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金融的工作总结_第1页
全市金融的工作总结_第2页
全市金融的工作总结_第3页
全市金融的工作总结_第4页
全市金融的工作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市金融工作总结20*年,市金融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要求和全年目标任务,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迎难而上,创新求进,全面加快推进金融产业发展,全力推动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和保障。一、20*年金融工作基本情况(一)围绕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做好融资服务保障。一是多渠道引入各类金融资源,促成市政府先后与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平安集团、交通银行等金融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三家机构将在“十二五”期间累计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予以 2500 亿元综合金融支持。二是积极协调银行机构对重点项目加大信贷投入,协调推进市土储河北村 800 亩城中村、危旧房改造项目项目获得38 亿元贷款,协调国开行为中电熊猫代线项目出具 175 亿元中长期贷款准承诺。三是强化融资渠道创新,成功发行保障房私募债 100 亿元,成为继北京之后第二个成功发行保障房私募债的城市。积极推动保险资金运用工作,成功发行 5 单保险资金债权计划,总募集金额 160 亿元,有力支持了青奥工程、地铁、土储地块开发、秦淮河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项目建设。(二)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拓宽直接融资渠道一是企业上市工作取得新进展。针对境内 ipo暂停的局面,引导企业“走出去”上市,全市共有4 家公司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赴港上市公司数量为历年最高) ,实现融资总额 19 亿元港币,境外上市企业数量和融资总额均位列全省第一。二是积极应对新三板扩容,已有 6 家中小企业向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报送材料。三是要素市场发展形成良好布局,全市 8 家交易场所通过部际联席会议审核,江苏股权交易中心正式运营,南京石化合约商品交易中心的各项筹建工作逐步接近尾声。四是股权投资基金发展态势良好,紫金科创基金引导功能逐显,已与社会创投合作成立了 10 支子基金,总规模超过 15 亿元,弘毅投资、纳德资本、方正基金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创投机构在宁设立基金。(三)深化科技金融体系建设,支持科技创业创新一是科技信贷规模稳步增长。全市 9 家科技银行科技贷款余额亿元,比年初新增亿元,增幅达%;累计放款亿元,支持了 1142 户科技创业企业。二是科技小贷公司发展迅速,全市科技小贷公司数量发展到 17 家,注册资本金合计亿元,覆盖了全市近三分之二的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数量占到全省的三分之一,开业数量及贷款规模均位居全省第一,累放贷款亿元,贷款余额亿元,支持了逾 500户科技型企业。二是强化科技金融业务创新,进一步完善了科技金融政策体系,实施并推广了小额保证保险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创新信贷产品。(四)构建多元融资服务体系,强化对实体经济支持一是构建小微金融扶持体系,出台了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首单 6 亿元“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已完成全部筹备工作,报省发改委审核批准后择机发行,将为 200 家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二是启动文化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制订出台了关于鼓励和促进文化银行发展的实施办法 ,授牌南京银行、北京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为 XX 市首批文化银行。三是探索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先后开展数次全市互联网金融发展培训,正在拟定推进全市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四是着力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拟定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试行办法和农村住房抵押贷款试行办法 ,正在全力协调推进确权工作。(五)引进和培育金融机构,强化金融集聚建设一是金融招商取得新成果。韩国韩亚银行南京分行正式开业,马来西亚丰隆银行获批准在南京设立中国代表处,台湾永丰银行获中国银监会批复开业。二是金融城建设稳步推进。金融城一期基本完成区、区地下结构工程以及区第一道支撑,全年完成 12 亿元人民币总投资。三是积极推进民营金融机构组建。以金融“国十条”为契机,推动雨润、苏宁等大型民营集团企业发起设立民营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组建方案已经报有关方面。(六)稳步发展地方金融组织,增强融资服务能力一是积极稳妥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全市新开业小贷公司 10 家,全市开业小贷公司数量达到 68 家,其中农村小贷公司 51 家,科技小贷公司 17 家。已开业的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金亿元。当年累放贷款达到亿元,同比增长%;贷款余额亿,同比增长%。二是融资性担保行业得到进一步规范。