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与养老制度_第1页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制度_第2页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制度_第3页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制度_第4页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制度篇一: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摘要: 人口老龄化加剧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产生了巨大冲击,本文从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入手,探究其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措施。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一人口老龄化 (一)人口老龄化含义和标准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国际上通常把 60 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 10%,或 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 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二)人口老龄化的产生和特征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压力增大以及观念改变等原因,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而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口寿命延长,人口死亡率也在不断下降。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XX 年我国 65 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以国际标准来看,我国自 XX 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我国人口老龄化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征:一是老年人口规模大。因我国人口基数大,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我国老龄人口的规模很大。据统计,我国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是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 15,是亚洲老年人口的 12。二是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从 1980 年到 1999 年,在不到 20 年的时间里,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就基本完成了从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变,而英国完成这一过程大约用了 85 年,瑞典用了 45 年。三是高龄化趋势明显。现在我国人均寿命延长,高龄老人越来越多,现在经常能看到关于百岁老人的一些报道。四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具有明显的由东向西的区域梯次特征。由于区域经济科技发展存在很大差异,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老龄化明显快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上海于 1979 年进入人口老龄型,而西部宁夏则于 XX 年才进入人口老龄型,二者时间跨度长达33 年,可见差异显著。五是城乡倒置。西方国家一般是城市人口老龄化高于农村老龄化,而我国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出现倒置的情况。这是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在某种程度上减缓了城市人口老龄化情况,反之,加剧了农村的人口老龄化水平。六是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在进入老年型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在五千到一万美元左右,属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 ,而我国目前尚不足一千美元,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进入老龄化社会,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国家。 (三)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下面我们透过一组数据来分析 XX-XX 年中国 65 岁以上人口占比变化:% 以 65 岁及以上占总人口比例的数据为参考,此指标从 XX 年的%上涨至 XX 年的%。XX 年我国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亿人,且每年仍以 800 万人的速度增加。21 世纪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老龄化高峰期即将到来。根据 XX 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研究报告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 ,该报告预测 21 世纪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 XX 年到 2020 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 第二阶段,从 2021 年到 2050 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 第三阶段,从 2051 年到 2100 年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并认为中国人口老龄化将伴随 21 世纪始终。