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浙皖赣地区野外认识实习指导书_第1页
苏浙皖赣地区野外认识实习指导书_第2页
苏浙皖赣地区野外认识实习指导书_第3页
苏浙皖赣地区野外认识实习指导书_第4页
苏浙皖赣地区野外认识实习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学专业苏浙皖赣地区野外认识实习指导书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2005年 8月编写说明本指导书是根据合肥工业大学地学专业野外认识实习大纲的要求编写的。供资源勘察工程、勘察技术与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使用,也可供其他相关专业使用。近年来,由于地球科学的发展,教学内容大量更新;由于城乡建设,以往野外实习的观察点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为此重新编写了这本指导书。本指导书由刘因编写。编写过程中参考和引用了合肥工业大学地质系历年野外认识实习指导教材、夏邦栋主编的宁苏杭地区地质认识实习指南等文献,颜怀学、王道轩、柏林提供了部分材料。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欢迎教师和学生在使用本指导书的过程中提出修改意见,使其不断完善。目 录1 实习教学大纲2 实习区交通位置图3 野外工作方法3.1 出发前的准备3.2 野外观察记录3.3 用 GPS 定点3.4 地形图的使用3.5 罗盘的使用3.6 编写实习报告4 实习区地层简表5 观察路线和内容5.1 路线一 六合方山、桂子山5.2 路线二 南京山头洼火石峰阳山5.3 路线三 南京汤山5.4 路线四 南京燕子矶三台洞幕府山5.5 路线五 南京南象山栖霞山5.6 路线六 南京黄马村垭口灵谷寺5.7 路线七 马鞍山凹山铁矿5.8 路线八 广德太极洞5.9 路线九 宣城小胡村宁国石口5.10 路线十 苏州虎丘、灵岩山、天平山5.11 路线十一 庐山锦绣谷、芦林湖、含鄱口5.12 路线十二 庐山秀峰、三叠泉、湖口1 实习教学大纲地学专业野外认识实习大纲(2005 年修改)一 实习的任务本实习是地学专业本科低年级的野外实习,在学习了地球科学概论 、 自然地理学等部分专业基础课之后进行。实习的任务是:获得地球各圈层运动造成的地质、地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常见现象的感性认识;学习最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培养野外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和独立思考等科学素质;体验野外生活;训练对野外工作的适应性;增加对地球科学工作的了解。二 实习的时间根据 2005年制定的教学计划,本实习的时间为 2周。其中准备工作 1天,野外观察 7天,整理资料和编写报告 3天,总结工作 1天。三 实习的内容和要求根据实习地区的野外观测条件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安排以下内容:11 认识地层。地层是各类地球科学工作的基础。要求建立岩层、层理、岩性、接触关系、层序、相对地质年代、组、群等基本概念;认识典型的地层单位;认识常见的化石种类;学习野外观察和描述地层的基本方法;学习绘制路线地层剖面图。2 认识常见的岩石和矿物。学习野外鉴定常见岩石和矿物的方法。要求认识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石灰岩、白云岩、硅质岩、花岗岩、玄武岩等岩石。认识石英、长石、方解石、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黄铁矿等常见的矿物。3 观察地壳构造运动造成的各种现象。认识背斜、向斜、节理、断层、不整合等。学习用罗盘测量产状。学习绘制构造剖面图。训练恢复地质体空间形态的想象力和恢复地壳运动历史的分析能力。4 认识河流心滩、边滩、阶地、湖沼、滑坡、断层三角面、次生谷、平原、丘陵、山地、分水岭、溶洞、泉、黄土等各种地质、地貌现象,了解其成因。5 认识土壤。观察土壤的组成,认识土壤的颜色、质地、结构、孔隙、温度、水分、酸碱度等性质。