取消 29家不合规融资性担保公司资质,全市现有融资性担保公司 53 家,合计注资资本金亿元,53 家融资性担保公司为 3112 户在保企业提供担保近 145 亿元,本年累计提供担保 302 亿元。(七)强化金融风险处置,努力打造良好生态环境一是妥善处置金融风险。针对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下企业资金链紧张的严峻形势,会同相关区和部门,陆续处置了中电电气集团、恒顺达航运公司、东电检测设备公司等多家企业的资金链紧张问题,有效缓释了企业的资金断裂风险。二是加强非法集资防范和打击,先后开展“润在” 、 “乐园”等非法集资资金后续发还工作,协调推进了“张红”案等非法集资案件的处置,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二、XX 年工作思路XX 年,全市金融工作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全面建设区域金融中心为主攻方向,以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和资金保障为根本任务,在创新中努力实现“四个突破”:突出服务功能,在强化金融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的能力上实现新突破;突出产业发展,在提升金融发展综合实力上实现新突破;突出改革创新,在金融市场建设和地方金融改革上实现新突破;突出风险防控,在风险预警和风险处置机制建设上实现新突破,确保全市金融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快速发展,让金融业成为打造南京经济升级版的新引擎。(一)积极推动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进一步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积极运用银行间市场债务融资工具、保险资金运用、资产证券化等新型融资工具,开拓融资新渠道,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项目,尤其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的支持,提高资产流动性和直接融资比重。(二)努力提升金融发展服务功能。深化科技金融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建设、科技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大力推进科技和金融的深度融合。加快发展小微金融,探索设立“小微金融创新试验区” ,引导金融资源投向,提升小微企业融资的可得性。大力推进文化金融服务创新,加快建立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机制、新模式,推动文化创意与金融资本的有效对接。(三)创新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以“百企上市”计划为引领,继续推动企业到境内外证券市场上市融资。抢抓 “新三板”全面扩容的契机,推动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加快股份制改造,到“新三板”以及各类交易场所挂牌。积极发展区域要素市场,规范各类要素市场发展,推进交易产品和交易模式创新,吸引各类资本集聚,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大力推动股权投资发展,以紫金科创投资基金为引导,继续培育设立各类股权投资基金,建立健全天使投资退出和补偿机制,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业创新的投入力度。(四)大力加强金融功能区建设。加快推进金融城一期项目建设进程,加快启动二期的土地摘牌、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招商等工作。继续推动河西金融集聚区建设,强化金融机构总部机构和有利于增强市场功能的创新金融业态招商力度,进一步提升河西新城金融机构的集聚层级。(五)深入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力争先行先试,探索推进保险创新实验区、台湾金融中心等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积极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制定加快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政策体系,培育现代金融发展的新优势。鼓励民间资本投资设立各类金融机构,推动设立民营金融控股公司,探索开展外资股权投资基金试点。探索建立健全科技创业企业和小微企业投融资风险补偿和奖励激励机制,增强金融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六)切实维护金融稳定。加强金融风险研究和分析,对金融改革趋向、金融管制以及产业调控可能产生的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进行动态研判并及时提出建议。加强地方性金融组织的监管,严守非法集资的红线,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各类准金融组织因违法违规经营出现的风险向金融系统传染渗透。进一步健全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的长效机制,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金融违法犯罪活动,及时处置金融违法案件,确保金融市场稳定和社会安全,积极维护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20*年,市金融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要求和全年目标任务,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迎难而上,创新求进,全面加快推进金融产业发展,全力推动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和保障。一、20*年金融工作基本情况(一)围绕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做好融资服务保障。