2030 年到 2050 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重度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将日益突出,中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过多的双重压力。 二 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 (一)人口老龄化影响养老保险方式的转变。以前养老主要靠家庭,即子女承担父母的养老。人口老龄化使传统的家庭养老制度收到冲击。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传统的大家庭逐渐解体为以核心家庭为主的小家庭,家庭的保障能力大大削弱,核心养老家庭难以承担养老负担。尤其是现在的“四二一”式小家庭。一对青壮年夫妻可能要承担8 位老人的养老。所以现在需要社会养老保险,加入社会养老保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减轻家庭的负担。 (二)人口老龄化影响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转变。社会保险筹资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现收现付制、基金完全积累筹资模式、基金部分积累模式(混合筹资模式) 。采用何种筹资模式需要根据具体的国情来定。现收现付制筹资模式是指通过以支定收,使社会保险收入和支出在年度内大体平衡的筹资模式。运行的基本原理是:相对稳定的人口结构下,由制度内生产性劳动人口负担老年劳动人口的退休养老费用,而现有的生产性劳动人口的养老退休费用则由下一代生产性劳动人口负担。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费率调整灵活,易于操作。在劳动者不同代际之间实行收入分配,有利于体现社会保险的共济性与福利性。以前很多国家采用这种模式。但是它的约束条件是相对稳定的人口结构。而在现代国际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生产性人口与退休人口比例严重失调,现收现付制很难继续维持下去。因而促使社会养老保险筹集模式向基金积累制转变。基金制是通过预提积累方式筹集养老保险基金,生产性劳动人口在工作期间内储蓄一定的养老保险基金,然后通过某种方式用基金进行投资运营得到收益,为以后养老做准备,这是一种劳动者个人不同生命周期的收入再分配。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可以实现对劳动者的经济保障。 (三)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养老保险给付能力下降状况。社会保险的给付程度取决于各国社会保险的目标、经济发展状况、近期及远期的资金供求情况。人口老龄化使退休人口与在职职工比例差异加大。中国退休人员与在职人员的比例由 1990 年的 1:下降到 XX 年的 1:,XX 年的 1:,XX 年的 1:,XX 年降至 1:,以后各年在 1:上下波动,总体来说退休人口与在职人口比例不断增大。随着老龄化加剧,在职职工比例不断下降,退休人口比例不断提高。也就是说提供养老保险基金的人越来越少,而领取退休金的人越来越多。这必然会影响养老保险的给付能力。中国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及离退休人数(XX 年-XX 年) 年份 职工(万人) 离退休人员(万人)离退休人员:职工 (四)人口老龄化促使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和投资方式改变。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带来对养老金的巨大需求,而以往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绝大多数由社会保险机构委托国有商业银行划拨,存入社会保险基金账户并由其进行投资管理。这种管理途径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对基金的保值增值难以进行有效监管,基金管理与投资规则尚未健全等等。人口老龄化对养老金的巨大需求对基金管理提出巨大挑战,促使养老基金完善管理方式,提高基金运营的效益。(五)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影响农村养老模式的选择。总体来说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较落后,发展程度也比城镇低。在东部,农村农民的收入相对较高,经济水平发展较快,社会养老能力也较高,而在西部,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比东部要大,并且农村收入不高,经济水平低,养老更加困难。各个区域经济发展与老龄化的不匹配就大大增加了各区域特别是农村养老模式选择的难度。由此在选择不同的养老模式时要考虑地区差异,充分了解当地情况,然后实行具体的政策,不能一概而论。 (六)人口老龄化加剧了养老金的“缺口” 。1991 年6 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标志着中国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开始。1997 年 7 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明确了要在全国建立统一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至此,我国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但是由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中的资金被挪用弥补统筹资金的不足,个人账户紧紧成为虚拟账户, “空账”数额越来越大。在老龄化情况下,退休人口增长快。退休人口增长比例大于在职职工的增长比例。除非提高养老保险的缴费率,不然养老基金就会出现收入小于支出,出现养老金支付“赤字” ,养老金缺口进一步扩大。 (七)人口老龄化影响了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加剧使养老需求增大。在农村,由于生活水平低,收入少,社会保险能够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农民对社会保险的需求较大。在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相对农村较高,尤其是经济收入水平高的人群相对较多。对于收入水平很高的人群来说,一般的社会保险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多层次需求,而商业保险险种丰富,给付水平更高,他们对于商业保险需求较大。 