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粮食局发展与改革典型的材料_第1页
区粮食局发展与改革典型的材料_第2页
区粮食局发展与改革典型的材料_第3页
区粮食局发展与改革典型的材料_第4页
区粮食局发展与改革典型的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区粮食局发展与改革典型材料改革是粮食行业重新崛起的一针强心剂。国家的计划经济和粮食的统购统销政策,可以说是静养了粮食行业 40 多年,也可以说是束缚了粮食行业40 多年,人们被养呆了、捆木了,所以当改革大潮来临之际,粮食行业的人就会有天塌地陷大难临头之感,一度惶惶而不可终日。现在已是尘埃落定,回头看看其实也不然,从 XX 区粮食局所走过的改革与发展之路,就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经过 XX年以来的持续深化改革,XX 区粮食局已将原国有粮食企业成功打造成集宣化粮油购销有限公司、宣化军粮供应有限公司、宣化恒旭粮油有限公司、宣化碧森饲料有限公司、宣化鑫鹏工矿配件市场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的现代粮食产业集团。一、顺应形势,融汇到改革大潮之中。XX-XX 年,是粮食行业改革如火如荼的年份。XX 区粮食局没有观望,没有等待,乘势迅速融入到改革大潮之中,但是怎样改,从何下手这可是新课题。全系统共有 9 家政策性和经营业性企业,其中区粮油仓库、军粮供应站和庞家堡粮库是政策性购销企业,其他 6 家为生产和经营性企业。全系统总人数 971 人,其中在职参加企业改制需要分流的人员 669 人,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最难办的就是人的问题,这是关系到在粮食战线摸爬滚打了二、三十年的干部职工,是为国家计划经济做了贡献的一个庞大群体何去何从的大事。虽然这个群体从 96、97 年就开始凋零谢落了,但他们始终认为他们手里抱的是铁饭碗,虽然碗里已经没有饭了,但他们仍然不会轻易地把它丢掉。谁要从他们手里夺走这个饭碗,他们也会以命相抵。所以说改革的最大难题就是人员分流。二、创新改革方式,巧渡分流难关。实行“捆绑”改制是 XX 区粮食局在全市的首家独创。把 9 家企业整体“捆绑”起来,全系统制定出一个整体改制方案,出台一个补偿标准, “富背穷,穷傍富” ,尽量缩小横向可比差,减少矛盾点,让每个职工有“天塌有大家”之感,先从心里上松驰下来。之后,又采取掐头去尾顾中间的办法,即:把距退休年令 5 年以内的老职工安排内退,定期发放生活费;把参加工作不足 10 年的青年职工买断后自谋职业;把中间部分买断后在全系统内调整,重新安排就业岗位。经过三股叉道分流,所有参加改革的职工都得到了相应的安置。没有出现上访告状等不稳定事件。改革在平稳有序中进行。三、推动资产重组,优化发展环境人的问题解决之后,第二步就是产权制度的改革,产权制度改革是改革的核心,推动资产重组,盘活存量资产是建立新企业的重要步骤。 产权制度的改革使粮食企业获得了新生。全局通过产权转换、资产重组、股份制改造等途径,改变原有产权关系,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壮大经济实力,克服当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小、弱、散的状况,整合各企业资源优势,采取“业务经营整体化,经济核算独立化,优势资源互补化”的经营战略,由粮食局统一协调指导,企业之间互帮互助,相互依托,倡导大局意识,整体意识和共同发展思想,全面带动和提升国有粮食企业的整体经营能力,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XX 年我局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结合改制工作,将改制前的九个企业,重新组建了两个国有独资企业和四个股份制企业。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迈出了投资主体多元化,企业经营自主化的可喜一步。四、转变职能,优化服务,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许多人在问,企业完成了改制,建立起了新型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真正意义上要实现政企分开,那粮食局干什么?XX 区粮食局在企业完成改制的4 年多时间里,用实际做法回答了这个问题。企业改制进行重组后,包括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在内的所有企业,都进行了公司制改造。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等现代新型的管理机制。