一是多渠道引入各类金融资源,促成市政府先后与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平安集团、交通银行等金融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三家机构将在“十二五”期间累计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予以 2500 亿元综合金融支持。二是积极协调银行机构对重点项目加大信贷投入,协调推进市土储河北村 800 亩城中村、危旧房改造项目项目获得38 亿元贷款,协调国开行为中电熊猫代线项目出具 175 亿元中长期贷款准承诺。三是强化融资渠道创新,成功发行保障房私募债 100 亿元,成为继北京之后第二个成功发行保障房私募债的城市。积极推动保险资金运用工作,成功发行 5 单保险资金债权计划,总募集金额 160 亿元,有力支持了青奥工程、地铁、土储地块开发、秦淮河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项目建设。(二)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拓宽直接融资渠道一是企业上市工作取得新进展。针对境内 ipo暂停的局面,引导企业“走出去”上市,全市共有4 家公司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赴港上市公司数量为历年最高) ,实现融资总额 19 亿元港币,境外上市企业数量和融资总额均位列全省第一。二是积极应对新三板扩容,已有 6 家中小企业向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报送材料。三是要素市场发展形成良好布局,全市 8 家交易场所通过部际联席会议审核,江苏股权交易中心正式运营,南京石化合约商品交易中心的各项筹建工作逐步接近尾声。四是股权投资基金发展态势良好,紫金科创基金引导功能逐显,已与社会创投合作成立了 10 支子基金,总规模超过 15 亿元,弘毅投资、纳德资本、方正基金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创投机构在宁设立基金。(三)深化科技金融体系建设,支持科技创业创新一是科技信贷规模稳步增长。全市 9 家科技银行科技贷款余额亿元,比年初新增亿元,增幅达%;累计放款亿元,支持了 1142 户科技创业企业。二是科技小贷公司发展迅速,全市科技小贷公司数量发展到 17 家,注册资本金合计亿元,覆盖了全市近三分之二的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数量占到全省的三分之一,开业数量及贷款规模均位居全省第一,累放贷款亿元,贷款余额亿元,支持了逾 500户科技型企业。二是强化科技金融业务创新,进一步完善了科技金融政策体系,实施并推广了小额保证保险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创新信贷产品。(四)构建多元融资服务体系,强化对实体经济支持一是构建小微金融扶持体系,出台了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首单 6 亿元“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已完成全部筹备工作,报省发改委审核批准后择机发行,将为 200 家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二是启动文化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制订出台了关于鼓励和促进文化银行发展的实施办法 ,授牌南京银行、北京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为 XX 市首批文化银行。三是探索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先后开展数次全市互联网金融发展培训,正在拟定推进全市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四是着力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拟定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试行办法和农村住房抵押贷款试行办法 ,正在全力协调推进确权工作。(五)引进和培育金融机构,强化金融集聚建设一是金融招商取得新成果。韩国韩亚银行南京分行正式开业,马来西亚丰隆银行获批准在南京设立中国代表处,台湾永丰银行获中国银监会批复开业。二是金融城建设稳步推进。金融城一期基本完成区、区地下结构工程以及区第一道支撑,全年完成 12 亿元人民币总投资。三是积极推进民营金融机构组建。以金融“国十条”为契机,推动雨润、苏宁等大型民营集团企业发起设立民营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组建方案已经报有关方面。(六)稳步发展地方金融组织,增强融资服务能力一是积极稳妥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全市新开业小贷公司 10 家,全市开业小贷公司数量达到 68 家,其中农村小贷公司 51 家,科技小贷公司 17 家。已开业的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金亿元。当年累放贷款达到亿元,同比增长%;贷款余额亿,同比增长%。二是融资性担保行业得到进一步规范。取消 29家不合规融资性担保公司资质,全市现有融资性担保公司 53 家,合计注资资本金亿元,53 家融资性担保公司为 3112 户在保企业提供担保近 145 亿元,本年累计提供担保 302 亿元。(七)强化金融风险处置,努力打造良好生态环境一是妥善处置金融风险。针对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下企业资金链紧张的严峻形势,会同相关区和部门,陆续处置了中电电气集团、恒顺达航运公司、东电检测设备公司等多家企业的资金链紧张问题,有效缓释了企业的资金断裂风险。