三人口老龄化发展下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一)构建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对众多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而言,实行多层次的养老保险模式对于解决当前的养老保险制度危机有很大的意义。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专家提出了五个层次的新型养老保险模式。第一个层次,由国家提供的非缴费型养老保障计划,为老年人提供最低水平的养老金;第二个层次,国家举办的、以强制储蓄计划为特征的养老保险计划;第三个层次,国家举办的以收入再分配为特征的养老保险计划;第四个层次,由企业建立的、国家予以税收等各项政策优惠的补充养老保险;第五个层次,由劳动着个人及家庭建立的以自愿储蓄或者其他方式建立的补充性退休收入保障计划。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逐步建立起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 (二)完善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第一,解决养老金个人账户“空账”问题,逐渐做实个人账户。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是从国有资产或者土地中划入一块转入养老金基金。二是通过增加税种或提高税率的途径,但要考虑到制度完善程度和条件限制。三是适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在财政可承受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政府转移支出安排,逐步填补养老金缺口。四是发行养老金隐形债务融资债券。五是改革现行退休制度,弹性提高退休年龄。第二,加强养老金个人账户的管理和投资运营模式改善。第三,大力发展企业年金。企业年金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企业职工的经济保障能力,也可以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发展企业年金可以从以下几个面来做:1 构建以企业雇主为导向的企业年金发展的动力机制。2 提供促进企业年金发展的更多税收优惠政策。3 加大企业年金运营管理模式的创新。 (三)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扩大新农保的覆盖面。新农保实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建立参保补贴制度,形成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多方筹资机制。二是建立动态缴费机制,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选择缴费基数和缴费标准。三是建立待遇调节机制,新农保的待遇水平随农村低保标准提高而调整。四是拓宽个人账户的发展功能等。 (四)发挥老年人的作用。弹性提高退休年龄。针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开设一些老年人的志愿者服务队。政府应积极引导健康老年人重返社会,充分激励经验丰富的他们发挥才能,投入到社会经济建设与社会公益活动中,组织老年人家庭服务队等形式,让健康的老年人影响甚至照顾年龄更大、生活自理相对欠缺的老年人。 四结论 现代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给养老保险制度带来了巨大冲击,以往的养老保险模式需要根据经济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以前建立的城镇和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在施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因而需要根据问题实行改革和发展,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在国内建立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保障国民能够幸福的度过晚年。 参考文献: 宴月平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冲击及应对措施 张运刚人口老龄化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肖严华21 世纪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的政策选择 林义社会保险 篇二:人口老龄化与中国养老问题研究学习中心:广州圆梦 分 数:_ 北京大学现代远程教 育作业论文 论文题目 人口老龄化与中国养老问题研究 课程名称 年 级 XX 年秋季 专业层次 人力资源专升本 学 号学生姓名 侯星宇 XX 年 4 月 25 日 目 录 论文摘要及关键字引言 一.人口老龄化 (一)社会背景 (二)现实问题 (三)解决办法 二.中国养老问题研究 (一)家庭养老 (二)老年社会福利机构 (三)社区养老 三中国养老新思路 四结语 参考文献 人口老龄化与中国养老问题研究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中国已成为老年型社会必然会使养老问题又面临新的挑战,本论文从社会学角度思考从“人口老龄化”的现实问题与解决办法及其给中国养老带来的新冲击,探讨新思路来解决养老的问题。本论文的核心观点与创新是以“老龄化”为社会背景,探索中国养老新思路。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中国养老、养老模式新思路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对的国家,人口老龄化优势必成为现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人口增长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使得老年人口与日俱增。随着这一现象的严重,我国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希望老年人在退出社会后能愉快、健康的度过晚年。但是随着老龄化的日益严重的家庭养老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急需一种复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出现本论文在探讨老龄化显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进而原有养老模式的研究下,创新出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新模式。 