特别是民营股份制企业,粮食局再也不能用“红头文件”下达命令了,但是不下指令,并不等于撒手不管,特别是在改革之初,大家都面临的是新课题,许多企业对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都搞不清,如果放手不管,势必走向弯路,那是对国家、对企业、对职工是最大的不负责任。局领导班子坚持扶一马送一程的工作思路,要把行政命令转化为帮扶引导。一是,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企业改制督察指导小组” ,深入到企业帮助企业尽快地建章立制,包括各企业公司章程在内的一系列的机构设置、规章制度等等,全部是在局“督察指导小组”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有了现代企业管理框架,那企业就有了前进方向和目标,引领企业走向正轨,使企业沿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向前发展。二是,跑资金,要项目。在新企业刚刚建立之初,局长就带领相关企业负责人,访市、进省要资金、跑项目。先后跑下的项目有:省级小麦储备 12500 吨;市级小麦储备 5000 吨;区级水稻储备 5000 吨;省级军粮大米定点采购企业一个;新增市级小麦储备 1000 吨;市和区级成品粮储备 1000 吨;市级成品油储备100 吨,等等。从省、市、区三级政府和对口支持单位争取到的帮扶资金从 XX 年-XX 年累计超过1000 多万元,各项贷款 1500 多万元,有力地支持和推动了企业的建设与发展。三是,协调关系。新企业组建后,势单力孤很难单打独斗地杀向市场,这就需要人才、资金、业务渠道等各方面联起手来,共同应对繁纷复杂的市场,但这些企业很难自觉地走到一起,特别是在遇到经济利益关系时,往往是取之有过而让之不足,久而久之势必是一派散沙。粮食局出面一是利用上级的余威,二是以第三者身份,不取利尽义务显现公平,所以协调起来游刃有余。在新企业刚刚起步阶段,在资金、物资、场地、担保、抵押等各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协调作用,促成许多大宗经济往来业务的成功实施。逐渐使各个企业的翅膀硬来起来。五、发展集团化经营,打造产业化链条。1、树立市场观念,强化集团经营以 XX 区天丰粮油购销有限责任公司、XX 区正源军粮供应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积极打造全局粮食集约化经营“航母” 。粮油仓库是老企业,在全局经济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改制后新组建的 XX 区天丰粮油购销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已是拥有 12500 吨省级储备,6600 吨市级储备和2500 吨区级储备的新型承储企业。为我区的粮食安全和我局的经济发展继续发挥龙头企业带头作用。同时为我区“农业精品化”的发展战略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新公司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利用自身场地、仓容、资金、设备及粮油资源等优势,积极支持饲料公司和恒旭粮油公司的经营工作,为两个企业的重生和发展,发挥了极大的带动作用。军粮供应工作在遇两度裁军的情况下,紧紧抓住市场不放松,经销量始终名列全市榜首。被市粮食局、市军粮中心确定为全市军粮供应中转库,年经营量 10000 余吨,可获利 100 余万元。XX 年该站改制重组为 XX 区正源军粮供应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 。目前,公司管理规范,经济效益稳定。为不断扩大经营业务,该公司努力重塑“军字”招牌,大力开展市场销售,不仅获取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为我区粮食市场稳定也做出了一定贡献。多年被省局评为“先进军粮供应站” 。公司重发展,顾大局,充分运用资金、市场销售优势及“军字”招牌的影响力,积极支持和带动局内各个粮食经营企业的工作,在全局打造粮食产业化经营 “航母”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XX 年底,在省、市局的支持及区局的领导下,该企业上马了全省连锁经营的“军粮特供超市” ,超市一开业效益良好。开业两个月以来,抓住春节这一良好机会,销售收入达 100 多万元。下一步,准备再上马两家连锁店,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增加效益。2、开拓饲料物流市场,推进企业产业化进程宣化碧森饲料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局在改制过程中,充分利用原停产企业饲料养殖公司的场地、设备、人员等有效资产,重组的第一个股份制企业。