观察土壤剖面,认识土壤的形成。认识常见的土壤类型。观察土壤与植被的关系。6 认识矿山。建立矿床、矿山、矿产资源、采矿工业、露天开采、地下开采、矿山工程、矿山环境、矿山复垦等基本概念。7 观察几种生态系统。要求建立种群、群落、生态系2统、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等概念。认识若干常见的植物和动物种群。认识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观察人类活动或外来物种入侵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的现象。8 学习野外工作的基本方法。认识地形图,学习利用地形地物在地形图上定点。要求会用 GPS定点。掌握罗盘的使用方法。学习采集各种标本的方法。了解野外记录和调查报告编写的一般要求。四 实习的观察路线实习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实习指导书提供的观察路线中选择若干条,也可以改变观察路线或另辟新的观察路线。无特殊情况,不应少于 6条观察路线。五 实习的成绩评定学生在野外实习期间,应做到腿勤、眼勤、手勤、口勤、脑勤,认真观察,积极思考,遵守纪律,团结互助。按要求完成作业。实习结束时,每个学生提交一份实习报告,与野外实习过程中的表现一起作为评定本次实习成绩的依据。六 实习的组织纪律和注意事项每班分为两组,每组由一名教师负责实习指导、生活、纪律、安全等。3指定一名教师担任领队,一名教师担任副领队,负责整个实习的日程计划、路线选择、食宿、交通、安全等。遵守纪律,听从指挥。遵守驻地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离开驻地必须向指导教师请假。晚上不得外出不归。野外和乘车途中注意人身安全,不得随意单独行动。野外工作时,注意不损坏庄稼、树木,不破坏环境。部分观察点在风景区内,注意不要破坏文物和景观。文明礼貌,团结互组。不做有失大学生风范的事,不做有损学校形象的事。妥善保管装备和资料,不得遗失,不得失密。42 实习区交通位置图53 野外工作方法3.1 出发前的准备收集资料,包括地形图、地质图等图件。制定计划,安排日程、食宿、交通等。准备装备。每个小组配备 1套地形图和 1台 GPS定位仪。个人野外工作装备包括铁锤、罗盘、放大镜、记录本、2H 铅笔、量角器等工具和水壶、饭盒、雨具等。出发之前应使每个人都明白实习的任务、要求和计划。3.2 野外观察记录野外观察记录是地球科学工作的第一手资料,是进一步分析研究的基础,也是地球科学工作者的基本功,必须非常重视。记录的要求:客观、真实、详细、清楚、图文并茂。看到的现象与分析推断应该分开记录。使用 2H铅笔。不得随意更改记录,更改时不得檫除原记录。记录的内容:日期、地点、天气、观察点的编号、观察点的地名或相对位置、GPS 坐标、观察到的现象、产状、标本和样品编号、照片编号等。从上一个观察点到本点之间沿途所观察到的现象也应予以记录。在文字难以描述时,应辅以插图。图的类型有平面图、剖面图、路线平面图、路线剖面图、素描图等。图中应注6明地点、方位、比例尺、有标志意义的地形地物等。记录簿必须妥善保管,不得损坏丢失。记录薄上应写上编号、姓名、住址。3.3 用 GPS定点以 GARMIN eTrex型号 GPS为例,介绍简单定点操作方法。在室外开阔地点,持续按电源键至开机,进入卫星状态页面,显示接受机状态、卫星状态和信号强度。接受到足够多的卫星信号时给出该点的经纬度和海拔高度。默认的坐标系统为 WGS84。可转换为北京 54或西安80坐标系统。3.4 地形图的使用地形图是表示地形地物的平面图件。地形图上一般标有地形等高线和山峰、水系、道路、居民点等地物。还标有比例尺、经纬度或其他大地测量坐标、接图表、磁偏角、成图日期等。在地形图上判断地形的基本方法:一组从四周向中间逐渐升高的等高线表示高地,最高处为山顶。一组从四周向中间逐渐降低的等高线表示洼地。从山顶向外突出的尖端指向低处的一组 V字形等高线表示山脊。两条山脊之间的尖端指向高处的一组 V字形等高线表示山谷。等高线稀7疏的地方坡度小,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大。几条等高线并为一条等高线的地方是直立的峭壁。两个高地之间同时又是两条山谷的源头的地方称为鞍部。根据罗盘交会法测得的点或 GPS测得的点,再结合地形地物的判断,便可以标出观察点在地形图上的位置。