一.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社会为题之一。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必然出现的人口问题,中国也不例外。 (一)社会背景 中国社会在跨入 21 世纪的同时也迈入了一个长寿时代,我国人口经理了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到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继而再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转变过程。由此,中国人口的老龄结构逐渐从年轻型向成年型转变,并迅速向老年型过渡。中国 的人口老龄化是持续的出生率下降和平均期望寿命延长共同作用的产物。统计数的 10%,并预期在 2025 年和2050 年分别增长到人口总数的 18%和 25%。老年人口在总数人扣中的比例饿不断增长和高龄人口在老年人口中比例的不增长,是老龄化社会的基本特征,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的这些特征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将日益显著。人口老龄化作为一场无声的歌名正在对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心理进行巨大的冲击。我们目前面临的一个直接的挑战就是必须为现在的和未来的老年人口提供有效的社会福利,以保证在未来几十年中占人口比重越来越大的中国老年人晚年物质和精神升华的质量。(二).现实问题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从根本上改变了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胜过中出现了诸多问题:1.经济来源方面 中国老年人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离退休金、家庭成员帮助、个人劳动收入。城市依靠离退休金的老年人比例远远高于农村,生活保障主要依靠国家的离退休金制度。农村老年人主要依靠个人劳动收入,主要依靠土地保障,丧失劳动能力时则主要依靠家庭成员供养。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老年人的收入保障日趋多样化,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亏损严重,一些企业停产、破坏,脱缴、不缴社会保险养老金,出现老年人退休金拖欠、无着落现象,生活陷入困境。一直被认为具有相当稳定性的退休收入保障也发生问题,影响了老年人的经济状况,解决不好还会引起社会矛盾,影响政治稳定,农村老年人与城市老年人不同,仍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继续从事生产劳动,依靠增加的劳动来维持生活。老年人的生产劳动参与程度,主要决定因素是自己的健康状况及经济来源状况。农村老年人在具备劳动能力的时候主要依靠个人从事农业劳动,丧失劳动后则主要依靠家庭成员。随着老年人口的高龄化,老年阶段的依赖期将有所延长,对家庭成员的依赖将增加。另外,老年人空中的性别比例通常以女性人口占绝对优势。老年女性无论是作为劳动市场的成员还是作为男性社会劳动者的家属,在退休收入方面与男性老年人想必都处于不利的状况。而一生作为家庭妇女的老年人,由于他们的劳动不被劳动市场所承认,因此在丈夫去世后,便失去了经济来源,结果是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妇女通常在无收入和收入不足的人群中占较大的比例。 随着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得老年人越来越难以依赖成年子女的经济供养生活,这是因为家庭结构规模的缩小使得老年人平均子女人数越来越少,及时有子女,子女因工作的流动很可能 不与老年父母住在一起,而置身于现代劳动的子女很难有足够的收入同时来维持自己很老年父母共同的开支。因此传统社会中“养儿防老”的观念和做法在这里受到现代化的极大挑战。2.医疗保健和生活照顾方面 老年医疗保健的问题时晚年生活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除了收入方面的需求,老年人由于身体方面的变化出现了各种慢性疾病。老年人在雪球医疗保健服务的过程中时常遇到以下问题: (1)医务专业人员对老年患者缺乏治疗兴趣。 (2)医疗费用高,长期的医疗费用使得一般的老年人的经济状况能力所无法承担的; (3)医疗保健设施的服务缺乏、普及面不广泛。 随着年龄的增高,老年人的社会交往范围逐渐缩小。往日的社会角色正在逐渐消失,脱离工作岗位的老人失去了和同事日常交流机会,在自然的规律下,同辈的亲属和朋友正在逐个减少,体力衰退和交通不便妨碍了与亲友的经常性交流,即使老年人与子女同居,由于子女工作繁忙,也难以和子女有实质性的交流。因此他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和总体生活质量。 (三)解决办法 1.收入领域 在老年人收入领域方面国家承担的主要责任就是向老年人提供必要的,以现金形式支付的,用于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支出的福利供给。 (1)老年人社会救济 a.帮助每一个贫困救助者提高独立和自助的能力。 .b.激励救助者逐渐摆脱政府的资助。社会应该建立老年服务中心。 (2)老年人社会保险养老金 如果说老年人社会救助是针对贫困老年的福利计划,那么老年人社会保险养老金则是一种涉及绝大多数老年人成员的公共计划。它的目的是为了所有缴费人提供收入代替,到法定退休年龄并脱离隆冬市场时,由老年人社会保险基金给予受保护者法定的收入补偿。 2.医疗保健领域 高年龄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长使健康保障服务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医疗模式,而是延伸到了社会服务领域。出了医疗干预之外,患者家属也需要受些教育以便配合治疗。 (1)积极的预防 (2)专门的老人医院 篇三:人口老龄化与养老制度改革摘要 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我国从 20 世纪 70 年代末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加之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问题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尤其严重,而且老龄人口增长态势明显。