新企业组建之初,流动资金只有几十万,还是由局领导从其它企业协调支持的。从业职工仅十几名,经营工作只是小打小闹,不成规模。局领导在积极协助企业完善管理制度,引进竞争机制的同时,根据我市大力扶持养殖业的相关政策,引导企业积极开展饲料及粮食副产品物流配送业务。在经营工作上,积极容入全局“业务经营整体化” 战略之中,借助天丰粮油购销有限责任公司、正源军粮供应有限责任公司、恒旭粮油有限责任公司的场地、资金、仓容、粮食副产品及人力资源等优势,努力扩大经营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使企业的经营工作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了我市最大的饲料及原料销售企业,对当地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随着业务的进一步扩大,公司开设置了产品陈列室和养殖技术培训室,通过业务洽谈方式,服务农民,传播技术,带动产品销售;同时还成立了科技服务队,深入养殖户中,为养殖户当好参谋,做好客户的技术后盾,使对方在得到产品的同时,额外享受到了优良的技术服务,提升了企业的档次和形象,赢得了顾客的信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XX 年企业投资 10 余万元购置了较先进的检化设备,对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进行尽可能的化验,做到企业心中有数,农民心里明白。同年,经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公司的产权近一步明晰化,管理机制得到创新发展,在职工积极融资万元的基础上,社会融资 300 万元,为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另外,为真正意义上的实现粮食产业化规模经营的目标,公司拟投资250 万元对饲料加工设备、化验设备、信息系统、储存条件和运输工具进行改造,加大流动资金的投入力度,跨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为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积极贡献。到 XX 年,该企业已拥有固定资产 1500 余万元,流动资产700 余万元,经营品种达 100 多种,年销售量 4 万余吨,销售额过亿元,年实现利润 200 余万元。XX年被 XX 市政府确定为农资产业化龙头企业;XX 年“碧森饲料”被河北省工商局命名为著名商标。3、创企业名优品牌,打造产业化硬链条宣化恒旭粮油有限责任公司组建初期,仅生产普通面粉,经营品种单一,效益低微。局领导协助企业进一步挖掘内部潜能,协调局属各企业优势,一方面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帮助销售产品,开拓本地市场;一方面聘请技术人员对原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部分更新,使该公司的产品由过去单一品种增加到特精粉、饺子粉、面包粉等十几个系列品种。另外,在包装上一改过去统一大包装,新增 5 公斤10 公斤彩色包装和精品礼包装。企业改制后经多方考察论证,企业投资 10 万余元,新添石磨制粉设备一套,生产纯天然绿色系列面粉,产品投放市场后,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好评,其产品供不应求。在销售工作中加大广告宣传投入力度,积极打造名牌产品,采取送货上门、电话购货、有奖销售等有效促销手段,并向社会公开承诺, “凡本公司出售的产品,绝不添加任何添加剂,保证天然、绿色、安全、营养。消费者如发现假冒,一经确认现场奖励现金 XX 元” 。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和局属各企业的大力支持下, “恒旭”品牌系列面粉享誉山城,产品遍布全区城乡各个角落。同时,通过精加工,做成小包装、精品包装和礼品包装,积极开展杂粮精加工业务,有效的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其产品远销北京、天津等地,获取了良好的经济效益。XX 年公司在做市场调研中发现,本地区洋河、壶流河沿岸优质水稻年产量达 26000 多吨,当地大米加工是靠小作访,大多数加工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不高,劳动生产率差,产品质量上不去,销售价格和附加值低,造成了对水稻资源的浪费,也给农民造成了销售困难,很大成度上打击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公司经过对市场的反复调研论证,认为投资大米加工项目,不仅会给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还可为我区储备稻谷的轮换提供良好经营环境,有效的降低各项经营费用。