二是加强非法集资防范和打击,先后开展“润在” 、 “乐园”等非法集资资金后续发还工作,协调推进了“张红”案等非法集资案件的处置,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二、XX 年工作思路XX 年,全市金融工作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全面建设区域金融中心为主攻方向,以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和资金保障为根本任务,在创新中努力实现“四个突破”:突出服务功能,在强化金融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的能力上实现新突破;突出产业发展,在提升金融发展综合实力上实现新突破;突出改革创新,在金融市场建设和地方金融改革上实现新突破;突出风险防控,在风险预警和风险处置机制建设上实现新突破,确保全市金融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快速发展,让金融业成为打造南京经济升级版的新引擎。(一)积极推动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进一步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积极运用银行间市场债务融资工具、保险资金运用、资产证券化等新型融资工具,开拓融资新渠道,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项目,尤其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的支持,提高资产流动性和直接融资比重。(二)努力提升金融发展服务功能。深化科技金融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建设、科技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大力推进科技和金融的深度融合。加快发展小微金融,探索设立“小微金融创新试验区” ,引导金融资源投向,提升小微企业融资的可得性。大力推进文化金融服务创新,加快建立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机制、新模式,推动文化创意与金融资本的有效对接。(三)创新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以“百企上市”计划为引领,继续推动企业到境内外证券市场上市融资。抢抓 “新三板”全面扩容的契机,推动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加快股份制改造,到“新三板”以及各类交易场所挂牌。积极发展区域要素市场,规范各类要素市场发展,推进交易产品和交易模式创新,吸引各类资本集聚,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大力推动股权投资发展,以紫金科创投资基金为引导,继续培育设立各类股权投资基金,建立健全天使投资退出和补偿机制,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业创新的投入力度。(四)大力加强金融功能区建设。加快推进金融城一期项目建设进程,加快启动二期的土地摘牌、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招商等工作。继续推动河西金融集聚区建设,强化金融机构总部机构和有利于增强市场功能的创新金融业态招商力度,进一步提升河西新城金融机构的集聚层级。(五)深入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力争先行先试,探索推进保险创新实验区、台湾金融中心等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积极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制定加快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政策体系,培育现代金融发展的新优势。鼓励民间资本投资设立各类金融机构,推动设立民营金融控股公司,探索开展外资股权投资基金试点。探索建立健全科技创业企业和小微企业投融资风险补偿和奖励激励机制,增强金融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六)切实维护金融稳定。加强金融风险研究和分析,对金融改革趋向、金融管制以及产业调控可能产生的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进行动态研判并及时提出建议。加强地方性金融组织的监管,严守非法集资的红线,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各类准金融组织因违法违规经营出现的风险向金融系统传染渗透。进一步健全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的长效机制,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金融违法犯罪活动,及时处置金融违法案件,确保金融市场稳定和社会安全,积极维护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20*年,市金融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要求和全年目标任务,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迎难而上,创新求进,全面加快推进金融产业发展,全力推动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和保障。一、20*年金融工作基本情况(一)围绕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做好融资服务保障。一是多渠道引入各类金融资源,促成市政府先后与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平安集团、交通银行等金融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三家机构将在“十二五”期间累计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予以 2500 亿元综合金融支持。二是积极协调银行机构对重点项目加大信贷投入,协调推进市土储河北村 800 亩城中村、危旧房改造项目项目获得38 亿元贷款,协调国开行为中电熊猫代线项目出具 175 亿元中长期贷款准承诺。三是强化融资渠道创新,成功发行保障房私募债 100 亿元,成为继北京之后第二个成功发行保障房私募债的城市。