人口老龄化的出现使养老保险制度的受益人数急剧增加,老年人口赡养比率上升,从而对现行养老保险制度构成严峻挑战。探索养老保险制度创新,积极应对老龄人口增加对政府养老保险预算和社会经济的冲击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保险保险基金 目录 1 绪论.1 本文研究背景.1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状.1老龄人口规模庞大,数量增长迅速.1 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2 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2 2.人口老龄化给养老制度所带来的一系类问题.2 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抚养比不断上升,导致养老负担加重.2 人口老龄化导致离休费用不断攀升,致使养老保险基金开支大幅度增长.3 人口老龄化带来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及投资运营的转变.3 3. 人口老龄化情况下养老制度应该如何改革.3 融入全新的养老保险制度.3 提倡靠自己养自己做法.3 提倡靠“工资积蓄+多种保险“的制度来养老.4 鼓励个人缴费与退休待遇挂钩,实施弹性制.4 养老保险金管理的改革.4 拓展建立多元化养老保险基金筹资渠道.4 建立基金管理公司.4 加强商业养老保险公司的建设.5 实行养老基金托管制度.5 后记.5 参考文献.6 1 绪论 本文研究背景 人口生育率降低和预期寿命的延长使得人口老龄化问题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我国从 20 世纪 70 年代末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加之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问题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尤其严重,而且老龄人口增长态势明显。人口老龄化的出现使养老保险制度的受益人数急剧增加,老年人口赡养比率上升,从而对现行养老保险制度构成严峻挑战。探索养老保险制度创新,积极应对老龄人口增加对政府养老保险预算和社会经济的冲击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按照国际惯例,60 岁以上被称为老龄人口,如果一个国家的老龄化人口达到或超过 10,就说明这个国家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正在成为一种世界性趋势。目前,我国 60 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超过亿,占总人口的 10,我国人口结构已进入老龄化阶段,并且老龄化步伐还在不断加快。 日益增多的老年人口向社会养老保障和社会福利、社会服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与老龄社会息息相关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健等重要环节普遍薄弱。虽然在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上我国还低于一些国家,但是老龄人口的绝对数量已是世界之最,约占世界老龄人口总数的 1/5 和亚洲老龄人总数的 1/2。 老龄人口规模庞大,数量增长迅速 根据 XX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大陆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 岁人口为 222459737 人,占%;15-59 岁人口为 939616410 人,占%;60 岁及以上人口为 177648705 人,占%,其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 人,占%。同 XX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 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个百分点,15-59 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个百分点,60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个百分点,65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个百分点。由于我国人口基数本来就大,在较高的老龄系数和较快的增长速度下,老龄人口的数量会日趋庞大。 从老龄人口的增长态势看,预计从 XX 年到 2050 年,我国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会增加 29253 万人,增长倍;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增长 22285 万人,增长倍;而 80 岁以上老年人口将会增加 7771 万人,增长倍。 从我国与其他国家人口年龄结构的比较也可以看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之快。从 XX 年到 2030 年,我国 65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从%增加到%,增长%,而美国这一比例的增长速度是%,日本是%,英国是%。中国 65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仅次于韩国(%)和巴西(%),比邻邦另一个人口大国印度口%)也要快出许多。 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另一个特征是老龄人口中的高龄人口数量增长迅速,高龄化系数不断上升。从中国五次人口普查的资料可以看出,65 岁以上人口占 60 岁以上人口的比重、80 岁以上人口占 60 岁以上人口的比重,以及 100 岁以上人口占 60 岁以上人口的比重都呈上升趋势,而且增长速度很快。比较 1953 年和 XX 年人口普查的资料可以看出,65 岁以上人口占 60 岁以上人口的比重在这段时期增长了%.80 岁以上人口占 60 岁以上人口的比重增长%,而 100 岁以上高龄人口占 60 岁以上人口的比重也增加了%。由此可见,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中 80 岁以上的高龄人口增长更快一些。从今后 50 年的预测情况看,到 2050 年,80 岁以上高龄化系数达到%,100 岁以上会达到%,到那时,人口高龄化的情况会更加严峻。 