也必将对当地水稻种植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经股东大会讨论研究决定,自筹资金 300 万元,新上一条日产 100 吨大米生产线,经过四年多经营与运转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此项目还填补了本市大米加工业的空白。为加快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公司还拟定采取“订单农业”的营销战略,发展粮食“订单生产”和“订单收购” ,真正实现粮食产业化经营,达到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的双赢目的。目前,该公司已是拥有注册资金 112 万元,固定资产1500 万元,日产面粉 60 吨制粉设备和日产大米100 吨稻谷加工设备的中等型加工企业。XX 年被省军粮中心确定为军粮大米定点采购企业。4、夯实发展根基,做强做大企业宣化鑫鹏工矿机械配件市场是 XX 区粮食局改建的第一家跨行业经营企业,原先是一家粮油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由于经营不景气,连年亏损。局领导班子根据 XX 区政府“工业立区”的战略构想和当地机械制造业发展较快的特点,决定为机械制造搭建交易平台,重新组建了“工矿机械配件市场” ,向跨行业经营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市场建设初期,只有原来农贸市场留下来的几间平房,经过几年不断的投资建设,在 XX 年企业改制之前就已经初具规模,企业改制后组建为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宣化鑫鹏工矿机械配件市场有限责任公司” 。这样拓宽了融资渠道和发展空间,更加加快了企业发展速度。截止到 XX 年底,固定资产规模已达 4000 多万元,建筑面积 2 万多平方米,入场常住经营户 150 多户,年交易额近 2 亿多元,向政府交纳税金每年约 1000 万元,名列 XX 市十大专业市场行列,被当地政府列为重点扶持企业,并成立了由一名主管副区长任主任,粮食局局长任常务副主任的“市场管理委员会” 。XX 年主营业楼全面启动,已是集写字、住宿、餐饮、娱乐、健身为一体的综合性营业场所,成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的一颗璀璨明珠。六、今后三年的工作思路和设想1、打造工矿机械配件市场一条街。鑫鹏工矿机械配件市场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本地区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机械制造业已成为本地区支柱性产业之一,发展势头强劲,空间巨大。鑫鹏配件市场所在的营业场所是一条贯穿东西约 500米的商业大街,绝大多数商铺都在经营机械零配件、水暖件、标准件、五金工具等,只是目前各自为阵、凌乱不堪、无规则、无管理、不成气候。我们想把他们都收到我们市场麾下,以市场整体对工商、税务等管理部门,再向政府申请一定的优惠政策,打造工矿机械配件市场一条街,形成规模,统领宣化机械零配件市场。通过大力的广告宣传,打造出一个品牌,使市场更加专业化、规模化,逐步发展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机械零配件专业市场。2、发展饲料物流,雄居华北市场目前“碧森饲料”已获得河北省著名商标企业。借此块金字招牌,乘势扩大经营规模,从经营品种和经销量上,再上一个新台阶,三年内达到年经销量 10 万吨;销售额突破个亿的奋斗目标。要在冀、晋、蒙地区增加 10-15 个销售网点。以宣化为集散中心,发展饲料物流配送,要使“碧森饲料”覆盖张家口各区县,辐射晋、蒙地区。要雄踞一方,威震周边,为本地区畜牧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3、发展米业深加工,向高档次、高附加值要效益。“恒旭米业”虽然获得省军粮中心大米定点采购企业的殊荣,但仅局限在大米的普通消费水平上。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高档大米产品消费水平迅速上升。特别是在今年春节期间,我局军粮供应站开办的“军粮专供精品店”销售十分看好,但卖的都是别人的产品,这一点给了我们很大的刺激和启发,决心投资改造工艺流程要向精、高档大米生产迈进,要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改革是粮食行业重新崛起的一针强心剂。