积极推动保险资金运用工作,成功发行 5 单保险资金债权计划,总募集金额 160 亿元,有力支持了青奥工程、地铁、土储地块开发、秦淮河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项目建设。(二)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拓宽直接融资渠道一是企业上市工作取得新进展。针对境内 ipo暂停的局面,引导企业“走出去”上市,全市共有4 家公司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赴港上市公司数量为历年最高) ,实现融资总额 19 亿元港币,境外上市企业数量和融资总额均位列全省第一。二是积极应对新三板扩容,已有 6 家中小企业向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报送材料。三是要素市场发展形成良好布局,全市 8 家交易场所通过部际联席会议审核,江苏股权交易中心正式运营,南京石化合约商品交易中心的各项筹建工作逐步接近尾声。四是股权投资基金发展态势良好,紫金科创基金引导功能逐显,已与社会创投合作成立了 10 支子基金,总规模超过 15 亿元,弘毅投资、纳德资本、方正基金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创投机构在宁设立基金。(三)深化科技金融体系建设,支持科技创业创新一是科技信贷规模稳步增长。全市 9 家科技银行科技贷款余额亿元,比年初新增亿元,增幅达%;累计放款亿元,支持了 1142 户科技创业企业。二是科技小贷公司发展迅速,全市科技小贷公司数量发展到 17 家,注册资本金合计亿元,覆盖了全市近三分之二的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数量占到全省的三分之一,开业数量及贷款规模均位居全省第一,累放贷款亿元,贷款余额亿元,支持了逾 500户科技型企业。二是强化科技金融业务创新,进一步完善了科技金融政策体系,实施并推广了小额保证保险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创新信贷产品。(四)构建多元融资服务体系,强化对实体经济支持一是构建小微金融扶持体系,出台了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首单 6 亿元“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已完成全部筹备工作,报省发改委审核批准后择机发行,将为 200 家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二是启动文化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制订出台了关于鼓励和促进文化银行发展的实施办法 ,授牌南京银行、北京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为 XX 市首批文化银行。三是探索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先后开展数次全市互联网金融发展培训,正在拟定推进全市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四是着力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拟定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试行办法和农村住房抵押贷款试行办法 ,正在全力协调推进确权工作。(五)引进和培育金融机构,强化金融集聚建设一是金融招商取得新成果。韩国韩亚银行南京分行正式开业,马来西亚丰隆银行获批准在南京设立中国代表处,台湾永丰银行获中国银监会批复开业。二是金融城建设稳步推进。金融城一期基本完成区、区地下结构工程以及区第一道支撑,全年完成 12 亿元人民币总投资。三是积极推进民营金融机构组建。以金融“国十条”为契机,推动雨润、苏宁等大型民营集团企业发起设立民营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组建方案已经报有关方面。(六)稳步发展地方金融组织,增强融资服务能力一是积极稳妥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全市新开业小贷公司 10 家,全市开业小贷公司数量达到 68 家,其中农村小贷公司 51 家,科技小贷公司 17 家。已开业的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金亿元。当年累放贷款达到亿元,同比增长%;贷款余额亿,同比增长%。二是融资性担保行业得到进一步规范。取消 29家不合规融资性担保公司资质,全市现有融资性担保公司 53 家,合计注资资本金亿元,53 家融资性担保公司为 3112 户在保企业提供担保近 145 亿元,本年累计提供担保 302 亿元。(七)强化金融风险处置,努力打造良好生态环境一是妥善处置金融风险。针对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下企业资金链紧张的严峻形势,会同相关区和部门,陆续处置了中电电气集团、恒顺达航运公司、东电检测设备公司等多家企业的资金链紧张问题,有效缓释了企业的资金断裂风险。二是加强非法集资防范和打击,先后开展“润在” 、 “乐园”等非法集资资金后续发还工作,协调推进了“张红”案等非法集资案件的处置,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二、XX 年工作思路XX 年,全市金融工作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全面建设区域金融中心为主攻方向,以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和资金保障为根本任务,在创新中努力实现“四个突破”:突出服务功能,在强化金融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的能力上实现新突破;突出产业发展,在提升金融发展综合实力上实现新突破;突出改革创新,在金融市场建设和地方金融改革上实现新突破;突出风险防控,在风险预警和风险处置机制建设上实现新突破,确保全市金融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快速发展,让金融业成为打造南京经济升级版的新引擎。(一)积极推动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进一步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