83.5 罗盘的使用常见的地质罗盘由磁针、水平刻度盘、垂直刻度盘、瞄准器、水准器、测斜器、反光镜等组装在一个铜或铝制的可翻开的方盒内而成。在北半球使用的罗盘,磁针的南端绕有几圈铜丝,以平衡磁倾角。磁偏角校正:水平刻度盘是用来测方位的,使用前应根据当地的磁偏角进行校正。南京地区磁偏角为西偏4度,扭动罗盘盒外壁上的螺丝,使水平刻度盘的 356度刻度线对准罗盘盒上的 0刻度线。目标方位测量:打开罗盘,打开瞄准器。将瞄准器即罗盘北端指向目标,在反光镜中瞄准,使目标、瞄准器和反光镜上的刻线重合。此时磁针北端所指水平刻度盘上的读数就是目标相对于观测者的方位。岩层产状测量:首先通过观察找出能够代表岩层面的一个平整的面,如果层面不平整,可将记录簿放在层面上。打开罗盘,将罗盘端平,使罗盘盒的南北方向的边缘靠在层面上,使水平气泡居中,此时磁针所指水平刻度就是岩层的走向。将罗盘盒的东西方向的边缘靠在层面上,罗盘北端指向岩层倾斜方向,使水平气泡居中,此时磁针北端所指水平刻度就是岩层的倾向。大致判断出层面的倾斜线,将罗盘盒的南北方向的边缘靠在倾斜线上,使罗盘直立,转动测斜器使测斜气泡居中,此时测斜器所指垂直刻度盘上的读数就是岩层的倾角。断层、节理等平面的产状测量与岩层产状测量相同。9产状的记录格式:例如走向 310、倾向 220、倾角 35,可记为 NW310/SW35,或记为 22035。地面坡度测量:将罗盘盒、反光镜、瞄准器构成一个三角形,两臂伸出,通过瞄准器和反光镜上的圆孔瞄准坡上(或坡下)的目标,使瞄准器中缝、反光镜刻线和目标重合,转动测斜器,通过反光镜观察使测斜气泡居中,此时测斜器的读数就是地面坡度。103.6 编写实习报告编写调查研究报告,是对野外观察到的现象、室内研究结果和前人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综合,并且用适当的形式进行表达的过程,是地球科学工作者的基本能力之一。编写实习报告是对这一能力的初步训练。指导教师应根据实习的情况,就实习报告的内容提出要求,就报告的形式提出建议。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报告,内容应满足教师的要求,形式可以参考教师的建议。鼓励独立思考和交流讨论,鼓励创新。要求报告叙述简明流畅、文字规范工整、插图丰富美观,加封面装订成册。下面列出的实习报告的内容仅供参考,可以有不同的侧重、取舍或修改。1 概况(实习区的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实习的任务和完成情况等)2 地层3 地质构造、岩浆岩、火山、地下水、冰川遗迹等地质现象4 地貌及其他自然地理现象5 土壤、植被、生态环境6 地质事件和地质演化史7 其他8 后记(实习的体会、意见和建议等)114 实习区地层简表分布于南京地区和安徽沿江地区的地层属于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南京地区地层发育完整,出露良好,在下扬子地区有代表性,是学习观察地层的首选地区。以下是对南京地区地层的简单描述。震旦系灯影组(Z2d) 见于幕府山,主要为藻白云岩。厚度227.7 米。未见底。寒武系幕府山组(1m) 下部以灰黑色硅质页岩为主,夹石煤层、白云岩、灰岩。上部以白云岩为主,夹页岩、燧石岩。含三叶虫、腕足类、软舌螺。厚 181.2米。与下伏灯影组假整合接触。炮台山组(2p) 下部为灰、灰白色白云岩,角砾状泥质白云岩,黄色薄层泥质白云岩。含三叶虫。上部为浅灰、浅红、灰黑色中、薄层白云岩,含燧石结核。厚 59.4米。与幕府山组假整合。观音台组(3g) 分布于仑山、汤山、幕府山。灰白色厚层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含少量燧石结核。厚287.9米。与炮台山组整合。12奥陶系分布于仑山、汤山、幕府山。汤山地区特征如下。仑山组(O1l) 上部和下部为白云岩与灰岩互层,中部为灰岩。含三叶虫。厚 138.4米。与观音台组整合。红花园组(O1h) 灰黑色厚层灰岩。含头足类、腕足类、腹足类化石。厚度75.7 米。与仑山组整合。大湾组(O1d) 浅灰色灰岩。含腕足类化石。厚15.3米。与红花园组整合。牯牛潭组(O1g) 灰黄色中、厚层泥质灰岩。含头足类。厚 12米。大田坝组(O2d) 灰色、肉红色中层含泥质灰岩。含头足类。厚 216米。与牯牛潭组整合。汤山组(O2t) 灰色厚层灰岩。含头足类。厚 10.4米。与大田坝组整合。汤头组(O3t) 灰黄色硅质页岩夹瘤状灰岩。含三叶虫。