国家的计划经济和粮食的统购统销政策,可以说是静养了粮食行业 40 多年,也可以说是束缚了粮食行业40 多年,人们被养呆了、捆木了,所以当改革大潮来临之际,粮食行业的人就会有天塌地陷大难临头之感,一度惶惶而不可终日。现在已是尘埃落定,回头看看其实也不然,从 XX 区粮食局所走过的改革与发展之路,就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经过 XX年以来的持续深化改革,XX 区粮食局已将原国有粮食企业成功打造成集宣化粮油购销有限公司、宣化军粮供应有限公司、宣化恒旭粮油有限公司、宣化碧森饲料有限公司、宣化鑫鹏工矿配件市场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的现代粮食产业集团。一、顺应形势,融汇到改革大潮之中。XX-XX 年,是粮食行业改革如火如荼的年份。XX 区粮食局没有观望,没有等待,乘势迅速融入到改革大潮之中,但是怎样改,从何下手这可是新课题。全系统共有 9 家政策性和经营业性企业,其中区粮油仓库、军粮供应站和庞家堡粮库是政策性购销企业,其他 6 家为生产和经营性企业。全系统总人数 971 人,其中在职参加企业改制需要分流的人员 669 人,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最难办的就是人的问题,这是关系到在粮食战线摸爬滚打了二、三十年的干部职工,是为国家计划经济做了贡献的一个庞大群体何去何从的大事。虽然这个群体从 96、97 年就开始凋零谢落了,但他们始终认为他们手里抱的是铁饭碗,虽然碗里已经没有饭了,但他们仍然不会轻易地把它丢掉。谁要从他们手里夺走这个饭碗,他们也会以命相抵。所以说改革的最大难题就是人员分流。二、创新改革方式,巧渡分流难关。实行“捆绑”改制是 XX 区粮食局在全市的首家独创。把 9 家企业整体“捆绑”起来,全系统制定出一个整体改制方案,出台一个补偿标准, “富背穷,穷傍富” ,尽量缩小横向可比差,减少矛盾点,让每个职工有“天塌有大家”之感,先从心里上松驰下来。之后,又采取掐头去尾顾中间的办法,即:把距退休年令 5 年以内的老职工安排内退,定期发放生活费;把参加工作不足 10 年的青年职工买断后自谋职业;把中间部分买断后在全系统内调整,重新安排就业岗位。经过三股叉道分流,所有参加改革的职工都得到了相应的安置。没有出现上访告状等不稳定事件。改革在平稳有序中进行。三、推动资产重组,优化发展环境人的问题解决之后,第二步就是产权制度的改革,产权制度改革是改革的核心,推动资产重组,盘活存量资产是建立新企业的重要步骤。 产权制度的改革使粮食企业获得了新生。全局通过产权转换、资产重组、股份制改造等途径,改变原有产权关系,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壮大经济实力,克服当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小、弱、散的状况,整合各企业资源优势,采取“业务经营整体化,经济核算独立化,优势资源互补化”的经营战略,由粮食局统一协调指导,企业之间互帮互助,相互依托,倡导大局意识,整体意识和共同发展思想,全面带动和提升国有粮食企业的整体经营能力,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XX 年我局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结合改制工作,将改制前的九个企业,重新组建了两个国有独资企业和四个股份制企业。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迈出了投资主体多元化,企业经营自主化的可喜一步。四、转变职能,优化服务,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许多人在问,企业完成了改制,建立起了新型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真正意义上要实现政企分开,那粮食局干什么?XX 区粮食局在企业完成改制的4 年多时间里,用实际做法回答了这个问题。企业改制进行重组后,包括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在内的所有企业,都进行了公司制改造。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等现代新型的管理机制。特别是民营股份制企业,粮食局再也不能用“红头文件”下达命令了,但是不下指令,并不等于撒手不管,特别是在改革之初,大家都面临的是新课题,许多企业对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都搞不清,如果放手不管,势必走向弯路,那是对国家、对企业、对职工是最大的不负责任。局领导班子坚持扶一马送一程的工作思路,要把行政命令转化为帮扶引导。