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 老龄化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下降与寿命延长并存。从1978 到 XX 年期间,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基本上呈下降趋势。虽然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出生率有所反弹,但从 80 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生率有大幅度的下滑趋势。与此相对应,人口死亡率在这段时期内基本上没有很大变化,出生率下降与死亡率基本不变的结果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与预期均寿命不断延长的共同作用是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社会的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 2.人口老龄化给养老制度所带来的一系类问题 人口老龄化给一个国家养老保险制度带来的影响,是对一个国家整个社会保障制度最大的挑战,主要原因就在于养老保险将成为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中最为庞大的开支项目。根据国际劳工局预测,人口老龄化对我国未来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除低于发达国家外,将高于次发达国家和最不发达的国家。 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抚养比不断上升,导致养老负担加重 建国以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并且法定退休年龄较早,使得老龄化进程加快、抚养比增大,我国的老年人口抚养比在 XX 年达到%,同时由于基本养老保 险制度覆盖面较小,大量年轻的进城务工人员、灵活就业人员未被制度覆盖,制度内的实际抚养比更高,这意味着劳动力年龄人口比例降低,养老保险缴费人数相对缩减,养老负担十分严重。人口老龄化导致离休费用不断攀升,致使养老保险基金开支大幅度增长 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全国离退休退职费用总额逐年攀升,并且人口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养老金的支付年限随之延长,支出增加致使退休费用急剧增长。由于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已经离退休的老年职工没有任何养老资金积累,以及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参加工作的中年职工养老资金积累较少,因此需要筹集足够的资金支付中老年职工离退休后的养老金,这使得我国养老保险基金面临着收入减少和支出增加的双重压力。 人口老龄化带来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及投资运营的转变 从全国的平均水平看,目前的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跟不上人口老龄化形势的需求。管理的不到位,造成基金应收未收、应发未发及已积累的基金发生挤占、挪用等情况,直接模糊了基金流的平衡状况。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持续下降,使得基金支撑能力进一步减弱,基金当期收不抵支的省市有逐渐增多和加重的趋势。对于缴费结余养老金的使用,目前主要限于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债,而银行存款和国债收益率低于工资增长率,因此,实际上并没有对基金实行有效的保值增值,长此以往将使得养老金难以提供养老保险制度期望的替代率,难以支付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 3. 人口老龄化情况下养老制度应该如何改革 融入全新的养老保险制度 提倡靠自己养自己做法 据青岛市社会福利院对入住本院的 50 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 72%的老人主要是靠自己退休金住到福利院,自己养活自己。入住的老人平均年龄岁,70 至90 岁年龄段的老人对社会养老的需求占有较大的比重。从婚姻状况看,被调查老人有偶率占 10%,孤身老人占 90%。其中有 44%的老人自愿找清闲,18%的老人因有住房紧张及拆迁而住福利院,6%的老人是“因病“。 提倡靠“工资积蓄+多种保险“的制度来养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计划生育事业的不断推进,一孩之家俱增与“丁克家庭“的出现,进入 45 至 50 岁年龄段的中年人,应当说已解脱了家庭之困,及早存点积蓄,加入各种投保行列是养老的出发点。目前,国家已开发了中国人寿险、太平洋人寿疾病险、新华保险的“福家伴侣“险,还有中国人保健康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长护险“等等,40 岁以上的年龄的人,就应该瞄准“后事“涌跃投保。以“福家伴侣“险来说,它是一种保额分红不扣税、保 22 种常见重大疾病、保意外风险、保养老的好险种。为此,在大力宣传、提倡自己投保的同时,国家也可制定相应政策,明确对农村老人给予养老保障。 鼓励个人缴费与退休待遇挂钩,实施弹性退休制 实施积极的促进劳动和就业的养老保险制度。人口老龄化使得工作人口数量下降,同时退休人口数量增加,带来了社会产出在年轻一代和退休一代之间分配的矛盾。推行缴费与待遇相关联的养老保险制度,强调养老保险提供中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关系,对于调动个人工作积极性,从而带来更多的社会产出以应对老龄人口的需求有积极的意义。此外,适度提高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增加退休年龄的弹性也有利于缓解养老保险的资金供求矛盾。 弹性退休制,西方国家实行的一种退休制度,即政府规定一个退休年龄段区间(比如 58 岁到 65 岁) ,员工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这个年龄段选择合适的时间点办理退休手续,领取养老金,因为养老保险缴纳的时间越长,缴纳的资金越多,退休的时候领取的退休金就越高,所以一般不会有人选择提早退休的。 养老保险金管理的改革 拓展建立多元化养老保险基金筹资渠道目前可以考虑的筹资途径有:一是依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大征缴力度。做到应收尽收;二是加强基金调剂,清理规范社会保障基金支出项目;三是进一步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