厚 20米。与汤山组整合。五峰组(O3w) 黑色硅质页岩。含笔石。厚 5米。与汤头组整合。志留系高家边组(S1g) 以黄绿色页岩和泥岩为主。含笔石。厚度293.5 米。与五峰组整合。坟头组(S1f) 下部灰黄色细粒岩屑石英砂岩。中部灰黄灰紫色泥岩与砂岩互层。上部为灰黄灰绿色泥岩、粉砂岩。含三叶虫、鱼类。厚度193.3 米。与高家边组整13合。茅山组(S2m) 紫红色石英砂岩、粉砂岩。厚 0-20米。与坟头组整合。泥盆系观山组(D3g) (原五通组(D3w)的中、下部) 含砾石英砂岩,砾石为石英岩。砂岩。与茅山组假整合。擂鼓台组(D31) (原五通组的上部) 粉砂岩、页岩夹砂岩。含亚鳞木、鱼类等。 石炭系金陵组(C1j) 下部砂岩夹页岩。上部黑色灰岩。含腕足类、珊瑚。厚 0-9米。与擂鼓台组假整合。高骊山组(C1g) 杂色碎屑岩。含植物、腕足类、珊瑚等化石。厚 36米。与金陵组假整合。和州组(C1h) 灰黄色泥质灰岩。含珊瑚、蜓。厚3-5米。与高骊山组假整合。老虎洞组(C1l) 浅灰色厚层白云岩。含珊瑚。厚 5米。与和州组假整合。黄龙组(C2h) 灰白色厚层灰岩。含蜓、珊瑚等。厚94.87米。与老虎洞组假整合。船山组(C3c) 灰白、灰黑色厚层灰岩,含蜓、藻类化石(球状) 。厚 34米。与黄龙组整合。14二叠系栖霞组(P1q) 灰黑色含燧石结核灰岩。含腕足类、珊瑚、蜓等。厚度150 米。与船山组假整合。孤峰组(P1g) 黑色薄层硅质岩夹少量泥岩。含菊石。厚 10米。与栖霞组整合。龙潭组(P2l) 粉砂岩、页岩夹煤层。含大羽羊齿等植物化石。厚 110米。与孤峰组整合。大隆组(P2d) 页岩、粉砂岩。含菊石。厚 24.3米。与龙潭组整合。三叠系下青龙组(T1x) (原青龙群(T1+2q1)的下部) 黄绿色页岩、泥岩。含菊石、瓣鳃类。厚度553.9 米。与大隆组整合。上青龙组(T1s) (原青龙群的上部) 黄绿色薄层灰岩。与下青龙组整合。黄马青群(T2+3h) 灰紫色钙质粉砂岩,底部灰岩质砾岩。含叶肢介。厚度855.8 米。与下伏地层不整合。侏罗系钟山组(J1z) (原象山群(J1-2xn)的下、中部)灰白色石英砾岩、砂岩。与下伏地层不整合。北象山组(J2b) (原象山群的上部) 粉砂岩、泥岩。含植物化石。与钟山组整合。云合山组(J3y) 见于周冲村、南象山、北象山。暗15紫色、灰黄绿色凝灰质砂岩、粉砂岩、砾岩,夹安山质角砾凝灰岩。厚 204米。与下伏地层不整合。龙王山组(J3l) 见于马鞍山、当涂地区。粗安质、安山质火山碎屑岩、熔岩,粉砂岩,局部夹有硬石膏沉积。厚度 689-875米。大王山组(J3d) 见于汤山、仑山、镇江北固山、周冲村等地。灰绿色、灰紫色粗面质凝灰角砾岩、灰紫色粗面岩。厚度990.7 米。与下伏地层未见接触。白垩系姑山组(K1g) 分布于姑山一带。下部为石英安山岩夹火山碎屑岩。上部为辉石安山岩。厚度 150米。娘娘山组(K1n) 见于江宁、马鞍山等地。灰白、灰紫色粗面岩、粗面质集块岩、角砾岩、凝灰岩。厚度664米。浦口组(K2p) 下部紫红色砾岩夹粉砂岩、细砂岩。砾石成分复杂,因地而异;棱角状或次棱角状,大小不一。上部紫红色粉砂岩、页岩、砂岩、砾岩。厚度200米。与下伏地层不整合。赤山组(K2c) 砖红色中厚层粉砂岩夹薄层细砂岩,底部砾岩。厚度变化大,汤山一带厚 30米。与浦口组可能为假整合。古近系本区未见出露。16新近系洞玄观组(N1d) 见于江宁方山。棕黄色、灰白色粉砂粘土层、细砂层和砂砾层,上部含有钙质团块。产安琪马化石。厚 62.8米。与下伏地层不整合。分布于六合方山等地的浦镇组(N1p)与本组相当,岩性为棕黄色砂砾层。砾石成分以石英岩、燧石为主,少量玛瑙和硅化的岩石。厚度20 米,未见底。雨花台组(N2y) 见于长江两岸阶地。棕黄色砂砾层、砂层、粘土层。砾石以石英岩、燧石为主,少量火山岩、变质岩、赤铁矿、玛瑙等。含花粉化石。厚 20米。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方山组(N2f) 见于江宁方山、汤山、六合方山等地。灰黑色、灰紫色橄榄玄武岩及相应的火山碎屑岩。在江宁方山可见玄武岩中夹有一层火山喷发间歇期形成的灰黄色凝灰质砂岩。本组厚度80 米。与下伏地层喷发不整合。第四系柏山组(Q2b) 棕红色粘土层,具有网状构造。下蜀组(Q3x) 见于长江两岸阶地。灰黄色、棕红色粘土层,含钙质结核。垂直节理发育。逸仙桥组(Q4y) 分布于长江沿岸、山间冲沟、坳谷中。以灰黄色、青灰色、灰黑色粘土层、粉砂层、砂砾层为主的冲积、洪积、坡积物。厚度 0-10米,在凹陷地带可达 60米。