一是,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企业改制督察指导小组” ,深入到企业帮助企业尽快地建章立制,包括各企业公司章程在内的一系列的机构设置、规章制度等等,全部是在局“督察指导小组”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有了现代企业管理框架,那企业就有了前进方向和目标,引领企业走向正轨,使企业沿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向前发展。二是,跑资金,要项目。在新企业刚刚建立之初,局长就带领相关企业负责人,访市、进省要资金、跑项目。先后跑下的项目有:省级小麦储备 12500 吨;市级小麦储备 5000 吨;区级水稻储备 5000 吨;省级军粮大米定点采购企业一个;新增市级小麦储备 1000 吨;市和区级成品粮储备 1000 吨;市级成品油储备100 吨,等等。从省、市、区三级政府和对口支持单位争取到的帮扶资金从 XX 年-XX 年累计超过1000 多万元,各项贷款 1500 多万元,有力地支持和推动了企业的建设与发展。三是,协调关系。新企业组建后,势单力孤很难单打独斗地杀向市场,这就需要人才、资金、业务渠道等各方面联起手来,共同应对繁纷复杂的市场,但这些企业很难自觉地走到一起,特别是在遇到经济利益关系时,往往是取之有过而让之不足,久而久之势必是一派散沙。粮食局出面一是利用上级的余威,二是以第三者身份,不取利尽义务显现公平,所以协调起来游刃有余。在新企业刚刚起步阶段,在资金、物资、场地、担保、抵押等各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协调作用,促成许多大宗经济往来业务的成功实施。逐渐使各个企业的翅膀硬来起来。五、发展集团化经营,打造产业化链条。1、树立市场观念,强化集团经营以 XX 区天丰粮油购销有限责任公司、XX 区正源军粮供应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积极打造全局粮食集约化经营“航母” 。粮油仓库是老企业,在全局经济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改制后新组建的 XX 区天丰粮油购销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已是拥有 12500 吨省级储备,6600 吨市级储备和2500 吨区级储备的新型承储企业。为我区的粮食安全和我局的经济发展继续发挥龙头企业带头作用。同时为我区“农业精品化”的发展战略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新公司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利用自身场地、仓容、资金、设备及粮油资源等优势,积极支持饲料公司和恒旭粮油公司的经营工作,为两个企业的重生和发展,发挥了极大的带动作用。军粮供应工作在遇两度裁军的情况下,紧紧抓住市场不放松,经销量始终名列全市榜首。被市粮食局、市军粮中心确定为全市军粮供应中转库,年经营量 10000 余吨,可获利 100 余万元。XX 年该站改制重组为 XX 区正源军粮供应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 。目前,公司管理规范,经济效益稳定。为不断扩大经营业务,该公司努力重塑“军字”招牌,大力开展市场销售,不仅获取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为我区粮食市场稳定也做出了一定贡献。多年被省局评为“先进军粮供应站” 。公司重发展,顾大局,充分运用资金、市场销售优势及“军字”招牌的影响力,积极支持和带动局内各个粮食经营企业的工作,在全局打造粮食产业化经营 “航母”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XX 年底,在省、市局的支持及区局的领导下,该企业上马了全省连锁经营的“军粮特供超市” ,超市一开业效益良好。开业两个月以来,抓住春节这一良好机会,销售收入达 100 多万元。下一步,准备再上马两家连锁店,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增加效益。2、开拓饲料物流市场,推进企业产业化进程宣化碧森饲料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局在改制过程中,充分利用原停产企业饲料养殖公司的场地、设备、人员等有效资产,重组的第一个股份制企业。新企业组建之初,流动资金只有几十万,还是由局领导从其它企业协调支持的。从业职工仅十几名,经营工作只是小打小闹,不成规模。局领导在积极协助企业完善管理制度,引进竞争机制的同时,根据我市大力扶持养殖业的相关政策,引导企业积极开展饲料及粮食副产品物流配送业务。