史上还没有一种制度是专为某一个人制定的(即为某一个人的制度安排)。制度是一种公共规则,这是就制度的最终状态来说的。但制度在其形成过程中,可能开始并不是作为“公共品”来生产的。如开始为少数人制订的规则后来适用于所有的人。制度作为一种“公共品”又与其他“公共品”(如广播或电视信号等)有一定的区别。这主要表现在,第一,一般公共品都是有形的,一般表现为具体的实物,如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等;而作为“公共品”的制度则是无形的,它是人的观念的体现以及在既定利益格局下的公共选择,或者表现为法律制度,或者表现为规则及其规范,或者表现为一种习俗。第二,一般公共品不具有排他性,即在一定范围内人人都可享用公共品;但作为“公共品”的制度,有的可能具有排他性,如对大多数人有益的制度可能对少数人并不利。因为一些制度(或规则)是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形成的。尽管如此,明确制度具有公共品的性质,这一点对于我们理解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些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制度和组织是不相同的。制度是社会游戏的规则,是人们创造的、用以约束人们相互交流行为的框架。如果说制度是社会游戏的规则,组织就是社会玩游戏的角色。组织是由一定目标所组成,用以解决一定问题的人群。赫伯特.西蒙说, “组织一词是指群体内人们交流的复杂模式和其他关系。该模式给群体中每个人提供了决策所需的大量信息、假设、目标和态度,同时也给他提供了关于群体内其他人所作所为和别人对自己言行的反应的一系列稳定和可理解的预期” 。 (转引自(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 上海远东出版社 XX 年 第 97 页) 经济组织是企业、商店等,政治组织是政党、议会和国家的规制机构等。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所有不是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指导的生产和交换活动,都是有组织的活动。所有的组织成本都是交易成本。经济学家们总是努力用不同的交易成本来解释各种组织安排的原因(张五常) 。通俗地讲,制度好像地心引力,它们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强烈地影响人们的行为,但它们又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然而人们已经习惯于它们的存在,以至于并不感觉它们对自己的影响。在牛顿发现地心引力之前,人类之中并没有谁说出过地心引力的存在,现在经济学家需要发现经济学中的地心引力,即制度如何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 在理解“制度”内涵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把“制度”与“制度安排”的关系搞清楚,新制度经济学家经常使用“制度安排”这一概念。制度安排的定义是管束特定行为模型和关系的一套行为规则。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制度安排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的方式的一种安排。制度安排可能最接近于“制度”一词的最通常使用的含义了,或者说,制度安排是制度的具体化。制度安排可能是正规的,也可能是非正规的,它可能是暂时性的,也可能是长命的。 制度安排至少有两大目标,一是提供一种结构使其成员的合作获得一些在结构外不可能获得的追加收入;二是提供一种能影响法律或产权变迁的机制,以改变个人(或团体)可以合法竞争的方式。 例如,使公司合法化的法律提供了一项制度安排就体现了制度安排的两大目标。公司形式提供了一种组织结构,它使得管理者对经济活动的更大和更为分散的控制,比在一个更为原始的组织形式下的指导更为有效;它给出了组织本身的合法生命(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法人)。 也有人把上述制度安排的两大目标分别概括为经济原则(或经济效率原则)和安全原则。例如,出于安全目的而存在的制度安排有家庭、合作社、保险和社会安全项目。实现经济功能的制度安排有公司、灌溉系统、高速公路、学校和农业试验站。当然,有些制度安排包含着多种目标。像家庭和合作社这样的制度安排,可以同时实现多种功能。制度安排与人和人之间的“契约关系”有着内在的联系。所以,也有人把制度定义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某种“契约形式”或“契约关系” 。 制度的构成 制度通过提供一系列规则界定人们的选择空间,约束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减少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减少交易费用,保护产权,促进生产性活动。 对制度的构成或制度结构的剖析,是制度分析的基本理论前提。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提供的一系列规则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所构成。这三个部分就是制度构成的基本要素。 (1)非正式约束(Informal Constraints)。非正式约束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并构成代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分。从历史来看,在正式约束设立之前,人们之间的关系主要靠非正式约束来维持,即使在现代社会,正式约束也只占整个约束很少的一部分,人们生活的大部分空间仍然由非正式规则来约束。一般来说,非正式约束包括对正式约束的扩展、细化和限制,社会公认的行为规则和内部实施的行为规则。非正式约束的 产生减少了衡量和实施成本,使交换得以发生。但是,非正式约束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没有正式约束,缺乏强制性的非正式约束,就会提高实施成本,从而使复杂的交换不能发生。非正式约束主要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性、意识形态等因素。在非正式约束中,意识形态处于核心地位。因为它不仅可以蕴涵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性,而且还可以在形式上构成某种正式制度安排的“先验”模式。对于一个勇于创新的民族或国家来讲,意识形态有可能取得优势地位或以“指导思想”的形式构成正式制度安排(或正式约束)的“理论基础”和最高准则。从中国的文明史来看,我们在价值层面、思想层面不比西方文明差(在历史上还有超过的时候) ,但是我们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