17分布于东至宣城一线以南的皖南地区和浙西地区的地层属于扬子地层区江南地层分区,地层特征与南京地区有所不同。该地区的下古生界地层如下。寒武系荷塘组( 1h) 下部为深灰、灰黑色薄层硅质岩和硅质页岩,底部常见浅灰色薄层白云岩。中部为石煤层、灰黑色碳质泥岩与硅质碳质泥岩互层、碳质页岩,含串珠状磷结核及结核状、星点状黄铁矿。上部为黑色碳质页岩、硅质碳质泥岩,风化面为灰白色。含海绵骨针。厚 258.95641.15 米。与下伏震旦系皮园村组整合接触。大陈岭组( 1d) 深灰色厚层白云质灰岩、灰岩,夹灰黑色薄层硅质泥岩,灰岩具微细层理构造。含海绵骨针。厚 26.2599.47 米。与荷塘组整合接触。杨柳岗组( 2y) 深灰色中至厚层泥质条带灰岩与薄至中层泥质灰岩互层,具微细层理构造。下部夹有硅质泥岩和碳质泥岩。含海绵骨针、三叶虫,腕足类化石。在宁国杨树岭胡家坞一带,本组为条带状白云质灰岩、泥质灰岩夹白云质灰岩透镜体,下部夹有硅质页岩及碳质粉砂质页岩。含三叶虫。厚 132.24388.11 米。与大陈岭组整合接触。华严寺组( 3h) 深灰色薄至中层条带状白云质灰岩。含三叶虫,厚 130.5 米。与大陈岭组整合接触。西阳山组( 3x) 灰黑色薄层泥质灰岩、白云质灰岩、钙质页岩。含三叶虫。厚 385.33 米。在宁国一带为18灰色薄层泥质灰岩夹灰岩透镜体,底部少量钙质页岩。含三叶虫。厚 221.44383.33 米。与华严寺组整合接触。在宁国胡乐司和月村,本组近顶部的地层中含奥陶纪的笔石,因此本组时代跨寒武纪至奥陶纪。奥陶系谭家桥组(O 1t) 下部为深灰色薄层泥质灰岩夹灰岩透镜体,生物碎屑灰岩。含笔石、三叶虫。厚 30 米。上部为灰绿、黄绿、灰黒色钙质页岩,泥岩夹灰岩透镜体, 灰绿色页岩。含笔石、三叶虫。厚 169664 米。宁国组(O 1n) 下段为灰绿、灰黄、黄绿色页岩夹粉砂质页岩。含丰富的笔石化石。厚 62.0140.39 米。上段为灰黑、暗灰色硅质页岩、硅质条带页岩、碳质硅质页岩。含丰富的笔石化石。厚 38.5136.48 米。胡乐组(O 2h) 下部为黑色硅质岩、硅质岩。上部为棕色砂质页岩。含丰富的笔石化石。厚 5.545.48米。砚瓦山组(O 2y) 青灰、灰黑色中厚层瘤状泥灰岩、泥质灰岩。含三叶虫、腕足类、头足类化石。厚4.018.59 米。黄泥岗组(O 3h) 黄绿、灰绿、青灰色页岩、钙质砂质页岩,含钙质结核。含丰富的三叶虫、介形虫化石。厚 24.0133.5 米。新岭组(O 3x) 下部为灰绿、黄绿、深灰色粉砂质页岩,页岩夹粉砂岩。含笔石、腕足类化石。厚127.15662.70 米。上部为青灰、灰绿色厚层细砂岩。含19丰富的笔石化石。厚 55.26136.60 米。志留系霞乡组(S 1x) 下段为灰绿、黄绿色中层泥质细砂岩、粉砂岩夹粉砂质页岩、页岩。上部砂岩与页岩互层。含丰富的笔石化石。厚 594.1970.9 米。上段为灰绿、黄绿、青灰色薄层粉砂质页岩夹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厚 450738.8 米。本组与奥陶系整合接触。河沥溪组(S 1h) 灰绿、黄绿色薄至厚层条带状细砂岩夹页岩、粉砂岩。顶部页岩中含泥质结核较多。有波痕和虫管。含三叶虫、腕足类化石。厚 489.5988.0米。畈村组(S 2f) 下段为黄、黄绿、灰色中至厚层细砂岩与砂质条带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互层。厚173.1366.6 米。上段为灰绿、黄绿、紫红色厚层石英细砂岩与薄至中层粉砂岩互层。含腕足类、瓣鳃类化石。厚 620.81336.3 米。本组与坟头组相当。举坑群(S 3 jk) 下段在宁国畈村一带为灰绿、紫红、灰白色厚层石英细砂岩、岩屑石英砂岩与泥质粉砂岩、粉砂质页岩互层。含鱼类化石。厚 498.7991.1 米。中段为灰白、黄绿、紫红色厚层石英砂岩夹粉砂岩、粉砂质页岩,有时为互层。含植物、鱼类化石。厚84.4487.0 米。上段为乳白色厚色砂岩,黄绿色泥质粉砂岩与中层石英细砂岩互层。含植物化石。厚 32.39 米。205 观察路线和内容5.1 路线一 六合桂子山、方山观察点 1 桂子山东坡(原为一采石场,现辟为旅游景点,称为“石柱林”)。内容:观察玄武岩,玄武岩的柱状节理,玄武岩中的气孔和杏仁状构造,玄武岩中的橄榄岩包体。了解柱状节理的成因,根据柱状节理的产状判断玄武岩的层面产状。根据气孔的拉长和定向排列判断熔岩流动方向。六合桂子山玄武岩柱状节理21六合桂子山玄武岩中拉长的气孔观察点 2 六合方山火山口的西北高地内容:1 观察火山口形态。