在经营工作上,积极容入全局“业务经营整体化” 战略之中,借助天丰粮油购销有限责任公司、正源军粮供应有限责任公司、恒旭粮油有限责任公司的场地、资金、仓容、粮食副产品及人力资源等优势,努力扩大经营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使企业的经营工作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了我市最大的饲料及原料销售企业,对当地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随着业务的进一步扩大,公司开设置了产品陈列室和养殖技术培训室,通过业务洽谈方式,服务农民,传播技术,带动产品销售;同时还成立了科技服务队,深入养殖户中,为养殖户当好参谋,做好客户的技术后盾,使对方在得到产品的同时,额外享受到了优良的技术服务,提升了企业的档次和形象,赢得了顾客的信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XX 年企业投资 10 余万元购置了较先进的检化设备,对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进行尽可能的化验,做到企业心中有数,农民心里明白。同年,经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公司的产权近一步明晰化,管理机制得到创新发展,在职工积极融资万元的基础上,社会融资 300 万元,为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另外,为真正意义上的实现粮食产业化规模经营的目标,公司拟投资250 万元对饲料加工设备、化验设备、信息系统、储存条件和运输工具进行改造,加大流动资金的投入力度,跨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为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积极贡献。到 XX 年,该企业已拥有固定资产 1500 余万元,流动资产700 余万元,经营品种达 100 多种,年销售量 4 万余吨,销售额过亿元,年实现利润 200 余万元。XX年被 XX 市政府确定为农资产业化龙头企业;XX 年“碧森饲料”被河北省工商局命名为著名商标。3、创企业名优品牌,打造产业化硬链条宣化恒旭粮油有限责任公司组建初期,仅生产普通面粉,经营品种单一,效益低微。局领导协助企业进一步挖掘内部潜能,协调局属各企业优势,一方面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帮助销售产品,开拓本地市场;一方面聘请技术人员对原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部分更新,使该公司的产品由过去单一品种增加到特精粉、饺子粉、面包粉等十几个系列品种。另外,在包装上一改过去统一大包装,新增 5 公斤10 公斤彩色包装和精品礼包装。企业改制后经多方考察论证,企业投资 10 万余元,新添石磨制粉设备一套,生产纯天然绿色系列面粉,产品投放市场后,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好评,其产品供不应求。在销售工作中加大广告宣传投入力度,积极打造名牌产品,采取送货上门、电话购货、有奖销售等有效促销手段,并向社会公开承诺, “凡本公司出售的产品,绝不添加任何添加剂,保证天然、绿色、安全、营养。消费者如发现假冒,一经确认现场奖励现金 XX 元” 。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和局属各企业的大力支持下, “恒旭”品牌系列面粉享誉山城,产品遍布全区城乡各个角落。同时,通过精加工,做成小包装、精品包装和礼品包装,积极开展杂粮精加工业务,有效的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其产品远销北京、天津等地,获取了良好的经济效益。XX 年公司在做市场调研中发现,本地区洋河、壶流河沿岸优质水稻年产量达 26000 多吨,当地大米加工是靠小作访,大多数加工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不高,劳动生产率差,产品质量上不去,销售价格和附加值低,造成了对水稻资源的浪费,也给农民造成了销售困难,很大成度上打击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公司经过对市场的反复调研论证,认为投资大米加工项目,不仅会给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还可为我区储备稻谷的轮换提供良好经营环境,有效的降低各项经营费用。也必将对当地水稻种植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经股东大会讨论研究决定,自筹资金 300 万元,新上一条日产 100 吨大米生产线,经过四年多经营与运转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此项目还填补了本市大米加工业的空白。