喷出的火山碎屑岩和熔岩呈环形分布,北侧有一破口,中间低洼处即火山口。在低洼的火山口中间略微突起,为火山颈中的辉绿岩,因比较抗侵蚀而突起。2 观察长江冲积平原。22六合方山火山口地质图1 浅色辉绿岩岩颈及环状岩墙 2 上橄榄玄武岩 3 深色辉绿岩 4 下橄榄玄武岩 5 火山碎屑岩6浦镇组砂砾岩 7 岩层产状23观察点 3 仙人洞内容:观察方山组上部玄武岩的岩性、绳状构造,根据气孔和“红顶”判断玄武岩的层。观察点 4 南坡砂石开采场内容:观察浦镇组砂砾层。观察方山组下部气孔状玄 武岩、火山角砾岩、火山集块岩、火山弹。方山组与浦镇组之间的接触关系为喷发不整合。六合方山脚下的长江冲积平原245.2 路线二 南京山头洼火石峰阳山观察点 1 山头洼内容:观察孤峰组地层,测量产状。学习如何绘制路线剖面图。观察点 2 采场内容:观察栖霞组地层。认识硅质结核和硅质条带,学习在厚层灰岩露头上如何判断地层层面。在采场石壁上观察一断层。观察点 3 采场地磅附近内容:观察船山组地层,注意特征的由藻化石构成的球状灰岩。观察黄龙组地层。观察点 4 登火石峰的小路旁内容:观察老虎洞组、和州组、高骊山组、金陵组、五通组地层。观察背斜构造。绘路线剖面图。观察点 5 火石峰顶内容:从点 4向上穿过背斜的南翼,注意地层对称重复出现。在火石峰顶观察整个褶皱构造孔山背斜和大石碑向斜,建立岩层延伸、倾斜、弯曲的概念、褶皱的核部、翼部、纵向、横向、枢纽的倾伏等概念。认识次生谷,山头洼所在的次生谷是因为龙潭组、大隆组等比较软弱的地层受侵蚀而形成的。在野外以及在遥感照片上不能一概25而论“逢沟必断” 。观察点 6 阳山碑材内容:观察向斜核部。此处栖霞组灰岩单层厚度大,产状平缓,岩石相对比较完整,古人选择此处开采碑材应该是经过地质勘察的。在碑座前的采场观察由灰岩中的硅质条带的走向表现出的向斜转折端。在采场石壁上可见一断层。观察点 7 阳山北坡观察阳山向斜南翼的一条逆断层,可以观察到断层破碎带、断层角砾岩、构造透镜体、劈理带、地层缺失等断层证据。完成路线剖面图。观察点 2 采场石壁栖霞组灰岩中的断层素描图山头洼火石峰阳山路线地质剖面图5.3 路线三 南京汤山观察点 1 汤山西南坡内容:观察高家边组、五峰组、汤头组、汤山组、仑山组地层,采集化石。观察点 2 汤山山顶内容:测量地层产状,观察汤山背斜。观察点 3 汤泉水库溢洪道附近内容:观察闪长玢岩,观察闪长玢岩与浦口组地层的接触关系。闪长玢岩属中性浅成侵入岩体,其中的主要矿物为斜长石、黑云母、角闪石。岩体之上为浦口组砾岩,二者接触面起伏不平,在浦口组底部有大量闪长玢岩的碎屑,局部有粘土堆积。这些现象表明为一古风化面,据此判断二者接触关系为沉积不整合,闪长玢岩的侵入时代早于浦口组的时代(K 21).观察点 4 汤山温泉内容:观察温泉的出露位置、水温、水量等特征,了解温泉的成因。观察点 5 汤山猿人化石产地内容:参观猿人化石和同时铲除的古脊椎动物化石,观察化石的埋藏地点,了解化石的年代,推测当时南京地28区的生态环境,与现代生态环境进行对比。汤山温泉出露的地貌条件1 灰岩 2 亚粘土 3 亚砂土 4 砂砾层 5 温泉295.4 路线四 南京燕子矶三台洞幕府山观察点 1 燕子矶内容:观察河曲、边滩、心滩、河漫滩、阶地等河流地貌,观察浦口组地层,观察断层崖和断层三角面。矶者,水边石山也。长江边有名的矶除南京燕子矶外,还有马鞍山采石矶、湖北城陵矶等。燕子矶由浦口组紫红色砾岩加砂岩构成,地层产状陡,受断层切割和江水冲刷,形成临江一面的悬崖峭壁。燕子矶曾经四面环水,在燕子矶与南岸之间是一段汊河。沉积作用使汊河逐渐变为河漫滩。又由于南京地区地壳上升,使河漫滩变为阶地,燕子矶与南岸连为一体。在燕子矶上有一石碑,刻录乾隆在燕子矶写的一首诗,从诗中可看出古人对河流地貌的变化原因已有正确的认识。从燕子矶向北望,可见八卦洲。八卦洲是一个江心洲,长江在此分为两条汊河。八卦洲所在河床底部岩石比较抗侵蚀,形成浅滩,浅滩发展成心滩,再发展成江心洲。望长江北岸可见天然堤,在天然堤上建有人工堤。堤外是广阔的河漫滩构成的冲积平原。从燕子矶向西南望,可见幕府山临江一面为一系列陡崖。这是长江断裂造成的断层崖。由于横向冲沟的切割,使断层崖变为一系列断层三角面。断层崖和断层三角面是识别断裂构造的一种良好的地貌标志。30南京附近长江河谷阶地示意图南京附近长江江心洲示意图幕府山断层三角面观察点 2 自来水厂引水隧道口内容:观察断层崖和断层三角面。认识对陡崖进行加固防止崩塌的工程地质方法之一锚固。观察点 3 三台洞内容:观察喀斯特作用形成的溶洞、暗河、钟乳石、落水洞等现象。了解溶洞与地下水侵蚀基准面之间的关系。三层水平溶洞与三级阶地相对应,溶洞标高略低于阶地标高。它们都反映南京地区最近的三次地壳上升运动。32观察点 4 幕府山白云石矿采场内容:观察灯影组藻白云岩。认识非金属矿露天开采方式。了解采矿对环境的影响,了解通过矿山复垦恢复生态环境的方法。幕府山所产的优质白云岩是炼钢的熔剂原料,石灰岩是水泥原料和混凝土骨料。但是采矿产生的粉尘和噪声对环境有很大影响,特别是采矿破坏了幕府山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现已经停止开采,并通过矿山复垦恢复环境。335.5 路线五 南京南象山栖霞山观察点 1 312国道 300km处,路北侧内容:观察象山群与栖霞组之间的角度不整合,测量产状,绘示意图。这一不整合代表的地壳运动称为南象运动,属印支运动第二幕。在其他地点(如钟山)可见象山群不整合于黄马青群之上,因此南象运动发生在三叠纪末侏罗纪初。312 国道 300km 处象山群与栖霞组不整合观察点 2 栖霞山矿区内容:了解金属矿山。栖霞山矿为一铅锌银矿,现已闭坑。在象山群底部不整合面上可见矿化现象和氧化矿石。矿区可见闪锌矿、方铅矿等多种矿物。345.6 路线六 南京黄马村垭口灵谷寺观察点 1 黄马村附近内容:观察黄马青群地层及波痕、交错层理等沉积构造,认识遗迹化石。观察山麓地带的植物群落。观察点 2 钟山北坡内容:观察侵入黄马青群中的岩浆岩(石英二长斑岩?) 。观察钟山阴坡的植物群落。观察点 3 垭口内容;认识垭口地形地貌,认识河流的朔源侵蚀作用。观察点 4 垭口东侧山脊内容:测量黄马青群和象山群的产状,判断二者的接触关系。观察点 5 垭口至灵谷寺途中内容:观察象山群下部砾岩。观察点 6 灵谷寺前路旁内容;观察象山群中部长石石英砂岩。观察点 7 灵谷寺至中山陵之间的森林内容:观察钟山阳坡的植物群落。认识森林生态系统。比较林区与城区在气温、湿度、尘埃、噪声等方面的差别。35钟山地区的森林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的植物种群有:橡、枫、槭、榆、松、槐、胡桃、桂、樟、栾、枸、桐等。森林中生活着昆虫、鸟类、松鼠、野兔、蛙、蛇等多种动物。还有各种微生物。它们组成多个营养级和复杂的食物链。钟山地区的森林对改善南京城区的环境起着巨大的作用。黄马村灵谷寺路线地质剖面图365.7 路线七 马鞍山凹山铁矿观察点 1 凹山铁矿露天采坑内容:观察铁矿露天采坑和采矿生产活动。认识矿床和矿山。凹山铁矿位于马鞍山市向山镇南约 3千米处,是一个以铁为主,伴生钒、镓、磷、硫等元素的大型矿床。1912年采石人张某在凹山附近发现矿石,后由当涂宝兴铁矿公司在开发过程中发现凹山铁矿,1924 年开始开采。19381945 年间,日本占领者掠夺开采了至少1000万吨富矿石。19531973 年,先后五次进行勘探,探明储量为铁 1.8亿吨,其中富矿 2400万吨,五氧化二钒 38万吨,硫 77万吨,磷 155万吨。凹山在开采前比高为 160米,现凹山山体已不存在,露采坑底海拔高程已低于-30 米。凹山铁矿与南京梅山铁矿、当涂姑山铁矿等数十个矿床构成一个北东向长 50千米,北西向宽 5千米的铁矿带,总储量 20亿吨。三二二地质队在马鞍山地区发现或查明了凹山铁矿等一大批重要矿产地,1980 年被地质部授予“地质找矿功勋单位”荣誉称号。凹山铁矿主矿体长 700900米,厚 272米。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铁矿,矿石矿物组合为透辉石磷灰石磁铁矿。矿石具有自形半自形细中粒交代残余及嵌填结构,块状、斑杂状、角砾状、网脉状、层纹状构造。矿石品位含铁 3050%。37矿床围岩蚀变为:上部浅色带,高岭土化、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硬石膏化、碳酸盐化。中部深色带,青盘岩化、绿泥石化、阳起石化、黑云母化、磁铁矿化、肉红色钠长石化,为近矿蚀变。下部浅色带,以钠长石化为主,伴有硬石膏化、电气石化、黄铁矿化,位于含矿岩体内部。凹山铁矿的形成与火山次火山气液活动有关,是“玢岩铁矿”成矿模式中凹山式矿床的典型矿床。马鞍山凹山铁矿露天采坑观察点 2 凹山铁矿露天采坑内容:观察认识用锚固法治理边坡坍塌。观察点 3 凹山铁矿附近山坡内容:观察远处的选矿尾砂库大坝。观察矿山附近生态环境。选矿尾砂中含有大量有用组分,因经济或技术上的原38因,暂时无法利用。同时,如果将尾砂排入江河,会严重污染环境。因此修建尾砂库存放。选矿厂送入尾砂库的尾砂中含有大量水分,因为尾砂很细,所以很难脱水。