为加快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公司还拟定采取“订单农业”的营销战略,发展粮食“订单生产”和“订单收购” ,真正实现粮食产业化经营,达到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的双赢目的。目前,该公司已是拥有注册资金 112 万元,固定资产1500 万元,日产面粉 60 吨制粉设备和日产大米100 吨稻谷加工设备的中等型加工企业。XX 年被省军粮中心确定为军粮大米定点采购企业。4、夯实发展根基,做强做大企业宣化鑫鹏工矿机械配件市场是 XX 区粮食局改建的第一家跨行业经营企业,原先是一家粮油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由于经营不景气,连年亏损。局领导班子根据 XX 区政府“工业立区”的战略构想和当地机械制造业发展较快的特点,决定为机械制造搭建交易平台,重新组建了“工矿机械配件市场” ,向跨行业经营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市场建设初期,只有原来农贸市场留下来的几间平房,经过几年不断的投资建设,在 XX 年企业改制之前就已经初具规模,企业改制后组建为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宣化鑫鹏工矿机械配件市场有限责任公司” 。这样拓宽了融资渠道和发展空间,更加加快了企业发展速度。截止到 XX 年底,固定资产规模已达 4000 多万元,建筑面积 2 万多平方米,入场常住经营户 150 多户,年交易额近 2 亿多元,向政府交纳税金每年约 1000 万元,名列 XX 市十大专业市场行列,被当地政府列为重点扶持企业,并成立了由一名主管副区长任主任,粮食局局长任常务副主任的“市场管理委员会” 。XX 年主营业楼全面启动,已是集写字、住宿、餐饮、娱乐、健身为一体的综合性营业场所,成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的一颗璀璨明珠。六、今后三年的工作思路和设想1、打造工矿机械配件市场一条街。鑫鹏工矿机械配件市场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本地区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机械制造业已成为本地区支柱性产业之一,发展势头强劲,空间巨大。鑫鹏配件市场所在的营业场所是一条贯穿东西约 500米的商业大街,绝大多数商铺都在经营机械零配件、水暖件、标准件、五金工具等,只是目前各自为阵、凌乱不堪、无规则、无管理、不成气候。我们想把他们都收到我们市场麾下,以市场整体对工商、税务等管理部门,再向政府申请一定的优惠政策,打造工矿机械配件市场一条街,形成规模,统领宣化机械零配件市场。通过大力的广告宣传,打造出一个品牌,使市场更加专业化、规模化,逐步发展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机械零配件专业市场。2、发展饲料物流,雄居华北市场目前“碧森饲料”已获得河北省著名商标企业。借此块金字招牌,乘势扩大经营规模,从经营品种和经销量上,再上一个新台阶,三年内达到年经销量 10 万吨;销售额突破个亿的奋斗目标。要在冀、晋、蒙地区增加 10-15 个销售网点。以宣化为集散中心,发展饲料物流配送,要使“碧森饲料”覆盖张家口各区县,辐射晋、蒙地区。要雄踞一方,威震周边,为本地区畜牧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3、发展米业深加工,向高档次、高附加值要效益。“恒旭米业”虽然获得省军粮中心大米定点采购企业的殊荣,但仅局限在大米的普通消费水平上。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高档大米产品消费水平迅速上升。特别是在今年春节期间,我局军粮供应站开办的“军粮专供精品店”销售十分看好,但卖的都是别人的产品,这一点给了我们很大的刺激和启发,决心投资改造工艺流程要向精、高档大米生产迈进,要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改革是粮食行业重新崛起的一针强心剂。国家的计划经济和粮食的统购统销政策,可以说是静养了粮食行业 40 多年,也可以说是束缚了粮食行业40 多年,人们被养呆了、捆木了,所以当改革大潮来临之际,粮食行业的人就会有天塌地陷大难临头之感,一度惶惶而不可终日。现在已是尘埃落定,回头看看其实也不然,从 XX 区粮食局所走过的改革与发展之路,就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经过 XX年以来的持续深化改革,XX 区粮食局已将原国有粮食企业成功打造成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