如果尾砂库溃坝,将造成类似泥石流那样的灾难。尾砂库中的水也可能对地下水产生污染。在尾砂库选址时应充分考虑到安全和污染问题。采矿活动不可避免地会破坏矿山周围的环境。大量的元素迁移分散进入环境污染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废石压占土地,破坏植被,破坏自然景观等。人类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停止采矿,但是应该在采矿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在矿山闭坑后通过矿山复垦恢复生态环境。395.8 路线八 广德太极洞观察点 1 溶洞洞口外内容:观察发育溶洞的地层。岩溶地貌主要发育在石灰岩地层中。太极洞所在的地层是三叠系青龙群石灰岩,厚度大于 500米。观察点 2 溶洞内内容:观察认识各种岩溶地貌。包括水平的溶洞和地下暗河、垂直的落水洞、石钟乳、石笋、石柱、溶洞坍塌堆积等。太极洞位于安徽省广德县东北,是一个大型喀斯特溶洞群。总面积 14.1万平方米。洞深几十里,暗河长2000多米。洞内有 19 座宫厅,22 个景区,360 多个景点。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溶洞。2000 年被评为国家 AAAA级旅游区,2004 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405.9 路线九 宣城小胡村宁国石口观察点 1 水东镇南 5km,小胡村采石场内容:观察三叠系薄层灰岩,认识灰岩,认识地层层理。观察褶皱构造,认识背斜、向斜。学习用罗盘测量地层产状。学习画露头素描图。学习采集岩石标本。宣城水东小胡村薄层灰岩中的褶皱构造41观察点 2 宁国梅村附近公路边内容:观察志留系地层,岩性为灰黄色、灰绿色厚层泥岩、粉砂岩。注意,这套志留系地层和观察点 3的奥陶系、寒武系地层在沿公路向南东方向的观察路线上对称重复出现,反映出大的背斜和向斜构造。观察点 3 梅村南东 10km,石口加油站附近公路边内容:观察奥陶系、寒武系地层。本点位于一个背斜的核部。通过观察地层对称重复和产状变化,可以恢复这个背斜的空间形态。将本点与观察点 2相联系,恢复更大的褶皱构造的空间形态。学习步测绘制路线剖面图。宁国石口路线地质剖面图42路线十 苏州虎丘、灵岩山、太平山观察点 1 虎丘试剑石附近内容:观察火山角砾岩、凝灰岩、熔结凝灰岩等火山碎屑岩的特征。注意观察火山碎屑的大小、成分、含量和形态。判断火山碎屑岩的层理。大于 64毫米的火山碎屑称为集块,小于 2毫米的火山碎屑称为凝灰,介于二者之间的称为火山角砾。集块含量大于 50%的岩石称为集块岩,凝灰含量大于 50%的称为凝灰岩,火山角砾含量大于 50%的称为火山角砾岩。火山角砾含量小于 50%且大于 5%的凝灰岩可以称为含火山角砾凝灰岩,也可以简称为角砾凝灰岩。熔结凝灰岩的特征是含有浆屑。浆屑是火山喷发时抛入空中的小团岩浆随凝灰一起降落堆积形成的火山碎屑。浆屑堆积时尚未完全冷凝,仍具有塑性,因此具有火焰状、扁豆状等特殊的形态。浆屑的大小多为几毫米至几厘米。浆屑的扁平面大致平行与岩层面。判断火山碎屑岩的层理,可以根据成分的变化、结构的变化、夹层以及浆屑之类的特征。观察点 2 虎丘千人石附近内容:观察火山碎屑岩的特征,识别层理和节理,测量层理和节理的产状。观察点 3 虎丘塔附近内容:观察虎丘塔的倾斜,测量倾斜的方向和角度,43测量塔基岩层的产状。认识塔发生倾斜的原因,了解为防止继续倾斜而采取的工程技术措施。观察点 4 虎丘第三泉附近内容:观察断层和泉。认识断层和节理的区别。根据断层两盘的岩层产状和相对位移判断断层的性质。了解此断层和本区的节理与第三泉的关系。观察点 5 灵岩山南麓内容:观察花岗岩与堰桥组的侵入接触关系。观察点 6 灵堰山大佛附近内容:观察花岗岩的特征,观察两期花岗岩之间的关系,根据切割关系原理判断两个侵入事件的先后顺序。观察点 7 天平山内容:观察花岗岩的球状风化现象、摇摆石现象、“一线天”现象、风林地貌等。445.11 路线十一 庐山锦绣谷、芦林湖、含鄱口观察点 1 西谷附近内容:观察次生谷和次生山地貌。轱岭向斜两翼的软弱岩层受风化侵蚀形成西谷和东谷两条次生谷,其间的坚硬岩层形成女儿城和轱岭两座次生山。因为褶皱构造的走向为北东向,所以次生谷和次生山的走向也为北东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